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精)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3
水粉风景写生步骤一、选择素材水粉风景写生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素材。
可以去户外寻找自然景观,如山水、花草树木等,也可以在室内寻找静物,如花瓶、水果等。
要选择具有一定特色和鲜明特点的素材,以便于后续的表现。
二、构图布局在水粉画写生中,构图布局是非常重要的。
要通过调整画面的比例、大小和位置等因素,将素材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使整个画面看起来和谐、平衡。
可以运用一些构图原则,如对称、三分法、黄金分割等,来增强画面的美感。
三、勾勒轮廓在确定好构图布局后,可以用淡淡的铅笔或细细的水笔勾勒出整个画面的轮廓。
这一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整体形状和结构,为后续的上色打下基础。
四、上色渲染水粉画的特点在于色彩的渲染和柔和过渡。
在上色时,可以先从淡到浓,由内而外进行渲染,使颜色逐渐丰富起来。
要注意掌握好水粉的水和色的比例,以及笔触的轻重,以达到色彩的层次感和透明感。
五、细节处理在上色完成后,可以开始处理画面的细节部分。
可以用细细的画笔勾勒出一些重要的线条和形状,增强画面的立体感。
还可以用深色的颜色修饰一些细节,如窗户、树叶等,使画面更加生动。
六、渐次晕染水粉画的最后一步是渐次晕染。
可以用湿的画笔或海绵轻轻晕染颜色,使画面呈现出柔和的过渡效果。
要注意控制好湿度和力度,避免颜色溢出或失控。
七、调整修饰在完成渐次晕染后,可以对画面进行调整和修饰。
可以增强或减弱某些部分的颜色和明暗度,使画面更加丰富和生动。
还可以对整体进行微调,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八、干燥定型完成水粉风景写生后,要等待画面完全干燥。
可以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或者用吹风机加速干燥。
等待画面干燥后,可以进行后续的保护和装裱。
通过以上的步骤,我们可以完成一幅水粉风景写生作品。
每一步都需要耐心和细致,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希望能够通过水粉画的魅力,将美丽的风景展现给世人。
油画:《码头》尺寸:49cmx40cm材料:画布作画时间:4小时季节:6月气候:多云油画《码头》是曲湘建老师1996年在贵州山区的小县城附近直接写生的作品。
画家选择了以苍翠古树环抱的小村为背景,以昔日码头为主体的画面构图。
这是一幅十分平静、温馨、富于南方山村特色的景致。
那些斑驳的码头白粉墙、树荫下的吊脚楼,蜿蜒的石阶和小路两旁由杉树皮及竹篾编成的篱笆墙,以及那些活动的人物构成了极富生活气息和地域特征的风景画,激起了画家用写生表现它的艺术冲动。
画家自述的作画步骤如下:步骤一1.先用稀释了的群青色起稿。
稿子不要画得太具体,只须用长直线将码头门楼、木房和栅栏的基本形勾画出来,注意表现形体间的对比和整个画面的构成效果。
步骤二2. 尽管自然景物中的各种美感因素纷纷涌入我的眼帘,但铺色前一定接着用较纯净的冷紫色涂出阴影中的石阶色彩基调,暂不作细节塑造。
用较饱和的黄绿色试探性地在菜园子里画上几笔,以寻找大的色彩对比关系。
当画面上的以重色为主的基调色初步铺开后,可用平涂法来涂天空颜色。
从上至下,从左至右,颜色宜薄。
边画边加进少许褐色以呈现出天空的深远层次。
当画天空与树梢交界处时,应特别小心。
有时用色压出树梢的清晰的边缘,有时将天空色与树稍颜色融合并衔接起来,表现出树冠的蓬松特征,并利用调色板上剩余的颜色和涂天空的笔,接着画浅蓝色的远山和树林。
接着,开始用土黄加白和少量的褐色画近景的地面。
颜色较厚,因此笔触中未调匀的颜色变化依稀可见,在深背景的对比和衬托之下,逐渐体现出阳光照射下烁烁发光的沙石质感。
同时也将画面右下方的小木船的色彩基调铺出来。
步骤三3.塑造画面细节时,我先从画左面的木房子开始,在暖褐色基调中用厚涂法画出清绿色的杉木皮屋顶,用皴擦扫笔的方法画出陈旧发白的木板墙。
然后接着画屋下的石块、小树和篱笆的细节。
并力求使每个细节环环相扣,衔接紧密。
此时,要十分关注笔法的运用以求更能简洁明了地画出景物结构的质地感。
风景写生的表现方法
风景写生是绘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涉及到如何将自然风景转化为艺术作品。
以下是一些风景写生的表现方法:
1. 观察与记忆:在开始风景写生之前,观察者应该先仔细地观察自然风景,尝试捕捉风景中最美的元素。
观察者应该观察风景的颜色、光线、阴影、形状等,并将这些元素记住。
2. 准备绘画工具:观察者需要准备一些绘画工具,如铅笔、颜料、画布等。
观察者可以根据风景的特点和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工具。
3. 构图:在风景写生中,构图非常重要。
观察者需要将风景中最美的元素放在画面的中心或黄金分割线上,使画面更加平衡和美观。
4. 表现光线:光线是风景写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元素。
观察者可以通过表现光线的强度和方向来表现不同场景中的光线效果。
例如,在日出或日落时,光线会变得更加温暖和柔和,而在白天,光线会更加明亮和锐利。
5. 表现阴影:阴影也是风景写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元素。
观察者可以通过表现阴影的颜色、强度和方向来表现不同场景中的阴影效果。
例如,在阴天时,阴影会变得更加柔和,而在强光下,阴影会更加清晰和锐利。
6. 细节表现:在风景写生中,细节表现也非常重要。
观察者需要关注风景中的细节,如树枝、树叶、石头等,并将它们表现在画面中。
7. 色彩运用:在风景写生中,色彩也非常重要。
观察者需要根据风景的特点来选择颜色,并运用色彩的对比和和谐来表现风景的美丽。
以上是一些风景写生的表现方法。
要想获得高分,观察者需要仔细观察和表现风景中最美的元素,运用构图、光线、阴影、细节表现和色彩运用等技巧,创
作出美丽的艺术作品。
画家詹姆斯·霍顿长期致力于风景写生,写生时他不仅使用油画颜料,还会使用其他的一些媒材。
他通常会带着有支架的便携油画箱以及凳子到处“游荡”,去寻找各种可能的视角,直到找到他最满意的角度才会坐下来。
这幅在画室里的示范画是复制一幅他之前在法国庇里牛斯山的写生,他尽可能地采取了与原作同样的绘画过程。
1.霍顿常常会使用有色底来进行绘画,保持一小部分区域不被颜料覆盖,最终出现在完成的画面上。
现在画面的整个构图已经用稀薄的颜料画了一遍。
2.绘画的第一个阶段要先研究所选风景的色彩和调子。
画家在画布的大部分地方都点上了色点,从而建立起画面各个区域之间的大关系。
在这个阶段他会全神贯注于画面的整体效果,几乎不会去画任何细节。
3.天空和山之间的大关系在早些时候已经建立好,因为在画面早期阶段出现的错误会比较容易修正。
画家要将这幅画一气呵成’,笔触将会出现在最后完成的画面上。
霍顿使用达玛树脂、精制亚麻仁油和松节油来混合成媒介剂进行调色。
4.在这个局部图中我们能够看见,画家使用湿画法来进行绘画,每一个单独的笔触要么相互叠加,要么彼此之间留有一定缝隙,因此画布的底色能够从这些缝隙中显露出来。
注意画家在这里是怎样利用复合色来绘制画面中那些平面区域(天空)的。
5.当在现场写生的时候,天空的颜色会很早就被画家记录下来,因为天气因素是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发生改变的。
环绕在山顶的云朵是画家特别想要捕捉的对象,在这里他使用湿画法,在天空颜色较深的区域上添加了一些浅色的云。
霍顿的调色盘上通常有六七种颜色,另外还有黑色和白色。
绘制这样小幅的作品,他通常只使用圆头的画笔。
6.在局部图6中我们会看见,画面上有很多的地方没有被颜料覆盖,在这些间隙中露出了画布的色底,在这之后添加的一些颜色就会渗入这些间隙中。
这样就避免了颜料过度堆积的现象出现。
在局部图7中画家在为画面添加细节,他在画房顶、窗户还有其他的一些建筑细节的时候特别的小心,因为要保持它们的整齐干净。
篇一:风景素描步骤教案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一、教案设计思想:风景写生是造型训练的一个重要途径,它不像静物写生那样在特定的光线下、特定的环境中进行作画,它有不同的季节变化、不同的地域特征、早中晚光线的转换、阴睛雨雪天气的变化等,为我们学习掌握造型规律营造了极好的客观环境。
风景写生时要注重观察感受和理性分析。
本课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完成一幅完整的素描风景画。
在讲述时以一幅作品为例,从构图起稿开始,经过画大色调、深入刻画到最后的完成,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本课以讲述为主,接着安排三课时的训练时间)二、课时结构:一课时三、教具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范画等四、教学目的:1、掌握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2、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及审美能力。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让学生观看几张完成的画面)师问:大家知道这些画是怎样画出来的吗?学生回答。
师:画无定法,在你能画的时候怎样画都行,可以整体把握,也可以局部完成,因为你心中有整体的画面。
可在初画的阶段,我们还是得遵循客观的作画程序,分步来进行。
2、讲授新课:风景写生视野宽阔、景物繁杂,要求立意构图,概括取舍,下面我们分步来讲解作画程序。
(观看步骤图一)①构图与起稿师:根据取景、构思的需要,首先确定画面地平线的高低位置和构图基本形式。
接着是确定景物位置,简略地画出景物的基本形。
构图起稿的主要任务是“经营位置”,确定布局。
在这重要的第一步中,一是把握构图基本形式;二是把握透视关系;三是把握景物的主次、前后、疏密的布局变化。
(观看步骤图二)②画大色调师:画大色调要根据景物近、中、远景的空间关系,按照近浓远淡、近实远虚的色彩空间原理划分出三个色调层次,并画出大体的色调关系,为主题意境的表现奠定整体色调气氛。
画大色调要注意整体比较,从远景画起,从浅的色调层次画起,以利于把握由远及近的空间与色调关系。
教案3
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一、教案设计思想:
风景写生是造型训练的一个重要途径,它不像静物写生那样在特定的光线下、特定的环境中进行作画,它有不同的季节变化、不同的地域特征、早中晚光线的转换、阴睛雨雪天气的变化等,为我们学习掌握造型规律营造了极好的客观环境。
风景写生时要注重观察感受和理性分析。
本课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完成一幅完整的素描风景画。
在讲述时以一幅作品为例,从构图起稿开始,经过画大色调、深入刻画到最后的完成,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本课以讲述为主,接着安排三课时的训练时间)
二、课时结构:一课时
三、教具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范画等
四、教学目的:
1、掌握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2、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及审美能力。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让学生观看几张完成的画面)
师问:大家知道这些画是怎样画出来的吗?
学生回答。
师:画无定法,在你能画的时候怎样画都行,可以整体把握,也可以局部完成,因为你心中有整体的画面。
可在初画的阶段,我们还是得遵循客观的作画程序,分步来进行。
2、讲授新课:
风景写生视野宽阔、景物繁杂,要求立意构图,概括取舍,下面我们分步来讲解作画程序。
(观看步骤图一)
①构图与起稿
师:根据取景、构思的需要,首先确定画面地平线的高低位置和构图基本形式。
接着是确定景物位置,简略地画出景物的基本形。
构图起稿的主要任务是“经营位置”,确定布局。
在这重要的第一步中,一是把握构图基本形式;二是把握透视关系;三是把握景物的主次、前后、疏密的布局变化。
(观看步骤图二)
②画大色调
师:画大色调要根据景物近、中、远景的空间关系,按照近浓远淡、近实远虚的色彩空间原理划分出三个色调层次,并画出大体的色调关系,为主题意境的表现奠定整体色调气氛。
画大色调要注意整体比较,从远景画起,从浅的色调层次画起,以利于把握由远及近的空间与色调关系。
(观看步骤图三)
③、中景刻画、近景表现
师讲述:一般来说中景部分往往是风景写生的重点,即主体部分。
中景的色调变化最为丰富,它既可丰富空间层次,也可概括空间层次,它在远景的衬托或近景的掩映下所产生的变化,对画面气氛于意境的边县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着力刻画。
中景的刻画要特别注意整体比较,准确把握近、中、远大块色调的对比关系。
近景一般都较清晰具体、对比强烈,在色调上深色更浓重,浅色则更明亮。
近景的表现要根据画面主题的需要而定,如果以中景为主题,则尽可处理得简略概括一些。
近景的表现无论是简略还是具体,都需要准确把握与中、远景的色调对比关系,而使画面空间更加为丰富、深远。
(观看步骤图四)
④、调整统一
师讲述:画面的校正统一要从主题与意境表现出发,通过添加求得画面的丰富,通过点缀求得画面的生动,通过近、中、远景色调的加强或减弱以求得空间层次和环境气氛的表现。
(让学生重新浏览步骤图一遍,接着再看几张完成的优秀学生作品)
3、教师总结:
本课介绍了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构图与起稿、铺大色调、深入刻画、调整完成,完成表现一幅完整的素描风景画。
在风景写生的实践过程中,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我们的绘画技能技巧才能得到进一步地提高和升华,才能画出优秀的作品。
4、练习:
按步骤临摹风景作品一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