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知识题库】安全技术基础知识
- 格式:docx
- 大小:28.72 KB
- 文档页数:7
安全基础知识题库一.单选题1.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是()。
A.安全生产.效率第一.全员参与B.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综合治理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D.安全第一.公正高效 .全员参与答案:C2.当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逃生不应利用( )。
A.消防电梯B.墙边落水C.普通楼梯D.普通电梯答案: D3.依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未经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的,()上岗作业。
A.经批准可以B.不得C.特殊情况下可以D.一般不得答案:B4.《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A.无权B.经批准可以C.特殊情况下有权D.有权答案:D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 ).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A危险因素;B事故隐患;C设备缺陷答案: A6. 在高温场所,作业人员出现体温在39℃以上,突然昏倒,皮肤干热.无汗等症状,应该判定其为( )。
A感冒; B重症中暑; C中毒答案:B7.用灭火器灭火时,灭火器的喷射口应该对准火焰的( )。
A上部; B中部; C根部答案:C8.根据国家规定,凡在坠落高度离基准面()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A 2m;B 3m:C 4m答案:A9.从业人员既是安全生产的保护对象,又是实现安全生产的()。
A 关键;B 保证;C 基本要素答案:C10.静电电压可发生现场放电,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火灾,请问静电电压最高可达( )伏。
A 50伏;B 220伏;C 数万伏答案:C11.( )是保护人身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A 个体防护;B 隔离;C 避难;D 救援答案:A13.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的人是生产经营单位的()。
A 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B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人;C 主要负责人答案:C14.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 )。
安全知识题库(考核知识点)一、安全用电基础1.一般认为:电流通过人体的心脏、肺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危险性比较大,特别是电流通过心脏时,危险性最大。
所以从手到脚的电流途径最为危险。
触电还容易因剧烈痉挛而摔倒,导致电流通过全身并造成摔伤、坠落等二次事故。
2.人体发生触电后,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称为致命电流(室颤电流)。
一般情况下,通过人体的工频电流超过50mA时,心脏就会停止跳动,出现致命的危险。
实验证明:电流大于30mA时,心脏就会发生心室颤动的危险,因此30mA也是作为致命电流的又一极限。
漏电保护器的电流漏电脱扣器电流也是定为30mA,就是此理。
通过电流的频率,交流电对人体最危险的频率是10-100赫兹,工频电是50-60赫兹这是最危险的,高于或低于危险性都减少。
3.单相触电时电流从相线经过人体-大地-接地极-中心点。
该回路中有三个电阻,人体电阻、人体与地的接触电阻、接地极电阻R。
如能增加R,危险性就能大大减小,这也是防护用品的作用。
4.人体同时接触带电设备或线路中的两相导体,电流从一相导体通过人体流入另一相导体构成回路,这种触电现象为两相触电。
两相触电时,回路中只有人体电阻。
两相触电时,电压是线电压380V防护用品起不了作用,这是最危险的触电方式。
5.当运行中的电气设备在发生接地短路时,接地电流通过接地点以半球面形状向地中扩散,在地面上形成电位分布,人在接地点附近行走,二脚间(跨步为0.8M左右)就有电位差,这就是跨步电压。
因跨步电压引起的触电称为跨步电压触电。
6.绝缘、屏护和间距是最为常见的防止触电的安全措施。
绝缘:它是防止人体触及绝缘物把带电体封闭起来。
瓷、玻璃、云母、橡胶、木材、胶木、塑料、布、纸和矿物油等都是常用的绝缘材料。
应当注意:很多绝缘材料受潮后会丧失绝缘性能或在强电场作用下会遭到破坏,丧失绝缘性能。
屏护:即采用遮拦、护照、护盖箱闸等把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
电器开关的可动部分一般不能使用绝缘,而需要屏护。
一、判断题(在每小题前的括号内错的打“×”,对的打“√”)(×)1、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主要责任。
(√)2、《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3、进入危险化学品储存区域的人员、机动车辆的作业车辆,必须采取防火措施。
对危险化学品出入库,必须进行核查登记,库存危险化学品应定期检查。
(√)4、易燃气体不得与助燃气体、剧毒气体同储。
(√)5、危险化学品无论整装储存还是散装储存都潜在有很大的危险。
(×)6、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可以向未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或个人销售危险化学品。
(√)7、液体有毒品的挥发性越大,空气中浓度就越高,从而越容易从呼吸道侵入人体引起中毒。
(√)8、能引起燃烧爆炸的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
(√)9、眼部溅入毒物后,应立即用大量清水洗眼,并尽可能请医生诊治。
(√)10、闪点是表示易燃液体燃爆危险性的一个重要指标,闪点越低,燃爆危险性越大。
(√)11、氨气应与氟、氯、溴、碘及酸类物品分开存放于阴凉通风库棚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
(×)12、氢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范围大,遇火星、高温不能引起燃烧爆炸。
(√)13、根据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理化性质,分易燃气体、不燃气体和有毒气体。
(√)14、安全生产检查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
(√)15、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措施和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应当接受工会和职工的监督。
(×)16、化学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控制危险区域实施要点有实施警戒、消除火源、维护秩序。
(√)17、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事故隐患,均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或者举报。
(×)18、重大事故隐患与重大危险源是引发重大事故的源头,所以两者的概念是等同的。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知识 200 题及答案2022 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知识200 题及答案1 、(单选题)木工机器道具运动速度高,容易造成伤害事故。
木工加工过程的危(wei)险有害因素是()。
A 模具的危(wei)险伤害,木工设备结构具有的危(wei)险伤害,木粉尘危害B 模具的危(wei)险伤害,噪声和振动危害,火灾和爆炸C 噪声和振动危害,电动机转速降低,木粉尘危害D 机械伤害,木材的生物和化学危害,火灾和爆炸参考答案:D 2 、(单选题)工艺过程中产生的静电的最大危(wei)险是()。
A 给人以电击B 引起过负载C 引起爆炸D 降低产品质量参考答案:C 3 、(单选题)在用乙炔制乙醛过程中需采用汞做催化剂。
为消除汞对人体的危害,工厂决定用乙烯替代乙醛,通过氧化制乙醛,从而再也不使用汞做催化剂。
这一控制危(wei)险化学品中毒的措施属于()。
A 原料替代B 变更工艺C 毒物隔离D 汞替技术参考答案:B 4 、(单选题)冲压机械的原理是()。
A 靠压力机施加外力,使材料变形或者分离,再成形加工B 靠模具施加外力,使材料变形或者分离,再成形加工C 靠压力机和模具施加外力,使材料变形或者分离,再成形加工D 靠重物施加外力,使材料变形或者分离,再成形加工参考答案:C 5 、(单选题)在人机工程学中,配备两个以上相同单元来完成同一系统任务,当系统浮现故E 时,启用备用单元的工作方法是()。
A 并行工作冗余法B 后备冗余法C 循环冗余法D 混合冗余法参考答案:B 6 、(单选题)关于生产烟花爆竹仓库的建造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黑火药的总仓库应采用轻质易碎屋盖B 仓库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3 个C 面积小于100m2,且长度小于18m 的仓库可不设安全出口D 储存期较长的总仓库的门宜为双层,内层门向内开,外层门向外开参考答案:A 7 、(单选题)护栏的维护与管理中规定,除日常巡回检查外,还应每隔()个月对护栏进行定期检查。
安全生产技术知识问答题库1、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有哪些危害?答:电击是手持电动工具的主要危害,其伤害分局部电击与致命电击两种类型。
发生电击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手持电动工具工作时振动较大,内部绝缘容易损坏,其导线也因经常拖、拉、磨、碰等原因造成损坏,致使载流导线外露,当操作者与带电机壳或载流外露线芯接触时,就会发生触电事故。
2、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应注意哪些事项?答:1、更换附件以前,一定要切断电源;2、不要把手持电动工具留在架空的地方,如果偶然拉动软线,可能将电动工具拉落:3、放在地板上的软线会绊倒操作者或其他人,应当把它悬挂在通道或工作区的上面。
4、不允许将软线挂在钉子、螺栓或锋利的棱边上,也不允许放置在油、热的表面和化学品上。
3、砂轮机的伤害主要有哪些?答:高速旋转的砂轮破碎会使人致伤,由于砂轮型号选择不当、砂轮安装不合适、平衡不好、磨削量选择不合理、操作不当等原因均可造成砂轮破碎,崩出的碎块常造成伤害事故。
磨削加工及修整砂轮时,会产生磨屑及金属屑,对人的呼吸系统和眼晴造成伤害。
4、使用砂轮机的预防措施有哪些?答:1、砂轮安装前应认真检查,看其是否完整、有无破裂。
2、修整砂轮必须使用专用工具,并固定在夹架或卡具上,禁止用手握磨块或其它钳工工具修整砂轮。
削磨时,要在砂轮周边整个宽度上均匀浇注冷却液,不允许间断或局部供给冷却液。
3、直径大于125毫米的砂轮需经动平衡试验,合格者方可使用。
4、磨床必须装置防护装置或档板。
5、氧气瓶发生爆炸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氧气瓶材质、结构或制造质量不符合安全要求;运输存放不当;作业环境不良,如严重腐蚀、日光爆晒、明火、热辐射等都会引起瓶温过高、压力剧增而爆炸;搬运、装卸时,气瓶从高处坠落、倾倒、滚动、发生碰撞或冲击;氧气瓶与矿物油、油脂、碳粉或有机纤维接触;开启瓶阀时,放气速度太快或气体中含有的水珠铁绣等高速流动经瓶阀时产生静电等。
6、气焊、气割作业的安全要求有哪些?答:1、作业前:检查焊、割矩射、吸能力,防止因熔化金属飞溅或其它杂物堵塞而导致回火,焊、割矩及连接部位、胶管、气阀不得沾有油污。
安全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安全技术的基础是什么?A. 事故预防B. 事故处理C. 事故调查D. 事故分析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安全技术的基本要素?A. 风险评估B. 安全培训C. 应急响应D. 事故赔偿答案:D3. 根据安全技术的原则,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B. 综合治理,预防为辅C. 预防为主,事故为辅D. 事故为主,预防为辅答案:A4. 安全技术中,风险评估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确定事故责任B. 制定事故赔偿方案C. 识别潜在危险因素D. 制定事故处理流程答案:C5. 在安全技术中,以下哪项不是事故预防的措施?A. 安全培训B. 定期检查C. 事故模拟D. 事故处理答案:D6. 安全技术中,以下哪项是事故应急响应的首要步骤?A. 立即撤离B. 报告事故C. 现场急救D. 事故调查答案:B7. 安全技术中,事故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确定事故责任B. 制定事故赔偿方案C. 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D. 制定事故处理流程答案:C8. 在安全技术中,以下哪项不是事故处理的措施?A. 现场急救B. 事故报告C. 事故赔偿D. 事故预防答案:D9. 安全技术中,以下哪项不是事故分析的内容?A. 事故原因分析B. 事故责任分析C. 事故影响分析D. 事故预防措施答案:D10. 安全技术中,以下哪项不是事故预防的基本原则?A. 预防为主B. 综合治理C. 事故为主D. 持续改进答案:C11. 安全技术中,以下哪项不是事故预防的策略?A. 风险评估B. 安全培训C. 事故模拟D. 事故处理答案:D12. 在安全技术中,以下哪项是事故应急响应的次要步骤?A. 立即撤离B. 报告事故C. 现场急救D. 事故调查答案:D13. 安全技术中,事故调查的首要步骤是什么?A. 确定事故责任B. 收集事故证据C. 制定事故赔偿方案D. 制定事故处理流程答案:B14. 在安全技术中,以下哪项不是事故处理的措施?A. 现场急救B. 事故报告C. 事故赔偿D. 事故预防答案:D15. 安全技术中,以下哪项不是事故分析的内容?A. 事故原因分析B. 事故责任分析C. 事故影响分析D. 事故预防措施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安全技术中,事故预防的措施包括哪些?A. 安全培训B. 定期检查C. 事故模拟D. 事故处理答案:A, B2. 安全技术中,事故应急响应的步骤包括哪些?A. 立即撤离B. 报告事故C. 现场急救D. 事故调查答案:B, C3. 安全技术中,事故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A. 事故原因分析B. 事故责任分析C. 事故影响分析D. 事故预防措施答案:A, B, C4. 安全技术中,事故处理的措施包括哪些?A. 现场急救B. 事故报告C. 事故赔偿D. 事故预防答案:A, B, C5. 安全技术中,事故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A. 事故原因分析B. 事故责任分析C. 事故影响分析D. 事故预防措施答案:A, B, 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安全技术的基础是事故处理。
名师整理优秀资源第三部分安全技术理论知识子题库及参考答案安全技木理论知识子题库1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矿井安全监设备必须定期进行调试、校正,每月至少()次。
甲烷传感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等采用载体催化元件的甲烷检测设备,每()天必须使用校准气样和空气样调校1次。
每()天必须对甲烷超限断电功能进行测试。
A. 1.7.72、必须每天检查矿井安全监控设备及电缆是否正常。
使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或便携式光学甲烷检测仪与甲烷传感器进行对照,并将记录和检查结果报监测值班员;当两者读数误差大于允许误差时,先以读数较大者为依据,采取安全措施并必须在()内对2种设备调校完毕。
D. 8h3、矿井安全监控系统配制甲烷校准气样的相对误差必须小于()。
制备所用的原料气应选用浓度不低于()的高纯度甲烷气体。
C、5%,99. 9%4、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分别是()、()、()。
A.> 1.0%0CH4, > I.5%CH4,V1.0%CH45、采煤工作面回风巷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断电维度、复电浓度分别是()、()、()。
B.> 1.0%CH4, > 1.0%CH4,V1.0%CH46、专用排瓦斯巷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分别是()、()、()。
C . > 2.5%CH4, > 2.5%CH4, > 2.5%CH47、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采煤工作面进风巷,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分别是()、()、()。
D . > 0.5%CH4, > 0.5%CH4,V0.5%CH48采用串联通风的被串采煤工作面进风巷,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分别是()、(),()。
A > 0.5%CH4, > 0.5%CH4,V0.5%CH49、采煤机的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分别是()、()、()。
A > 1.0%CH4,> 1.5%CH4.<1.0%CH410、煤巷、半煤岩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岩巷掘进工作面,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分别是(),(),()。
安全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1. 计算机病毒是指()A. 一种恶意破坏计算机硬件的病毒B. 一种恶意破坏计算机软件和数据文件的病毒C. 一种恶意占用计算机资源的程序D. 一种用于防止计算机病毒的工具软件答案:B2. 下面哪个不是计算机病毒的典型特征?()A. 自我复制B. 损坏文件C. 潜伏性D. 传播速度慢答案:D3. 下面哪个不是防止计算机病毒的有效措施?()A. 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B. 使用正版软件C. 定期备份重要文件D. 将计算机放在潮湿的环境中答案:D4. 在网络安全中,以下哪种行为可能会导致信息泄露?()A. 使用复杂密码B. 将敏感信息保存在云盘中C. 定期更换密码D. 使用防火墙答案:B5. 下面哪个不是防范网络钓鱼的有效方法?()A. 查看邮件的发件人地址B. 不轻易点击邮件中的链接C. 使用杀毒软件D. 将邮件转发给朋友求证答案:D6. 下面哪个不是个人信息安全的基本原则?()A. 最小化原则B. 数据加密原则C. 数据备份原则D. 信息共享原则答案:D7. 下面哪个不是防范恶意软件的有效措施?()A. 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B. 安装杀毒软件C. 不轻易下载未知来源的软件D. 将计算机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答案:D8. 下面哪个不是网络攻击的类型?()A. DDoS攻击B. SQL注入C. 拒绝服务攻击D. 信息泄露答案:D9. 下面哪个不是防范DDoS攻击的有效方法?()A. 使用防火墙B. 限制网络带宽C. 使用入侵检测系统D. 定期更新操作系统答案:B10. 下面哪个不是防范SQL注入的有效方法?()A. 对输入进行过滤和验证B. 使用预编译语句C. 定期更新数据库管理系统D. 将数据库放在独立的网络环境中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30分)11. 下面哪些属于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A. U盘B. 网络下载C. 电子邮件D. 光盘答案:ABCD12. 下面哪些属于个人信息安全的基本措施?()A. 设置复杂密码B. 定期更换密码C. 使用数字证书D. 数据加密答案:ABCD13. 下面哪些属于网络钓鱼的典型手段?()A. 发送假冒邮件B. 制造虚假网站C. 冒充亲朋好友D. 欺骗用户输入个人信息答案:ABCD14. 下面哪些属于防范恶意软件的有效措施?()A. 安装杀毒软件B. 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C. 不轻易下载未知来源的软件D. 使用防火墙答案:ABCD15. 下面哪些属于防范网络攻击的有效方法?()A. 使用防火墙B. 使用入侵检测系统C. 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D. 对网络进行监控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计算机病毒可以通过网络传播。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基础知识考试内部版题库附答案全考点1、防烟排烟系统中的挡烟垂壁保养要求,活动式挡烟垂壁手动和联动控制功能应正常。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防烟排烟系统中的挡烟垂壁保养要求,活动式挡烟垂壁手动、远程和联动控制功能应正常。
2、对消防设备末端配电装置的保养项目包括()。
A 切换开关的保养B 自动空气开关的保养C 母线的保养D 自动防潮除湿的保养E 断路器的保养正确答案:A,B,C,E答案解析:消防设备末端配电装置的保养项目:指示灯保养、操作按钮保养、切换开关保养、自动空气开关保养、母线保养、熔断器保养、断路器保养、柜体保养。
3、下列选项属于消防设备末端配电装置指示灯的保养要求的是()。
A 设备外观应清洁干净B 绝缘电阻不低于1MΩC 所有接线应紧固D 所有接线应无破损E 所有指示应正确正确答案:A,C,D,E答案解析:消防设备末端配电装置指示灯的保养要求是:(1)设备外观应清洁干净(2)所有接线应紧固,无破损及烧焦现象(3)所有指示应正确,运行方式保持一致。
4、石油及其产品的主要成分是()。
A 碳氧化合物B 碳氢化合物C 碳氮化合物D 碳硫化合物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石油及其产品的主要成分是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约占组成元素的96%~99%)组成的碳氢化合物。
碳氢化合物简称烃,它是石油加工和利用的主要对象。
5、气体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小时内不能重新充装恢复工作的,应按系统原储存量的()设置备用量。
A 48,85%B 48,100%C 72,85%D 72,100%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气体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72小时内不能重新充装恢复工作的,应按系统原储存量的100%设置备用量。
6、下列消防救援口设置的规范中,符合要求的是()。
A 一类高层办公楼外墙面,连续设置无间隔的广告屏幕B 救援口净高和净宽均为1.6mC 每个防火分区设置1个救援口D 多层医院顶层外墙面,连续设置无间隔的广告屏幕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高层建筑外立面上要设置消防登高面,在消防车登高面一侧的外墙上,不得设置凸出广告牌影响消防车登高操作。
1.一般来讲,物质越易燃,其火灾危险性就越小。
(×)2.易燃液体的蒸气很容易被引燃。
(√)3.易燃蒸气与空气的混合浓度不在爆炸极限之内,遇火源就不会发生燃烧和爆炸。
(×)4.为了防止蒸发,汽油等挥发性强的液体应在口小、深度大的容器中盛装。
(√)5.为了防止膨胀导致容器破裂,对盛装易燃液体的容器,夏天要储存于阴凉处或用喷淋冷水降温的方法加以防护。
(√)6.液体着火时,应设法堵截流散的液体,防止火势扩大蔓延。
(√)7.液体粘度的大小主要与液体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8.易燃液体一般电导率很小,所以不易在流动中产生和积累静电。
(×)9.液体流速越快,产生的静电荷越少。
10.易燃固体在储存、运输、装卸过程中,应当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摩擦撞击等外力作用。
(√)11.易燃固体绝对不许和氧化剂、酸类混储混运。
(√)12.硫的磷化物,不仅具有遇火受热的易燃性,而且还具有遇湿易燃性。
(√)13.在危险品的管理中,干的或未浸湿的二硝基苯酚被列为易燃固体管理。
(×)14.三乙基铝在空气中能氧化而自燃。
(√)15.铝铁熔剂着火不可用水施救。
(√)16.金属钠遇水反应剧烈并放出氢气。
(√)17.铝镁粉与水反应比镁粉或铝粉单独与水反应要强烈得多。
(√)18.爆炸品不包括以爆炸物质为原料制成的成品。
(×)19.炸药的热感度是指炸药在热作用下发生燃烧的难易程度。
(×)20.许多炸药本身就是含氧的化合物或者是可燃物与氧化剂的混合,故不需外界供给氧气也能发生燃烧和爆炸。
(√)21.在炸药爆炸场所进行施救工作时,除了防止爆炸伤害外,还应注意防毒,以免造成中毒事故。
(√)22.具有抛射危险而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不属于爆炸品。
(×)23.根据我国《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中,不包括氧气。
(×)24.根据闭杯试验闪点,我国标准《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将易燃液体分为4项。
安全生产试题库(386题)通用技术知识(含答案)一、单选题(137道)1. 作业人员自保互保联保的职责包括:()。
A. 一名员工应自我保护B. 两名员工应相互保护C. 三名及以上员工之间应共同保护D. 以上都对正确答案:D2. 生产经营单位对()应当登记建档,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应当采取的紧急措施A. 事故频发场所B. 重大事故隐患C. 重大危险源D. 重要危险源正确答案:C3. 下列不属于灭火的基本方法的是()A. 冷却法B. 隔离法C. 窒息法D. 降温法正确答案:B4. 人身或设备的安全应该主要靠 ( )来保证。
A. 设备的安全装置B. 操作者的技术水平C. 操作者的经验D. 小心谨慎正确答案:A5. 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需经过()安全培训教育,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并按规定参加每年再培训。
A. 具备资质的机构B. 企业人力资源部C. 培训学校D. 内部培训正确答案:A6. 当打开房门闻到煤气气味时正确做法()。
A. 打开煤气灶具查找漏气部位B. 打开灯查找漏气部位C. 打开门窗通风D. 打开通气扇通风正确答案:C7. 在安全生产工作的保护对象中,()是第一位的。
A. 人B. 设备C. 财产D. 设施正确答案:A8.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下列设备中,属于特种设备的是()?A. 挖掘机B. 大型车床C. 铲车D. 起重机械正确答案:D9. 依据《****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标准》,有限空间作业按照()的原则开展。
A. 先审批、再通风、后作业B. 先审批、再检测、后作业C. 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D. 先检测、再通风、后作业正确答案:C10. 减少故障和失误是通过增加安全系数、增加可靠性或设置安全监控系统等减轻(),减少物的故障或事故的发生。
A. 人的不安全行为B. 物的不安全状态C. 管理缺陷D. 环境影响正确答案:B11.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规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安全技术培训考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有()责任。
A. 直接B. 全面C. 间接D. 部分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A.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B. 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C. 保证安全生产投入D. 忽视员工安全教育和培训答案:D3.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后方可上岗作业。
A. 特种作业操作证B. 职业资格证书C. 学历证明D. 工作证明答案:A4. 以下哪种情况下,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A. 新员工入职B. 调换新岗位C. 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D. 所有以上情况答案:D5. 根据《消防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的义务。
A. 维护消防安全B. 报告火警C. 组织灭火D. 参加消防演练答案:A6. 以下哪项不是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A.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B.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C.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D. 员工福利制度答案:D7.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
A.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B. 个人健康档案C. 工作档案D. 人事档案答案:A8. 以下哪项不是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采取的安全生产措施?()A. 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B.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C. 制定应急预案D. 忽视危险源的监控答案:D9.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应当符合()。
A. 国家有关标准B. 企业内部规定C. 地方行业规定D. 国际通行做法答案:A10. 以下哪项不是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进行的安全生产检查?()A. 日常性检查B. 专业性检查C. 季节性检查D. 随机性检查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A. 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B.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C. 各岗位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D. 外包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A.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B. 安全操作规程C. 事故应急处理措施D. 职业病防治知识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采取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措施?()A. 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B. 定期组织事故隐患排查C. 及时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D. 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档案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A.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B.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C.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D. 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治措施?()A. 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B. 定期组织职业健康检查C. 提供符合职业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D. 配备必要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有全面责任。
一、填空1.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超过(300) 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2.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对事故的依法调查处理。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4.做接触高温物体的工作时,应戴手套和穿专用的防护工作服工作服。
5.禁止在运行中清扫、擦拭和润滑机器的旋转和移动的部分。
6.工作人员进入生产现场禁止穿(拖鞋、凉鞋),女工作人员禁止(穿裙子,穿高跟鞋)7.安规规定风力大于5级禁止进行的作业是带电作业和露天焊接或气割作业 ;风力大于6级禁止进行的作业是露天高处作业和露天起重专业 .8.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隐瞒事故或阻碍事故调查的行为有权越级反映。
9.2011年“安全生产月”是国家第十个安全生产月。
10.2011年“安全生产月”的活动主题是安全责任重在落实 .11.中央企业安全生产九条禁令指的是:严禁在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隐患未排除、安全措施不到情况下组织生产;严禁使用使用不具备国家规定资质和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的承包商和分包商;严禁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严禁违反程序擅自压缩工期、改变技术方案和工艺流程;严禁使用未经检验合格、无安全保障的特种设备;严禁不具备相应资格的人员从事特种作业;严禁未经安全培训教育考试合格的人员上岗作业;严禁迟报、漏报、谎报、瞒报生产安全事故。
12.“两票三制”指的是工作票、操作票;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设备定期试验倒换制。
13.国家规定的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者临时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值的场所和设施.14.承包方不得擅自将工程转包、分包和返包。
15.承包方非特殊技术性的工作,工作人员年龄不得超过 55岁;16.电气倒闸操作最少由两人进行。
安全基本知识题一、选择题1、安全生产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要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使劳动生产在保证劳动者健康,国家财产不受损失,人民(C)的前提下顺利进行。
A、财产安全B、安全健康C、生命安全D、家庭幸福2、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B)、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A、残疾B、职业病C、伤残3、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A),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A、人的不安全行为B、人的不安全状态C、责任意识的缺失D、思想上的麻痹4、“三同时”制度指的是在建设项目中安全保障设施和防治污染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C)。
A、同时安装B、同时运行C、同时投入使用5、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依照(C)建立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度,这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组织措施。
A、管理规章制度B、岗位责任制C、安全生产法规D宪法6、“三违”是指(D)①违章指挥②违章操作③违反管理制度④违反劳动纪律。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7、“四不放过”是(B)①事故原因分析不查清楚不放过②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③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④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⑤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8、三不伤害是(A)①不伤害自己②不伤害他人③不被他人伤害④不让他人伤害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9、违章作业是指违反了劳动生产岗位的(C)安全规章制度和规程的作业行为都是违章作业。
A、岗位操作规程B、管理规章制度C、安全规章制度和规程D、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0、事故产生的基本要素是()A、人的不安全行为B、物的不安全状态C、作业环境的不良影响D、管理上的缺陷E、以上都包括11、设备“四懂三会”是指懂设备结构、懂设备性能、懂设备原理、懂设备用途。
会操作、会保养、会(D)。
第三篇安全基础知识一.填空题(42题)1.在使用化学品的工作场所吸烟,除可能造成火灾和爆炸,还可能中毒。
2.爆炸品储存仓库一般库温控制在15~30摄氏度为宜,相对湿度一般控制在65%~75%。
3.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必须安装通风设备来调节温湿度。
4.为防止容器内的易燃易爆品发生燃烧或爆炸,动火检修前应对容器内的易燃易爆品置换、吹扫、清洗。
5.危险化学品贮存方式分为隔离贮存、隔开贮存、分离贮存三种。
6、化工生产中造成污染的主要物质有重金属、酸碱污染物、有机污染物、固体污染物7. 在潮湿地方进行电焊工作焊工必须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或穿橡胶绝缘鞋。
8. 心脏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正确进行就地抢救。
三项基本措施的内容是通畅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胸外按压。
9、工业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和粘膜。
10.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必须与爆炸物品隔离储存。
11.易燃易爆场所需要进行焊接作业必须办理动火证,否则,不能进行作业。
12.受日光照射能发生化学反应的危险化学品,其包装应该采取避光措施。
13.爆炸物品不准和其他类物品同贮,必须单独隔离限量贮存。
14.皮肤被污染时,应该脱去污染的衣物,用流动清水清洗,清洗要及时、彻底。
15.皮肤沾染强酸用大量水冲洗,或用小苏打、肥皂水洗涤,必要时敷软膏;溅入眼睛用温水冲洗后,再用5%小苏打溶液或硼酸水洗;进入口内立即用大量水漱口,服大量冷开水催吐,或用氧化镁悬浊液洗胃;呼吸中毒立即移至空气新鲜处保持体温,必要时吸氧。
16. 在发生重大化学事故,可能对厂区内外人群安全构成威胁时,必须在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对与事故应急救援无关的人员进行紧急疏散,企业在最高建筑物上应设立“风向标”。
疏散的方向、距离和集中地点,必须根据不同事故,做出具体规定,总的原则是疏散安全点处于当时的上风向。
17.生产使用危险化学物品时,必须有安全防护措施和用具。
18.遇湿易燃物品系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
安全技术培训试题姓名:部门:分数: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50分)1、安全是什么?( B )A.多年来一直没有发生事故B.不可接受风险得到有效控制C.基本达到法律法规要求D.没有任何危险2、《城镇燃气管理条例》是( A )开始施行。
A.2011年3月1日B.2010年3月1日C.2010年10月19日 D. 2011年10月19日3、CNG和LPG分别指的是( A )。
A.压缩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B.液化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C.压缩天然气和水煤气D.压缩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4、城镇燃气设计规范中规定的低压燃气管道设计压力为( C )。
A.<0.003MPaB.<0.005MPaC.<0.01MPaD.<0.002Mpa5、PE管材从生产到使用期间,存放时间不宜超过( B )。
A.半年B.一年C.二年D.三年6、天然气主要成份与爆炸极限分别是( C )A.甲烷、2%~10% B.乙烷、5% ~15%C. 甲烷、5%~15%D. 乙烷、2%~10%7、扑救电气火灾,使用什么灭火剂最合适?( A )A.二氧化碳 B.水 C.干粉 D.泡沫8、下面哪种安全色的含义是错误的( C )A.红色:禁止B.黄色:警告C.蓝色:提示D.绿色:安全状态9、天然气的热值大约是( D )千卡/立方米。
A.11000 B.4500 C. 2500 D. 8500 10、“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 D )。
A.违反操作规程B.违反管理规定C.违反工作程序D.违反劳动纪律11、全国消防宣传日是( B )。
A.1月19日B.11月9日C.12月9日12、公共聚集场所发生突发事件被踩倒不能站立时,应采取( B )姿势。
A.平爬地上B.身体蜷缩成球状,双手抱头C.仰面朝上13.天然气在( D )摄氏度的温度下,可以液化,体积缩小()倍。
A.160 、300 B.160、600C.-160、300D.-160、60014、安全阀是一种自动( B )装置。
高校实验室安全基础知识学习考试题库(含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三大要素?A. 安全意识B. 安全制度C. 安全设施D. 安全教育答案:C2. 实验室火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实验操作不当B. 用电不规范C. 实验室设备老化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以下哪种化学品属于易燃液体?A. 乙醇B. 硫酸C. 盐酸D. 氢氧化钠答案:A4. 在实验室操作化学品时,以下哪项做法是正确的?A. 直接用手接触化学品B. 使用防护用品,如手套、护目镜等C. 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操作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以下哪个部门负责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A. 教务处B. 科研处C.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D. 学生处答案:C二、填空题1. 实验室安全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其________能力。
答案: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2. 实验室火灾报警系统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火灾报警控制器3. 实验室应定期进行________检查,确保实验室安全设施正常运行。
答案:安全4. 在实验室操作高压气体钢瓶时,应使用________和________,以防止钢瓶爆炸。
答案:防护罩、防护网5. 实验室应建立健全________制度,确保实验人员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
答案:实验室安全三、判断题1. 实验室安全仅与实验人员有关,与其他人员无关。
()答案:错误2. 实验室火灾报警系统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答案:正确3. 实验室操作化学品时,必须佩戴防护用品,如手套、护目镜等。
()答案:正确4. 实验室设备老化不会影响实验室安全。
()答案:错误5. 实验室安全教育应贯穿于实验教学的始终。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实验室火灾应急处理流程。
答案:实验室火灾应急处理流程如下:(1)发现火情,立即启动火灾报警系统;(2)组织实验人员迅速撤离火场;(3)使用灭火器等消防设备进行初期灭火;(4)拨打火警电话,报警;(5)配合消防部门进行火灾调查和处理。
安全技术基础知识
安全技术涉及各种生产要素、各种性质的作业活动、各种行业。
本节重点阐述安全技术基础知识。
一、机械、设备安全技术
(一)机械安全的共性问题
机械对人体的伤害是由于机械的动能和势能产生的。
机械对人体造成的直接伤害主有:夹伤,撞伤,切、擦伤,轧伤,卷入伤害,飞出物伤害等。
预防机械伤害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设计实现本质安全和安装安全防护装置。
1.在设计阶段采取措施消除危险
在设计控制装置及操作装置时,应遵守如下要求:位置正确,类型合适,避免无意启动,方向合理(部件的运动方向与机械整体的运动相协调),具有明显的识别特性(大小、颜色感觉等)。
设计应该保证机械发生故障时不出危险,如操作限制开关、预设制动装置、限电开关等。
设计者应考虑到在对机器进行维护和清理时的操作安全问题。
在进行常规的调试、上油等工作时,机器的安全装置及其部件不应该被分离或拆除。
为此,需要有隔离窗、连锁安全装置。
应该对重要的部件设置维护窗口,而对危险的部件进行隔离。
对于不易接近的部件,应该设计为自动润滑装置。
为防止机器的无意
1
启动,应设计有自动的断开装置。
在车间中,合理的机器布局形式可以使事故明显减少。
安全的布局要考虑如下因素:
(1)空间:便于操作、管理、维护、调试和清理;
(2)照明:包括工作场所的通用照明(自然光及人工照明,但要防止眩目)和为操作机器而特需的照明;
(3)管、线布置:不要妨碍在机器附近的安全出入,避免磕绊;
(4)维护时的出入安全。
2.安全防护装置
当未能实现本质安全时,必须安装防护装置。
在机器正常运转时不需要进入危险区域的情况下,可依次考虑安装防止接触机器危险部件的固定安全装置、阻止身体靠近危险区域的隔离装置以及在操作进行到危险点之前使机器自动停止的跳闸装置。
在机器正常运转时需要进入危险区域的情况下,可依次考虑安装连锁装置、自动安全装置(用于低速机器,把任何暴露于危险中的人体部分从危险区域中移开)、跳闸装置。
(二)特种机械安全
1.起重机械
有关机械设备的基本安全原理对于起重机械都适用,这些基本原理有:设备本身的制造质量应该良好,材料坚固,具有足够的强度而且没有明显的缺陷。
所
1
有的设备都必须经过测试,而且进行例行检查,以保证其完整性。
应使用正确设备。
(1)主要危害类型
1)翻倒:由于基础不牢、超机械工作能力范围运行和运行时碰到障碍物等原因造成;
2)超载:超过工作载荷、超过运行半径等;
3)碰撞:与建筑物、电缆线或其他起重机相撞;
4)基础损坏:设备置放在坑或下水道的上方,支撑架未能伸展,未能支撑于牢固的地面;
5)操作失误:由于视界限制、技能培训不足等造成;
6)负载失落:负载从吊轨或吊索上脱落。
(2)危害的消除
为了防止起重机械事故的发生,应注意以下事项。
1)识别与测试:所有起重机必须经过测试,而厂商需要给出对每一项测试结果的签字证明。
测试结果应与使用说明相符,其中必须清楚地注明安全工作载荷。
起重机不允许在超过额定载荷的工况下工作。
2)维护:起重机应该进行例行检查,任何缺陷均需立即修复。
检查的记录应予以保留。
3)安全措施:为使起重机安全运行,需要考虑如下一系列安全措施。
①载荷显示,有两种类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