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火
- 格式:docx
- 大小:11.80 KB
- 文档页数:2
心里有火、眼里有光,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一、灵感的火苗1.1 点燃内心的梦想1.2 激发创作的热情1.3 探寻生活的意义二、发人深思的光芒2.1 照亮前行的道路2.2 照亮他人的心灵2.3 照亮最初的梦想三、梦想与现实的契合3.1 实现梦想的艰辛3.2 追求梦想的执着3.3 收获梦想的喜悦四、不负韶华的人生态度4.1 珍惜时光的重要性4.2 勇敢追求梦想的勇气4.3 用心感受生活的美好五、结语:心灵的火焰与目光的明亮心里有火、眼里有光,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心灵状态,也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在我们的一生中,每个人都会经历种种风雨,但只有心中燃烧着火苗、眼中闪烁着光芒,才能够在逆境中不失希望,在迷茫中坚定信念。
1. 点燃内心的梦想当我们心中燃烧着对梦想的火焰时,我们会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渴望和动力,这种渴望和动力会促使我们不断地追求着梦想,不断地前行。
正是这股火焰,驱使着我们开拓进取,努力拼搏,不断突破自己的局限。
2. 照亮前行的道路眼里有光,意味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当我们目光坚定地望向前方时,我们会看到一条光明之路,在这条路上,我们不会感到孤独和迷茫,我们会感受到前行的力量和方向。
这种眼里的光芒,会驱使我们迈向梦想的彼岸。
3. 实现梦想的艰辛然而,实现梦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坚定的意志。
在梦想的道路上,我们会遭遇种种困难和阻碍,但只有心里坚定着梦想的火焰,眼里闪烁着光芒,才能够克服一切艰难,不断前行。
4. 珍惜时光的重要性我们的一生短暂而宝贵,珍惜时光,就是要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我们要用心感受生活的美好,用眼睛去发现生活的美丽,用行动去追逐梦想。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以更加饱满的姿态,不负韶华。
5. 结语:心灵的火焰与目光的明亮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心里有火、眼里有光,让我们在追逐梦想的路上,始终保持一颗炙热的心,始终保持一双明亮的眼睛,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去追逐内心深处的梦想。
心中的那团火篇1:这一天的我很失意,因为模拟考试考得一塌糊涂,看窗外雨还在下,滴落在玻璃窗上,顿时感觉到心中有一团火在奔腾,于是,我不顾父母的呼喊,冲出了家门,奔跑在大街上,看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我一时征住了,站在人行道上的我,抬头看天,天还是那么蓝呵,这时我大吼了一声,继续向前奔去。
趟在公园的草坪上,我想起了父母的呼喊和路人诧异的眼光,可是我不管,任凭雨打在我热乎乎的脸上,黑油油的头发,鲜艳得体的衣服上,却丝毫感觉不到冷,啊,原来淋雨是这种感觉呀,尽管心中的那团火还没有平息,但是我知道,自己心中的那团火,是燃起希望的火焰。
我相信,雨过后就会有彩虹。
为雨过天晴加油。
篇2:在大渡河畔的高山上,一个少年带着自己的满腔热火,正在努力攀登。
终于,他凭借着自己心中的那团火,拯救了3500余亩的森林。
这时,原本正在流泪的小花小草已停止了哭泣,原本正在痛苦中的大树也停止了呻吟,而赖宁的生命也止步在了十四岁的这一刻。
看完了赖宁的故事,我的心颤抖着,思绪也久久不能平静。
赖宁,他只有十四岁,他还是一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少年,他的人生才刚刚起步,就被大火挡开。
这也就如小树才刚刚发芽,就被无情的风雨给割断。
这是多么残酷的事呀!我想,20多年过去了,如今山上的小苗应该已经长成苍天大树了吧,花儿也应该已经绽放了吧。
这一个个的鲜活生命里,却唯独没了赖宁。
花儿草儿们何尝知道,为了这座森林,赖宁已经走了。
赖宁为了祖国的财产,不惜自己的生命,献身投入到了救火行动中去。
可见,赖宁对于祖国的热爱是多么的炽热,才毅然决然的扑入大火中,用自己的生命来扞卫这片森林!看着赖宁的事例,我不禁羞愧起来。
因为在我们生活中,还没有能力做到赖宁所做的事,只有从热爱集体做起。
可是,我却没有做到,作为班干部,我没有尽自己的能力去热爱集体,没有很强的责任心。
这一点,我很惭愧。
可是,当我看到赖宁的文章后,我完全改变了观念。
我开始帮助身边的同学,我尽力的做着身边的每一件事,关心每一个人。
心中有火眼里有光的句子“燃烧吧,我的小宇宙!” ————《圣斗士星矢》引言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句子能够激发我们心中的热情和使我们眼中闪耀着光芒。
这些句子凝聚着智慧和力量,鼓舞人心。
它们像星星一样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在困难和挑战面前给予我们力量和勇气。
本文将为您分享一些心中有火、眼里有光的句子,并探讨它们的意义和影响。
篇章睿智与力量1.“勇敢并不是不害怕,而是害怕的时候仍然能够去做。
”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这句话告诉我们,勇气不是毫无畏惧,而是面对恐惧时仍然勇往直前。
它鼓舞我们去面对人生的挑战,不畏艰难。
2.“不论你身在何处,无论你周围如何,永远要保持一颗善良的心。
” ————《绿野仙踪》这句话提醒我们保持一颗善良的心,不论环境如何,善良是一种品质,也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标志。
爱与梦想3.“为了一个人的微笑,我愿意去战胜全世界。
” ————《美丽人生》这句话强调了爱的力量和梦想的重要性。
爱能促使我们变得无所畏惧,追求我们内心最渴望的东西。
4.“只要心还在跳动,梦就不会消失。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句话鼓励我们保持对梦想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情。
无论面临多大的挑战,只要保持对梦想的信念,就能找到前进的力量和希望。
希望与坚持5.“希望是一个好东西,也许是最好的,好东西是不会消亡的。
” ————《肖申克的救赎》这句话告诉我们希望是永恒的,它能给予我们力量,让我们勇往直前。
面对逆境和困难,希望能成为我们坚持的理由。
6.“相信自己,努力不懈,你就是无敌的。
” ————《功夫熊猫》这句话传递了一个积极向上的信息,即相信自己的力量,坚持努力,就能克服一切困难,成为无坚不摧的存在。
成长与改变7.“阳光总在风雨后。
” ————《汪曾祺散文集》这句话告诉我们无论遭遇多么艰难的时刻,最终都会迎来希望和改变。
它鼓励我们在困境中坚持,相信未来的美好。
8.“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我们在哪里,而是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
心中有火就能照亮前方作文篇一少年强,则国强。
人生何其之短,俯仰之间,时光悄然流逝。
如白驹过隙,梦境一瞬,人生化为虚寂,徒留的不过是一抔黄土罢了。
我徘徊在这大千世界,过着差不多的生活,读着差不多的书,上着差不多的学,做着差不多的事,又是差不多的一天,又是差不多的一生。
少年啊,你是那么的平凡,只是差不多的一个人,差不多的一生,就此,如梦般,流逝。
我渴望着获得那一点点的不平凡,我渴望从那万千人海中脱离,在群星闪耀的夜空成为那耀眼的星。
少年的心中有火,少年的眼里有光。
我想,我应当自强。
自强,自强,自强方能让自己从平凡中脱离那么一点点。
回顾我华夏五千年历史,缺少了自强的中国一度被鲜血洗礼,被炮火玷污,弱小只能挨打!多少人用鲜血诠释的真理。
这一幕幕使得我更坚定了自强的步伐。
自强是我的心声。
我不能为明天做些什么,明天其实也不能作证些什么。
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计划永远没有变化来得快。
理想终究只是理想,明天,明天还需时光书写。
很多时候,流逝的那些时间会告诉我们很多很多,包括未知的明天。
但我想,我可以为明天做点准备,比如自强。
少年者,国之将来也。
少年自由独立,强大,则国家必将强盛繁茂。
时代在不停的进步着,历史的巨轮缓缓转动。
唯有自强,我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用勇敢的心向挫折发出呐喊,用自己不屈的灵魂照亮人生的黑暗!《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我内心的灵魂在呐喊,我渴望像鲁迅先生那样用手中一杆笔,唤醒千万麻木的中国人;我渴望像李太白那样让力士为其脱靴,让贵妃为其磨墨;我渴望像诸葛孔明一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渴望像那些先烈一样,投身烈火,涅槃重生……人生苦短,上古的大椿者、楚之南冥灵者都不是我,我应当珍惜当下。
当下,便应自强。
挥手之间,我已经虚度十八年华,人生如梦,时光在指缝间流逝。
自强地活在当下,便是对明天最好的佐证了吧。
也许有一天,我也会如一缕青烟,袅袅上升,在空中打几个转儿,也许连转儿都没有,就这样,消失不见。
心中有火眼中有光奔跑吧后浪八百字作
文
“心中有火,眼中有光。
”这就是我们,被称为后浪的我们!嘿嘿,我们有着无尽的活力与热情。
哎呀,我们是一群怀揣梦想的孩子。
我们的心中燃烧着那团火,那是对未来的渴望,对生活的热爱。
我们梦想着去探索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去发现那些未知的精彩。
我们的眼中闪烁着光芒,那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嘿呀,看到美丽的风景,我们会兴奋得手舞足蹈;遇到新奇的事物,我们会迫不及待地去
了解。
我们像是一颗颗闪耀的星星,在属于自己的天空中绽放光芒。
奔跑吧,后浪!哈哈,我们在青春的道路上尽情奔跑。
不怕摔倒,因为我们知道,每一次的跌倒都是成长的机会。
我们勇敢地面对挑战,大
声地喊出自己的理想。
我们在学校里努力学习知识,和同学们一起探讨问题,嘿呀,那激烈的讨论声仿佛是我们前进的号角。
我们参加各种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释放心中的热情。
在生活中,我们关心他人,用自己的温暖去照亮周围的人。
哎呀,我们笑着面对困难,从不轻易放弃。
因为我们相信,只要心中有火,眼中
有光,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我们是后浪,是充满希望的一代。
我们会用自己的努力,创造出属于我们的未来。
哈哈,让我们继续奔跑吧,向着那灿烂的阳光,向着那无尽的远方!奔跑吧,后浪!我们的未来一定精彩无比!嘿嘿!。
消防安全知识的谚语消防安全是每个人都应该重视的重要事项。
以下是一些与消防安全相关的谚语,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增加对消防安全的认识和意识。
1. 心中有火,常备灭火器。
这句谚语意味着我们要时刻保持对消防安全的关注,并准备好应急灭火器材,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2. 早发现,早报警,早疏散,早灭火。
这句谚语告诉我们,火灾发生时,我们要第一时间察觉到火源,立即报警并安全疏散,尽早进行灭火行动。
3.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点火星能烧毁整个世界。
这句谚语提醒我们,一个小小的火星或者烟头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引发巨大的火灾,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损失。
4. 生活细节小,消防安全大。
这句谚语告诉我们,消防安全是需要我们日常细致入微的关注和重视,只有将每一个小细节做好,才能够确保整体的消防安全。
5. 灭火救人是责任,火灾防控人人有责。
这句谚语强调了灭火救人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醒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预防和控制火灾的发生。
6. 灭火水是金,生命无价。
这句谚语告诉我们,在处理火灾时,灭火水是非常宝贵的资源,但是与人的生命相比,生命无价是最重要的。
7. 预防火灾,安全万年。
这句谚语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只有做好预防工作,才能够确保消防安全长期无事故。
8. 小事注意,大事自然有条。
这句谚语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一些小问题,只有做到小事注意,才能够处理好大事。
9. 遇火灾,先自救,再互救,最后才是消防救援。
这句谚语强调了在火灾发生时的自救互救意识,只有先救好自己和身边的人,才能够更好的进行消防救援工作。
10. 防微杜渐,才能无患。
这句谚语告诉我们,在消防安全方面,我们要注意一些微小的问题,及时加以处理,才能够避免火灾的发生。
11. 不经意间,火灾发生。
这句谚语告诉我们,火灾往往是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发生的,因此即使平时可能看不到火灾的危险,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要时刻保持警惕。
12. 灭火急如风,火海勇潜行。
这句谚语告诫我们,在灭火行动中,我们要迅速果断,勇敢无畏,才能够有效地应对火势。
初一叙事作文:心中的火在我心中,有一团火,它燃烧着我的热情,照亮我的道路,温暖我的人生。
这团火并非来自外在的火焰,而是源自我心中的热情和决心,它是我人生的动力,也是我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气。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我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
天空阴沉,寒风刺骨,我感到孤独和无助。
突然,我看到前方有一个老人,他跌倒在雪地里,痛苦地呻吟着。
我心中一紧,想要上前帮助他,但我又害怕摔倒自己。
这时,我心中的火燃烧起来,我鼓起勇气,走上前去扶起了老人。
那一刻,我感到无比的满足和自豪。
从那以后,我心中的火燃烧得更旺了。
我开始明白,这团火并非只存在于我个人的生活中,它也可以影响他人,改变世界。
我开始积极参与学校的志愿者活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每一次的帮助,都让我感到内心的充实和快乐。
然而,人生并非一帆风顺。
有时,我会遇到挫折和困难。
那时,我心中的火会更加炽热地燃烧,它让我坚持下去,让我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学校里参加一个演讲比赛,我准备了很久,但最终却没有得到预期的好成绩。
我感到失落和沮丧,但我没有放弃。
我告诉自己,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挫折,我不能因此而放弃。
我站起来,重新振作精神,继续前行。
现在回想起来,我心中的火已经帮助我度过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它让我学会了坚持和勇气,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我知道,只要我心中的火还在燃烧,我就能够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
总的来说,我心中的火是我人生的动力和勇气。
它让我学会了坚持和勇气,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我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心中的火,让它照亮我们的道路,温暖我们的生活。
无论我们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心中有火,我们就能勇往直前,无惧风雨。
在我心中,这团火永不熄灭。
它照亮了我的道路,也温暖了我的人生。
我相信,只要我心中的火还在燃烧,我就能够继续前行,继续追求我的梦想。
因为我知道,只有心中的火才能真正照亮我的人生之路。
最后,我想说的是:心中的火并不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它是一种力量,一种信念,一种追求。
凡·高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
透过烟看到心中的火,把它留在画上,就成了画家。
透过烟看到火,把它留在文字中,就成了作家或翻译家。
而透过烟看到火,首先靠的是--感觉。
二、力行翻译,首先是一种实践,需要身体力行。
为了译得更好些,做一些研究是必要的(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的背景,了解他写作的时代,了解他的语言风格和写作习惯,等等),但是就译者而言,研究的落脚点是翻译的实践。
对他来说,实践,或者说力行,比“研究”更重要。
叶圣陶先生在回忆弘一法师的文章中提到,有一次,席间一起吃饭,有个搞哲学的朋友想请弘一法师谈谈人生的意义,弘一法师非常虔敬地回答,惭愧,没有研究,不能说什么。
叶先生写道:“学佛的人怎么会说对于人生问题没有研究呢。
他是有研究而不肯说么?但看他那殷勤真挚的神情,就觉得那样想是罪过。
他的确没有研究。
研究云者,是自己站在这东西的外面,而去爬剔、分析、检察这东西的意思。
像弘一法师,他一心持律,一心念佛,再没有站到外面去的余裕,哪里能有研究呢?”弘一法师是我景仰的前辈。
叶先生说他一心持律,一心念佛,这“一心”二字,说出了力行的真谛。
一个人,一生中能真正做好一件事,其实已经很不容易了。
想想那些热爱自己工作的手艺人吧,他们每天做工,终其一生把一件事做到最好(即便是制作一种工艺品,甚至只是下一碗面,做一个寿司)。
老舍先生说他自己“有得写,没得写,每天写五百字”,这不就是力行吗?译者和他的译作的关系,有点像船长和他的船的关系,那是一种同命运、共存亡的关系。
《动物农场》的作者、英国作家奥威尔在为乌克兰文版写的序言中说得好:“我不想对这部作品发表意见,如果它不能自己说明问题,那它就是失败之作。
”作者如此,译者同样如此。
译者,要用翻译的作品说话。
三、自信与存疑自信与存疑,是翻译过程中的一对矛盾。
译者没有自信,他在翻译时往往是畏畏缩缩的,他的译作往往是苍白无力的。
客观地说,作者往往高过译者,甚至高出很多。
心有一团火的细节描写的句子
1、心中有一团火,熊熊不息总在燃烧着什么,情绪,愤怒,欲望,我想熄灭它却不能,无物可烧时,它便舔舐着我的记忆,乘着我闭眼的一瞬,便化熊熊烈火,那热度窜出心外,那烟气蒙蔽我的双眼,只一瞬燃烧殆尽,只余虚无的空,人怎么能知道自己忘了什么呢…熊熊不息。
2、他坐在温暖的室内,跟站在冰天雪地里似的,后怕得连脚板心都在发凉。
可心头又有一团火烧着,火苗子一簇一簇地跳着。
他不认为这是威胁,却反而更爱她,爱她的弱软和狠烈。
3、我觉得面前是一团火,一团闪着真诚热情光芒的火,她烘热了我的全身,温暖着我的心,心中泛起层层涟漪。
我心中的冰在消逝融化,它化做一脉清泉,浸润着我的心田。
如何息灭心中火假如你家的房子着火了,你是先救火,还是放着燃烧的房子不管,去追究引火者的责任呢?显然,我们应当先救火,等到火被彻底扑灭了,再去追求责任也不迟;如果放着燃烧的房子不管,自己的财产转眼之间就会烧尽,这是非常不明智的举动。
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的内心“着火”了,我们是放着内心的火气不管,去喋喋不休地抱怨、指责、批评他人,还是先息灭内心的愤怒之火呢?很显然,如果放着内心的愤怒之火不管,任凭其熊熊燃烧,就像放着燃烧的房子不管,而去追究责任一样愚蠢。
《入行论·安忍品》中说:“一嗔能摧毁,千劫所积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诸福善。
”意思是说,一念嗔心可以摧毁自己在过去一千劫中通过布施以及供养佛陀等善行所积聚的一切福德善根。
《菩萨藏经》中说:“夫嗔恚者,速能损害,百千万劫,所集善根,是故我当,披忍辱铠,摧忿恚军。
”意思是说,我们内心的嗔恚,能够迅速损害自己过去在百千万劫中所积累的善根,所以应当披上忍辱的铠甲,摧毁愤怒的魔军。
《楞严经》中说:“十方如来,色目嗔恚,名利刀剑,菩萨见嗔,如避诛戮。
”意思说,十方如来看待嗔恚就像凡夫见到锋利的刀剑一样;而菩萨见到嗔恚,就像躲避被杀戮一样。
《寒山诗》中说:“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
”嗔就像心中熊熊燃烧的烈火,能够烧毁功德的树林,所以想行持菩萨道的人一定要用忍辱来护持真心。
愤怒不仅能摧毁自己的福德善根,而且还能障蔽自己的智慧。
《法句经》中说:“忿怒不见法,忿怒不知道,能除忿怒者,福喜常随身。
”意思是说,忿怒的人智慧被忿怒所蒙蔽,不能见到诸法的法性真谛,也不能明白因果之道,能够去除内心忿怒的人,福德和喜悦会常常伴随。
从上面的诸多教证可以看出,内心的愤怒确实如火一般会烧毁自己的福德,如果我们的内心已经生起愤怒,却置之不理,反而随顺愤怒,喋喋不休地到外境上去抱怨指责,那么就像火上加油一般,内心的怒火会燃烧得更加厉害,最后就会将自己过去所行持的善业烧毁殆尽。
心中有火,怀中有暖
第一天走进学校的大门,抬头仰望,教学楼上那几个“勤奋”、“爱生”、“敬业”的大字在一排字中显得如此熠熠,让我对教师这份职业产生了更多的神圣与敬畏。
第一次走进教室,那一张张稚嫩的脸庞,一双双好奇的眼睛,激起了我无限的力量,让我对育人这项事业有了更多的憧憬与责任。
“一个教师,可能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一个好教师,可能影响一批学生;一位优秀教师,可能影响几十年一代又一代的学生。
”这句话道出了一名教师他所肩负的责任与影响力,这种责任与影响力正是体现于教师的师德中,我没有太多的话题来丰富师德的含义,没有鲜活的“材料”和生动的言语来娓娓道出师德的核心价值,我有的只是满腔的工作热情和一颗有温度的心。
我想,作为一名教师,我要做到:心中有火,怀中有暖。
心中有火,一是对自己的工作要热情似火,这样才有不断自觉前行的动力。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感恩奋进,砥砺前行”。
在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一眼可以望到头,注定了几十年如一日的耕耘,虽然平凡但不能平庸,对教育事业怀有满腔热情,让激情澎湃洒于三尺讲台。
二是对学生要热情似火,充满热爱。
“教书育人”这是作为教师最本质也是最核心的要求,作为教师不应该只关心学生的成绩,教师的眼中更多的应该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学生,启迪智慧,健全人格才是我们应该带给学生的。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小学阶段,儿童的好奇心和创造性是强烈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引导,增强他们探索知识的兴趣,而不应该反复的操练去磨灭他们学习热情。
德在心中有火,因为内心火热,我们对待工作才会热情洋溢,才会自发的不断进取,让学生更受益。
怀中有暖,热爱一个学生就是塑造一个灵魂,厌恶一个学生无异于扼杀一个生命。
每个学生的身上都有闪光点,刚开始当老师的时候,经常去听有经验的老师上课。
有一个孩子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他,每次的作业几乎字都写得看不懂,要么干脆空着不做,在其他学生眼中,它是班级的“拖油瓶”,趁着课余时间,我经常辅导他做题,当我第一次踏上他们班的讲台,令人感动的事情发生了,我的每一次提问,这个班里的“捣蛋鬼”都积极举手,缓解了我忐忑的情绪,甚至有一道开放性的题目他是唯一一个做对的学生,课后我及时称赞了他在课堂上的表现,他羞涩地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就是这样一个孩子让我认识到了自己作为老师的价值,我们对学生的付出学生是会有感觉的,我们对他们的关爱他们同样也能感受到,这也让我深刻意识到“有教无类”这句话的重要性。
小学生的情绪、行为、意识甚至看世界的眼光都处在一个发展的阶段。
作为老师应该正面去引导他们,而不该用异样的评价与眼光伤害孩子的尊严和自信,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他们可爱的一面,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他们也有进步的可能,行为习惯不好的孩子他们有改变的潜能。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怀里有温,不拿批评与责罚当武器,用责任与关爱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做一个有温度的老师,不以学习成绩高低为标准去衡量任何一个学生的好坏,用全面的眼光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教导与示范建立起每个学生心中正面的道德标准。
所以师德,德在怀里有温,我们才能成为一个有温度的老师,能宽容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每一件事,才能用发展的眼光来教育。
于漪老师曾说:“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她的话道出了教育是一项伟大事业,她把当好教师当成一辈子的追求。
师爱是师德之魂,于漪老师说:“表达师爱,不是写在纸上,说在嘴上的,要用自己的言行来实践的”。
我深深地赞同她的观点,作为教师我们的师德是从言行中体现出来,我们应该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行。
“铸师魂,锻师能,养师风”,
通过不断自我学习和反思,更完善自身的师德,做一个有温度的老师。
在教育的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