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层色谱法
- 格式:ppt
- 大小:8.03 MB
- 文档页数:26
薄层色谱法薄层色谱法系将供试品溶液点于薄层板上,在展开容器内用展开剂展开,使供试品所含成分分离,所得色谱图与适宜的对照物按同法所得的色谱图对比,并可用薄层扫描仪进行扫描,用于鉴别、检查或含量测定。
1.仪器与材料(1)薄层板市售薄层板市售薄层板分普通薄层板和高效薄层板,如硅胶薄层板、硅胶GF254薄层板、聚酰胺薄膜等。
自制薄层板在保证色谱质量的前提下,如需对薄层板进行特别处理和化学改性,以适应供试品分离的要求时,也可用实验室自制的薄层板。
最常用的固定相有硅胶G、硅胶GF254、硅胶H、硅胶HF254、微晶纤维素等,其颗粒大小,一般要求粒径为10~40μm,加水或用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0.2%~0.5%)适量调成糊状,均匀涂布于玻板上。
使用涂布器涂布应能使固定相在玻板上涂成一层符合厚度要求的均匀薄层。
玻板应光滑、平整,洗净后不附水珠。
(2)点样器一般采用微升毛细管或手动、半自动、全自动点样器材。
(3)展开容器上行展开一般可用适合薄层板大小的专用平底或有双槽展开缸,展开时须能密闭,水平展开用专用的水平展开缸。
(4)显色装置喷雾显色应使用玻璃喷雾瓶或专用喷雾器,要求用压缩气体使显色剂呈均匀细雾状喷出,浸渍显色可用专用玻璃器械或用适宜的展开缸代用;蒸气熏蒸显色可用双槽展开缸或适宜大小的干燥器代替。
(5)检视装置为装有可见光、254nm及365nm紫外光光源及相应的滤光片的暗箱,可附加摄像设备供拍摄图像用,暗箱内光源应有足够的光照度。
(6)薄层色谱扫描仪系指用一定波长的光对薄层板上有吸收的斑点,或经激发后能发射出荧光的斑点,进行扫描,将扫描得到的谱图和积分数据用于物质定性或定量的分析仪器。
2.操作方法(1) 薄层板制备市售薄层板临用前一般应在110℃活化30分钟。
聚酰胺薄膜不需活化。
铝基片薄层板可根据需要剪裁,但须注意剪裁后的薄层板底边的硅胶层不得有破损。
如在存放期间被空气中杂质污染,使用前可用三氯甲烷、甲醇或二者的混合溶剂在展开缸中上行展开预洗,110℃活化,置干燥器中备用。
第二部分色谱分析第一章薄层色谱法(TLC)一薄层色谱法概述薄层色谱法是一种基于混合物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不均匀分配或保留而将其分离的方法。
与HPLC不同,TLC将固定相涂铺在栽板上,使之形成均匀的薄层。
被分离的样品溶液点加在薄层板下沿的位置,再把下沿向下放入盛有流动相(深度约5mm)的密闭缸中,进行色谱展开,实现混合组分分离。
被展开的组分斑点即色谱谱带,通过适当技术对色谱谱带进行处理可得到定性和定量的检测结果。
薄层色谱法具有技术比较简单,操作容易,分析速度快,高分辨能力,结果直观,不需昂贵仪器设备就可以分离较复杂混合物等特点。
二薄层色谱法中的薄层板、薄层板的涂铺、点样和展开(一)薄层板TLC分离的选择性主要取决于固定相的化学组成及其表面的化学性质。
可通过改变涂层材料的化学组成或对材料表面进行化学改性来实现改变薄层色谱分离的选择性。
此外,固定相的物理性质,如比表面积、比空容、平均孔径等也对其色谱行为产生影响。
(1)载体对TLC载体的基本要求为:机械强度好、化学惰性好(对溶剂、显色剂等)、耐一定温度、表面平整、厚度均匀、价格适宜。
(2)固定相TLC固定相包括改性固定相和未改性固定相两类。
硅胶和氧化铝是最常用的两种未改性固定相。
(3)粘合剂在制备薄层板时,一般需在吸附剂中加入适量粘合剂,其目的是使吸附剂颗粒之间相互粘附并使吸附剂薄层紧密的附着在载板上。
常用的粘合剂可分为无机粘合剂和有机粘合剂两类。
(4)荧光指示剂荧光指示剂是便于在薄层色谱图上对一些基本化合物斑点(无颜色斑点、无特征紫外吸收斑点)定位的试剂。
加入荧光指示剂后,可以使这些化合物斑点在激发光波照射下显出清晰的荧光,便于检测。
(二)薄层板的涂铺涂板方法可以分为涂布法、倾注法、喷洒法及浸渍法四类,其中涂布法是应用最广泛的涂板方法。
TLC固定相薄层涂铺大多采用湿法匀浆,要求薄层均匀、平整、无气泡、不易造成凹坑和龟裂。
薄层板活化处理可以获得适宜活性,提高色谱分离效率和选择性。
检验基本技能培训之薄层色谱法1简述薄层色谱法,系用栽板,如玻璃,金属或塑料薄片,上涂布或烧结以薄层物质作为固定相的液相色谱法。
采用不同的固定相,可以进行吸附、分配、离子交换和分子排阻色谱分离。
薄层色谱较纸色谱分析时间短、灵敏度高、分离能力强。
2分离原理由于薄层的毛细管作用,展开剂沿着薄层渐渐上升、试样中的各组分沿着薄层在固定相和流动相(展开剂)之间不断发生溶解、吸附、在溶解、再吸附过程。
由于分配系数不同各组分在薄层上移动的距离不同,从而达到分离。
2.1比移值:Rf=ds/dmds:原点至溶质斑点中心之间的距离dm:原点至展开剂前沿的距离比移值与分配系数有关,所以利用Rf的特征值可以对组分进行定性鉴别。
影响Rf的因素主要有:溶质和展开剂的性质、固定相的性质、温度,展开方式和展开距离等。
只有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Rf对于某一组分才是常数。
2.2相对比移值:Ris=Rf(i)/Rf(s)Rf(i)是试样至原点的距离Rf(s)是标样至原点的距离3仪器与材料3.1薄层板3.1.1自制:玻璃板要求为光滑、平整,洗净后不附水珠,晾干。
常用固定相有硅胶G、硅胶GF254和硅胶HF254等等。
一般要求颗粒直径5~40μm(200目以上)。
薄层涂布,一般可分无粘合剂和含粘合剂两种;前者是将固定相直接涂布于玻璃板上,后者是在固定相中加入一定量的粘合剂,一般常用10%-15%煅石膏(CaSO4.2H2O在140℃加入4小时),混匀后加水适量使用,或用适量,调成糊状,均匀涂布于玻璃板上。
除另有规定外,1份固定相和3份水在研钵中向同一方向研磨混匀,去除表面的气泡后,在玻璃板上平稳涂110℃活化30分钟,干燥器中保存备用。
铺好的薄层板使用前应检查其均匀度,表面应均匀、平整、光滑,无麻点,无气泡,无破损及污染3.1.2市售3.2点样器有手动、半自动或自动点样器,一般采用微量注射器或定量毛细管。
3.3展开容器带盖子合适大小的展缸3.4显色剂按标准规定配置4操作方法4.1点样应在洁净干燥的环境下进行,一般应为圆点,应尽量使点样位置集中。
实验十七薄层色谱法一、目的要求1. 了解薄层层析分离和鉴定有机物的原理和方法;2. 掌握薄层层析分离和鉴定有机物的操作步骤。
二、基本原理薄层色谱具有设备简单、速度快、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以及能使用腐蚀性显色剂等优点,是一种微量的分离分析方法。
它可以与光谱或质谱结合起来,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分析技术。
薄层色谱是把吸附剂或支持物(如氧化铝、硅胶和纤维素粉等)均匀地铺在一块玻璃板上形成薄层,将分离样品滴加在薄层的一端,当流动相沿着含有固定相的支持物上移动时,被分离组分就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进行分配或吸附,经过反复无数次的分配平衡或吸附平衡,最后按照各个组分的差异而被分离。
三、基本操作薄层色谱中,铺薄层的板可用玻璃板,也可用塑料板。
铺在板上的吸附剂(或支持物)可分为加粘合剂的硬板和不加粘合剂的软板。
薄层色谱技术包括制板、点样、展开、显色等步骤。
现分述如下:1. 薄层板的制备薄层板制备的好坏直接影响色谱的结果,薄层应尽量铺得均匀,厚度在0.25~0.5mm之间。
硅胶和氧化铝的粘性差,使用前必须加粘合剂。
市售的硅胶G和氧化铝G均已含有粘合剂半水石膏,可直接加入水调匀后铺层。
(a)1-玻璃板;2-厚度垫板;3-吸附剂;4-有机玻璃尺(b)1-玻璃板;2-玻璃条;3-有机玻璃尺;4-吸附剂(c)1-玻璃板;2-玻璃棒;3-控制厚度的金属丝;4-吸附剂图2.55 薄层板涂布法薄层的涂布有倾斜法和平铺法等多种方法。
倾斜法是将调匀的糊状物倒在玻璃板上,用手摇晃,使其表面均匀光滑,然后静置固化。
平铺法是将调匀的糊状物,倒在玻璃板的一端,用一根均匀的玻璃棒(直径0.6~0.8cm),两端各绕一根不锈钢细丝(0.2~0.3mm)或镍铬丝,将糊状物均匀平铺,即可涂布成均匀的一层。
涂布的时间、推移的速度力求均匀一致,最好一次推移完毕,不宜来回操作,如(图2.55c)。
按上述方法涂好板后,静置让其固化晾干。
经室温干燥的薄层还要活化,所谓“活化”就是在高温除去水分,硅胶薄层和纤维薄层要在110℃下干燥1小时,氧化铝薄层在80℃烘烤半小时,聚酰胺薄层要在110℃下干燥5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