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优秀细胞生物学教材的比较研究和思考
- 格式:doc
- 大小:95.00 KB
- 文档页数:7
中美两国高中生物学教材细胞呼吸一节的比较与启示。
中美两国高中生物学教材“细胞呼吸” 一节的比较与启示2004年美国麦格劳希尔有限公司出版了高中主流生物教材《生物:生命的动力》(Biology:The Dynamicsof life),2018年该教材的第二版中译本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美国教材)。
第二版美国教材全书的行文风格和编写内容明显不同于第一版,全书的每节开篇都有联系实际的点睛之笔,除了图文并茂地阐述生物学内容外,还设置了丰富多彩的学习栏目,介绍了相关内容领域的职业生涯,从公民科学素养角度来教授生物学,努力提升公民的科学素养。
201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重新修订出版了普通高中生物学教科书(以下简称人教版教材),以原实验教材为基础修订而来。
教材修订以《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为根本依据,在广泛调研、总结经验、反思不足的基础上,吸收原实验教材的优点,在继承的基础上努力创新。
为便于一线教师全面认识并实施新教材,下面以“细胞呼吸”一节内容为例,尝试分析两套教材在知识内容、栏目类型和实验设计等方面的编写特点,挖掘其中适合的素材为教学服务,旨在为我国高中生物学新教材的教学实施提供一些参考。
1 中美教材中“细胞呼吸”的比较1.1 知识内容分析从“细胞呼吸”一节内容编排上看,人教版的教材内容覆盖范围更广泛,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结合更紧密。
该教材不仅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还探究了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并着重分析了细胞呼吸的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包扎伤口时需要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或创口贴等;利用麦芽、葡萄、粮食和酵母菌等酿酒时需要控制通气;花盆土壤板结后,需要及时松土透气等促进有氧呼吸等。
在呈现这些内容时,人教版教材注重分析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细胞呼吸原理的重要方面,然后再举例并加以说明,彰显了“注重与生活的联系”的理念。
美国教材则精选“细胞呼吸、发酵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的关系”3个知识点,着重分析了细胞呼吸中的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电子传递的具体过程,并引入了在我国高校生物化学教材中才会出现的专业性较强的学术性名词,如“NAD+(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PH(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CoA(辅酶A)、乙酰辅酶A、FADH2(还原型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国外优秀细胞生物学教材的比较研究和思考刘江东丁明孝(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摘要:本文比较分析了国外广泛使用的五部优秀细胞生物学教材的知识体系、内容特色,从而为国内细胞生物学教材的选用、细胞学教材的编写、立体化教材建设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依据。
关键词:国外教材;细胞学教材;比较一、引言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的重要基础学科,同时也是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
作为生命科学及其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细胞生物学的教学质量对于学生整体专业知识结构的构建以及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选择合适的细胞生物学教材是开展教学工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
目前国内已经先后出版多部细胞生物学教材,在使用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充分运用好中文教材的同时,优秀的国外教材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考资源,特别是随着细胞生物学英文授课和双语教学的广泛开展,如何选择和使用好原版教材,跟踪本学科的发展前沿,使教学内容和水平与国际接轨,提高细胞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已成为高等教育生命科学教学中的当务之急。
同现有国内教材相比,国外教材在编写思路、理论水平、更新速度、出版形式等方面都存在可取之处,显示出与生命科学研究相适应的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研究中我们分析比较了国外高校较广采用的四部细胞学教材和一部习题集,分别是《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概念和实验)(第六版)》[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 (Concepts and Experiments)(6th edition)](Gerald Karp,2010,Wiley)、《分子细胞生物学(第六版)》[Molecular Cell Biology (6th edition)](Harvey Lodish et al.2008,Freeman)、《基础细胞生物学(第三版)》[Essential Cell Biology(3rd edition)] ( Bruce Albert et al.2009,Garland Science)、《细胞的分子生物学(第五版)》[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5th edition)](Bruce Albert etal.2008,Garland Science)、《细胞的分子生物学习题集(第五版)》[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Problem Book,(5th edition)]( John Wilson et al.2008,Garland Science)。
一、在贵州大学开展《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的必要性美国细胞生物学家威尔逊(E.B.Wilson)曾经说过“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细胞生物学”是现代生命科学中最重要、最基础的学科。
“细胞生物学”的新知识新内容层出不穷,其发展曰新月异,几乎涵盖了当今生命科学研究的所有前沿热点领域,包括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周期调控以及细胞基因表达调控等前沿领域。
它作为现代生命科学的四大支柱及前沿学科,已渗透到生命科学的各个层次,成为人们揭示生命奥秘及攻克医学难关等的重要基础,并且成为了现代生命科学中最具有代表性和国际性的课程。
据统计,10%的“细胞生物学”有关的研究成果以英语方式传播,高质量的学术论文都是用英文撰写然后通过期刊发表。
我国由于细胞生物学科起步较晚,高等院校目前所用的好的《细胞生物学》教材也主要来自国外英文原版教材的翻译及不断的修订再版,这不可避免地存在知识滞后及新专业术语直译所造成的模糊等问题。
为了将“细胞生物学”的新知识、新技术及新学说引入我国高等院校《细胞生物学》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直接感受和接触细胞生物学的前沿知识,使学生了解细胞生物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在高校教育中实施《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模式是该学科国际化不可避免的趋势,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发展方向。
近几年,国家教育部在2001—2007年先后出台的有关双语教学文件中,高度强调在高校本科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的重要性,要求高校20%的本科课程要进行双语教学,并且明确提出了生物技术等专业需要在双语教学上先行一步。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_些比较好的高校都已经在其生命科学学科建设中开展了《细胞生物学》理论课程的双语教学,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课程能以全新的视角展现生命科学领域,拓宽学生知识面,帮助学生接触学科前沿发展,为学生选择进入各个实验室进行实习或毕业论文设计或者将来考研从事科研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同时,双语教学还能锻炼学生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知识,增强学生英文水平,提高他们阅读文献的能力,一举数得。
四种高教版《细胞生物学》教材的比较分析与思考近年来,细胞生物学在各类教育领域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能力培养学生们的实验技能、创新潜能和能力应用等,已经广受好评。
因此,不同版本的细胞生物学教材在市场中也逐渐增多。
本文主要对四种高教版的《细胞生物学》教材进行比较、分析与思考。
首先,第一种教材是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细胞生物学》,作者是张积良博士。
该教材详尽地介绍了细胞生物学的基本理论,以及有关实验技巧和应用研究,全面涵盖了细胞生物学的课程内容,结构合理,易于学习和理解。
此外,教材还以实例丰富了课文内容,让学生们从实际中学习到知识。
其次,第二种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细胞生物学》,作者是著名学者李春燕博士。
该教材通过使用图形及流程图等形式,详细地解析了细胞生物学的相关理论,可以很好和实际工作进行结合,在实践中落实知识。
同时,教材还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教学资料,可以更好地拓展和提升学生们的实验技能和研究思维能力,使学生们能够发现问题并得出结论。
第三种教材是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细胞生物学》,作者是江常琦教授。
该教材主要以细胞的构造、发育、代谢和细胞的相互关系等为主要内容,以实例细节地阐述了相关理论,可以更好地让学生们理解细胞生物学的各方面知识,特别是基本的细胞知识。
此外,该教材还提供了许多较复杂的模型实验和配套实验教材,可以更好地启发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
最后,第四种教材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细胞生物学》,作者是李海青教授。
该教材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实践出发,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教学活动,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掌握所学知识,更深入地了解细胞生物学。
此外,该教材还提供了一些网络上的学习资源,可以更便捷地帮助学生们掌握知识和学习细胞生物学。
综上所述,本文比较分析了四种高教版《细胞生物学》教材,其中各有其特点,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材,以便更好地学习细胞生物学。
四种高教版《细胞生物学》教材的比较分析与思考细胞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科学,它为生物、医学和其他研究领域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院校也迅速增加了细胞生物学教学的研究内容,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为了满足学校的教学需求,出版社纷纷推出了多种类型的《细胞生物学》教材,如高教版《细胞生物学》。
本文就以《四种高教版《细胞生物学》教材的比较分析与思考》为标题,对四种高教版《细胞生物学》教材进行比较分析和深入思考。
首先,说明四种高教版《细胞生物学》教材,它们分别是: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细胞生物学》、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认知细胞生物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等细胞生物学的实验与探究》以及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细胞生物学实验教程》。
其次,根据四种教材的不同内容,总结出四种教材的不同特点:《细胞生物学》主要介绍细胞的结构、功能和发育;《认知细胞生物学》主要研究细胞的复杂性和细胞物学在现代社会技术中的应用;《高等细胞生物学的实验与探究》主要介绍实验方法及实验原理;《细胞生物学实验教程》主要介绍实验技术和操作技能。
最后,对四种教材进行比较分析和思考:从实验教程的角度讲,由于实验技术和操作技能的不同,每个教材的介绍都有所不同;从学习的角度讲,《细胞生物学》教材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深入学习,《认知细胞生物学》教材侧重于细胞复杂性和现代应用,《高等细胞生物学的实验与探究》教材侧重于实验方法及实验原理,而《细胞生物学实验教程》教材则侧重于实验技术和操作技能的训练。
总的来说,四种高教版的《细胞生物学》教材有着各自的特点,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内容的不同,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材,以充分发挥各教材的优势,使学生的学习更为高效有效、全面深入。
综上所述,四种高教版《细胞生物学》教材各有特点,都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内容的不同,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材,以充分发挥各教材的优势,使学生的学习更为高效有效、全面深入。
教育研究课程教育研究84 学法教法研究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机体中生物活性分子结构功能及其代谢的一门学科。
生物化学作为医学、农林、综合院校的专业核心课程,其是一门飞速发展的学科同样也是学生最难学透彻的课程之一。
教材的作用不言而喻,其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参考依据,教材的合理选用与教学效果有着必然联系。
对比国内外教材可以发现,国外教材平均三四年更新一次版本,更新速度较快,能够及时吸收最新研究成果。
国内教材内容相对陈旧,版本更新周期较长,教材插图比较少,且大多数直接引自国外教材,同时缺乏实验原始数据分析,以黑白印刷的原版彩图效果差强人意。
本文就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Biochemistry (6th edition )》、《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 (7th edition )》、《Biochemistry (8th edition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 (5h edition )》、《Biochemistry (4th edition )》五本教材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比较与探讨,旨在全面了解国际上生物化学教材的内容特色、发展趋势和教学方法,希望对国内生物化学教材编写和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一、教材简介表格一教材基本情况比较二、教材特点介绍1.《Biochemistry (6th edition )》该教材由弗吉尼亚大学Reginald H.Garrett 、Charles M.Grisham 两位教授主编,他们一位是生物学博士,另外一位是化学博士,他们以各自领域内的独特视角来看待生物化学这个共同的内容,完成了本教材的编写,这也是本书的亮点之一。
本教材具有如下一些特点:(1)除了基础生物化学的内容外,独立编写了第16章马达分子,详细的介绍了马达分子的结构性质等;(2)本版新增如:生化试剂盒的研制、低聚糖与蛋白质折叠、脂筏作用、超级呼吸复合体等;(3)书中穿插了很多实验室技术小box ,介绍了很多实验室常用的研究技术,意在使学生明白实验的重要性;(4)知识覆盖全面,增加了生物化学在治疗疾病、改善公共卫生、改善环境污染,开发更廉价更安全的天然产品等这些与人类联系更加紧密的这些内容;(5)这本书的每一章都围绕着一个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它邀请学生积极参与到他们的学习中,激发他们对主题的好奇心和想象力;(6)每章末均列出了部分相关推荐阅读文献,同时还有对本章重点内容的概括,全书最后附有章节习题解答。
[中美高中生物教材比较] 高中生物教材论文 09级游莉莉中美高中生物学教材“分子与细胞”部分的比较分析摘要:通过对美国高中主流理科教材《生物:生命的动力》与我国人教版高中《生物》相同内容“分子与细胞”在编排上的比较,为我国教材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进行研究,在明确了本课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人教版的高中《生物》美国高中主流理科教材《生物:生命的动力》从内容编排、栏目设置、教学效果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通过对两种教材的分析,得出可以得出结论:两种教材都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基本理念,在内容编排行上大体相同,美国教材更强调学科综合。
美国教材栏目形式多种多样,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我国的比较单一,以知识点的灌输为主。
由于两种教材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这对于教学效果而言也存在差异,美国教材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愉教于学。
我国的教材过于刻板,除了知识点的学习外并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其他能力。
关键词:中美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比较分析目录摘要·······························································1第1章······························································第一章绪论论文选题的缘由本论题是在查阅了大量有关中美教材资料的基础上初步形成的。
提高留学生医学细胞生物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思考与探索李丽英,杨㊀乐ә㊀(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物学系,㊀北京㊀100069;㊀ә通讯作者)摘要:㊀首都医科大学从2007年正式招收留学生,目前留学生来自巴基斯坦㊁印度㊁韩国㊁泰国㊁美国及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对外医学教育体系㊂其中细胞生物学教研室承担了留学生医学细胞生物学理论和实验教学工作,在数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些经验和体会,从提高教师本身的英语水平㊁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㊁改进教学方法㊁关心留学生的生活和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等五个方面来提高留学生医学细胞生物学的课堂教学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㊂关键词:㊀医学细胞生物学;㊀教学方法;㊀留学生教育中图分类号:㊀Q2㊀文献标志码:㊀A㊀文章编号:㊀2095-1450(2015)06-0536-03㊀DOI:10.13754/j.issn2095-1450.2015.06.27㊀㊀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格局的形成,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选择来华留学和深造就是教育国际化的一种体现[1]㊂其中医学专业留学生在所有来华留学生中所占的比例在2009年跃居第一位,高达25.3%[2]㊂留学生的教育作为一个全新的教育层次,不同于七年制㊁本科和专科等各层次的教育㊂如何做好留学生教育成为当前我们必须解决的当务之急,其教学方法㊁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等问题都具有很大的探索价值㊂首都医科大学国际学院成立于2005年,于2007年正式招生,目前留学生来自巴基斯坦㊁印度㊁韩国㊁泰国㊁美国及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对学校的学科发展㊁课程建设以及师资培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㊂医学细胞生物学主要讲授细胞的结构㊁功能以及生命活动的规律,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学科的桥梁课程㊂教育部和卫生部于2008年10月颁布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首次将细胞生物学与解剖学㊁生理学㊁生物化学㊁药理学及病理学等课程并列为医学生的生物医学课程㊂因此,具备细胞生物学的基础理论㊁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于现代医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㊂留学生教育要求用全英语进行授课,这对于教师是个很大的挑战㊂因此,如何给留学生上好医学细胞生物学这门课程成为摆在细胞生物学教研室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我们多年来不断探索的一项课题㊂在教学过程中,本学科担任教学任务的教师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克服了种种困难,对留学生进行全英文授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同行以及留学生的认可㊂本人从2007年起承担留学生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以近8年的教学实践对如何提高留学生医学细胞生物学课堂教学质量进行了如下的思考和总结㊂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英语水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问题是留学生教学当中的难题㊂留学生教学要求用全英语授课,可是来我国接受西医教育的多是巴基斯坦㊁印度等东南亚国家和非洲的学生[3],虽然他们能够用英语进行交流,但多数人的英语发音不纯正甚至有很重的口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㊂所以教师的英语水平和英语素养成为影响教学质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㊂对于非英语国家的教师而言,进行全英文教学确实是一个挑战,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㊂首先,要提高自身的英语口语表达水平,流利的口语是有效教学的保证㊂要创造条件让自己多听㊁多说,逐渐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㊂其次,要提高自身的专业英语水平,多查阅国外原版教材和相关文献,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避免教学过程中因为专业词汇的生疏而出现照读幻灯片的情况,要用自己的语言去组织讲解知识,学会用英语把晦涩难懂的生物学原理变为生动的实例来讲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㊂比如在讲解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时可以和家族性胆固醇血症相联系,在讲解溶酶体膜稳定性时可以和矽肺相联系,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记忆深刻,而且还会对这门课程更加感兴趣㊂总之,通过交流㊁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和专业水平,使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更加自信,不再让英语成为授课的障碍㊂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全英文教学中,要以 教学 而不是 英语 为中心,教学过程以能简洁明了地表达教学内容为目的㊂所以,教师不必拘泥于一些复杂繁琐的表达方式,而是尽量用较为简单的句型来描述复杂的课程内容,使学生更容易理解㊂㊃635㊃㊀Basic Medical Education,Jun.2015,Vol.17No.6㊀2㊀多进行情感交流,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各国文化不同导致学生个性的不同㊂中国学生相对内敛,从小学㊁中学乃至大学在课堂上相对沉默,很少主动发言提各种问题,中国的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积累灌输,培养学生对知识及权威的尊重和对知识的继承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4]㊂相比之下,外国学生一般比较外向活跃,在课堂上会随时向老师提问,因为西方教育更注重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㊂所以在开始教学之前,我们要先了解班里的学生来自哪个国家以及这些国家最基本的风俗习惯和文化㊂留学生的课堂气氛是特别活跃的,这是每个教师必须要面临的 挑战 ㊂有经验的教师可以很好地控制课堂,将 不利因素 变为 有利因素 ,比如可以用提问或者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将整体性较强的知识内容如内膜系统㊁核仁结构与功能等让学生分组讨论,让思维灵活的学生作为组长,要求学生将讨论的结果记录整理并且上交作为平时成绩,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㊂3㊀改进教学方法成功的教学方法不止一种,但所有良好的教学均是具有目标性的[5],这个目标就是提高教学质量㊂要想提高教学质量,仅有良好的课堂氛围是不够的,必须还要有好的教学方法㊂在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始终针对教学形式㊁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不断进行调整与改进,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㊂大多数留学生都受到西方教育模式的影响,喜欢课堂活泼㊁随意,所以留学生教学不能采用国内灌输式教学的方式,要合理地改进教学方法,我们可以从传统的知识型传授走向知识传授与探索相结合,从灌输式走向启发式,适当尝试问题式学习(PBL)和互动式教学(CBS)模式㊂比如在讲解细胞衰老的自由基学说时,在学生掌握了细胞衰老结构变化的基础上,通过提出问题: 大家经常听到大宝SOD蜜的广告,那么大家知道SOD的作用吗? 之后,给学生指出超氧化物歧化酶是抗氧化和抗衰老酶的一种,其重要作用就是清除自由基,接着提出 什么是自由基?自由基对机体有哪些有害作用?自由基是通过什么机制损害DNA和蛋白质的? 然后再给学生介绍相关知识㊂再比如,在讲授细胞骨架这部分内容时,提出微管可以作为细胞内的物质运输轨道,这个概念抽象而难以理解,但如果采用一些活细胞视频资料,就会生动而清楚地展现细胞内膜泡沿着微管的运输过程,这个时候抛出启发式提问:微管提供了物质运输的轨道,那么谁来提供动力呢?通过这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㊂另外,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内容多而凌乱,课时数少,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克服英语语言表达和交流的不足,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尽量将PPT设计得精巧别致,一些精美的图片和动画可以化抽象为具体㊁变复杂为简单,使原本难以理解的问题一目了然㊂除了要认真做好PPT外,还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下载精美的动画或短片,以配合理论课的教学㊂例如讲解信号肽假说的过程,光靠板书或者PPT文字讲授很难讲解其中的精髓,利用多媒体结合相应的动画或短片,可以将抽象知识直观地展现给学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也会在短时间内对于信号肽的合成㊁形成信号肽-核糖体复合体㊁复合体与内质网膜结合以及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腔整个过程建立一个感性的认识,从而对此过程的理解更加透彻㊂此外,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巧妙的导语和幽默的语言,以及适当插入科学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等都能够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㊂4㊀多关心留学生的生活,同他们结交朋友留学生背井离乡来到中国求学,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存在一些疑惑和不适应的地方㊂作为授课教师,不仅要把课上好,还要多关心学生的生活,利用课余时间和他们在一起,加强彼此的联系,帮助他们尽快融入留学生活中来㊂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好地在课堂上与老师配合,创造性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㊂换句话说,教师的人格魅力很重要,而人格魅力如何被学生体会到,这需要老师多和学生交流,多关心他们的成长,鼓励他们在学习上的每一点进步,并且及时指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㊂在初期学习和交往中形成的对于彼此的第一印象,往往决定了以后㊃735㊃㊀基础医学教育,2015年6月,第17卷第6期㊀的学习和发展㊂每一个异乡人内心深处都希望得到关注和帮助,更何况存在语言沟通障碍的留学生,所以作为留学生课程的主讲教师,尽可能地抽出自己宝贵的时间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困难,同时促进留学生的心理健康,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㊂5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在中国,学生非常关注考试成绩,留学生也不例外㊂所以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有助于留学生达到更好的学习目的㊂我们在本科生考试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也对留学生的考核进行了改革㊂留学生医学细胞生物学这门课程的总成绩为100分,其中考勤和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占60%㊂平时成绩采用随堂测验的方法,在每节课结束前10分钟,根据本节课的重点设计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当堂上交㊂由于考勤和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加大了平时成绩的比例,这就要求学生保证课堂出勤率,重视平时作业,避免了学生只靠期末考试一次性考核取得高分,提高了考试的区分度,从而更客观地反映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效果㊂总之,提高留学生医学细胞生物学课堂教学质量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㊁不断总结和充实的过程㊂通过数年的教学实践,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体会到提高教师本身的英语水平㊁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㊁改进教学方法㊁关心留学生的生活以及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是必不可少的㊂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留学生教学工作者,授课教师要在课前㊁课上和课后付出更多的努力,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同时也是很好的机遇㊂授课教师应及时发现和总结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反思和完善,这样才能上好留学生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㊂参考文献:[1]㊀马晶,王楠.借鉴欧洲经验,浅谈大学教育国际化理念[J].学周刊,2015,(2):5.[2]㊀王倩,李楠.我国西医院校医学留学生教育十年比较与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0):24-25.[3]㊀赵金坡.新世纪以来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状况㊁分析及展望[J].高教探索,2011,(1):97-102.[4]㊀孙建辉,徐健顺.传统文化教育未来很多年内都会在中国教育制度中占有相当比重[J].中国教师,2014,(11):21-24. [5]㊀吴举宏.当前目标教学的实践误区及其分析[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4,(11):34-36.作者简介:㊀李丽英,女,1963-06生,博士,教授.[收稿日期:㊀2015-03-20]㊃835㊃㊀Basic Medical Education,Jun.2015,Vol.17No.6㊀。
四种高教版《细胞生物学》教材的比较分析与思考以《四种高教版《细胞生物学》教材的比较分析与思考》为标题,近年来,高等教育对细胞生物学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学分支,它的研究和教学在我国也得到了大力支持。
本文以四种高校版本的《细胞生物学》教材为例,从文本结构和内容来分析它们的区别,并从更高层次上思考细胞生物学教材的教学方向。
首先,从结构上来看,四本《细胞生物学》教材都严谨合理地构建了细胞生物学的基本框架,包括整体梳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之间的关系、细胞的活动过程等内容。
如《细胞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它将文本分为第一、二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细胞的结构、细胞组成等,第二部分主要介绍细胞的活动过程以及细胞在动物和植物体系调控中所发挥的作用。
另一方面,《细胞生物学(中共出版集团)》和《细胞生物学(新华出版社)》这两本教材,都在第一部分的篇幅中,更专注于介绍细胞内的器官和反应机制,并将第二部分集中在展示细胞的多种功能。
而《细胞生物学(高教出版社)》则增加了生物信息的章节,直接介绍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也增加了细胞行为的内容,向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知识信息。
其次,从内容上看,四种高教版《细胞生物学》教材都认真学习了细胞生物学的最新进展,动植物细胞、微生物核糖体、囊藻、原生动物以及真菌等多种细胞知识得到了全面展示。
如《细胞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文中将细胞结构进行细致的介绍,并着重介绍了细胞的特性,更详细地讲解了细胞的结构及其对细胞的影响,以及这些结构对细胞运行的作用。
而《细胞生物学(新华出版社)》强调细胞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组织形成和维护生命的科学,其内容更注重介绍细胞的物质运转及其物质代谢、血液循环等。
此外,《细胞生物学(中共出版集团)》则更加着重于揭示细胞的进化史、发育及其与环境的交互,以及对细胞的影响,环保、生物技术及其他细胞科学的研究等。
最后,从更高的角度来思考细胞生物学教学的方向,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增强学生对细胞生物学本质内涵的认识。
中美高中生物教材中观察有丝分裂实验的比较研究仪陇复兴中学邱段龙摘要:通过对我国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6章第1节“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与浙江教育出版社编译的美国高中主流理科教材《生物·生命的动力》第15章第 3节“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两实验在实验的性质、目的、步骤、结论、及编写上的比较研究,以期取长补短,为国内中学生物实验教案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美生物教材有丝分裂实验比较1观察有丝分裂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观察有丝分裂实验在中美教材中都属于点安排和设计的内容。
此实验需要学生动手动脑参与,采用观察的实验方法锻炼学生使用显微镜能力、绘制图表能力、对数据的分析能力。
中美教材都将微观、复杂的有丝分裂过程,通过实验的方式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在记忆的基础上,有利于学生的掌握和运用。
2 实验内容的比较2.1 实验前的比较人教版在实验前介绍了该实验的原理:分生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通过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各个时期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就可以判断这些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进而认识有丝分裂的完整过程。
美国高中教材在实验前提出问题:在洋葱根尖的不同部位,有丝分裂的进行速度都相同吗?人教版教材此部分编写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先知道此实验运用的原理,再清楚有丝分裂过程发生的地方,了解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而美国高中教材则直接说此实验要解决的问题。
2.2 实验器材比较人教版实验器材较多,美国高中教材的实验器材很少。
中美教材中所用到的材料都是洋葱的根尖,都用到了显微镜。
但人教版中学生观察的洋葱根尖临时装片是学生现做的,还需要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剪子、镊子、滴管、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质量分数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现成的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固定装片。
百花园地新课程NEW CURRICULUM一、内容编排比较中美两种教材有关“细胞膜”的内容编排有很大区别(见表1)。
教材章序标题美国教材第5单元分子与细胞第14章组成细胞的基本结构第2节细胞膜人教版教材模块一《分子与细胞》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第3章)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第4章)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第4章)表1中美两种高中生物学教材有关“细胞膜”内容的编排比较美国教材将“细胞膜”的内容集中编排在一节中,能够使学生对“细胞膜”的相关知识做到一目了然,集中学习,容易形成有关“细胞膜”的概念图。
但是,把“细胞膜”集中于一节讲述,不免有些简略,有些重要内容的介绍不够详细。
人教版教材关于“细胞膜”的内容编排则比较分散,其中绝大部分内容集中于第3章第1节和第4章第2节中,而第4章第1节主要涉及的是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通过讲述这些实例,在本节的最后指出“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不难看出,本节虽然重点讲述跨膜运输的实例,但也有涉及“细胞膜”的相关知识的讲解。
由此可见,人教版教材介绍“细胞膜”内容更为详细。
但这些知识分散在不同的章节,不利于“细胞膜”概念图的建立。
二、知识呈现顺序比较如图1所示,美国教材“细胞膜”相关知识呈现顺序的特点是:教材先详细介绍细胞膜的功能,学生便会产生疑惑:细胞膜为什么具有这样的功能?接着,教材介绍了细胞膜的结构。
这样安排不仅诠释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结论,同时也顺应学生的思维变化,使学生能够更系统地学习“细胞膜”相关知识。
体现了对知识结构条理性的重视。
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条理的知识结构,比零散的知识更容易识记和提取。
图1美国教材“细胞膜”内容的知识呈现顺序如图2所示,人教版教材“细胞膜”相关知识呈现顺序的特点是,先提出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指出细胞膜的成分及各成分所占比例。
教材中分条列出细胞膜的功能时,并没有提到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而是在介绍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之后,得出结论“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四种高教版《细胞生物学》教材的比较分析与思考随着细胞生物学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强调,相关教材的选择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市场上有多种细胞生物学教材,其中包括Molecular Cell Biology(由Harvey Lodish等编著)、Cell Biology (由Theodore Blackburn等编著)、Essential Cell Biology(由Bruce Alberts等编著)和Cellular and Molecular Biology(由Jeffrey Bell等编著)四种。
本文就试图对这些教材进行比较分析,以更好地了解它们的不同之处,并基于此提出一些思考。
首先,就课文内容而言,Molecular Cell Biology、Cell Biology 和Cellular and Molecular Biology均具有相当丰富的内容,但Essential Cell Biology则以概念解释为主,其内容更贴近课堂讲解,更加适合学生们的理解和应用。
其次,从理论出发,Molecular Cell Biology、Essential Cell Biology以及Cell Biology三者以实验数据为基础,丰富的实验案例为学生们提供了较深入的探索和思考,而Cellular and Molecular Biology则以丰富的图片为辅,以一种比较宽泛的范围来概述细胞生物学知识,更加适合作为入门参考。
此外,从课程设置角度来看,Molecular Cell Biology和Cell Biology 均为本科级教材,Essential Cell Biology适合本科和研究生级别,而Cellular and Molecular Biology则更适合研究生级别。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四种教材虽然都涉及到细胞生物学的内容,但各有特点,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教材,以便更有效地学习和理解细胞生物学。
四种高教版《细胞生物学》教材的比较分析与思考近年来,细胞生物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深受广大学子的青睐。
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生物的结构和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在细胞生物学的学习中,相关的教材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而设计的,其中的高教版《细胞生物学》也早已被介绍给大家。
下面,笔者就四种高教版《细胞生物学》教材进行比较分析和思考。
首先,高教版《细胞生物学》有四种版本,分别为军事科技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及科学出版社。
总体来说,这四种版本有其共性,都从基本概念、结构组成、功能、细胞骨架和膜系统等有关细胞生物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地介绍;且都图文并茂,讲解的清晰明了,做到学以致用;此外,都有丰富的实验操作说明,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细胞生物学的知识。
其次,四种版本也有一定的差别,从文字的表达形式上来讲,军事科技出版社的高教版《细胞生物学》通俗易懂,涉及的多种生物学概念比较全面;高等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版本,概念涵盖性比较广,更具有有短篇报告形式,便于理解新概念;清华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本书,书中插图较为丰富,文字表达简明易懂;科学出版社的版本,侧重于实验验证,具体讲授细胞生物学的实践操作,更加实用。
最后,从学习能力和效果上来说,这四种版本均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如果你想要深入学习细胞生物学,建议使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本书,因为它书中插图较为丰富,文字表达简明易懂,可以较快地建立起细胞生物学的逻辑框架;如果你想增加自身的实验能力,则可以选择科学出版社的版本,它从实验验证的角度,具体讲授细胞生物学的实践操作,更加实用。
综上所述,四种高教版《细胞生物学》教材虽然有许多共同点,但也有不少差异存在,每种版本都有自身的教育意义,正确理解和掌握使用这四种版本的用途,能够非常好地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细胞生物学的知识。
国内外优秀普通生物学(Biology)教材比较研究报告国内外优秀普通生物学Biology教材比较研究报告刘星(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材是体现教育理念、实施教学方法的载体,教材建设是深化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进一步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教材的优势,提高国内教材建设的水平,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启动并开展了“国内外高等教育教材比较研究”工作。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生命科学及其相关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并将更深刻影响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
一些国外的著名大学都为非生物专业的学生开设有普通生物学等相关的生命科学课程,这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作为21 世纪的“带头学科”, 普通生物学等生命科学课程出现在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是生命科学发展的必然,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将有利于培养跨学科交叉领域的创新性人才。
国内外优秀普通生物学教材比较研究是“国内外生命科学类优秀教材的比较研究”项目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项目支持下,开展了国内外普通生物学教材的筛选、评介、比较等相关的研究,现将有关进展报告如下:1、国内外优秀普通生物学教材评介通过网络查询等方式,结合教学实践对国内外普通生物学教材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大致的调查。
相对而言,国外普通生物学教材作者众多,版本各异,同一作者也有着几个不同版本的教材,并都各成系列已有多个版次。
如Neil A. Campbell等就有《Biology: with MasteringBiology, International Version》2007, 8thedition图 1 a、《Biology: Concepts & connections》2008, 6th edition 图 1 b和《Essential Biology》2009, 4th edition 图 1 c等不同的版本系列;Cecie Starr有《Biology: The Unity and Diversity of Life》2008, 12th edition 图 2 a、《Biology: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2007, 7th edition 图 2 b和《Biology: Today andTomorrow》2009, 3th edition 图 2 c等多个版本系列。
四种高教版《细胞生物学》教材的比较分析与思考近年来,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细胞生物学课在高教领域中也日益受到关注,出版的教材也越来越丰富多样。
目前,细胞生物学的教材一般可以分为四类:高教版《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原理》、《细胞生物学精要》和《细胞生物学十一册》。
下面,我们将围绕这四本教材,从内容特点、针对对象和使用实践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和思考。
首先,从内容特点来看,《细胞生物学》比较适合学术型的学生,它比其他三本都要严肃、深入,对细胞生物学的内容涵盖面广,深入推敲,面向前沿科学研究,是学习细胞生物学的完整素材,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而《细胞生物学原理》和《细胞生物学精要》更适合学习型的学生,它们注重基础、精要,深入浅出,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大的便利,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日后的学习和考试打下良好的基础。
最后,《细胞生物学十一册》则更加适合应用型的学生,它采取系统和科学的方法,力求实用,侧重实践,能够使学生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全面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
其次,从针对对象考虑,上述四本教材都主要针对高中学科教育领域中的学生,但是《细胞生物学》更适合高三学生,因为它相对比较全面,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了解更深入的知识内容,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细胞生物学原理》和《细胞生物学精要》则更有利于对高二学生,而《细胞生物学十一册》更适合高一学生,因为这两本书注重基础,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基本概念,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知识点,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后,从使用实践来看,《细胞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原理》可以作为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和实验大纲使用;《细胞生物学精要》可以作为参考书使用;而《细胞生物学十一册》可以作为练习册、实验指导手册等多样化的用途使用,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上述四本细胞生物学教材各具特色,从内容特点、针对对象和使用实践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和思考,我们可以知道,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是相互联系的,充分利用上述四本细胞生物学教材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水平,为其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和环境,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国外优秀细胞生物学教材的比较研究和思考刘江东丁明孝(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摘要:本文比较分析了国外广泛使用的五部优秀细胞生物学教材的知识体系、内容特色,从而为国内细胞生物学教材的选用、细胞学教材的编写、立体化教材建设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依据。
关键词:国外教材;细胞学教材;比较一、引言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的重要基础学科,同时也是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
作为生命科学及其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细胞生物学的教学质量对于学生整体专业知识结构的构建以及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选择合适的细胞生物学教材是开展教学工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
目前国内已经先后出版多部细胞生物学教材,在使用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充分运用好中文教材的同时,优秀的国外教材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考资源,特别是随着细胞生物学英文授课和双语教学的广泛开展,如何选择和使用好原版教材,跟踪本学科的发展前沿,使教学内容和水平与国际接轨,提高细胞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已成为高等教育生命科学教学中的当务之急。
同现有国内教材相比,国外教材在编写思路、理论水平、更新速度、出版形式等方面都存在可取之处,显示出与生命科学研究相适应的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研究中我们分析比较了国外高校较广采用的四部细胞学教材和一部习题集,分别是《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概念和实验)(第六版)》[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 (Concepts and Experiments)(6th edition)](Gerald Karp,2010,Wiley)、《分子细胞生物学(第六版)》[Molecular Cell Biology (6th edition)](Harvey Lodish et al.2008,Freeman)、《基础细胞生物学(第三版)》[Essential Cell Biology(3rd edition)] ( Bruce Albert et al.2009,Garland Science)、《细胞的分子生物学(第五版)》[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5th edition)](Bruce Albert etal.2008,Garland Science)、《细胞的分子生物学习题集(第五版)》[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Problem Book,(5th edition)]( John Wilson et al.2008,Garland Science)。
希望通过对这些优秀教材的研究,认识其编写思路和先进理念、了解国外高校的教学内容,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为进一步促进教学以及教材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国外教材内容比较三、国外教材特色1、《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概念和实验)(第六版)》[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 (Conceptsand Experiments)(6th edition)](Gerald Karp,2010,Wiley)该教材由美国生物学家Gerald Karp编写,他曾经从事早期发育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并在佛罗里达大学讲授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达13年,这期间他撰写了第一版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教材。
当他认识到无法兼顾全职科研和写作后,于是放弃研究而专心著作。
他承诺自己的教材每三年更新一次。
因此《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概念和实验)》的首要特色即是紧跟学科的进展,及时引进细胞生物学各领域的较新发现和理论,同第五版相比,第六版的讨论部分都作了相应的修改;其次,正如书名中描述的那样,该教材强调概念和实验的联系(Concepts and Experiments)。
该教材面向大学本科二年级以及医学预科生读者,文中的概念和理论深度适中、内容紧凑,而教材更注重通过实验来解释和巩固相关概念,在加深知识的理解的基础上尤其培养学生开展研究、获得知识的方法和技能;第三、该教材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特色突出,明显体现了当今细胞生物学的发展趋势;第四、同以往版本相比,本版教材在形式上发生一定的变化,新增加了60多幅照片,通过使用大量的显微照片,并将显微照片和模式图进行对比的方式帮助读者理解和建立细胞结构模式;此外,该教材设置了多项内容帮助读者学习,如每章都安排了思考题,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内容丰富的网络资源。
学生网站包括元素周期表、生物新发现、小测验、分析问题答案、实验方案、附读资料、临床病例学习、词汇表等内容,而教师网站则包括教材照片、表格、PPT、教师指南、生物学新发现、细胞分子和微生物照片资料馆、问题、题库、分析问题答案、词汇索引等。
该教材是广受欢迎的一本细胞生物学教科书,我国学者曾经组织翻译过第三版。
2、《分子细胞生物学(第六版)》[MOLECULAR CELL BIOLOGY (6th edition)](Harvey Lodish et al. 2008,Freeman)教材由麻省理工大学、康奈尔大学、马萨诸塞州技术学院的Harvey Lodish、ArnoldBerk、Chris A. Kaiser等八位专家组成的团队编写,书稿完成交由来自世界各地的100多位细胞生物学教授的审阅和磋商,故教材体现出极新的内容和很高的理论水平。
该教材内容丰富全面,全书共分四个部分:I化学和分子基础(1-3章)、II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4-8章)、III细胞结构和功能(9-19章)、IV细胞生长和发育(20-25章),基本涵盖了生物化学基础、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以及神经生物学、免疫学、发育生物学等范畴,可以为读者提供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本书亦强调实验的重要性,书中重要的实验结果如一些经典实验和获得诺贝尔奖的实验,都用原始的照片加以显示;本书注意补充生物学研究中的新发现和新技术,如蛋白组学(三章)、RNAi的扩展(五、八章)、染色体结构和凝集(六章)、染色体重塑以及肿瘤的发展(七章、二十五章)、染色体的进化和线粒体(六章)、低温电镜电子断层成像(九章)、肿瘤干细胞(二十五章)。
同第五版相比该版增加了三个章节:“发育分子细胞生物学”(十二章)、“神经细胞(二十三章)和免疫学(二十四章);本教材注重突出细胞生物学和医学的相关性,介绍了多种治疗癌症以及其他重大的人类严重疾病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领域的诸多进展。
同样的该书也提供多种数码资源来帮助学习,通过丰富的动画、视频(超过125个)和播客(25个)展示细胞生命过程、研究方法技术等。
该书每章均设“概念一览”和参考文献,但未见习题。
3、《基础细胞生物学(第三版)》[Essential Cell Biology(3rd edition)] ( Bruce Albert et al.2009,Garland Science)该书是《细胞的分子生物学(第五版)》[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5th edition)](Bruce Albert et al.2008,Garland Science)的简版,其定位即“为一般人提供与生物医学及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细胞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故该教材的内容相对较浅。
本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在每章的末尾设置了很多问题,而在书本最后给出了参考答案。
这些问题不仅可以激发读者去思考读过的内容,而且还能考察理解的程度;其中有许多涉及将细胞生物学知识整合到广泛的生物学框架下的能力,有些问题甚至不止一个答案。
同样该书在概念原理上也作了相应的更新,相比上一版补充了染色体结构、表观遗传学、microRNA、RNAi、蛋白质质量控制、细胞识别、遗传多样性、干细胞及其潜在的医学价值、合理的癌症治疗、基因组演化及许多其他课题的新知识。
教材插图质量高,形式活泼,引人入胜;附送的CD包含了超过130个影片、动画、分子结构和高分辨率显微照片。
4、《细胞的分子生物学(第五版)》[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5th edition)](Bruce Albert et al.2008,Garland Science)本书是一本面向生物及医学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科书,内容十分丰富,其宗旨即“将大量信息呈现给读者以建立概念性的框架”。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第I部分前言(1-3章);第II部分基本遗传机制(4-7章);第III部分方法(8-9章);第IV部分细胞内部组织(10-18章);第V部分细胞社会(19-25章)。
由于篇幅的缘故,该书尝试将第1章到第20章的核心课程内容采用传统印刷的形式,而第21章到第25章的内容(多细胞系统)以电子版(PDF)形式刻录在光盘中一同发行。
同样该教材也注重了学科知识的更新,包括表观遗传学、组蛋白修饰、小RNAs、比较基因组学、遗传噪音、细胞骨架动力学、细胞循环调控、细胞凋亡、干细胞和新的癌症治疗方法等。
在教材每章内容的末尾也增加了习题,帮助读者的学习和理解;教材附送的光盘中包含数以百计的电影和动画、所有图片和表格可直接用于PPT制作。
5、《细胞的分子生物学习题集(第五版)》[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Problem Book,(5th edition)]( John Wilson et al.2008,Garland Science)该书包含《细胞的分子生物学(第五版)》[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5th edition)](Bruce Albert et al.2008,Garland Science)中问题的全部解答,同时也包含了另外1700个习题及答案。
各种练习的题型包括:“下定义” (Definations)——将名词解释和相应的概念相互配对的测试,来帮助读者记忆和理解专业词汇;“对与错”(True/False)——对一组简单陈述读者需要判断和证明它们的真实性,来加深概念、原理的理解;“思考题”(Thought Problems)——这些题目较有挑战性,有些饶有趣味,有些则是严肃的理论问题,但是都需要读者去认真地思考;“计算题”(Calculations)——设计用来解决有关细胞生物学的定量问题;“数据处理”(Data Handling) ——一些研究性问题,通过编排基于实验的问题能够让读者对于生物学知识的获得方式有更好的理解。
四、思考与启示21世纪,作为生命科学的核心领域的细胞生物学获得空前发展。
如何建立紧跟和适应学科发展潮流,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启发学生思考和建立研究能力的细胞生物学教材,是当今教材建设的重要方向和任务。
通过对五本国外流行的五本细胞生物学教材的比较分析,我们认为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教材的设计必须有独立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