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贝叶斯纳什均衡(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中科院, 张玲玲)
- 格式:ppt
- 大小:494.00 KB
- 文档页数:40
4.1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和贝叶斯纳什均衡4.1.1 不完全信息博弈在前两章,我们介绍了完全信息博弈。
在这种博弈中,每个参与人对所有其他参与人的支付收益函数是完全了解的,即支付收益函数是所有参与者的共同知识。
但是在现实的博弈应用,许多博弈并不满足完全信息的要求。
比方说,当你新接触一个陌生人时,并不能确定他的喜爱偏好是什么,通常需要寻找话题进行沟通来获取信息;而在一次古玩交易中,当你作为买家时,你并不清楚卖主愿意脱手的最低价格是多少。
类似上述这些不满足完全信息假设的,称为不完全信息博弈。
在不完全信息博弈中,至少有一个参与者不能确定另一参与者的支付收益函数。
【例 4.1】下面是一个不完全信息的市场博弈例子。
假设某商品的市场需求有高、中、低三种,公司A 和公司B 都具备扩展生产规模和维持原有规模两种策略。
两家公司的具体支付收益如下表所示:公司A 和公司B 对市场需求的概率分布是清楚的,但B 不了解A 的成本函数,其对博弈的支付收益也不了解,A 对博弈的支付收益是清楚的。
从表4.1可以看出,如果市场需求是高,假定公司A 扩展,那么公司B 的最优选择也是扩展;如果市场是中等需求,假定公司A 扩展,公司B 的最优选择为维持,若公司A 采取维持,那么公司B 最优选择变为扩展;当市场需求低时,无论公司A 采取什么策略,B 都优先采取维持的策略。
因此,公司B 最优的选择依赖于市场的需求规模。
4.1.2 海萨尼转换在上述的例子中,公司B 就像在与三个不同状况的公司A 博弈。
在1967年以前,这样的不完全信息博弈是无法分析的,因为当一个参与者并不知道他在与谁博弈时,博弈的规则是没有定义的。
海萨尼在1967—1968年提出的转换方法——海萨尼转换成为解决这一类博弈问题的标准方法。
海萨尼为博弈中引入一个虚拟参与人—“自然”,自然首先选择行动决定参与人的特征,参与人知道自己的特征,其他参与人不知道(上例中是决定市场需求,公司A 知道自己的特征,公司B 不知道公司A 的特征)。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贝叶斯纳什均衡海萨尼1、前两篇⽂章讲的博弈都包含⼀个基本假设,即所有参与⼈都知道博弈的结构、规则、⽀付函数,因⽽称为完全信息博弈。
然⽽现实中,参与者并不了解其他参与者的⼀些信息,即不完全信息博弈(games of incomplete information)。
2、当对⼿有多种情况时,⽐如市场博弈的例⼦,在位者成本函数可能有需求⾼、需求中、需求低三种情况,那么可以采取“海萨尼转换”,即引⼊⼀个虚拟的参与⼈“⾃然”,⾃然⾸先⾏动,选择参与⼈的类型,被选择的参与⼈知道⾃⼰的真实类型,其他参与⼈并不清楚这个参与⼈的真实类型,但知道各种可能类型的概率分布。
如下图所⽰:3、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海萨尼转换(Harsanyi transformation)把不完全信息博弈转换成完全但不完美信息博弈(complete but inprefer information)。
“不完美信息”指“⾃然”作出了选择,但其他参与⼈并不知道它的具体选择是什么,仅知道各种选择的概率分布。
4、在静态不完全信息博弈中,参与⼈同时⾏动,每个参与⼈的最优战略依赖于⾃⼰的类型,他不可能准确的知道其他参与⼈实际上会做出什么选择,但他能正确的预测其他参与⼈的选择是如何依赖于各⾃的类型的。
决策的⽬标就是在给定⾃⼰的类型和别⼈的类型依从战略的情况下,最⼤化⾃⼰的期望效⽤。
海萨尼定义了“贝叶斯纳什均衡”,给定⾃⼰的类型和别⼈类型的概率分布,每个参与⼈的期望效⽤达到了最⼤化,没有⼈有积极性选择其他战略。
5、举个例⼦,某⼀市场原来被A企业所垄断,现在B企业考虑是否进⼊。
B企业知道,A企业是否允许它进⼊,取决于A企业阻挠B企业进⼊所花费的成本。
如果阻挠的成本⾼,A企业的最优战略是默许B进⼊。
如果阻挠的成本低,A企业的最优战略是阻挠。
⽀付矩阵如下表所⽰:B企业并不知道A企业的阻挠成本是⾼还是低。
这⾥,某⼀参与⼈本⼈知道、其他参与⼈不知道的信息称为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