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计算机考研408真题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联考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试题010
- 格式:pdf
- 大小:1.46 MB
- 文档页数:8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b5E2RGbCAP 1.已知程序如下:ints(int n>{ return (n<=0> ? 0 : s(n-1> +n。
}void main(>{ cout<< s(1>。
}程序运行时使用栈来保存调用过程的信息,自栈底到栈顶保存的信息一次对应的是A.main(>->S(1>->S(0> B.S(0>->S(1>->main(>p1EanqFDPwC.main(>->S(0>->S(1> D.S(1>->S(0>->main(>DXDiTa9E3d【参考答案】 D【考查知识点】栈的基本概念和函数调用的原理。
2.先序序列为a,b,c,d的不同二叉树的个数是A.13B.14C.15D.16【参考答案】 C【考查知识点】二叉树的基本概念。
3.下列选项给出的是从根分别到达两个叶节点路径上的权值序列,能属于同一棵哈夫曼树的是A.24,10,5和 24,10,7B.24,10,5和24,12,7C.24,10,10和 24,14,11 D.24,10,5和 24,14,6【参考答案】 C【考查知识点】哈夫曼树的原理。
4.现在有一颗无重复关键字的平衡二叉树<AVL树),对其进行中序遍历可得到一个降序序列。
下列关于该平衡二叉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RTCrpUDGiTA.根节点的度一定为2B.树中最小元素一定是叶节点C.最后插入的元素一定是叶节点D.树中最大元素一定是无左子树【参考答案】 B【考查知识点】树的中序遍历和AVL树的基本概念。
5.设有向图G=(V,E>,顶点集V={V0,V1,V2,V3},边集E={<v0,v1>,<v0,v2>,<v0,v3>,<v1,v3>},若从顶点V0 开始对图进行深度优先遍历,则可能得到的不同遍历序列个数是5PCzVD7HxAA.2 B.3 C.4 D.5【参考答案】 D【考查知识点】图的深度优先遍历。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联考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试题一、单项选择题(第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试题要求)1.若栈S1中保存整数,栈S2中保存运算符,函数F()依次执行下述各步操作:(1)从S1中依次弹出两个操作数a和b;(2)从S2中弹出一个运算符op;(3)执行相应的运算b op a;(4)将运算结果压入S1中。
假定S1中的操作数依次是5,8,3,2(2在栈顶),S2中的运算符依次是*,-,+(+在栈顶)。
调用3次F()后,S1栈顶保存的值是。
A.-15B.15C.-20D.202.现有队列Q与栈S,初始时Q中的元素依次是1,2,3,4,5,6(1在队头),S为空。
若仅允许下列3种操作:①出队并输出出队元素;②出队并将出队元素入栈;③出栈并输出出栈元素,则不能得到的输出序列是。
A.1,2,5,6,4,3B.2,3,4,5,6,1C.3,4,5,6,1,2D.6,5,4,3,2,13.设有一个12×12的对称矩阵M,将其上三角部分的元素m i,j(1≤i≤j≤12)按行优先存入C语言的一维数组N中,元素m6,6在N中的下标是。
A.50B.51C.55D.664.设一棵非空完全二叉树T的所有叶结点均位于同一层,且每个非叶结点都有2个子结点。
若T有k个叶结点,则T的结点总数是。
A.2k-1B.2kC.k2D.2k-15.已知字符集{a,b,c,d,e,f},若各字符出现的次数分别为6,3,8,2,10,4,则对应字符集中各字符的哈夫曼编码可能是。
A.00,1011,01,1010,11,100B.00,100,110,000,0010,01C.10,1011,11,0011,00,010D.0011,10,11,0010,01,0006.已知二叉排序树如下图所示,元素之间应满足的大小关系是。
A.x1<x2<x5B.x1<x4<x5C.x3<x5<x4D.x4<x3<x57.下列选项中,不是如下有向图的拓扑序列的是。
2018考研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I考试性质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联考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II考查目标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等学科专业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上述专业基础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I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数据结构45分计算机组成原理45分操作系统35分计算机网络25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80分(40小题,每小题2分)综合应用题70分IV考查内容数据结构【考查目标】1。
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2.掌握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基本操作的实现,能够对算法进行基本的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的分析.3。
能够运用数据结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问题的分析与求解,具备采用C或C++语言设计与实现算法的能力.一、线性表(一)线性表的定义和基本操作(二)线性表的实现1.顺序存储2.链式存储3。
线性表的应用二、栈、队列和数组(一)栈和队列的基本概念(二)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三)栈和队列的链式存储结构(四)栈和队列的应用(五)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三、树与二叉树(一)树的基本概念(二)二叉树1。
二叉树的定义及其主要特征2。
二叉树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3。
二叉树的遍历4。
考试性质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联考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II考查目标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等学科专业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上述专业基础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I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数据结构45分计算机组成原理45分操作系统35分计算机网络25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80分(40小题,每小题2分)综合应用题70分IV考查内容数据结构【考查目标】1。
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
掌握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基本操作的实现,能够对算法进行基本的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的分析。
3.能够运用数据结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问题的分析与求解,具备采用C或C++语言设计与实现算法的能力.一、线性表(一)线性表的定义和基本操作(二)线性表的实现1.顺序存储2.链式存储3.线性表的应用二、栈、队列和数组(一)栈和队列的基本概念(二)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三)栈和队列的链式存储结构(四)栈和队列的应用(五)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三、树与二叉树(一)树的基本概念(二)二叉树1.二叉树的定义及其主要特征2.二叉树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3。
二叉树的遍历4.线索二叉树的基本概念和构造(三)树、森林1.树的存储结构2。
由此可知,左子树为o,右子树为1,故答案为A 。
6.解析:根据二叉排序树的特性:中序遍历(LNR)得到的是一个递增序列。
图中二叉排序树的中序遍历序列为Xi ,X3, X 5, X 4, X 2, 可知X3<�5<X407.解析:拓扑排序每次选取入度为0的结点输出,经观察不难发现拓扑序列前两位一定是1,5或5, 1 (因为只有1和5的入度均为o,且其他结点都不满足仅有1或仅有5作为前驱)。
因此D 显然错误。
8.解析:m阶B树的基本性质:根结点以外的非叶结点最少含有「m/21-1个关键字,代入m =3得到每个非叶结点中最少包含1个关键字,而根结点含有1个关键字,因此所有非叶结点都有两个孩子。
此时其树形与h =5的满二叉树相同,可求得关键字最少为31个。
9.解析:根据题意,得到的HT如下:二2 34 5 643 15ASL 成功(1 + 2 + 3)/3 = 2。
10.解析:初始序列:8, 3, 9, 11, 2, 1, 4, 7, 5, 10, 6第一趟:1, 3, 7, 5, 2, 6, 4, 9, 11, 10, 8第二趟:I I I I I I I I I I I1, 2, 6, 4, 3, 7, 5, 8, 11, 10, 9 I I I I I I I I I I I第一趟分组:8, 1, 6; 3, 4; 9, 7; 11, 5; 2,.10; 间隔为5,排序后组内递增。
第二趟分组:1,5,4,10; 3,2,9,8; 7,6,11; 间隔为3,排序后组内递增。
故答案选D 。
11.解析:要熟练掌握建堆、堆的调整方法,从序列末尾开始向前遍历,变换过程如下图所示。
6)� 6')'/.)一5�气;。
\三12. 解析:对于I,二进制由千只有0,1两种数值,运算规则较简单,都是通过A LU部件转换成加法运算。
对于II,二进制只需要高电平和低电平两个状态就可以表示,这样的物理器件很容易制造。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联考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1.设n是描述问题规模的非负整数,下列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是x=0;while(n>=(x+l)*(x+l))x=x+l;A. O(log n)B. O(n1/2)C. O(n)D. O(n2)2.若将一棵树T转化为对应的二又树BT,则下列对BT的遍历中,其遍历序列与T的后根遍历序列相同的是A. 先序遍历B. 中序遍历C. 后序遍历D. 按层遍历3.对n个互不相同的符号进行哈夫曼编码。
若生成的哈夫曼树共有115个结点,则n的值是A. 56B. 57C. 58D. 604.在任意一棵非空平衡二又树(AVL树)T1中,删除某结点v之后形成平衡二又树T2,再将w插入T2形成平衡二又树T3。
下列关于T1与T3的叙述中,正确的是I.若v是T1的叶结点,则T1与T3可能不相同Ⅱ.若v不是T1的叶结点,则T1与T3一定不相同Ⅲ.若v不是T1的叶结点,则T1与T3一定相同A. 仅IB. 仅IIC. 仅I、ⅡD. 仅I、Ⅲ5.下图所示的AOE网表示一项包含8个活动的工程。
活动d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分别是A. 3和7B. 12和12C. 12和14D. 15和156.用有向无环图描述表达式(x+y)*((x+y)/x),需要的顶点个数至少是A. 5B. 6C. 8D. 97.选择一个排序算法时,除算法的时空效率外,下列因素中,还需要考虑的是I.数据的规模Ⅱ.数据的存储方式Ⅲ.算法的稳定性 V.数据的初始状态A. 仅ⅢB. 仅I、ⅡC. 仅Ⅱ、Ⅲ、IVD. I、Ⅱ、Ⅲ、Ⅳ8.现有长度为11且初始为空的散列表HT,散列函数是H(key)=key%7,采用线性探查(线性探测再散列)法解决冲突将关键字序列87,40,30,6,11,22,98,20依次插入到HT后,HT查找失败的平均查找长度是A. 4B.C. 6D.9.设主串T=“abaabaabcabaabc”,模式串S=“abaab c”,采用KMP算法进行模式匹配,到匹配成功时为止,在匹配过程中进行的单个字符间的比较次数是A. 9B. 10C. 12D. 1510. 排序过程中,对尚未确定最终位置的所有元素进行一遍处理称为一“趟”。
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联考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及详解一、单项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已知程序如下:int S(int n){return(n<=0)?0:s(n-1)+n;}void main(){cout<<S(1);}程序运行时使用栈来保存调用过程的信息,自栈底到栈顶保存的信息依次对应的是()。
A.main()->S(1)->S(0)B.S(0)->S(1)->main()C.main()->S(0)->S(1)D.S(1)->S(0)->main()【答案】A【解析】函数S(int n)是一个递归函数:①当实际参数小于等于零时则返回0,并终止递归;②当实际参数大于零时则递归调用S(n-1),并将S(n-1)的结果加上n作为返回值。
程序从main()函数开始,首先调用main()函数;在main()函数中调用S(1)函数时,将main()函数的上下文保存到栈中,并进入函数S(1);由于函数S(1)的实际参数大于零,需要调用S(0),故将S(1)函数的上下文保存到栈中,进入S(0);在S(0)中,实际参数小于等于零,递归终止。
2.先序序列为a,b,c,d的不同二叉树的个数是()。
A.13B.14C.15D.16【答案】B【解析】二叉树的先序遍历定义为:若二叉树为空,则空操作;否则,访问根节点,然后先序遍历左子树,最后先序遍历右子树。
本题中,结点a为二叉树的根节点,左右子树的先序遍历可能存在下面四种情况:①左子树为空,bcd为右子树;②b为左子树,cd为右子树;③bc为左子树,d为右子树;④bcd为左子树,右子树为空。
然后将左右子树继续分解,如第①种情况的右子树先序遍历(bcd)可能有:a.左子树为空,右子树为cd;b.左子树为c,右子树为d;c.左子树为cd,右子树为空。
2018年计算机组成原理大题一、引言2018年计算机组成原理大题是计算机类专业考试中的重要一部分,涉及计算机体系结构、指令系统、数据表示、运算方法、存储器层次结构等内容。
本篇文章将对2018年计算机组成原理大题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梳理,旨在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部分知识,为顺利通过考试提供有力支持。
二、计算机体系结构1.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2. 计算机指令的执行过程指令执行包括取指令、译码指令、执行指令和访存四个阶段,其中取指令阶段是最关键的一环,直接影响指令的执行效率。
3. 计算机的运行模式计算机的运行模式主要分为批处理模式、交互式模式和实时处理模式,不同的运行模式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需求。
三、指令系统1. 指令系统的组成指令系统由指令集、位置区域寻址方式、指令格式等组成,指令的格式和寻址方式对指令的执行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2. 指令的类型指令可以分为数据传输指令、算术逻辑指令、控制转移指令和特权指令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指令用于实现不同的功能。
3. 指令执行的流程指令执行的流程包括指令的取址、指令的译码、指令的执行和指令的结束等多个步骤,每个步骤都需要严格的执行,保证指令执行的准确性和效率。
四、数据表示1. 数据的二进制表示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以二进制形式表示,包括整数、实数、字符、图像、声音等多种类型。
2. 数据的编码方式数据的编码方式主要包括原码、反码、补码等多种形式,不同的编码方式用于实现不同的功能和需求。
3. 数据的存储方式数据的存储方式有直接寻址、间接寻址、基址寻址、变址寻址等多种形式,不同的存储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需求。
五、运算方法1. 整数运算计算机系统中的整数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多种运算方式,其中除法是最为复杂和耗时的运算方式。
2. 浮点数运算浮点数运算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涉及到浮点数的表示、加减乘除、取整、溢出等多个方面。
2018年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C3.A4.A5.A6.C7.D8.B9.C10.D11.A12.D13.C14.A15.A16.B17.C18.B19.A20.D21.B22.C23.C24.D25.B26.A27.C28.D29.D30.A31.D32.C33.B 34.C 35.D 36.D 37.D 38.C 39.B 40.D二、综合应用题41.解析:1)题目要求算法时间上尽可能高效,因此采用空间换时间的办法。
分配一个用于标记的数组B[n],用来记录A中是否出现了1~n中的正整数,B[0]对应正整数1,B[n-1]对应正整数n,初始化B中全部为0。
由于A中含有n个整数,因此可能返回的值是1~n+1,当A中n个数恰好为1~n时返回n+1。
当数组A中出现了小于等于0或者大于n的值时,会导致1~n中出现空余位置,返回结果必然在1~n中,因此对于A中出现了小于等于0或者大于n的值可以不采取任何操作。
经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算法流程:从A[0]开始遍历A,若0<A[i]<=n,则令B[A[i]-1]=1;否则不做操作。
对A遍历结束后,开始遍历数组B,若能查找到第一个满足B[i]==0的下标i,返回i+1即为结果,此时说明A中未出现的最小正整数在1~n之间。
若B[i]全部不为0,返回i+1(跳出循环时i=n,i+1等于n+1),此时说明A中未出现的最小正整数是n+1。
int findMissMin(int A[],int n){int i,*B; //标记数组B=(int *)malloc(sizeof(int)*n); //分配空间memset(B,0,sizeof(int)*n); //赋初值为0for(i=0;i<n;i++)if(A[i]>0&&A[i]<=n) //若A[i]的值介于1~n,则标记数组BB[A[i]-1]=1;for(i=0;i<n;i++) //扫描数组B,找到目标值if (B[i]==0) break;return i+1; //返回结果}3)时间复杂度:遍历A一次,遍历B一次,两次循环内操作步骤为O(1)量级,因此时间复杂度为O(n)。
(完整版)2019年考研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真题与答案,推荐文档2019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联考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1~4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80 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1.设 n 是描述问题规模的非负整数,下列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是 x=0 ;while ( n>= ( x+l ) * ( x+l ))x=x+l ;A. O( log n)B.O( n1/2 ) C. O( n) D. O( n2)2.若将一棵树 T 转化为对应的二又树BT ,则下列对 BT 的遍历中,其遍历序列与T 的后根遍历序列相同的是A. 先序遍历B. 中序遍历C. 后序遍历D. 按层遍历3.对 n 个互不相同的符号进行哈夫曼编码。
若生成的哈夫曼树共有115 个结点,则 n 的值是A. 56 B. 57 C. 58 D. 604.在任意一棵非空平衡二又树( AVL 树 ) T1中,删除某结点v 之后形成平衡二又树T 2,再将 w 插入 T2形成平衡二又树 T 3。
下列关于 T 1与 T3的叙述中,正确的是I. 若 v 是 T 1的叶结点,则 T1与 T3可能不相同Ⅱ .若 v 不是 T1的叶结点,则T1与 T 3一定不相同Ⅲ .若 v 不是 T1的叶结点,则T1与 T3一定相同A. 仅IB. 仅IIC. 仅 I、ⅡD. 仅 I、Ⅲ5.下图所示的 AOE 网表示一项包含 8 个活动的工程。
活动 d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分别是A.3和7B.12和12C. 12和 14D. 15和156.用有向无环图描述表达式 ( x+y ) *(( x+y ) /x) ,需要的顶点个数至少是A.5B.6C.8D.97.选择一个排序算法时,除算法的时空效率外,下列因素中,还需要考虑的是I. 数据的规模Ⅱ .数据的存储方式Ⅲ .算法的稳定性V. 数据的初始状态仅Ⅲ仅 I、Ⅱ仅Ⅱ、Ⅲ、 IV D. I、Ⅱ、Ⅲ、Ⅳ8. 现有长度为11 且初始为空的散列表HT ,散列函数是 H( key) =key%7 ,采用线性探查( 线性探测再散列法解决冲突将关键字序列87,40,30,6,11,22,98,20依次插入到HT 后, HT 查找失败的平均查找长度是)A. 4B. 5.25C. 6D. 6.299.设主串T=“ abaabaabcabaabc,模”式串S=“ abaabc”,采用 KMP 算法进行模式匹配,到匹配成功时为止,在匹配过程中进行的单个字符间的比较次数是A. 9B. 10C. 12D. 1510. 排序过程中,对尚未确定最终位置的所有元素进行一遍处理称为一“趟”。
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代码: 850 (注: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1.为解决计算机与打印机之间速度不匹配的问题,通常设置一个打印数据缓冲区,主机将要输出的数据依次写入该缓冲区,而打印机则依次从该缓冲区中取出数据。
该缓冲区的逻辑结构应该是A.栈B.队列C.树D.图2.设栈S和队列Q的初始状态均为空,元素abcdefg依次进入栈S。
若每个元素出栈后立即进入队列Q,且7个元素出队的顺序是bdcfeag,则栈S的容量至少是A. 1B. 2C. 3D. 43.给定二叉树图所示。
设N代表二叉树的根,L代表根结点的左子树,R代表根结点的右子树。
若遍历后的结点序列为3, 1, 7, 5, 6, 2, 4,则其遍历方式是A.LRNB.NRLC. RLND. RNL4.下列二叉排序树中,满足平衡二叉树定义的是5.己知一棵完全二叉树的第6层(设根为第1层)有8个叶结点,则完全二叉树的结点个数最多是A.39B. 52C. IllD. 1196.将森林转换为对应的二叉树,若在二叉树中,结点u是结点v的父结点的父结点,则在原来的森林中,u和V可能具有的关系是I.父子关系II.兄弟关系III. U的父结点与V的父结点是兄弟关系A.只有IIB. I和IIC. I和IIID. I、II和III7.下列关于无向连通图特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I.所有顶点的度之和为偶数II.边数大于顶点个数减 1III.至少有一个顶点的度为 1A.只有IB.只有IIC. I和IID. I和III8.下列叙述中,不符合m阶B树定义要求的是A.根节点最多有m棵子树B.所有叶结点都在同一层上C.各结点内关键字均升序或降序排列D.叶结点之间通过指针链接9.己知关键序列5, 8,12,19, 28, 20,15, 22是小根堆(最小堆),插入关键字3,调整后得到的小根堆是A. 3,5,12,8,28,20,15,22,19B.3,5,12,19,20,15,22,8,28C.3,8,12,5,20,15,22,28,19D.3,12,5,8,28,20,15,22,1910.若数据元素序列11,12,13,7,8,9,23,4,5是采用下列排序方法之一得到的第二趟排序后的结果,则该排序算法只能是A.起泡排序B.插入排序C.选择排序D.二路归并排序11.冯?诺依曼计算机中指令和数据均以二进制形式存放在存储器中,CPU区分它们的依据是A.指令操作码的译码结果B.指令和数据的寻址方式C.指令周期的不同阶段D.指令和数据所在的存储单元12.—个C语言程序在一台32位机器上运行。
2018考研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来源:教育部考试中心 2017—08—17I考试性质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联考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II考查目标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等学科专业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上述专业基础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I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数据结构45分计算机组成原理45分操作系统35分计算机网络25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80分(40小题,每小题2分)综合应用题70分IV考查内容数据结构【考查目标】1。
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掌握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基本操作的实现,能够对算法进行基本的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的分析.3。
能够运用数据结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问题的分析与求解,具备采用C或C++语言设计与实现算法的能力。
一、线性表(一)线性表的定义和基本操作(二)线性表的实现1。
顺序存储2.链式存储3。
线性表的应用二、栈、队列和数组(一)栈和队列的基本概念(二)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三)栈和队列的链式存储结构(四)栈和队列的应用(五)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三、树与二叉树(一)树的基本概念(二)二叉树1。
二叉树的定义及其主要特征2。
二叉树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3。
研究生考试考研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408)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题干: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层次从快到慢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寄存器、内存、硬盘、光盘B、内存、寄存器、硬盘、光盘C、硬盘、光盘、内存、寄存器D、寄存器、硬盘、内存、光盘2、题干:以下哪个编程范式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OP)的概念不相关?A、过程式编程B、函数式编程C、命令式编程D、逻辑编程3、题干:在数据库中,用于定义表结构、维护表完整性和存储数据的模块是:A、触发器B、存储过程C、视图D、数据字典4、以下关于计算机内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内存的读写速度比硬盘快得多B. 内存的容量通常比硬盘大C. 内存中的数据在断电后会丢失D. 内存的读写速度比CPU慢5、在计算机系统中,以下哪种设备属于I/O设备()?A. 处理器B. 内存C. 显示器D. 硬盘6、以下关于操作系统进程管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进程是计算机程序执行时的一个活动实体B. 进程是操作系统能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C. 进程具有并发性,可以同时运行多个进程D. 进程的执行状态分为运行、就绪和阻塞7、下列关于计算机网络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计算机网络能够实现资源共享B、利用计算机网络可以实现分布 computing,即多台计算机协同工作C、计算机网络连接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D、使用计算机网络不能从根本上减少资金、人力资源的投入8、在TCP/IP协议族中,以下哪一项不是TCP/IP传输层的协议?A、UDPB、TCPC、ICMPD、SCTP9、在计算机网络中,IEEE 802.11标准主要用于哪种类型的网络?A、局域网B、城域网C、广域网D、个人区域网10、下列关于操作系统进程管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进程是操作系统能够进行运算处理的独立单位B. 进程在生命周期内可能处于创建、就绪、运行、阻塞、终止等状态C. 进程创建通常由父进程调用相关系统调用完成D. 进程调度是决定哪个进程获得处理器的时间片11、在数据结构中,以下哪一个术语表示一个由若干节点组成的有限集合,这些节点具有相同的结构且数据元素的次序是线性排列的?A. 树B. 图C. 线性表D. 栈12、在计算机网络中,以下哪种传输方式称为“尽力而为”的传输?A. 虚电路传输B. 数据报传输C. 电路交换传输D. 报文交换传输13、计算机中的二进制数10110111转换为十进制数是:A. 187B. 189C. 191D. 19314、在计算机网络中,IP地址192.168.1.1属于以下哪个类别?A. A类B. C类C. B类D. D类15、在操作系统中,进程的状态包括运行、就绪和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