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心血管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171.00 KB
- 文档页数:2
维持性血液透析常见并发症原因及护理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产生的原因,针对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及时有效地防止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血液透析;并发症;护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医疗条件的不断完善,慢性肾功能衰竭者选择血液透析较普遍,在透析治疗中,并发症的发生不仅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而且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率,因此讨论并发症的相关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及时有效地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尤为重要,现就有关维持性血液透析者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的研究综述如下。
1 常见并发症1.1出血的危险80%以上透析患者都存在高血压[1],是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的重要诱因,也是导致患者死亡及其他致死性心、脑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因素。
大多数透析患者每日口服阿斯匹林等抗凝药物以预防血栓形成,以及在透析过程中保证血透顺利进行及透析的充分性,使用抗凝药物使患者全身肝素化,因此患者容易出现脑出血、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该并发症是导致透析患者死亡及致残的主要因素。
1.2心力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由于建立血管通路和体外循环将加重者的心脏负担[2],加上透析患者由于平时饮食不合理,导致水钠储留、高钾血症等,可并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
尤其是老年人及心血管功能较差者,在透析过程中更容易发生。
因此,应严格控制摄入量以减轻患者心脏负担。
1.3并发感染莫国华等[3]对106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统计整理,结果表明血液透析患者由于贫血及营养状况较差,机体的防御屏障和免疫功能明显下降等原因,易并发呼吸道感染、血管通路感染、泌尿道感染、血液病毒感染、胃肠道感染等。
其中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此感染与透析不充分、尿毒症肺损害等有关。
其次是透析患者血液病毒感染:尿毒症患者由于贫血而需要经常输血。
输血后的肝炎几乎由丙肝病毒(HCV)引起的,除输血外,血透也是HCV传播的主要途径。
HCV可通过消毒不严的机器、复用透析器等交叉传播。
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 3 种血管通路常见并发症及护理措施【摘要】目的: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3种血管通路常见并发症及护理措施。
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19年12月内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两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50例采用3种血管通路并发症针对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并发症缓解情况。
结果:不同护理措施开展之后,得到实验组患者3种血管通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病情缓解情况由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三种血管通路常见并发症采用并发症针对护理,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发生之后恢复较好,临床效果较好,具有推广意义。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三种血管通路常见并发症;护理措施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病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式,而在血液透析中,多种血管通路的采用是维持血液透析效果的生命线,常见的三种类型为自体动静脉内痿(avf)、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avg)、直接动脉穿刺,三种方式在持续性血液透析中都出现不同的并发症。
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预防相关的并发症,本文就并发症针对护理效果进行探究,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19年12月内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两组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38-75岁,平均年龄(51.24±6.2)岁,对照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39-76岁,平均年龄(52.15±5.9)岁,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等相关资料接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完全知悉并接受本次研究的患者,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委员会对本研究每一项工作进行全程监督。
1.1.方法1.2.1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方式,采用科室中血液透析针对性护理措施,包括健康知识教育、病情监测、饮食指导、心理引导等。
血液透析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一、低血压1、原因1.容量相关性因素:超滤量过多或速度过快、透析液中钠浓度过低等。
2.血管收缩功能障碍:透析液温度过高、透析前服用降压药、透析中进食、中重度贫血、醋酸盐透析者等。
3.心脏因素:如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
4. 其他:如溶血、出血、空气栓塞等。
2、临床表现透析中收缩压下降>20mmHg或平均动脉压降低10mmHg以上,并有恶心、呕吐、晕厥等低血压症状。
3、预防与处理1.预防:(1)寻找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2)采用碳酸氢盐透析,提高透析液钠浓度,适当降低透析液温度。
(3)合理使用降压药,调整降压药物的剂量和服药时间。
(4)准确评估患者的干体重,限制水、钠摄入量,透析期间体重增长不超过5%,透析中避免进食。
2.紧急处理:(1)采取头低脚高位;(2)停止超滤。
(3)补充生理盐水100ml,或20%甘露醇、或白蛋白溶液等。
(4)经上述处理,如有好转,则恢复超滤;如无好转,则停止血透或转换其他治疗模式。
二、肌肉痉挛1、原因1.血液透析相关性因素:超滤过快过多、低血容量、透析中低血压、应用低钠透析液。
2.血电解质和酸碱失衡:如低钙血症、低镁血症等。
2、临床表现下肢肌肉或腹部肌肉痉挛,疼痛剧烈伴血压下降。
3、预防与处理1.预防:(1)防止透析低血压发生及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
(2)适当提高透析液钠浓度(3)积极纠正低镁、低钠、低钾等电解质紊乱。
2.处理:快速输入0.9%生理盐水100ml、或高渗葡萄糖、甘露醇溶液,对痉挛的肌肉进行外力挤压按摩。
三、失衡综合征1、原因血脑屏障透析性改变:血液透析时血浆尿素被快速清除,血浆渗透压下降,血液和脑组织渗透压增大,水向脑组织转移,引起脑水肿。
2、临床表现1.轻者:恶心、呕吐、头痛、躁动。
2.重者:抽搐、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3、预防与处理1.处理:(1)轻者减慢血流速度,同时输入高张盐水或高渗葡萄糖。
(2)重者立即终止透析,同时输注甘露醇,并根据治疗反应予其他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