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四艺——东方传统插花艺术
- 格式:pptx
- 大小:7.45 MB
- 文档页数:107
第一章插花艺术概论1、插花艺术:以切花花材为主要素材,通过艺术构思和适当的剪裁整形及摆插来表现其活力与自然美的一门造型艺术。
2、花卉艺术:凡将花材经过人工处理,赋予花卉新的艺术生命的。
它包括园花、盆栽、秉花、佩花、篮花、瓶花、盘花、果供。
3、花艺设计:主要指切花花材的造型艺术设计以及插花艺术均以切花为主要花材的艺术创作。
4、插花艺术的特点:生命性、随意性、装饰性、时间性。
5、东方式插花艺术以线条造型为主,注重自然典雅,要求活泼多变,线条优美;重写意,讲究情趣和意境;构图简练,用色淡雅,耐人寻味,插花用材多以木本花材为主,配以草花,喜按季节选用不同的花材,不求量多色重,但求韵致与雅趣。
6、西方式插花的特点:色彩浓烈,多用大量不同颜色和质感的花组合而成;以几何图形构图,讲究对称和平衡,注重整体的色块艺术效果,富于装饰性。
用材多以草本花材为主,要求花朵丰腴,色彩鲜艳,用花较多。
由于各种不同的图形都有较为明显的轴线,因此尽管采用的是成簇的插法,色彩斑谰但杂而不乱,浑然一体,有深度,有节奏。
7、艺术插花:不以赢利为目的,只为展示作者艺术风格,相互交流展览的插花。
8、按艺术表现手法分类,可分为写实(东方)、写意(东方)和抽象(西方)三种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
9、抽象插法分为理性抽象插法(传统西方特色)和感性抽象插法(现代西方特色)。
简答1、插花行业如何体现经济价值?插花促进生产,增加消费,推动经济发展。
随着插花的兴起,不仅推动了生产花材的鲜切花种植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有关的一系列行业的发展,如陶瓷、漆雕、木器工艺及插花泥、包装材料、干花等生产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消费。
现在我国的鲜花生产已成为农业生产中2、东方传统,西方传统,现代插花的特点?答:东方传统:自然之“真”、人文之“善”、艺术之“美”、“圣”洁之尊西方传统:一、以几何图形构图;二、用花量大;三、多以草本花材为主;四、色彩浓重鲜艳;五、装饰性强现代插花:一、插花素材丰富多样二、东西文化交融而不失民族特色;三、新奇的插制技巧层出不穷;四、灵活、自由、多样的表现形式;五、广泛与深刻的创作题材第二章插花艺术基本知识1、花插,又名剑山,东方式固定花材的方法;花泥,又名花泉,西方式固定花材的方法。
生活四艺之茶室插花恬静优雅花是美的象征,它以色、香、形、媚四美和无限的生机活力得到人类的青睐和珍爱。
自古以来,怡情于花草之间,是人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一种体现。
中国是东方文明古国,也是世界上最早把花之媚与茶之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国家。
点茶、焚香、插花、挂画,在宋时被合称为生活四艺(亦有称“四事”者),文人雅士追求雅致生活的一部分。
早在唐朝,赏花品茗就是达官显贵与文人雅士的时尚,多数茶人主张“花宜茶”。
那么在现代茶艺中,插花如何与茶结合呢?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茶室插花的立意当然,在插花艺术创作中,立意是十分艰难的过程。
但是,如果没有恰当的立意,插花便只能成为万紫千红的堆砌,甚至给人杂乱无章的感觉。
茶艺插花立意重在“真、新、高、洁”。
其中的“真”是指感情真挚,立意首先应当注重于能反映出茶艺真实的主题内涵;“新”是指构思新颖、新奇、不落俗套;“高”是指意境高远,耐人寻味,有艺术感染力;“洁”是指插花的造型简洁、自然、明快,充满生机活力。
具体地说,茶艺插花立意取材时主要从反映时令(即花有花候,从时令方面立意用插花点明季节特点)、以花传情(即用花语表达主人的情感)以及彰显茶艺主题等三个方面考量。
二、插花容器的选择插花容器简称花器。
花器是指花的基础和依托,插花的造型、意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花器的选择。
在花卉选定之后,要选择与主题美相适应的插花容器。
在茶艺插花中,可使用的容器应有尽有,工艺品(如花瓶、玩具、盆景、假山等)、日常生活用具(如茶壶、杯、碗、盘、碟、小吊桶、小竹篮、竹筒等)、瓜果(葫芦、小南瓜、椰子、苹果、梨、菠萝等),甚至准备丢弃的生活垃圾(如酒瓶、化妆品瓶、啤酒罐、快餐面碗等),只要巧妙构思,别出心裁,均可化腐朽为神奇,让人耳目一新。
不过在选择插花容器时,它的形状、高低、大小、质感、色彩、造型都必须能与茶艺主题相适应,能与布席的其他内容相协调。
三、茶室插花之花材茶室插花常采用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作品强调其自然美、线条美和意境美的同时色彩不过于华丽。
中国插花艺术史述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中国插花艺术自六朝确立,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
到公元10世纪左右,我国插花与挂画、点茶、焚香并列,合称为生活“四艺”。
本文简略回顾了中国插花艺术经历的萌芽、繁盛、衰微的历史,希望假以时日,中国传统插花这门古老的民族艺术会在这片历史久远的土地上全面复兴。
说到插花,一般人的眼前总会浮现跪坐的日本女子身着和服、拈花在手的模样,会很自然地认为插花是日本的艺术。
就像我们总羡慕对岸灿烂的樱花,而忘记自己故乡的桃李。
事实上,每一个日本插花流派都知道,中国才是插花的故乡,我们的祖先对生活的艺术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
日本花道发展仅有500多年,而中国插花自六朝确立,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
到公元10世纪左右,我国插花与挂画、点茶、焚香并列,合称为生活“四艺”,当时稍有文化素养的国人无不视之为理应具备的生活艺术与修养,纵使妇孺仆役也不例外(图1)。
光阴荏苒,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插花艺术不仅没有随岁月变迁而消失殆尽,反而在时间的沉淀里,日渐饱满而充满温情,充满智性。
让我们简略地回顾一下中国插花艺术的斑斓历史。
一、插花艺术的萌芽中国人对花卉之美的发掘可追溯到先秦时代,对花草之美的特殊感受在《诗经》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不见子都,乃见狂且”、“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桃之天天,灼灼其华。
子之余归,宜其室家”。
用清雅的荷花、茂盛的芦苇、艳丽的春桃来赞颂美丽的女子,歌咏恋人间深深的爱恋与情愫。
《郑风·溱洧》里有这样的描述:“溱与洧,方涣涣兮。
士与女,方秉茼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
士与女,殷其盈矣。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有哪几种主要类型?各有何特点?传统插花艺术源于民间,自古以来形成了民间、宫廷、宗教和文人插花四大类。
(1)民间插花民间插花是我国插花之源头,历史悠久,自唐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得以普及。
在宋代“插花、挂画、点香、品茗”被称为生活四艺,说明插花已深入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
民间插花取材广泛,少则三四种,多则十余种,所选花材喜色彩艳丽缤纷、寓意吉祥。
花器质地、纹饰等富于变化,配合其他配饰,如对联、结饰等,多与民俗相结合,用于节庆、祭奠、祈福等场合,具有朴实纯真、简洁明快与喜庆热闹的风格。
(2)宫廷插花宫廷插花,可追溯至周时期,自汉代后流传于皇宫、官府中,专为皇宫帝后、官府豪富之人玩赏。
至唐代开始,宫廷插花以讲究排场、色彩华下亡丽、装饰味浓厚为特色,插花作品体形丰满硕大、枝叶茂盛,插作时有严格的程序,从选用花材、容器、配件、陈设的环境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充分显示出皇家豪门的权势、富有与威严。
这种富丽堂皇的宫廷插花,在历代皇宫、豪门中盛行不衰。
(3)宗教插花主要指道观与寺庙中的插花。
道观插花,是用于道教庙观的插花。
《山海经》、《楚辞•九歌》等书中有以花祭神、求仙、祈福等记载。
道观插花有献于神前之花与丹房花两种形式,前者多用桃果、灵芝、牡丹、松、柏以及珊瑚、寿石等花材,花器也较华美,造型丰满,以表达吉祥、福寿之意;后者以菊、兰等飘逸、秀雅之花,表现返璞归真、清新自然的境界,花型较小,色彩淡雅。
因此,道观插花具有宏、丽、清、逸之风格,既有天仙宝境般的瑰丽,又有供奉祭仪中的严整、平和之韵致。
寺庙插花,是一种用于佛教仪式与佛前供奉的插花。
多选用莲花、牡丹等大朵艳丽之花,花器亦较华美、醒目,花枝多严谨对称,表现佛教净土极乐世界之意境。
具有色彩华丽、花朵硕大、花姿端庄、花型严谨对称的特点。
另一种形式则是禅室插花,为佛家禅僧日常起居处陈设之花,用花量极少,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选用百合、柳枝等色彩淡雅之花材,表达空寂、绝尘、无我、纯净、慈悲的境界,禅室插花以空、寂、清、净为特点。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宋代文人的生活四件雅事点茶焚香插花挂画
导语:点茶、焚香、插花、挂画,被宋人合称为生活四艺(亦有称“四事”者),是当时文人雅士追求雅致生活的一部分。
此四艺者,透过嗅觉、味觉、触觉
点茶、焚香、插花、挂画,被宋人合称为生活四艺(亦有称“四事”者),是当时文人雅士追求雅致生活的一部分。
此四艺者,透过嗅觉、味觉、触觉与视觉品味日常生活,将日常生活提升至艺术境界,且充实内在涵养与修为。
这与现代人追求的生活美学与讲究个人品味的生活态度极为一致,亦与当今的东方美学主流意识不谋而合。
点茶:一壶沉香好茶,款待远方友人
宋代流行点茶法,将茶压辗成粉末后放入茶盏中以水注点,用力搅拌使茶水混合成乳状再饮用,日本抹茶道就是然自宋代的点茶。
中国茶道是一门饮茶艺术,深入日常生活诗词、绘画中。
乾隆帝曾曰:“君不可一日无茶”,此语成为了茶融入日常生活的最佳写照。
点茶是唐朝和宋朝时期的一种煮茶方法。
点茶也常用来在斗茶时进行。
它可以在二人或二人以上进行,但也可以独个自煎(水)、自点(茶)、自品,它给人带来的身心享受,能唤来无穷的回味。
焚香:一缕沉馥馨香,舒缓俗世烦忧
烧香一词很通俗,按俗解后面马上要跟上磕头二字才是,实际上焚烧二字义本无别,似乎说焚香便雅了许多,实际上只是语言习惯而已。
这里的烧香绝不是指佛寺道观或祭祖打醮之类的香,而是为了增添日常家居生活情调的焚香。
中国用的香历史可追溯至春秋之前,盛唐时期调香、熏香、评香已成为高雅艺术,香道文化俨然成形。
宋代发展更达到鼎盛,香文化融入日常生活,文人雅士相聚品香读书,一边享受氤氲香气,一边读经
生活常识分享。
插花艺术考试重点一、插花艺术的含义1.狭义的插花艺术:将鲜花插在盛水的容器中,制作成摆设花的造型艺术。
2.广义的插花艺术:凡利用切花花材为主要素材进行造型,制作成具有装饰效果或欣赏性的花卉艺术品,都可称为插花艺术。
二、插花艺术的特点1.时间性强:(1)插花所用的花材季节性强,不同季节有不同的代表性花材。
(2)插花作品保存的时间短暂。
2.随意性强:(1)插花花材的选择十分广泛。
(2)插花的容器极其多样。
(3)从事插花的人员不限。
3.装饰性强4.具有生命力,艺术感染力强5.创作性强,不可简单复制三、插花艺术的作用1.陶冶性情,是一种很好的修身养性之道2.提高人们精神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3.改善人际关系,起到“公共使者”的作用4.美化环境,增加情趣5.增加就业岗位6.促进经济的系统发展四、插花艺术类别1.按用途不同分类 1)礼仪插花 a.庆典插花 b.社交插花 c.丧礼插花2)艺术插花 3)生活插花2.按艺术风格不同分类 1)东方传统式插花 2)西方式传统插花 3)现在自由式插花3.按插花材料性质不同分类 1)鲜花插花 2)干花插花 3)人造花插花四、东西方插花简史1.唐代。
2.宋代。
生活四艺:插花、挂画、点茶、焚香3.明代。
袁宏道《瓶史》、张谦德《瓶花谱》、高濂《瓶花三说》、沈复《浮生六记》4.日本花道。
号称三千流派、始祖流派:池坊流、最初由隋唐时期的佛前供花发展而来的。
五、东、西方传统插花艺术的特点1.东方传统插花艺术的特点 1)重视意境和思想内涵的表达,追求意境之美。
2)以线条造型为主,充分利用植物材料的自然姿态与神韵。
3)用花量较少,色彩以清新淡雅为主。
4)构图多为不对称的均衡构图,活泼多变。
5)崇尚自然,师法自然,追求自然之美。
6)注重花材的人格化意义和花文化的表达。
2.西方传统插花艺术的特点 1)插花作品讲究装饰效果以及插制过程的怡情悦性,不强调思想内涵。
2)用花量多,色彩鲜艳。
3)多为对称的均衡构图或规则的几何图形、图案式构图,一般有对称的中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