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果蔬食品工艺学(第四章蔬菜腌制)
- 格式:ppt
- 大小:5.42 MB
- 文档页数:34
第五章蔬菜腌制严格按照HACCP操作规程作业,先进的生产设备与传统生产工艺相结合,专业生产泡菜第一节蔬菜腌制品的特点和分类一、腌渍食品的概念:是将新鲜的蔬菜经过适当处理后用食盐和香料等进行腌制,使其进行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变化,制成鲜香嫩脆、咸淡(或甜酸)适口且耐保存的制品。
二、蔬菜腌制品的特点增加了保藏性携带运输方便增加风味,丰富产品种类生产投资少,见效快,方法简单1、发酵性腌制品:利用低浓度的盐分,在腌制过程中经过乳酸发酵,一般还有轻微的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利用发酵所产生的乳酸与加入的食盐及香辛料等的防腐作用,保藏蔬菜并增进其风味。
如泡菜和酸菜。
2、非发酵性腌制品:在腌制过程中,不经过发酵或经微弱的发酵,主要是利用高浓度的食盐、糖及其它调味品来保藏和增进其风味。
非发酵性腌制品依其所含配料及味道不同,分咸菜、酱菜、糖醋菜三大类。
三、蔬菜腌制品的分类第二节、蔬菜腌制原理一、食盐的防腐作用1.高渗透压作用2.抗氧化作用3.降低制品的水分活度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1.乳酸发酵2.酒精发酵3.醋酸发酵三、蛋白质的分解作用1.鲜味的形成2.香气的形成3.色素的形成一、食盐的防腐作用(一)食盐保藏的原理1、高渗透压作用:1%的食盐溶液可产生618.082kPa的渗透压,通常腌菜用盐浓度为4%~15%。
2、抗氧化作用3、降低水分活性作用(二)影响食盐防腐效果的因素1、微生物的种类:酵母菌>霉菌>细菌2、pH值:pH值降低,食盐防腐效果增强。
在中性溶液中,抑制酵母菌活动的食盐浓度必须达到25%,而当pH值为2.5时,浓度14%的食盐溶液就足以抑制其活动;对高度发酵的腌制品,如酸白菜不需加盐就能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
3、温度:低温对微生物的活动有抑制作用。
冬季盐浓度可低些,夏季盐浓度应提高。
4、氧气:有氧条件可促使好氧微生物的活动,密封可提高盐溶液的保藏效果。
在中性溶液中能忍受的最高食盐浓度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主要是乳酸发酵、还有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作用。
食品工艺学(果蔬部分)1.蔬菜腌渍品种类繁多,低盐、增酸、适甜是腌渍菜的发展方向。
目前腌渍菜正在向营养化、疗效化、低盐化、多样化、天然化发展(高质化)。
通过真空包装、加热杀菌、低温和添加微生物抑制剂等措施实现低盐化,延长保质期。
2.腌渍菜分类:(1)按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泡酸菜类、咸菜类、酱菜类、糖醋菜类、盐渍菜类(半成品)等5大类。
(2)按发酵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发酵性腌制品和非发酵性腌制品两大类。
3.蔬菜腌渍原理:主要是利用盐的高渗透压作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蛋白质的分解作用,以及其它一系列的生物与生物化学作用,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从而增进产品的色、香、味,并利用食盐和酸的防腐作用保存制品。
4.韩式泡菜的制作工艺流程:原料选择→预处理→初腌(干腌或湿腌)→配料【辣椒粉3%、梨10%、味精1%、白糖2%、姜蓉1%、蒜蓉0.5%、食盐适量(总体保证在2-3%)】→拌料→入缸→压实→发酵→检验→包装→成品4s.中式泡菜的制作工艺流程:原料选择→预处理→装坛→发酵→成品↓调味→包装→成品5.榨菜、冬菜、萝卜条等都属于这类制品,又称为半干菜。
咸菜类制品必须采用各种脱水方法,使原料呈半干态(水分含量一般控制在60%-70%),并需盐腌、拌料、后熟(发酵),用盐量10%以上,色、香、味的来源靠蛋白质的分解转化,具有鲜、香、嫩、脆、回味返甜等特点。
6.咸菜类加工工艺流程:原料选择→清洗→切条→一次晾晒、盐腌→二次晾晒、盐腌→三次晾晒、盐腌→装坛→发酵→成品。
7.盐渍菜是用菜重15%-20%以上的盐将蔬菜原料腌渍,使制品长期贮藏的一种腌渍方法。
一般作半成品贮藏,供制作各种酱菜和糖醋菜用。
8.盐渍菜大概的加工过程:选料→清洗→晾晒→盐腌→倒池→封池→成品9.酱菜加工包括盐腌(原料预处理)和酱渍两部分。
酱渍是将盐腌的蔬菜或用已腌好的半成品,经脱盐、脱水处理,然后用发酵好的酱或酱油浸渍,使酱料中的色、香、味物质渗透到坯料内部形成滋味鲜美的酱菜。
第四章蔬菜腌制第一节蔬菜腌制品的分类蔬菜腌制是利用有益微生物活动的生成物以及各种配料来加强成品的保藏性,利用溶液的高渗透压抑制有害微生物生命活动,抑制腐败菌生长,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保持食用品质的一种保藏方法。
我国蔬菜腌制品的品种繁多,各具特色,有不少名特产品,不但国内驰名,而且远销国外。
如北京冬菜、酱菜,扬州酱菜,镇江酱菜,涪陵榨菜,云南大头菜,萧山萝卜干等,深受消费者欢迎。
蔬菜腌制品种类很多,分为发酵性腌制品和非发酵性腌制品两大类。
1.发酵性腌制品发酵性腌制品腌渍时食盐用量较低,在腌制过程中有显著的乳酸发酵现象,利用发酵产物乳酸、食盐和香辛料等的综合作用,来保藏蔬菜并增进其风味。
根据腌渍方法和产品状态,可分为干态发酵腌渍品和湿态发酵腌渍品两类。
(1)干态发酵腌渍品腌制过程不加水,先将菜体经风干或人工脱去部分水分,然后进行盐腌,自然发酵后熟而成,如榨菜、酸白菜等。
(2)湿态发酵腌渍品用低浓度的食盐溶液浸泡蔬菜或用清水发酵而成的一种带酸味的蔬菜腌制品,如泡菜、酸黄瓜等。
2.非发酵性腌制品非发酵性腌制品腌渍时食盐用量较高,产品发酵作用不明显,主要利用高浓度的食盐和香辛料等的综合作用来保藏蔬菜并增进其风味。
非发酵性腌制品可分为以下四种。
(1)盐渍品用较高浓度的盐溶液腌渍而成。
(2)酱渍品通过制酱、盐腌、脱盐、酱渍过程而制成。
(3)糖醋渍品将蔬菜浸渍在糖醋液内制成,如糖醋蒜。
(4)酒糟渍品将蔬菜浸渍在黄酒酒糟内制成,如糟菜。
蔬菜腌制品的分类除上述方法外,还有由中国微生物学会酱腌菜学组提出的“十类法”,此法将我国的酱腌菜分为十类,包括酱渍菜类、酱油渍菜类、湿态腌菜类、半干态腌菜类、干态腌菜类、糖醋渍菜类、虾油渍菜类、辣味菜类、酒糟渍菜 65类、菜脯类。
第二节蔬菜腌制的原理蔬菜的腌制主要是利用食盐的高渗透压作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蛋白质的分解作用以及其他一系列的生物化学作用,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并增加产品的色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