激活扩散模型与二语词汇知识深度习得
- 格式:pdf
- 大小:110.51 KB
- 文档页数:3
作者: 徐泉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出版物刊名: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页码: 112-113页
主题词: 二语习得;词汇;深度知识
摘要:第二语言(L2)词汇深度知识回答L2学习者怎样才算掌握了一个词的问题。
据其含义的发展.它历经了“词汇知识”和“词汇能力”两个阶段。
“词汇知识”阶段以对L2学习者词汇知识的静态考察为主,始于克伦巴赫,经过理查兹、奈申、罗佛等人的发展,对词汇知识各方面的描述虽缺少统一的构架,但已比较全面。
“词汇能力”阶段以对L2学习者词汇知识的动态考察为主,主要发展是亨利克森关于词汇能力发展的“三个维度”理论。
基于Gass二语习得模式的词汇认知心理研究作者:郭云飞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6年第04期【摘要】本文从心理学语言学中认知过程的视角分析Gass所提出的二语习得理论框架,并解释了其习得过程的五个阶段:可感知输入、已理解输入、语言的吸收、语言的整合及语言的输出。
目的在于依据这一理论激活学习者已有的心理词汇网络,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关键词】二语习得模式感知理解性输入输出认知语言是以认知为基础的,是人类认知世界的结果。
从二十世纪初期,语言学者们逐渐热衷于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去探讨语言习得理论。
心理学家皮亚杰(1927)对儿童认知过程的研究,他认为知识能力先受认知发展的影响,再受社会因素的制约。
认知发展是在内在认知结构的发展基础上对认知技能的获得。
他的认知发展论为语言习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基于词汇的动态性和开放性,词汇习得也从传统的仅对发音、词性和意义的学习转变为其语义网络的研究,因此,如何从认知的视角探讨语言中词汇及其语义变化机制是二语学习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Gass二语习得理论框架Gass(1997)在Krashen(1982)的输入假说和Swain(1985)的输出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二语习得的理论框架,该框架从五个阶段解释了语言的输入输出转换过程,即:感知输入(apperceived input)、理解性输入(comprehended input)、摄入(intake)、整合(integration)和输出(output)。
感知作为语言习得的第一阶段,其功能在于辨认出所需要学习的知识,这是一种内部的认知行为,也是知识输入被注意的过程。
Gass将语言输入区分为被注意的语言输入(noticed input)和被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ded input)。
被注意的语言输入是感知输入阶段,她认为,不是所有已被注意的语言输入都能被学习者理解。
同样,不是所有已被理解的语言输入都被学习者大脑吸收。
词汇知识深度对二语词汇习得的影响———一项基于D I W K模型的实证研究3□杨绘荣提要:二语学习者的词汇知识深度(dep th of word knowledge),是决定他的词汇能力的关键。
然而,词汇知识并不能随着二语学习的进程自然增加,需要进行有意识的深化。
本文根据Wolter提出的词汇知识深度模型,以中、高级中国英语学习者为对象,对学习者已有的词汇知识进行深加工训练。
结果显示,深加工训练促进了词汇的自动产出和在长时记忆中的保持,有助于词汇的进一步习得,这对英语词汇的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词汇习得;词汇知识深度;D I W K模型;深加工训练Abstract:How well a word is known may deter m ine a learnerπs(es pecially the inter mediate and advanced learnerπs) vocabulary capacity.However,many researches have de monstrated the fact that word knowledge does not increase naturally with the advance ment of learning.Some training is needed t o deepen the knowledge of the learned words. Based on Wolterπs Dep th of I ndividual Word Knowledge(D I W K)model,the author atte mp ts t o work out a deep p r ocess training p r ogra m app licable t o the Chinese classr oom.The results show that deep p r ocess training p r omotes the p r oducti on and the l ong2ter m retenti on of the target words and thus facilitates vocabulary acquisiti on.It has i m p li2 cati ons f or L2vocabulary teaching and learning.Key words:L2vocabulary acquisiti on;dep th of word knowledge;D I W K model;deep p r ocess training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5112(2007)03-0057-07一、引言在二语词汇习得研究中,研究者指出:词汇或词汇知识的习得是一个由不同层面和水平组成的连续体,而不是一个“习得”或“未习得”,“知道”或“不知道”的简单二分的过程(Paribakht&W esche1996:13)。
二语习得词汇习得的研究
1.词汇习得路径:研究者关注非母语者词汇习得的路径和顺序。
他们通过观察学习者在不同语言阶段中的词汇使用和掌握情况,分析习得过程中的模式和规律。
2.习得词汇特征:研究者研究非母语者在习得词汇时所面临的挑战和难点。
例如,有些词汇可能与学习者的母语相似,易于掌握,而有些词汇则完全不同,较难习得。
3.词汇习得策略:研究者研究非母语者在习得词汇时所使用的策略。
例如,重复学习、使用词汇卡片、通过上下文推测词义等。
通过了解学习者使用的策略,可以帮助教育者设计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4.词汇习得测量:研究者使用各种测试和测量工具,如词汇量测试、词义测试、词法结构测试等,评估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中的词汇习得情况。
这可以提供对学习者词汇水平的客观评估,并用于研究中的数据分析。
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问卷调查、语料库研究、观察等。
研究者可能使用群体研究方法,通过收集大量的数据来进行统计分析;也可能使用个案研究方法,深入研究一些具体学习者的词汇习得过程。
总的来说,二语习得词汇习得的研究旨在增进对非母语者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如何习得和使用词汇的理解,以促进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和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
心理词汇对词汇习得的作用作者:张岩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5年第10期【摘要】作为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大课题,词汇习得问题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以心理词汇为基础,讨论了心理词汇、激活扩散模型、词汇习得,指出心理词汇理论中激活扩散模型对词汇习得的作用。
试图寻找出一条有效的词汇学习方法。
【关键词】心理词汇激活扩散模型词汇习得【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118-01一、引言词是语言的构筑成分。
在语言的三要素中,词汇扮演着至关重要角色。
任何人都会直觉地意识到,开始学习一门新语言与学习其词汇是同时进行的。
任何一门语言学习,都伴随着词汇的积累过程。
词汇学习的重要性是无庸质疑的。
可以说词汇的习得(无论是母语还是第二语言)是一个终生的认知过程,没有人能掌握英语或汉语的全部词汇。
学者们愈益认识到,单纯从形式主义、结构主义或逻辑式的角度来考察词,并不能完全昭显它们的本质特性。
他们因而将研究目光转向词与心理的关系问题。
本文拟在表述以心理语言学为视野探寻心理词汇中激活扩散模型对词汇习得的作用。
二、心理词汇心理语言学家把大量的,永久储存在人脑中的词称为心理词汇。
研究证实,心理词汇是一个组织良好的系统。
心理词汇研究词是怎样储存在记忆里和怎样被提取的。
心理词汇又称为心理词典。
尽管心理词汇与字典有相似之处,但是又不同于书本词典。
心理词汇所包含的信息比词典丰富得多,它是一个在发音、意义和数量方面呈变化的系统。
因此,心理词汇的作用与字典很相似,但又比字典存储了更多语言以外的信息。
一般认为,心理词汇中词项的心理表征由语音表征,句法表征,词汇表征和语义表征等相关信息组成。
这些表征使我们能够发出词的声音,创造新词和了解词义。
心理词汇的提取即可依赖语音、拼写等语言信息,如学习者学习一个词时的语境、情景或这个词在个人日常生活中的联想等这些在心理词汇网络中可被激活的节点被找到和提取。
论二语词汇深度及发展特征关于词义与词缀实证调查一、概述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速,第二语言(二语)的学习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二语词汇的深度理解及其发展特征的探究,对于语言教学、语言习得以及语言应用等多个领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二语词汇深度及发展特征,特别是词义与词缀的实证调查。
词汇深度是反映语言学习者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涉及到词汇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包括词汇的认知、理解、使用以及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
而二语词汇的发展特征,则体现在语言学习者在习得过程中,词汇知识的积累、转化以及习得规律等方面。
本文将对词义与词缀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分析二者在二语学习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本文将通过实证调查的方式,分析二语学习者的词汇深度及其发展特征。
实证调查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收集实际数据,能够更准确地揭示二语词汇习得的规律,为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引入研究背景:二语词汇深度与词义、词缀的关系。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跨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第二语言(二语)学习已成为许多人生活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二语学习中,词汇学习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即学习者对词汇的掌握程度,对于理解文本、进行交流以及使用二语进行思维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
词汇的深度往往与词汇的词义和词缀密切相关。
即词语的意义,是词汇学习的基础。
对词义的准确理解和使用,直接影响到二语学习者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词义的理解和运用是二语学习者从初级到高级的重要转折点,探索词义与词汇深度之间的关系,对于二语词汇教学具有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作为构成词汇的重要部分,其理解和学习同样对二语词汇深度有重要影响。
如前缀、后缀,可以改变词的基本意义,为词赋予新的含义或属性。
掌握词缀的学习者往往能更快速、准确地掌握新词汇,扩大词汇量。
研究词缀与词汇深度之间的关系,对于提高二语学习者的词汇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语词汇深度与词义、词缀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
心理词库词汇教学论文一、双语心理词汇的理论研究心理词库组织是指大脑中的词汇是以何种方式储存在大脑中的,研究者普遍认为相关的词汇可能储存在一起。
目前较为推崇的储存模式是Collins和Loftus提出的激活扩散模型。
这个模型认为词汇在大脑中的表征就像一个网络,网络中遍布相互联系的节点。
节点代表词的概念,节点之间不具有层次性,按照概念的相似性进行组织。
节点之间的距离由两个因素决定,一个是概念的结构特点,如属性关系;一个是概念的典型性或概念之间的连接强度。
词汇通过不断扩散的激活来提取:激活发生在一个节点上,然后在整个概念网络平行扩散开来,随着距离的增加,激活水平逐渐降低,离开始激活点越近的节点得到的激活越强,越远就越弱。
该模型实际上是词汇的语义组织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频率效应和与语义有关的词汇问题。
那么这些储存在词库中的词汇是如何被提取出来的呢?词汇的提取是一个心理词库被激活的过程,不同的词汇有不同激活水平。
而激活水平与词汇出现的频率是否具有歧义,受词素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高频词提取普遍快于低频词;具有多个意义的单词提取时间较长;含有多个词素的单词提取时间也较长。
词汇呈现的方式也影响词汇的提取,视觉模式下呈现的单词提取速度明显快于听觉模式。
心理词汇的组织具有语言普遍性,一般只针对一语者。
那么对于双语者而言,两种语言又是如何组织的呢?针对这个问题,心理语言学家提出了双语心理词库的概念,并对两种语言在心理词库中是如何储存进行探讨,提出了许多关于双语心理词库组织的理论模型。
最早是Weinreich提出的三种组织结构,分别为并列型、复合型及从属型。
并列型指两种语言是各自独立的概念系统;复合型即两种语言共享一个概念系统;从属型即二语词的意义需要通过其一语的翻译对等词来建立。
后来董燕萍提出自己的模型,即共享分布非对称模型,她认为两种语言在词名层没有连接,但共享概念表征,一语词名和共享概念的联系强于二语词名层和概念的联系。
激活扩散模型与小学英语词汇教学
激活扩散模型与小学英语词汇教学
激活扩散模型是一种有效的英语词汇教学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英语词汇。
激活扩散模型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将学生的活动和参与度作为教学的重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激活扩散模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英语词汇。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动画、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更加活跃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英语词汇。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激活扩散模型,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英语词汇。
最后,教师可以利用激活扩散模型,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我反思,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英语词汇。
总之,激活扩散模型是一种有效的英语词汇教学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英语词汇。
教师可以利用激活扩散模型,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多种形式的活动,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英语词汇。
因此,激活扩散模型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论激活扩散模式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启示作者:孙彦来源:《语文学刊》 2014年第9期孙彦(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14)[作者简介]孙彦,女,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
[摘要]模式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一种假设,是指由若干元素组合而成的一种结构。
激活扩散模式作为一种语义网络结构,较合理地解释了知识信息在人脑中的存储与加工方式,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词汇教学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本文拟从对这一模式的具体剖析入手,多角度分析它给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激活扩散模式;概念认知;词汇教学[中图分类号]H19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4)09-0124-02语言习得本质上是一种心理活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也不例外。
激活扩散模式是现代认知心理学基于对人类知识结构的研究所提出的语义结构模式理念,它较客观地反映了概念信息在人脑中的存储与加工方式。
我们认为,这一语义结构模式的提法天然地适应了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需要。
一、概述模式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一种假设,指由若干元素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的结构,它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研究的各领域。
本文所探讨的激活扩散模式是一种语义结构模式。
词义是对客观世界中的事物、现象及其间关系的反映,它总是与一定的概念相对应,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以概念的形式存储于头脑中,这些概念彼此关联,形成一种网络结构。
个体对接触到的概念总是根据头脑中的认知结构进行编码、储存,其中人脑对知识的储存方式被称为表征,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知识表征主要有三种模式,即层次网络模式、激活扩散模式和特征比较模式。
激活扩散模式是迄今为止得到广泛认可的一种表征,由Collins和Loftus于1975年提出。
该模式将语言的词汇系统看作一个网络体系,它依靠语义间的联系将词义以节点的形式组织起来。
当人们接触到一个概念时,头脑中与此概念相关的一系列概念就会受到激发,信息沿着特定的路径扩散。
利用激活扩散模型促进初中生英语记忆的尝试作者:张芝兰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年第14期【内容摘要】记忆是初中英语学习的基础。
摆脱机械记忆的有效途径是寻找有效的记忆方法。
激活扩散模型是基于认知心理提出的一种基于语义联系来促进记忆效果的模型,在实践中可以发挥相应的作用。
让学生在掌握记忆技术的基础上提高记忆品质,是初中英语教学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初中英语记忆激活扩散模型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学习,其关键之一在于记忆。
经验视角下,记忆可能就是常说的读与背默等,但这样的理解实际上已经造成了相当一部分学生感觉英语学习就是机械记忆,从而产生厌学心理。
而由于路径依赖的缘故,很多时候离开了这样的策略,英语记忆就显得举步维艰。
有没有一种好一点的办法来促进学生的记忆呢?笔者在认知心理学中寻找到“激活扩散模型”(spreading activation model)这一理论,并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一、激活扩散模型的基本内容及理解激活扩散模型是基于英语语义联系而形成的一种描述记忆的理论。
其描述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进行记忆的原理是:当学生已经掌握的一个概念受到刺激并被激活之后,其可以向与之相联系的其它概念扩散,而在扩散到另一个概念之后,如果这个概念也被激活,那就可以继续扩散……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英语记忆的网络。
激活扩散模型的运用关键在于激活与扩散,对于初中生的英语学习来说,激活与扩散恰恰是英语学习的两个关键,或者说是两个英语学习能力培养的着力点。
由于传统机械记忆的影响,学生的词汇记忆常常是缺乏激活与扩散的意识的,记得笔者在一次七年级英语教学之初,在Unit 2 Let's play sports!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掌握a、e、i、o、u等元音字母,筆者结合教材向学生呈现cap / cat / dad / man / map;desk / egg / pen / red / yes;big / city / him / sit / with;box / dog / long / not / stop;but / cup / duck / run / sun等系列词汇,但学生几乎没有一个能够基于其中的共同元音字母进行记忆的,这说明学生的激活与扩散意识确实较弱。
基于激活扩散模型的英语词汇学习探索
任伟
【期刊名称】《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年(卷),期】2013(029)009
【摘要】受激活扩散模型的启发,针对当前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试图探索分类配合联想的词汇学习方法。
同时,在该模型不太具有解释力的领域,尝试使用语境还原的方式,帮学生走出困境,提高学习效率。
【总页数】3页(P13-15)
【作者】任伟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基础教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6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3
【相关文献】
1.从激活扩散模型看词汇学习APP对词汇习得的影响 [J], 周静敏
2.分层网络模型与激活扩散模型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J], 张晓东
3.基于变权分层激活扩散模型的产品设计知识动态推送技术 [J], 梁野;张树有;刘晓健;吴晨睿
4.基于激活扩散模型对商务英语词汇失误的研究 [J], 刘慧
5.谷物联合收获机自动测产系统设计-基于变权分层激活扩散模型 [J], 杨春华;杨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二语词汇联想与二语隐喻理解——基于扩散激活模型的隐喻
认知阐释
龚兵
【期刊名称】《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12)4
【摘要】本研究基于扩散激活模型探讨了中国英语专业学习者词汇联想能力与隐喻理解能力的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目标词的纵聚合和横组合正确反应率没有出现词频效应;整体而言,中国英语专业学习者的联想能力处于中低水平,虽然词汇联想能力对隐喻理解具有促进作用,但其隐喻理解水平普遍较低,表现出概念网络结构不合理,激活水平不足.该研究结果对外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总页数】7页(P69-75)
【作者】龚兵
【作者单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国语学院,广东深圳51805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
【相关文献】
1.激活扩散模型与二语词汇知识深度习得 [J], 张岩
2.扩散激活模型视角下的二语词汇联想与隐喻理解认知阐释 [J], 龚兵
3.从激活扩散模型看二语产出性词汇的习得 [J], 刘衡英
4.论激活扩散模型对DRM范式虚假记忆现象的解析及其对二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J], 康玉君
5.基于建构式词汇联想方法的二语词汇深度研究 [J], 徐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