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使用及维修保养作业指导书培训讲学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6
【关键字】指导模具维修及保养作业指导书一、模具维修模具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由于正常或意外磨损,以及在注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异常现象,都需修模解决。
1.1、模具技工接到任务后的准备工作A、弄清模具损坏的程度;B、参照修模样板,分析维修方案;C、度数:我们对模具进行维修,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无图纸条件下进行的,而我们维修的原则为“不影响塑件的结构、尺寸”,这就要求我们修模技工在设计到尺寸改变时应先拿好数再作下一步工作。
1.2、装、拆模注意事项A、标示:当修模技工拆下导柱,司筒、顶针、镶件、压块等,特别是有方向要求的,一定要看清在模胚上的对应标示,以便在装模时对号入座。
在此过程中,须留意两点:1、标示符必须唯一,不得重复;2、未有标示的模具镶件,必须打上标示字符;B、防呆:在易出现错装的零部件作好防呆工作及保证在装反的情况下装不进去;C、摆放:拆出的零部件需摆放整齐,螺丝、弹簧、胶圈等应用胶盒装好;D、保护:对型芯、型腔等精密零件要作好防备措施,以防他人不小心碰伤。
1.3、维修纹面时注意事项A、机台省模:当胶件有粘模、拖花等需省模时,应将有纹面的部位作好保护,才可进行维修。
机台省模切忌将纹面省光,在无把握时应要求落模维修;B、烧焊:若对纹面进行烧焊,必须留意:1、焊条必须与模CORE材料一致;2、焊后需作好回火工作;C、补纹:当模具维修好需出厂补纹时,维修者需用纸皮将纹面保护好,并标示好补纹部位,附带补纹样板。
蚀纹回厂时,应认真检查蚀纹面的质量,确认OK后方可进行装模。
若对维修效果把握不大,应先试模确认OK,方可出厂补纹。
二、模具保养模具保养比模具维修更为重要,模具维修的次数越多,其寿命越短;而模具保养得越好,其使用寿命就会越长。
2.1、模具保养的必要性A、维护模具的正常动作,减少活动部位不必要磨损;B、使模具达到正常的使用寿命;C、减少生产中的油污。
2.2、模具保养分类A、模具的日常保养;B、模具的定期保养;C、模具的外观保养。
好好学习社区冲压模具维护保养指导书使用部门模具车间适用模具各类冲压模具更改/修订状态编制审核批准NO维护保养项目维护保养基准维护保养方法周期异常处理保养人1上、下模本体(图1)清洁、无杂物,无开裂目视、清理、补焊/加固压前压后开裂处进行补焊/加固修复模具组上下面表面清洁无油泥等杂物目视、擦拭对油污等杂物进行清理冲压车间2模具型面(图2)1.模具型面光洁,拉延筋、R角光滑、无损伤、无砂眼、无裂纹;2.模具排料孔无堵塞、排料畅通;3.到底标记清晰、无磨损;4.凹凸模间隙合理;5.模具图中特定要求的工作型面硬度达到58∽62HRC *1.对型面进行目视、触摸,对拉毛型面使用砂纸、油石进行打磨、抛光;2.气枪吹拭,清理疏通排料孔;3.目视到底标记;4.模具型面无集中硬点、压伤;5.使用硬度计测量1次/3月1.砂眼进行补焊修复,裂纹进行补焊、维修,对损伤进行修复打磨、抛光;2.不通的排料孔进行疏通3.到底标记较浅的加垫片调整,磨损不清的进行更换;4.调整间隙,对硬点、压伤进行打磨推光;5.工作型面硬度低的进行表面处理模具组工作型面光滑、无拉毛、无油污等杂物目视、擦拭压前压后型面出现损伤或拉毛,立即联系浙江主管及模具组进行确认、处置冲压车间3压边圈(图3)1.拉延槽无划伤、无裂纹、砂眼;2.调整块无松动、无变形;3.二级顶杆无裂纹、无变形、接触面无凹凸不平,间隙合理;4.调整块垫片无破损、变形;5.平衡块无松动1.划伤部位用油石、砂纸进行推光保养;2.手摸检查,紧固松动的调整块,使用油漆笔点漆进行防松标记;3.目视,手摸检查顶杆连接杆接触面无明显凹凸不平,对间隙进行测量;4.目视调整块无明显破损、变形;5.用内六角扳手紧固、确认1次/3月1.砂眼、裂纹部位补焊修复;2.对变形的调整块进行更换;3.接触面凹凸不平的进行补焊研合或修整研平;4.二级顶杆间隙大的进行调整;5.更换同规格垫片;6.对松动的平衡块进行紧固模具组平衡块无松动触摸压前压后立即联系车间主管及模具组进行确认、处置冲压车间4压料芯/托料芯(图4)清洁,型面无划伤、无杂物,无裂纹目视检查擦拭、油石砂纸推光型面1次/3月裂纹进行补焊研合/加固修复模具组5侧销(图5) 1.侧销无变形、无缺失、无磨 1.目视检查,擦拭;变形或磨损严重的进行更换,对于缺失的进行补模具组损;2.侧销挡板无松动、无缺失2.触摸、紧固充,对松动的挡板进行紧固6导板、导向面(图6)1.导板导向无松动、无断裂、无磨损;2.导向面无划伤1.目视、触摸、紧固;2.对划伤部位打磨修复对磨损大于2mm的进行更换模具组1.导板导向无松动、无断裂、无磨损;2.导向面无划伤目视、触摸、刷油压前压后点检中出现异常,立即联系车间主管及模具组进行处置冲压车间7导柱、导套(图7)无磨损、无断裂、无松动 1.将导柱、导套用布擦拭干净;2.目视导柱、导套无断裂,颗粒性杂质;3.使用砂纸或抛光机对划痕进行抛光理;1次/3月对磨损的进行修复,对断裂的进行更换模具组4.在导柱、导套面均匀涂抹润滑油无磨损、无断裂、无松动目视、刷油压前压后点检出的问题立即联系车间主管及模具组进行处置冲压车间8限位柱、限位块、缓冲器(图8)1.限位柱、限位块无松动、无变形、无缺失;2.氮气缸/聚氨酯缓冲器无缺失、无变形目视、触摸、紧固1次/3月对松动的进行紧固,对变形进行修复,对缺失的补充完整模具组无松动、无变形、无缺失目视、触摸压前压后点检出的问题立即联系车间主管及模具组进行处置冲压车间9模具定位装置(图9)1.制件定位用限位块、过渡台无变形;2.模具定位稳固无损坏1.目视定位装置无变形、无损坏;2.使用油漆笔在导料定位装置上划防错标记,保养时点检防错线是否偏移,将防错线偏移的导料定位装置进行调整;3.用内六角扳手确认导料定位装置是否松动1次/3月导料定位装置如出现变形、损坏问题,及时进行维修/更换模具组模具定位稳固无损坏目视、触摸压前压后点检出的问题立即联系车间主管及模具组全进行处置冲压车间10斜楔机构(图10)1.斜楔导向面清洁无杂物无划伤、无松动、无裂纹、回弹良好、滑道无磨损;2.行程弹簧完好,无弯曲、无变形1.机构导向面进行擦拭、涂刷润滑油;2.目视手摸检查,划伤部位用油石砂纸进行推光;3.手摸检查,松动部位进行紧固,使用油漆笔对螺栓进行标记;4.目视检查弹簧有无变形、断裂1次/3月对损坏的机构进行更换,上机床调整装配;对损坏的弹簧进行更换模具组斜楔机构清洁、无松动、无裂纹擦拭、目视、触摸压前压后点检出的问题立即联系车间主管及模具组进行处置冲压车间11镶块、刃口(图11)1.刃口锋利、无裂纹、无崩口、倒刺或圆角;2.翻边镶块、整型镶块表面无划伤、无裂纹;3.刃口间隙合理;1.目视检查,触摸;2.目视手摸检查,镶块划伤部位用油石砂纸进行推光保养;3.刃口无拉毛、无黑色光亮带;3.目视手摸检查,松动的安全挡板进1次/3月1.存在裂纹崩口的刀口进行补焊修整研合;2.翻边和整形镶块裂纹进行补焊修复;3.调整间隙,对拉毛、黑色光亮带进行打磨/推光;4.变形的安全挡板修整或更换模具组4.安全挡板无松动、无变形行紧固,使用油漆笔对螺栓进行标记1.凹凸模镶块光洁无拉毛、无油污、无铁屑等杂物;2.刃口无开裂、无崩刀、无圆角目视、触摸、擦拭压前压后点检出的问题立即联系车间主管及模具组进行处置冲压车间12弹簧(图12)1.回弹完好,无弯曲、无变形、无断裂;2.弹簧固定座无松动;3.弹簧缩减量小于5mm 1.拆卸弹簧,观测弹簧是否有折断、弯曲;2.将弹簧取出后集中放置一水平面上观测是否水平,缩减量是否满足要求;1次/3月1.对弯曲、变形、断裂的进行更换;2.对缩减量超出的进行更换;3.紧固弹簧固定座模具组3.对弹簧固定座进行紧固13冲头、凹模套、冲头座(图13)1.冲头无崩口、无断裂/漏装;2.凹模套无磨损、无堵料;3.冲头座紧固螺栓无松动1.用砂纸对拉毛冲头推磨,拉毛较重的适当对冲头打磨降型处理;2.使用工具将淤积的废料清除;3.对螺栓进行紧固点漆作防松处理1次/3月1.冲头与凹模套磨损严重不能补焊打磨处理的及时更换;2.检查是否有漏装,对漏装的进行加装;3.对于损坏的冲头座进行更换模具组1.冲头无崩口、无磨损、无松动;2.凹模套紧固、无裂纹目视、触摸压前压后点检出的问题立即联系车间主管及模具组进行处置冲压车间14氮气弹簧(图14)1.压力表指示值在标记范围内,无损坏;标记无缺失;2.氮气弹簧表面清洁、无变形、无裂纹、无划伤、无漏气,缸体螺栓无松动;3.柱塞无划伤,螺栓无松动1.目视检查擦拭表面,涂油检测是否漏气,松动的进行紧固,使用油漆笔对螺栓进行防松标记;2.用擦拭纸擦拭柱塞表面;3.目视模具与氮气弹簧接触面是否水平,有无压痕1次/3月1.对缺失的标识进行更换;2.损坏的压力表维修或更换;3.压力表指示数低于标准值时,加注氮气至标准值;4.氮气弹簧缸体变形、划伤、裂纹、漏气的进行维修或更换模具组1.气压值在标准值范围标记无缺失;2.压力值在标定范围内目视压前压后将指示的气压值数据记录到模具点检表中,数据低于标准值时,立即联系车间主管及模具组进行处置冲压车间15顶件器(图15)1.翻边顶出器活动灵活、无划伤、无变形;2.顶出器弹簧无断裂、无变形;3.弹顶销无变形1.目视检查擦拭导向面、加油润滑使其活动灵活;2.划伤部位用砂纸进行抛光;3.目视检查1次/3月1.变形的顶件器进行更换;2.损坏的弹簧进行更换;3.对变形的弹顶销进行更换模具组1.翻边顶出器活动灵活、无划伤、无变形;2.弹顶销无变形目视、触摸压前压后点检出的问题立即联系车间主管及模具组进行处置冲压车间16气动托料装置(图16)1.托料活动灵活、无松动、无开焊、无变形;2.气线接头无漏气1.气顶导向面擦拭涂油,保证活动灵活,松动部位进行紧固,使用油漆笔对螺栓进行防松标记;2.接通气源试顶,检测气线接头是否漏气1次/3月1.开焊处进行补焊加固,变形的进行更换;2.漏气的气线接头进行更换模具组16气动托料装置(图16)1.托料活动灵活、无松动、无开焊、无变形;2.气线接头无漏气目视、触摸、耳听压前压后点检出的问题立即联系车间主管及模具组进行处置冲压车间17螺栓、销钉(图17)1.螺栓无磨损、无变形、无松动、螺纹无滑扣、无损坏;2.韧入量满足韧入要求(至少为直径的1.5倍);3.销钉无变形、无缺失1.使用相应工具对螺栓进行紧固;2.目视、测量;3.使用油漆笔在螺栓上划防错标记,保养时对防松线点检是否偏移,将防松线偏移的螺栓进行紧固1次/3月1.螺栓磨损、变形、螺纹滑扣、损坏的进行更换;2.不满足韧入量的螺栓、销钉进行更换3.销钉变形/缺失的进行更换/补充模具组18拔料钩、废料盒、滑料板1.扒料钩无松动、无变形;2.废料盒齐全、无变形;3.滑料板无松动、无变形废料滑落顺畅,无堵料、无积料。
冲压模具维护、保养教育手册目录一冷冲模的维护保养规程1)冲模技术状态鉴定2)冲模维护性修理3)冲模的保养4)冲模技术文件管理二冷冲模维护的主要内容1)冲模失效的原因及预防措施2)冲模爆裂的主要原因3)冲模的维护4)冲模不良原因分析及对策汇总三冲压模具安全一 冷冲模的维护保养规程总原则:设备(模具)维修保养体系按照设备(模具)服役时间(磨损老化状况)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维修策略;在这个框架下,再根据设备(模具)运行状况划分为不同的具体维修策略或者模式。
冷冲模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工作.对改善冲模的技术状态、保证制件质量和确保生产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因此,必须认真做好这项工作。
冲模维护与管理的内容:冷冲模日常维护与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冲模技术状态鉴定;2)冲模维护性修理;3)冲模的保养;4)冲模技术文件管理;磨 耗 期 磨 合 期 平 稳 期1)冲模技术状态的鉴定:(一)冲模技术状态鉴定的必要性冷冲模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冲模零件的自然磨损,冲模制造工艺不合理,冲模在机床上安装或使用不当以及设备发生故障等原因,都会使冲模的主要零部件失去原有的使用性能及精度。
致使冲模技术状态日趋恶化,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和效率以及制品的质量。
所以,在冲模管理上,必须要主动地掌握冲模的这些技术状态变化,并认真地予以处理以使冲模能始终在良好的技术状态下工作。
此外,通过冲模技术状态鉴定结果,连同制品的生产数量、质量的缺陷内容,冲模的磨损程度、冲模损坏的原因等可制定出冲模修理方案及维护方法,这对延长冲模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提高冲模质量及技术制造水平都是十分必要的(二)冲模技术鉴定的方法冲模的技术状态鉴定,一般分两种方法进行:即新模具制成和冲模修理后,冲模的技术状态是通过试模来鉴定的。
而在使用中的冲模技术鉴定,主要是通过对制件质量状况和冲模工作状态检查来进行的。
现就冲模使用过程中及使用后技术鉴定方法做一介绍,供鉴定时参考。
冲压模具维护、保养教育手册目录一冷冲模的维护保养规程1)冲模技术状态鉴定2)冲模维护性修理3)冲模的保养4)冲模技术文件管理二冷冲模维护的主要内容1)冲模失效的原因及预防措施2)冲模爆裂的主要原因3)冲模的维护4)冲模不良原因分析及对策汇总三冲压模具安全一冷冲模的维护保养规程总原则:设备(模具)维修保养体系按照设备(模具)服役时间(磨损老化状况)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维修策略;在这个框架下,再根据设备(模具)运行状况划分为不同的具体维修策略或者模式。
冷冲模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工作.对改善冲模的技术状态、保证制件质量和确保生产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因此,必须认真做好这项工作。
冲模维护与管理的内容:冷冲模日常维护与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冲模技术状态鉴定;2)冲模维护性修理;3)冲模的保养;4)冲模技术文件管理;1)冲模技术状态的鉴定:(一)冲模技术状态鉴定的必要性磨 耗 期 磨 合 期 平 稳 期冷冲模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冲模零件的自然磨损,冲模制造工艺不合理,冲模在机床上安装或使用不当以及设备发生故障等原因,都会使冲模的主要零部件失去原有的使用性能及精度。
致使冲模技术状态日趋恶化,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和效率以及制品的质量。
所以,在冲模管理上,必须要主动地掌握冲模的这些技术状态变化,并认真地予以处理以使冲模能始终在良好的技术状态下工作。
此外,通过冲模技术状态鉴定结果,连同制品的生产数量、质量的缺陷内容,冲模的磨损程度、冲模损坏的原因等可制定出冲模修理方案及维护方法,这对延长冲模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提高冲模质量及技术制造水平都是十分必要的(二)冲模技术鉴定的方法冲模的技术状态鉴定,一般分两种方法进行:即新模具制成和冲模修理后,冲模的技术状态是通过试模来鉴定的。
而在使用中的冲模技术鉴定,主要是通过对制件质量状况和冲模工作状态检查来进行的。
现就冲模使用过程中及使用后技术鉴定方法做一介绍,供鉴定时参考。
数控冲床模具维护指导书数控冲床模具维护指南(KETEC版)一、数控冲床模具冲压过程退料板与板料接触→冲头接触板料,板料开始变形→材料在应力点开始断裂→废料从板材中断裂出来→冲头冲压到底→冲头回缩,废料自由下落,冲压工序完成(图1)二、从废料情况看出的信息(压塌角、光亮带、断裂带、毛刺)(图2)1、废料本质上就是成形孔的反像。
即位置相反的相同部位。
通过检查废料,你可以判断下模间隙是否正确。
如果间隙过大,废料会出现粗糙、起伏的断裂面和一窄光亮带区域。
间隙越大,断裂面与光亮带区域所成角度就越大。
如果间隙过小,废料会呈现出一小角度断裂面和一宽光亮带区域。
2、过大间隙形成带有较大卷边和边缘撕裂的孔,令剖面稍微有一薄边缘突出。
太小的间隙形成带稍微卷边和大角度撕裂,导致剖面或多或少地垂直于材料表面。
3、一个理想的废料应有合理的压塌角和均匀的光亮带。
这样可保持冲压力最小并形成一带极少毛刺的整洁圆孔。
从这点看,通过增大间隙来延长模具寿命是以牺牲成品孔质量换取的。
三、为什么要使用正确的下模间隙?1、最佳间隙:剪切裂缝接合,均衡冲压力、工件质量和模具寿命。
2、间隙太小:次等的剪切裂缝,冲压力提升,缩短模具使用寿命。
四、模具间隙的选择模具的间隙与所冲压的材料的类型及厚度有关。
不合理的间隙可以造成以下问题:1、间隙过大,所冲压工件的毛刺就比较大,冲压质量差。
如果间隙偏小,虽然冲孔的质量较好,但模具的磨损比较严重,大大降低模具的使用寿命,而且容易造成冲头的折断。
2、间隙过大或过小都容易在冲头材料上产生的粘连,从而造成冲压时带料。
过小的间隙容易在冲头底面与板料之间形成真空而发生废料反弹。
3、合理的间隙可以延长模具寿命,卸料效果好,减少毛刺和翻边,板材保持洁净,孔径一致不会刮花板材,减少刃磨次数,保持板材平直,冲孔定位准确。
请参造下表选择模具间隙(表中数据为百分数)五、何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对用户来讲,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可以大大降低冲压成本。
Work Instruction一、目的:数控冲床模具使用和维护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工件的加工质量和模具的使用寿命。
同时,模具也是控制设备运行成本的重要环节。
因此,学习和掌握这方面的一些知识并运用到实际中,发挥出模具的最佳使用性能,对提高效益、降低成本,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xx 所有数控冲床模具。
三、使用与维护工作内容及原理: 1、数控冲床模具冲压过程冲头回缩,废料自由下落,冲压工序完成冲头冲压到底废料从板料中开始断裂出来材料在应力点开始断裂板料开始变形冲头接触板料退料板与板料接触2、从废料情况看出的信息A B C DD C B AA: 压塌角B:光亮带C:断裂带D:毛刺废料本质上就是成形孔的反像。
即位置相反的相同部位。
通过检查废料,你可以判断上下模间隙是否正确。
如果间隙过大,废料会出现粗糙、起伏的断裂面和一窄光亮带区域。
间隙越大,断裂面与光亮带区域所成角度就越大。
如果间隙过小,废料会呈现出一小角度断裂面和一宽光亮带区域。
过大间隙形成带有较大卷边和边缘撕裂的孔,令剖面稍微有一薄边缘突出。
太小的间隙形成带稍微卷边和大角Work Instruction一个理想的废料应有合理的压塌角和均匀的光亮带。
这样可保持冲压力最小并形成一带极少毛刺的整洁圆孔。
从这点来看,通过增大间隙来延长模具寿命是以牺牲成品孔质量换取的。
3、为什么要使用正确的下模间隙?(1)最佳间隙:剪切裂缝结合,均衡冲压力、工件质量和模具寿命。
(2)间隙太小:次等的剪切裂缝,冲压力提升,缩短模具使用寿命。
4、模具间隙的选择模具的间隙与所冲压的材料的类型及厚度有关。
不合理的间隙可以造成以下问题:(1) 如间隙过大,所冲压工件的毛刺就比较大,冲压质量差。
如果间隙偏小,虽然冲孔的质量较好,但模具的磨损比较严重,大大降低模具的使用寿命,而且容易造成冲头的折断。
(2) 间隙过大或过小都容易在冲头材料上产生粘连,从而造成冲压时带料。
过小的间隙容易在冲头底面与板料之间形成真空而发生废料反弹。
冲压模具使用及维修编号:MD-031保养作业指导书版本: 1.0页码:1/41 目的和适用范围为使冲压工装得到安全正确的使用和精心维护,确保冲压零件质量,提高冲压生产效率,延长模具寿命,以达到完好的技术状态和环保要求。
特制定以下《模具使用及维修保养规范》2 职责操作人员严格执行工艺文件,严肃工艺纪律,规范操作,维护保养设备,完善原始记录。
3 作业程序3.1冲压模具的使用规范3.1.1整理工作场地及检查《设备点检记录》:从压力机工作台上,将与工作无关的物件与工具清理干净,查看《设备点检记录》,有无未解决的问题。
3.1.2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首先确保设备的运转正常。
3.1.3认真阅读《冲压操作指导书》3.1.4压板、调节螺钉及压板螺钉使用规范:a 检查压板、调节螺钉及压板螺钉是否有损伤;b 模具长度大于1.5米的使用相应冲床配套的压板不少于6套,模具长度不大于1.5米的使用相应冲床配套的压板不少于4套;c 尽量使用压板槽固定模具。
3.1.5模具安装:a 确认模具安装前的高度;b 调整压力机闭合高度大于模具安装前的高度10mm;c 将上下模板安装面擦拭干净;d 将模具放置在工作台上,(带气顶杆的模具安装时,首先按相应工艺要求装入气顶杆),调整压力机滑块,使之与模具上模板安装面贴合,若是双动模具先安装凸模再安装压料圈,用相应压板、压板螺丝、垫块拧紧固定好;e 将压力机滑块开至上死点,检查上、下冲模是否清洁,有无毛刺,刃口处有无裂纹、凹痕或伤痕等,模具导柱涂油润滑;f 开动机床将上下模导正后,将模具下模板安装板固定好。
3.1.6冲压件生产调试a 准备好工作时所需的工具、夹具等;b 调整模具高度,放入料片,进行试冲,参考作业指导书并由检验确认合格;c 压力机重新启动、模具修理后及压缩空气压力改变后均要重复以上操作。
冲压模具使用及维修编号:MD-031保养作业指导书版本: 1.0页码:2/43.1.7冲压件批量生产a 模具导向使用专用润滑油,每两小时冲次润滑一次;b 每次放料之前保证模区内没有料片,避免重叠;尤其是上模不能存料。
为使冲压工装得到安全正确的使用和精心维护,确保冲压零件质量,提高冲压生产效率,延长模具寿命,以达到完好的技术状态和环保要求。
特制定以下模具使用及维修保养规范2职责操作人员严格执行工艺文件,严肃工艺纪律,规范操作,维护保养设备,完善原始记录。
3 作业程序3.1冲压模具的使用规范从压力机工作台上,将与工作无关的物件与工具清理干净,查看设备点检记录,有无未解决的问题。
首先确保设备的运转正常。
a)检查压板、调节螺钉及压板螺钉是否有损伤;b)模具长度大于1.5米的使用相应冲床配套的压板不少于6套,模具长度不大于1.5米的使用相应冲床配套的压板不少于4套;c)尽量使用压板槽固定模具。
a)确认模具安装前的高度;b)调整压力机闭合高度大于模具安装前的高度10mm;c)将上下模板安装面擦拭干净;d)将模具放置在工作台上, 带气顶杆的模具安装时,首先按相应工艺要求装入气顶杆 ,调整压力机滑块,使之与模具上模板安装面贴合,若是双动模具先安装凸模再安装压料圈,用相应压板、压板螺丝、垫块拧紧固定好;e)将压力机滑块开至上死点,检查上、下冲模是否清洁,有无毛刺,刃口处有无裂纹、凹痕或伤痕等,模具导柱涂油润滑;f)开动机床将上下模导正后,将模具下模板安装板固定好。
a)准备好工作时所需的工具、夹具等;b)调整模具高度,放入料片,进行试冲,参考作业指导书并由检验确认合格;b)每次放料之前保证模区内没有料片,避免重叠;尤其是上模不能存料。
c)及时清理模区内废料、杂物:①冲孔工序,首冲第10件检查废料是否落入废料箱,之后依实际情况检查废料是否落入废料箱,否则修理工装;②修边废料不得留在废料刀上,及时清理;③每生产50件将修边废料刀上的铁屑等擦拭干净;④拉延模具每生产100件将凸凹模及压边圈等成型面用含油纱布擦拭干净;⑤非拉延成型模每生产200件将凸凹模及顶出器等成型面用含油纱布擦拭干净。
d)按照操作指导书要求完成工件自检、互检,保证产品合格;e)班组交接班后、中途休息后、模具修理后、压力机因故障修理后冲压的第一件前必须检查模区内是否有废料、杂物等,及时清理;f)压力机出现故障后立即向机电修班反映及时修理;g)零件出现表面划伤严重、修边冲孔毛刺大,不符工艺要求等缺陷时,及时向模具钳工反映,及时修理;h)模具出现以下情况,也要及时向模具钳工反映:①模具底板出现裂纹;②修边冲孔刀口出现崩刃;③成型面出现裂痕或严重划伤;④镶块出现裂纹;⑤冲孔废料排出不畅;⑥紧固螺钉、卸料螺钉松动;⑦定位块损坏,缺失;⑧模具退料不顺;⑨模具辅助元件脱落。
冲压件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冲压件是制造业中常见的零部件之一,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电子设备等领域。
为了保证冲压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制定一份详细的作业指导书对操作人员进行指导和培训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冲压件的作业流程、安全注意事项、设备操作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说明。
二、作业流程1. 准备工作在进行冲压件作业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确认所需冲压件的规格、尺寸和数量。
- 检查冲压机、模具和其他相关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 准备好所需的原材料和工具。
2. 操作步骤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冲压件的作业:- 将冲压机开关置于“关”位,确保安全。
- 将所需的模具安装到冲压机上,并进行调试,确保模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 将原材料放置在冲压机上的进料位置,并调整进料器的位置和速度。
- 打开冲压机开关,启动冲压机,开始进行冲压作业。
- 观察冲压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如冲压力、速度等,确保在设定范围内。
- 定期检查冲压件的质量,如尺寸、表面质量等,确保符合要求。
- 完成冲压作业后,关闭冲压机开关,清理现场,做好设备和模具的保养工作。
三、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冲压件作业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2. 熟悉冲压机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流程。
3. 确保冲压机、模具和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如有异常及时停机检修。
4. 禁止在冲压机运行时进行维修和调整工作。
5. 禁止将手指、手臂等身体部位靠近冲压机的冲压区域。
6. 禁止使用损坏的模具进行冲压作业。
7.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8. 在作业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并保持作业区域的整洁。
四、设备操作1. 冲压机的操作- 熟悉冲压机的各个按钮、开关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 根据冲压件的要求,调整冲压机的压力、速度等参数。
- 在冲压过程中,及时观察冲压机的运行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停机检查。
2. 模具的安装和调试- 确保模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如有损坏或异常,及时更换或修复。
冲压模具保养、维修规程[培训] 修订状态—A/0 第1页共3页 xxxxx公司三层次文件文件名称冲压模具保养、维修规程文件编号 QM/TF03XX 1目的确保冲压模具在生产过程中,模具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保证产品质量、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各生产车间所有的冷冲压模具。
3职责生产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模具的保养和模具的计划维修;模具操作人员负责模具的日常保养;维修车间负责模具的定期保养;模具制造公司负责模具的维修。
4日常保养模具的日常保养由操作工人实施,模具维修人员确认,保养周期为:1次/批;制件完成后由模具操作者对模具在生产中的状况、首末件及过程制件质量、保养实施情况及维修情况在《模具日常保养记录》表中作相关记录,作为模具是否需要维修的依据。
4.1日常保养内容:4.1.1模具使用前的检查1)检查模具的标识是否完好清晰,对照工艺文件检查所使用的模具是否正确;2)检查模具是否完整、凸凹模是否有裂纹、是否有磕碰、变形、可见部分的螺钉是否有松动,刃口是否锋利(冲裁模)等;3)检查上、下模板及工作台面是否清洁干净、导柱导套间是否有润滑油;4)检查所使用的原材料是否与工艺文件一致,防止因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损坏模具和设备;5)检查所使用的机床是否与模具相配备合理;6)检查模具在机床上是安装是否正确,上、下模压板螺栓是否紧固。
4.1.2模具使用过程中的检查1)模具在调整开机前,检查模具内外有无异物、刃口固定螺钉有无松动、所用的板料是否干净、清洁;标处编签日标处编签日标处编签日期记数号字期记数号字期记数号字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xxxxx公司三层次文件修订状态—A/0 第2页共3页文件名称冲压模具保养、维修规程文件编号 QM/TF03XX2)检查操作现场有无异物、地面是否整洁、周围应无影响安全操作的因素;3)液压机上的成形模具要调整好压件力、压料力,导向销是否正确、齐全。
4)模具在试制后的首件按样件检查,由质检员判断合格后方可批量生产;5)模具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则,定时对模具的工作件表面及活动配合面进行表面润滑,及时清理废料;6)在工作中,要随时检查模具工作状态,发现异常现象要立即停机,通知带班组长确定处理方案。
冲压模具的使用及维护一、冲压模具与冲压设备的匹配1、压力机的分类、代号我国压力机的型号是按类代号和组型代号等编制的。
具体的讲由下面六部分组成:(1)类代号(2)系列或重大结构变化代号(3)组型代号(4)通用特征代号(5)设备组参数(6)改进设计代号△1□2△3△4□5△6↓↓↓↓↓↓类系组通特设备改进代列型用征主设计号代代代参代号号号数号(1)类代号:J——机械压力机Q——剪切机Y——液压力机W——弯曲校正机(2)系列或重大结构变化代号:变化代号用A、B……表示,无变化时不标注。
(3)组型代号组型代号是根据设备结构类型分组而定的,常用设备组型代号如下:○1机械压力机:11——单柱偏心压力机31——闭式单点压力机21——开式固定台36——闭式双点压力机23——开式可倾式压力机43——开式双动拉深机29——开式底传动压力机45——闭式单点双动拉深机53——双盘摩擦压力机46——闭式双点双动拉深机71——闭式多工位压力机84——精压机○2液压机:20——单柱单动拉深液压机28——双动薄板冲压液压机26——精密冲裁液压机31——双柱万能液压机32——四柱万能液压机(4)通用特征代号:K——数控G——高速Z——自动Y——液压(5)设备主参数:设备主参数用设备公称压力(10KN)表示。
(6)改进设计代号用A、B……表示。
二、冲压设备主要参数特点1、公称压力公称压力是指曲轴压力机的滑块离下死点前某一特定距离(称公称压力行程hpo),或曲轴旋转到离下死点某一特定角度(称公称压力角αpo)时,滑块上所允许的最大压力。
一般曲轴压力机的公称力引程:hpo=(0.05~0.07)H。
公称压力角αpo≤20°~30°,在行程中间点仅为公称压力的40%~50%,压力机公称力与工程力行程见下表:2、滑块行程:曲轴压力机行程不可调,为固定数值。
偏心压力机行程可在设定数值内调正,可根工序要求改变。
下表介绍几种偏心压力机的行程范围:液压机的最大行程是固定的,行程是随模具高度变化而随之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