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西格玛-六个标准差(6_Sigma)
- 格式:ppt
- 大小:129.50 KB
- 文档页数:32
六西格玛的含义六西格玛管理,作为一套以实现产品零缺陷为目标的科学管理体系,正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
那么,究竟什么是六西格玛管理呢?关于6σ“σ”是一个希腊字母,中文读作“西格玛”,英文读作”sigma”。
在统计学中,常常用它来指代标准差。
通俗来说,就是表示数据的波动程度。
因此,“6σ”就是表示6个标准差。
那么6个标准差代表什么呢?这里要引入一个“正态分布”的概念,英文为”Norm distribution”, 也叫“标准分布”。
从这个叫法可以看出,它是自然界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分布形式。
这种分布通常遵循以下规律:中间多,两边少。
即大多数的数据会集中在平均值附近,越远离均值,数据越少。
比如某地区男性的身高平均是166cm,在190cm以上,或150cm以下的男性就很少。
画成图形,就可以表示为下面这种形式:很像一口钟,所以也叫“钟形图”。
在这口钟最高的地方,就是它的均值,离均值越远,钟就越矮。
那么怎么衡量离均值有多远呢?它的标尺是什么呢?就是上面提到的“标准差”,也就是“σ”。
所以“6σ”即到均值有6个标准差的距离。
那这个距离究竟有多远?为什么特别强调6个标准差,而不是1个,三个呢?现在让我们了解一下“标准正态分布”,它不仅仅遵循上面提到的“中间多,两边少”的性质,而且在每个标准差的范围内,数据出现的概率都是固定的(如下图)。
这个图上只画出了+/-3σ距离内的概率,+/-6σ范围内的概率是99.9997%。
我们知道99.999%的黄金基本就是其纯度的极限了,那么在制造领域中,+/-6σ就意味着,99.9997%的产品是合格的。
它的百万机会缺陷率是3.4。
也就是说,在一百万次可能出现缺陷的机会中,只有3.4次会出问题。
可以说,它在统计意义上,量化了“零缺陷”的概念。
正态分布作为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分布形式,为理解和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六西格玛管理与6σ现在,我们知道”6σ”就是代表零缺陷,那么六西格玛管理便是使产品实现零缺陷的一整套系统。
六西格玛随着实践的经验积累,它已经从单纯的一个流程优化概念,衍生成为一种管理哲学思想。
它不仅仅是一个衡量业务流程能力的标准,不仅仅是一套业务流程不断优化的方法,进而成为一种应对动态的竞争环境,提升企业竞争力,取得长期成功的企业战略。
由来六西格玛(Six Sigma)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被GE从一种全面质量管理方法演变成为一个高度有效的企业流程设计、改善和优化的技术,并提供了一系列同等地适用于设计、生产和服务的新产品开发工具。
继而与GE的全球化、服务化、电子商务等战略齐头并进,成为全世界上追求管理卓越性的企业最为重要的战略举措。
六西格玛逐步发展成为以顾客为主体来确定企业战略目标和产品开发设计的标尺,追求持续进步的一种管理哲学。
6σ质量管理方法6σ管理法是一种统计评估法,核心是追求零缺陷生产,防范产品责任风险,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和市场占有率,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6σ管理既着眼于产品、服务质量,又关注过程的改进。
“σ”是希腊文的一个字母,在统计学上用来表示标准偏差值,用以描述总体中的个体离均值的偏离程度,测量出的σ表征着诸如单位缺陷、百万缺陷或错误的概率性,σ值越大,缺陷或错误就越少。
6σ是一个目标,这个质量水平意味的是所有的过程和结果中,99.99966% 是无缺陷的,也就是说,做100万件事情,其中只有3.4件是有缺陷的,这几乎趋近到人类能够达到的最为完美的境界。
6σ管理关注过程,特别是企业为市场和顾客提供价值的核心过程。
因为过程能力用σ来度量后,σ越大,过程的波动越小,过程以最低的成本损失、最短的时间周期、满足顾客要求的能力就越强。
6σ理论认为,大多数企业在3σ~4σ间运转,也就是说每百万次操作失误在6210~66800之间,这些缺陷要求经营者以销售额在15%~30%的资金进行事后的弥补或修正,而如果做到6σ,事后弥补的资金将降低到约为销售额的5%。
为了达到6σ,首先要制定标准,在管理中随时跟踪考核操作与标准的偏差,不断改进,最终达到6σ。
6 Sigma/Lean (6 西格玛/精益)1. 六标准差(Six Sigma) 是要为您确定什麼是您不知道的、并且强调什麼是您必须知道的,同时须采取那些措施减少错误,以及重新整合、组织您浪费的时间成本、金钱、成功机会及错失的客户。
2. 六标准差(Six Sigma) 利用统计学的概念来衡量流程中的瑕疵。
达到六标准差,即意味著您的生产流程中仅会有百万之3.4 的不良率(Defects per Million Opportunities, DPMO) ;换句话说,这表示已经接近完美状况。
Sigma (σ) 是希腊字元,为「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的衡量。
在商业术语中,其代表「流程」与「完美」的偏差值3. 6西格玛管理不仅是理念,同时也是一套业绩突破的方法。
它将理念变为行动,将目标变为现实。
这套方法就是6西格玛改进方法DMAIC和6西格玛设计方法DFSS。
DMAIC是指定义(Define)、测量(Measure)、分析(Analyze)、改进(Improve)、控制(Control)五个阶段构成的过程改进方法,一般用于对现有流程的改进,包括制造过程、服务过程以及工作过程等等。
DFSS是Design for Six Sigma的缩写,是指对新流程、新产品的设计方法。
4.一个完整的6西格玛改进项目应完成“定义D”、“测量M”、“分析A”、“改进I”和“控制C”5个阶段的工作。
每个阶段又由若干个工作步骤构成。
虽然,Motorola、GE、6Sigma Plus、Smart Solution等采用的工作步骤不尽相同,有的采用6步法,有的采用12步法或24步法。
但每个阶段的主要内容是大致相同的5. 6 Sigma 流程图6σ的DMAIC方法最初是作为一种质量绩效测量方法而引入的,现在已经演变成为一种制定发展战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改进经营业绩的管理模式,并在一些企业中获得得到成功,于是被普遍重视和采用。
六西格玛方法论通常包括在统计学中,有一种分析评估的方法,用来计算与标准值间的差异,称为标准差。
它也是计算缺陷率的一种方法。
当标准差到达6个西格玛时,要求的缺陷率为百万分之3点4(3.4/1,000,000),几乎接近完美。
成功的现代化经营管理,对于各项产品都严格要求符合标准,将缺陷和错误降至最低,最好是零缺陷。
6西格玛的观念和作法,被企业延伸成为提高产品品质,和增加利润的核心。
但在目前的中国企业,依然还有继承传统上马马虎虎和差不多的习性,对6西格玛的认识不是很足。
这相当不利于企业管理。
因此,企业产品的品质要管制,应力求达到6西格玛的缺陷率。
服务是产品的一部分,对服务的品质管制,及在服务上的错误率、不良率或客户投诉率,也该如此。
事实上,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好坏,是企业所有员工操作各种设备、材料、技术和事务的结果。
员工是因,品质是果。
要达成6个西格玛,不能只针对产品或服务本身,而必须将品质管制向前延伸到员工做事的品管和做人的品管。
企业的基本使命是创造利润,企业要创造利润,最好先订达到的利润标准。
然后在实务操作上,一手抓收入,一手抓成本。
在收入方面,要以提高产品等级和品质等方法来提高产品单价,并须努力开拓市场,增加销量;在成本方面,要努力降低材料库存和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不良率,减少用人费用和物品费用。
最后,务必使实际的利润超过所订的目标和标准,而非以刚好达成的零缺陷为满足,也就是要超越6个西格玛的水平。
但企业要做好6个西格玛的工作,最好运用全方位管理。
第一,加强企业内各部门间的配合。
每个部门都须主动认真彻底做好自身职责内的工作,并且按照计划或制度的规定与安排,主动积极配合其他部门,完成目标达成标准。
第二,在每一个部门内各层级的配合上,负责执行的人员,要彻底做好计划、执行和自我检核的工作。
上级的直接主管和间接主管,要在事前、事中和事后,对执行者做好训练、指导和监督的工作。
要注意的是,运用全方位的组织管理,以产品的品质管制而言,首先须从设计品管开始,在产品结构、用料和制程等的设计上,要严密细实,并须反复试验测试;其后是制造品管,机器设备须精密无误,生产方法须精确切实,生产人员须作自我品管,厂商所供应的材料品质须严格要求;最后才是品管部门的材料、制程和成品检验。
六西格玛(Six Sigma)目录1 六西格玛管理法简介?2 6σ管理法的概念?3 DPMO与六西格玛的关系?4 6西格码质量管理方法对企业管理的作用?4.1 6西格码质量管理对经营业绩的改善o 4.26西格码管理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o 5 西格码质量管理方法的流程?实现西格码质量管理的模式6 ?六西格玛管理法简介六西格玛(6σ)概念于1986年由摩托罗拉公司的比尔·史密斯提出,此概念属于品质管理范畴,西格玛(Σ,σ)是希腊字母,这是统计学里的一个单位,表示与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旨在生产过程中降低产品及流程的缺陷次数,防止产品变异,提升品质。
六西格玛的由来六西格玛(Six Sigma)是在九十年代中期开始被GE从一种全面质量管理方法演变成为一个高度有效的企业流程设计、改善和优化的技术,并提供了一系列同等地适用于设计、生产和服务的新产品开发工具。
继而与GE的全球化、服务化、电子商务等战略齐头并进,成为全世界上追求管理卓越性的企业最为重要的战略举措。
六西格玛逐步发展成为以顾客为主体来确定企业战略目标和产品开发设计的标尺,追求持续进步的一种管理哲学。
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6σ(西格玛)管理是在总结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成功经验,提炼了其中流程管理技巧的精华和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成为一种提高企业业绩与竞争力的管理模式。
该管理法在摩托罗拉、通用、戴尔、惠普、西门子、索尼、东芝行众多跨国企业的实践证明是卓有成效的。
为此,国内一些部门和机构在国内企业大力推6σ管理工作,引管理。
σ6导企业开展.6σ管理法的概念6σ管理法是一种统计评估法,核心是追求零缺陷生产,防范产品责任风险,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和市场占有率,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6σ管理既着眼于产品、服务质量,又关注过程的改进。
“σ”是希腊文的一个字母,在统计学上用来表示标准偏差值,用以描述总体中的个体离均值的偏离程度,测量出的σ表征着诸如单位缺陷、百万缺陷或错误的概率牲,σ值越大,缺陷或错误就越少。
什么是六西格玛?六西格玛是一项以数据为基础,追求几乎完美的质量管理方法。
西格玛是一个希腊字母σ的中文译音,统计学用来表示标准偏差,即数据的分散程度。
对连续可计量的质量特性:用"σ"度量质量特性总体上对目标值的偏离程度。
几个西格玛是一种表示品质的统计尺度。
任何一个工作程序或工艺过程都可用几个西格玛表示。
六个西格玛可解释为每一百万个机会中有3.4个出错的机会,即合格率是99.99966%。
而三个西格玛的合格率只有93.32%。
六个西格玛的管理方法重点是将所有的工作作为一种流程,采用量化的方法分析流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找出最关键的因素加以改进从而达到更高的客户满意度。
六西格玛(Six Sigma)是在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从一种全面质量管理方法演变成为一个高度有效的企业流程设计、改善和优化技术,并提供了一系列同等地适用于设计、生产和服务的新产品开发工具。
继而与全球化、产品服务、电子商务等战略齐头并进,成为全世界上追求管理卓越性的企业最为重要的战略举措。
六西格玛逐步发展成为以顾客为主体来确定企业战略目标和产品开发设计的标尺,追求持续进步的一种质量管理哲学。
六西格玛类似于SPC(统计性工作程序控制)吗?六西格玛是一个致力于完美和追求客户满意的管理理,SPC是一个支持六西格玛这个管理理念的工具。
所有那些传统的质量管理工具,像SPC、MSA、FMEA、QFD等均是实现六西格玛必不可少的工具。
实施六西格玛的目的是什么?为企业实施六西格玛提供必须的管理工具和操作技巧;为企业培养具备组织能力,激励能力,项目管理技术和数理统计诊断能力的领导者,这些人才是企业适应变革和竞争的核心力量。
从而使企业降低质量缺陷和服务偏差并保持持久性的效益,促进快速实现突破性绩效,帮助企业达到战略目标。
六西格玛适合于什么样的企业?它适用于任何水平、任何企业,它功能强,可以测量到百万分之一的水平。
因为它是要影响到整个公司,实施六西格玛需要上层领导的大力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