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时期的设计思想
- 格式:pdf
- 大小:17.91 MB
- 文档页数:109
现代主义设计中的艺术思想与表现形式作者:苗鹋来源:《世界家苑》2020年第03期设计与艺术是有着共同的根源的,但它们有所不同,设计有着服务的对象,而艺术没有。
现代艺术是浪漫而个性的,现代主义是极具民主和乌托邦色彩的。
但设计是具有艺术性的,而艺术也包含设计因素,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相辅相成。
本文试图从对现代主义设计的分析和与现代艺术的比较中,讨论现代主义设计中的一些艺术思想和表现形式。
1 现代主义设计和现代艺术1.1 现代主义设计产生的背景现代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和欧美各国工业技术对发展,极大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同时也对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带来了极大冲击。
许多工业化后的问题,如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不同步的工具、器械、设备的现代设计,令这些技术在使用时面临着功能上、外观上和安全性、便利性上的诸多问题。
当时的设计界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如何解决众多的工业产品、现代建筑、城市规划、传达媒介等问题,必须迅速地形成新的策略,新的体系,新的设计观,新的技术体系,来解决这些问题,这社会需求和商业需求迫在眉睫的任务;二是针对往昔所有的设计运动只是强调为社会权贵服务的中心,如何形成新的设计理论和原则,以至使设计能够第一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彻底改变设计服务的对象的问题。
针对以上两个问题,现代主义先驱们发展出了现代主义设计体系和现代主义设计思想。
1.2 现代主义设计的定义从时间上,现代主义是20世纪初开始,直至二战后结束的一个艺术运动思潮,包含各個方面的设计;同时它也是一个意识形态的定义,它的革命性、民主性、个人性、主观性、形式主义行,都非常典型和鲜明。
就现代主义设计来说,它包含民主主义、精英主义、理想主义和乌托邦主义这几个方面。
由此看,现代主义设计是服务大众的,旨在为广大群众服务的设计,力求在当时社会中依靠艺术和设计来表现对大众的尊重和关怀,是满怀民主浪漫和乌托邦式的;而它也是理想的,在当时的社会中仍有许多穷苦大众因工业机械化的发展而失去工作,另外,艺术本身就是一门较为奢侈的学科,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它是精英主义的。
现代主义设计的形式与思想基础现代主义设计是20世纪初期出现的一种设计风格,其形式和思想基础主张以机器化为基础的设计风格,强调技术、功能和效率。
这种设计风格在当时的社会和经济背景下具有非常具有现代感的特点,深刻影响了当时的建筑、艺术、设计和文化领域。
一、形式基础现代主义设计的形式基础体现在设计的材料、结构和形态特点上。
它强调几何线条、简洁的形式和精致的材料处理,拒斥过多的装饰和复杂的线条。
在建筑领域中,现代主义设计强调建筑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建筑材料采用混凝土、钢铁和玻璃等现代材料,建筑结构采用梁柱结构和框架结构,建筑外立面呈现出抽象的几何式样,形成了明朗、开阔、平展的效果,是一种实用主义设计风格。
在家居设计方面,现代主义设计强调用各种现代化的装置和设备,来协助和改善人的生活质量,既重视家居的实用性,又注重美的艺术性。
家居设计需要满足人们对便利、舒适、亲切和健康的需求,采用橡木、钢材、皮革等现代化的材料,色彩、线条、比例都体现简约和自然元素。
现代主义的家居设计并不盲目追求西式风格,而是以现代化的审美和文化传统为基础,注重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平衡。
在艺术设计方面,现代主义设计提倡“形式追求功能”,需要着重考虑目标、对象和价值,以更有效地传达信息和表达感情。
现代主义设计强调几何图形、线条和颜色的基本表现形式和线形张力,摆脱了装饰和华丽的附加物,通过简约、干净和极简主义的形式,展现出人类越来越注重生活和实用功能的主观特性。
现代主义设计的特点在于,它并不去展现自然景观或者文化底蕴,而是注重从人类对于设计对象的需求切入,通过将非核心的元素削减掉来去除多余的信息,并且优化、精简和优化核心元素的细节和结构,以达到更加自然、和谐、清新的视觉效果。
二、思想基础现代主义设计的首要思想是功能主义,它认为设计的最高准则是功能性、经济性和有效性。
在现代主义设计看来,人们所设计的建筑或城市,应该根据人的经验和需求,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它们的功能和作用。
现代主义设计是20世纪初期兴起于欧洲的一种设计风格,其风格特征包括现代化的线条、简约的形式和功能性的设计。
在现代主义设计中,人们追求简洁、纯粹和实用的设计理念,注重材料的利用和功能的表现,追求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结合。
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在建筑、家具、艺术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成为20世纪设计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
在各种设计领域中,都可以看到现代主义设计的影响,其风格特征包括:一、简约的线条和形式现代主义设计着重追求简洁、清晰的线条和形式,摒弃了过去复杂、繁琐的装饰风格,注重从功能需求出发,设计出简约而富有美感的作品。
建筑中常见的平面立面、简洁的造型和明快的色彩搭配,体现了简约的设计风格。
在家具设计中,现代主义追求简约的几何形式和功能性的设计,以及简洁的线条和舒适的使用体验。
在艺术领域,现代主义注重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追求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艺术语言。
二、追求实用和功能性现代主义设计风格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设计作品追求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强调材料的利用和功能的表现。
建筑设计中,现代主义建筑注重空间的合理利用和功能区分,尤其是在工业化生产大量住宅的时代,功能性成为建筑设计的主要考量。
在工业设计领域,现代主义设计追求工业化生产的可实现性和实用性,设计作品注重解决人们的实际问题,提高生活品质。
三、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结合现代主义设计强调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结合,追求艺术与工程的统一。
建筑设计中,现代主义建筑致力于创造富有创意和美感的空间,同时满足功能需求。
家具设计中,现代主义注重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结合,将艺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在艺术领域,现代主义设计追求形式的简洁和精准,同时注重艺术作品对观众的情感和思想的冲击。
现代主义设计风格以其简约、实用和功能性的特点在设计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
现代主义设计对20世纪的设计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为当代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通过对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了解与研究,不仅可以增进对设计的理解,还能够影响和激发我们的审美,促进设计的创新与发展。
现代主义建筑是指二十世纪中叶,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导地位的一种建筑思想。
这种建筑的代表人物主张:建筑师要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创造适应于工业化社会的条件、要求的崭新建筑。
因此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的色彩,又称为现代派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产生于十九世纪后期,成熟于二十世纪20年代,在50〜60年代风行全世界。
从60年代起有人认为现代主义建筑已经过时,有人认为现代主义建筑基本原则仍然正确,但需修正补充。
70年代以来,有的文献在提到现代主义建筑时,还冠以“2(年代”或正统”字样。
1919年,德国建筑师格罗皮乌斯担任包豪斯校长。
在他的主持下,包豪斯在20年代,成为欧洲最激进的艺术和建筑中心之一,推动了建筑革新运动。
德国建筑师密斯。
范德罗也在20年代初发表了一系列文章,阐述新观点,用示意图展示未来建筑的风貌。
20年代中期,格罗皮乌斯、勒。
柯布西耶、密斯。
范德罗等人设计和建造了一些具有新风格的建筑。
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格罗皮乌斯的包豪斯校舍、勒。
柯布西耶的萨伏伊别墅、巴黎瑞士学生宿舍和他的日内瓦国际联盟大厦设计方案、密斯。
范德罗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等。
在这三位建筑师的影响下,在20年代后期,欧洲一些年轻的建筑师,如芬兰建筑师阿尔托也设计出一些优秀的新型建筑。
与学院派建筑师不同,格罗皮乌斯等人对大量建造的普通居民需要的住房相当关心,有的人还对此作了科学研究。
1927年,在密斯。
范德罗主持下,在德国斯图加特市举办了住宅展览会,对于住宅建筑研究工作和新建筑风格的形成都产生很大影响。
1928年,来自12个国家的42名革新派建筑师代表在瑞士集会,成立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现代主义建筑”一名也四处传播。
从格罗皮乌斯、勒。
柯布西耶、密斯。
范德罗等人的言论和实际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们提倡的现代主义建筑”是要强调建筑要随时代而发展,现代建筑应同工业化社会相适应;强调建筑师要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和经济问题;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在建筑设计中发挥新材料、新结构的特性;主张坚决摆脱过时的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的建筑风格;主张发展新的建筑美学,创造建筑新风格。
现代主义风格理念
现代主义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艺术、文化和设计运动,其理念围绕着现代社会的变革和科技进步展开。
以下是现代主义风格的一些核心理念:
1.简约与功能性:现代主义倡导简洁、清晰的设计,摒弃过度装饰和多余的元素。
注重功能性,强调物品和空间的实用性和效率。
2.前卫与创新:现代主义追求新颖和前卫的创作方式,鼓励实验和创新性的设计思维。
推崇科学、技术和工业的进步,并将其应用于艺术和设计中。
3.材料与结构的真实性:现代主义强调材料和结构的真实性和坦诚性,不掩饰或伪装其本质特征。
材料的本质和结构的逻辑成为设计的重要元素。
4.形式的简化和几何性:现代主义倾向于简化形式,强调几何形状、直线和简洁的曲线。
追求简洁、纯粹和抽象的设计语言。
5.社会功能性与公共利益:现代主义强调艺术和设计的社会功能性,认为艺术和设计应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提升生活质量。
6.接触现实和表达个性:现代主义鼓励设计师直面现实问题,并通过创新的方式表达个性和独特性。
注重个体的感受和体验,追求对人类情感和思想的直接触动。
现代主义的理念对建筑、艺术、设计和文化领域都有深远的影响,推动了许多创新和变革。
它代表了对传统观念和风格的突破,追求与时代相适应的创新表达方式。
1/ 1。
20世纪40—50年代,美国和欧洲的设计主流是在包豪斯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主义。
其核心是功能主义,强调实用物品的美应由其实用性和对于材料、结构的真实体现来确定。
与战前空想的现代主义不同,战后的现代主义已深入到了广泛的工业生产领域,体现在许多工业产品上。
随着经济的复兴,西方在20世纪50年代进入消费时代,现代主义也开始脱离战前刻板、几何化的模式,并与战后新技术、新材料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成熟的工业设计美学,由现代主义走向“当代主义”。
现代主义在战后的发展集中体现于美国和英国。
这两个国家的设计机构通过各种形式扩大了现代主义在本国设计界和公众中的影响,并为现代主义设计冠以“优良设计”(Good Design)之类的名称加以推广,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1. 美国现代主义的发展20世纪40年代,功能主义已在美国牢固地建立起来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早年包豪斯的领袖人物格罗披乌斯、米斯、布劳耶、纳吉等先后到了美国,并把持了美国的设计教育界,从而把战前欧洲的现代主义传播到了美国。
但早在包豪斯师生来到美国之前,美国对于德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现代设计就已感到兴趣,这为战后广泛接受现代主义的美学打下了基础。
在这方面,美国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起了积极的作用。
现代艺术博物馆成立于1929年,它从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宣传现代主义的设计,使美国公众对于欧洲,特别是包豪斯的设计有了一定了解。
该馆利用举办竞赛和各种展览方式来推动现代主义设计在美国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后期,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几次“实用物品”展览,展品是直接从市场上的功能主义设计商品中挑选出来的,以向公众推荐实用的、批量生产的、精心设计的和价格合理的家用产品。
1940年,现代艺术博物馆为工业设计提出了一系列“新”标准,即产品的设计要适合于它的目的性,适应于所用的材料,适应于生产工艺,形式要服从功能等。
这种美学标准在20世纪40年代大受推崇,并作为该馆组织的第二批“实用物品”展览的选择标准。
新现代主义指称一种创作态度,这些设计者希望回到现代主义先锋者的追求目标,并以此来超越后现代主义。
新现代主义,最早是由一些设计期刊的总编辑(如:MODO的总编Raggi )与皮西(Pesch )于1981年国际设计协会中所创……现代十大设计理念内容简介:本丛书各册从对不同的政治经济形态、生产方式、社会文化及传统、民族、地域特点等促使理念与思潮形成的重要背景因素分析入手,并进一步阐述生活形态与方式、美学、科学、技术、语义等一些更为本质性的因素对设计运动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归纳出这一流派的形式手法遭到风格特征,并详细介绍它的代表性理论观点、重要事件、分支流派与主要设计家、代表作品。
本丛书图文并茂,分册归纳了国内外出版的有关专著与文献中的主要事实与观点,介绍了设计理论家、设计史家、设计评论家们的不同评析,及各流派在对待传统、功能、材料、结材、装饰、形式、视觉语言等方面存在的种种不同态度。
本从书对有争议的不同观点予以阐述,进而理清其脉络与结构、分析其基本特征,同时标明该流派在现当代设计史中的地位及与其他流派的关系。
背景:由江苏美术出版社推出的,这套《现代十大设计理念》丛书,为读者展示了欧美最流行的设计流派,关于他们的思想、理念、风格特征。
无论是对于专业搞设计的读者,还是普通享受“设计”生活的读者,读来都会有益。
这套书共10册,以图为主,文字精当,读来似乎在与不同风格流派的设计大师面对面交流。
丛书归纳的十大设计理念包括:波谱设计、现代主义设计、新现代主义设计、后现代主义、孟菲斯设计、高技术派设计、解构主义设计、绿色设计、人性化设计、未来风格设计。
各分册在所介绍的作品类型中,包括了建筑、环境艺术、家具、工业产品、平面设计、装饰艺术、服饰及视觉艺术等方面,同时根据各流派的特点、各分册又有所侧重。
——编者波谱设计如果要谈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艺术风格,最流行的应该是“波谱”(POP)了。
其实,在整个波谱运动中波谱艺术和波谱设计是分不开的,当“大众化”(Popular)这个单词与五六十年代的文化、艺术、思想、设计建立起密切的联系时,它就不仅仅是大众享有的文化,而具有反叛正统的意思。
西方现代设计史1.朱铭、荆雷合着设计史六个时期:设计的萌芽时期、手工业时代的设计、早期工业时代设计、现代主义设计时期、后工业社会的设计、设计的计算机时代.2.王受之着的世界现代设计史、世界现代建筑史和世界平面设计史,综合地、分门别类地研究了现代设计史.3.1851年伦敦举办了“水晶宫”世界博览会,暴露出了“没有功能意义的装饰”和“把钱放在不必要的装饰上就是一种罪恶”的缺点,从而引发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兴起与发展.4.约翰·拉斯金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倡导者、理论奠基人,现代技术美学的先驱.5.威廉·莫里斯设计的乔莎集,被誉为书帧设计史上的杰作之一.6.朱尔斯·谢列特,“现代广告之父”.7.“新艺术之家”:萨穆尔·宾.主张设计师师法大自然,从大自然中选取动植物形态作为装饰纹样,取消直线,代之以流畅、纤细而又不失自然有机形态的曲线.8.“现代之家”:①.朱利·梅耶-格拉弗②.阿贝尔·兰德利③.保罗·佛洛特④.毛里斯·迪佛雷纳.9.“六人集团”:①.亚历山大·察平特②.查尔斯·普伦米特③.托尼·塞尔莫斯汉④.赫克托·基马德⑤.乔治·霍恩切尔⑥.卢帕特·卡拉宾.10.凡·德·威尔德,不仅是比利时新艺术运动的重要代表,而且也是世界现代艺术设计师的重要人物.11.“格拉斯哥四人集团”:①.麦金托什②.玛格丽特·麦克唐纳③.费朗西丝·麦克唐纳④.赫伯特·麦内尔.从事家具、彩绘玻璃和平面设计等设计工作,他们的设计主要采用自然中的各种植物纹样作装饰,具有典型的新艺术风格特征.12.安东尼·高蒂,西班牙新艺术运动中的重要代表人物.风格:折中主义.13.彼得·贝尔伦,德国工业同盟会的核心成员之一.14.荷兰风格派:简单的长方形、正方形、直角等几何形式和无装饰、三原色、中性色彩等造型元素.15.里特维德,“红蓝椅”.16.1919年,德国包豪斯建立,第一任校长:格罗庇乌斯.宣言:艺术不是一门专门职业,艺术家与工艺技术之间在根本上没有任何区别.17.意大利着名设计师吉奥·庞蒂创办的多姆斯杂志成为意大利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宣传阵地.18.雅各布森,是一位具有国际性影响的建筑师和设计师.作品:“蚁”椅、“蛋”椅、“倚者椅”.19.1966年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在他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中,提出来“少则烦”.一、拉斯金的艺术设计思想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想:①.主张艺术与技术相结合②.主张艺术设计要符合使用目的,注重社会功能③.倡导艺术家,设计师向大自然学习,从大自然学习,从大自然中汲取艺术设计灵感和素材④.反对现代化生产方式,反对在设计中使用新技术、新材料,主张设计使用自然材料和用手工技艺.二、威廉·莫里斯的艺术设计改革思想和艺术设计美学理论:①.提倡手工艺术,反对大机器工业生产②.推崇中世纪哥特式艺术,认为哥特式的手工也是纯真的,毫无造作的③.提倡艺术设计“回归自然”④.主张艺术家与手工艺人结合,设计出实用的艺术产品,主张“纯艺术”与手工艺术之间的关系⑤.主张艺术设计面向大众,面向广大劳动人民,具有较强的民主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思想倾向.三、包豪斯的教育方针:①.在设计中提倡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墨守成规②.将手工艺与机器生产结合起来,提倡在掌握手工艺的同时,了解现代工业的特点③.强调基础训练,从现代抽象绘画和雕塑发展而来的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等基础课程,成了包豪斯对现代工业设计做出的最大贡献之一④.实际动手能力和理论素养并重⑤.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结合起来.作品:在迪索建立的包豪斯校舍、墙面旋转灯设计.称号:“现代设计的摇篮”.包豪斯的艺术设计思想、精神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和对绘画、雕塑、电影、摄影、新闻出版等纯艺术、实用艺术各个领域以及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等都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四、国际主义艺术设计风格:①米斯·凡·德·罗:伊利偌理工学院克朗楼、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巴塞罗那世纪博览会德国馆内景、芝加哥湖边大厦、西柏林新国家美术馆、西格莱姆大厦②柯布西耶:萨伏伊别墅楼顶平台、躺椅③泰罗格尼:克莫德现代主义风格建筑设计五、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基本特征:①.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形式服从功能”,而后现代主义建筑倡导的是“功能追随形式”,强调的是设计形式的改观,这成为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基本特征之一.②.后现代主义设计师们认为,建筑的内部功能固然决定其外在形式,但建筑的外部环境、地区特征、历史文化等因素,同样影响建筑的外在形式.而现代主义建筑由于片面强调了功能、理性等因素,忽视了历史、传统文化等建筑的外在因素等.③.现代主义建筑由于过分强调功能作用,建筑语言显得单一,苍白,“采取同一的方法、方式对待不同的问题,‘以简单的中性方式来应付复杂的设计要求,因而忽视了个人的要求、个人的审美价值’”.而后现代主义建筑力求用“隐喻”、“象征”和“多义”等艺术符号,就是为了创造丰富多彩的建筑的视觉语言.语言的符号化是现代主义建筑的重要特征.。
第二讲现代设计萌发时期的主流思想——艺术与技术的磨合时期一、欧洲工业革命与工业时代的社会背景1、城市—工厂—工人—资本家——工业文明的社会新形态2、工业设计思想的萌发——设计与制造的劳动分工,机器化生产代替手工劳动3、1851年,伦敦世界博览会——现代设计150年历史的开始,水晶宫展览馆是世界上第一座显示现代工业文明的现代建筑二、现代设计的先驱者——约翰·罗斯金与威廉·莫里斯1、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思想奠基人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英国艺术理论家、画家、诗人和政论家①与伦理学、社会学相贯通的美学观,他宣称:在各种艺术领域中,从高级艺术到日用艺术(衣服、器皿、家具等产品的制造),艺术的健康方向首先取决于它在工业中的应用。
②他提出了“具有审美价值的产品”的概念,倡导艺术与工业相结合的设计思想③他认为,工业艺术、日用品艺术是艺术大厦的基石,而这些艺术的基础是天赋、美和效用三位一体④他是第一个始终不渝地把艺术、劳动和道德因素联成整体的人,反对伴随技术所产生的资源严重消耗和自然环境的破坏,至今仍是闪烁着思想的光芒2、约翰·罗斯金的设计思想①“工业与美术如今已在齐头并进,如果没有现代工业,便也没有新美术可言。
各位如果看一看今日的欧洲地图,便可以发现,凡是工业最发达的地方,艺术也最发达。
②设计的原则应当是天赋,美与功效三位一体③设计家的任务是要使美在人发生活中产生真正的效益,使人民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使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光明。
3、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创始人——威廉·莫里斯①英国工艺美术运动(the Arts﹠Crafts Movement)是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其起因是针对家具、工业产品、建筑的工业批量生产所造成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是现代艺术设计史上第一个艺术设计运动。
②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 1834—1896),英国诗人,艺术家,美术设计家,现代设计的先驱者,工艺美术运动的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