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虫害的田间调查和取样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植物病虫害病害调查植物病虫害病害调查1. 引言植物病虫害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有着严重的影响,因此及时进行病害调查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植物病虫害病害调查的目的、方法和步骤,以及数据分析和结果报告的相关内容。
2. 目的植物病虫害病害调查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了解病虫害病害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有助于建立病害发生的空间分布模型;- 根据病虫害病害的发生情况,及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减少病害对农作物的损害;- 为农作物品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农作物对特定病虫害病害的抗性和适应性。
3. 方法和步骤进行植物病虫害病害调查的方法和步骤如下:3.1. 选择调查对象根据农作物类型和地域特点,选择特定的农作物进行病虫害调查。
一般选择主要种植的农作物,例如水稻、小麦、玉米等。
3.2. 病虫害病害标本采集根据农作物生长周期和病虫害病害的特征,合理选择标本采集时间。
对于病虫害病害,需要采集受感染的植株、受感染的叶片、病斑等标本进行后续的病原学鉴定和分析。
3.3. 调查样本的选择和标记对于大面积的农田,可以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调查样本。
对于每个样本,需要标记地理位置、农作物品种、种植方式等信息。
3.4. 病虫害病害调查数据的记录在调查过程中,准确记录病虫害病害的发生情况和分布情况。
包括病虫害的类型、发生程度、所在地理位置等。
4. 数据分析和结果报告调查结束后,对病虫害病害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如下结果:4.1. 病虫害病害的发生频率和分布根据调查数据,分析病虫害病害的发生频率和分布情况。
通过统计和图表展示,了解病虫害病害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农作物上的发生情况。
4.2. 病虫害病害的防治建议根据调查结果,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农作物的病虫害病害,提出相应的防治建议,包括防治措施、防治时机、防治药剂等相关信息。
4.3. 农作物品种选育建议根据调查分析,评估农作物对特定病虫害病害的抗性和适应性,为农作物的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田间实验测定害虫的方法以田间实验测定害虫的方法为标题,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通过田间实验来测定害虫的方法。
一、确定实验目的和选取适当的田地在进行田间实验之前,首先需要确定实验的目的,即要测定的害虫种类和对它的数量、分布范围等进行调查和研究。
然后选择适当的田地,通常会选择害虫较为严重的田地进行实验。
二、田间观察和标本采集在田地中进行观察,记录害虫的数量、种类和分布情况。
观察可以通过直接目测或使用显微镜等工具来进行。
同时,根据实验目的,采集害虫标本,用于后续的鉴定和研究。
三、建立样方和样地在田地中选取合适的样方和样地,以代表田地的整体情况。
样方是指在田地中选取的一定大小的区域,样地是指在样方中选取的实际进行观测和研究的区域。
样方和样地的选取应具有代表性,并且要注意避免人为干扰。
四、害虫种类鉴定和数量统计将采集到的害虫标本进行鉴定,确定害虫的种类和数量。
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和比对相关的害虫鉴定手册来进行鉴定。
鉴定后,统计害虫的数量,可以采用直接计数或间接估算的方法。
五、分析数据和结果根据实验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结果的推断。
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来分析数据,比如计算平均值、标准差、方差等。
根据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关于害虫数量、分布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结论。
六、控制实验和对照实验为了验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可以设置控制实验和对照实验。
控制实验是在同一田地中设置不施用农药或其他防治措施的区域,用于对比实验区的差异。
对照实验是在其他田地或条件下进行的实验,用于对比不同田地或条件下的害虫情况。
七、总结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进行总结和讨论。
总结实验结果,得出对于害虫种类、数量和分布等方面的结论。
讨论实验结果,分析可能存在的误差和不确定性,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田间实验是测定害虫的一种常用方法。
通过田间观察、标本采集、样方和样地的建立、害虫种类鉴定和数量统计、数据分析和结果推断、控制实验和对照实验等步骤,可以获取关于害虫的详细信息,并为害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棉花田间调查记载项目及取样方法一、调查记载项目1.地理位置信息:记录棉花田的具体位置,包括经纬度、地理标志等信息,方便对不同地区的棉花生长情况进行比较研究。
2.棉花品种:记录棉花的品种信息,包括品种名称、种植面积等,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3.棉花生长情况:记录棉花的生长情况,包括植株高度、茎干粗细、叶片形态、花期等信息,用以评估棉花的健康状况和生长发育水平。
4.病虫害情况:记录棉花受病虫害的程度和种类,包括病虫害名称、发生面积、发病情况等,为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5.施肥情况:记录棉花的施肥情况,包括施肥时间、施肥剂量、施肥方法等,用于评估施肥效果和合理调整施肥措施。
6.灌溉情况:记录棉花的灌溉情况,包括灌溉时间、灌溉量、灌溉方式等,用于评估灌溉效果和合理安排灌溉措施。
7.收获情况:记录棉花的收获情况,包括收获时间、收获量、棉花质量等信息,为评估产量和质量提供依据。
二、取样方法1.植株取样:随机选择一定数量的棉花植株,包括不同生长期的植株,进行测量和观察。
比如,测量植株高度、茎粗细和叶片长宽等参数,观察叶片病斑和虫害受害情况。
2.样品留存:选择代表性的棉铃和叶片样品进行留存,用于后续的实验室分析和检测。
比如,棉铃样品可以用于测定棉花籽粒质量和纤维长度等参数,叶片样品可以用于检测病原菌和病毒。
3.土壤取样:按照棉田的不同生长期,选择一定数量的土壤样品进行采集。
比如,在播种前采集种植深度的土壤样品,以了解土壤肥力和有机质含量;在开花期采集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以了解根系分布和水分利用状况。
4.病虫害样品:根据实际病虫害情况,选择受害较严重的植株或区域,采集病虫害样品。
比如,采集受感染的叶片、果铃、根部和虫害昆虫等样品,用于病虫害的鉴定和研究。
以上是一种常见的棉花田间调查记载项目及取样方法的介绍,通过科学的调查和取样,可以全面了解棉花的生长情况和产量指标,为棉花的种植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病虫害防治中的调查与诊断技术病虫害是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产生重大影响。
为了有效防治病虫害,调查与诊断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病虫害防治中常用的调查与诊断技术,旨在提高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一、病虫害调查技术病虫害调查是确定病虫害发生程度和类型的重要手段。
通过调查,可以及时了解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1. 样本采集与保存调查病虫害前,首先需要采集标本样本,选择受害植物的症状明显部位,如叶片、茎、果实等。
采样时要注意保持标本的完整性,避免病虫害样本的交叉感染。
为了确保样本的保存,可以使用密封袋或存放于低温环境中。
在样本保存过程中,同时要记录采样的时间、地点和环境等相关信息,以便后续分析。
2. 病虫害观测与记录在调查过程中,重点观测受害植物的症状和病虫害的发展情况。
对于病害,要注意观察受害植物叶片的颜色、形状和质地变化;对于虫害,要观察受害植物的叶片、幼苗和果实等部位。
观测过程中,要详细记录病虫害的特征和数量,并结合其他环境因素,提供准确的数据基础。
同时,建立数据库用于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有助于对病虫害种类和发生规律的研究。
二、病虫害诊断技术病虫害诊断是根据病虫害的症状特征、寄主植物和病原鉴别,准确确定病虫害类型和病因。
1. 病害诊断方法在确定病害类型时,可以结合病害图谱和参考书籍进行研究。
通过比对已知病害类型,对比受害植物的症状和形态特征,可以初步确定病害类型。
进一步的病害诊断可以采用病原菌分离、培养和鉴定的方法。
通过采集受害植物样品,提取病原菌,培养出纯种菌株,进行形态、生理和分子鉴定,最终确定病原菌的种类。
2. 虫害诊断方法虫害诊断主要通过显微镜观察和形态学特征分析。
通过观察害虫的生物特性、体形、头部、足部结构等特征,可以初步判断虫害种类。
对于难以区分的虫害,可以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进一步鉴定。
通过提取害虫的DNA,进行PCR扩增并测序,与已知的DNA序列进行比对,最终确定虫害种类。
农业虫害田间调查方案
背景
农业虫害是一个在农业生产中非常普遍的现象。
虫害的严重程度对农民的收成和种植效率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农业虫害的及时控制和预防是很关键的。
目的
本文旨在介绍一种可行的农业虫害田间调查方案,以帮助农户们更好地了解虫害情况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调查步骤
第一步:估算虫害种类和危害程度
估算虫害种类和危害程度是了解虫害情况的第一步。
对于每个虫害种类,需要了解它们的特征、生活习性和危害潜力。
可以上网查找相关信息,也可以向专业农业机构或农民询问。
第二步:检查虫害出没地点和藏身之处
了解虫害的出没地点和藏身之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虫害的真实情况。
一些虫害会寄生在植物的花、叶片、茎、根等部位上,有些则会藏身于土壤或树皮下。
第三步:观察虫害样本并辨认虫害
收集一些虫害样本并通过观察来辨认虫害种类,这是了解虫害情
况的重要一步。
虫害样本可以通过覆盆子、黄板等方法采集,然后用
显微镜观察形态特征。
第四步:确定虫害分布情况
不同的植物部位和地点可能会发生不同种类和数量的虫害。
因此,通过在不同场地、生长时间和植物部位上进行虫害检测,可以更精确
地确定虫害分布情况。
第五步: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在调查完成后,我们可以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虫害控制措施,例如使用化学药剂,或者采用生物防治方法。
结论
通过以上调查步骤,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虫害种类和严重程度,
确认其分布情况,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控制,从而保证农业生产的
正常运转。
农业虫害田间调查方案1. 调查目的农业虫害对农作物的发展和产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
准确掌握田间虫害情况,可以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保障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展,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本调查方案旨在通过科学系统的调查方式,记录和分析农业虫害的情况,为未来的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2. 调查内容本次农业虫害田间调查分为2个层面:2.1 农作物层面调查员需记录下调查范围内主要的农作物类型、生长期、种植密度、种植间距等信息。
依托于此,在作物生长期间对目标农作物产生影响的害虫种类、数量、危害程度等方面进行调查。
调查员在田间通过人眼和手动观察的方式,挑选主要株、叶和果实进行品种确定和计数。
另外,请注意用菜篮或其他工具避免对农作物造成二次伤害。
如必要可结合粘板、黄板等工具对虫害情况进行进一步明确和确认。
2.2 环境层面在环境层面中,我们需要考虑一些与虫害有显着相关的因素。
这些因素可能影响害虫的生长和繁殖。
这些因素可被归类为气候、地形和水文。
在调查期间,以下是需要关注的主要因素:•气候:气温、降雨量、风向、湿度等等。
•地形:土地类型、高低起伏、斜坡等等。
•水文:水源、排水、湖、河流等等。
3. 调查流程3.1 选择调查区域和时间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大致范围,然后找到一片符合条件的农田。
该农田应该能代表目标地区的典型情况。
尽可能选择在同一地理区域内不同农业种植活动的田地,以尽可能展现全面的害虫情况。
次要作物不应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确保调查效果。
确保在繁忙的季节进行调查,以尽可能展现害虫的现状。
3.2 准备调查工具调查前,需要准备虫害剪、手套、放大镜、记事本、铅笔、标记工具等调查工具。
按照实际需要准备调查车辆和上传数据的设备。
3.3 开始调查从一侧开始逐一调查作物区域和环境区域。
要记录数据时,需要在调查地点进行标记,注意不要在有多个标记的地方记录答案。
尽量确保在大多数关键时刻进行记录,并在调查后再进行确认。
如果风太大或天气暴雨,这些数据将会因不完全记录而变得无效。
农业虫害田间调查方案研究背景作为重要的农作物,农业发展离不开对其病虫害的防治。
而病虫害的预测和预防需要采取科学、可行的调查方法,以确保其精准性和实效性,从而为农民提高产量、提高农作物质量和保护粮食安全提供可靠方法。
调查目的本文旨在制定一份科学、系统、实用的虫害田间调查方案,以对农业作物的病虫害作出及时、准确的判断和预测,为防治病虫害提供依据,并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调查规划调查流程虫害田间调查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调查区域:选择比较典型的田间样地,具有代表性。
2.制定观察计划:观察天气有利条件下,对每个观察地点先进行试验观测,尝试测定虫害的分布、数量、发生程度和饥饿程度等。
3.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观察计划:如根据病虫害数量的变化调整观察地点、进一步判断发生季节并制定调查计划。
4.对虫害作出判断与预测:依据调查数据及分析结果,做出虫害的种类、数量、分布范围的判断和预测,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方案。
调查工具调查工具主要包括标本、取样器具和观测表。
标本主要用于病虫害的鉴定分类,取样器具则用于采样,观测表则用于记录数据。
调查内容虫害田间调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病虫害的寄主:对不同生长发育期的寄主,分种类进行调查,侧重于农作物的重要品种。
2.调查方式:采用观察、取样和标本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病虫害进行深入的调查。
3.虫害数据收集:对调查阶段所观测到的有价值的数据进行纪录,如种类、数量、分布范围、严重程度、影响因素等,以便后续分析和判断。
调查重点根据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虫害田间调查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病虫害分布是否与栽培方式相关:如是否与植株密度、肥料使用量等因素有关。
2.土壤条件因素:如腐殖质含量、土壤PH值是否与虫害种类、数量和分布范围相关。
3.区域、季节变化因素:如受气候变化的影响,病虫害数量和种类是否有变化。
调查结论依据调查数据及分析结果,可以做出以下结论:1.病虫害种类多样,受不同因素影响,决定病虫害产生的区域、数量和严重程度不同。
植物病虫害的田间调查和取样方法王振国,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药学硕士(QQ:9)烟草病虫害取样调查是田间实际调查最基本的方法。
取样就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定大小、形状和数量的样本,以最小的人力和财力、最短的时间,达到最大程度地代表这个总体的目标。
常用的调查取样方法有分级取样、分段取样、典型取样和随机取样。
(1)分级取样,又称巢式取样,是指一级的重复多次随机取样。
首先从总体中取得样本,然后再从样本里取得亚样本,以此类推,可以持续下去取样。
例如,每日分检日光灯诱集的害虫时,若虫量太多,全部点清费时费工,这种情况下就可以用这种取样方法,选取其中的一半,或在选取的一半中再取一半,然后进行推算。
(2)分段取样,又称阶层取样、分层取样,指从每一段里分别随机取样或顺次取样,最后加权平均。
当总体中有明显的层次区分时,即某一部分与另一部分有明显的差异时,使用此种方法。
如烟田中调查蚜量时,选择不同代表性的田块,每块田五点取样,每点固定调查十株,每株取上中下各一片叶,调查记载各叶片上蚜虫数量,蚜量以百株三叶计,最后折算成百株蚜量。
(3)典型取样,又称主观取样,指在总体主观选定一些能够代表全群的作为样本。
当熟悉和了解全群的分布规律时,采用这种方法,节省人力和时间,但调查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误差。
(4)随机取样,指在总体中取样时,每个样本有相同的被抽中的概率,将总体中N个样本标记号码1,2,…, N,然后利用随机数表抽出n个不同的数码为样本。
随机取样完全不许参与任何主观性,而是根据田块的大小,按照一定的取样方法和间隔距离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单位。
一经确定就必须严格执行,而不能任意地加大或减小,也不能随意变更取样单位。
通过以上五种方法的一种确定到具体的基本单元时(某田块、田块中某地段),都要采用随机取样法进行调查。
常用于田间调查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式、对角线式、棋盘式、平行线式和“Z”字型式等。
(1)五点取样法,从田块四角的两条对角线的交驻点,即田块正中央,以及交驻点到四个角的中间点等5点取样。
教案(课时备课)课程名称:植物保护技术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教学进程:第 9 次课第 3 章第一节学时: 1使用教材:《植物保护技术(第二版)》肖启明欧阳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内容(按节):第 3 章植物病虫害调查统计及综合防治技术第一节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预测预报一、植物病虫害调查的内容(一)发生和为害情况调查。
(二)病虫或天敌发生规律的调查。
(三)越冬情况调查。
(四)防治效果调查。
二、植物病虫害调查的取样方法最常用的病虫调查取样方法有:五点式、单对角线式、双对角线式、棋盘式、平行线式和“ Z”字形取样。
不同的取样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病虫分布类型。
一般来说,五点式、单对角线式适用于田间分布均匀的病虫,而双对角线式、棋盘式、平行线式适用于田间分布不均匀的病虫,“ Z”字形取样则适于田边分布比较多的病虫。
三、植物病虫害调查的记载方法参看书中“玉米螟产卵及孵化情况调查记载表”四、植物病虫害调查统计1.被害率:反映病虫为害的普遍程度有虫(有病)单位数被害率 = ————————————×100%调查单位总数2.虫口密度:表示单位面积内的虫口数量调查总虫数虫口密度 = —————————调查面积虫口密度也可用百株虫数表示:查得总活虫数百株虫数 = ——————————×10 0调查总株数3.病情指数:取样点的每个样本 , 按病情严重度分级标准 , 调查出各级样本数据 , 代入公式计算出病情指数.∑(各级病株数×各级代表数值)病情指数 = ————————————————×100%调查总样本数×最高级代表数值未受害田平均产量或产值—受害田平均产量或产值4. 损失率 = ————————————————————————×100% 未受害田平均产量或产值五、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病虫害的发生消长都有它的规律,人们有目的地针对某种病虫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然后结合掌握的历史资料、天气预报等,对该病虫的发生趋势加以估计匡算,这一工作时开展防治,这一工作叫预报。
农业虫害田间调查方案1. 背景介绍农业作物种植过程中,虫害是不可避免的问题。
虫害的发生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对农民造成经济损失。
因此,及时有效地控制虫害十分必要。
而虫害田间调查是控制虫害的第一步,只有了解虫害的类型、数量和分布情况,才能针对性地采取控制措施。
2. 调查目的•了解农业作物虫害的类型•了解农业作物虫害的数量和分布情况•为针对性地控制虫害提供依据和参考3. 调查内容农业虫害田间调查包括以下内容:3.1 调查时间调查时间应选择在农业作物受虫害威胁较高的季节和时间段,如作物生长期、繁殖期等。
3.2 调查地点调查地点包括农民田间、农作物种植区、农业园区等。
3.3 调查方法调查方法可以采用人工记录、传统采样、物联网采集等多种方式。
其中,传统采样包括频率采样和点位采样,物联网采集则建立在传感器技术的基础之上。
3.4 调查数据调查数据主要包括虫害的类型、数量、分布情况、影响范围等方面。
4. 调查方案4.1 调查组建调查组成员应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和当地农技人员。
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指导调查工作的实施,当地农技人员则负责协助调查工作的开展。
4.2 调查流程调查流程应包括以下环节:•安排人员和调查时间•选定调查地点•制定调查方案和调查表格•进行实地调查•收集调查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4.3 调查表格调查表格应包含以下内容:•调查时间•调查地点•调查人员•调查方法•虫害种类•虫害数量•虫害分布情况•影响范围5. 调查结果分析与应用5.1 调查结果分析调查结果应综合分析虫害数量、分布情况、影响范围等数据,确定虫害的严重程度和危害范围,为下一步的虫害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5.2 调查结果应用调查结果应用于虫害的预警、监测、决策分析等方面,为农作物的生产经营提供科学参考和依据。
6. 总结与展望农业虫害田间调查是控制虫害的关键环节,只有了解虫害的类型、数量和分布情况,才能通过科学方法有效地控制虫害对农作物的威胁。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虫害田间调查的方式和方法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创新和优化。
第五章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知识点结构)一、植物病虫害调查与统计(一)田间调查的内容与方法1、意义与原则:要掌握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造成损失大小及防治效果,必须进行田间调查。
原则:明确调查任务,对象和目的要求,写出调查计划,提出科学调查方法。
调查中要实事求是,防止主观片面。
2、调查的种类:由调查目的决定,分为三类:(1)主要病虫害调查:调查当地农、果、菜、林木等主要病虫害发生时期、数量等情况及防治效果。
目的为测报和更好防治提供依据。
是需要经常进行的一类重要病虫害调查。
(2)病虫害的普查:调查一种植物或某一地区病虫害种类、优势种及危害程度、分布范围。
目的是了解病虫害发生的基本情况,以为后工作开展提供资料。
属于病虫害的一般性普查。
(3)专题性调查:为解决病虫害发生及防治中存在的某一问题(简化调查方法、明确防治标准、提高防治效果)进行的调查。
属于研究性调查3、病虫害田间调查方法:(1)、调查时间和次数:A、时期:根据调查目的确定。
一般在病虫发生盛期。
若一次调查几种作物或一种作物几种病虫害,可选一个适中时期。
B、次数:根据调查目的确定。
一般发生为害,调查一次即可。
若观察病虫发生发展,应用于预测预报,必须全生育期多次调查。
(2)选点取样:应选有代表性的田块。
取样必须有代表性,能够正确反应田间发生的实际情况。
选点取样数目和方法由病虫种类、性质和环境决定。
常用取样方法有:棋盘式、五点式、对角线式、平行线和“Z”字形。
4、调查数据的记载方法:无论任何调查,都应有记载,并要求准确具体。
调查资料要完整系统,不能残缺不全。
一般常用表格记载:一种是原始记录表(尽可能充分反映病虫害在田间的发生实况)一种是整理表(把原始表中数字经过初步整理,简要表达出来)(二)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是分析病虫发生情况和估计由病虫为害所造成损失的主要依据。
1、被害率:是一种最简单反映病虫为害程度的指标。
并不表示损失程度。
公式:被害率(%)=被害株(叶、果)数/调查株(叶、果)数X1002、虫口密度:表示一定数量的植株上或面积内的害虫数量。
植物病虫害的田间调查和检测方法王振国,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药学硕士(QQ: 285172079)烟草病虫的调查与检测目的在于能够及时掌握当前病虫发生时间、数量以及分布情况。
然而调查和检测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病虫自身生物学特性及外界环境因素对其的影响而确定。
这些方法包括生物学、物理学和化学等诸多方法,其中生物学方法主要根据病虫形态变化及其造成危害症状进行调查与检测。
下面主要对物理学方法和化学方法进行详细介绍:1 物理学方法(1)灯光诱测法,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设置光源进行人工引诱,经调查分析,检测害虫发生的时间及数量变化。
大多数害虫对330~400 nm的紫外光和紫光,特别是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对这一波段更为敏感。
于是,测报上常用能够发出紫外光和紫光的黑光灯来作为引诱光源。
灯光引诱具有简便易行,且准确可靠的特点。
(2)捕虫网和吸虫器捕捉法,利用一定大小的捕虫网或机动吸虫器采集害虫,以检测害虫出现的时间和数量。
(3)空中病原菌孢子捕捉器诱测法,用于捕捉空中漂游的病原菌孢子,检测某些病原菌孢子的释放数量,预测病害发生趋势。
(4)三“S”技术检测法,是集遥感(Remote Sensing, R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rm, 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lolbal Position System, GPS)三门在平行发展的进程中,逐渐综合而形成的应用技术。
在三“S”集成中,RS主要进行信息采集和数据更新,是一个准确调查的工具,然后这些数据在GIS中进行分析、处理和输出,可进行辅助决策。
GPS则为PS和GIS的综合系统中处理的空间数据提供准确的空间坐标。
三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一个一体化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的技术系统,简称为三“S”集成技术,它是一个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新技术,将成为病虫害监测预报的发展方向。
(5)雷达监测法,雷达信号一般由高频率窄束脉冲的无线电波组成,当昆虫反射足量的雷达信号时,接收机即可检测到此种昆虫的存在。
植物病害的调查统计方法
植物病害是指植物受到病原体侵袭后所引起的疾病。
为了及时发现和预防植物病害的发生,需要对其进行调查和统计。
以下是植物病害调查统计方法的介绍。
1. 实地调查法:实地调查是指到田间地头进行实地勘查和病害调查。
可以通过人工观察和采集植物标本的方式对病害进行初步判断和鉴定。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直观地观察到植株的状况,可以准确地判断病害的类型和程度,但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2. 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是指通过收集植物病害的数据来进行分析和研究。
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样本调查、抽样调查等方式来获取数据。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植物病害的发生情况和趋势,但需要注意样本的选择和数据的准确性。
3. 电子地图法:电子地图法是指通过GIS技术将植物病害的数据绘制在地图上,进行空间分析和病害分布规律的研究。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直观地反映病害的空间分布情况,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 成像诊断法:成像诊断法是指通过红外成像、紫外成像、X射线成像等方式对植物病害进行成像诊断。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快速、准确地判断病害类型和程度,但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支持。
总之,植物病害的调查统计方法多种多样,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研究和应用。
农业生产中的病虫害调查方法农业生产中的病虫害是农民们经常面临的重要问题。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农民需要了解和掌握科学准确的病虫害调查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农业生产病虫害调查方法,以帮助农民们更好地保护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1. 田间巡查法田间巡查法是最基础、常用的病虫害调查方法之一。
农民们可以定期走访田地,观察作物的生长情况和叶片、茎干等部位是否受到了病虫害的侵害。
同时,注意观察底株、叶片上的病斑、虫迹等现象,以便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2. 黄板诱捕法黄板诱捕法是一种常用的监测病虫害种群密度的方法。
在田间适当位置悬挂黄色粘板,利用病虫害对黄色的特殊感应能力,吸引和诱捕害虫。
农民可以根据诱捕结果判断病虫害的密度和分布情况,为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3. 土壤分析法土壤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病虫害调查方法。
农民可以抽取农田土壤样品,送至专业实验室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土壤中的病原菌或虫卵数量以及土壤酸碱度、含水量等指标,评估农田土壤的健康状况和潜在的病虫害风险。
根据分析结果,农民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土壤环境,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4. 天敌释放法天敌释放法是一种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农民可以引进一些对有害生物具有天敌作用的昆虫或动物,放飞到农田中,使其与病虫害发生天敌-害虫关系,实现病虫害的防治。
通过定期观察天敌的数量和活动情况,农民可以了解天敌释放的效果,并及时调整或增加释放数量,提高防治效果。
5. 动态监测法动态监测法是一种通过观察病虫害在不同发育期的影响程度来判断其危害程度的方法。
农民可以在田间选择不同时期的作物进行跟踪观察,了解病虫害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变化情况以及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程度。
这样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病虫害危害的程度,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治策略。
总结起来,农业生产中的病虫害调查方法包括田间巡查法、黄板诱捕法、土壤分析法、天敌释放法和动态监测法等。
农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并结合实际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策略,以保护农作物的健康生长,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植物病虫害的田间调查和取样方法王振国,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药学硕士(QQ:9)烟草病虫害取样调查是田间实际调查最基本的方法。
取样就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定大小、形状和数量的样本,以最小的人力和财力、最短的时间,达到最大程度地代表这个总体的目标。
常用的调查取样方法有分级取样、分段取样、典型取样和随机取样。
(1)分级取样,又称巢式取样,是指一级的重复多次随机取样。
首先从总体中取得样本,然后再从样本里取得亚样本,以此类推,可以持续下去取样。
例如,每日分检日光灯诱集的害虫时,若虫量太多,全部点清费时费工,这种情况下就可以用这种取样方法,选取其中的一半,或在选取的一半中再取一半,然后进行推算。
(2)分段取样,又称阶层取样、分层取样,指从每一段里分别随机取样或顺次取样,最后加权平均。
当总体中有明显的层次区分时,即某一部分与另一部分有明显的差异时,使用此种方法。
如烟田中调查蚜量时,选择不同代表性的田块,每块田五点取样,每点固定调查十株,每株取上中下各一片叶,调查记载各叶片上蚜虫数量,蚜量以百株三叶计,最后折算成百株蚜量。
(3)典型取样,又称主观取样,指在总体主观选定一些能够代表全群的作为样本。
当熟悉和了解全群的分布规律时,采用这种方法,节省人力和时间,但调查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误差。
(4)随机取样,指在总体中取样时,每个样本有相同的被抽中的概率,将总体中N个样本标记号码1,2,,, N,然后利用随机数表抽出n个不同的数码为样本。
随机取样完全不许参与任何主观性,而是根据田块的大小,按照一定的取样方法和间隔距离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单位。
一经确定就必须严格执行,而不能任意地加大或减小,也不能随意变更取样单位。
通过以上五种方法的一种确定到具体的基本单元时(某田块、田块中某地段),都要采用随机取样法进行调查。
常用于田间调查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式、对角线式、棋盘式、平行线式和“ Z”型式等。
(1)五点取样法,从田块四角的两条对角线的交驻点,即田块正中央,以及交驻点到四个角的中间点等5点取样。
植物病虫害的田间调查和取样方法
王振国,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药学硕士
(QQ: 285172079)
烟草病虫害取样调查是田间实际调查最基本的方法。
取样就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定大小、形状和数量的样本,以最小的人力和财力、最短的时间,达到最大程度地代表这个总体的目标。
常用的调查取样方法有分级取样、分段取样、典型取样和随机取样。
(1)分级取样,又称巢式取样,是指一级一级的重复多次随机取样。
首先从总体中取得样本,然后再从样本里取得亚样本,以此类推,可以持续下去取样。
例如,每日分检日光灯诱集的害虫时,若虫量太多,全部点清费时费工,这种情况下就可以用这种取样方法,选取其中的一半,或在选取的一半中再取一半,然后进行推算。
(2)分段取样,又称阶层取样、分层取样,指从每一段里分别随机取样或顺次取样,最后加权平均。
当总体中有明显的层次区分时,即某一部分与另一部分有明显的差异时,使用此种方法。
如烟田中调查蚜量时,选择不同代表性的田块,每块田五点取样,每点固定调查十株,每株取上中下各一片叶,调查记载各叶片上蚜虫数量,蚜量以百株三叶计,最后折算成百株蚜量。
(3)典型取样,又称主观取样,指在总体主观选定一些能够代表全群的作为样本。
当熟悉和了解全群的分布规律时,采用这种方法,节省人力和时间,但调查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误差。
(4)随机取样,指在总体中取样时,每个样本有相同的被抽中的概率,将总体中N个样本标记号码1, 2,…, N,然后利用随机数表抽出n个不同的数码为样本。
随机取样完全不许参与任何主观性,而是根据田块的大小,按照一定的取样方法和间隔距离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单位。
一经确定就必须严格执行,而不能任意地加大或减小,也不能随意变更取样单位。
通过以上五种方法的一种确定到具体的基本单元时(某田块、田块中某地段),都要采用随机取样法进行调查。
常用于田间调查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式、对角线式、棋盘式、平行线式和“Z”字型式等。
(1)五点取样法,从田块四角的两条对角线的交驻点,即田块正中央,以及交驻点到四个角的中间点等5点取样。
或者,在离田块四边4~10步远的各处,随机选择5个点取样,是应用最普遍的方法。
一般适合于密集或成行的植物。
(2)对角线取样法,调查取样点全部落在田块的对角线上,可分为单对角线取样法和双对角线取样法两种。
单对角线取样方法是在田块的某条对角线上,按一定的距离选定所需的全部样点。
双对角线取样法是在田块四角的两条对角线上均匀分配调查样点取样。
两种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代替棋盘式取样法,但误差较大些。
(3)棋盘式取样法,将所调查的田块均匀地划成许多小区,形如棋盘方格,然后将调查取样点均匀分配在田块的一定区块上。
这种取样方法,多用于分布均匀的病虫害调查,能获得较为可靠的调查。
(4)平行线取样法,在桑园中每隔数行取一行进行调查。
本法适用于分布不均匀的病虫害调查,调查结果的准确性较高。
(5)“Z”字形取样法(蛇形取样),取样的样点分布于田边多,中间少,对于田边发生多、迁移性害虫,在田边呈点片不均匀分布时用此法为宜,如螨等害虫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