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道路工程的发展与未来发展趋势_图文(精)
- 格式:doc
- 大小:158.00 KB
- 文档页数:8
浅谈城市道路发展现状与趋势作者:韩瑞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2期摘要:城市道路一般可以理解为修建在市区、路两侧有连续建筑物、用地下沟管排除地面水、采用连续照明、横断面上布置有人行道的道路。
它是城市组织生产、安排生活、搞活经济、物质流通所必须的车辆、行人交通往来的道路,是联结城市各个功能分区和对外交通的纽带。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对城市道路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就城市道路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的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道路、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 TU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城市道路组成在城市里,沿街两侧建筑红线之间的空间范围为城市道路用地,该用地由供各种车辆行驶的车行道(供汽车、无轨电车、摩托车行驶的机动车道;供有轨电车行驶的为有轨电车道;供自行车、三轮车、畜力车行驶的为非机动车道)、专供行人步行交通用的人行道、作为卫生、防护与美化的绿化带、用于排除地面水的排水系统(街沟或边沟、雨水口、窨井,雨水管等)、为组织交通、保证交通安全的辅助性交通设施(如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岛、护栏等)、交叉口和交通广场、停车场和公共汽车停靠站台、沿街的地上设施(照明灯柱、架空电线杆、给水栓、邮筒、清洁箱、接线柜等)、地下的各种管线(电缆、煤气管、给水管、污水管等)。
在交通高度发达的现代城市,还建有架空高速道路、人行过街天桥、地下道路、地下人行道、地下铁道等。
二、城市道路的功能城市道路是城市人们活动和物资流动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设施,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交通设施功能:交通设施功能是指由于城市活动产生的交通需求中,对应于道路交通需求的交通功能。
交通功能又可分为长距离输送功能和沿路进、出入集散功能。
公用空间功能:作为城市环境比不可少的人造公用空间主要有道路(包括广场、停车场)和公园它表现在除采光、日照、通风及景观作用以外,还为城市其他设施如电力、电讯、自来水、热力、燃气、排水等管线提供布设空间。
道路工程施工技术一、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的意义道路工程施工技术是现代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直接影响着道路建设的质量和效率,还关系到道路运输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道路建设是城市建设的基础环节,而道路工程施工技术正是实现道路建设的关键。
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道路的建设速度和质量,还可以降低施工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升道路的使用寿命,促进道路交通的畅通。
同时,通过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还可以推动交通工程领域的发展,提高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二、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的主要内容道路工程施工技术主要包括路基施工技术、路面施工技术、桥梁施工技术等内容。
其中,路基施工技术主要包括路基填筑、路基加固、路基压实等内容;路面施工技术主要包括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路面等内容;桥梁施工技术主要包括桥墩、桥梁梁段、桥台等内容。
另外,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还包括施工设备的选择与使用、施工工艺的优化与创新、施工质量的检验与控制等内容。
三、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交通运输领域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道路工程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中。
未来,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1.数字化施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实现道路工程施工的智能化和数字化,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2.环保施工:尊重自然环境,合理配置资源,实现道路建设的绿色施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3.智能化设备:引进高精度的施工设备和机器人技术,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降低劳动强度。
4.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强化道路工程的设计、施工、维护和监管,提高道路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5.国际化标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的国际化,提升我国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道路工程施工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影响着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道路建设需求的增加,道路工程施工技术将不断创新和发展,以适应和推动交通建设的发展。
道路与桥梁工程的发展与创新道路与桥梁工程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道路与桥梁工程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为人们的出行和交通运输提供了更加便利和高效的方式。
本文将就道路与桥梁工程的发展与创新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了解这个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
我们来看一下道路工程的发展与创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不断增长,道路工程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迫切。
为了解决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和确保交通安全,道路工程必须不断进行创新。
在道路铺设方面,传统的沥青路面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车辆通行需求,混凝土路面、透水路面等新型路面材料正在逐渐成为主流。
这些新型路面材料不仅能够承受更大的车流量,还能够有效地排水,减少雨天的积水和结冰现象,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也为道路工程带来了新的创新。
通过智能监控设备和大数据分析技术,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实时监测道路交通情况,采取及时的交通管制措施,实现交通拥堵的快速疏导,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智能交通系统还可以为驾驶员提供实时的路况信息和导航服务,帮助他们更加高效地规划出行路线,减少通勤时间和车辆排放。
除了道路工程,桥梁工程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
桥梁作为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备受重视。
随着跨江跨海大桥的建设和高铁的发展,对桥梁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实现更大跨度、更高承载能力和更长使用寿命的桥梁,工程师们正在不断探索新的材料和设计理念。
近年来,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钢管混凝土结构等新型桥梁结构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桥梁的抗震性能和耐久性。
桥梁建设过程中的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随着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桥梁建设的施工效率和质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无人机、激光扫描仪和建筑信息模型等新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桥梁测量和监测领域,实现了桥梁施工过程的数字化和精准化,减少了人为误差和施工周期,节约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安全性。
道路工程施工行业现状一、道路工程施工行业的现状1. 行业规模我国道路工程施工行业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市场体系,全国各地都有大量的道路建设项目,各种规模的施工公司也层出不穷。
根据中国建筑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道路工程行业年施工规模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占建筑业总产值的比例较高,成为建筑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技术水平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不断创新,道路工程施工行业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目前我国的道路施工技术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使用了很多智能化、数字化的施工设备和技术。
同时,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广泛采用了新型材料和新工艺,提高了道路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3. 市场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道路交通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各地政府和部门都加大了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大力发展城市内外道路建设,以缓解交通拥堵和改善城市环境,满足人民生活需求。
4. 人才储备道路工程施工行业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来保障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我国的道路施工企业逐渐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强技术人才的培训和管理人才的选拔,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施工队伍。
5. 竞争格局道路工程施工行业的竞争格局较为激烈,市场上存在着诸多施工企业,规模大小不一,技术水平和信誉度也各不相同。
在市场竞争中,资源整合能力、品质管理和服务水平等将成为企业胜出的关键。
二、道路工程施工行业存在的问题1. 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我国各地道路建设的进度和规模存在较为不平衡的现象,一些发达地区道路建设比重较高,而一些欠发达地区则仍然存在道路不完善的状况。
2. 施工质量参差不齐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一些施工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存在着一些质量管理方面不严格的现象。
一些施工项目存在质量问题,导致道路使用安全性和耐久性受到影响。
3. 施工成本高企道路工程施工成本受到原材料价格、人工成本和能源价格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造成了施工成本逐渐升高的现象。
一些企业难以承受高昂的施工成本,导致企业生存压力增大。
道路工程国内外设计现状和发展趋势发表时间:2018-07-09T13:48:44.42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4期作者:郑玮[导读] 摘要:道路交通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型行业,对于国家经济的进步和城市化的发展,都有着不容小觑的意义。
天津市西青区公路管理局天津市 300380摘要:道路交通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型行业,对于国家经济的进步和城市化的发展,都有着不容小觑的意义。
近几年来,我国道路工程设计已经有了较大发展,比起传统的道路设计,现在设计更趋于科学化,各种机械设备广泛应用,技术人员队伍也越来越壮大,除此之外,国家对于道路交通设计的重视程度也大大增强,为道路规划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保障了我国道路工程设计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道路工程;国内国外;设计现状;发展趋势交通运输历史悠久,早在古罗马时期,世界上就出现了单向通行方式。
交通运输行业与人类息息相关,影响着人们出行的效率,便捷性和安全性,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
进入近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科技经济都有了较大飞跃,在新的社会背景之下,交通运输行业又有了新的面貌,各种交通运输工具纷纷出现,人们出行越来越快速,也越来越便利,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极大的提升了社会的发展速度,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由此来看,交通运输行业如果能坚持正确方向,快速发展,就会成为人民生活满意度提高和社会继续进步的重要保障。
一.现代交通工程学在我国的发展我国最早的交通运输工具当属马车,我国先人依靠自身智慧,创造性的将马车作为提高人类出行速度的交通运输工具,并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交通工程——丝绸之路,是我国得以以交通工程大国的形象出现在世界视野之内。
近代以来,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较之西方较慢,交通工程学也较晚才兴起。
70年代后期,许多发达国家的专家来我国讲学,就一些交通管理策略、交通事故防范措施、公共交通法律法规、国外交通工程的发展前景等问题进行教授,促进了我国现代交通工程学的发展。
我国公路发展状况分析摘要:我国现代公路起步晚,但早在几千年前,就出现可供行驶的道路,历史悠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公路发展迅速,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开发出了具有我国特色的设计理论。
本文将从我国公路历史,中外公路对比,新时期公路发展展望几个方面对我国公路事业做一个大体的概述。
关键词:道路历史;水泥路面;沥青路面;新展望Abstract: Our modern highway started late, but thousands of years ago, there was available road for traveling. It had a long history. Since the reforming and opening up, the modern highways develop rapidly, learn from foreign advanced concept, an develop a design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is article from the history of China highway, the contrast of Foreign Highway, road development in new outlook several ways does a general overview of the cause of China’s highways.Key words: the history of highway; cement pavement; asphalt pavement; new outlook0 引言公路是联接城市、乡村和工矿基地之间,主要供汽车行驶并具备一定技术标准和设施的道路。
中文所言的“公路”是近代说法,古文中并不存在,“公路”是以其公共交通之路得名。
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公路交通事业是保证其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条件,公路建设事业必须更好地适应经济结构转变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公路运输质量的要求。
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题目:我国的道路工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姓名:***学号:*********班级:土木本11.6我国道路工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近年来,我国道路工程建设事业飞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充分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标志着我国道路工程建设技术总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本文阐述了道路工程的建设现状,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道路工程;现状;发展趋势交通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所必须进行的活动。
现在交运输系统由铁路、道路、水运、航空、及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道路是提供各种车辆(无轨)和行人通行的工程设施的总称,是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公共基础设施;道路运输,以其便捷直达、通达深度广,覆盖面积大等特点在交通运输系统中起着主导作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动脉。
道路,根据其所处位置、交通性质和使用特点可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和其他道路等。
我国的道路建设历史悠久。
上古时代的黄帝统一中华,发明了舟车,开始了我国的道路交通。
周朝“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表明那时道路的平坦和壮观。
秦始皇以“车同轨”与“书同文”列为一统天下之大政,当时以咸阳为中心,有着向各方面辐射的道路网。
我国近代道路建设起步较晚。
1912年才修筑第一条汽车公路—湖南长沙至湘潭的公路,全长50km。
抗日战争时期(1941年)完成的滇缅公路,长155km,是我国最早建造的采用沥青表面处理路面的公路,也是我国公路机械化施工的开始。
到1949年年底,全国公路通车里程仅8万km。
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间,尽管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道路曲折,但公路建设仍基本保持持续增长。
到1978年年底,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9万km,平均每年增加约3万km,比新中国成立之初增长了10倍;但我国的城市化水平甚低,城市道路的建设缓慢。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规划了连接“五纵七横”的国道主干线系统(如北起黑龙江的同江南至海南的三亚为一纵,东起丹东西之拉萨为一横),总里程约3.5万km。
2024公路工程年终总结
在2024年,公路工程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成就。
以下是2024年公路工程工作的年终总结:
1. 新建项目数量和质量更高:在2024年,公路建设项目数量明显增加,并且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通过采用先进的建设技术、设备和材料,新建的公路具有更高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能。
2. 已建项目维护和改造: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2024年进行了大规模的已建公路维护和改造工作。
通过对老化和破损路面的修复,大幅提升了公路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3. 安全意识提高:公路工程的安全意识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在2024年,公路施工现场的事故率显著下降,采取了更加严格的安全措施和培训计划。
这一改善使得公路工程在整个建设过程中更加安全可靠。
4. 环境友好型工程:在2024年,公路工程越来越注重环境友好型设计和建设。
通过采取生态保护措施、节能减排和噪音控制等措施,公路工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得到了最小化。
这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步。
5. 技术创新和数字化工程:2024年公路工程领域涌现出了许多新的技术和创新。
例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应用,通过实时数据分析和优化,提升了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数字化工程的推进也使得公路建设程序更加高效和可靠。
总体来说,在2024年,公路工程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成就。
通过不断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意识,并注重环境友好型设计和数字化工程的推进,公路工程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道路工程建设成为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国家的首都,北京市的道路工程建设的规模和质量要求都具有极高的标准。
本文将从北京市道路工程建设的现状、特点、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北京市道路工程建设的现状北京市道路工程建设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首先,城市交通网络日益完善,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主干道和次干道四级路网体系覆盖了全市各地。
其次,道路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许多道路工程都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材料,如海绵城市、无人驾驶等技术在道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此外,道路绿化、排水、照明等附属设施也得到了全面提升。
二、北京市道路工程建设的特点1. 规模宏大:北京市道路工程建设规模庞大,涉及全市多个区域,每年都有大量的新建、改扩建项目开工。
2. 标准较高:作为首都,北京市道路工程建设标准较高,要求满足高密度交通、高标准绿化、智能化管理等需求。
3. 技术创新:北京市道路工程建设注重技术创新,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不断提高道路工程建设的技术水平。
4. 环保理念:北京市道路工程建设强调环保理念,注重绿色施工、节能减排,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北京市道路工程建设的发展趋势1. 智能化:随着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北京市道路工程建设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如智能交通系统、无人驾驶等技术的应用。
2. 绿色化: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北京市道路工程建设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如生态道路、节能照明等。
3. 综合化:城市交通需求的多样化,使得北京市道路工程建设将更加注重综合化,如多功能车道、公共交通优先等。
4. 精细化:为了提高道路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北京市将更加注重精细化管理,如施工工艺优化、工程质量监管等。
总之,北京市道路工程建设在未来的发展中,将继续秉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原则,不断提升道路工程建设的水平和品质,为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公路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特点与发展初析发表时间:2020-04-24T09:50:33.766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20年2期作者:王爱民[导读] 会给工程建设质量带来严重严重影响。
因此做好对施工技术特点的分析工作至关重要。
上海霖澧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1204摘要:现阶段,随着交通需求量的不断加大,极大的促进着公路工程建设,同时对于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公路工程建设中,要想达到最佳的施工效果,必须要确保施工技术的科学合理应用,满足公路工程施工标准要求。
本文首先分析了公路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特点;其次分析了公路道路工程施工技术发展方向。
关键词:公路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特点;发展分析引言:公路道路工程施工周期较长,施工内容复杂,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施工技术、工艺应用是否合理,会给工程建设质量带来严重严重影响。
因此做好对施工技术特点的分析工作至关重要。
一、公路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特点分析(一)较强的流动性众所周知,公路道路工程项目建设整个施工周期较长,施工范围较广,在不同的施工路段,其地理条件以及气候等方面的因素是存在巨大的差异的。
这也就导致不同的施工路段所应用的施工设施设备以及材料无法及时移动,影响到重复利用。
不仅如此,为了确保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公路项目建设,各个路段往往采取的是同时施工模式,在这一过程当中需要充分结合实际的情况调整施工地点、施工工序以及线性条件,进而更好的保障公路道路项目建设效率[1]。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会导致施工技术及人员出现频繁移动的现象,这也就给接下来的管控工作带来了更高的难度。
(二)施工技术容易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公路道路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撑。
只有在确保施工技术科学先进,施工资金充足,才能够确保工程项目建设如期完成建设,同时这也是保障公路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举措。
如果资金不足,必然会导致施工材料质量参差不齐,施工设施设备无法得到齐全的配置,最重要是的无法及时的引进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及工艺,无法很好的应对在公路道路施工建设当中的复杂地质条件,进而影响到公路道路施工设计、施工规划、以及施工建设等各项工作的开展,无法很好的保障施工进度及质量。
道路与桥梁工程的发展与创新1. 引言1.1 道路与桥梁工程的重要性道路与桥梁工程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城市发展和经济繁荣的基础设施之一。
道路工程的建设可以连接城乡,方便交通,促进人员和货物的流动,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桥梁工程则可以跨越河流、山脉等自然障碍,缩短交通距离,便利人们的出行。
道路与桥梁工程的完善和发展,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竞争力。
道路与桥梁工程也承担着重要的安全责任。
良好的道路和桥梁设施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道路通行效率,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道路与桥梁工程的建设和维护不仅关乎经济发展和城市形象,更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全。
道路与桥梁工程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是连接城市和乡村、推动经济发展、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础设施。
对道路与桥梁工程的重要性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关注和投入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推动道路与桥梁工程不断创新和进步。
1.2 历史发展概述道路与桥梁工程从古至今一直贯穿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起初,道路的建设主要是为了方便人们的交通和物资流通。
古代的道路工程多采用石块或土坯铺设,虽然简陋,但却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道路工程逐渐迈向现代化,采用了更加科学的设计和施工技术。
桥梁工程的发展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最早的桥梁多是以木材或石头搭建而成,虽然结构简单,但在当时却起到了重要的交通作用。
随着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桥梁的建造技术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从传统的梁桥、拱桥到现代的斜拉桥、悬索桥,桥梁的设计和施工水平不断提高,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历史发展概述显示,道路与桥梁工程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交通方式,为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3 研究意义道路与桥梁工程的研究意义在于推动交通运输领域的发展,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道路和桥梁工程是现代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体现。
通过道路和桥梁的建设,可以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高行车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的意义和未来发展。
一、道路工程的意义道路是城市交通运输的基本设施之一,通常指连接城市内部和不同城市之间的车辆通行线路。
道路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关系到城市交通流畅和人民出行安全。
道路的发展与城市的繁荣密切相关,其重要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方便人们出行,还涉及到城市规划和城市经济的发展。
首先,道路建设使得交通运输更加便捷。
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日渐严重,而道路交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适当扩建道路和改善道路的状况,可以缓解交通拥堵现象,提高交通通行的效率,减少行车的时间和费用,同时也是防止交通安全事故的措施之一。
道路建设还可以拉近城市之间的距离,为城市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
其次,道路建设对于城市规划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均有重要意义。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规划越来越需要依靠道路建设。
城市规划需要现代的道路建设来实现,优质的道路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投资,也可以提高城市的形象、促进城市的繁荣,为城市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外,道路建设也可以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例如,可以提高物流和运输的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使得商品更加便宜和易得。
二、桥梁工程的意义桥梁工程起到衔接和联通两点之间的作用,也是现代化交通建设的必要工程之一。
桥梁作为一种人造建筑,起源已深远,经过漫长的发展历史,桥梁建设的技术实力和设计水平不断提高,建成的桥梁也日益宏伟壮观。
桥梁工程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桥梁可以缩短两地之间的距离,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
在现代化交通建设中,桥梁作为城市公路交通的组成部分,不仅是连接城市之间的重要线路,也是连接城市内部的重要设施。
随着城市的扩张和人口增加,桥梁的数量和建设水平也得到了大力提升,有效地促进了城市公路交通的发展。
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在国家建筑工程中,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就是道路工程,它与国家经济发展联系密切。
因此,必须将道路工程施工质量进行一个全方位的管理,不断的提升相关施工技术以及效率,以此促进我国道路工程长久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现状;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道路工程的进步也很大,发展的越来越好。
对于道路工程的发展来说,离不开不断增加的项目量,逐渐让此行业变成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相对来讲,道路工程工作流程很繁杂,需要很多行业一起协作完成,其中的各个环节都会对整个工程的质量以及后期使用时的安全性造成影响。
所以来说,必须更加深入的探究全新的施工技术,以此推动施工能够平稳展开,提升我国经济发展速度。
1 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现状1.1 道路工程路面接缝问题施工处理技术对道路路面来讲,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裂缝的产生,要是不可以有效的进行处理,就会影响车辆运行,严重时会致使安全事故出现。
所以,对道路工程施工技术使用期间,必须注重对接缝处理技术的使用,还要把控好接缝作业的效果。
具体使用接缝技术过程中,不一样的裂缝需要使用不一样的手段展开处理,只有科学的挑选接缝手段,才能够将其效果发挥出来。
(1)纵向接缝处理技术对纵向接缝来讲,些许有些难度,所以必须最大程度降低纵向裂缝产生率。
如果有纵向裂缝产生,应该立即展开相关的处理工作,以此规避其再次扩大。
对纵向裂缝进行处理时,能够用到的方法有很多种,应该按照具体状况展开判断,挑选出最合理的方法,例如,施工期间使用合理分幅施工顺序、碾压时间的控制等,它们常被使用到处理纵向裂缝过程中。
要是处理时使用碾压时间控制法,应该运用高温状况下的沥青砼展开接缝作业,合理的把控裂缝的蔓延状况,规避裂缝发生再次扩大,另外,要是运用水泥稳定型材料展开碾压,一定要将时间把控好,必须在其初凝前将相应的碾压工作做好。
碾压纵向接缝的位置时,必须将压路机位置把控做好,一半放在先摊铺完成的路面处,另外一半则放在后摊铺的部分,而且,碾压处理接缝部分的过程中,应该进行多次的碾压,确保接缝作业的合理性。
道路与桥梁工程的发展与创新【摘要】道路与桥梁工程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意义深远。
本文将从技术创新、设计与建造创新、智慧交通系统、绿色环保理念以及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等角度分析道路与桥梁工程的发展与创新。
在未来发展趋势中,道路与桥梁工程将更加智能化、绿色化,并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综合发展视角下,道路与桥梁工程不仅是交通基础设施,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道路与桥梁工程的历史、道路与桥梁工程的意义、道路与桥梁工程的现状、道路工程的技术创新、桥梁工程的设计与建造创新、智慧交通系统、绿色环保、大数据、人工智能、未来发展趋势、社会经济发展、综合发展视角。
1. 引言1.1 道路与桥梁工程的历史道路与桥梁工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最早的道路建设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的古埃及,当时人们开始修建由石头铺成的道路以便交通运输和贸易。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道路建设也得到了很大发展,他们建立了一系列连通城市的大规模道路网络,其中最著名的是古罗马的“凯撒大道”。
而桥梁工程的历史也可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古代中国的一些著名桥梁如赵州桥、卢沟桥等,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在桥梁建设方面的高超技术。
古代罗马人建造了许多宏伟的桥梁,例如万年桥等,这些桥梁至今仍然被人们称颂。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道路与桥梁工程也进入了现代化的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国纷纷开展了道路和桥梁建设的大规模工程,以便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
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道路与桥梁工程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创新,为人们的出行和物资运输提供了更为便利和高效的方式。
1.2 道路与桥梁工程的意义道路与桥梁工程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承担着连接城市各个部分、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出行环境等重要功能。
道路与桥梁工程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道路与桥梁工程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城市的发展需要畅通的交通网络,道路和桥梁是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了城市的各个区域,促进了资源的流动和城市经济的发展。
题目: 我国道路工程的发展与未来发展趋势
指导老师: 黄起珍
学生姓名:
所属院系: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工程管理
班级:工程管理11-3班
完成日期: 2012年5月29日
新疆大学
论文(设计)任务书
班级:工程管理11-3班姓名:
论文(设计)题目:我国道路工程的发展与未来发展趋势专题:道路工程的发展
论文(设计)来源:根据土木工程概论学过的内容选自己感兴趣的题目
要求完成的内容:一、选题时间:2012年3月1日
二、开题要求:1、根据土木工程概论课程里自己最感兴趣的题目完成此论文。
三、写作过程:第十六周结课前提交论文。
四、写作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学校的论文撰写要求和程序进行写作,遵守学术规范,严禁抄写、立意准确、论据充分、逻辑严密、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发题日期:2012 年3 月 1 日完成日期:2012 年 5 月29 日
实习实训单位:乌鲁木齐地点:
论文页数: 11 页;图纸张数: 3
指导教师:黄起珍
教研室主任:
院长(系主任):
我国道路工程的发展与
未来发展趋势
土木工程论文
【摘要】我国道路运输的发展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秦始皇十分重视交通,以“车同轨”与“书同文”列为一统天下大政,当时的国道以咸阳为中心有着向各方辐射的道路网,但近代道路建设起步较晚1912年才修筑第一条汽车公路——湖南长沙至湘潭的公路,全场50km。
抗日战争时期完成的滇缅公路155km,是我国最早建造的沥青表面处理路面的公路,也是我国公路机械化施工的开始。
以2011年为例,全国公路建设总投资超过2600亿元,完成运量140.3亿人,完成货运量105.6亿吨,它们在全国综合运输体系中所占比重分别为91.7%和77.2%.
我国公路建设虽然取得重大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
如美国有公路623万公里,道路密度(道路总里程/国土面积)为0.67;日本有公路110万公里,道路密度为2.92;我国至2001年底虽然有公路169.8万公里,但道路密度只有0.18。
由此可见,加快未来公路建设,使它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意义重大,任重道远。
【关键词】国道干线公路,沥青表面处理路面的公路,美国有公路623万公里,日本道路密度为2.92,我国道路密度只有0.18,任重道远。
一、道路工程发展史
1、中国古代道路
原始的道路是由人践踏而形成的小径。
距今4000年前的新石器晚期,中国有记载役使牛马为人类运输而形成驮运道,并出现了原始的临时性的简单桥梁。
商朝已经懂得夯土筑路,并利用石灰稳定土壤。
从商朝殷墟的发掘,发现有碎陶片和砾石铺筑的路面,并出现了大型的木桥。
周朝的道路规模和水平有很大的发展。
《诗经·小雅》记载:“周道如砥,其直如矢。
”说明当时道路坚实平坦如磨石,线形如箭一样直。
对道路网的规划、标准、管理、养护、绿化以及沿线的服务性设施方面,也有所创建。
首先把道路分为市区和郊区,可以说是现代城市道路和公路划分的先河。
战国时期车战频仍,交往繁忙,道路的作用显得日益重要,甚至一国道路也好坏,为其兴亡的征兆。
秦朝修筑的驰道可与罗马的道路网媲美。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即开始修建以首都咸阳为中心、通向全国的驰道网。
道路路基土壤采用金属椎夯实,以增加其密实度;路旁种以四季常绿的青松。
定线的原则是尽量取直。
宋朝、元朝、明朝均在过去的道路建设基础上有所提高,尤其是元朝地域辽阔,自大都(今北京)通往全国有7条主干道,形成一个宏大的道路网。
2、中国近代道路
1902年中国开始有了两辆汽车,只供统治者玩赏之用。
北洋政府时期公路建设处于萌芽状态,城市道路受到外来影响,有了现代化设施的雏形。
在北洋政府时期军阀割据,各自为政,道路建设也是支离破碎,较早的公路如湖南省长沙至湘潭的公路长50公里,1912年通车;广西省内的邕武路(即今的南宁至武鸣)长42公里,1919年通车;广东省内的惠山至平山路长36公里,1921年通车;在北方以张库公路为最长,自河北省张家口至库伦(现为蒙古人民共和国首都──乌兰巴托,全长965公里,是沿着原有的“茶叶之路”加以修整而成,自1918年试车成功后至1922年间,有90余辆长途汽车行驶,在当时是交通最繁重的一条公路。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道路建设
1949年10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首先医治了道路的创伤,修复了被破坏的桥梁。
在50年代,修筑了著名的康藏(西康至西藏及青藏(青海至西藏两公路:康藏公路(见川藏公路)自今四川的雅安起至西藏拉萨,全长2271公里,翻越海拔3000米以上的大雪山、宁静、他念他翁等山脉,跨越大渡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急流,更有冰川、流沙、塌方和泥沼、地震、森林地带,地形十分复杂,工程特别艰巨,路基土石方有2900多万米3,其中石方有530多万米,1950年开工,于1954年完工通车。
青藏公路自青海省的西宁至拉萨,全长2100公里,横越高达4500米号称世界屋脊的昆仑、霍霍西里、唐古拉等山脉,沿途草地、沼泽、环境十分困难,经过艰苦努力,也和康藏公路同时于1954年12月25日在拉萨举行通车典礼。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30多年来,经过中央和地方的共同努力,全国通车公路10倍于建国初期;而且工程标准和施工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建成了从首都北京通往各省、市、自治区重要城市的国道网。
二、道路工程的功能与作用
功能是一个事物在所界定的环境中所起作用的具体体现。
根据我国公路交通、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形势,借鉴世界发达国家高速公路建设和管理的历史经验,结合我国公路网功能层次划分的现实,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功能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去界定。
1.宏观层面。
——支撑经济发展:提高运输能力和质量,促进工业化,推进城市化,加快信息化,服务现代化;
——推动社会进步:优化运输布局和服务,强化国土均衡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保障国家安全:增强运输可靠性和安全性,确保国家稳定,提高国防能力,维护经济安全,保障抢险救灾;
——服务可持续发展:改善运输效率和效益,完善综合运输,集约利用土地,降低能源消耗,加强环境保护。
2.微观层面
——在法律概念上,国家高速公路网是属于国道范畴并相对独立的系统,是具有全国性政治、经济、军事意义的重要干线公路,主要连接首都、直辖市、各省区首府、区域经济中心、大中城市以及主要港站枢纽、对外口岸和军事战略要地;
——在路网功能上,国家高速公路网是全国公路网中层次最高的公路主通道,同时也是全国综合运输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承担区域间、省际间以及大中城市间的中长途客货运输,并为应对战争、自然灾害等突发性事件提供快速交通保障。
三、现代道路勘测的新技术
近几年来,现代道路测设技术在我国道路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新技术将设计人员从艰苦的外业测量和繁杂的内业设计工作中解脱出来,对加快工程测设进度,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实现道路交通的现代化,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求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航空摄影和摄影图像处理为大规模采集地形数据提供了快捷的手段。
在国外,航空摄影测量已经广泛应用于道理测设中。
利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采集数据能直观地确定地表形态,工作环境好,可随意和方便地控制地形点的分布和密度,获取的地形信息可靠、精度高。
随着航测仪器的发展,较大范围的各种比例尺地形图都是由航测法成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