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第四册教案全册
- 格式:docx
- 大小:74.33 KB
- 文档页数:67
《小学信息技术》第四册教学计划一、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信息技术课程是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根据教学计划,随着我校各种条件的具备,已作为必修课开设。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 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 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形成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 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能够在他人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 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初步学会用计算机处理文字、图形的技能, 养成当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三、教学评价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 评价的方式应灵活多样,可以采用考试、考查,评估学生的作品和竞赛的方法。
不论采用什么方法进行评价都应鼓励学生创新, 使检查学生学习质量的手段和方法,像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一样充满活力。
四、第四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安排1、信息技术初步:了解电脑的本领及发展史,学会常用软件的安装及删除。
2、操作系统简单介绍:了解网络的初步知识,学会看到网上其他同学电脑内的信息。
3、用计算机作文,在 Word 中,制作自己的主页,并设置为 Web 页。
4、网络的简单应用,学会上网,学会网上游西湖,学会根据要求上网搜索宇宙奥秘的探索。
河大版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第四册下(教案)第四册下(教案)第一课展示自己的大舞台学习目标:1、了解网站建设规划流程。
2、收集整理资料。
教学重点:了解网站建设规划流程。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班级活动活泼有趣,怎样让远方的伙伴了解我们的校园生活呢,为了更好地展示我们的班级风采,让更多为认识和欣赏我们,我们制作班级网站,发布到因特网上,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班级。
二、认识网站结构:在因特网上,利用超级链接可以方便地将与网站主题相关联的一个个网页链接起来,使其变成一张有序的网,为人们展现丰富的主题内容。
每一个网站中,网页是由一层层超级链接组织起来的。
(参考课本第二页,看超级链接结构图)三、认识办网站的步骤:网站是由多个网页链接组成的,在开始制作网站前要做好整体规划。
1、确定网站的主题。
网站的主题着网站的风格,网站所包含的见面信息。
2、搜集素材。
通过多种渠道搜集网站所需要的素材。
包括文字、图片、音像等。
3、筛选、整理素材。
对搜集来的素材进行必要的挑选、修改、编排、整理,选出各类网页所需要的素材。
4、做好网站建设规划。
根据我们筛选、整理的素材,按照不同的分类,规划整理到不同的网页中。
同时注意使页面布局主题突出、美观大方,有自己的特色。
5、选择见面制作的软件,开始制作。
四、小组为单位整理页面资料。
规划网页内容。
五、小知识:一个网站是由多个网页组成的,我们通常把第一个网页称为网站的首页。
起名为index.htm。
它是网站的门面,我们要想尽办法让这个页面漂亮。
思考与练习:1、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选定主题,绘制班级网站结构图。
2、为自己的班级网站设计一个欢迎的首页。
第二课建筑网上家园――制作第一个网页学习目标:1、掌握建立站点的方法。
2、掌握保存网页及预览网页的方法。
教学重点:1、掌握建立站点的方法。
2、掌握保存网页及预览网页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如何建立站点:启动fronpape后,观察启动后的页面内容。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第四册南集完全小学教材分析本套教材是专门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编写的,共分四册:第一册主要讲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与知识、“画图”软件的基本使用和图像处理的初步认识;第二册主要介绍打字的基本方法和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第三册主要介绍文字处理软件的应用和因特网的基本使用;第四册主要介绍网站制作初步知识及综合应用与设计等内容。
本套教材渗透“任务驱动”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倡导学生的主动探究与合作交流。
在精心设计的几个学习栏目中,“做什么”是通过学习任务和作品范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通过“任务分析”引导学生思考解决学习任务的思路、方法及所需的计算机操作步骤;通过“试一试”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尝试,利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理解新概念,掌握并应用有关的命令和操作;通过“制作心得”指导学生反思整个问题解决的过程,总结其中的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实现“从特殊到一般”的过渡。
教学进度学生情况分析我校4-6年级有学生98人,在信息技术学习中有80%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扎实,15%的学生学习中出现只是掌握缺漏,但经老师点拨会有进步,5%的学生由于课上听讲不认真,造成知识缺漏较大,缺乏知识运用灵活性,学习中存在被动,这部分学生也是各班中的学困生。
教材目录第1单元网上安家——网站制作初步第1课Word大变身——用Word制作网页第2课牛刀小试——专业网页制作工具第3课“神速”建站——网站模板第4课网页“手拉手”——超链接第2单元谜语天地——综合任务(1)第1阶段寻谜第2阶段谜库第3阶段出谜第4阶段猜谜单元分析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展示自我的方式有了新的突破,交流的范围也扩大到了全世界.在Internet上“安家”已经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事情,现在的很多小学生在网上都有自己的小天地。
他们用自己的创意,制作出一个个独特的个人空间——Internet上的Web 站点,展示自己、交流信息、分享成功的喜悦。
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用不同的方法制作网页本单元共四课,共计16课时。
小学河大版信息技术教案第四册教案全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是针对小学河大版信息技术教材第四册的教学内容而设计的,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教案分为六个单元,包括计算机基本操作、文字处理、图像处理、网络基础、多媒体制作和信息安全等内容。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图像处理、网络浏览以及多媒体制作等操作,并具备一定的信息安全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2. 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能够创建、编辑和格式化文档;3. 掌握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能够编辑和调整图片;4. 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能够使用浏览器进行网页浏览;5. 掌握多媒体制作软件的基本操作,能够制作简单的音频、视频和动画;6. 培养信息安全意识,学会保护个人信息和遵守网络安全规范。
三、教学内容和安排1. 单元一:计算机基本操作a.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b. 计算机的开机与关机操作;c. 鼠标和键盘的基本使用方法;d.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
2. 单元二:文字处理a. 文字处理软件的界面和功能介绍;b. 创建、编辑和保存文档;c. 文字的格式化和排版;d. 插入图片和表格;e. 打印文档。
3. 单元三:图像处理a. 图像处理软件的界面和功能介绍;b. 打开、保存和编辑图片;c. 调整图片的尺寸和颜色;d. 添加特效和滤镜。
4. 单元四:网络基础a. 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b. 浏览器的介绍和安装;c. 使用浏览器进行网页浏览;d. 常见的网络应用和服务。
5. 单元五:多媒体制作a. 多媒体制作软件的界面和功能介绍;b. 制作简单的音频和视频;c. 制作简单的动画。
6. 单元六:信息安全a. 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b. 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c. 遵守网络安全规范。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师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各个单元的知识点和操作方法。
小学信息技术第四册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学习动力;2.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3.学习使用常见的办公软件进行文字处理、表格制作等操作;4.掌握互联网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5.提高学生的信息搜索与整理能力。
教学内容:一、计算机基本操作技巧1.认识计算机硬件组成:主机、显示器、鼠标、键盘等;2.开机与关机操作;3.掌握鼠标和键盘的基本操作技巧;4.文件的创建、打开、保存与关闭;5.了解计算机的常用快捷键。
二、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1.认识文字处理软件的界面和功能;2.创建、编辑和格式化文档;3.插入图片、表格和图表等元素;4.设置页面格式和打印文档;5.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常见快捷键和操作技巧。
三、表格制作与数据处理1.认识表格处理软件的界面和功能;2.创建、编辑和格式化表格;3.插入公式和函数实现简单计算;4.排序和筛选数据;5.使用图表功能进行数据可视化。
四、互联网的使用方法1.认识万维网的结构和基本原理;2.使用浏览器进行网页浏览和搜索;3.了解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和搜索技巧;4.掌握浏览器书签管理和收藏夹的使用;5.学习如何识别和防范网络安全风险。
五、信息搜索与整理能力的提高1.学习使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搜索,并筛选有效信息;2.教授学生使用标签和文件夹进行信息整理和归档;3.培养学生的信息筛选和分析能力,提高信息的获取效率;4.引导学生正确引用参考资料,并培养学术诚信意识。
教学方法:1.情境化教学法:结合实际生活场景,通过具体案例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2.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促进互相交流和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能力。
3.示范教学法:由教师进行操作示范,引导学生跟随操作,逐步掌握和熟悉技术操作。
4.讨论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提问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教学评价:1.考试评价:设计针对所学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书面考试,测试学生的掌握情况。
小学信息技术第四册教案1 小学信息技术第四册教案(1)小学信息技术第四册教案教学内容:第一课、我们怎样处理信息教学目的与要求: 1、学会分析简单事件的信息处理过程,并能写出基本环节; 2、以生活实例体会信息处理的每个基本步骤,了解信息处理的三大基本环节; 3、能正确判断人体主要信息器官的基本职能。
教学重难点:学会分析简单事件的信息处理过程,并能写出基本环节。
教学评价:学生是否能清楚时间的信息处理过程,能否尝试进行信息收集、处理和信息报告。
师生双边教学活动预设预设修改生成记录一、新课导入在数学学习中,我们曾做过很多应用题,但你想过没有,做应用题时,人的工作过程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下。
二、主动探究、分层指导。
1、读题,获取应用题信息→与过去已有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综合、理解题意→按理解的题意动手试做,反复多次(脑进行思维并指挥手输出工作过程)→检验做的结果是否正确→正式做完,结束工作,大脑放松。
这个过程就是人处理信息的基本过程,是在人的大脑指挥下进行的,细想起来非常复杂。
2、喝鸡汤1)想一想,如果我们要和鸡汤会有哪些步骤?(学生思考、回答) 2)我们老仿照前面的方法,分析一下,对于喝鸡汤这件事,人的工作(行为)过程是怎样的,并把分析结果写在书上第3页的方框内。
3、小实践在上面两个例子中,如果把那些复杂的工作过程归类成输入(接受)信息、传递(传送)信息、判断(处理)信息、输出信息(处理结果)四种,那么,人的眼、耳、鼻、口、手、大脑及神经和笔、纸、图书分别于哪种工作相关联呢?请用直线连起来,见书第4页。
4、好人好事小报告 1)在暑假期间,同学们做了哪些好人好事呢?我们可以调查一下。
为了广泛收集同学们好人好事的相关信息,准备采用哪些方法?讨论完成P5 2)无论用那些方法,都应该设计一张信息总表。
3)信息收集方法有哪些?请同学们说一说。
(学生回答) 4)师小结:①一个一个地询问,并记录下来。
2019-2020年小学信息技术第四册设计二POP广告设计教案河大版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练习,仿照教材中提供的范例,进一步综合应用word及画图软件制作POP广告。
2.学会观察、分析和欣赏word中产生的作品。
3.提高对信息技术在社会中重要作用的认识,增强学习信息技术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WORD中自选图形与艺术字的综合运用。
教学难点:将画图中图形综合应用到WORD文档中。
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张精美的广告图片,请同学们欣赏一下。
(出示课件:漂亮的广告图片)这些图片有的是用画图软件完成的,有的是用WORD软件制作的,有的更复杂些的,则应用了PHOTOSHOP等多种图片处理工具。
请同学们谈一谈你对这些图片的看法,这样的广告有什么用途,有什么好处??生:生动,趣味性强;生:简捷鲜明,让观赏广告的对象感到轻松;生:能够美化环境,营造和烘托销售(推荐)气氛;生:可以达到促进商品销售的目的……二、新授:今天这节课,我们仿照教材中提供的范例,进一步综合应用word及画图软件制作POP广告。
由于我们使用的软件比较简单,可能制作的效果没有同学们刚才观赏的广告图片漂亮,但是,只要同学们在制作过程中有自己的想法,体现出自己的新意,就是成功的。
我们不但要练习软件的操作技术,更要锻炼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同学们先自学课本P49——P53页,通过自学和讨论,弄清课本中制作POP广告过程中应用了哪些软件及其功能,再思考一下在制作过程中,除了课本中使用到的软件功能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哪些功能学生汇报:所用软件:WORD 画图功能:画图中的曲线工具,画图中的任意形状的选择工具;WORD中的艺术字设置,自选图形设置,文本框的设置……师:同学们自学非常认真、仔细,下面时间,由同学们参照课本中的广告,自行设计有自己行色的广告图案,如果实在没有自己的创意,同学们也可能学习课本中的图案进行练习。
(根据学生不同的水平,将学习任务分梯度分配,在掌握了基本知识后,让个别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发挥其自身特长)学生练习,师巡回指导。
信息技术第四册教案
本套教材是专门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编写的,共分四册:第一册主要讲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根本概念与知识、“画图”软件的根本使用和图像处理的初步认识;第二册主要介绍打字的根本方法和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第三册主要介绍文字处理软件的应用和因特网的根本使用;第四册主要介绍网站制作初步知识及综合应用与设计等内容。
本套教材渗透“任务驱动”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倡导学生的主动探究与合作交流。
在精心设计的几个学习栏目中,“做什么”是通过学习任务和作品范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通过“任务分析”引导学生思考解决学习任务的思路、方法及所需的计算机操作步骤;通过“试一试”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尝试,利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理解新概念,掌握并应用有关的命令和操作;通过“制作心得”指导学生反思整个问题解决的过程,总结其中的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实现“从特殊到一般”的过渡。
小学信息技术第四册设计三电子报刊设计1(精选教案)河大版设计三电子报刊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并应用word程序的操作方法;增强审美意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会观察、分析和欣赏word中产生的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对信息技术在社会中重要作用的认识,增强学习信息技术的主动性;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对友情和亲情有新的体验。
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王亚娟是六年级一班的班干部,也是学校芽芽学社的社长。
近来她的名声大振,因为有他们文学部主办的《芽芽报》深受同学们的喜爱,成为校园内一条亮丽的风景线。
师:同学们学校办的《芽芽报》你们都看过没,生:看过。
生1:《芽芽报》形式新颖,内容精彩,写的都是科普我们身边的真实小故事。
生2:我的照片还在《芽芽报》上出现过呢,生3:王亚娟是我的偶像。
师:大家有没有想过自己亲手制作一张报刊送给朋友和亲人。
生:想!但会很难吧?师:其实我们学过word的基本操作后,报刊的制作就不是那么神秘了。
这节课,我们的任务就是运用前面所学的word基本操作方技来制作一张属于自己创意的电子报刊。
师:在制作之前,先请同学们欣赏几电子报刊。
教师出示几张在设计和制作上独具风格的电子报刊。
师:观察一下这几张电子报刊,它们都由哪些基本元素组成,生:文字、图片和图形,艺术字、自选图形。
师:用到了什么工具?运用了哪些技巧?设计制作一份电脑小报的工作流程学生讨论:1设计意图:由学生非常熟悉的《芽芽报》切入,明确了本课的教学任务。
欣赏儿张设计和制作上独具风格的电子报刊的环节,让学生进入了艺术创作的意境,并在学生的注意力比较集中的情况下,讲解、示范了word程序中的一些使用技巧,使学生记忆深刻,起到了开拓学生思路、抛砖引玉的作用。
师(小结):电子报刊的制作过程当中,仅仅靠熟练的操作和技巧的使用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精心的设计和独特的创意,这二者如能很好地结合运用,就一定能设计出很好的电子报刊。
2019-2020年小学信息技术第四册第3课“神速”建站-网站模板1教案河大版课前准备:浏览几个网站,探究一下网站的结构特点。
教学目标:1.使同学们学会建立动漫网站的方法。
2. 会为网站制作主页,将其他已经制作好的网页加入该网站;3.培养同学们学习制作网页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今天我们学习如何建立网站。
二、按下列步骤操作。
1.建立动漫网站(1)启动FrontPage。
(2)建立网站。
第1步:在文件菜单中选择“新建”→“站点”。
第2步:在出现的新建窗口中左边选择“只有一个网页的站点”,在“指定新站点的位置”文本框中输入“d:\陈菱\动漫网站”(“陈菱”换为自己的名字),这样是将网站建立在自己的个人文件夹下,网站名为“动漫网站”。
第3步:单击“确定”按钮,建立好网站。
“文件夹列表”框,是以文件夹的形式管理我们的网站的。
可以看到在新建成的网站中自动产生了两个文件夹:-private文件夹一般存放私人的资料,image文件夹一般存放制作网站时所用的图片。
index.htm是站点中的主页,在因特网上有约定,当通过浏览器打开一个网站时,它会自动打开这个网站中名为index.htm或default.htm的网页。
2.为网站制作主页(1)打开主页注意:右边的编辑窗口的标题,也就是默认的要编辑的网页的名字,叫做new-page-1.htm,不是我们的主页index.htm。
编辑主页前,要双击文件夹列表中的index.htm,这时,编辑窗口中的网页名字也变为了index.htm,这时才是开始编辑主页。
(3)编辑主页。
主页上访问者浏览到的第一个网页,因此要精心设计才能给访问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主页的制作方法,与普通网页也没有什么区别。
用前面学过的方法,编辑一个主页。
内容不用太多,简单介绍自己网站的内容。
3.将其他已经制作好的网页加入该网站(1)打开网页。
单击工具栏中的“打开”按钮,打开前面编辑的“柯南”网页。
(2)另存网页。
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对信息和信息技术有感性认识·认识常见的信息处理工具·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应用2 情感目标:·意识到信息和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萌发学习、应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二、【教学内容】1·信息2信息传递、获取、存储等信息技术及常用工具3·计算机的基本应用4·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要求三、【教学重点】1·信息技术的表现形式2计算机的基本应用四、【教学难点】·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含义·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五、【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本课是信息技术课程的第一课,对于从来没有学过计算机知识的学生来说,上课环境很陌生也很新奇,“信息”及“信息技术”等概念也比较抽象,因此教学中应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意从生活素材中进行导入,精心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首先从学生生活体验出发引入了信息的含义,然后分别介绍了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本应用。
总的来看,本课内容点很多,应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重点突出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特点:传递、接收、存储、处理信息。
如果在机房上此课,一定要先讲解上机的基本守则。
这些规定学生无法全部理解,应在后续课程中不断强化或提醒。
“信息的接受和传递”与后面的“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常用的信息处理工具”密切关联,共同构成了完整系统的“信息技术介绍”模块。
介绍“计算机的应用”时,教材建议了一个学生讨论活动,该活动的实施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有助于他们更为清晰地认识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信息处理方面的强大功能。
六【教学方法和手段】综合应用言语讲解和多媒体课件启发学生,通过听案例、说想法、看课件等活动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同时初步理解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七【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数码照相机八【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什么是信息你知道吗(学生回答)简单地说,信息就是指对人么有用的数据、消息。
小学信息技术与社会教育教材第四册教学方案教学方案第一单元: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课程目标本单元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关于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包括计算机的定义、组成部分以及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1.2 教学内容1.2.1 计算机的定义和特点1.2.2 计算机的组成部分1.2.3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1.3 教学重点与难点1.3.1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定义和特点1.3.2 掌握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及其作用1.3.3 了解计算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1.4 教学方法1.4.1 观察法:通过展示计算机硬件的实物,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计算机的组成部分。
1.4.2 案例法:通过实际应用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1.5 学习任务1.5.1 完成相关课本练习题,巩固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理解。
1.5.2 搜集关于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案例,进行展示和分享。
1.5.3 参观计算机相关企业或者实验室,了解计算机的实际应用情况。
第二单元:网络与信息安全2.1 课程目标本单元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掌握网络的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了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
2.2 教学内容2.2.1 网络的定义和特点2.2.2 网络的构成和工作原理2.2.3 信息安全的概念和保护措施2.3 教学重点与难点2.3.1 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3.2 掌握网络的构成和工作原理2.3.3 了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相关保护措施2.4 教学方法2.4.1 实验演示法:通过展示网络的工作原理,让学生理解网络的构成和数据传输过程。
2.4.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信息安全事件案例,引导学生了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
2.5 学习任务2.5.1 设计一个简单的局域网拓扑结构,进行实验演示。
2.5.2 阅读相关文献,了解当前热门的信息安全事件,进行案例分析。
2.5.3 分组讨论,总结个人在网络使用中的信息安全意识并提出改进方案。
第三单元:多媒体技术与应用3.1 课程目标本单元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多媒体的制作工具和技术,以及了解多媒体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小学河大版信息技术教案第四册教案全教案一:计算机基本操作及应用教学目标:1.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
2.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3.学会使用计算机进行简单的文字处理。
教学重点:1.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开关机操作方法。
2.学会使用鼠标进行移动、点击和双击操作。
3.学会打开和关闭软件程序。
教学难点:1.鼠标的使用方法。
2.通过鼠标打开和关闭软件程序。
教学准备:1.计算机教室。
2.计算机硬件设备。
3.课件软件。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 (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计算机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简单介绍计算机的定义和作用。
Step 2: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 (15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计算机的开关机操作方法,并进行实地演示。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帮助他们熟悉这些操作方法。
Step 3:鼠标的使用方法 (1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鼠标的外观和使用方法,并进行实地演示。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帮助他们熟悉鼠标的使用。
Step 4:打开和关闭软件程序 (3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打开和关闭软件程序的方法,并进行实地演示。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帮助他们熟悉这些操作方法。
Step 5:文字处理 (2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使用计算机进行简单的文字处理,并进行实地演示。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帮助他们熟悉这些操作方法。
Step 6:巩固和拓展 (10分钟)教师向学生提问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并鼓励学生提出与计算机相关的问题。
Step 7:作业布置 (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再次进行计算机的开关机、鼠标的使用、打开和关闭软件程序、文字处理等操作。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第四册
南集完全小学
教材分析
本套教材是专门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编写的,共分四册:第一册主要讲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与知识、“画图”软件的基本使
用和图像处理的初步认识;第二册主要介绍打字的基本方法和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第三册主要介绍文字处理软件的应用和因特网的基本使用;第四册主要介绍网站制作初步知识及综合应用与设计等内容。
本套教材渗透“任务驱动”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倡导学生的主动探究与合作交流。
在精心设计的几个学习栏目中,“做
什么”是通过学习任务和作品范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通过“任务分析”引导学生思考解决学习任务的思路、方法及所需的计算机操作步骤;通过“试一试”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尝试,利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理解新概念,掌握并应用有关的命令和操作;通过“制作心得” 指导学生反思整个问题解决的过程,总结其中的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实现“从特殊到一般”的过渡。
教学进度
南集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4-6 年级有学生98 人,在信息技术学习中有80% 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扎实,15% 的学生学习中出现只是掌握缺漏,但经老师点拨会有进步,5% 的学生由于课上听讲不认真,造成知识缺漏较大,缺乏知识运用灵活性,学习中存在被动,这部分学生也是各班中的学困生。
教材目录
第 1 单元网上安家——网站制作初步
第 1 课Word 大变身——用Word 制作网页第 2 课牛刀小试——专业网页制作工具
第 3 课“神速”建站——网站模板
第 4 课网页“手拉手”——超链接
第 2 单元谜语天地——综合任务( 1 )
第 1 阶段寻谜
第 2 阶段谜库
第 3 阶段出谜第4 阶段猜谜
单元分析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展示自我的方式有了新的突破,交流的范围也扩大到了全世界.在Internet 上“安家”已经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事情,
现在的很多小学生在网上都有自己的小天地。
他们用自己的创意,制作出一个个独特的个人空间——Internet 上的Web 站点,展示自己、交流信息、分享成功的喜悦。
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用不同的方法制作网页本单元共四课,共计16 课时。
第1课Word大变身----- 用Word制作网页
第1课Word大变身---- 用Word制作网页
第2课牛刀小试一一专业网页制作工具
教学反思:
第2课牛刀小试一一专业网页制作工具
第3课“神速”建站一一网站模板
第3课“神速”建站一一网站模板
第4课网页“手拉手”一一超链接
第4课网页“手拉手”一一超链接
教学反思:
单元分析
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国就出现了谜语。
从隋唐时期开始,正月十五观灯、猜灯谜逐渐成为一项传统的民间娱乐活动。
猜谜语不仅有趣,还能够通过猜谜语增长知识、开发智力,愉悦身心、陶冶情操。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网上灯谜迅速兴起,出现了许多与猜谜有关的网站。
在这些网站上,不仅有谜语知识介绍、提供谜题供人破解等栏目,还欢迎网友自己制谜题呢。
本单元中,让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寻谜——制谜——猜谜的活动。
制作一个请人猜谜的演示文稿,看谁是猜谜大王!
本单元共四课,共计16 学时
第一阶段寻谜
教学反思:
第二阶段谜库
第二阶段谜库
教学内容:POWERPOINT 课时4
教学目的:1、掌握启动和退出PowerPoint的方法;2、认识PowerPoint 窗
教学过程:教学侧记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看一下powerpoint的动画演示 - “欢迎进入PowerPoint 世界!”
2、问:谁知道这是用什么编制的?(引出PowerPoi nt的重
要性)那么,你认为可能会在什么方面使用powerpoint呢?
(在高级的现代商业活动中,公司重要的的装备:笔记本电脑。
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使用powerpoi nt;教师教学中使用
powerpoint .. )
3、这节课,我们就来进入Powerpoint的世界,看看究竟有啥本事。
二、认识powerpoint:
1、启动Powerpoint,单击“开始”宀“程序”宀“Microsoft powerpoi nt”就可以启动它,启动后,我们再选择“空演示文稿”,点击“确定”就可以了。
然后会出现一个对话框,这时我们选空白幻灯片,进入Powerpoi nt编辑界面。
2、认识Powerpoint界面。
A、提问:想一想这窗口和已学过的什么窗口相类似?
(word)
B、介绍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窗口控制按钮、编辑区
等界面内容。
南集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南集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南集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南集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南集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南集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南集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第4阶段猜谜
第3阶段PowerPoint世界--- 出谜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第四册(下)
教材分析
本套教材是专门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编写的,共分四册:第一册主要讲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与知识、“画图”软件的基本使用和图像处理的初步认识;第二册主要介绍打字的基本方法和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第三册主要介绍文字处理软件的应用和因特网的基本使用;第四册主要介绍网站制作初步知识及综合应用与设计等内容。
本套教材渗透“任务驱动”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倡导
学生的主动探究与合作交流。
在精心设计的几个学习栏目
中,“做什么”是通过学习任务和作品范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通过“任务分析”引导学生思考解决学习任务的思路、方法及所需的计算机操作步骤;通过“试一试”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尝试, 利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理解新概念,掌握并应用有关的命令和操作;通过“制作心得”指导学生反思整个问题解决的过程,总结其中的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实现“从特殊到一般”的过渡。
教学进度
教材目录
第3单元记者行动一一综合任务(2)
第1阶段选题计划
第2阶段数据统计
第3阶段有法可依
第4阶段调查报告
第4单元小设计师综合任务(3)设计1个人名片设计
设计2 POP广告设计
设计3电子报刊设计
设计4电子贺卡设计
学生情况分析
第三单元记者行动——综合任务(2)
教材分析:
1.本课内容是Word 的实际应用,它并不是单纯表格的操作,而是将表格的应用整合在整个活动之中,注重知识的运用,信息的统计等综合素质。
2.表格的一般知识应用。
如:(1)如何插入表格;(2)改变单元格的高度和宽度,如果修改的是整行和整列的大小。
(3)插入行列。
(4)利用表格工具栏画修改表格,包括画表格线、擦表格线等。
(5)表格线色和表格底色。
(练习中用到)。
(6)合并和拆分单元格等。
3.页面设置,打印预览等。
4.本次综合任务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煅炼,也是对Word 的全面的练习。
本单元共 4 课,共计12 课时
南集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课前准备观察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
二、做什么
选出自己的课题,作为一名小记者去采访。
根据调查内容,制定调查计划。
三、根据确定的行动课题,进行分组,并利用计算机打印WORD文稿上交。
四、学生讨论、分组学生分成6组,每4人一组
五、学生操作WORD2000
(一)、制定采访计划:
1、为本任务创建专用文件夹一一记者行动
2、建立Word文档,
(1)在Word输入分组计划,并进行编辑。
要求以表格形式填写本组的调查内容及分组情况、采访内容等。
主题可参考课本36页。
(2)设计打印调查采访所需问卷
(二)、在采访中会有调查采访问卷,要设计好问卷栏目和调查内容,形式可参考课本38页,执行“文件——打印命令, 在打印对话框中选择打印的分数和打印的页码,然后单击确定在Word中,进行排版美化,通过打印机把计划书打印出来,
每人一份,以使小组内的每个成员明确本组的内容及各自承担的任务。
然后,上交打印稿。
教师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