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小故事备课讲稿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3
《我不能失信》课文说课稿范文《我不能失信》课文说课稿范文《我不能失信》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
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我理解为:一是让学生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在思想上受到熏陶和感染,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二是让学生初步体会通过人物语言、动作、表情来表现人物的写作手法,为本单元的习作奠定基础;三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把“让学生感受宋庆龄的诚实守信”作为情感目标;把“初步体会通过人物语言、动作、表情来表现人物”作为知识目标;把“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作为能力目标;把“以读代讲,读中感悟”确定为教学策略。
大家都知道,食物的味道需咀嚼后才能知道,水果的营养要吃下去才能吸收。
所以,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咬文嚼字,反复诵读,在体悟情味中赏析语言,在推敲语言中领悟意境。
在读的方式上采取由浅入深,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层层递近的方式读。
如同烧砖,多读一遍就是多加一份温,温度加到一定程度,土坯就变成了砖头,砖和土的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
书读到一定程度,课文语言和精神营养就会转化为学生心灵的有机组成部分,就会成为学生语感结构和精神系统中有活力的细胞了。
具体做法是:一读:统揽全篇,弄清课文写的人物是谁,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二读:抓词理句,找出能说明宋庆龄诚实守信的语句;三读:进入情境,突出宋庆龄的诚实守信;四读:划分角色,表现宋庆龄的诚实守信。
以上所说的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具体教学设计如下:教学目标1. 通过学生自主阅读,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中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朗读能力。
3. 通过朗读对话,体会引用人物的话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即提示语在前、在中、在后等形式)。
教学重点:1. 体会宋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2. 通过朗读对话,体会引用人物的话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即提示语在前、在中、在后等形式)。
宋庆龄的小故事宋庆龄,一个伟大的女性,她的一生都献给了国家和人民,她不仅是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妇女运动先驱,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
今天,我想讲一讲她的小故事。
宋庆龄的小故事,可以从她的童年开始讲起。
宋庆龄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她小时候随父母到美国,父母传授她许多知识。
有一次,宋庆龄在学校参加一次演讲比赛,她讲述了自己的愿望:“我希望能为中国人争取更多的权利,并使中国人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
”这个愿望,不仅是她从小到大一直追求的,也让她明确了自己的志向。
随着年龄的增长,宋庆龄越来越感到了民族与国家的危机。
她深知自己不能远离祖国,于是决定回国,积极参加政治与教育运动,为中国的解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抗日战争时期,宋庆龄组建了儿童救国会,成为挽救民族危亡的一股巨大力量。
1938年,她在武汉主持了一个受伤儿童救助大会,当时有超过八万名受伤儿童得到了帮助。
宋庆龄的行动,不仅为受灾的孩子们带去了希望,也感动了许多人,成为中国人民志愿服务事业的开端。
除了儿童救国会外,宋庆龄还为女性争取权利,她一直以来致力于为女性争取平等的地位与权利。
她希望让女性能够有与男性平等的地位,让女性有机会接受教育和获得工作机会,以及享受与男性同等的公民权利。
宋庆龄的努力,为中国女性争取了许多的权利与机会。
从宋庆龄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到,她并不是一个只关心自己的人,她的行动是为了国家和人民。
她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为中国做出了贡献,爱国的精神和奉献的精神也深深影响了世人。
宋庆龄走过了漫漫长路,她的一生中不管遭遇多少困难、重重的坎坷,她始终保持着豁达、乐观的性格,抱着坚定的信念,不断追求她的梦想。
她就像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束光芒,照亮了我们时代的前方。
因此,我们要学习宋庆龄这种爱国精神,从自身做起,为国家、为人民做出更多贡献,让自己的生命更加有意义。
宋庆龄的故事宋庆龄,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女性,她以其不懈的努力和坚定的信念,为中国的妇女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宋庆龄生于1893年,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在当时,中国社会对女性的教育和地位存在着严重的偏见,然而,宋庆龄的父母却十分重视她的教育,给予她与兄弟同等的教育机会。
这种家庭环境使得宋庆龄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坚强的意志。
年轻的宋庆龄赴美留学,她在美国学习并接受了现代的教育理念,这对她后来的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留学期间,她结识了许多进步思想者,也深受新思想的影响。
回国后,她开始了她的教育事业,她积极倡导女子教育的重要性,致力于提高妇女的文化素养和社会地位。
宋庆龄参与了中国的革命运动,她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的社会变革和妇女解放。
她是中国国民党的重要成员,也是中国国民党妇女部的创始人之一。
她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呼吁妇女参与社会和政治活动,争取妇女的平等权利。
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宋庆龄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她赴美和欧洲多次奔走呼吁国际社会支持中国抗日。
她的努力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为中国抗战争取了重要的外部支持。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宋庆龄成为新中国的重要政治人物。
她担任了中国妇女联合会主席等职务,继续为中国妇女的解放事业奋斗。
她在政治上保持独立思考,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中国的妇女事业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宋庆龄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中国的妇女事业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她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她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宋庆龄,她的故事,将永远被铭记在中国近现代史的长河中。
诚信演讲稿素材:宋庆龄诚信小故事宋耀如经常教育自己的孩子从小要养成诚实善良的品德,这样对人对已都有好处。
宋耀如的二女儿宋庆龄牢牢地记住了父亲的话,从小就诚实、善良、守信。
一个星期天,宋耀如准备带着全家去朋友家作客,孩子们大都穿好了礼服就要出发了,只有宋庆龄仍在钢琴前弹奏着那动听的旋律。
母亲喊道:“孩子们快走吧,伯伯正等着我们呢!”听到妈妈的喊声,宋庆龄立即合上琴盖,跑出房间,拉着妈妈的手就走,刚迈出大门,突然又停住了脚步。
“怎么啦?”一旁的宋耀如看到庆龄停住了脚步,不解地问道。
“今天我不能去伯伯家了!”庆龄有些着急地说。
“为什么不能去,孩子?”妈妈望着女儿说。
“妈妈,爸爸,我昨天答应小珍,今天她来我家,我教她叠花。
”庆龄说。
“我原以为有什么非常重要的事情呢?这好办,以后再教她吧!”父亲说完,便拉着庆龄的手就走。
“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呀!”庆龄边说边把手从父亲的大手里抽回来。
“那也不要紧呀!回来后你就到小珍家去解释一下,并表示歉意。
明天再教她叠花不也可以吗?”妈妈说。
“不!妈妈,您不是常说要信守诺言,我答应了别人的事,怎么可以随意改变呢?”宋庆龄不停地摇着头说。
“我明白了,我们的小庆龄是一个守信用的孩子,不能自食其言,是吗?”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接着说:“好吧,那就让我们的小庆龄留下吧!”宋耀如夫妇放心不下家中的小庆龄,在客人家吃过中午饭,就提前匆匆地回到家中。
一进门,宋耀如高声喊道:“亲爱的小庆龄,你的朋友小珍呢?”宋庆龄回答说:“小珍没有来,可能是她临时有什么急事吧!”“没有来,那我的小庆龄一个人在家该多寂寞呀!”妈妈心疼地对女儿说。
本文来自献祝福网“不,小珍没有来,家中虽然只有我一个人,但是我仍然很快活,因为我信守了诺言。
”宋庆龄辩解道。
听了小庆龄的话,宋耀如夫妇满意地点了点头。
我国的老一辈革命家宋庆龄是一个信守诺言的人。
有一次,宋奶奶要去看望幼儿园的孩子,幼儿园的小朋友听了都很高兴,都等着宋奶奶的到来。
突然,原来晴朗的天空刮起了大风,霎时间,飞沙走石,路上的行人都睁不开眼。
大家议论纷纷,宋奶奶可能不会来了。
正在这时,宋奶奶的车出现在幼儿园,她满脸笑容地走下车,来到孩子们中间。
一位老师感动地说:“天气不好,您就改天再来吧!”宋奶奶说:“不,我不能失信,应当遵守诺言。
”
班会链接:《我诚信、我快乐》。
关于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宋庆龄,伟大的民主战士、杰出的外交家、国际和平斗士,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两党合作的杰出代表。
她的一生都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奋斗。
今天,我们来讲述一个关于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
在一个小山村里,有一个叫小庆龄的小女孩。
她聪明伶俐,热爱学习,特别喜欢听爷爷讲故事。
爷爷是一位老红军,曾经参加过长征,见过许多英勇善战的红军战士。
他常常给小庆龄讲述红军战士们的英勇事迹,让她深受鼓舞。
有一天,爷爷给小庆龄讲了一个关于一位英雄的故事。
这位英雄名叫刘胡兰,是一位年仅16岁的女红军战士。
她在战斗中英勇杀敌,最后壮烈牺牲。
爷爷告诉小庆龄,刘胡兰是为了保卫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毫不犹豫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小庆龄听得如痴如醉,她心里暗暗发誓,长大后一定要像刘胡兰一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
从那以后,她更加刻苦学习,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拼搏。
在学校里,小庆龄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她热爱集体,关心同学,尊敬老师。
她的优秀品质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认可。
有一次,学校组织了一次义务劳动活动,小庆龄和同学们一起去帮助农民伯伯收割庄稼。
虽然阳光炙热,汗水湿透了衣服,但小庆龄依然坚持着,她知道这是为农民伯伯分忧解难,是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课余时间,小庆龄还喜欢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她曾加入红十字会,学会了简单的急救知识,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
她还参加了儿童团,积极参加各种文艺演出,为人民服务。
渐渐地,小庆龄长大成人。
她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投身于中国革命事业。
她先后担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务,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小庆龄的一生都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奋斗。
她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拼搏。
21.我不能失信四、讨论深化,拓展延伸。
(用时:10分钟)1.学习了课文,你觉得宋庆龄做得对不对?你想对她说什么呢?2.当你遇到这类事时,应该怎么做呢?3.拓展延伸:说说其他类似的名人故事。
1.交流对宋庆龄做法的评价。
2.结合实际谈体会。
3.讲名人的故事。
(如:列宁打碎花瓶的故事等)6.学习了课文,你有哪些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文是略读课文,因此,我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
在引导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给学生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解决一些疑难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不能失信》教学片段◆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品质。
(教学重点)(学生自读对话内容)师:庆龄和父母的对话,主要说了什么呢?生:主要说了她不能去大伯家的原因是她不想失信于小珍。
师:我们一齐读读庆龄的话,体会她诚实守信的品质。
(课件出示:“不行!不行!我走了,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师:庆龄知道改天再教小珍叠花篮是可以的,但是她怕小珍来了会扑空。
这说明她是一个为他人着想的人。
当妈妈劝她时,她又说了什么呢?(课件出示:“不,妈妈。
您说过,做人要信守诺言。
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见到她时向她道歉是可以的,但我已经想起来了,就不能失信了!”)生1:庆龄认为如果自己假装忘记了这件事,不仅是失信,更是欺骗的表现。
生2:这种明知故犯的行为,比无意中失信更不对。
师:是啊,这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宋庆龄。
如果在你身上也发生了类似的事情,你会怎么办呢?生1:现在通讯很发达,我会给小珍打电话,征求她的意见。
生2:我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我也会像庆龄那样做。
师:你们说得真好。
大家把掌声送给他们!(师生齐鼓掌)21*我不能失信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宋庆龄诚信的故事
宋庆龄小时候啊,有一天特别想去伯伯家玩,因为伯伯家有可爱的鸽子,那些鸽子咕咕咕地叫着,可有趣了。
她刚走到门口,就想起自己答应了小珍要教她叠花篮呢。
这时候她心里就开始纠结了,一边是心爱的鸽子在召唤,一边是自己许下的承诺。
可是啊,宋庆龄想了想,觉得自己答应了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
于是她就忍着对鸽子的想念,乖乖地回到家里等小珍。
她就坐在那儿,眼睛时不时地看向门口,心里盼着小珍快点来。
结果呢,左等右等,小珍都没来。
她妈妈都心疼她了,说要不就别等了,可能小珍有事不来了,你再去伯伯家看鸽子吧。
但是宋庆龄摇了摇头,很坚定地说:“不行,我答应了小珍,就一定要等她。
”她就这么一直等啊等,虽然最后小珍也没有来,但是宋庆龄一点也不后悔。
她觉得诚信比看鸽子重要多了,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什么叫做说话算数,这就是宋庆龄小时候一个特别感人又能体现她诚信品质的故事呢。
宋庆龄的故事
宋庆龄,一位杰出的中国现代史人物,她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传奇色彩。
宋
庆龄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她的父亲是清朝的大臣,对她的教育非常重视。
在家庭的熏陶下,宋庆龄自小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和坚强的意志。
年轻的宋庆龄赴美留学,她在美国接受了现代教育的熏陶,接触到了西方的先
进思想和文化。
这段留学经历对她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开始思考中国的现代化和女性的地位问题。
回国后,她积极参与了中国的现代化运动,成为了一位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和政治家。
在中国的动荡年代,宋庆龄始终坚定地站在了民族和人民的一边。
她积极参与
了中国的抗日战争,为抗日救国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她还是中国国民党政府的代表,多次出访国外,为中国争取国际支持。
除了政治活动,宋庆龄还十分关注妇女和儿童的教育和权益问题。
她致力于推
动妇女的解放和儿童的教育,成立了多个妇女和儿童的慈善机构,为她们谋取利益。
在中国的解放战争中,宋庆龄积极支持了中国共产党,她成为了新中国的奠基
人之一。
她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了多个重要的职务,为中国的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宋庆龄是一位杰出的女性,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她不仅是中国近现代史
上的重要人物,也是全世界妇女解放运动的杰出代表。
她的一生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一部分,她的事迹将永远被人们铭记。
关于宋庆龄的小故事宋庆龄,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女性,她的一生经历充满传奇色彩,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小故事。
宋庆龄,原名李德娴,生于1893年,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
她从小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和勇气,对中国的命运充满了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青年时期,她赴美留学,深受西方文化的熏陶,同时也接触到了当时的女权主义思潮,这对她后来的人生选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回国后,宋庆龄投身于中国的民主革命事业,她积极参与国民党的活动,与孙中山等革命先驱一起,为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而努力奋斗。
她是中国第一个女大使,也是第一个代表中国参加国际会议的女性,她为中国在国际上争取利益,为中国的民族复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抗日战争期间,宋庆龄更是不畏强权,她积极参与抗日救国运动,为中国军民筹集物资,她的爱国情怀和坚定信念感动了无数人。
她在国难当头的时刻,展现出了非凡的胆识和智慧,成为了中国抗战时期的一面旗帜。
值得一提的是,宋庆龄在政治上的成就之外,她对教育事业的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
她积极倡导女子教育,提倡男女平等,她创办了许多学校和机构,为培养中国的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
她的教育理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成为了中国教育事业的一面旗帜。
在她的一生中,有许多感人至深的小故事,比如她与丈夫胡适的爱情故事,他们相互理解、支持,共同为中国的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还有她在国际会议上为中国发声的场景,她用坚定的语言和智慧的谋略,为中国争取了国际上的支持和尊重;还有她在抗战时期的感人事迹,她不畏强权,不惧困难,为中国的抗战事业尽心尽力。
总的来说,宋庆龄是一位杰出的女性,她的一生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她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她的故事感动着世界各地的人们。
她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情怀,什么是真正的责任与担当。
她的一生,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激励着中国人民,激励着世界各国的人们。
宋庆龄,她的故事将永远被人们传颂,她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我不能失信》说课稿一、说教材《我不能失信》讲述的是一个星期天,宋庆龄全家准备到父亲的一个朋友家去,可是宋庆龄想起要在当天教朋友小珍叠花篮,虽然父亲和母亲都劝她改天再教,可是宋庆龄还是留下来,履行了自己的诺言,赞美了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二、说教法、学法: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学习、以读代讲,以读促思,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迁移运用学到的学习方法,放手让学生抓住描写宋庆龄的重点句子,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自主阅读、自主品味、自主感悟宋庆龄的可贵品质。
然后引导学生就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同学进行交流,与人分享阅读成果,感受阅读的乐趣,提高阅读的能力,从而达到自能读书,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目的。
三、说教学目标1.通过预习自学生字、词语,自读自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结合生活实际感悟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品质并就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交流,获得做人启示。
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主动探究、品词析句、展示交流的学习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宋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的原因。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透人物的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五、说教学准备搜集宋庆龄的有关资料,自读诚实守信的小故事;教师制作本课课件。
六、说教学过程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依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时教学过程我分五大环节:(一)导入,据题提问。
(用时:5分钟)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学习名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出示课题,引导学生质疑。
2、解释“失信”---违背协议或诺言,丧失信用。
3、认识主人公----宋庆龄。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名人小时侯诚实守信的小故事。
老师板书课题,指导学生读课题。
教师引导学生再次“围绕题目质疑”调动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热情,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这一环节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
)(二)课前反馈,整体感知1.开火车读文,纠正字音,指导难读的词、句。
宋庆龄遵守诺言的故事新中国诞生后,有一天,一个幼儿园接到上级通知,说宋庆龄副主席要来看望孩子们。
大家高高兴兴做好了一切准备。
谁知到了那一天,天气骤变,飞沙走石。
大家纷纷议论:“宋副主席可能不会来了”,“也许,风停了再来……”正在这时,只听大门外汽车喇叭声鸣,宋奶奶冒着漫天的沙尘来了。
幼儿园老师很感动,一位老师歉疚地说:“天气不好,您就改个日子再来嘛!”宋副主席摇了摇头,认真地说:“不,我不能失信,我应该遵守诺言。
”宋庆龄从小就注重养成遵守诺言的美德,答应的事,一定去做,从不失信。
一个星期天,宋庆龄一家用过早餐,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做客。
小庆龄听到这个消息后,高兴得跳了起来。
她最喜欢到这位叔叔家去了,叔叔家养的鸽子长着尖尖的嘴巴,红红的鼻子,黑黑的小眼睛,漂亮极了!叔叔还说准备送她一只。
小庆龄想到这些心里就高兴,她急急忙忙跑到自己的房间,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找出来穿上,准备和爸爸宋耀如一起去叔叔家。
她刚跟着爸爸妈妈走出门,突然想起今天上午小珍要来跟她学叠花篮,于是就不知不觉地停住了脚步。
小珍和小庆龄的年龄差不多,两人可要好了。
父亲见小庆龄站在那里不动,就问:“庆龄,你怎么落后了,难道你不想去看鸽子了吗?”小庆龄说出原委。
父亲说:“没关系,明天你到小珍家里教她。
”她为难地说:“不行,我们已经约好了,不见不散。
我走了,会让她失望的”姐姐说:“小珍不会怪你的,明天见到小珍,解释一下就行了。
”可是小庆龄仍然站在那儿不动:“爸爸说过,做人要信守诺言。
如果我忘了,明天见到她,可以道歉;可是现在我想起来了,我就得在家里等她,不然就不守信用。
”宋耀如听了女儿的话,心里很高兴,于是就对其他的孩子说:“庆龄做得对,你们都应该向她学习,做个讲信用的孩子。
”父亲到了朋友家,把这件事跟他的朋友讲了,那位叔叔还让父亲给庆龄带回两只鸽子,算是对她的奖励。
宋庆龄从小就养成的诚实善良的品格一直伴随她一生。
她是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妻子,孙中山先生去世以后,她一直坚持自己的政治立场。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 课件展示宋庆龄的人物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人物背景。
宋庆龄(1893—1981)广东文昌(今属海南)人,生于上海。
早年求学美国。
她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给了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
宋庆龄一直热心关注青少年和儿童的健康成长,她是伟大的国际主义、共产主义战士,被国际上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2. 教师过渡,引入课题。
(1)过渡:宋庆龄是海内外公认的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她毕生关注少年儿童的成长,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宋庆龄小时候的一件事。
(2)出示课题,引导学生提出疑问:看到课题,你有哪些疑惑?预设:①课题中的“我”指的是谁?②“我”不能失信于谁?备课素材【写作背景】本课是部编版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
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还是留了下来,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要使学生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在思想上受到熏陶和感染,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二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作者介绍】牟文正著有小学课文《我不能失信》,文学科普类作品《中国百首经典歌曲及其背后的故事》、《中国传统节日故事》、《全国儿童幻想作文选》、《中华名人童年故事》等,青少年名著类作品有(均为青少年版或缩写版)《复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八十天环游地球》、《基督山伯爵》、《巴黎圣母院》等。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宋庆龄(1893年1月27日一1981年5月29日),是已故中国革命家及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的第二任妻子。
1981年5月1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授予宋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称号。
1981年5月29 B 20时18分,宋庆龄在其北京寓所病逝,享年88岁。
宋庆龄的故事宋耀如经常教孩子从小培养诚实善良,对人对人都有好处。
宋耀如的二女儿宋庆龄从小就牢牢记住了父亲的话,诚实、善良、值得信赖。
一个星期天,宋耀如打算带全家去一个朋友家。
大多数孩子穿上衣服后准备离开。
只有宋庆龄还在钢琴前弹奏着优美的旋律。
妈妈喊道:“孩子们快去,叔叔在等我们!”听到母亲的哭声,宋庆龄立即合上琴盖,跑出房间,拉着母亲的手离开了。
她刚走出大门,突然停了下来。
“怎么了?”一旁的宋耀如看见庆铃停下了,不解地问道。
“我今天不能去叔叔家了!”庆龄有些担心地说道。
“你为什么不能去,孩子?”母亲看着女儿说。
“妈,爸,我昨天答应小珍她今天来我家,我教她折花。
”庆龄说。
“我还以为有很重要的事情呢。
这个好办,以后教她!”父亲说完,拉着青玲的手就走了。
“不可能!没门!小真来了就省气,多不好!”庆玲一边说,一边把她的手从她父亲的大手里拉了回来。
“没关系!回来可以去小真家解释,道歉。
明天不能教她折花吗?”妈妈说。
“不!妈妈,你不是总是说你必须遵守诺言吗?我答应了别人的事,怎么能随意改变?”宋庆龄不停摇头,说道。
“我明白了,我们的小庆龄是个信得过的孩子,不会守信用吧?”妈妈看着青玲笑了笑,然后说:“好吧,那就让我们的小青玲留下吧!”宋耀如和妻子都忍不住担心家里的萧庆龄。
在客人家吃过午饭后,他们提前赶回家。
一进门,宋耀如就大声喊道:“亲爱的小青玲,你的朋友小珍呢?”宋庆龄回答:“小珍没来,可能她有急事!”“如果我没来,我的小庆龄一个人在家该有多孤独!”母亲慈爱地对女儿说。
“没有,小真没来。
虽然家里只有我一个人,但我还是很开心,因为我遵守了诺言。
”宋庆龄据理力争。
宋耀如夫妇听完萧庆龄的话,满意地点了点头。
故事二:从小心怀祖国1908年,宋庆龄15岁。
这一年,她被父母送去美国留学,进入了佐治亚州梅肯市的威斯康辛女子大学。
宋庆龄是一个安静而有思想的女孩。
她学习很努力,尤其是以后想为祖国的穷人打工的时候。
有一次,班上想讨论历史问题,她就认真收集资料,认真思考,做好充分准备。
宋庆龄的故事引言宋庆龄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女性领袖。
她是孙中山的妻子,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教育家和妇女运动先驱。
通过她的努力,中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改善,女性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早期生活宋庆龄生于1893年,出生在中国江苏省杨庙村。
从小她就表现出了聪明才智和对知识的渴望。
她热爱阅读,并对社会的不公平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些早期经历为她以后的努力奠定了基础。
革命事业宋庆龄与孙中山于1915年结婚后,加入了中国的革命事业。
她成为孙中山的忠实合作伙伴和支持者。
她积极参与推动辛亥革命,为建立一个自由、公正、平等的新中国而奋斗。
她投身于妇女解放事业,积极倡导妇女权益的平等。
教育事业鉴于中国当时教育水平的低迷,宋庆龄决心改变这一状况。
她积极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于1920年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女子职业学校——黄埔军校。
此举在当时是非常大胆的,因为女性在那个时代并没有得到平等对待的机会。
然而,宋庆龄坚信教育的重要性,并致力于为女性提供教育机会,使她们能够成为独立、自信、有能力的人。
妇女权益宋庆龄一直致力于提升妇女的社会地位和权益。
她发起了许多运动,旨在为妇女争取平等的权利。
她倡导女性参政权利,提出“男女平等”的主张,在当时是非常先进和激进的。
她坚信,只有当妇女能够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发挥作用时,一个国家才能真正繁荣。
对中国现代化的贡献宋庆龄对中国现代化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在她的领导下,中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改善,大量的妇女参与到社会建设中,妇女的地位得到了提升。
她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重要基础,并为中国女性争取了平等的权益。
结论宋庆龄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女性领袖,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斗争,推动了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提高了妇女的地位和权益。
她的故事激励着无数的人们,特别是妇女,追求平等、公正和自由的社会。
她是中国历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之一,将为后代不断提供启示和鼓舞。
宋庆龄奶奶的故事幼儿园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宋庆龄的伟大人格。
教学准备:自读自悟,读懂课文,并有所感受。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了解宋庆龄龄生平1、交流资料。
课前,学生上图馆(室)或上网查阅,或向大人请教,对宋庆龄有了一些了解。
谁来说说宋庆龄的情况,你们是怎么知道的?让学生自由地交流课前地宋庆龄生平的了解。
2、简介生平。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要对宋庆龄的生平事迹。
作简要的介绍。
二、自读课文,感悟宋庆龄人格1、设悬念,明确要求。
(1)制造悬念,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安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左面的李燕娥是谁吗?她为什么安葬在宋氏陵园、和国家名誉主席并列呢?想知道她们之间发生了哪些感人的故事吗?请大家阅读课文第8课。
(2)阅读“提示”,明确要求:①认真读读课文,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②与同学交流一下读后的感受。
只要学生课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即可。
2、自读自悟,交流感受。
(1)自读自悟,读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宋庆龄和她的保姆的哪几件事,在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做上记号,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在课本上,三言两语都行。
(2)小组交流:①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重点说说课文写了宋庆龄和她的保姆之间发生了哪几件事情?②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③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3、汇报交流。
(1)概括交流。
说说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和保姆李燕娥之间发生了哪些感人的故事,并在汇报交流中引导学生对内容进行概括,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2)重点交流阅读感受。
引导学生说说从这几件小事中,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自由地说说读后的感受。
可以联系课文中具体段落,联系学过的其他课文,联系课外阅读资料,甚至联系生活事例来谈感受。
(3)交流疑难,集体解决。
三、朗读课文,升华情感。
重点指导读好两三个片段,比如第三、四、九自然段,可以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边想象画面边朗读,体验感情,用轻柔的语调读出宋庆龄那样亲近、那样关切的话语,用充满感情的语调读出李姐的感动和对宋庆龄的深情,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是对全文的概括,可以在学生对宋庆龄充满敬意的时候,用比较高昂、激动的语调,读出对宋庆龄的赞颂。
宋庆龄小故事
宋庆龄小故事(一)
我不能忘掉祖国
1908年,宋庆龄15岁。
这一年,她被父母送到美国留学,进了佐治亚州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学。
宋庆龄是个文静而爱沉思的女孩子。
她学习非常勤奋,尤其是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时,她就更加刻苦地学习。
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搜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备。
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
他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
人民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
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
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
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了起来。
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
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
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
总会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
”“这些话多么有力量!”
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掉中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
宋庆龄小故事(二)
宋庆龄机智小故事
1922年6月,陈炯明在广州叛变,要逮捕孙中山。
一天晚上,他派出部队包围了总统府。
凌晨两点钟,孙中山接到秘密报告,叛变的部队要攻打孙中山住的越秀楼了。
孙中山要宋庆龄跟他一起撤离,宋庆龄想:如果和孙中山同时撤离,目标太大,很容易被敌军发现,于是她坚持自己留下,使敌军误以为孙中山还在,不会过早冲进府来.这样就能掩护孙中山秘密撒离。
孙中山坚持要宋庆龄一起走,宋庆龄却坚定地说:“中国可以没有我,不可以没有先生。
为了中国,你先走。
”
孙中山只得忍痛和宋庆龄道别。
他身穿长衫,头戴礼帽,肩背药箱,化装成去急诊的医生,由护卫带着出了总统府,避过叛军,平安地登上了永丰兵舰。
按照和宋庆龄事先约好的信号,鸣炮三声,表示平安到达。
炮声传到了越秀楼,宋庆龄放心地对身边的人说:“先生平安了。
”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
凌晨两点半,叛军果然开始向越秀楼进攻,枪炮声不断。
越秀楼上的五十余名卫士奋勇抗击四千余名叛军。
一直坚持到早上八点钟,宋庆龄认为自己再留在这里已经没有意义了,才决定冲出包围圈。
这时,叛军杀进了总统府,府内士兵向外冲,一片混乱。
宋庆龄化装成士兵由卫士护卫冲出大门。
遇到叛军阻拦,宋庆龄急中生智,打开手里的包袱,把钱物撒在地上,叛军立刻哄抢起来,宋庆龄和卫士乘机逃了出来。
他们刚走不多远,忽然发现前面街道拐弯处过来几个敌兵,宋庆龄和卫士们立刻躺在街上的死尸中间,骗过了敌兵。
等敌兵走远后,他们连忙爬起来,藏到一户人家去,才躲过了这次危险。
最后,宋庆龄和卫士们也终于安全到达了永丰舰,和孙中山会合了。
在场的人无不佩服宋庆龄的机智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