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叶片陶瓷型芯的制备及强化工艺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9.18 MB
- 文档页数:69
空心叶片用陶瓷型芯脱芯工艺研究现状空心叶片是一种轻质、高强度的结构材料,常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和动力机械中。
陶瓷型芯脱芯工艺是一种常用的制造空心叶片的方法,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等优点。
本文将从现状、优缺点、研究方向等方面对陶瓷型芯脱芯工艺进行研究。
目前,陶瓷型芯脱芯工艺在制造空心叶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基本工艺流程为:首先,使用模具制备用于锻造的陶瓷型芯;然后,在陶瓷型芯上涂塑料涂料,并进行烘干;接着,将陶瓷型芯放置于金属基体中,并进行锻造;最后,使用化学方法将陶瓷型芯脱除,得到空心结构。
陶瓷型芯脱芯工艺具有以下优点:首先,陶瓷型芯具有轻质、高强度的特点,可以应对高速旋转、高温等恶劣环境;其次,陶瓷型芯脱芯工艺相对简便,成本低,可以实现大规模生产;此外,陶瓷型芯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可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然而,陶瓷型芯脱芯工艺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陶瓷型芯的制备过程相对复杂,需要特殊的设备和工艺技术;其次,陶瓷型芯的强度和韧性相对较低,易于破损,需要注意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另外,陶瓷型芯的生产周期较长,不利于紧急需求的生产。
目前,对于陶瓷型芯脱芯工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改进陶瓷型芯的制备工艺和材料,提高陶瓷型芯的强度和韧性,以减少破损风险;其次,通过改进脱芯工艺和脱芯剂的选择,提高脱芯效率和质量;另外,研究人员也致力于提高陶瓷型芯的复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除了已有的研究方向,还有一些可能的研究方向可以值得进一步探索。
首先,可以研究陶瓷型芯的设计与优化,以提高空心叶片的性能;其次,可以通过陶瓷型芯定位的技术,实现更精确的结构控制;此外,还可以研究陶瓷型芯与金属基体的结合方式,以提高空心叶片的连接强度。
总的来说,陶瓷型芯脱芯工艺在制造空心叶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虽然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是通过改进工艺技术和材料的研究,相信可以进一步提高陶瓷型芯脱芯工艺的质量和效率,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精密铸造空心叶片内腔陶瓷芯制造环评报告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一个既新鲜又有点高大上的话题——精密铸造空心叶片内腔陶瓷芯的制造环评报告。
这个名字一听就有点让人头大,不过别担心,咱们慢慢说,一步一步捋清楚。
咱们从“精密铸造”这个词说起。
你想啊,精密铸造就好比做饭时要精准掌控火候,每一个细节都不容忽视。
它是指通过高精度的铸造工艺制造一些高精密度的零部件,像那些用在发动机、航空航天领域的零件,都是靠它制作出来的。
而空心叶片,嘿,就是飞机发动机里那种像小扇子一样的东西。
它不仅要能耐高温,还得轻巧,不能出一点问题,稍微一个小瑕疵,飞机可能就得大修,甚至飞不起来。
所以,这些叶片的制造过程简直就像是在做高难度的艺术品。
再说说陶瓷芯。
陶瓷材料那可不一般,硬是硬,耐高温也是一等一的。
你想,发动机里那种高温环境,普通材料根本经不起考验,陶瓷芯可就帮大忙了。
它是空心叶片的“骨架”,就像是人体的骨头,支撑着整个叶片的结构。
陶瓷芯的制造需要极高的技术水平,稍有不慎,可能就会造成废品。
所以,环评报告里,我们要特别关注的就是陶瓷芯的制造工艺,以及它对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
这就要说到环评报告了,嘿,别看这名字听起来有点官僚,其实就是为了评估这个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毕竟,环境保护是大事,谁也不想自家门前的河水变成废水,空气也变得污浊。
环评报告就是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污染,进行一番全方位的“体检”。
如果这道体检通过了,生产过程才算正式开始。
就像你去医院检查身体,医生说你身体健康,才可以放心做其他事情。
环评报告就是一个“健康证”。
精密铸造空心叶片内腔陶瓷芯的制造过程中,最大的环境问题在哪呢?最大的隐患还是在于高温烧制过程中,陶瓷材料和其他合金材料的使用。
这个过程涉及到大量的能量消耗,还可能会有一些有害气体排放。
比如说,有些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可能对大气产生污染。
所以,厂方就得严格控制工艺,确保这些排放物能够得到有效处理,不会污染环境。
综述与评述Summary &Review1前言陶瓷型芯首先应用于航空工业涡轮发动机空心叶片的铸造,并且在一些国家的精密铸造中得到广泛应用[1]。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才开始对陶瓷型芯进行研究,到目前为止,已研制成功的有铝基陶瓷型芯、硅基陶瓷型芯、锆基陶瓷型芯等,但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2]。
众所周知,陶瓷型芯的主要作用是成形航空发动机叶片等复杂零件的内腔[3]。
随着陶瓷型芯制备技术的不断提高,陶瓷型芯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目前,陶瓷型芯广泛应用于高尔夫球头、船舶用大推力发动机空心叶片、大型薄壁铝合金铸件、化工用叶轮等产品的精密铸造。
与此同时,陶瓷型芯也应用于成型碳钢和不锈钢铸件内的弯槽、深孔以及镁合金、铝合金及其它合金的浇注[5,6]。
近年来,随着航空航天、工业燃气等行业的迅猛发展,铸造技术不断进步,现代熔模精密铸造已朝着性能优质化、形状复杂化、尺寸大型化、结构精细化及组分多元化、材料复合化、技术组合化、工艺控制定量化、质量检测科学化、生产专业化及产品系列化的方向发展[4]。
因此,此项技术的关键———陶瓷型芯的研制也开始引起关注。
2陶瓷型芯介绍陶瓷型芯可以用来成形涡轮叶片复杂的内腔和高尔夫球头内腔等,在浇注过程中高温的金属液体会对其有一定的冲击作用,因此,在与金属接触的型芯表面,型许素芳1,2,吴建青1(1.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510640;2.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深圳518038)性能特点和制造方法,对易溃散氧化铝基陶瓷型芯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
陶瓷型芯;溃散性佛山市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16AG101315)。
芯会受到热应力的作用。
型芯在浇注过程和凝固过程中经受的物理和化学作用十分复杂,对形制备陶瓷型芯的基体材料和性能都有较高的要求。
耐火基体材料是制备陶瓷型芯的主要原料,大家熟知的耐火基体材料主要有刚玉、石英玻璃、锆英石、氧化镁、氧化锆等[7-9]。
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精密成形技术分析Key words : hollow turbine;blade;precision forming technologyiprecision casting1空心涡轮叶片精铸技术高性能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是精密器件,在飞机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飞机的心脏,也是导致我国航空业发展停滞不前的瓶颈之一。
伴随当前飞机设计指标逐步提升,航空发动机也需要逐步向低油耗、高推重比、大推力的方向发展,让涡轮前进口温度提高是保证推动力的一个重要方式,预计在推重比15 —级的航空发动机当中,涡轮前温度可能在1830〜1930摄氏度之间,因此一定要重视加强涡轮叶片的耐高温能力。
为了将这一问题解决。
当前的涡轮叶片主要使用的是复合气膜冷却单晶空心涡轮叶片,因为该设计材料较为特殊, 而且结构非常复杂。
在制备空心涡轮叶片的过程中,使用的工艺主要为熔模精铸工艺,但是这一工艺,具有成品率低、要求精度差等问题,造成我国在空心涡轮叶片生产方而出现了很多问题。
通常而言当前的空心涡轮叶片精铸成品率只有10%,而90%的废品叶片主要出现的问题是形位尺寸超差,另外一些是结晶缺陷。
为了让空心涡轮叶片的制造成品率提高,有效的解决。
形控”和'性控”两个问题,需要重视控制尺寸的精度,并且在完成精铸之后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
空心涡轮叶片制造难度大,而且工序非常复杂,具体如下,首先需要注意合理的对模具成型工艺进行应用,将空心涡轮叶片精铸所需要的陶瓷型芯设计出来。
该陶瓷型芯是空心结构的重要填充物,接着通过蜡模工艺在型芯外层进行涡轮叶片蜡模的制备,而后进行烧结、浇铸、脱模等一系列工序,将空心涡轮叶片粗坯制备完成。
在完成粗坯的条件下进行后续操作,直到制备完整个空心涡轮叶片。
在传统空心涡轮叶片制备的时候使用的主要为复合材料,这种材料是等轴晶组织。
这种组织在高温条件下很容易受到损坏,而影响整个叶片制备的成品率。
伴随当前材料技术快速发展,叶片所使用的复合材料逐步以单晶为主。
单晶叶片用氧化铝陶瓷型芯的发展概况单晶叶片是高压涡轮发动机的核心部件。
它的结构复杂,需要高精度的制造工艺和材料。
氧化铝陶瓷型芯作为单晶叶片制造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曾经面临很多难题,但现在已经有了较大的进展和发展。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单晶叶片。
单晶叶片是利用单晶化技术制造出来的高温合金,具有高温强度和高抗蠕变性能。
单晶叶片的外形复杂,用于高温高压工作环境下,必须承受极大的应力和热压力。
单晶叶片制造流程相当复杂,其中涉及到很多关键的工艺过程,如模具制作、熔炼、晶化、加工和涂层等。
其中一环——型芯制造,可以说是单晶叶片制造的“重中之重”。
型芯即是单晶叶片的内部空心结构形状,通常采用铸造或锻造的方法进行制造。
传统的型芯用石膏、砂型等材料制作,存在一些问题:如成本高、生产速度慢、精度难以控制、污染环境等问题。
而氧化铝陶瓷型芯作为单晶叶片的新型型芯,有着更加优良的性能和低成本的优点。
由于氧化铝陶瓷耐高温性、化学稳定性、机械性能、密度小、热膨胀系数小、杂质含量低等特点,使得其可以用于高温高压下单晶叶片的内腔制造,型芯也得到快速推广和应用。
但是,在实践应用中,氧化铝陶瓷型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型芯的完整性、强度和精度等需要进一步提高;氧化铝陶瓷型芯不能离心铸造和氢气取向晶化等关键生产工艺技术和生产设备也比较落后。
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进行系统的技术研发和设备更新。
从材料方面考虑,可以适当地添加氧化锆、氧化钆等合金内容量,同时引进新型热膨胀系数小、抗热冲击性好的低膨胀陶瓷作为型芯材料,以达到更高的强度和较好的耐火性。
从工艺方式上考虑,需要发展新型先进的陶瓷成型工艺,优化氧化铝陶瓷型芯模具的结构和制造工艺,增强其完整性和精度。
此外,需要采用自动控制生产线、数字化化管理系统等新型技术设备,从而提高氧化铝陶瓷型芯的制造效率和精度。
总的来说,单晶叶片用氧化铝陶瓷型芯已经成为了单晶叶片制造的主流工艺,并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某燃机涡轮工作叶片陶芯芯头制作工艺研究摘要:本文以某燃气轮机复杂空心内腔涡轮工作叶片为研究对象,选用正交试验法研究陶瓷型芯不同芯头结构设计以及自由端制作方案对该叶片的断芯率以及壁厚超差影响,得出该叶片最优的芯头设计方案,榫头定位应选用芯头延长内扣型设计,叶尖小柱子设置芯头高度差2mm,且不完全自由。
上述设计可实现该叶片断芯以及壁厚的有效控制,该研究可为其它此类叶片陶芯的芯头设计提供指导,此类叶片铸造过程报废率得到有效控制,极大地促进该类叶片熔模精密铸造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空心叶片芯头自由端断芯率壁厚熔模精密铸造0、引言燃气轮机的发展代表着国家重大装备制造业的总体水平,是国家高新技术与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其中发动机是燃气轮机的核心。
涡轮工作叶片处于温度最高、应力最复杂、环境最恶劣的部位被列为第一关键件,如何在铸造过程中保证叶片性能成为关键[1]。
对于细长复杂内腔结构叶片最重要的是保证壁厚问题,故陶芯芯头的设计以及自由端的制作成为限制性因素。
同样的陶瓷型芯选用不同的自由端设计对于叶片的壁厚及断芯结果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
本文针对某燃气轮机内腔结构复杂的工作叶片对陶芯自由端工艺进行详细的分析讨论,为后续同类叶片断芯以及壁厚控制问题提供指导。
1、叶片结构特点本文针对某机细长型复杂内腔结构工作叶片进行分析研究,其为精密铸造无余量复杂空心叶片,几何尺寸大、叶片气冷通道和缘板结构复杂,内腔结构如图1所示。
该叶片长达150mm,内腔网状交错,弦宽长、扭度大,叶盆、叶背表面有很多横、纵向肋交叉,厚度相差悬殊,最薄处仅0.6mm,该叶片排气齿缝由Φ1.2mm的25个排气齿缝组成。
陶瓷型芯在金属浇注过程中与叶片凝固过程中承受复杂的应力,若陶芯自由端制作定位不当极易造成断芯、漏芯,特别是排气齿缝,壁厚无法保证。
图1 铸件内腔示意图此外,该叶片需要检测5个截面30个壁厚点,具体检测截面以每个截面壁厚检测点位置如图2,是铸造难度极大的无余量空心熔模精密铸造叶片[2]。
硕士学位论文空心叶片陶瓷型芯的制备及强化工艺研究STUDY ON FABRICATION AND STRENGTHEN TECHNIQUES OF CERAMIC CORE FORHOLLOW BLADE徐海龙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1313年6月国内图书分类号:TG249.5学校代码:10213国际图书分类号:621.74密级:公开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空心叶片陶瓷型芯的制备及强化工艺研究硕士研究生:徐海龙导师:薛祥教授申请学位:工程硕士学科:材料工程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答辩日期:2013年6月授予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Classified Index:TG249.5U.D.C.:621.74Dissertation for the Master Degree STUDY ON FABRICATION AND STRENGTHEN TECHNIQUES OF CERAMIC CORE FORHOLLOW BLADECandidate:Xu HaiLongSupervisor:Prof.Xue Xiang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Master of Engineering Speciality:Materials Engineering Affiliation: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EngineeringDate of Oral Examination:June,2013Degree-Conferring-Institution: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摘要铸造空心叶片,关键的技术之一是制造出能形成其复杂内腔的陶瓷型芯,这关系到一个国家航空事业的整体实力。
目前在世界范围来说应用最广、性价比最高的是硅基陶瓷型芯。
其存在高温强度低等缺点,即必须对烧结好的陶瓷型芯进行强化处理,提高其抗高温蠕变能力、抗高温热变形(高温挠度)能力、提高其室温性能—抗弯强度,从而提高叶片生产合格率。
本课题分为型芯的制备及强化两部分,着重研究了高温强化液浓度及最佳强化次数、室温强化液配比及强化工艺参数、高温强化与室温强化的交互影响,综合测定了型芯的性能,得出最佳的强化工艺。
选择三种目数的石英玻璃粉作为基体材料,锆英粉作为矿化剂,加入一定量的增塑剂,烧结时选用工业氧化铝作为填料。
通过反复实验确定最佳浆料温度、压注压力、模具温度和保压时间,得到最佳的型芯制备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高温强化液为硅酸乙酯水解液,通过配制6种不同浓度的强化液,分别测定不同浓度下型芯的1250℃高温挠度,得出最佳强化液浓度;在最佳浓度基础上分别浸泡1~3次,测定型芯的1250℃高温挠度及开气孔率。
综合整个叶片生产流程,着重考虑开气孔率对脱芯的影响。
选择环氧树脂及其固化剂聚酰胺作为室温强化剂,以丙酮作为二者的稀释剂,研究强化剂配比及强化工艺参数。
研究高温强化与室温强化的交互影响时发现:高温强化主要通过影响开气孔率的大小影响室温强化效果;且只进行高温强化后型芯室温抗弯强度也有一定提高,二者综合作用;室温强化对1250℃高温挠度无影响。
关键词:陶瓷型芯;性能;高温强化;室温强化;交互影响-I-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The most critical process of casting hollow blades is the manufacturing of the ceramic core,which can form its complex inner cavity,it is related to a country's overall strength of aviation industry.Currently,the application of silica-based ceramic cores is the most widespread and cost-effective around the world.But the silica-based ceramic cores have certain shortcomings,strengthening treatment must be applied to sintered ceramic cor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reep resistance characteristics,high temperature thermal deformation resistance(high temperature deflection)and the performance of room temperature,which can improve room temperature flexural strength and increase blade production rate.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e core fabrication and strengthening two parts,focused on concentration of high temperature strengthening liquid and the best strengthening times,room temperature strengthening liquid ratio and interaction effect between high temperature strengthening and room temperature strengthening. After testing the core performance synthetically,the optimal strengthening process can be gotten.The ceramic cores were prepared by using three mesh silica powders as the matrix materials,zircon as the mineralizer as well as adding some plasticizer.Industrial alumina was used as the filler when ceramic cores were sintered.The optimum temperature of slurry,injection pressure,mold temperature and holding time were determined through a range of experiments.Therefore,get the optimum preparation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High temperature strengthening liquid is ethyl silicate hydrolysis liquid,6kinds of strengthening liquid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are prepared,the optimal strengthening liquid concentration is gotten after testing the core's high temperature deformation of every concentration at1250℃respectively;Then,the core's high temperature deformation at1250℃and open porosity is tested after Soaking them with the optimal concentrations for1~3times.The whole process of blade production's effect,especially the open porosity's effect,on the removal of core will be considered.Enhancer of room temperature strengthening is epoxy resin and its hardener polyamide,using acetone as the diluents,process optimization is based on the aspects of enhancer ratio and strengthening methods.When studying the interaction effect between high temperature strengthening and room temperature strengthening,the author found that high temperature strengthening influence the strengthening effect at room-II-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temperature mainly by influencing the size of the open porosity,and the flexural strength of core at room temperature also have certain improvement only after high temperature strengthening,both of them have a combined effect;Room temperature strengthening does not affect high temperature deformation at1250℃.Keywords:ceramic cores,propertieshigh,temperature strengthening,room temperature strengthening,interaction-III-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1)1.1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陶瓷型芯的分类及制备方法 (3)1.2.1陶瓷型芯的分类 (3)1.2.2陶瓷型芯的制备方法 (5)1.3陶瓷型芯的发展现状及分析 (7)1.3.1国外研究现状 (7)1.3.2国内研究现状 (8)1.3.3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8)1.4陶瓷型芯的研究方向 (9)1.5课题的选择依据及研究目的 (10)1.5.1选题依据 (10)1.5.2研究目的 (10)1.6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1)第2章型芯制备及性能测试分析 (12)2.1型芯制备 (12)2.1.1实验材料选择 (12)2.1.2型芯的制备 (15)2.1.3参数设定 (16)2.2型芯性能测试及分析 (20)2.2.1开气孔率(B) (20)2.2.2室温抗弯强度(б-ω) (21)2.2.3高温挠度(ΔH) (22)2.2.4X射线衍射分析(XRD) (24)2.2.5扫描电镜断口分析(SEM) (24)2.3本章小结 (24)第3章高温强化工艺研究 (25)3.1引言 (25)-IV-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3.2高温强化液浓度的优化 (25)3.3高温强化次数选择 (28)3.4XRD分析物相变化 (29)3.5SEM分析断口形貌 (31)3.6本章小结 (32)第4章室温强化工艺研究 (33)4.1引言 (33)4.2室温强化剂选择 (33)4.3确定最佳强化剂配比 (35)4.3.1聚酰胺/环氧树脂配比选择 (35)4.3.2确定丙酮加入量 (36)4.4强化方法优化 (39)4.4.1浸泡时间优化 (39)4.4.2确定最佳环境温度 (40)4.4.3固化温度优化 (41)4.4.4确定最佳固化时间 (42)4.5SEM分析 (43)4.6本章小结 (44)第5章高温强化与室温强化的交互影响 (45)5.1引言 (45)5.2高温强化对型芯室温性能的影响 (45)5.2.1高温强化液浓度对室温性能的影响 (45)5.2.2强化次数对室温性能的影响 (47)5.3室温强化对型芯高温挠度的影响 (50)5.4生产实验 (50)5.5本章小结 (53)结论 (54)参考文献 (55)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权限 (59)致谢 (60)-V-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第1章绪论1.1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正处于超高速发展中,对提高航空发动机推重比的研究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决定航空发动机价值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其涡轮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