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 格式:pdf
- 大小:241.90 KB
- 文档页数:5
非小细胞肺癌一、非小细胞肺癌的概述非小细胞肺癌比小细胞肺癌发展缓慢,但与其他癌症如胃癌等不同,发现非常困难,接受诊疗时多已发展转移,有手术可能的患者数仅占总数的20%~40%。
预后极差。
既使能手术治疗,再发的危险性也很高。
仅靠手术来治疗的不超过10%左右。
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的80%左右,包括鳞状上皮细胞癌(鳞癌)、腺癌和大细胞癌等。
与小细胞肺癌相比,其恶性程度相对低些,扩散转移发生的较晚,其对放化疗的敏感性不如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表现与癌肿发生的部位有关,中央型肺癌多以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为主,而周围型肺癌则多表现为胸痛、背部疼痛。
随病情的不断发展,患者逐渐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若发生扩散转移,也可出现相应的转移症状如转移至脑可有头痛、恶性、呕吐等;转移至肝脏可出现黄疸、上腹部胀满等。
二、非小细胞肺癌的种类和症状从发生部位对非小细胞肺癌进行分类:与喉接续的气管分出左右支气管以后,再依次分出肺叶支气管、肺段支气管、肺亚段支气管,共分枝20次左右,最终氧气被摄人血液,二氧化碳气体被排出,进行这种气体交换的终末端就是肺泡。
这中间从主支气管到肺亚段支气管发生的癌被称为肺门型肺癌,在这以远的部位发生的癌被称为肺野型肺癌。
1、肺门型肺癌男性较多,几乎都是鳞癌,被认为与吸烟有密切的关系。
目前的现状是,对于早期的鳞癌由于有心脏和大血管的重叠影,即使行X线检查也很难被发现。
但是这种类型的肺癌从早期开始就易出现咳嗽、咳痰、血痰等的自觉症状,咳嗽、咳痰、血痰是肺门型肺癌的主要症状。
通过喀痰的检查,癌细胞的检出率却很高。
虽然咳嗽、咳痰是肺癌患者最多的症状,但肺炎等肺癌以外的疾患也可经常出现,所以这些症状不是肺癌特有的症状。
但特别是有血痰咳出时,提示肺癌的可能较大,应尽早到专科医院接受诊治。
2、肺野型肺癌大部分肺野型肺癌是腺癌,即使瘤体很大,较多的仍无症状。
几乎都是在集体检查等的胸部间接X线照相时被发现的。
比较培美曲塞维持治疗与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目的:评价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诱导化疗获益后二线化疗药物培美曲塞(PEM)应用于早期维持治疗与延迟二线治疗的疗效。
方法:81例晚期NSCLC患者(ⅢB或Ⅳ期)均接受以铂类为基础的一线治疗4~6周期后,病情获得缓解或稳定的患者随机分为早期组(n=58)和延迟组(n=23)。
所有患者均予PEM(500mg/m2,第1天)联合最佳支持治疗,21d为一周期,同时维生素B12、叶酸、地塞米松预防毒副反应。
结果:早期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较延迟组显著延长(6.8±0.7个月比2.7±0.5个月,字2=54.878,P <0.001),而中位总生存期(OS)较延迟组有所延长(14.7±0.6个月比12.4±0.5个月,字2=3.018,P=0.08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腺癌患者中位OS较鳞癌患者显著延长(16.5±0.6个月比11.2±0.5个月;字2=14.734,P<0.001),两组间的药物的安全性与毒性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提早应用二线化疗药物培美曲塞维持治疗明显延长患者的PFS,并且没有增加毒性反应,腺癌患者可获得较好的生存期。
标签:非小细胞肺癌;维持治疗;二线治疗,培美曲塞过去30年我国肺癌发病率上升465%,其中80%以上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
但由于缺少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70%~80%的肺癌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Ⅲ、Ⅳ期)[1],无法对其进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其治疗主要是以化疗为主。
然而,对于经过4~6周期的标准一线治疗后取得病灶稳定或缓解的NSCLC患者是否予维持治疗还存在争议[2]。
目前,大量研究表明,应用安全性和耐受性好的化疗或靶向药物,如多西紫杉醇、吉西他滨、培美曲塞、厄洛替尼和吉非替尼等维持治疗能够有效延缓疾病进展。
◇药物治疗学◇摘要目的:评价气管镜下介入联合瘤体药物注射方法对于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符合试验入排标准的64名患者,对纳入试验的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支气管镜下介入及局部注射顺铂、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含铂双药化疗与单纯含铂双药化疗,比较两组的疗效以及安全性。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Karnofsky 功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 ,KPS )评分、气促分级均得到明显改善(P <0.05)。
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1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37.5%,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经支气管镜介入联合药物注射治疗中央型NSCLC 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气管镜;介入治疗;药物注射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2501(2024)01-0076-06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24.01.008在中国,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位居首位,且每年呈上升趋势[1]。
中央型肺癌约占肺癌的3/4,患者因为肿瘤阻塞呼吸道,常出现呼吸困难、肺不张及阻塞性肺炎的症状[2]。
因此,亟需有效的治疗来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当下,中央型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是以铂类为基础的双药联合化疗,但疗效不尽如意[3]。
因此,积极寻找和探索新的治疗方法迫在眉睫。
近年来,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及药物注射逐渐成为中央型肺癌姑息性治疗的重要方法[4-5]。
此外,研究表明,化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能够提高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lung cancer ,NSCLC )患者的生存质量[6]。
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化疗治疗老年晚期肺癌徐培军摘要 目的 观察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局部化疗加香菇多糖静滴治疗老年晚期中心型肺癌的疗效。
方法 老年晚期中心型肺癌42例,采用信封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与对照组(21例),观察组采用ol y m pus BF 及配套的NM 8L 型注射针注入卡铂400m g 至瘤体中央及周围,并加用香菇多糖全身静脉滴注。
对照组单纯用香菇多糖静脉滴注。
结果 观察组21例中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12例,无变化5例,有效率66 7%,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14 3%),P <0 05,治疗过程中毒副作用轻微,且发生率低。
结论 经纤支镜局部化疗能较快使肿瘤缩小,缓解临床症状,毒副作用少,适宜老年晚期中心型肺癌患者。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老年;肺癌The cli n ical observation of l oca l ch e moth erap y w ith f i brobron choscope for patients w ith advanced stage l ung cancer in old age X U P ei jun . Z ibo CentralH osp it al ,Shandong 255036,China)Abstract O bjective To exp l ore t h erapeuti c effect of l ocal ch e motherapy w ith fi b robronchoscope co m b i ned w i th Lenti nau for pa tients w it h advan ced st age cen ter l ung can cer i n old age .M ethods 42cases w ith advanced stage cen t er l ung cancer i n ol d agew ere d i vi d ed into t w o groups .21cases(observi ng groups)w ere recei ved t um our i n j ecti on w it h C arbop l ti n under fi b rob ronchoscopy and co m b i ned w it h Lenti nau i n travenous dri p.Another 21cases(con trast groups)w ere rece i ved Len ti nau i n travenou s d ri p on l y .R esults 4cases w ere com p l etel y re m i ss i on,12cases partly re m issi on ,5cases unch ange and t he effecti ve rate w ere 66 7%i n ob serv i ng groups .The effective rate w ere 14.3%i n contrast groups(P <0 05).C oncl usion The therapeu tic effect of l ocal che m ot h erapy w it h fi b rob ronchoscope co m b i ned w it h Len tinau for p ati en ts w it h advanced stage cen t er l ung cancer i n ol d age i s a better . K ey w ords fi brobronchoscope ;O l d age ;l ung cancer作者单位:255036 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确诊时多为中晚期,失去了完全切除机会,老年晚期肺癌患者对全身化疗及放疗的耐受性差,自1999年以来,我们选择拒绝全身化疗及放疗的老年晚期中心型肺癌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局部注射卡铂联合香菇多糖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支气管肺癌介入治疗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支气管肺癌介入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ICD-10: C34/D02.2):1.患者不愿接受外科治疗及不能耐受外科治疗的iTIIa 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无手术指征的IIIb、IV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伴大咯血的肺癌患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 年版)》、《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高危因素:吸烟指数>400年支,年龄>45岁,环境与职业因素。
2.临床症状:刺激性咳嗽、血痰或咯血、胸痛。
3.临床体征:早期不显著。
4.辅助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肺穿刺活检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 年版)》、、《临床诊疗指南-放射介入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支气管动脉造影化疗栓塞术。
2.肺癌射频或微波消融术。
3.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4.消融术和粒子植入术可与支气管动脉造影化疗栓塞术相结合。
(四)标准住院日为W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 C34/D02.2支气管肺癌疾病编码。
2.临床分期(UICC 2009)为I期、II期、和III期及部分W期非小细胞肺癌。
3.心、肺、肝、肾等器官功能可以耐受介入治疗。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此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W4天。
1.常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凝血功能、血型、肝肾功能、电解质、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肿瘤标志物检查;(3)肺功能、、心电图、;(4)痰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十活检;(5)影像学检查:胸片正侧位、胸部CT (平扫十增强扫描)、腹部超声或CT、全身骨扫描、头颅MRI或CT。
2023申国晚期非小细胞肺癌BRAF突变诊疗专家共识(完整版)摘要肺癌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排第1位的恶性肿瘤,冥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 C)约占肺癌的85%。
BRAF突变在NSCL C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1.5%~5.5%,而BRAF V600突变约占所有BRAF突变的30%~50%, B RAF突变患者整体预后较差。
目前,关于BRAF突变NSCL C的||笛床研究探索越来越多,新药研发层出不穷,但国内尚无BRAF突变NSCL C诊疗相关的规范化共识。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专家组整合国内外BRAF突变相关的指南共识和现奇的临床研究结果,结合我国BRAF突变的NSCL C 诊疗经验,制定了中国晚期非小细胞肺癌BRAF突变诊疗专家共识,针对BRAF突变NSCL C的临床评估、诊疗流程、合理用药、不良反应管理等给出了详细建议,旨在为BRAF突变NSCL C的规范化管理和诊疗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肺肿瘤;非小细胞肺癌;BRAF; B RAF V600 ; B RAF抑制剂;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抑制剂肺癌是居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第2位、死亡率第1位的恶性肿瘤。
据统计,2020年我国肺癌新发病例约82万例,死亡病例约72万例,真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恶性肿瘤首位。
非小细胞肺癌(non-sm all cell lung can cer,NSCL C)是||笛床最常见的肺癌类型,占所有肺癌的85%。
BRAF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 ) I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s, ERK )信号通路的关键分子。
BRAF突变最初在黑色素瘤中发现,随后在结直肠癌、甲状腺乳头状癌和肺癌等多种肿瘤中检测出BRAF突变。
NSCL C中BRAF突变率为1.5%~5.5%,真中以BRAF V600突变最为常见,占所有BRAF突变类型的30%~50%。
2012年7月第2卷第13期·临床研究·支气管镜介导冷冻联合NP方案治疗中晚期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研究汤晓梅 易向军江西省胸科医院肿瘤科,江西南昌 330006[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电子支气管镜介导冷冻联合NP方案治疗中晚期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方法 选择不能手术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首次治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30例)支气管冷冻+化疗组;对照组(30例):单纯化疗组。
结果 支气管冷冻联合化疗组有效25例(83.3%),单纯化疗组11例(36.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冷冻联合化疗组生存质量改善优于单纯化疗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生存时间冷冻联合化疗组为16.8月,单纯化疗组9.9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75.6%和29.4%,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支气管镜介导冷冻联合NP方案化疗可以有效地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并优于单纯化疗。
[关键词]支气管镜;冷冻;NP方案;非小细胞肺癌[中图分类号] R655.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13-159-02Clinical research of fiberoptic bronchoscopy guided cryotherapy coagulation treatment and NP chemotherapy of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TANG Xiaomei YI XiangjunDepartment of Oncology,the Chest Hospital of Jiangxi Province,Nanchang 330006,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fiberoptic bronchoscopy guided cryotherapy coagulation treatment and NP 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 ith advanced NSCLC lung cancer. Methods 60 cases with advanced lung cancer were randomized assigned to two groups(n=30).Study group received fiberoptic bronchoscopy guided cryotherapy coagulation treatment and NP chemotherapy,and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hemotherapy only. Results The response rate in the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s was 83.3% and 36.7%,respectively and the median survival time was 16.8 months and 9.9 months,the 1-year survival rate of 75.6 and 29.4 percent;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the two groups(P<0.05).The quality of life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Fiberoptic bronchoscopy guided cryotherapy coagulation treatment combination NP chemotherapy can enhance the efficacy of chemotherapy,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extended survival period.[Key words] Fiberoptic bronchoscopy;Cryotherapy;NP chemotherapy;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非小细胞肺癌发病率占肺癌总发病率的80%左右[1],大部分患者就诊已是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治疗以放化疗为主要手段,但疗效都不尽如意。
中晚期肺癌的介入治疗进展DevelopmentofstudyonInterventionalTherapyofAdvancedLungCancer张瑞珍综述,江涛审校(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重庆400016)dei:10.3969/j.issn.1002—1671.2010.05.038中图分类号:R734.2;R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1671(2010)05一0747一03肺癌是常见的全身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其发病原因和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目前肺癌的治疗仍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但是基于肺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肺癌临床表现的非特异性,约有3/4的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属于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而单纯的放化疗所导致的不良反应较大,肺癌的介入治疗应运而生,现就中晚期肺癌介入治疗的方法和进展综述如下。
1血管内介入治疗1.1经支气管动脉灌注或栓塞化疗(BAI或BAE)BAI是应用最早、最广泛的方法,40年前已用于治疗肺癌‘11。
1.1.I理论基础多数学者[2’3]认为,肺癌主要由支气管动脉供血,转移性肺癌亦是如此。
动脉灌注时肿瘤局部的药物浓度为静脉给药时的2---6倍,局部药物浓度每增加1倍,杀伤作用增强2~10倍。
其次随血液循环进入血流的少量药物对肿瘤形成第2次打击,对肺门和纵隔淋巴结的转移病灶也有杀伤作用,所以BAI既是肿瘤的局部化疗,又有一定全身化疗的作用。
BAE主要是阻断肿瘤的血供使细胞缺血缺氧坏死,也可增加药物的滞留而增强药物的细胞毒作用。
故肺癌并发咯血时主张采用BAE+BAI,能同时起到止血的作用。
1.1.2方法临床上多采用Seldinger’s穿刺技术,DSA监视下超选肿瘤供血的支气管动脉后,经导管将稀释好的抗肿瘤药缓慢推人。
化疗药物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选择,采用多药联合的原则,非小细胞肺癌多选用铂类、紫杉醇、多西他赛、吉西他滨等。
BAE应用的栓塞剂有明胶海绵、无水乙醇、碘油、药物微球、弹簧圈、超液化碘油或聚乙烯醇(PVA)颗粒,目前较多应用收稿日期:2009—09—17;惨回日期:z009—12一14作者简介:张瑞珍(1982一).女。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吉非替尼治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水平变化及意义曹津津;戴琼艳;段满林【摘要】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吉非替尼治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40例Ⅲ~Ⅳ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给予吉非替尼治疗,同时给予患者常规局部放疗,直到患者肿瘤进展或难以耐受时停药。
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行血清 CEA 检测,根据治疗前的 CEA 水平将40例患者分为高 CEA 组和低 CEA 组,随访至2013年12月,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无进展生存时间(PFS)。
治疗结束后,根据评价结果分为控制组和非控制组,观察2组血清 CEA 水平的变化。
结果治疗前,控制组和非控制组血清 CEA 水平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2组血清 CEA 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1)。
控制组治疗后血清 CEA 水平明显低于非控制组(P <0.01)。
高 CEA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低 CEA 组,但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 >0.05)。
CEA 高水平患者9个月、12个月的生存率明显高于 CEA 低水平的患者(P <0.05)。
结论血清 CEA 水平可以作为评估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生化指标。
%Objective To discuss significance of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level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of gefinitib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cancer(NSCLC). Methods 40 patie nts with advanced NSCLC in Ⅲ~Ⅳ period were enrolled and given routine local chemotherapy and gEfitinib,and the therapy was which until the patients were intolerant to it.All the patients were given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test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were divided into high CEA group and low CEA group according toCEA level before treatment.Follow-up lasted until December 2013,adverse reactions and PFS in 2 groups were observed.Results Before treatment,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in CEA levels in control group and uncontrolled group (P >0.05).After treatment,CEA levels in 2 groups were obviously lower than the treat-ment before (P <0.01)and CEA level in control group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uncon-trolled group(P <0.01).Occurr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high CEA group was higher than low CEA group but the difference were not significant(P >0.05).Survival rates of 9 and 12 months in high CEA group were marked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e low CEA group (P <0.05). Conclusion CEA level can be considered as a biochemical index of assessing prognosis of gefitinib in treatment of advanced NSCLC.【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年(卷),期】2014(000)009【总页数】4页(P65-67,75)【关键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吉非替尼;癌胚抗原【作者】曹津津;戴琼艳;段满林【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93;徐州医学院麻醉学院,江苏徐州,221004;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麻醉科,江苏南京,21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在恶性肿瘤中,肺癌占据首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主要治疗方法是传统的系统化疗。
经纤维支气管镜行非小细胞肺癌局部化疗临床研究路伟琦;郭超;魏彩虹;崔永慧;仰柯【期刊名称】《中国内镜杂志》【年(卷),期】2003(009)012【摘要】目的观察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行瘤体内局部注射抗癌化疗药物结合全身化疗,与单纯全身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选择66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经纤支镜直视下对支气管腔内瘤体局部注射化疗药物,同期全身化疗;对照组32例;单用全身化疗(方案同观察组).一疗程结束后评价两组疗效,化疗期间记录毒副反应.结果以X线标准评价:观察组有效率(CR+PR)为36.36%,时照组有效率(CR+PR)为31.25%.两组间疗效未见差异性(P>0.05);以纤支镜标准评价:观察组有效率(CR+PR)为71.88%,对照组有效率(CR+PR)为43.33%.组间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支气管腔内瘤体缩小较对照组明显.结论经纤支镜行肿瘤局部注射抗癌药物加全身化疗在解除支气管阻塞方面效果明显,毒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是治疗晚期肺癌有效的姑息方法之一.【总页数】3页(P44-46)【作者】路伟琦;郭超;魏彩虹;崔永慧;仰柯【作者单位】兰州医学院附属天浩医院呼吸内科,甘肃,兰州,730060;兰州医学院附属天浩医院呼吸内科,甘肃,兰州,730060;兰州医学院附属天浩医院呼吸内科,甘肃,兰州,730060;兰州医学院附属天浩医院呼吸内科,甘肃,兰州,730060;兰州医学院附属天浩医院呼吸内科,甘肃,兰州,7300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2;R734.1【相关文献】1.经纤维支气管镜行支气管肺癌局部化疗 [J], 连炯斌;林永平;刘碧玲;廖建丰2.经纤维支气管镜行支气管肺癌局部化疗的护理 [J], 刘碧玲;饶顺琴;杨梅芬3.经纤维支气管镜行支气管肺癌局部化疗的护理 [J], 刘碧玲;杨梅芬;曾桂花4.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加全身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J], 温雪萍;李艳;徐瑞芳;颜志军;付极;程西安5.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联合巩固化疗或诱导化疗的随机临床研究 [J], 张真;韩淑红;张小涛;马学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