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基地】八上 1.6 等腰梯形的轴对称性(1)
- 格式:doc
- 大小:402.50 KB
- 文档页数:4
课题等腰梯形的轴对称性学习目标与考点分析①了解等腰梯形的有关概念,探索并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质和一个梯形是等腰梯形的条件;②了解等边三角形的概念并探索其性质。
学习重点1.等腰梯形的定义2.等腰梯形的性质3.等腰梯形的识别学习方法引导、分析、探究学习内容与过程等腰梯形的轴对称性知识点一等腰梯形的定义两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知识点二等腰梯形的性质(1)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为过两底中点的直线(2)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3)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例1 如图,梯形ABCD中,AB∥CD,AD=BC,连接AC、BD,则(1)= ;(2)= ;(3)= ;知识点三等腰梯形的识别(1)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2)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一简单说理题例1 如图,已知梯形ABCD中,AD∥BC,AB=CD,E为BC的中点,试说明AE=DE二简单的计算例2 如图,在梯形ABCD中,AB∥DC,AB=AD=BC,DC=BD,AC,求梯形各内角的度数三本节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例 3 若等腰梯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6,17,则这个等腰梯形的周长为()A.33B.45C.33或45D.33或34或35四探索题例4 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E为CD的中点,AE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F。
(1)判断S△ABF和S梯形ABCD有何关系,并说明理由(2)判断S△ABE和S梯形ABCD有何关系,并说明理由(3)上述结论对于一般梯形是否成立?为什么?线段的轴对称性(1)线段是轴对称图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它的对称轴(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3)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例1 (1)如图1,已知线段AB,CD⊥AB于点E,AE=BE,点F在CD上,则FB FA (2)如图2,已知线段AB,点C,D满足AC=BC、AD=BD,则直线CD是AB的。
1 1.6等腰梯形的轴对称性(1)班级 姓名 学号 等第 学习目标:1.等腰梯形的基本概念,腰、底、上底、下底2.等腰梯形的轴对称性,对称轴是两底中点所在直线3.等腰梯形由于对称性的结论:同一底上两个底角相等;等腰梯形两对角线相等 学习重点:等腰梯形的轴对称性学习难点:在说明等腰梯形相关性质时学会用轴对称来说明问题的习惯,对等腰梯形上下底平行、两腰相等作为已知条件的前提性认识学习过程:一.情景引入1.你能举出生活中常见的梯形的模型吗?结合生活常识说说看!2.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样的图形是梯形?二.概念教学在梯形中,平行的边称为 , 短的为 ,长的为 ,不平行的边称为 。
两腰相等的梯形是 。
三.观察与思考观察梯形与三角形的区别与联系,如何由一个三角形来得到梯形?如何用一个三角形得到等腰梯形?四.动动手一张等腰梯形的纸片,通过折叠,能否使其折痕两边完全重合?如果能,这说明了什么?五.例题精讲例:如图,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AB=CD , AC 、BD 是对角线;AC、BD相等吗?说明理由结论:六.课堂练习1.如果一个等腰梯形有两个角的和为100°,那么这个等腰梯形的4个角度数分别是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1)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2)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3)等腰梯形的两个底角相等.(4)等腰梯形有一条对称轴.A.1个B.2个C.3个D.4个3.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 ,AB=CD,点E在BC上,DE ∥AB 且平分∠ADC .△CDE是什么三角形?请说明情况4.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B∥DC,对角线AC平分∠BAD,梯形的周长为4.5cm,下底AB=1.5cm,求上底CD的长.总结反思:等腰梯形有哪些性质?2。
§1.6 等腰梯形的轴对称性(1)
教学过程
自学质疑
自读课本P31 ——P32 ,完成
(1)什么是等腰梯形?
(2)等腰梯形有何性质?
①
②
③
交流展示
剪一个等腰梯形,想一想该如何剪?与同学交流剪法。
互动探究
观察所剪的等腰梯形,你能发现它具有什么性质?
精讲点拨
例1: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AC、BD是对角线;AC、BD相等吗?说明理由。
结论:
矫正反馈
P32 练习1、2 生独立完成,板演
师纠正
迁移应用
例2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 ,AB=CD,∠ACB=40°, ∠ACD =30°,则(1)∠B=°,∠D=°,∠BAC=°.
(2)如果CB=5,连接BD,求BD、AC的长,并说明理由。
D
A
C B
三、小结
1. 什么叫等腰梯形?
2. 等腰梯形有那些性质?
四、板书设计。
课题 等腰梯形的轴对称性教学目标:1、知道一个梯形是等腰梯形的判定条件;2、在等腰梯形的性质的探究过程中利用类比思想进行学习;3、在等腰梯形的判定条件的探究过程中,进一步学习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体会转化、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等腰梯形判定条件和应用。
预习自学:1.有下列说法:①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②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③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且只有一条对称轴;④有两个内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其中正确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 你能数出下列图形中有多少个等腰梯形吗?(图中三角形均为等边三角形)3.已知:梯形ABCD 中,AD ∥BC ,AB=DC=AD ,BD ⊥DC 。
求:梯形ABCD4.等腰梯形的腰长为2,上、下底之和为10且有一底角为 60°,则它的两底长分别为____________.5.在等腰梯形ABCD 中,M 是上底CD 的中点,连接AM 、BM ,△AMB 是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试用两种方法说理)导学过程:一、概念探究:1.让学生将一个等腰三角形转变成一个等腰梯形 并让学生说明所得到的四边形为什么是等腰梯形? 2.等腰三角形与等腰梯形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3.我们怎么把等腰梯形变成等腰三角形了?我们已经知道等腰三角形相关的判定方法,而等腰梯形与等腰三角形有着紧密的联系,比照等腰三角形的特性,你对等腰梯形还有什么样的猜想呢?让学生自然地提出:“当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时,这个梯形是不是等腰梯形呢?”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B=∠C,你能说明AB=DC吗?可引导学生对照等腰三角形相关知识进行探索说明:从而得出结论: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二、例题分析:1、进行课本中P33的例题2的教学这个例题并不难,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准确地运用符号语言表达出来如图,在△ABC中,AB=AC,D、E分别为AB、AC上的两点,且AD=AE,试说明四边形是等腰梯形.B C三、展示交流:当我们遇到梯形问题时,我们常用分割的方法,将其转化成我们熟悉的图形来解决:(1)按要求对下列梯形分割(分割线用虚线)①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②分割成一个长方形和两个直角三角形;(2)你还有其他分割的方法吗?画出来,并指出分割后我们得到哪些图形?7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思想。
1.6 等腰梯形的轴对称(1)一、知识目标 :探索并掌握等腰梯形的轴对称性二、引入:如图所示,哪些是梯形?(1) 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介绍梯形上底、下底、腰、同底上的两个角.(2) 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 等腰梯形除了两腰相等以外,你还能发现其他特征吗?三、新授 (1) 如图,在半透明的方格纸上,画一个等腰梯形ABCD ,过两底边AD 、BC 的中点E 、F 画一条直线,将等腰梯形ABCD 沿直线EF对折,你发现了什么?等腰梯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两底中点连线所在的直线,只有一条对称轴.① 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②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三、例题讲解【例1】 等腰梯形的上底和腰相等,而一条对角线和它的一条腰垂直,则梯形各角的度数为 多少? .【例2】 如下图,梯形ABCD 中,AB ∥DC ,AD=BC ,延长AB 到E ,使BE=DC ,试说明AC=CE.【例3】 如下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AC ,BD 为对角线,且AC⊥BD ,AD=3,BC=7,求梯形ABCD 的面积.四、巩固练习1.判断题(1)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2)梯形的内角最多有两个是锐角()(3)等腰梯形的对角互补()(4)如果一个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则它一定是等腰梯形()(5)如果梯形的一组对角互补,则另一组对角也互补()(6)延长等腰梯形的两腰交于一点后形成的图形中的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2.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行四边形是一种特殊的梯形B.等腰梯形的两底角相等C.等腰梯形不可能是直角梯形D.有两邻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2)在等腰梯形中,下列结论:①两腰相等;②两底平行;③对角线相等;④两底角相等.其中正确的有()个A.1 B.2 C.3 D.4AD//,AC与BD交于O点,图中全等三角形有()(3)等腰梯形ABCD中,BCA.两对B.四对C一对D.三对(4)等腰梯形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两底相等B.两个角相等C.同底上两底角互补D.对角线交点在对称轴上(5)已知梯形的两个对角分别是78°和120°,则另两个角分别是()A.78°或120° B.102°或60°C.120°或78° D.60°或120°(6)等腰梯形上底长2cm,过它的一个端点引一腰的平行线与下底相交,所得三角形的周长为6cm,则梯形的周长为()A.12cm B.10cm C.8cm D.9cm3.等腰梯形ABCD中,上底AD等于腰AB,下底BC等于对角线BD,求各内角度数.4.如图4-87,AB、CD为等腰梯形的两底,四边形AEBC是长方形,说明:△ADB≌△AEB.。
等腰梯形的轴对称性(1)
学习目标:
1、知道等腰梯形的概念、等腰梯形的轴对称性及其相关性质;
2、2、能运用等腰梯形的性质进行计算和说理;
3、在等腰梯形的性质的探究过程中利用类比思想进行学习。
4、在等腰梯形的性质的探究过程中,进一步学习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体会转化、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等腰梯形性质
教学难点等腰梯形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一、概念探究:
1、尝试、操作:
活动1、让学生将一张等腰三角形剪成一个等腰梯形
活动2、让学生将得到的等腰梯形进行折叠,并进行观察思考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吗?有几条对称轴, 等腰梯形的同一底上的底角完全重合吗? 它具有哪些性质?
让学生讨论归纳:
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过两底中点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2、在等腰梯形ABCD中,AB∥CD,AD=BC,E、F分别是AB、CD的中点,那么,EF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A=∠B,∠C=∠D.
二、例题分析: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DC,AC与B。
1.6等腰梯形的轴对称性
班级姓名学号
教学目标:
1、知道等腰梯形的概念,等腰梯形的轴对称性极其相关性质
2、能利用等腰梯形的性质进行有条理的说理.教学重点:熟练的掌握“等角对等边”及直角
三角的重要性质;
教学重点:等腰梯形的轴对称性极其相关性质;
教学难点:能利用等腰梯形的性质进行有条理的说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如图、在梯形ABCD中,如果AD∥BC,AB=CD,∠B=60°,AC⊥AB,那么
∠ACD=____,∠D=____.
2、在梯形ABCD中,BC∥AD,DE∥AB,DE=DC,∠A=100°则∠B=____,∠C=____,∠ADC=____,∠EDC=____.
二、情境创设:
1、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说随处可见.
梯子水渠截面图
概念:梯形中,平行的一组边称为底,不平行的一组边叫做腰,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有一角是90度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2、怎样用一张等腰三角形纸片剪出一个等腰梯形呢?
请同学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等腰三角形,从中剪出等腰梯形来,并与同学交流
由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作等腰三角形底边的平行线就可得到等腰梯形
小组讨论下面的问题:
①折叠后图形怎么样.
②你发现等腰梯形是一个什么图形.讨论后得出结论:
等腰梯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③对称轴是什么?
等腰梯形的对称轴是过两底中点的直线
④∠A和∠B ,∠c 和∠D是什么关系?
等腰梯形的同一底边上的两底角相等
三、例题示范:
例1.在梯形ABCD中,AD∥BC,AB=DC.AC、BD相等吗?为什么?
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
四、课堂小结:
本堂课我们学习了等腰梯形的性质,分别是那些内容?在进行说理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五、课后作业:P34 1,2,3,4
六、教学后记:
【课后作业】
1.下列说法:(1)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2)梯形的对角线相等(3)等腰梯形的底角相等(4)等腰梯形的两组对角互补.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2.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AB =DC ,BC =CD ,E 为两腰延长线的交点,∠E =400
,
则∠ACD 的度数为
( ) A.100
B.150
C.250
3.在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4.如图,梯形ABCD 中,若DC
∥AB ,AD =BC ,∠A =600 ,BD ⊥AD ,那么∠DBC =___,∠C = .
5.如果一个等腰梯形的二个内角的和为 1000 ,那么此梯形的四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 .
6.如图,等腰梯形ABCD 中,AD ∥CB ,AE ∥CD ,AB =AD =CD =8cm ,∠C =600
;则梯形ABCD 的周长为 .
第6题
E
7、如图,延长等腰梯形ABCD的两腰BA与CD,相交于点E.试说明△EBC和△EAD都是等腰三角形.
8、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B∥DC, CE∥DA.已知AB=8, DC=5, DA=6,求△CEB 的周长.
9、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中,已知AB∥CD,AD=BC,AC 和BD相交于点O,试说明OD=OC
10、如图,梯形ABCD中,AD∥BC,AB=DC, ∠ACB=40°,∠ACD=30°.
⑴∠B=___°,∠D=___°,∠BAC=___°
⑵如果BC=5cm,连接BD,求AC,BD的长,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