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换挡拨叉课程设计说明书

汽车换挡拨叉课程设计说明书

汽车换挡拨叉课程设计说明书
汽车换挡拨叉课程设计说明书

摘要:

本次课设的题目为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它是一次综合性课程设计,是以画法几何,机械制图,机械设计等多个学科为基础知识,通过学生自主努力来完成的一项设计任务。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完成换档拨叉的工艺设计及有关工艺装备的设计。

本篇说明书分析了拖拉机二三档拨叉的基本概况,例如:工作环境,结构特点,材料的性质及其加工特性等。分析了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的方法,比较详细地分析了工艺路线的制定和选择。并且对有关设备的选择与应用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以及对加工中易产生的缺陷和防范措施也做了说明。在夹具设计中,根据车床、铣床、钻床夹具的特点,说明了如何进行定位、加紧、以及误差分析、技术条件的制定。

说明书在编写和设计中,参考了有关文献和资料,在参考资料索引中有详细说明。关键词:二三档拨叉;工作表面粗糙度;定位销孔;夹具;

第一章零件图样的工艺分析

1.1零件的工作状态及工作条件

工作状态:工作频繁。

工作条件:工作表面有冲击,受力较大。

1.2零件的结构分析

从附页中给出的零件图可以看出,换挡拨叉是由铸钢经铣削、车削,钻削、磨削等多种加工手段加工而成的零件。总体看来,整体的精度要求并不是很高,只有内换挡轴孔的公称尺寸达到八级,零件的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并不是很高。

内换挡轴孔的公称尺寸为Φ15H8表面粗糙度为3.2,并且加工出半径为1mm的倒角,表面粗糙度为12.5,中线为后续各个形位公差的基准。定位销孔公称尺寸为

Φ5H14,其表面粗糙度为12.5。纵槽的公称尺寸

2.0

13

+

粗糙度为12.5其对称中心距

离端面为12mm。零件的工作部分是拨叉脚,两脚间的距离为50H12,内侧粗糙度为12.5.拨叉脚高20mm,需经过淬火处理,增加其硬度和耐磨度。工作表面的粗糙度为6.3. 两叉脚由半径为28mm的圆弧连接。其厚度为5.5mm,未作热处理。

1.3零件技术条件分析

1.3.1表面精度

总体看来换挡拨叉的表面精度要求不是很高,因为它是变速器的拨叉,只有叉脚工作,其整个零件的机械强度不是很高,从使用的材料就能看出,铸钢耐磨,但是叉脚却需淬火处理,增加其强度。内换挡轴孔粗糙度要求最高是只达到3.2m

μ,因为需要与轴配合,而其他部分几乎不与别的零件相接处,所以其最低粗糙度一般较低。

1.3.2表面间的位置精度

在零件加工过程中内换挡轴孔中线为表面间的位置精度基准,叉脚要保持一定的

μ.

垂直度,垂直度误差不得超过0.1m

1.3.3 零件的其他技术要求

零件毛坯选用,需要进行热处理(正火)使表面硬度达到要求,淬硬深度为0,7-1.2mm,使材料的硬度提高,达到工作要求(HRC50)。最终检验时要严格按照设计尺寸以及设计要求进行检验。

1.4 零件材料及切削加工性

换挡毛坯选用材料ZG310-570。

热处理后HRC50 (查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第三版)

化学成分:含C 0.50%,Si 0.6%,Mn 0.9%,P 0.04%,S 0.04%。

1.5零件图尺寸标注分析以及基准的确定

如零件图尺寸标注所示,以加工后内换挡轴孔中心线为工序基准,将内换挡轴孔绞制后确定,以后工序中孔的位置,槽的位置,成型面的位置都是以大圆端面为工序基准确定的,而孔的深度,槽的深度等都是以轴线为设计基准的。

1.6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零件中拨叉脚的加工为加工重点,粗加工后淬火使其表面硬度达到HRC50,所以

μ.其他一些表面粗铣半精需要通过磨削才能加工。拨叉脚的垂直度误差不超过0.1m

铣即可达到其所需要的粗糙度要求。

第二章毛坯的设计

2.1 毛坯种类的确定

毛坯尺寸、形状、材料的选择是根据所要加工的零件的形状、尺寸、工作条件、状态、生产类型等诸多因素决定的。由于零件的基本外形并不规则,且生产类型是批量生产,为了保证高生产率,毛坯可以选择铸钢,以便于进行连续加工,避免装卸麻烦,耽误时间。因ZG310-570属一般铸钢,由于材料的刚度较差,在工作部分拨叉脚处粗加工后需要淬火处理后才可以进行磨削加工。

2.2 毛坯的工艺要求

2.2.1毛坯的余量和公差

由于材料比较好加工,所以毛坯零件头部可选长33mm宽22mm,拨叉脚厚度为11mm 拨叉脚间距离为45mm。(查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第三版表12-26)

2.2.2毛坯的技术要求及说明

()1铸件正火热处理后的硬度达到180-129HB。

()2铸件表面应去除毛刺、披缝结构瘤和粘沙等,不应有裂纹、沙眼和局部疏松、多针孔及夹渣缺陷。

()3去除锐边毛刺。

第三章 零件的工艺规程设计

3.1 工艺路线的制定

3.1.1工艺路线的选择

由上面的零件结构分析可知:主要包括孔、槽、成型面。其中孔包括定位销孔;槽包括操纵槽。以已加工表面为定位基准,再综合其它精度要求和一些细节问题可以初步确定如下方案:

00.毛坯

10. 粗车端面(尺寸为30mm ) 15. 钻内换挡轴孔(尺寸为15mm ) 包括钻孔和车倒角1mm

20. 校正拔插脚,保证两端面余量均匀 30. 粗铣拔叉脚两端面 达到厚度为7.6mm 40. 铣拨叉脚内侧面保证50H12mm

50. 铣操纵槽(即尺寸为13mm 槽)对称面距端面12mm 60. 钻定位销孔(即φ5H14mm 的孔)

70. 拨叉脚局部淬火,硬度为HRC50淬深0.7-0.2mm 80. 校正拨叉脚端面对φ15H8的垂直度小于等于0.1mm

90. 磨拨叉脚两端面至15

.05.07--mm ,对φ15H8的垂直度小于等于0.1mm

100. 清洗 110.检验

此方案优点:

1. 同种类加工尽量在该种类加工机床上一次完成;

2.一端上的加工尽量一次完成,省去的装卸工件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3.加工次序安排合理,保证了工件加工的精度要求。

4.定位准确,提高了工作精度要求。

重要工序分析:

40.粗加工,使拨叉脚成为定位基准

80.先淬火,保证硬度,若后淬火则变形,不能保证精度要求。

100.铣拨叉脚两端同时进行磨削加工,提高加工作速度,且保证一定的垂直度要求。

15.大端面没有精度要求,直接用车刀进行加工。

70. 加工定位销孔,固定内换挡轴孔,操纵槽固定,拨叉脚固定。

110.压力冲洗,由于在加工孔时,孔径较小,产生毛刺不易清除,采用压力冲洗的办法冲洗残留在孔中的毛刺。

3.1.2加工方法及所用刀具的选择

①车刀:YT15外圆车刀

②钻孔至φ14mm:麻花钻

③镗孔至φ14.8mm:YT15扩孔刀

④铰孔φ15H8:YT15铰刀

⑤粗铣拨叉脚端面:φL25X12直齿三面刃铣刀,YT15刀片,20齿

⑥铣拨叉内脚面:φL25X12直齿三面刃铣刀,YT15刀片,20齿

⑦铣操纵槽:φL25X12直齿三面刃铣刀,YT15刀片,20齿

⑧钻φ5H14孔:麻花钻φ5mm

⑨磨拨叉脚端面:WA46KP350*40*127砂轮

3.1.3工序的阶段划分

对于内轴孔加工:钻—镗—铰 对于销孔的加工:钻

对于操纵槽的加工:粗铣即可达到加工要求 拨叉脚加工:粗铣—热处理—磨

3.2工序尺寸的确定

10、15:车端面

端面粗车加工余量为:a=3mm

(查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第三版)

20: 钻φ15H8内换挡轴孔加工余量为

a=1㎜保证φ14H8

(查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第三版) 镗φ15H8内换挡轴孔加工余量为 a=0.8mm 保证φ14.8H8

铰φ15H8内换挡轴孔至φ15加工余量为 a=0.2mm ,保证φ15H8

(查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第三版) 倒角直接加工出 40,100:加工拨叉脚两端面

粗铣拨叉脚两端面 加工余量:a=3.4㎜ 经热处理后(淬火) 磨平面

其加工余量a=0.6mm ,达到公称尺寸15

.005.07--mm

(查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第三版)

50:直接铣出拨叉脚内端面

加工余量为a=2.5mm

60:直接铣出操纵槽

达到公称尺寸要求5.0

13 mm

10:热处理

保证硬度在180-129HB之间

第四章设备的选择

4.1机床的选择

4.1.1车床的选择

该机床应该具有车外圆、端面、铣端面、钻孔等能力,并且能在保证一定的加工精度的同时,适应大批量生产要求;从工件自身的外形和尺寸来看,应该选择小型机床,这样不仅便于加工,同时也增加了工件定位的精确性。根据这个原则进行选择。

经筛选,选择C336-1为加换挡拨叉的六角机床。

4.1.2铣床的选择:X62W万能铣床。

4.1.3钻床的选择:立式钻床Z518 主要参数:

最大钻孔直径:18㎜满足工件钻削加工要求。

4.1.4磨床的选择:外圆磨床M7120A 主要参数如下:

磨削工件最大尺寸:高度320mm,长度630mm,宽度200mm。

4.2量具的选择

本次加工涉及到外圆加工、孔的加工、槽的加工、端面的加工、倒角的加工、成型面的加工。因此可选用量具:

游标卡尺:长度测量轴径测量

塞规:孔径的测量

样板:倒角的测量

外径千分尺:大端外径测量(因为表面粗糙度很高,径向尺寸误差要求也很高)

第五章夹具设计

5.1钻床夹具设计

从零件图上可以看出,零件体很简单,而且具有一定的位置关系,如何能把孔精确的加工出来是我们设计的重点。

5.1.1加工工序

零件如图5.1所示:

图5.1

要保证定位销孔尺寸精度,还要保证小孔的位置精度。要保证装夹的稳定与精度,务必保证所有的定位基面是加工过的,即保证大规模生产时位置精度和尺寸保持一致。

5.1.2定位方案

零件的定位是通过夹具来定位的,以钻定位销孔为例,如下图所示。零件的横向定位是通过偏心轮实现的,操纵槽经过了前一步加工,保证了平行度、公称尺寸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纵向定位由 15h6的心轴来定位,内换挡轴孔经过加工后保证了平行度和形位公差。其轴线作为夹具的形位公差的基准。绕横向转动的自由度由定位销来限制。这样零件就固定了。既保证了定位的可靠,又保证了大规模生产时位置精度和尺寸保持一致。

图5.2

5.1.3对刀引刀方案

机床夹具装在机床上后,应还应使刀具切削刃相对于工件或夹具定位元件能处于正确位置,这里我们可以采用钻床夹具的钻套——导向元件,钻套是引导加工刀具的元件,其作用是确定刀具相对夹具定位元件的位置,引导钻头等孔加工刀具,提高其刚性,防止在加工中发生偏斜。

该零件上的定位销孔直径φ5H14,因此,可选择下面尺寸的固定钻套5F7?10M6?20和衬套 A10?15。

5.1.4尺寸确定与工艺要求的标注

1、有国家标准的零件均采用标准件;

2、夹具的轮廓尺寸:150?110?190mm3

5.2夹具构造特点及原理

构造特点:箱式结构

原理:用工件定位基准与夹具上确定工件位置的定位原件接触实现定位。

课设总结

通过三周时间的努力工作,终于及时的圆满完成了变速器二三档拨叉工艺规程以及夹具的设计的课设任务。

通过本次课设对它的结构、功能,对变速器的重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以及它的工艺规程而且还学会了如何去设计专用夹具,如何根据零件去选择机床、选择刀具、选择量具。

在本次课设的过程中,我们通过不断的查阅资料,和互相讨论,不仅巩固了了基本知识,还扩展了知识面,而且对于对知识的运用方面也有了显著的提高总之,这次课设既巩固了知识,还提高了能力。这是锻炼大学生的一种非常好的方法。我们要在这样一些实践中不断的累积知识和经验,掌握更多的技巧和能力,在将来的工作中才能得心应手。

最后,我要感谢这几周为我们付出辛勤汗水的老师们,没有你们的细心指导和安排,我们是不可能完成任务的,你们就像课设海洋中的灯塔,指引我们的方向,再次感谢你们

参考资料:

赵如福.《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第三版》

王宝玺.《汽车拖拉机制造工艺学》

张耀晨.《机械加工工艺学手册》

徐行知.《汽车拖拉机制造工艺设计手册》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零件图样的工艺分析 (2)

1.1零件的工作状态及工作条件 (2)

1.2零件的结构分析 (2)

1.3零件技术条件分析 (2)

1.3.1表面精度 (2)

1.3.2表面间的位置精度 (2)

1.3.3 零件的其他技术要求 (3)

1.4 零件材料及切削加工性 (3)

1.5零件图尺寸标注分析以及基准的确定 (3)

1.6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3)

第二章毛坯的设计 (4)

2.1 毛坯种类的确定 (4)

2.2 毛坯的工艺要求 (4)

2.2.1毛坯的余量和公差 (4)

2.2.2毛坯的技术要求及说明 (4)

第3章零件的工艺规程设计 (5)

3.1 工艺路线的制定 (5)

3.1.1工艺路线的选择 (5)

3.1.2加工方法及所用刀具的选择 (6)

3.1.3工序的阶段划分 (7)

3.2工序尺寸的确定 (8)

第四章设备的选择 (8)

4.1机床的选择 (8)

4.1.1车床的选择 (8)

4.1.2铣床的选择:X62W万能铣床。 (8)

4.1.3钻床的选择:立式钻床Z518 主要参数: (8)

4.1.4磨床的选择:外圆磨床M7120A 主要参数如下: (8)

4.2量具的选择 (9)

第五章夹具设计 (9)

5.1钻床夹具设计 (9)

5.1.1加工工序 (9)

5.1.2定位方案 (10)

5.1.3对刀引刀方案 (11)

5.1.4尺寸确定与工艺要求的标注 (11)

5.2夹具构造特点及原理 (12)

课设总结 (13)

参考资料: (13)

CA6140拨叉2课程设计说明书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使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四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零件上方的φ25孔与操纵机构相连,二下方的φ60半孔则是用于与所控制齿轮所在的轴接触。通过上方的力拨动下方的齿轮变速。两件零件铸为一体,加工时分开。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CA6140车床共有两处加工表面,其间有一定位置要求。 分述如下: 1. 以φ25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25H7mm的孔,以及φ42mm的圆柱两端面,其中主要加工表面为φ25H7mm通孔。 2. 以φ60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60H12的孔,以及φ60H12的两个端面。主要是φ60H12的孔。 3. 铣16H11的槽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此槽的端面,16H11mm 的槽的底面, 16H11mm 的槽两侧面。 4. 以M22×1.5螺纹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M22×1.5的螺纹孔,长32mm 的端面。 主要加工表面为M22×1.5螺纹孔。 这两组加工表面之间有着一定的位置要求,主要是: (1) φ60孔端面与φ25H7孔垂直度公差为0.1mm.。 (2) 16H11mm 的槽与φ25H7的孔垂直度公差为 0.08mm 。 由上面分析可知,加工时应先加工一组表面,再以这组加工后表面为基准加工另外一组。 二、 工艺规程设计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材料为HT200。考虑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又比较简单,故选择铸件毛坯。 (二)基面的选择 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得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回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的大批报废,是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1)粗基准的选择。 对于零件而言,尽可能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而对有若干个不加工表面的工件,则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根据这个基准选择原则,现选 取φ25021.00 孔的不加工外轮廓表面作为粗基准,利用一组共两 块V 形块支承这两个φ42作主要定位面,限制5个自由度,再以一个销钉限制最后1个自由度,达到完全定位,然后进行铣削。

课程设计---变速器换挡叉说明书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1) 二、零件分析 1、零件的作用 (2) 2、零件的工艺分析 (2) 三、工艺规程的设计 1、确定毛坯的设计制造 (3) 2、基准的选择 (3) 3、制定工艺路线 (4) 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6) 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7) 四、心得体会 (10) 参考文献 (11)

二、零件分析 1、零件的作用: 该零件是变速器换挡叉,如零件图所示。它位于传动轴的端部,主要作用是换档。使变速器获得换挡的动力。 2、零件的工艺分析: 由零件图可知,其材料为35钢,锻造成型,由零件的尺寸公差选择模锻加工成型,保证不加工表面达到要求的尺寸公差。现分述如下: (1)Φ15.81的孔。 (2)以Φ15.81孔为基准的16×56两侧面和叉口的前后两侧面。 (3)以Φ15.81孔为基准的其它几个平面及槽。 (4)M10×1-7H的螺纹孔。 这几组加工面之间有着一定的位置要求,主要是Φ15.81mm孔的中心线与叉口的前后两侧面的垂直度公差为0.15mm。

三、工艺规程的设计 1、确定毛坯的设计制造: 零件的材料为35钢,常用的毛坯有铸件、锻件、型材、冲压件和焊接件等。考虑到零件在工作时要求较高的强度和抗扭性,非加工面的尺寸精度要求较高,以及批量为大批量生产,所以采用锻件,模锻毛坯成型。 2、基准的选择: 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得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回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的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1)粗基准的选择:选择定位粗基准是要能加工出精基准,同时要明确哪一方面的要求是主要的。粗基准的选择应以下面的几点为原则:a.当必须保证加工表面与非加工表面的位置和尺寸时,应选非加工的表面作为基准。b.应选能加工出精基准的毛坯表面作为粗基准。 c.要保证工件上某重要表面的余量均匀时,应选该表面为定位基准。 d.当全部表面都需要加工时,应选余量最小的表面作为基准,以保证该表面有足够的加工余量。 在铣床上加工变速器换挡叉时,以Φ15.81内孔作为粗基准。满足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2)精基准的选择:精基准的选择应从如何减少工件的定位误差,保证零件加工精度出发,同时考虑装夹方便,夹具结构简单。选择

变速器换挡叉的工艺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变速器换挡叉的工艺设计 目录 机械自造工艺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 (3) 序言 (4) 零件的分析 (4)

零件的工艺分析 (4) 确定生产类型 (4) 确定毛坯 (5) 工艺规程设计 (5) 选择定位基准 (5) 制定工艺路线 (5)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6) 夹具设计 (16) 问题提出 (16) 夹具设计 (16) 参考文献 (17) 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制定变速器换挡叉的加工工艺,设计钻φ15 及2-M6孔的钻床夹具 设计要求:中批量生产手动夹紧通用工艺装备 设计时间:2009.6 设计内容:1、熟悉零件图; 2、绘制零件图(一张); 3、绘制毛坯图(一张); 4、编写工艺过程卡片和工序卡片; 5、绘制夹具总装图; 6、绘制夹具零件图; 7、说明书 2009年06月 序言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是我们在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的各科课程一次深入的综合性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他在我们的大学四年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一步适应性的训练,希望自己在设计中能锻炼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查资料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有限,设计尚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零件的分析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变速器换档叉。它位于汽车的变速机构上,主要起换档作用。一.零件的工艺分析 零件的材料为35钢,,为此以下是变速器换档叉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 1、孔Φ15.8以及与此孔相通的、M10螺纹孔。 2、上下U型口及其两端面 3、换档叉底面、下U型口两端面与孔Φ15.8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0.15mm。 由上面分析可知,可以粗加工Φ15的孔,然后以此作为基准采用专用夹具进行加工,并且保证位置精度要求。再根据各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及机床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选择以孔为基准加工的面作为孔加工的精基准。最后,以精加工的孔为基准加工其他所有的面。此变速器换档叉零件没有复杂的加工曲面,所以根据上述技术要求采用常规的加工工艺均可保证。 二、确定生产类型 已知此换档叉零件的生产纲领为5000件/年,零件的质量是2.26Kg/个,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第2页表1.1-2,可确定该换档叉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所以初步确定工艺安排为:加工过程划分阶段;工序适当集中;加工设备以通用设备为主,大量采用专用工装。 三、确定毛坯 1、确定毛坯种类: 零件材料为35钢。考虑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又比较简单,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故采用模锻件作为毛坯。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第41页表2.2-5,选用锻件尺寸公差等级为CT-12。 工艺规程设计 (一)选择定位基准: 1 粗基准的选择:以零件的圆柱面为主要的定位粗基准 2 精基准的选择:考虑要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装夹准确方便,依据“基准重合”原 则和“基准统一”原则,以

拨叉零件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湖南工业大学 课程设计 资料袋 机械工程学院(系、部)2011 ~ 2012 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学指导教师职称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班级学号 题目拨叉零件设计 成绩起止日期2011年12 月19 日~2011 年12 月25 日 目录清单 序号材料名称资料数量备注 1 课程设计任务书 1 2 课程设计说明书 1 3 课程设计图纸 2 4 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1 5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10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机械工程学院(系、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0901 班级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学 设计题目:拨叉零件设计 完成期限:自2011 年12 月19 日至2011 年12 月25 日共 1 周 内容及任务一、设计的主要技术参数: 拨叉材料HT200;铸造圆角R2~3;拨叉头高50mm,外圆φ40mm,内孔φ25mm; 拨叉脚内表面R25,外表面R35;凸台高25mm;凸台半径10,凸台孔径φ8,孔深15mm 中心距93.75mm。 二、设计基本内容: 对零件(中等复杂程度)进行工艺分析,画零件图;选择毛坯的制造方式;制订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填写工艺文件;编写设计说明书。 三、每个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以下任务: (1)机械加工工艺卡片一张; (2)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一套; (3)设计说明书一份。 进度安排 起止日期工作内容 2011.12.19-2011.12.20 熟悉课题、查阅资料;零件分析,画零件图2011.12.21-2011.12.22制订零件加工工艺规程 2011.12.23-2011.12.25填写工艺文件;编写设计说明书2011.12.25交课程设计并答辩 主要参考资料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二版王先逵主编(机械工程出版社)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第二版徐学林主编(湖南大学出版社) 金属工艺学第五版上邓文英宋力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金属工艺学第五版下邓文英宋力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系(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变速器换挡叉14.2任务书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题目设计变速器换挡叉机械加工工艺工装 专业班级机设1094 学生姓名学号16 指导老师倪小丹 审批 设计完成日期 2012年1月8日

设计内容与设计要求 一.设计内容 1、设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2、对指定工序进行工序设计; 3、设计指定工序的专用夹具。 二.设计要求 1、编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填写工艺过程卡; 2、按教师要求设计指定工序,填写工序卡; 3、设计专用夹具装配图; 4、设计专用夹具夹具体的零件工作图; 5、撰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生产类型:中批 说明书内容 1.课程设计封面; 2.任务书(插入零件图); 3.说明书目录; 4.设计计算过程; 5.参考文献; 6.总结与体会; 7.附录。 进度安排 第一周:熟悉零件结构及加工要求;设计零件机加工工艺规程,填写工艺过程卡片;设计指定工序,填写工序卡片。 第二周:设计指定工序的专用夹具,画出夹具装配图。 第二周:设计专用夹具夹具体的零件工作图;整理设计说明书。 参考文献 1、李洪主编《机械加工工艺手册》 2、王绍俊主编《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 3、倪小丹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4、王益民主编《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 5、王永康主编《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6、杨黎明主编《机床夹具设计手册》

目录 1 零件的分析 (1) 1.1零件的作用 (1)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1) 2 工艺规程设计 (3) 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3) 2.2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3) 2.3锻件形状复杂系数与锻件材质系数的确定 (3) 2.4锻件分模线形状与零件表面粗糙度 (3) 2.5基面的选择 (4) 2.6制定工艺路线 (4) 2.7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确定 (6) 2.8确定切削余量 (8) 3 夹具设计 (9) 3.1问题的提出 (9) 3.2夹具设计 (9) 参考文献 (11) 总结 (11) 附录:变速器换挡叉机械加工工序卡 (12)

课程设计拨叉(831005)说明书

CA6140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 艺规程设计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CA6140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生产纲领:中批生产 内容:1. 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2.机械制造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一张 3.工序卡片一份 4.毛坯图一张 5.零件图一张

目录 前言 (3) 一、设计目的 (4) 二、零件的分析 (4) 1零件的作用 (4) 2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4) 三、工艺规程设计 (5)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成 (5) (二)基准的选择 (5) (三)制定工艺路线 (5) (四)机械加工余量 (7) (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8) 四、设计心得及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前言 通过CA6140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汇总所学专业知识于一体(如《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机械设计》等)。让我们对所学的专业课得以巩固、复习及实用,在理论与实践上有机结合;使我们对各科的作用更加深刻的熟悉与理解,并为以后的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些次设计中我们主要是设计CA6140拨叉的加工工艺规程。在此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小组成员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完成了此项设计。在此期间查阅了大量的书籍,并且得到了有关老师的指点,在此表示感谢!

一. 设计的目的: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要求在设计中能初步学会综合运用以前所学过的全部课程,并且独立完成的一项工程基本训练。同时,也为以后搞好毕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通过课程设计达到以下目的: 1、能熟练的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的基本理论的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合理制订工艺规程等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设计过程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并学会使用手册、查询相关资料等,增强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二. 零件的分析 1、零件的作用 题目给定的零件是CA6140拨叉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 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进行工作。宽度1812 .000+mm 和83.000mm 的槽尺寸精度要求很高,因为在拨叉拔动使滑移齿轮时如果槽 的尺寸精度不高或间隙很大时,滑移齿轮得不到很高的位置精度。所 以,宽度为1812.000+mm 和83.000mm 的槽和滑移齿轮的配合精度要求很高。 2、零件的工艺分析 CA6140拨叉共有两组加工表面。 1)以花键孔的中心线为基准的加工面 这一组面包括?2523.000+mm 的六齿花键孔、?228 .200+mm 花键底孔两 端的2X150到角和距中心线为27mm 的平面。

拨叉 课程设计汇编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设计拨叉(CA6140 车床)(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 艺规程及工艺装备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自 2010 年 6 月 28 日至 2010 年 7 月 9 日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设计拨叉(CA6140 车床)(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 程及相关工序的专用夹具 内容: 1.零件图1张 2.毛坯图1张 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1张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2张 4.夹具装配图1张 5. 夹具体零件图2张 6. 课程设计说明书1张 原始资料:该零件图样,4000 Q=台/年,1/ n=件台,每日一班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自 2010 年 6 月 28 日至 2010 年 7 月 9 日

目录 序言 (1)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2) 1、零件的作用 (2) 2、零件的工艺分析 (2) 3、零件的生产类型 (3) 二、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3) 1、选择毛坯 (3) 2、确定机械加工余量、毛坯尺寸和公差 (3) 3、设计毛坯图 (4) 三、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 (4) 1、定位基准的选择 (4) 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5) 3、制订工艺路线 (5) 四、工序设计 (7) 1、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 (7) 2、确定工序尺寸 (9) 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 (9) 1、工序10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9) 2、工序20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1) 六、夹具设计 (15) 1、定位方案 (16) 2、夹紧机构 (16) 3、夹具与机床连接元件 (16) 4、夹具体 (16) 5、使用说明 (17)

课程设计 变速器换挡叉课程设计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完成了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大部分专业课以及参加了生产实习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应该得到下述各方面的锻炼: 1 能熟练运用机械制造工艺设计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 提高结构设计的能力。通过设计夹具的训练,应当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而且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的能力。 3 学会使用手册及图表数据。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熟练运用。

目录 一.零件作用及设计任务: (4) 二.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4) 三.零件技术要求 (4) 四.审查换挡叉得工艺性 (5) 五.确定毛坯: (5) 1.选择毛坯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5 2.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222222222222226 3.锻件形状复杂系数22222222222222222222226 4.锻件材质系数2222222222222222222222226 5.锻件分模线形状222222222222222222222226 6.零件表面粗糙度222222222222222222222226 六.拟定工艺路线 (7) 1.定位基准选择2222222222222222222222227 2.表面加工方法确定22222222222222222222227 3.加工阶段的划分222222222222222222222228 4.工序的集中与分散22222222222222222222228 5.工艺路线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8 (1)机械加工工序 (8) (2)热处理工序 (9)

变速器换挡叉设计说明书资料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变速器换挡叉的工艺设计 姓名蒋博 学号1310100907

目录 机械自造工艺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 (3) 序言 (4) 零件的分析 (4) 零件的工艺分析 (4) 确定生产类型 (4) 确定毛坯 (5) 工艺规程设计 (5) 选择定位基准 (5) 制定工艺路线 (5)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6) 夹具设计 (16) 问题提出 (16) 夹具设计 (16) 参考文献 (17)

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制定变速器换挡叉的加工工艺 设计要求:中批量生产手动夹紧通用工艺装备 设计时间:2016.5 设计内容:1、熟悉零件图; 2、绘制零件图(一张); 3、绘制毛坯图(一张); 4、编写工艺过程卡片和工序卡片; 5、绘制夹具总装图; 6、绘制夹具零件图; 7、说明书 2016年05月

序言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是我们在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的各科课程一次深入的综合性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他在我们的大学四年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一步适应性的训练,希望自己在设计中能锻炼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查资料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有限,设计尚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零件的分析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变速器换档叉。它位于汽车的变速机构上,主要起换档作用。一.零件的工艺分析 零件的材料为35钢,,为此以下是变速器换档叉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 1、孔Φ15.8以及与此孔相通的、M10螺纹孔。 2、上下U型口及其两端面 3、换档叉底面、下U型口两端面与孔Φ15.8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0.15mm。 由上面分析可知,可以粗加工Φ15的孔,然后以此作为基准采用专用夹具进行加工,并且保证位置精度要求。再根据各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及机床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选择以孔为基准加工的面作为孔加工的精基准。最后,以精加工的孔为基准加工其他所有的面。此变速器换档叉零件没有复杂的加工曲面,所以根据上述技术要求采用常规的加工工艺均可保证。 二、确定生产类型 已知此换档叉零件的生产纲领为5000件/年,零件的质量是2.26Kg/个,查《机械制

CA6140车床拨叉831003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CA6140车床拨叉813003零件的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学生: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 大学工程学院机械系 201 年月日 目录

序言------------------------------------------------------------------------------------------------1 1.零件的工艺性分析---------------------------------------------------------------------------1 1.1拨叉的用途---------------------------------------------------------------------------------1 1.2拨叉的技术要求---------------------------------------------------------------------------1 1.3审查拨叉的工艺性------------------------------------------------------------------------1 2.确定毛坯制造方式和毛坯简图------------------------------------------------------------2 2.1选择毛坯------------------------------------------------------------------------------------2 2.2确定毛坯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2 2.3绘制毛坯简图------------------------------------------------------------------------------3 3.拟定拨叉工艺路线---------------------------------------------------------------------------3 3.1选择定位基准------------------------------------------------------------------------------3 3.2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3 3.3加工阶段的划分---------------------------------------------------------------------------4 3.4工序集中与分散---------------------------------------------------------------------------4 3.5工序顺序的安排---------------------------------------------------------------------------4 3.6确定加工路线------------------------------------------------------------------------------4 3.7工艺过程卡---------------------------------------------------------------------------------5 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5 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7 5.1粗铣80×30面-----------------------------------------------------------------------------7 5.2精铣80×30面-----------------------------------------------------------------------------8 6.夹具的设计------------------------------------------------------------------------------------9 6.1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9 6.2定位基准的选择----------------------------------------------------------------------10 6.3夹具的组成-------------------------------------------------------------------------------10 7.参考文献-------------------------------------------------------------------------------------11 8.设计的感想与体会-------------------------------------------------------------------------12

拨叉831002夹具课程设计报告书

目录: 前言 (2)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以及生产类型的确 (3) (一)零件的用途 (3) (二)零件的技术要求 (3) (三)审查零件的工艺性 (3) (四)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 (4) 二、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 (4) (一)选择毛坯 (4) (二)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4) 三、拟定拨叉工艺路线 (5) (一)定位基准的选择 (5) (二)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5) (三)加工阶段的划分 (6) (四)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6) (五)工序顺序的安排 (6) (六)确定工艺路线 (7) 四、机床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用 (8) (一)机床设备的选用 (8) (二)工艺装备的选用 (8) 五、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8) 六、切削用量、时间定额的计算 (10) (一)切削用量的计算 (10) (二)时间定额的计算 (14) 七、夹具的设计 (22) (一)问题的提出 (22) (二)夹具的设计 (22) 八、课程设计总结 (23) 参考文献 (24)

前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机械类专业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旨在培养学生设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机床卡具”的工程实践能力。 机械制造工艺规程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完成了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一部分专业课进行的。大学两年半年来对机械相关知识学习的一次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们应该得到下述几方面的锻炼: 1、能熟练运用机械制造工艺设计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的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 、提高机械结构设计的能力。通过设计夹具的训练,应当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而且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的能力。 3 、学会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熟练运用。 由于能力有限,本课程设计尚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老师给予指导。

变速器换挡叉毕业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1 引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我们在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间对所学的各科课程一次深入的综合性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他在我们的大学四年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一步适应性的训练,希望自己在设计中能锻炼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查资料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有限,设计尚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2 零件分析 2.1零件的功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变速器换挡叉材料为35钢,生产纲领设计为5000件/年。要求设计加工该零件用的毛坯图或零件与毛坯合图1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套,主要工序的机械加工工序卡片1~2份,以及设计说明书1份。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挡,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该零件是以φ15.8F8孔套在轴上,并用螺栓经M10X1-7H孔与轴定位,拨叉脚卡在双联齿轮的槽中,变速操纵机构通过拨叉头部的操纵槽带动拨叉与轴一起在变速箱中滑动,拨叉脚拨动双联齿轮在花键轴上滑移,从而实现变速。 2.2零件的工艺分析 通过对该零件图的重新绘制,知道图样的视图正确、完整,尺寸、公差及技术要求齐全,零件最高表面粗糙度要求仅为6.3μm,表面质量要求较低。拨叉的

主要工作表面为操纵槽及拨叉脚两端面。主要配合面为φ15.8F8孔、M10X1-7H 孔和拨叉脚内侧面51。该零件属特殊形状零件,但复杂程度一般。由于拨叉在工作时承受一定的力,因此要求有一定的强度、刚度和韧性。 2.3零件的生产类型 依设计题目知:Q=5000件/年,n=1件/次;结合生产实际,备品率α和废品率β分别取为10%和1%。代入公式(2-1)得该零件的生产纲领 N=2000X1X(1+10%)X(1+1%)=5555件/年 零件是车床上的变速机构,质量为0.8Kg,查表2-1可知其属轻型零件,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 3 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3.1选择毛坯 该零件材料为35钢,考虑在机床运行时经常要正反向旋转,该零件在工作过程中则经常承受交变载荷及收到冲击性载荷,因此应该选用锻件,以使金属纤维尽量不被切断,保证零件工作可靠。由于零件年产量为5555件,且零件结构比较简单,拨叉的轮廓尺寸不大。且有较多不需要切削加工的表面,故可采用模锻成型。这从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精度上考虑,也是应该的。 3.2确定机械加工余量、毛坯尺寸和公差 参见课程设计指南第五章第一节,钢质模锻件的公差及机械加工余量按GB/T12362-2003确定。要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及机械加工余量,应先确定如下各项因素。 (1)锻件公差等级由该零件的功能和技术要求,确定其锻件公差级为普通级。

拨叉C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设计的目的 ………………………………………………………2 第二章:拨叉C 的工艺分析 ………………………………………………3 2.1零件的功用 …………………………………………………………3 2.2零件结构特点 ………………………………………………………3 2.3主要技术要求 ………………………………………………………4 2.4设计条件 ……………………………………………………………4 2.5选择毛坯的说明 ……………………………………………………4 第三章:工艺规程设计 ……………………………………………………5 3.1选择工艺基准的说明 ………………………………………………5 3.1.1粗基准的选择 ......................................................5 3.1.2精基准选择的原则 ................................................5 3.2各工艺方案的分析、对比与取舍 .......................................6 3.2.1加工方法确定 ......................................................6 3.2.2上端面的加工 ......................................................6 3.2.3孔的加工 ............................................................6 3.2.4加工工艺路线的比较 .............................................7 3.3制定工艺路线 (8) 3.3.1工序Ⅰ钻预制孔…………………………………………………8 3.3.2工序Ⅱ 拉内花键257H ……………………………………^8 3.3.3工序Ⅲ 粗、精铣18H11底槽………………………………9 3.3.4工序Ⅳ 粗、精铣上端面……………………………………11 3.3.5工序Ⅴ 钻8M 孔并攻丝………………………………………12 第四章:夹具的设计 ………………………………………………………14 4.1问题的提出定位基准的选择…………………………………………14 4.2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14 4.3定位误差分析…………………………………………………………15 参考文献………………………………………………………………………16

变速器换挡叉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优秀设计 XXXX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生姓名:学号: 学院: 专业: 题目: 变速器换挡叉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指导教师:职称: 职称: 20**年12月5日

任务书 一. 设计题目: 如图(1)设计变速器换挡叉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攻M1031—7H螺纹孔的夹具设计 二、原始数据和技术要求: 1. 该零件图样一张 2.生产纲领:大批量生产 3.生产条件:金工车间加工 三、设计内容与要求: 1、毛坯图1张如图(2); 2、制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及所有工序的机械加 工工序卡片1套; 3、设计说明书1份。 图(1)

四、进度安排(四周):

摘要 随着机械制造技术不断发展,各制造商推出各种各样的先进的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换挡叉裂解技术就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种先进的换挡叉加工新技术,和传统加工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等突出优点而备受业界关注。我们国家正在不断地改变换挡叉的传统加工方法,加快提高换挡叉的加工水平,不断缩小同先进汽车生产国家的差距,使生产厂与世界先进换挡叉生产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小,不断加强了我国汽车整体的生产水平。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使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的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Abstract The manufactory continuously releases the forerunner’s car of various cash kind zero parts manufacturing technique, stir the fork crack solution technique is the stir of a kind of forerunner fork which appears in 90’s for 20 centuries to process a new technique,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that technique have significant product quality, raise rate of production and lower production cost etc. We are just national at constantly the change stir fork of tradition process a method, speed an exaltation to stir process of fork level, continuously contract a together advanced car to produce a national margin, for example one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we the university of the level more and more small, continuously strengthened our country the car whole production level The machine manufacturing craft learns a course design to make us to carry on after finishing learn all foundation lessons, lesson and part of professional lessons of the technique foundation of university. This is that we are before carry on graduation design to once go deep into of each course learn of synthetic always review, is also an ories to contact actual training, therefore, it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we the university of four years the life.

变速器换挡叉铣叉脚外侧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变速器换挡叉叉脚外侧面铣夹具设计

目录 一、零件分析 (3) 1.1零件的作用 (3)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3) 1.3尺寸和粗糙度的要求 (3) 1.4位置公差要求 (4) 二、毛坯的设计 (4) 2.1选择毛坯 (4) 2.2确定机加工余量、毛坯尺寸和公差 (4) 2.3 确定机械加工加工余量 (4) 2.4 确定毛坯 (5) 2.5 确定毛坯尺寸公差 (4) 2.6设计毛坯图 (4) 三、选择加工方法,拟定工艺路线 (7) 3.1基面的选择 (7) 3.2粗基准的选择 (8) 3.3精基准的选择 (14) 3.4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15) 四、加工设备及道具、夹具、量具的选择 (15) 五、确定切削用量 (18) 六、基本时间的确定 (20) 七、夹具设计 (25) 八、总结 (29)

一、零件分析 1.1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变速器换档叉(如下图2-1所示),它位于传动轴的端部。主要作用是传递扭矩,使变速器获得换档的动力。该零件是以15.88 F ?孔套在轴上,并用M10×1-7H螺纹孔与轴定位,换挡叉脚卡在双联齿轮的轴中,变速操作机构通过换挡叉头部的操纵槽带动换挡叉与轴一起在变速箱中滑动,换挡叉脚拨动双联齿轮在花键轴上滑动,就可实现变速功能,从而实现变速器变速。换挡叉的主要工作面为操纵槽换挡叉脚两端面,主要配合面为15.88 ?孔,M10×1-7H螺纹孔和换挡叉 F 脚侧面.该零件属于特殊形状零件,但复杂程度一般。由于换挡叉在工作是表面承受一定的压力,因此,要求有一定的强度和韧度。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由零件图可知,该零件的材料为35#钢,锻造成型,由零件的尺寸公差选择模锻加工成型,保证不加工表面达到要求的尺寸公差。 该零件需要加工的表面可大致分为以下四类: (1)Φ15.81的孔。 (2)以Φ15.81孔的轴心线为基准的上下两平面。 (3)两插口端面。 (4)两叉口内侧面。 (5)拔槽两个侧面。 (6)拨槽的内侧面面 (7)M10*1-7H的螺纹孔。 其中Φ15.8的孔以及叉口的上下端面和叉口的中间两侧面为主要的配合面,加工的精度及粗糙度的要求较高,应作为加工的重点 1.3尺寸和粗糙度的要求 Φ15.81的孔的上偏差为+0.043,下偏差为+0.016,配合公差为F8,属于间隙配合,孔的内表面的粗糙度为3.2,要求较高,鉴于孔径为15.81,可先采用Φ15.81的麻花钻钻孔,在用Φ10的立铣刀进行扩孔,最后用无心砂轮进行精加工。

《换挡叉》说明书课件

目录 1.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画零件图 1.1换挡叉的概述 (2) 1.2换挡叉的技术要求 (2) 1.3分析换挡叉的工艺性 (3) 1.4确定换挡叉的工艺类型 (3) 2.毛坯的选择 2.1确定毛坯的类型、制造方法和尺寸及精度等级 (4) 2.2确定毛坯的技术要求 (4) 2.3绘制毛坯图 (4) 3.选择基准,制订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3.1粗基准 (5) 3.2精基准 (5) 3.3工艺路线方案 (5) 3.4工艺路线确定 (6) 4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4.1切削用量的计算 (8) 4.2基本工时的计算 (8) 5.φ19、φ20两端面铣削专用机床夹具设计 5.1约束自由度 (12) 5.2设计夹具定位夹紧装置 (12) 5.3定位误差分析 (12) 6.参考文献 (13)

1.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画零件图 1.1换挡叉的概述 1.1.1换挡叉的功用 换挡叉头以孔套在变素差叉轴上,并用销钉经孔与变速叉轴联接,换挡叉脚则夹在双联变换齿轮的槽中,当需要变速时,操纵变速杆,变速操纵机构就通过换挡叉头部的操纵槽带动换挡叉与变速叉轴一起在变速箱中滑移,换挡叉脚拨动双联变速齿轮在花键轴上滑动以变换档位,从而改变机器的运转速度。 1.1.2换挡叉的结构特点 换挡叉在改变档位时要承受弯曲应力和冲击载荷的作用,因此该零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韧性,以适应换挡叉的工作条件。该零件的主要工作表面为换挡叉脚两端面、叉轴孔和锁销孔,在设计工艺规程时应重点予以保证。 1.2换挡叉的技术要求 换挡叉零件技术要求如下表 加工表面尺寸及偏差 /mm 公差及精度等 级 表变粗糙度 Ra/m 形位公差/mm 换挡叉头两端42 IT13 12.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