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大学基础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汕头大学研究生院
- 格式:doc
- 大小:72.00 KB
- 文档页数:2
汕头大学医学院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表(2020级硕士生)
说明:1、《英语》分组:第1组:112020001-112020044;第2组:112020045-112020088;第3组:112020089-112020132;第4组:112020133-112020162、152020394-152020407;第5组:152020408-152020451
2、《SPSS软件应用》分组:第1组:112020001-112020055;第2组:112020056-112020110;第3组:112020111-112020162;第4组:152020394-152020451。
3、《医学文献检索》分组:第1组:112020001-112020073;第2组:112020074-112020147;第3组:112020148-112020162、152020394-152020451。
4、中秋节、国庆节(10月1日-8日,第5周星期四-第6周星期四)放假期间停课,不再另行补课。
考试时间由各教研室另行安排。
5、《Scientific Communications and Ethics》博士生为必修课,硕士为选修课。
汕头大学医学院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表(2020级博士生)
第3—20周(2020.9.14—2021.1.17)研究生科制表 2020.07
说明:1、中秋节、国庆节(10月1日-8日,第5周星期四-第6周星期四)放假期间停课,不再另行补课。
考试时间由各教研室另行安排。
2、《Scientific Communications and Ethics》博士生为必修课。
汕头大学课程表(理科)**********************************************学院:理学院数学系 2014级硕士研究生 14-15学年第二学期汕头大学课程表(理科)**********************************************学院:理学院数学系 13级硕士生 14-15学年第二学期**********************************************班级:理学院数学系 14级博士生 14-15学年第二学期**********************************************学院:理学院物理系光学工程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 14-15学年第二学期**********************************************学院:理学院物理系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 14-15学年第二学期**********************************************学院:理学院化学系有机、无机2014级硕士 14-15学年第二学期《化学进展》的上课安排:2-3周尹业高老师,4-5周陈广慧老师,6-7周詹顺泽老师,8-9周鲁福身老师,10-11周辛伟贤老师,12-13周李丹老师**********************************************学院:理学院化学系应用化学14级硕士生 14-15学年第二学期**********************************************学院:理学院化学系工业催化专业14级硕士生 14-15学年第二学期汕头大学课程表(理科)**********************************************理学院生物系生物学14级硕士研究生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汕头大学课程表(理工科)*****************************************************学院:理学院生物系 2014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研究生 14-15学年第二学期备注:1、从第2周开始授课;2、具体授课时间和授课地点请与任课老师确认。
基础数学硕士课程设置
基础数学硕士课程旨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数学人才,使其掌握现代数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基础数学硕士课程设置的内容:
一、数学分析
包括实分析、复分析、泛函分析和微分方程数值解等方面内容。
旨在培养学生对数学分析基本理论的熟练掌握和深入理解,具备对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和分析的能力。
二、代数与几何
包括线性代数、群论、环论、模论、拓扑学等方面内容。
旨在培养学生对代数与几何基本理论的熟练掌握和深入理解,具备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能够运用代数和几何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包括概率论、统计推断、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方面内容。
旨在培养学生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本理论的熟练掌握和深入理解,具备进行统计分析和应用的能力。
四、应用数学
包括计算数学、最优化、控制论、数值代数等方面内容。
旨在培养学生对应用数学基本理论的熟练掌握和深入理解,具备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科学计算与高性能计算
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数学的交叉领域,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现代计算
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处理大规模数据和高性能计算的能力。
通过以上基础数学硕士课程设置,学生将掌握现代数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学术研究和工业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数学)攻读硕士学位硕士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旳培养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方面旳高层次旳专门人才, 具有比较扎实广阔旳专业基础, 理解数学课程与教学旳进展与动向, 并受到一定旳科研训练, 有较系统旳专业知识, 能纯熟运用计算机及有关教学软件, 初步具有独立进行理论研究旳能力或运用专业知识与有关人员合作处理实际问题旳能力, 较为纯熟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能阅读本专业旳外文资料, 且要德智体全面发展。
基本规定是:1.政治立场坚定,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热爱祖国, 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 树立对旳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敬业、博学、求实、创新”, 遵纪遵法, 学风严谨, 品行端正, 具有较强旳事业心、责任心和为科学研究、教育事业献身旳精神, 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2、刻苦学习, 勤于思索, 具有严谨旳治学态度及实事求是、勇于创新旳科学精神, 掌握数学课程与教学旳广阔坚实旳基础理论和系统旳专业知识, 具有较强旳从事教学、科研和其他实际工作旳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 能比较纯熟地运用一门外国语阅读本专业文献资料、撰写论文摘要, 具有较强旳语言体现能力和沟通能力, 可以独立地进行学术交流;能较纯熟使用计算机和网络, 具有较强旳信息检索能力。
4.具有较高旳科学素养和健康旳身心。
二、研究方向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三、学习年限我校硕士培养实行弹性学制, 一般为三年。
对于品学兼优、提前完毕培养计划、修满学分且符合学校有关规定者, 可申请提前毕业;对于没有到达学校培养规定, 完不成学业者, 可以申请延期毕业, 但在校学习年限不得超过四年(含休学)。
延期学习期间, 培养经费自筹。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规定硕士课程由学位课程(含政治理论课、外国语课、基础理论课、专业课)、非学位课程(含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跨专业选修课)、学术活动、实践活动、补修课程(同等学力和跨专业硕士须补修)构成。
**********************************************学院:理学院数学系基础、应用数学专业 2012级硕士 12-13学年第二学期**********************************************学院:理学院物理系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2012级硕士 12-13学年第二学期**********************************************学院:理学院物理系光学工程专业2012级硕士 12-13学年第二学期**********************************************学院:理学院化学系无机、有机化学2012级硕士 12-13学年第二学期12-13周李丹老师汕头大学课程表(理工科)**********************************************学院:理学院化学系应用化学专业2012级硕士生 12-13学年第二学期**********************************************学院:理学院化学系工业催化专业2012级硕士 12-13学年第二学期**********************************************学院:理学院生物系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专业12级硕士 12-13学年第二学期**********************************************学院:理学院12级海洋生物学硕士研究生 12-13学年第二学期汕头大学课程表(理工科)**********************************************学院:理学院12级环境科学硕士研究生 12-13学年第二学期**********************************************学院:理学院12级水生生物学硕士研究生 12-13学年第二学期**********************************************学院:理学院12级海洋生物学博士研究生 12-13学年第二学期汕头大学理学院数学系课程表学院:理学院数学系 11级研究生 12-13学年第二学期汕头大学理学院数学系课程表班级:理学院数学系12级博士生 12-13学年第二学期汕头大学课程表(理科)*****************************************************学院:理学院生物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12级博士 12-13学年第二学期注:上课地点在各位老师的办公室。
汕头大学课程表(理工科)*****************************************************学院:理学院数学系14级硕士生 14-15学年第一学期1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汕头大学理学院数学系课程表班级:理学院数学系13级硕士生 14-15学年第一学期汕头大学理学院数学系课程表班级:理学院数学系14级博士生 14-15学年第一学期2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汕头大学课程表(理工科)**********************************************学院:理学院物理系14级硕士生 14-15学年第一学期3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汕头大学课程表(理工科)*****************************************************学院:理学院化学系化学专业14级硕士生 14-15学年第一学期4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汕头大学课程表(理工科)*****************************************************学院:理学院14级应用化学硕士生 14-15学年第一学期5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汕头大学课程表(理工科)*****************************************************学院:理学院14级工业催化硕士生 14-15学年第一学期6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汕头大学课程表(理工科)*****************************************************学院:理学院生物系14级硕士生 14-15学年秋季学期7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生命科学前沿进展》1-4周魏炽炬老师,5-8周章跃陵老师,9-12周李升康老师,13-16周陈致铠老师汕头大学课程表(理工科)*****************************************************学院:理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14级博士生 14-15学年第一学期8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9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基础数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博士研究生要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学风严谨;具有追求真理和献身于科学事业的敬业精神和高尚的科学道德。
掌握本学科专业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深入了解本专业某些方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够在数学科学研究方面做出具有创造性的成果,成为数学科学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
二、研究方向1. 调和映射与拟共形映射2. 解析函数空间与算子3. 拓扑学4. 调和分析5. 数值代数6. 小波分析与应用三、招生对象已获得数学硕士学位应届硕士毕业生、在职人员或具有同等学历的、通过博士生入学考试且面试合格者。
四、学习年限博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
主要培养其独立科学研究的能力,完成博士毕业论文。
对于某种特殊情况,经导师和院系(所)同意,研究生学院批准的,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但累计在学时间不得超过5年。
延长学习期间停发助学金。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本专业博士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最低要求20学分。
其中学位课10学分,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课(2学分),外国语(2学分),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6-8学分);选修课学分不定;学位论文6学分;其他环节4学分,包括完成开题报告(1学分),作学术报告(1学分,至少2次),学位论文答辩(1学分),参加学术报告(1学分,至少5次)。
本专业博士生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六、培养方式1.博士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2.博士生入学一个月内和导师共同制定博士生培养计划。
培养计划应根据博士生培养目标、要求及博士生的特点来制定,包括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设置、科学研究计划等。
经指导小组、学位点讨论批准实施。
培养计划须留系、研究生学院各一份。
3.博士生课程学习要强调导师指导和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培养博士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基础数学研究生课程
基础数学研究生课程涉及到数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是数学研究生必修的课程之一。
该课程的学习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础数学知识和理论,提高数学分析和推理能力,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础数学研究生课程包括线性代数、微积分、复变函数、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等主要内容。
其中,线性代数是数学的一大基础课程,它讲述了向量、矩阵、线性变换等基本概念和理论,是整个数学体系的基础。
微积分则是数学的另一大基础课程,涉及到导数、积分、微分方程等知识,是应用数学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复变函数主要讲述了复数域上的函数和积分,常微分方程和偏微分方程则分别讲述了普通微分方程和偏微分方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除了基础课程的学习之外,研究生还需要了解数学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熟悉数学领域内的学术规范和研究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研究生需要阅读大量的数学文献和研究成果,加强自己的数学素养和研究能力。
总之,基础数学研究生课程是研究生阶段必修的课程,是数学学科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该课程,研究生可以全面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汕头大学医学院硕士/博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培养方案科研处2015年7月前言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学位条例和研究生教育政策,根据教育部教研办[98]1号文《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和国务院学位办公室编印《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学科、专业简介》有关要求,并结合我院培养研究生工作的实际,对研究生教学计划进行了改革,重新修订了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培养方案。
请各位导师和相关部门遵照执行。
并希望在执行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今后在修订方案中参照。
从而进一步科学、规范管理研究生工作,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谢谢!科研处2015年7月目录汕头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培养方案(总体要求) (1)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2)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进程表 (6)课程名称 (7)汕头大学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体要求) (9)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10)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进程表 (14)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生教学计划 (15)基础医学免疫学专业博士生教学计划 (16)基础医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专业博士生教学计划 (17)基础医学药理学专业博士生教学计划 (18)临床医学内科学博士生教学计划 (19)临床医学儿科学博士生教学计划 (20)临床医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博士生教学计划 (21)临床医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博士生教学计划 (22)临床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生教学计划 (23)临床医学外科学博士生教学计划 (24)临床医学妇产科学博士生教学计划 (25)临床医学眼科学博士生教学计划 (26)临床医学肿瘤学博士生教学计划 (27)汕头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培养方案(总体要求)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关于研究生教育相关文件的精神,以及《汕头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及授予硕士学位工作细则》,结合医学院培养的实际,对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培养方案提出如下总体要求。
基础数学研究生课程
基础数学研究生课程是研究生阶段数学学科的必修课程之一,主要涉及数学基础理论和方法。
这些课程不仅是研究数学的基础,同时也为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数学领域的高级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基础数学研究生课程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实变函数、复变函数、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拓扑学等。
微积分是数学的重要分支,是研究生数学课程的必修科目。
线性代数涵盖了向量空间、线性变换和矩阵理论等内容,是研究生阶段数学学科的重要基础课程。
实变函数和复变函数是研究生数学课程中较为复杂的课程,主要涉及数学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常微分方程和偏微分方程是数学学科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涉及许多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和求解方法。
拓扑学则是研究空间形态和结构的学科,也是数学学科中的重要分支。
在研究生阶段,学生需要通过上述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加深对基础数学理论和方法的认识和理解,掌握数学学科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培养数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的高级课程和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还需要掌握相关的数学软件和工具,如Mathematica、Matlab等,以提高数学建模和计算能力,为将数学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奠定基础。
汕头大学基础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方向:1、复分析 2、拓扑学 3、非线性分析
若干说明:
1. 课程按每学期16周设置,学分一般按周学时数计算,如每周3学时的课程即3个学分。
课教师应写两名教师,后面一位教师作为后备教师。
2. 学位课本专业所有研究生均修,总学分等于21学分,注意学位课70分以上为及格;选修课总学分大于或等于10学分。
可以跨方向、跨专业选课。
3. 实践环节中教学实践工作量相当于60学时的助教工作量。
4. 硕士生在学期间至少必须听取5个学术报告(一个报告0.2学分,硕士生至少取得1个学分,最多不超过2个学分)。
5.基础数学和应用数学不安排社会实践。
课程与教学论(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040102 授予教育学硕士学位)一、学科专业简介课程与教学论(数学)专业点是我院在师范性方面的硕士专业方向的标志,20世纪70 –80年代,我院在数学学科教学论方面就获得令人瞩目的成果,80年代末开始招收课程与教学论(数学)硕士研究生。
目前,课程与教学论(数学)专业设有数学教学论、数学学习论和数学课程论三个研究方向。
本学科有硕士生导师6人,并形成学术水平高,知识结构合理的团队,承担着部、省、市级各类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发表了大量教育科学研究的论文,出版了多种教育科学研究的著作。
经过多年努力,为基础教育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数学学科的师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适应现代教育人才培养需要的课程与教学论及数学学科教学论方面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1.较好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敬业精神。
2.系统掌握本学科领域的专门知识,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熟悉本学科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一门外语;能胜任数学教学工作,并且具有独立从事数学教育理论研究和数学教学研究的能力。
3.有健康的体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研究方向1.数学教学论2.数学学习论3.数学课程论四、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为2~3年。
第1、2学年主要用于学位课程、专业课程学习,第3学年开始做毕业论文,在1年内完成并进行答辩。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本专业实行学分制,学分要求36—38学分,其中学位公共课9学分,学位专业课10学分。
六、实践环节实践环节包括教学实践、学术活动两部分,各占1学分。
1、教学实践必须面对本科生,在第二学年进行,教学实践内容可以是讲授部分本专业课程,也可以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指导实验、辅导或指导本科生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教学实践的工作量为17学时,学生要填写《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考核表》,实践活动结束后,由导师和导师组进行考核,确定合格或不合格,已有3年相关工作经历的硕士研究生,可以免修教学实践;2、学术活动要求必须参加本学科的学术活动8次以上,其中1次必须是校外学术活动,每次都要有1千字以上的学习报告,由导师和导师组规定具体要求,并填写《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考核表》,学术活动结束后,由导师和导师组进行考核,确定合格或不合格。
数学系研究生课程目录(暂无信息)光电与物理学院研究生课程目录工程力学系研究生课程目录系别授课对象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主讲教师职称开课学期考核方式备注3 博士生课程11030001 现代力学进展 2 32 钟万勰教授 2课程论文3 硕士生课程21030013 力学中的泛函分析与变分原理 2 32 郭旭教授 1 考试3 硕士生课程21030016 计算流体力学4 64 董俊哲讲师 2 考试3 硕士生课程21030018 多体系统动力学 3 48 齐朝晖教授 2 考试3 硕士生课程21030020 工程优化理论与方法 3 48 赵国忠副教授1 考试3 硕士生课程21030021 破坏力学基础 2 32 白瑞祥副教授2 考试3 硕士生课程21030022 连续介质力学4 64 李锡夔教授 1硕士生课程21030023 计算动力学(1) 2 32 林家浩教授 2 3 硕士生课程21030023 计算动力学(2) 2 32 张文首教授 33 硕士生课程21030025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 3 48 吴志刚副教授23 硕士生课程21030030 计算固体力学4 64 刘书田教授 23 硕士生课程21030062 流体力学 3 48 赵明副教授13 硕士生课程21030063实验流体力学3 48 卞永宁副教授13 硕士生课程22030001 专业英语(必选) 1 32 季顺迎副教授3课程论文3 硕士生课程22030022 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 2 32 马红艳副教授2课程论文3 硕士生课程22030023 转子动力学 2 32 王跃方副教授3课程论文3 硕士生课程22030025 板壳力学 2 32 杨春秋教授 2 课程论文3 硕士生课程22030027 动态测试与分析技术 2 32 郭杏林教授 2 课程论文3 硕士生课程22030029 非线性有限元 3 48 白瑞祥副教授2课程论文3 硕士生课程22030031 弹塑性动力学 3 48 闫鸿浩副教授3课程论文3 硕士生课程22030033 高等有限元 2 32 刘迎曦教授 2 课程论文3 硕士生课程22030034 结构动力稳定 2 32 亢战副教授2课程论文3 硕士生课程22030036 湍流理论与数值模拟 2 32 董俊哲讲师 1 课程论文3 硕士生课程22030040 复合材料与结构力学 2 32 陈浩然教授 1 课程论文3 硕士生课程22030041 计算结构力学程序设计 2 32 赵岩副教授1课程论文3 硕士生课程22030042 结构可靠性理论与应用 2 32 刘增利讲师 2 课程论文3 硕士生课程22030044 爆炸焊接理论 2 32 董守华副研 2 课程论文3 硕士生课程22030046 现代结构抗震设计专题 2 32 李刚教授 2 课程论文3 硕士生课程22030047 波动分析 2 32 徐新生教授 2 课程论文3 硕士生课程22030050柔性结构动力学与控制3 48 蔡志勤副教授33 硕士生课程22030051 工程结构振动控制 2 32 张文首教授 13 硕士生课程22030052 工程CAE软件系统 2 32关振群张昭教授讲师33 硕士生课程22030053 拓扑优化与材料设计 2 32 刘书田教授 33 硕士生课程22030054非线性动力学3 48 王跃方副教授23 硕士生课程22030056 固体力学4 64 陈浩然教授 23 硕士生课程22030057 弹塑性力学4 64 杨海天教授 2 3 硕士生课程22030058 实验固体力学 4 64 吴承伟教授 13 硕士生课程22030060 细观力学 2 32 朱袆国副教授33 硕士生课程22030064 工程流体力学计算与分析 2 32 赵明副教授23 硕士生课程22030065 传质与传热学 2 32 卞永宁副教授23 硕士生课程22030066 实验土力学 2 32 孙益振助教 1 3 硕士生课程22030067 智能材料与结构 2 32 张文首教授 2 3 硕士生课程21030026 工程结构实验力学 3 48 岳前进教授 1 3 硕士生课程22030071 可压缩流与冲击波 2 32 李晓杰教授 2 3 硕士生课程22030070 辛弹性力学 2 32 姚伟岸教授 1机械学院研究生课程目录土木水利学院研究生课程目录化工学院研究生课程目录系别授课对象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主讲教师职称开课学期考核方式备注7 博士生课程10070001 化工与化学进展 2 32邱介山等教授 2课程论文7 博士生课程11070003 现代化工分离新技术 2 32 王金渠教授 2课程论文7 博士生课程11070006 工业催化过程化学及研究方法 2 32 郭新闻教授 2课程论文7 博士生课程12070011 高分子科学进展 2 32 謇锡高教授 1 课程论文7 博士生课程12070016 高等精细化工 2 32 赵德丰教授 1课程论文7 博士生课程12070018 超临界流体应用技术 2 32 李志义教授 1课程论文7 博士生课程12070023 膜科学与技术研究的新进展 2 32 贺高红教授 2课程论文7 博士生课程12070024 现代化学工程 2 32 马学虎教授 2课程论文7 博士生课程12070025 精细化工催化方法与技术 2 32 王梅等教授 1课程论文7 博士生课程12070026 化学前沿 2 32孟长功等教授 2课程论文7 博士生课程12070027 药物研究进展 2 32 赵伟杰教授 1课程论文7 硕士生课程21070011 化工传递 3 48 刘天庆教授 1 闭卷考试7 硕士生课程21070013 现代分析化学 3 48 张华副教授 1 闭卷考试7 硕士生课程21070014 物理有机化学 3 48 姜文凤副教授 1 闭卷考试7 硕士生课程21070015 高等无机化学 3 48 王慧龙副教授 1 闭卷考试7 硕士生课程21070017 高等有机合成 2 32 高欣钦教授 1 闭卷考试7 硕士生课程21070018 有机多相催化原理 3 48 郭洪臣教授 1 闭卷考试7 硕士生课程21070020 化工热力学 3 48 陈嘉宾教授 1 闭卷考试7 硕士生课程21070021 金属腐蚀与控制学 3 48 彭乔副教授 2 闭卷考试7 硕士生课程21070022 高等流体力学 3 48 胡大鹏教授 1 闭卷考试7 硕士生课程21070023 聚合反应原理及进展 3 48 郑玉斌教授 1 闭卷考试7 硕士生课程21070024 聚合物结构与性能 3 48 陈平教授 2 闭卷考试7 硕士生课程21070026 高等药物化学 3 48 王世盛讲师 1 考试7 硕士生课程21070027 天然药物化学进展 3 48 赵伟杰教授 1 考试7 硕士生课程21070028 材料化学与化工 2 32 薛冬峰教授 1 闭卷考试7 硕士生课程21070029 量子化学 3 48 郝策副教授 1 考试7 硕士生课程21070032 仪器分析实验 2 32 肖光高工 2 课堂论文7 硕士生课程21070033 高等仪器分析选论 3 48 刘志广教授 1 考试7 硕士生课程21070034 现代有机合成化学 2 32 蒋景阳教授 2 考试7 硕士生课程21070143 药学生物技术与现代药物评价 2 32 唐莉等教授 2 考试7 硕士生课程22070001 专业英语(必选) 1 32 胡浩权教授 2 课程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013 高等有机合成实验 2 32 陈宏博副教授 2 课程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035 立体化学 3 48 高占先教授 1 课程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036 金属有机化学 2 32 王艳华教授 1 课程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039 无机固体化学 2 32 安永林教授 1 课程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040 高等无机合成实验 2 32 牟文生教授 2 课程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042 配位化学 2 32 刘新讲师 2 课程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043 生物有机化学 2 32 彭孝军教授 1 课程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044 精细化学品结构剖析 2 32 李亚明副教授 2 课程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045 复配原理与技术 2 32 张淑芬教授 1 课程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048 化工数学 3 48 张秋民教授 2 课程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049 催化反应工程 3 48 王安杰教授 2 课程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050 催化剂研究方法与催化剂表征 3 48 熊光副教授 1 课程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060 粉体工程 2 32 银建中副教授 2 课程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061 化工系统工程 3 48 都健副教授 1 课程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062 理论电化学 2 32 刘贵昌副教授 2 考试7 硕士生课程22070063 传质学 2 32 赵宗昌教授 2 课程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064 多相流传递 2 32 于志家副教授 3 课程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065 强化传热 3 48 马学虎教授 2 课程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066 膜分离过程 2 32 贺高红教授 1 课程论文+考试7 硕士生课程22070068 化工计算流体力学与传热学 2 32 赵宗昌教授 2 课程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069 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 3 48 曲平讲师 2 课程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070 高聚物流变学 2 32 李战胜副教授 2 课程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073 化学反应工程 3 48 张守臣副教授 1 课程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074 高等分离工程 3 48 鲁金明讲师 2 课程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075 能源转化及进展 2 32 胡浩权教授 2 课程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076 碳材料工程 2 32 徐绍平副教授 2 课程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077 高等无机合成技术及应用 2 32 宁桂玲教授 2 课程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082 弹塑性有限元 2 32 由宏新副教授 2 课程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083 压力容器与管道安全工程评估 2 32 李惠荣教授 2 课程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084 气体和粉尘爆炸原理及防护 2 32 毕明树教授 2 课程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093 表面化学 2 32 王新平教授 1 考试7 硕士生课程22070094 环境与生物流体技术及装备 3 48 史启才副教授 2 课程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096 超临界流体技术及应用 2 32 张晓冬副教授 2 课程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097 功能高分子材料 3 48 郑玉斌教授 1 课程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099 化工工具书查减法 1 20 郑玲副教授 2 课程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100 高等物理化学 2 32 王旭珍副教授 2 课程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101 杂环化学 2 32 刘建辉副教授 1 考试7 硕士生课程22070102 高等精细化工 2 32 具本植教授 1 考试7 硕士生课程22070103 晶体化学 2 32 吕连海教授 2 课程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104 显示信息材料技术与应用 2 32 李晓莲副教授 2 课程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105 基因工程药理学 2 32 张志超副教授 2 课程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106 金属酶与生物模拟 1 16 孙立成教授 2 课程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109 表面活性剂进展 2 32 乔卫红副教授 2 课程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110 药物输送系统 2 32 汪晴副教授 2 课程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111 优化设计方法与并行计算 2 32 王希诚教授 2 课程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112 油田化学品的构效关系 2 32 周新锐讲师 2 课程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114 催化剂表征 2 32 RoelPrins教授 1课程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115 近代催化理论 2 32 纪敏副教授 2 课程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116 化学计量学 2 32 丁宝军讲师 2 课堂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117 生化分析概论 2 32 袁景利教授 2 课堂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118 炭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2 32 7 硕士生课程22070119 新型炭材料设计与制备 2 32 7 硕士生课程22070120 新型无机材料的制备技术 2 327 硕士生课程22070121 光电催化材料 2 32 赵宗彬副教授 1 课堂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122 过程测量原理与技术 1 16 兰忠讲师 2 课堂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123 生物传递过程 1 16 宋克东讲师 2 课堂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124 天然药物的干细胞筛选技术 1 16 关水讲师 2 课堂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125 过程节能原理与技术 1 16 董宏光副教授 2 课堂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126 燃料电池与膜技术 1 16 吴雪梅讲师 2 课堂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127 细胞培养与生物反应器 1 16 宋克东讲师 2 课堂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128 可再生能源利用原理与技术 1 16 肖武讲师 2 课堂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130 新能源技术 2 32 2 课堂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131 工程软件及其应用 2 32 胡大鹏教书 2 课堂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132 绿色化学技术 2 32 吕荣文副教授 1 课堂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133 超分子化学:分子识别与传感 2 32 赵建章教授 1 课堂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134 分子器件基础 2 32 杨希川高工 1 课堂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135 有机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2 32 李久艳副教署 1 课堂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138 无机合成化学 2 32 安海艳讲师 2 课堂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140 群论在化学中的应用 2 32 田东旭 2 课堂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141 现代催化理论 2 32 王旭珍副教授 2 课堂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144 化学信息学 2 32 丁宝军讲师 2 课堂论文7 硕士生课程22070145 聚合物科学与工程进展 2 32 李杨等教授 2 课堂论文船舶学院研究生课程目录系别授课对象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主讲教师职称开课学期考核方式备注8 博士生课程11080001 船舶设计方法论 2 32 纪卓尚等教授 1课程论文8 博士生课程12080001工程振动现代分析方法2 32 赵德有教授 2课程论文8 博士生课程12080002水波格林函数的理论和计算2 32 宗智教授 1课程论文8 硕士生课程21080011智能船舶CAD\CAM3 48 林焰教授 1课程论文8 硕士生课程21080012船舶结构分析理论及其应用3 48 洪明教授 1 考试8 硕士生课程21080013船舶水动力性能分析及其应用3 48 李铁骊 1开卷考试8 硕士生课程22080001 专业英语(必选) 1 16 刘艳 3 课程论文8 硕士生课程22080020船舶工程经济与船舶设计方法2 32 陈明副教授 2课程论文8 硕士生课程22080021 现代造船技术 2 32 李艳君教授 2 课程论文8 硕士生课程22080022船舶破损稳性 2 32 马坤副教授 2课程论文8 硕士生课程22080023船舶高等结构动力学2 32 马骏副教授 2课程论文8 硕士生课程22080024 船舶结构分析模型化2 32 马骏副教授 2课程论文8 硕士生课程22080025 统计能量法原理及应用2 32 赵德有教授 2课程论文8 硕士生课程22080026计算流体力学 2 32 钱昆教授 2课程论文8 硕士生课程22080027波浪理论及其工程应用2 32 李铁骊教授 2课程论文8 硕士生课程22080028 船舶推进理论及应用2 32 李铁骊副教授 2课程论文8 硕士生课程22080029 船舶测试技术分析2 32 洪明副教授 2课程论文8 硕士生课程22080030 声学基础 3 48 李贤徽教授 1 考试8 硕士生课程22080031 水声学原理 3 48 李贤徽副教授 2 考试8 硕士生课程22080032结构声学中的边界元法及应用2 32 李贤徽副教授 2课程论文8 硕士生课程22080033流致振动与噪声 2 32 马骏副教授 2课程论文8 硕士生课程22080034 结构模态试验及参数识别2 32 林哲副教授 2 考试8 硕士生课程22080035 船舶结构有限元程序设计2 32 副教授 2课程论文8 硕士生课程22080036船舶结构振动和噪声控制2 32 李贤徽副教授 2开卷考试8 硕士生课程22080037船舶结构可靠性原理及应用2 32 张崎讲师 2课程论文8 硕士生课程22080038 船舶结构疲劳强度分析2 32 邢金有 3课程论文8 硕士生课程22080039船舶板壳力学 2 32 刘刚副教授 2课程论文8 硕士生课程22080040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腐蚀及防腐2 32 黄一教授 2课程论文8 硕士生课程22080041现代舰船轮机工程3 48 陈明讲师 1课程论文8 硕士生课程22080043船舶防污染控制技术2 32 张明霞讲师 2课程论文电气工程系研究生课程目录系别授课对象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主讲教师职称开课学期考核方式备注13 博士生课程11130001 电力设备基础理论 2 32 邹积岩教授1课程论文13 博士生课程12130001 环境电工理论 2 32 吴彦教授1课程论文13 博士生课程12130002电力机械与电力电子工程2 32 邹积岩教授1课程论文13 博士生课程12130003 电力系统稳定分析 2 32 孙辉教授2课程论文13 博士生课程12130004DFACST技术与电力系统智能控制2 32 李卫东教授2课程论文13 博士生课程12130005互联电网运行控制原理与控制性能评价2 32 李卫东教授1课程论文13 硕士生课程21130013 现代电工技术 3 48 邹积岩教授1开卷考试13 硕士生课程21130014 高电压工程 3 48 段雄英副教授1课程论文13 硕士生课程21130015 智能化电器 3 48 邹积岩教授2课程论文13 硕士生课程21130016 高等电力系统分析 3 48 李卫东教授2开卷考试13 硕士生课程21130017 电网络理论 3 48 孙辉教授1课程论文13 硕士生课程21130026 气体放电物理 3 48 李杰副教授2课程论文13 硕士生课程22130001 专业英语(必选) 1 32 李卫东教授2课程论文13 硕士生课程22130016 电弧电接触理论 2 32 邹积岩教授2课程论文13 硕士生课程22130017 电力市场分析概述 2 32 李卫东教授2课程论文13 硕士生课程22130018 脉冲功率测试技术 2 32 李国锋副教授1课程论文13 硕士生课程22130019 电磁兼容 3 48 李锻副教授2课程论文13 硕士生课程22130020 电源技术 3 48 王宁会教授2课程论文13 硕士生课程22130021 现代电力电子器件其应用2 32 李国锋副教授1课程论文13 硕士生课程22130022 智能检测与功率接口技术2 32 戚栋副教授2课程论文13 硕士生课程22130023 环境电工技术 2 32 吴彦教授1课程论文13 硕士生课程22130027 电能质量检测与控制2 32 孙辉教授2课程论文13 硕士生课程22130028 能量管理系统概论 2 32 刘娆副教授2课程论文13 硕士生课程22130051 电力系统无功电压控制2 32 孙辉 2课程论文电信学院研究生课程目录能源动力学院研究生课程目录系别授课对象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主讲教职称开课学考核方式备注师期管理学院研究生课程目录系别授课对象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主讲教师职称开课学期考核方式备注11 博士生课程11110001 系统分析数学 2 32 那日萨副教授 1课程论文11 博士生课程11110004 区域经济学 2 32 苏敬勤教授 1课程论文11 博士生课程12110011 投资管理 2 32 迟国泰教授 1课程论文11 博士生课程12110012 现代项目管理方法 2 32 戴大双教授 1课程论文11 博士生课程12110015 系统分析理论与方法 2 32 杨德礼教授 1课程论文11 博士生课程12110018 高级工商管理学研究方法 2 32 董大海教授 1课程论文11 博士生课程12110019 企业竞争力经济学 2 32 肖洪钧教授 1课程论文11 博士生课程12110020 当代企业管理进展 2 32 汪克夷教授 1课程论文11 博士生课程12110022 环境绩效与生态效率 2 32 朱庆华副教授 1课程论文11 博士生课程12110024 知识处理方法与技术 2 32 潘东华副教授 1课程论文11 博士生课程12110025 信息资源评价与管理 2 32 王宇教授 1课程论文11 博士生课程12110028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理论与方法 2 32 杨德权副教授 1课程论文11 硕士生课程21110011 管理学 2 32 肖洪钧教授 1 考试11 硕士生课程21110014 运筹学 3 48 韩大卫教授 1 考试11 硕士生课程21110016 系统数学 2 32 那日萨副教授 1 考试11 硕士生课程21110018 系统建模理论与方法 2 32 党延忠教授 1 课程论文11 硕士生课程21110019 技术经济学 2 32 唐丽艳副教授 1 考试11 硕士生课程21110020 市场营销学 2 32 李弘副教授 1 考试11 硕士生课程21110023 会计学 3 48 张启銮副教授 1 考试11 硕士生课程21110037 财务管理 3 48 李延喜教授 1 考试11 硕士生课程21110042 社会保障与管理 2 32 郭文臣副教授 1 课程论文11 硕士生课程21110090 管理数学方法 3 48 韩大卫教授 1 考试11 硕士生课程22110031 信息系统工程 3 48 邓贵仕教授 1 课程论文11 硕士生课程22110047 审计学 2 32 刘彦文副教授 1 课程论文11 硕士生课程22110051 人力资源管理 2 32 李明斐副教授 1 考试11 硕士生课程22110097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 2 32 仲秋雁教授 1 课程论文11 硕士生课程22110114 管理心理学 2 32 乔坤副教授 1 课程论文11 硕士生课程22110119 工商管理研究方法 2 32 金玉芳讲师 1 考试11 硕士生课程22110145 项目管理概论 2 32 戴大双教授 1 课程论文11 硕士生课程22110148 外国民商法 2 32 王学先副教授 1 课程论文人文学院11 硕士生课程22110149 可持续发展及管理 2 32 耿勇副教授 1 课程论文11 硕士生课程22110158 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 2 32 王宇教授 1 考试11 硕士生课程22110159 电子政务的理论与实践 2 32 裘江南副教授 1 课程论文11 硕士生课程22110170 软件工程 2 32 李文立副教授 1 课程论文11 硕士生课程22110181 企业资源管理与信息化 2 32 刘晓冰教授 1 课程论文11 硕士生课程22110182 旅游经济学 2 32 王尔大教授 1 课程论文11 硕士生课程22110183 旅游规划与管理 2 32 卢小丽讲师 1 课程论文11 硕士生课程22110155 资源管理学 2 32 于惊涛讲师 1 课程论文11 博士生课程10110001 信息科学与技术导引 2 32 杨德礼教授 2课程论文11 博士生课程12110002 计算机辅助决策 2 32 邓贵仕教授 2课程论文11 博士生课程12110005 发展决策管理 2 32 武春友教授 2课程论文11 博士生课程12110013 技术创新与管理 2 32 张米尔副教授 2课程论文11 博士生课程12110023 知识系统分析 2 32 吴江宁教授 2课程论文11 博士生课程12110026 信息系统审计与IT治理 2 32 王延章教授 2课程论文11 博士生课程12110027 电子商务理论与应用 2 32 胡祥培教授 2课程论文11 硕士生课程21110017 软计算方法 2 32 荣莉莉教授 2 考试11 硕士生课程21110031 系统科学概论 2 32 夏昊翔副教授 2 课程论文11 硕士生课程21110036 生产与运作管理 2 32 李新然副教授 2 考试11 硕士生课程22110001 专业英语(必选) 1 32 吴江宁肖贵蓉副教授 2 考试11 硕士生课程22110030 知识系统工程 2 32 吴江宁副教授 2 课程论文11 硕士生课程22110033 电子商务 2 32 王旭坪副教授 2 课程论文11 硕士生课程22110034 决策支持系统与知识工程 3 48 胡祥培教授 2 考试11 硕士生课程22110035 系统开发实践 2 32 宣兆国讲师 2 课程论文11 硕士生课程22110036 系统综合集成 3 48 李怀明讲师 2 考试11 硕士生课程22110038 战略管理 2 32 肖洪钧教授 2 考试11 硕士生课程22110042 创业管理 2 32 王国红副教授 2 课程论文11 硕士生课程22110044 世界经济与科技政策 2 32 于惊涛副教授 2 课程论文11 硕士生课程22110053 管理会计 2 32 薛光研究员 2 课程论文11 硕士生课程22110060 管理信息系统专题 3 48 王宇教授 2 课程论文11 硕士生课程22110095 信息安全技术 2 32 宋明秋讲师 2 课程论文11 硕士生课程22110096 计算机网络与通讯 3 48 潘东华副教授 2 课程论文11 硕士生课程22110098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2 32 吴江宁副教授 2 考试11 硕士生课程22110105 技术管理 2 32 张米尔副教授 2 课程论文11 硕士生课程22110109 金融工程 2 32 秦学志教授 2 课程论文11 硕士生课程22110111 工业工程 2 32 王东华副教授 2 课程论文11 硕士生课程22110116 现代领导方法与艺术 2 32 陈树文教授 2 课程论文11 硕士生课程22110118 交通系统工程 2 32 赵胜川教授 2 课程论文11 硕士生课程22110120 现代物流管理 2 32 张令荣副教授 2 课程论文11 硕士生课程22110131 项目计划与控制 2 32 朱方伟讲师 2 课程论文11 硕士生课程22110135 金融投资学 2 32 王敬副教授 2 课程论文11 硕士生课程22110136 项目管理案例 2 32 戴大双教授 2 课程论文11 硕士生课程22110151 水资源管理 2 32 耿勇副教授 2 课程论文11 硕士生课程22110154 绿色供应链管理 2 32 朱庆华副教授 2 课程论文11 硕士生课程22110161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2 32 杨德权副教授 2 课程论文11 硕士生课程22110162 信息系统审计与IT治理 2 32 王延章教授 2 课程论文11 硕士生课程22110166 地理信息系统 2 32 周宽久副教授 2 课程论文11 硕士生课程22110171 Unix/linux系统管理与应用 3 48 潘东华副教授 2 课程论文11 硕士生课程22110172 系统仿真 2 32 金淳副教授 2 课程论文11 硕士生课程22110173 风险管理 2 32 迟国泰教授 2 课程论文11 硕士生课程22110174 消费者行为学 2 32 金玉芳讲师 2 课程论文11 硕士生课程22110175 市场营销调研 2 32 金玉芳讲师 2 课程论文11 硕士生课程22110176 战略营销分析 2 32 董大海教授 2 课程论文11 硕士生课程22110177 招聘、绩效、培训、薪酬等专题研究2 32 李明斐副教授 2课程论文11 硕士生课程22110179 企业年金 2 32 郭文臣副教授 2 课程论文11 硕士生课程22110180 社会保障专题 2 32 陈仰东 2 课程论文11 硕士生课程22110184 旅游影响 2 32 肖贵蓉副教授 2 课程论文11 硕士生课程22110185 软件项目管理 2 32 2 课程论文11 硕士生课程22110186 复杂网络引论 2 32 2 课程论文人文学院研究生课程目录。
数学硕士教学大纲(精选)数学硕士教学大纲教学大纲一般由教学科目、教学目的和要求、授课时数、授课方法及教学进度4部分组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各高等学校的各门学科的教学大纲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审定,作为评定教授、副教授和其他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
数学硕士教学大纲应包括以下内容:1.课程名称:数学分析。
2.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它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高等代数、数学分析选讲、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实变函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
3.课程任务: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学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能够运用数学分析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为学生今后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科研与教学工作打下必要的数学基础。
4.教学内容及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极限论、微积分学、级数论三大部分。
具体要求如下:(1)极限论:主要讨论函数的极限概念、性质及计算;数列的极限;函数的连续性;间断点;连续函数的性质;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极限的运算法则;极限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连续函数的原函数。
(2)微积分学:主要讨论函数的微分法及其应用;函数的积分法及其应用;微分学和积分学在几何学上的应用。
(3)级数论:主要讨论数项级数的收敛性;幂级数的收敛半径与收敛域;函数展开成幂级数;傅里叶级数;常数项级数的四则运算。
5.教材与参考书:(1)《数学分析》(上、下册),浙江大学数学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2)《数学分析》,郑毓信,高向奎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3)《数学分析》,程其襄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数学速算教学大纲数学速算教学大纲可以参考以下内容:1.概述:速算教学大纲介绍了速算的概念和意义,阐述了速算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2.基础知识:速算教学大纲涵盖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包括数位、位数、进位、借位等概念。
数学与统计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简介学科基础课-------------------- 泛函分析--------------------课程编号:1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课程名称:泛函分析英文译名:Functional Analysis学时:60学时学分:3学分开课学期:1 开课形式:课堂讲授考核形式:闭卷考试适用学科: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运筹与控制论、课程与教学论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数学与统计学院,基础数学系教师。
内容简介:本课程介绍紧算子与Fredholm算子、抽象函数简介、Banach代数的基本知识、C*代数、Hilbert 空间上的正常算子、无界正常算子的谱分解、自伴扩张、无界算子序列的收敛性、算子半群、抽象空间常微分方程。
主要教材:张恭庆、郭懋正:《泛函分析讲义》(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参考书目(文献):1.定光桂:《巴拿赫空间引论》,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2.M. Reed, B. Simon, Methods of Modern Mathematical Physics I, Functional Analysis, 1972.3.K. Yosida, Functional Analysis, Sixth Edition, 1980.4.张恭庆、林源渠:《泛函分析讲义》(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5.V. Barbu, Nonlinear Semigroups and Differential Equations in Banach Spaces, 1976.6.A. Pazy, Semigroup of Linear Operators and Applications to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1983.-------------------- 非线性泛函分析--------------------课程编号:2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课程名称:非线性泛函分析英文译名:Nonlinear Functional Analysis学时:60学时学分:3学分开课学期:2 开课形式:课堂讲授考核形式:闭卷考试适用学科:应用数学、基础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数学与统计学院,应用数学系教师。
附件5: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课考试大纲填报表一、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916科学课程与教学论二、招生单位(盖公章):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斯宾塞的科学教育思想,赫胥黎的科学教育思想,精英主义教育,帕克的中心统合法,杜威的经验主义,STS科学教育思想,STSE科学教育思想。
(三)考核重点STS科学教育思想,STSE科学教育思想。
第三章科学课程(-)考核要求1.掌握课程的基本组成、结构,作用和意义;2.掌握科学课程的特点、分类;3.明确科学课程标准的内容并能应用于实际课程教学案例;4.能够比较美国与英国科学课程的区别,并能与之联系。
(二)考核内容分科科学课程,综合科学课程,美国科学课程的设置,英国科学课程的设置,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
(Ξ)考核重点分科科学课程特点、结构、作用以及意义,综合科学课程特点、结构、作用以及意义,美国与英国科学课程的区别与联系,科学课程标准的依据、主要内容以及运用过程。
第四章科学学习(-)考核要求1.掌握科学学习的相关概念和理论;2.掌握科学学习的学习策略并能够进行运用。
(二)考核内容学习的概念,科学学习的概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动机,科学学习的动力,科学学习的学习方法,科学学习的学习策略,科学学习的学习能力,认知方式对学生学习科学的影响,科学学习中的探究学习,科学学习中的合作学习。
(三)考核重点3学学习的学习方法,科学学习的学习策略。
第五章科学课的教学(-)考核要求1.理解科学课程教学过程的特点和教学原则;2.掌握科学课的教学方法;3.掌握科学教学的行为规范。
年月日。
汕头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汕头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汕头大学2011年研究生招生问答汕头大学2011年MBA(工商管理硕士)(双证)招生简章汕头大学2011年MPA(公共管理硕士)(双证)招生简章汕头大学是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广东省属“211工程”重点建设综合性大学,学校座落在海滨城市汕头的西北区,学校占地面积2106.11亩,建筑面积44.84万平方米。
汕头大学得到著名爱国人士及国际企业家李嘉诚先生的鼎力相助,李嘉诚基金会对汕大(包括长江商学院)已承诺及捐出的款额共53亿港元,其中截至2010年的捐款约36亿港元。
不仅如此,李嘉诚先生还为汕头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充分显示出李嘉诚“造福桑梓”的高尚情怀和对国家教育事业重要性根深蒂固的坚定信念。
汕大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设置了“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3个,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广东省名牌专业4个,开设七年制本硕连读临床医学专业,形成了从本科生到博士研究生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现有教职工和医护人员5160人,全日制在校生9397人,已为社会培养出各类人才5万多人。
汕大设有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医学院、法学院、商学院、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至诚书院,面向全国(含港澳台地区)招收博士、硕士和本科生。
学校已建设现代化的数字图书馆。
医学院有五所附属医院,有2504张病床,其中第一附属医院荣膺“全国百佳医院”和“三级甲等”医院,为医学生提供良好的医疗实践机会。
在李嘉诚基金会的支持下,学校积极扩展学术交流和合作。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詹姆斯•莫里斯,以及陈省身、丘成桐、潘毓刚等一批世界级大师和知名学者被聘为我校名誉、客座或兼职教授,并莅校开设课程讲座,开阔学生学术视野。
汕头大学基础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方向:1、复分析 2、拓扑学 3、非线性分析
若干说明:
1. 课程按每学期16周设置,学分一般按周学时数计算,如每周3学时的课程即3个学分。
课教师应写两名教师,后面一位教师作为后备教师。
2. 学位课本专业所有研究生均修,总学分等于21学分,注意学位课70分以上为及格;选修课总学分大于或等于10学分。
可以跨方向、跨专业选课。
3. 实践环节中教学实践工作量相当于60学时的助教工作量。
4. 硕士生在学期间至少必须听取5个学术报告(一个报告0.2学分,硕士生至少取得1个学分,最多不超过2个学分)。
5.基础数学和应用数学不安排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