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3.20《声音的能量》A卷
- 格式:doc
- 大小:226.50 KB
- 文档页数:4
粤教粤科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能量及其转换》单元检测卷(含答案)班级:姓名:_______(总分:100分耗时:40分钟)一、选择题。
(每题4分,共28分)1.下列情形,具有动能的是()。
(多选)A.正在降落的飞机B.奔驰的列车C.移动的推土机D.静止的风车2.下列关于能量装换的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A.任何能量都可以相互转换。
B.电能可以转化为光能。
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一种能量转换形式。
D.钻木取火是把动能转化为热能。
3.下列关于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A.风驱动风帆船前进。
B.风能是一种清洁能源。
C.台风没有任何好处,只会破坏人类的财产。
D.刮风是一种自然现象。
4.下列关于水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多选)A.我们生活中用到的电,都是水电站传输的。
B.水电是是一种清洁能源。
C.水电是将水流的动能转化为电能。
D.所有大型河流都可以建设水电站。
5.下列事物中,运用了电磁铁的是()。
(多选)A.电铃B.电动机C.磁悬浮列车D.电热水壶6.下列关于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多选)A.电池是生活中常见的电源。
B.电池有两极,正极用“+”表示,负极用“-”表示。
C.电池都可以用USB接口进行充电。
D.电池是可回收垃圾。
7.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的因素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A.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因素有很多,电池个数是其中之一。
B.在同等条件下,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磁力越大。
C.在进行实验操作时,我们要控制变量,通过对比实验进行分析判断。
D.进行变量控制实验时,要研究的变量需要控制,其他条件不应控制。
二、填空题。
(每空2分,共36分)1.动能属于________能,它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除了动能等机械能外,能量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表现形式。
2.世间万物的运作都需要能量,点灯变亮需要________,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把水烧开需要________。
《声音的能量》习题
一、填空题
1、声音是由物体______产生的声波。
2、声音与光和热一样具有_____。
3、远处声音所携带的______会让我们耳朵里的鼓膜微微振动。
4、“声音炮”发出的______越大,具有的______越强,引起空气的振动______越大。
5、超声波是一种高频率的______。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隆隆的雷声能使房子震动说明雷声有能量。
()
2、声能随着声音一起向外传播。
()
3、声能越大物体振动越大。
()
4、声音不能在空气里传播。
()
5、切脉就是利用声波来诊病。
()
三、实验问答题
在利用声音炮实验声能能使空气振动的实验中:
(1)箱子开口方向要______蜡烛火焰的方向。
(2)蜡烛里箱口的位置不能______,影响实验效果。
(3)拍打的力度要______,不能拍碎箱子。
(4)声音炮能使蜡烛熄灭的原因是什么?
(5)蜡烛的熄灭与哪些因素有关?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振动
2、能量
3、能量
4、声音能量幅度
5、声波
二、判断题
1、√
2、√
3、√
4、✘
5、√
三、实验问答题
(1)对准
(2)太远
(3)适中
(4)当拍响“声音炮”时,它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并引起了空气的振动。
“声音炮”发出的声音越大,具有的能量越强,引起空气的振动幅度越大,达到一定的强度时,就会使蜡烛熄灭。
(5)拍打力量、声音音量、蜡烛距离。
类文阅读-21青蛙卖泥塘救蜻蜓一天,小鸭子和小乌龟在池塘里游泳,忽然,他们看见一只蜻蜓好像飞不动了,她的肚皮时不时落在水面上,好像随时都会掉进水里。
小乌龟()说:“不好,蜻蜓要落水了!”小鸭子说:“是啊,我们去救她!”他们()游过去,蜻蜓看见他们,很疑惑地问:“你们做什么啊?”小鸭子扑腾着翅膀,说:“你快到我背上来,我救你上岸。
”蜻蜓笑了,她扇动翅膀飞到小鸭子的背上,说:“()孩子,你们竟然说要救我,可我并没有落水啊!”这下,小乌龟奇怪了,他抓抓脑袋,说:“可是我们明明看你都飞不起来了,一下一下掉在水里啊!”蜻蜓被他们的好心打动了,她指着水面上那些看不清的黑点告诉他们:“你们看到水面上那些黑点没,那是我的宝宝,我点水是为了把宝宝产到水里!”小鸭子和小乌龟害羞地说道:“看来是我们误会了!”1. 读短文,把下列短语填入句中的括号里。
(填序号)A.焦急地B.迅速地C.善良的2. 小鸭子和小乌龟看到了怎样的情景?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一只蜻蜓在水面上飞来飞去。
()(2)一只蜻蜓飞不动了,随时都会掉进水里。
()3. 见到别人有困难,小鸭子和小乌龟是怎样做的?用“”画出来。
4. 如果一位老奶奶买的菜太重了,你看到了会怎么做呢?参考答案:1. A B C2.(1)×(2)√3. 他们迅速地游过去。
4. 我会帮着老奶奶一起提菜。
快乐在哪里一群蚂蚁在屋外忙来忙去,小公鸡歪着头问:“小蚂蚁,你们快乐吗?”蚂蚁回答:“我们过冬的粮食快要备齐了,很快乐。
”两只燕子在屋檐下做窝,她们不停地来回衔泥,小公鸡昂着头问:“燕子姐姐,你们快乐吗?”燕子说:“我们马上就有自己的家了,很快乐。
”小公鸡问梅花鹿阿姨:“梅花鹿阿姨,大家都很快乐,快乐是什么呢?”梅花鹿阿姨说:“孩子,快乐是需要自己去寻找的,快乐来源于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快乐在每个人的心里。
”1. 短文共有个自然段,文中的小动物有、、、。
《声音的能量》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同砚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和传播方式,熟识声音在平时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援助同砚精通声音的能量转化规律,理解声音在能量传递中的作用。
3. 提高同砚的试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培育同砚的动手能力和试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原理和传播方式;2. 声音的能量转化规律;3. 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播放不同声音的录音,让同砚猜想声音的来源,并引出声音的重要性和能量转化规律。
2. 知识讲解:讲解声音的产生原理和传播方式,引导同砚探讨声音在空气、固体和液体中的传播状况。
3. 试验设计:分组让同砚设计试验,探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并记录试验数据。
4. 数据分析:引导同砚分析试验数据,谈论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并总结声音的能量转化过程。
5. 总结反思:让同砚总结本节课的进修内容,沉思声音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四、作业要求:1. 撰写试验报告:要求同砚按照试验设计步骤,撰写试验报告,包括试验目标、方法、结果和结论。
2. 制作展示海报:要求同砚制作展示海报,展示声音的产生原理和传播方式,以及声音在能量转化中的作用。
3. 做声音试验:要求同砚自行设计一个声音试验,并记录试验过程和结果,写出试验心得体会。
五、评判方式:1. 试验报告评分:评分标准包括试验设计的合理性、数据记录的准确性和结论的科学性。
2. 展示海报评分:评分标准包括内容的丰富性、排版的美观性和表达的明晰性。
3. 声音试验评分:评分标准包括试验设计的奇特性、试验过程的规范性和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六、延伸拓展:1. 邀请专业人士来校进行声音科普讲座,增加同砚对声音知识的了解。
2. 组织声音科技创新竞争,激发同砚的创新认识和实践能力。
3. 前去音乐厅或录音棚进行参观进修,深度了解声音在音乐和录音中的应用。
通过本次《声音的能量》作业设计方案,期望能够援助同砚深度了解声音的玄妙,激发同砚对科学的爱好,培育同砚的试验能力和创新认识,增进同砚全面进步。
《声音的能量》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了解声音的定义和形成原理;
2. 掌握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规律;
3. 了解声音对人类的影响和应用。
导学内容:
一、声音的定义和形成原理
1. 声音是一种由物体震动产生的机械波,通过介质传播到人类耳朵中,被感知为声音。
2. 声音的形成原理是物体震动产生了空气分子的震动,形成了机械波,传播到人类耳朵中被感知为声音。
二、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规律
1.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43米/秒,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有关。
2.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和干涉等现象,遵循声学原理。
三、声音对人类的影响和应用
1. 声音对人类的影响包括语言交流、情绪表达和听觉感知等方面。
2. 声音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音乐演奏、语音识别、医学诊断等领域。
导学活动:
1. 观看视频《声音的能量》,了解声音的定义和形成原理。
2. 进行实验,观察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和规律。
3. 分组讨论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展示给全班同砚。
导学作业:
1. 撰写一篇关于声音的作文,包括声音的定义、形成原理和应用。
2. 收集一些有趣的声音现象,例如回声、共鸣等,并写下感想和分析。
导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对声音的定义、形成原理和传播规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了解了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平时生活中多加观察和思考,发现声音的奥秘,提高科学素养。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3单元20声音的能量粤教版一、教学目标:1、明白声音具有能量。
2、了解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为:1、用扩音器对着塑料圆筒播放声音,观看声能对泡沫塑料料运动的阻碍。
2、能做一个“声音炮”,用“声音炮”熄灭蜡烛的火焰。
三、教学难点:对声能产生研究爱好。
四、教学过程:1、明确活动要求和探究的问题,指导学生完成活动1和活动2。
2、引导学生做实验从中体会小球什么缘故能跳起来。
[来源:学,科,网]3、引导学生小结了解这种现象。
4、让学生观看做“声音炮”的活动实验,在实验中体会声能的作用。
5、让学生在活动实验中体会超声波是声能的延伸以及认识它在医学在的作用。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专门难做到恰如其分。
什么缘故?依旧没有完全“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那个问题,方法专门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刻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能够写在后黑板的“积存专栏”上每日一换,能够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番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如此,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 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宝。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为所欲为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五、小结。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确实是训练幼儿的观看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畴,让幼儿在观看事物、观看生活、观看自然的活动中,积存词汇、明白得词义、进展语言。
在运用观看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看于观看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看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六、布置作业。
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3.21《风的能量》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共4题;共4分)
1. (1分)风车就是利用风的________来工作的一种装置。
2. (1分)小吊车能把________转化成________。
3. (1分)风速越大,________就越大。
4. (1分)风能虽然被人们利用,但有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________。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共5题;共10分)
5. (2分)在观察记录大树时,小芳把雪松的树冠画成了自己喜欢的圆球形。
6. (2分)风能是一种清洁、用之不竭的资源。
7. (2分)龙卷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
8. (2分)风能小吊车是把机械能转化成风能。
9. (2分)风能具有强弱之分,但无大小之分。
三、问答题 (共2题;共10分)
10. (5分)风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好处?又带来怎样的危害?
11. (5分)从下面的实验观察记录的数据中,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风速大小1档2档3档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共4题;共4分)
1-1、
2-1、
3-1、
4-1、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共5题;共10分)
5-1、
6-1、
7-1、
8-1、
9-1、
三、问答题 (共2题;共10分)
10-1、
11-1、。
《声音的能量》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设计目的本作业旨在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以及声音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于声音的敏感度和欣赏能力。
二、设计内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通过教师讲解和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是如何通过空气传播的。
2. 声音的特性: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材质、形状和大小的物体产生的声音有何不同,让他们了解声音的响度、音调和音色等特性。
3. 声音的应用:介绍声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通讯、音乐、电影、广播等领域,让学生明白声音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4. 声音的保护:教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耳朵,避免高音量的噪音对听觉健康造成损害,提倡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三、设计步骤1. 开展前的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实验设备和教学材料,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趣味性。
2. 上课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或刺耳的噪音,引发学生对声音的兴趣和好奇心。
(2)学习:教师进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讲解,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让他们亲自感受声音的特点。
(3)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于声音的认识和体会,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应用:教师带领学生探讨声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声音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
(5)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关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作业要求: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声音的作文,包括声音的产生原理、传播特点、应用领域和保护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四、评价标准1. 文字表达:作文要求结构清晰、逻辑严谨,无语法错误。
2. 内容完整:作文要求覆盖声音的产生、传播、特性、应用和保护等方面的内容,具有较高的信息量。
3. 观点独特:作文要求学生对于声音的认识和理解具有新颖性和独特性,能够展示个人对于声音的深入思考。
五、延伸活动1. 召开声音的表演比赛,让学生通过声音的演示赛、绕口令等方式展示自己的声音魅力。
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3.20《声音的能量》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共5题;共5分)
1. (1分)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产生的声波。
2. (1分)声音与光和热一样具有________。
3. (1分)远处声音所携带的________会让我们耳朵里的鼓膜微微振动。
4. (1分)“声音炮”发出的________越大,具有的________越强,引起空气的振动________越大。
5. (1分)超声波是一种高频率的________。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共5题;共10分)
6. (2分)隆隆的雷声能使房子震动说明雷声有能量。
7. (2分)声能随着声音一起向外传播。
8. (2分)声能越大物体振动越大。
9. (2分)声音不能在空气里传播。
10. (2分)切脉就是利用声波来诊病。
三、实验问答题 (共1题;共13分)
11. (13分)在利用声音炮实验声能能使空气振动的实验中:
(1)箱子开口方向要________蜡烛火焰的方向。
(2)蜡烛里箱口的位置不能________,影响实验效果。
(3)拍打的力度要________,不能拍碎箱子。
(4)声音炮能使蜡烛熄灭的原因是什么?
(5)蜡烛的熄灭与哪些因素有关?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共5题;共5分)
1-1、
2-1、
3-1、
4-1、
5-1、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共5题;共10分) 6-1、
7-1、
8-1、
9-1、
10-1、
三、实验问答题 (共1题;共13分)
11-1、
11-2、
11-3、
11-4、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