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奥鹏教育古代汉语作业
- 格式:docx
- 大小:35.91 KB
- 文档页数:12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古代汉语(一)18秋在线作业1-4
作业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0题,30分
1、“赦之,以劝事君者”中的“劝”的文中义是()
A规劝
B鼓励
C说服
D进谏
【答案】本题选择:B
2、下列各组是异体字的一组是()
A丑—丑
B诉—愬
C辟—避
D要—腰
【答案】本题选择:B
3、“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中的“之”的用法是()
A指代“北方”
B相当于“的”
C取消句子独立性
D动词,“到达”
【答案】本题选择:A
4、“群臣莫对”中“莫”的词性和词义是()
A副词,不
B副词,不要
C代词,没有谁
D名词,晚上
【答案】本题选择:C
5、"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里“贤”的文中义是() A贤能
B超过
C尊敬
D错过
【答案】本题选择:B
6、“称其仇,不为谄。
”中“称”的文中义是()
A称赞
B称量
C推举
D称职
【答案】本题选择:C
7、《战国策》流传到现在,其本子是经谁整理过的()
A向秀
B许慎
C班固
D刘向。
1.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中的“园圃”是同义复词。
A. 错误B. 正确【答案】A【解析】2. 布衣属于复音词中的 .A. 连绵词B. 叠音词C. 附音词D. 合成词【答案】D【解析】3. 由两个独立的单词作为词素结合成的,凝固得只表示一个单纯的意义的复音词叫做A. 连绵词B. 合成词C. 重言D. 单纯词【答案】B【解析】4. 下列注释术语中,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被释的词往往是表示某种性质或某种状态的形容词的是A. 读为B. 之言C. 貌D. 谓【答案】C【解析】5. 三十六字母大约反映了唐代末年宋代初年的声母系统。
A. 错误B. 正确【答案】B【解析】6.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中“重”字存在的语法现象是()A. 宾语前置B. 名词用作动词C. 使动用法D. 意动用法【答案】D【解析】7. 下面句子里,有名词用作动词这一用法的是A.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B.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C.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D. 是境内之民,其言谈者必轨于法。
【答案】B, D【解析】8.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其中“然”的意思是()A. 燃烧B. 这样C. ……的样子D. 认为……对【答案】B【解析】9. 兴亡属于复音词中的A. 连绵词B. 叠音词C. 附音词D. 合成词【答案】D【解析】10.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中“穷的词义是()A. 生活困难B. 贫穷C. 仕途不畅D. 走到尽头【答案】D【解析】11. “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 其中“埏”的意思是()A. 黏土B. 模具C. 容器D. 制造【答案】B【解析】12. 复音词是指只包含一个词素的词,有时用一个汉字表示,如走;有时用两个汉字表示,必须合起来才有意义,如含糊。
A. 错误【答案】A【解析】13. 根据字形和词义的联系,埶的本义是A. 种植B. 权势C. 执着D. 逮捕【答案】A【解析】14. 用现代语音理论去分析,所谓“浊”,就是指发音时声带不颤动的不带音;所谓“清”,就是指发音时声带颤动的带音。
古代汉语(1)全新在线作业2-0005
关于下面句子,理解错误的是
选项A是:“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中“牢”的词义为羊圈。
选项B是:“孟尝君就国于薛。
”中的“就”是“前往、接近”的意思。
选项C是:“天崩地坼,天子下席”中“坼”的文中义是裂开。
选项D是:“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夫病足,曾不能疾走。
’”中的“趋”是“慢走”的意思。
正确选项:D
下列各组属于繁简字的一组是()
选项A是:奉、捧
选项B是:见、现
选项C是:舍、捨
选项D是:余、馀
正确选项:D
下列句子中,没有宾语前置情况的是
选项A是: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选项B是:吾道一以贯之
选项C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选项D是: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正确选项:A
下列各句中的“ 以”的词义为“认为”的是
选项A是: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选项B是: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选项C是: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选项D是: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正确选项:D
“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中的“走” 的意思是
选项A是:行走
选项B是:慢走
选项C是:跑
选项D是:小步急趋
正确选项:C
属于异体字的是()
选项A是:岩、巖
1。
古代汉语(1)在线作业1-0001下列各组属于繁简字的一组是()选项A:奉、捧选项B:见、现选项C:舍、捨选项D:余、馀正确选项 :D下列句子中的“ 之”词性是代词“的”的有选项A: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选项B: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选项C: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选项D: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正确选项 :A“今之从政者殆而!”中“殆”的文中义是选项A:懈怠选项B:厌倦选项C:疑惑选项D:危险正确选项 :D四体二用说是谁首先提出来的选项A:段玉裁选项B:许慎选项C:班固选项D:戴震正确选项 :D下列句子中有介宾词组做状语的是 :选项A:斧斤以时入山林。
选项B:填然鼓之,兵刃既接选项C: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选项D:鲁人欲勿殇童汪踦。
正确选项 :A下列句子中有介宾结构做状语的是选项A:斧斤以时入山林。
选项B:填然鼓之,兵刃既接选项C: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选项D:鲁人欲勿殇童汪踦。
正确选项 :A“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中“与”的文中义是()选项A:赞同选项B:抵御选项C:参与选项D:率领正确选项 :A许慎对“六书”中“转注”所下的定义是选项A:画成其物,随体诘誳选项B:建类一首,同意相授选项C:比类合谊,以见指挥选项D: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正确选项 :B传统的“六书”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和()选项A:象意选项B:指示选项C:谐声选项D:转注正确选项 :D下列各句中的“莫”字,哪一个不是否定性的无定代词选项A:群臣莫对。
选项B: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选项C: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选项D: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正确选项 :D在古汉中,可以用作判断句谓语的有()()()()选项A:名词或名词性词组选项B:动词或动词性结构选项C:者字结构选项D:所字结构正确选项 :A,B,C,D下列各句中,“是”字词性是指示代词的是选项A: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选项B: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
东北师范大学东师远程古代汉语(1)20春在线作业1第2次参考答案试读一页古代汉语(1)20春在线作业1第2次40.01. 金文又叫做()【选项】:A 贞卜文字B 诅楚文C 蝌蚪文D 钟鼎文【答案】:D2. 下列句子,属于兼语句的是【选项】:A 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B 夜缒而出,见秦伯。
C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D 公赐之食。
【答案】:A3. 下列句子中“然”表转折的是【选项】:A 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B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C 宣子曰: “不然。
”D 文王闻之,喟然而叹【答案】:B4. 下面句子,有数词用作动词情况的是 :【选项】:A 人十能之,己千之B 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C 或相倍蓰,或相什百D 愿受一廛而为氓【答案】:A5. 传统的“六书”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和【选项】:A 象意B 指示C 谐声D 转注【答案】:D6. 下列句子中存在使动用法的是()【选项】:A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B 刻削之道:鼻莫加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C 甘其食,美其服D 一狼洞其中【答案】:B7. 下列句子中“朝”是使动用法的是【选项】:A 武丁朝诸侯。
B 使妇人载以过朝。
C 太史书曰: “赵盾弑其君。
”以示于朝。
D 盛服将朝。
【答案】:A8. 许慎的六书中,属于造字法的是()【选项】:A 会意B 转注C 假借D 写实【答案】:A9. 现在最通行的《礼记》注本,就是所谓的《礼记注疏》,它的做注者和做疏者分别是【选项】:A 戴德,刘向B 杜预,孔颖达C 何晏,邢昺D 郑玄,孔颖达【答案】:D10.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
”中“数”的意义是【选项】:A 数目B 才华C 伎俩D 技艺【答案】:D11. 下列例子中,有名词用作状语情况的有【选项】:A 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B 曰:“日食饮得无衰乎?”C 月攘一鸡D 戎狄是膺,荆舒是惩。
【答案】:A.B.C12. 古今字的来源有两个,属于同音假借的是【选项】:A 弟—悌B 益—溢C 莫—暮D 辟—避【答案】:C.D13. 下列句子中有兼词的是()()()()【选项】:A 制,岩邑也。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古代汉语(三)18秋在线作业2-1
作业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0题,30分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中“怒”的词义是()
A振奋翅膀
B奋发
C愤怒
D怨愤
【答案】本题选择:A
2、下列句子中,“集”用作本义的是()
A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
B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
C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D黄鸟于飞,集于灌木。
【答案】本题选择:D
3、下面哪个不属于从词义演变的结果看古今词义的异同()
A词义扩大
B词义缩小
C词义转移
D词义轻重
【答案】本题选择:D
4、由两个意义相反、相对或意义相近、相关的词素组合成的、其中一个词素有意义,而另一个词素只充当陪衬音节的复音词是()
A古用今废词
B古今传承词
C偏义复词
D同义词
【答案】本题选择:C
5、《庄子》一书,包括外篇()
A7篇
B15篇
C11篇
D33篇
【答案】本题选择:B
6、下列不属于词义引申的途径的是()
A延展引申
B比喻引申
C连锁引申
D活用引申
【答案】本题选择:C
7、古汉语中,“之——往”的差异在于()
A词义内容不同
B语法功能不同
C等级观念和感情色彩。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古代汉语(一)18秋在线作业1-3
作业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0题,30分
1、“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中“为”的词性是()
A介词
B动词
C助词
D连词
【答案】本题选择:B
2、古文经学家从分析大量汉字结构和用字现象中归纳出的造字和用字条例是()A六艺
B六书
C六经
D六子
【答案】本题选择:B
3、“遂辞平原君而去”中“去”的词义是()
A行走
B逃逸
C到…去
D离开
【答案】本题选择:D
4、流传到现在的《战国策》,是经过汉代谁整理过()
A刘向
B向秀
C许慎
D班固
【答案】本题选择:A
5、下列句子中的“以”字词性不同于其他三个的是()
A蔡灵侯之事因是以
B责毕收,以何市而反?
C矫命以责赐诸民
D窃以为君市义也
【答案】本题选择:A
6、“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中“先”“后”都是()
A使动用法
B意动用法
C为动用法
D为动用法
【答案】本题选择:A
7、“四体二用说”里的“四体”指的是()
A四种造字法
B四种用字法
C四种假借法
D四种通假法。
古代汉语(2)20秋在线作业1【东北师范大学】1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1.融融属于复音词中的( )[A.]连绵词[B.]叠音词[C.]附音词[D.]合成词[提示: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本题]正确答案是:B2.根据字形和词义的联系,颠的本义是[A.]颠簸[B.]跌落[C.]头顶[D.]跑[提示: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本题]正确答案是:C3.“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中“特”的词义为()[A.]独[B.]特别[C.]特殊[D.]公牛[提示: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本题]正确答案是:A4.“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中“渐”的意思是()[A.]浸泡[B.]逐渐[C.]损害[D.]成就[提示: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本题]正确答案是:A5.关于“对”的定义,下列各组正确的说法是[A.]在一首律诗中,前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第二字的平仄必须相同。
[B.]在一首律诗中,前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第二字的平仄必须相反。
[C.]是指同一联内的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必须相同。
[D.]是指同一联内的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必须相反。
[提示: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本题]正确答案是:D6.“天之苍苍,其正色邪?”中“其”的词性为()[A.]指示代词[B.]人称代词[C.]副词[D.]语气词[提示: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本题]正确答案是:D7.“南冥者,天池也”中“天池”的意思是()[A.]地名[B.]天上的池塘[C.]天边的池[D.]天然形成的池[提示: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本题]正确答案是:D8.由两个独立的单词结合而成的,凝固得只表示一个单纯的意义的复音词叫做[A.]连绵词[B.]合成词[C.]重言[D.]单纯词[提示: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本题]正确答案是:B9.古籍中脱落了文字的现象称为()[A.]脱文[B.]空文[C.]白字[D.]如字[提示: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本题]正确答案是:A10.《吕氏春秋》全书现存()[A.]12篇[B.]6篇[C.]8篇[D.]160篇[提示: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本题]正确答案是:D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1.下列各同义词,在等级观念和感情色彩上不同的是[A.]饥、饿[B.]笑、哂[C.]杀、弑[D.]赐、予[提示: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本题]正确答案是:BCD2.古代汉语中的复音词可以分为[A.]连绵词[B.]叠音词[C.]附音词[D.]合成词[提示: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本题]正确答案是:ABCD3.[A.]-[B.]-[C.]-[D.]-[提示: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本题]正确答案是:BC4.下面各句中,“者”字是代词的是( ) ( )( ) ( )[A.]动作者归之于功,为勇者尽之于军[B.]其言谈者必轨于法[C.]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D.]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提示: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本题]正确答案是:ABCD5.关于偏义复词,说法正确的有()()()()[A.]两个词素构词方式是联合式[B.]从词素的意义上看,可以分为近义合成和反义合成[C.]其中一个词素有意义,而另一个词素只充当陪衬音节的[D.]复音词偏义复词其意义究竟是偏在哪个语素上,须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确定[提示: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本题]正确答案是:ABCD6.词义引申的类型有[A.]连锁式的引申[B.]放射式的引申[C.]扩大式的引申[D.]转移式的引申[提示: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本题]正确答案是:AB7.“刖跪对曰:‘臣不见也。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古代汉语(二)18秋在线作业1
作业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0题,30分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中“有”的用法是()
A用在整数与零数间
B用在整数和约数之间
C用在倍数和虚数之间
D用在整数和分数之间
【答案】本题选择:A
2、“途有饿殍而不知发”中“发”的文中义是()
A发现
B发明
C发展
D开仓赈济
【答案】本题选择:D
3、下面的句子中,属兼语句的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
C人十能之,己千之
D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答案】本题选择:D
4、下列句子中属于名词用作状语的是()
A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B于予与何诛!
C舍瑟而作
D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答案】本题选择:D
5、“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中的“诚”的用法是()
A使动用法
B意动用法
C对动用法
D名词用作状语
【答案】本题选择:A
6、“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中的特殊语法现象是() A省略介词
B名词做状语
C宾语前置
D名词用作动词
【答案】本题选择:C
7、下面句子中,名词用如动词的是()
A吾道一以贯之
B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C孟尝君客我
D“许子冠乎”曰:“冠。
”曰:“奚冠?”曰:“冠素。
”。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古代汉语(二)18秋在线作业1-4
作业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0题,30分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中的“颁”当怎样理解()
A是动词,颁布的意思
B用的是本义,大头的意思
C通“斑”,花白的意思
D形容词,众多
【答案】本题选择:C
2、“直不百步耳”中“直”的词性是()
A范围副词
B程度副词
C谦敬副词
D反诘副词
【答案】本题选择:A
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中的“雕”与“凋”的关系是() A古今字
B异体字
C通假字
D繁简字
【答案】本题选择:C
4、“或相倍蓰,或相什百。
”中“或”的词性是()
A连词,或者
B代词,有人
C否定性无定代词,没有人
D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答案】本题选择:B
5、下列句子是判断句的是()
A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B多行不义,必自毙
C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D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答案】本题选择:A
6、下列句子中属于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的是()
A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B“许子冠乎”曰:“冠。
”曰:“奚冠?”曰:“冠素”
C舍瑟而作
D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答案】本题选择:B
7、下列句子中有介宾结构做状语的是()
A斧斤以时入山林
B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C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D鲁人欲勿殇童汪踦。
古代汉语(1)练习题答案练习题一一、论述题1、什么叫宾语前置? 论述古汉语中宾语前置的几种类型,并举例分析说明。
宾语在谓语后面,这是古今汉语的一般句式。
但古代汉语中在一定的条件下,宾语可以放在动词谓语或介词的前面(2分) .主要有四种情况:(1)、疑问代词作宾语时。
疑问代词可以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前置.如《孟子·滕文公上》:“‘许子冠乎?’曰:‘冠。
’曰:‘奚冠?’曰:‘冠素。
’”(奚冠,即“冠奚”,戴什么帽子的意思)。
(2)、否定句里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前,宾语前置。
如《左传·宣公元年》:“我无尔虞,尔无我诈。
”(无尔虞,即“无虞尔”,不欺骗你;无我诈,即“无诈我”,别欺诈我;现在的“尔虞我诈”就是这种用法。
)(3)、用助词“是”、“之”“焉”把宾语提前。
即将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前,在宾语和动词或介词之间插进助词“是”、“之”、“焉”等。
如《墨子·公输》:“宋何罪之有?”(4)、介词“以”的宾语提前。
如《左传·僖公四年》:“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此道题20分,概念2分,下面四点中每点的理论部分3分,每个例子1.5分,若只举例不分析给1分)2、什么是隶变? 论述隶变对汉字结构的影响,并举例分析说明。
隶变是指隶书对汉字形体的改变.汉字的隶变使汉字由象形的音节表意文字阶段,过渡到符号的音节表意文字阶段,彻底地改变了古汉字的象形面貌,进一步声化和符号化(2分)。
最重要的标志是:1、改曲为直(2分):把曲折婉转的线条变成了点、横、直、撇、捺、挑、钩的笔画,极大地摆脱了线条的束缚,整个字体方正平直,棱角鲜明,成了不象形的象形字(2分)。
例子(2分) 如: “大”小篆中“横”还是一条象人双臂连在一起的弯曲的弧线,到隶书中变成平直的横.(2分) (只列出例子不分析扣1分,下同)2、偏旁混同(2分):小篆不同的偏旁,隶书混合成一个(2分)。
如、、、,变成了“春、泰、秦、奉” (2分)。
3、偏旁变形(2分):隶变后分化了某些偏旁,随着结构位置不同,而产生变异(2分)。
如“火”在小篆里,不论处在怎样的结构位置,笔势都不变,而隶变后异化成许多形式。
如变作“然”,“火”变成四点。
变作“熏”,上“火”变成“土”,下“火”变成四点(2分);3、什么是甲骨文?它有哪些特点?并举例说明。
甲骨文是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所以称作龟甲兽骨文字,简称甲骨文(2分)。
甲骨文作为早期文字,它具有如下的一些特点:(1)因其去古未远,与原始文字较为接近,还保留浓重的描画物象的色彩,形象逼真,颇似画面。
如:即鹿.(2)异体字繁多。
因为当时只求大体相象,只要不发生混误,多一笔,简一笔,不求固定画一。
如“犬”,写作、、、等(3)偏旁不固定,可以互换。
如“牢”, 里面既可以是羊,又可以是牛,是马.(4)书写自由灵活,可以正写,也可以反写,随意性较大。
如“及”,写作,又写作(此道论述20分,每条理论部分3分,每个例子1.5分)4、什么是被动句? 论述古代汉语中有结构标志的被动句式的几种类型,并举例说明。
被动句是相对主动句而言的,被动句的主语不是动作行为的施事者,而是受事者(2分)。
(1)“于”字式:在谓语动词后面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这种引进主动者的“于”字所组成的介宾词组放在动词后边作补语。
如《左传•成公二年》:“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
”(2)、为”字式:在谓语动词前面,用“为”表被动。
如《战国策·燕册三》:“父母宗族,皆为戳没。
”(3)在谓语动词前面,用“见”表被动。
如《史记·屈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4)、被……式:在动词前面加介词“被”表示被动,如《战国策·齐策》:“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
”5、什么是“六书”? 论述“六书”说的具体内容,并阐述其贡献及不足(1)六书:是汉儒总结出来的四种造字方法和两种用字方法(2分),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4分)。
(2)四体二用:清人戴震提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四种造字法。
转注、假借是二种用字法,这是“四体二用说”(4分).造字法,与汉字结构有关;用字法,与汉字结构无关。
(2分)(3)贡献与局限:贡献:“六书”在当时确实是个创造,可以说是古典文字学领域一个丰碑。
(2分) “六书”说的建立,把人们对字形的感性认识提高到了理性的高度,开辟了科学地认识字形的途径(2分)。
不足:但由于汉儒接触是秦篆和六国文字,由于时代和科学水平的限制,所以“六书”说并不完善,今天看来,它有不少错误和疏漏(2分)。
首先,许慎对“六书”说的某些界说含糊不清,所下定义欠于周密。
再次,汉儒缺少语言与文字关系的科学观念(2分)。
就字论字,割裂字和词、汉字和汉语的关系。
6、论述古代汉语中普通名词用作状语的几种情况,并举例分析说明。
(1)、表示行为的状态。
多带有比喻的意义,这种用法具有浓重的修饰色彩,往往能使动作行为生动形象,起到比喻的修饰效果。
可译为“象……一样。
”如:土崩瓦解”、“狼吞虎咽”、(2)、表示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或方法。
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3)、表示对人或事物的态度。
可译为“象……一样”。
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4)、表示行为发生或进行的处所。
可译为“在……”、“到……”。
如“而相如廷叱之。
”二、阅读题1.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天雨雪,武卧齧.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1.解释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义白:禀告幽:幽禁、幽闭齧:吃、嚼徙:迁移乳: 生子、下崽杖: 拄着旄:牦牛毛(每词2分,词义相近即可)2. 找出文中同义词连用的两个例子,并解释词义愈益(2分): 越、更(2分)操持(2分): 拿着(2分)3.找出文中使动用法的句子。
并标出有使动用法的字,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2.单于愈益欲降之(2分): 降,使动用法,使之投降(2分)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2分): 徙,使动用法,使(武)迁移(2分)1.解释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义侍: 在旁边陪着赐: 赐予啖: 吃掩: 遮盖雪:擦拭庙:宗庙妨:妨害(每词2分,共14分)2.找出文中宾语前置的句子,说明是哪种宾语前置的类型,并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丘之闻也(2分):否定句代词做宾语前置 (2分)翻译:(我)孔丘没有听说这种情况(4分)3.找出文中的双宾语结构,指出直接宾语与间接宾语,并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哀公赐之桃与黍(2分):“之”为间接宾语 (2分)“桃与黍”为直接宾语(2分)翻译: 鲁哀公赐给孔子桃子和黄米饭(2分)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文中义。
誉: 美誉署:官府适:正好弈: 下围棋遽:立刻曾:曾经对:对对子(每词2分,共14分,词义相近即可)2.找出文中宾语前置的句子,并翻译成现代汉语何难之有!(2分) 理解为: 有何难 (2分) 翻译为: 有什么难的呢? (2分)3.将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诸役以其幼而忽之,未及阻其前进众衙役因为他年幼而忽略了他,未来得及阻止他前进.将军以其方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将军认为他大气夸奖他,于是就指着厅里张贴的画让他做对子三、将下面古文加上标点,并译成现代汉语。
标点:1.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敝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
愿王熟计之也。
”惠王曰:“善。
”乃止。
(标点15分,每错2个标点扣1分)翻译:赵国准备讨伐燕国,苏代为燕国去劝说赵惠王说:“我这次来,经过易水,看见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甲壳钳住了鷸的喙。
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变成肉干了。
’河蚌对鹬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你就成了死鹬。
’它们俩谁也不肯放开谁,一个渔夫走过来,把它们俩一块捉走了。
现在赵国将要攻打燕国,燕赵如果长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会疲弊不堪,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就要成为那不劳而获的渔翁了。
所以希望大王认真考虑出兵之事。
”赵惠文王说:“好吧。
”于是就停止出兵攻打燕国.2. 标点: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标点15分,每错2个标点扣1分)翻译:梁惠王说:“我很乐意听您的指教。
”孟子回答说:“用木棒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梁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梁惠王回答:“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于是说:“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房里有健壮的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躺者饿死的人。
这等于是在上位的人率领着野兽吃人啊!野兽自相残杀,人尚且厌恶它;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施行政治,却不免于率领野兽来吃人,那又怎么能够做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说:‘最初采用土偶木偶陪葬的人,该是会断子绝孙吧!’这不过是因为土偶木偶太像活人而用来陪葬罢了。
又怎么可以使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3.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
马骇舆,则莫若静之,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
选贤良,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
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
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此之谓也。
(标点15分,每错2个标点扣1分)翻译:马惊恐车,那么君子就不能安坐在车上;平民百姓惊恐政事,那么君子就不能安坐政位。
马惊恐车,就不如使马安静;平民百姓惊恐政事,就不如给他们实惠。
选拔贤能的人,推举忠厚恭敬的人,提倡孝敬和友爱,收养孤寡之人,补助贫穷的人,如果这样,那么平民百姓就会安心政事政局,然后君子也就会安于政位。
传说:“君主,是船;平民百姓是水。
水能承载船只,也能倾覆船只。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练习题二一、论述题1.什么是异体字? 论述异体字的类型,并举例分析说明。
异体字又称或体字,是指共写一个词的不同的书写形式。
换言之,就是所记的词音、义完全相同而形体不同的字。
(2分)(1).造字方法不同的异体字(3分)。
如“泪、涙”;泪,会意字,从水从目。
涙,形声字,从水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