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城域网组网模式
- 格式:doc
- 大小:135.00 KB
- 文档页数:5
作者简介:巩宁波(1978—),男,江苏宿迁人,中学一级教师,学士;研究方向:计算机技术㊂巩宁波(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教育局,江苏㊀宿迁㊀223800)摘㊀要: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给教育城域网的建设㊁安全㊁管理和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SDN 教育城域网已成为教育部分的必然选择㊂文章分析了SDN 教育城域网组网的特征,同时对SDN 教育城域网软件的定义进行了说明,通过对目前教育城域网的组网要求进行分析,给出了SDN 教育城域网的典型组网方案㊂关键词:软件定义网络;教育城域网;组网特征0㊀引言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已从1.0时代进入2.0时代,即从传统模式转变为创新模式㊂教育信息化最重要的基础支持平台是教育城域网,其承载着将近90%的教学应用,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给教育城域网的建设㊁安全㊁管理和维护带来了更高的要求,建设SDN 教育城域网已然成为更好的选择[1]㊂1㊀SDN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是美国斯坦福大学clean-slate 课题研究组指出的一种新式网络创新构架,是实现网络虚拟化的一种方法,其核心技术OpenFlow 是指分隔开网络设备的平面,即控制面和数据面,以此灵便地控制网络流量,使作为管道的网络进一步智能化,并且给核心网络及应用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㊂软件定义网络的思路是通过控制与转发分离,将网络中交换设备的控制逻辑聚集到一个计算设备上,为提高网络管理配置能力提供崭新的思路㊂控制面和数据面的分割及开放可编程性是SDN 的原有特征㊂传统网络设备的密闭性被SDN 的控制面和数据面的分割以及开放性的通信协议消除了㊂除此之外,网络管理在南北和东西向的开放接口和可编程性的主导下,变得更加便捷㊁动态和灵敏㊂2㊀SDN 教育城域网教育城域网本质上是一种由大型局域网组建的教育信息网络系统,其是由学校和市(县㊁区)教育局共同组成的,辐射市(县㊁区)内各学校,具备现代远程教学㊁教学资源共享以及教学管理信息交流互换等功能,实现了即时视频传送的高带宽教育信息化网络系统,是体现当下 宽带网络校校通 理念的范围最大的㊁最主流的方案㊂为了更好地满足现在教育城域网在功能㊁安全㊁管理和维护的高要求,利用SDN 技术建设教育城域网已成为必然㊂2.1㊀SDN 教育城域网的柔性特点SDN 教育城域网的柔性特点一方面是指其网络构架简单㊁操作方便,另一方面指的是其能够打破传统网络通道,利用终端和人的位置匹配通道和以人㊁应用为中心的模式,其柔性特征具体表现如下㊂2.1.1㊀无状态网络无状态网络的关键之处在于位址分离㊂传统网络中,IP 确定意味着网络设备必须位于某个3层网关所在的地方,IP 地址既是终端的标志,又是终端位置的标志㊂在无状态网络计划中, 位址分离 的含义具体体现为: 位 指的是位置, 址 指的是IP 地址,位址分离指的就是IP 地址与位置解耦,使得IP 地址不用改变网络的配置,能在任一位置接入[2]㊂传统教育城域网的问题在于:L3网段通常和位置紧密相关,要按照办公室以及楼层/栋区分不同的L3网段,导致用户移动(例如教师间的沟通㊁办公室的搬移等)需要跨越不同的L3网段,IP 地址也必须随之进行更改,用户在这过程中往往会失去原来的权限,给工作造成很大不便㊂SDN 教育城域网支持用户终端在其整个使用过程中与IP 的需求一一对应(例如基于安全性需要可与端口进行绑定),为了使后期的运维更加简单,可以使城域网的终端与IP 地址保持一致,即终端无论转移到何处,其对应的IP 保持不变㊂2.1.2㊀用户策略随行策略随行是指无论用户移动到何处,用户的体验都跟原先一致㊂策略随行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是将用户进行分组,传统的分组方法与用户所处的地理位置紧密相关,同一用户组在同一个办公区域㊁楼层或大楼,地理的限制就难以跨越㊂这样的话,用户移动之后的策略实施会较为复杂,想达成策略随行或用户体验的一致也很困难㊂SDN 教育城域网计划中的 名址绑定 是其策略的关键点,主要操作是让用户和IP 地址一一照应㊂在传统的教育域网络中,用户名和IP 之间的绑定很难实现,一方面是由于DHCP 的技术方式导致用户并非每次都能获得一样的IP,而静态地址的分配方式同样不能保证用户在移动过程中获得一样的IP,导致相同的IP 不能在同样的位置进行网络运行㊂SDN 教育城域网计划中,由于无状态网络自身具备了IP 任意位置访问的能力,同时其与名址绑定相互配合,即使用户位置发生改变,其IP 地址段甚至是IP 地址都能保持不变㊂通过保第18期2020年9月无线互联科技㊃实验研究No.18September,2020持IP地址不变,可以有针对性地根据用户制定相应的策略,最终实现用户的策略随行[3]㊂2.1.3㊀有线无线深度融合传统的有线/无线网络中存在的问题:(1)管理不一致㊂有线㊁无线网络各自建设,各自管理,人员分散㊂(2)转发不一致㊂无线的主流转发采取的方式是AC集中式转发,流量绕行不是最好的路径,并且AC集中式转发的压力大,较易成为瓶颈㊂有线采用是交换机转发,两者的流量路径不一致㊂(3)策略控制不一致㊂无线的策略控制点处于AC,而有线策略控制点位于交换机中,两者的策略控制不一致,使得管理复杂化㊂SDN教育城域网的有线无线深入结合网络采用以下集中方式最大限度地解放了AC和AP㊂(1)统一管理㊂建立一套统一的管理系统,如有线无线拓扑展示㊁用户认证㊁以5W1H为基础来划分用户组等㊂(2)统一转发㊂AC仅负责控制管理下辖的大多数AP,AP的数据流量转发在本地,而不是在AC㊂(3)统一策略㊂无线的数据转发到AC后,全部卸载到交换机上,被策略随行矩阵定义的业务策略适用于有线与无线,无线不需要又一次定义组与组间的访问策略㊂除此之外,在AP 本地转发时,要依靠有线的无状态网络㊁跨3层漫游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无线网络做到了传统组网方式做不到的事,即无线终端无须在AC侧做繁杂的处置仍能在整个学校范围内进行漫游㊂2.2㊀建设SDN教育城域网的基本要求㊂SDN控制器组件是SDN教育城域网组网的关键点㊂在控制器上透过图形化使得网络的自动化上线㊁接入管理㊁用户组/策略管理㊁业务配置㊁运维管理等得以实现㊂在后台,SDN控制器可以将管理员的操作转化为网络设备上的具体指令,下达给设备执行㊂(1)SDN教育城域网整个构架虚拟划分为3个层次(包括核心㊁汇聚和接入),每个层次可虚拟化为一台设备,仅需保障好这 3台 设备的配置等就可以保护好SDN教育城域网中的所有设备㊂(2)整个网络设备进行自动化布置,无须专业人员当场调试,故障设备重新启动(换新)时网络会自主恢复㊂(3)策略跟随人而动,以用户ID教育城域网内漫游为基础,用户权限会在制定后由SDN控制器自动下发,且用户位置或使用设备的变化也不会影响用户使用,无须调试㊂2.3㊀SDN教育城域网组网方案SDN教育城域网组网解决方案是将SDN技术叠加在传统的教育城域网构架上,SDN网络由教育城域网和校园网构成,SDN控制器统一管理全部网络设备,其具体的组网如图1所示㊂图1㊀SDN教育城域网典型拓扑结构教育城域网最早出现于1999年,目前已建成的教育城域网数以千计㊂传统教育城域网的改造升级以及新的教育城域网的建设都将通过SDN技术和相关产品实现,SDN教育城域网已经成为教育城域网部署的主要发展趋势㊂[参考文献][1]贺美华,郑飞雁.软件定义网络(SDN)研究发展[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5):38-39.[2]张朝昆,崔勇,唐翯翯,等.软件定义网络(SDN)研究进展[J].软件学报,2015(1):62-81.[3]毕军.软件定义网络[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编辑㊀王雪芬) Analysis of network features and typical scheme ofSDN education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Gong Ningbo(Suyu District Education Bureau,Suqian City,Jiang Su Province,Suqian223800,China) 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construction, safety,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of educational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DN educational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has become a necessary choice for the education par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DN education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and explains the definition of SDN education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software.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networking requirements,the typical networking scheme of SDN education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is given.Key words:software definition network;education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networking features。
普教教育城域网解决方案第一篇:普教教育城域网解决方案普教教育城域网解决方案教育城域网的建设是推进素质教育、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步伐,其信息化程度的高低也已成为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锐捷网络做为国内领先的网络设备供应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积极投身于教育网络的建设工作中,利用自身完备的网络技术及建设经验为广大的教育用户提供了卓越的网络产品,同时,锐捷网络提出的“区块化”+“分离式”教育城域网建设思路提供了完善的教育城域网网络解决方案。
教育城域网建设原则教育城域网的建设,主要目的是将同一地区、同一个城市里的所有学校、研究机构、本地的教育机构互联起来。
为实现教育网络高质、高效互联的目标要求,在网络设计构建中,应始终坚持以下建网原则:υ高稳定可靠性由于城域网内数据流量巨大,且关键流量众多,整个网络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非常重要,因此对整个网络必须遵循运营级的设计理念,即,从网络接入、汇聚到核心等各个层次加以保证,不但要考虑各层设备本身的冗余、容错能力,还要从网络架构的合理设计上,保障网络的稳定可靠运行。
υ高性能高质高效的网络性能是整个网络良好运行的基础,因此,在设计中就必须保障网络及设备的高吞吐能力,保证各种数据(语音、视频、数据)的高质量传输,确保各种应用的顺利开展,不要让网络成为应用开展的瓶颈。
υ高安全制定统一的安全策略,整体考虑网络平台的安全性,构建全局安全网络。
保证关键数据不被非法窃取、篡改或泄漏,使数据具有极高的可信性。
υ易管理对网络实行集中监测、分权管理,并统一分配带宽资源,选用先进的网络管理平台,实现对整网设备、端口的管理、流量统计分析,以及提供故障的自动报警。
υ良好可扩展性根据未来应用和业务的增长和变化,网络可以平滑升级和扩充,最大限度的减少对网络架构和现有设备的调整,保护现有投资。
锐捷网络教育城域网解决方案锐捷网络教育城域网的解决方案充分结合我国城市市区教育行业用户的网络现状。
教育城域网方案概述教育网的建设是推进素质教育、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
在跨世纪教育改革中,世界各国都在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步伐,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已成为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要想提高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速度,就要将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的隐性教育融为一体,实现教育中人力、物力资源的多层次开发和合理配置。
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设教育城域网,营造清新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就是从根本上落实教育的战略地位,解放教师的生产力和师生的创造力,为现代教育增添创新优势。
建设一个高质量、高带宽、多服务、范围广的整体教育综合信息网络势在必行。
福州宏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凭借多年教育信息技术的研发经验和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深刻理解,采用最先进的网络技术和最完善的产品理念,推出了教育城域网整体解决方案。
我们认为教育城域网的建设目标就是:(1)建立城市教育信息网络系统中心站点将国家、省和当地教育方针、政策和其他相关信息及时放在中心站点上向全市所有的中小学校发布。
每个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可以通过浏览中心网站了解教育方面的各种信息。
(2)一个地方教育行业性门户站点教育网络中心通过各种方式与教育局下属的各所中小学校相连接,以VPN的方式组成一个全市范围的城域网络。
中心网站的主页上加入全国各地其他教育相关网站的链接,使教师学生方便的访问这些网站以获得所需资料。
(3)城市教育系统的管理信息化教育信息网络中心可以作为教委网络办公的中心,教委可通过网络中心集中管理有关学校基本数据,做到数据及时送达、汇总,降低下属学校的管理运行和维护成本,为全市教育规划提供准备的数据,极大的促进整个城市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4)实现城市区域内教育信息的共享在各中小学逐步建立校园网的基础上,以教育信息网络中心为核心建立城域网络,将各所中小学校的教学资源合并共享。
各所学校可以通过网络交流从而发挥各校的优势,或从网络中心获得各类图文、语言、视频和课件等多媒体素材,通过著名老师的网上教学等方式提高全市的整体教育水平。
教育城域网方案教育城域网方案1. 简介教育城域网方案是针对学校或教育机构的特定需求而设计的网络解决方案。
它旨在提供稳定高效的网络连接,以支持教育机构的日常运作、教学和管理工作。
在教育城域网方案中,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网络安全:教育机构需要确保网络安全,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网络威胁。
- 带宽需求:学校网络需要支持大量用户同时在线,可能面临高带宽需求。
- 教育应用:支持各类在线教育应用,包括远程教学、在线测试和学生管理系统等。
2. 网络拓扑教育城域网方案可以采用星型拓扑,其中校园主干网络连接到各个分校区子网。
每个子网通过交换机连接多个终端设备,如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和无线接入设备等。
```+-----------------------+| 校园主干网络 |+-----------------------+|+---------------------+--------------------+| |+-------+-------+ +-------+--------+| 子网1 | | 子网2 |+-------+-------+ +-------+--------+| |+-------+---------+ +---------+--------+| | | |+-----+------+ +------+-------+ +------+-------+ +------+------+| 终端设备 | | 终端设备 | | 终端设备 | | 终端设备 |+-----+------+ +------+-------+ +------+-------+ +------+------+```3. 网络设备和服务教育城域网方案中所需的网络设备以及相关服务包括:- 校园主干网络设备:使用高性能的路由器和交换机来实现校园主干网络,提供高速的数据传输和交换。
- 子网设备:每个子网需要至少配备一个交换机来连接终端设备,并提供适当的带宽和网络管理功能。
鹤壁教育IP城域网的设计方案摘要教育信息化是加快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城市的中、小学实施互联网教学,将各种不同应用的信息资源通过高性能的网络设备相互连接起来,形成校园区内部的Internet系统,对外通过路由设备接入广域网,能够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提高所有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使全体教师能普遍接受旨在提高实施素质教育水平和能力的继续教育。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资源共享;高效安全建设一个以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计算机校园文化为核心,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覆盖全校主要楼宇的校园主干网络,将学校的各种PC机工作站、终端设备和局域网连接起来,并与有关广域网相连;在网上宣传和获取教育资源;在此基础上建立能满足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开发各类信息库和应用系统,为学校各类人员提供充分的网络信息服务;系统总体设计本着总体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充分体现系统的技术先进性、高度的安全可靠性、良好的开放性、可扩展性,以及建设经济性。
0 引言教育信息化是加快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城市的中、小学实施互联网教学,将各种不同应用的信息资源通过高性能的网络设备相互连接起来,形成校园区内部的Internet系统,对外通过路由设备接入广域网,能够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提高所有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使全体教师能普遍接受旨在提高实施素质教育水平和能力的继续教育。
鹤壁市现有的中、小学均配有微机室,全部将微机纳入学生的必学课程,并且进行组成局域网,用网络将各个学校联接起来,有助于各个学校建立联系,从网络上进行学习交流,从而带动全市教学质量的提高。
实现教育系统内部的网上办公自动化系统,包括个人办公、公共办公、文件管理等功能,同时实现数据自动上报功能,实现内外信息发布和支持远程办公。
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实现学校与学校、学校和学生家庭、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双向教学模式,达到全社会终生学习的目标。
教育城域网方案简介教育城域网方案是为满足教育机构网络应用需求而设计的网络方案。
该方案旨在提供高可靠性、高性能、高安全性的网络环境,以支持学校的教学、管理和科研等业务。
方案设计网络拓扑教育城域网方案的网络拓扑采用三层结构,包括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
1.核心层:核心层负责处理网络的高负载和汇聚,承担路由、安全策略和流量调度等功能。
在核心层,建议采用高可靠性的设备,如聚合交换机或三层交换机,以实现无单点故障的网络架构。
2.汇聚层:汇聚层将较多的分布在接入层的用户交换机汇集到核心层。
此层通常包括冗余的设备,以确保在设备故障时的高可靠性和快速恢复。
3.接入层:接入层是用户最直接连接到网络的层级,主要包括教学楼、实验室等各个教育场所的交换机。
为了提供各种业务需求,建议使用具备高性能和可扩展性的交换设备。
网络服务教育城域网方案提供以下网络服务,以满足教育机构的需求:1.互联网接入:通过专线接入或宽带接入,连接到互联网,提供教育机构师生的信息检索、在线学习和在线教学等服务。
2.内部资源共享:搭建共享存储服务器,实现教育机构内部资源的共享,包括教学视频、实验资料、试题库等。
3.虚拟专网(VPN):为教育机构师生提供远程访问校园网络资源的服务,方便师生在校外进行阅读、学习和交流。
4.无线网络:提供无线网络覆盖,满足师生在校园内任意位置的网络需求,支持笔记本电脑、手机和平板等多种终端设备。
安全策略为确保教育城域网的安全性,以下安全策略应被采用:1.防火墙:在核心层和汇聚层部署防火墙,对进入网络的流量进行安全检查和过滤。
2.认证与授权:通过用户认证和访问控制技术,实现对用户的身份验证和权限控制,确保网络资源的合法使用。
3.数据加密:为教育机构的内部数据通信提供加密保护,防止敏感信息的泄露。
4.网络监控与日志管理:建立网络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网络运行状态并记录日志,及时发现和应对网络安全事件。
实施方案教育城域网方案的实施包括以下步骤:1.需求调研:了解教育机构的实际需求和现有网络情况,明确目标和要求。
《K12校园网教育城域网解决方案》第一篇:k12校园网教育城域网解决方案k12校园网/教育城域网解决方案k12教育数码港完全基于网络,利用网站自动生成系统,建立信息发布和交流的平台,并与k12的教育软件——k12教育管理系统、k12教学资源系统、k12网络考评系统、k12网络视频系统实现无缝链接,推动了城域网在教育中的应用。
随着“校校通”工程的实施,以学校为单位的校园网和以地区为单位的城域教育网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
k12利用自身掌握的网络技术,依托于先进而务实的教育理念,结合广受欢迎的k12系列产品,推出了校园网/城域网整体应用解决方案——k12教育数码港。
k12教育数码港完全基于网络,利用网站自动生成系统,建立信息发布和交流的平台,并与k12优秀的教育软件——k12教育管理系统、k12教学资源系统、k12网络考评系统、k12网络视频系统实现无缝链接,推动校园网/城域网在教育中的全面应用。
教育数码港的功能框架k12认为,教育城域网在教育中的应用分为四大方面。
教学、资源、管理、交流。
这是任何一个教育城域网解决方案中必须具备的功能。
这一观点已得到行业的普遍认可,成为事实上的城域网功能标准。
为此,k12教育数码港设立了“交流中心”、“管理中心”、“资源中心”、“教学中心”等四大中心,并将k12为教育提供的全系列产品完全融合于其中,使得城域网用户也能够轻松享用到k12的优秀产品。
交流中心k12提供了“k12建网通”和“k12web邮件系统”。
在“k12建网通”中,用户无需任何编辑语言和网页制作工具,通过简单的鼠标点击就可以生成漂亮、实用、符合自己需求的主页,而且内容的维护也非常简单。
“k12建网通”不仅是一个网页自动生成器,还内置了个人主页、论坛、聊天等用户信息交流中心,此外还承担了k12教育数码港中各功能模块的挂接作用,是名符其实的“交流中心”。
“k12web邮件系统”则可为用户提供十万级的web/pop3邮件功能,轻松解决城域范围内的用户电子邮件服务问题。
校园局域网的规划和组网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校园局域网在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个高效、稳定、安全的校园局域网能够为师生提供便捷的网络服务,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
下面将详细介绍校园局域网的规划和组网方案。
一、需求分析在规划校园局域网之前,需要对学校的网络需求进行全面的分析。
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需求教师和学生需要能够访问互联网,获取教学资源,进行在线学习和交流。
同时,学校内部的教学系统,如多媒体教学平台、电子图书馆等,也需要在局域网内稳定运行。
2、科研需求科研人员需要能够访问国内外的学术数据库,进行科研数据的传输和共享,以及开展远程协作研究。
3、管理需求学校的行政管理部门需要通过网络进行办公自动化,如文件传输、邮件收发、信息发布等。
同时,校园的安防监控系统、门禁系统等也需要接入局域网。
4、多媒体应用需求学校可能会举办各种多媒体活动,如视频会议、校园广播、在线直播等,这要求局域网具备良好的多媒体传输能力。
5、移动设备接入需求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师生需要能够在校园内随时随地接入局域网,使用网络资源。
二、网络拓扑结构设计根据学校的规模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网络拓扑结构。
常见的拓扑结构有星型、总线型、环型和树型等。
对于校园局域网,一般采用星型拓扑结构,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核心层:采用高性能的交换机作为核心设备,负责连接各个汇聚层交换机,并进行高速的数据交换。
汇聚层:位于核心层和接入层之间,将多个接入层交换机的数据汇聚起来,进行流量控制和策略管理。
接入层:直接连接用户终端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无线接入点等,为用户提供网络接入服务。
三、设备选型1、交换机根据网络规模和性能需求,选择合适端口数量和速率的交换机。
核心层交换机应具备高背板带宽和强大的路由功能,汇聚层交换机应具备较好的性能和管理功能,接入层交换机则应注重性价比和端口密度。
68Internet Application 互联网+应用无论是信息化教育1.0行动还是2.0行动,其目的都是为了建设智慧教育环境,为教育教学搭建一个跨时代的资源共享畅通渠道,使一个城域内的各个教育教学资源通过区域网络信息可以共享,真正建成数字校园、信息素养、资源普及,空间全覆盖的智慧教育。
让每个教师都能根据学科教学需要和成长需要,从城域网络资源中找到需要的教学资源,让学校之间也能分享资源和经验,消除信息孤岛,从而实现互联互通、方便、快捷、智能的教学环境,保证各科教师能在城域网丰富资源的帮助下,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一、区域内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现状及需求信息时代,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与资源等信息技术渗透在各个阶段的不同课堂教学中,用自己的优势与方式刷新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改变。
但是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好多区域内校园网建设不是很理想,还需要更多、更先进的信息技术的支持,才能实现互联互通的目标,教师才能在教学中灵活、方便地运用城域网资源。
首先,部分中小学从表面上看,校园区域网和外网已经完成了搭建工作,教师和学生也能从校园网上获得一些相应的教学信息和学习资料。
但是技术受限,校园区域网的建设会经常在运行中出现故障,有些窗口只有窗口,打不开、进不去,难以实现实时的运用与呈现,导致校园网如聋人的耳朵,只能看不能用。
其次,中小学校园网的建设是为了更好的服务教学和学生,可惜有些学校的区域网只有框架无实质内容,智慧教育环境下教育城域网组网模式的研究或者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对于网络实施维护和管理不到位,内容资源得不到及时更新,教师与学生无法在校园网上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无法满足教与学的需求。
第三,中小学校园网的建设只有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教学的框架,没有为学生建设网络资料库,让学生能自由在校园网上放心娱乐,如阅读、一些启智类的游戏、文字游戏等,也没有学生需要的各种各样的资料,学生还要通过外网去寻找需要的学习资料或课外读物等,使校园网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教育城域网组网模式
1、组网结构
教育城域网的基本框架是在地区范围内建立一个本地教育业务传输网络,将教育局管辖的学校、单位的校园网(局域网)连接起来,所有单位的网络通过教育城域网中心统一出口上国际互联网,且能为各学校教育单位的网上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优于互联网的,高速稳定、绿色健康、无干扰的内部网络运行环境,以节约零散投资成本,充分发挥网络基础设施效益。
基于教育城域网的校园网(局域网)将大大简化各种网络设备的投入,由于不直接设置独立的互联网出口,只要完成学校(单位)内的网络综合布线并接入教育城域网即可实现“班班通”的建设目标。
因此接入基于城域网的校园网络主干设备,如核心交换机、网络信息安全设备等均可降低档次,减少维护管理成本,并可通过教育城域网集中开展信息资源建设和应用,极大提升集约化效益。
教育城域网建设应充分考虑网络技术发展趋势及未来扩展需要,如升级十万兆主干、支持IPv6、无线局域网(WIFI)、3G 网络接入等。
教育城域网组网模式有以下两种:
运营商承载模式:依托电信运营商已建成的商用网络,划分教育城域网专用通道和线路资源;教育城域网中心与各接入学校(单位)均通过光纤就近接入电信运营商骨干网,利用电信运营商提供的互联网出口上网;形成以电信运营商网络为依托的环状拓扑结构。
自组链路模式:教育部门自行建设城域网核心层和统一互联网出口,通过租用电信运营商的数字专线或裸光纤,使教育城域网中心与各接入单位直接连接,形成以教育城域网机房为中心的典型树状拓扑结构。
1.1两种教育城域网组网模式具体内容
1.1.1“运营商承载模式”
页脚内容1
“运营商承载模式”教育城域网为核心层、汇聚层、接入网三层结构。
核心层设在教育城域网中心机房,包含核心网络区、服务器区、外网互联区等区域。
核心层主要负责提供统一互联网(业务网)出口、连接城域网各汇聚节点及上下级教育网络的接入(专线、VPN 等)、统一提供信息资源服务等;汇聚层设在当地合作电信运营商骨干环网上的各分支节点(在运营商的分支机房内),周边区域中小学校校园网、教育单位局域网通过光纤就近接入,部分偏远或运营商光纤资源难以到达的单位通过ADSL 宽带拨号、VPN、3G 等方式接入;接入网主要是各中小学校、教育单位的校园网(局域网)。
网络拓扑图如下:
页脚内容2
1.1.2 “自组链路模式”
“自组链路模式”教育城域网同样为核心层、汇聚层、接入网三层结构。
核心层设在教育局自建的教育城域网中心机房内,包含核心网络区、外网互联区、接入管理、服务器区四个部分。
核心层主要负责建设统一互联网(业务网)出口、管理所有接入单位节点及县(市区)教育网络的远程接入专线、VPN 等)、统一开展资源应用;汇聚层连接教育城域网中心到各接入单位之间的链路(裸光纤、数字专线、VPN 等),即可将所有链路汇聚到城域网中心机房,也可在城区内接入单位比较集中、网络条件和管理较强的单位设立汇聚分中心;接入网主要是各中小学校、教育单位的校园网(局域网)。
该模式下的校园网(局域网)同样只要完成学校(单位)各建筑物、房间内的网络综合布线并接入教育城域网即可实现“班班通”的建设目标。
网络拓扑图(参考)如下:
页脚内容3
1.2 两种教育城域网组网模式比较
页脚内容4
页脚内容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