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轴对称1
- 格式:ppt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3
ABCDP八年级数学复习考点1 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的意义一、考点讲解:1.轴对称:两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后能够互相重合,我们就说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对称点,对应线段叫做对称线段.2.如果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对折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3.轴对称的性质: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广条直线对称,那以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点的连线互相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对应的线段(或其延长线)相交,交点在对称轴上。
4.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线段:有两条对称轴:线段所在直线和线段中垂线. 角:有一条对称轴:该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等腰(非等边)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底边中垂线. 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每条边的中垂线. 等腰梯形:过两底中点的直线 正n 边形有n 条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二、基本图形:1.已知:点A 、B 分别在直线l 的同侧,在直线l 上找一点P ,使PA+PB 最短。
变形1:正方形ABCD 中,点E 是AB 边上的一点,在对角线AC 上找一点P ,使PA+PB 最短。
变形2:已知点A (1,6)、点B (6,4),在x 轴和y 轴上各找一点C 、D ,使四边形ACDB 的周长最短。
三、经典考题剖析:1.(2006无锡市3分)在下面四个图案中,如果不考虑图中的文字和字母,那么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2.(2006 山西省3分)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3.(2006河南省3分)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BABlB A CDA.4个B.3个C.2个D.1个4.(2006鸡西市3分)在下列四个图案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5.(2006苏州市3分)如图,如果直线m 是多边形ABCDE 的对称轴,其中∠A=1300, ∠B=1100.那么∠BCD 的度数等于 ( ) A. 400B.500C .60D.7006.(2006梅州市3分)小明在镜中看到身后墙上的时钟,实际时间最接近8时的是下图中的( )7.(2006 湛江市6分)如图5,请你画出方格纸中的图形关于点O 的中心对称图形,并写出整个图形的对称轴的条数.四、针对性训练:1.(2006宜昌市3分)从汽车的后视镜中看见某车车牌的后5位号码是 ,该车的后5位号码实际是 。
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教学设计内容:利用轴对称研究某些最短路径问题。
内容解析:最短路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初中阶段,主要以“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为知识基础,有时还要借助轴对称、平移、旋转等变换进行研究。
本节课以数学史中的一个经典问题——“将军饮马问题”为载体展开对“最短路径问题”的课题研究,让学生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数学的线段和最小问题,再利用轴对称将线段和最小问题转化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或“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问题。
【学习目标】能利用轴对称解决简单的最短路径问题,体会图形的变化在解决最值问题中的作用,感悟转化思想。
【学习重点】利用轴对称将最短路径问题转化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问题。
【学习难点】如何利用轴对称将最短路径问题转化为线段和最小问题。
【课前准备】三角板、直尺、圆规、铅笔、橡皮擦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最短路径问题从本质上说是最值问题,作为初中学生,在此前很少涉及最值问题,解决这方面问题的数学经验尚显不足,特别是面对具有实际背景的最值问题,更会感到陌生,无从下手。
解答“当点A,B在直线l的同侧时,如何在l上找到点C,使AC与BC的和最小”,需要将其转化为“直线l异测的两点,与l上的点的线段和最小”的问题,为什么需要这样转化、怎样通过轴对称实现转化,一些学生会存在理解上和操作上的困难。
在证明“最短”时,需要在直线上任意取一点(与所求作的点不重合),证明所连线段和大于所求作的线段和,这种思路和方法大部分学生想不到。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首先思考“直线l异测的两点,与l上的点的线段和最小”,为学生搭建桥梁。
教学过程设计引言:前面我们研究过一些关于“两点的所有线段中,线段最短”“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等问题,我们称它们为最短路径问题,这节课我们将学习著名的“将军饮马问题”,从中体会如何用所学知识选择最短路径。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3.1.1《轴对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轴对称》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第1节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轴对称的概念、性质以及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图形的基础,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他们对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轴对称的概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引导他们观察、操作、交流,帮助他们建立轴对称的概念,并深入理解其性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轴对称的概念,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能运用轴对称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轴对称的概念及其性质。
2.教学难点:轴对称性质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几何画板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如剪纸、建筑等,引导学生关注对称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索新知:学生进行观察、操作、交流,引导学生发现轴对称的性质。
3.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4.巩固练习: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轴对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13.1.1 轴对称(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认识轴对称,能够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及其对称轴,并能作出轴对称图形和成轴对称的图形的对称轴;结合图形说出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的性质;过程与方法: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探索轴对称现象共同特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泛运用和它的丰富文化价值。
教学重点轴对称图形及轴对称的概念.教学难点能够识别轴对称图形及轴对称并找出它的对称轴.以及性质的理解教学过程Ⅰ.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对称的世界中,许多建筑物都设计成对称形,艺术作品的创作往往也从对称角度考虑,自然界的许多动植物也按对称形生长,中国的方块字中些也具有对称性……对称给我们带来多少美的感受!初步掌握对称的奥秒,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一些图形的特征,还可以使我们感受到自然界的美与和谐.轴对称是对称中重要的一种,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学习第十四章:轴对称.今天我们来研究第一节,认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Ⅱ.导入新课出示投影视频和投影图片,观察它们都有些什么共同特征.这些图形都是对称的.这些图形从中间分开后,左右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小结:对称现象无处不在,从自然景观到分子结构,从建筑物到艺术作品,•甚至日常生活用品,人们都可以找到对称的例子.现在同学们就从我们生活周围的事物中来找一些具有对称特征的例子.指导学生预习课本58-59页完成表格内容。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个有关对称轴的问题.有些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只有一条,但有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却不止一条,有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甚至有无数条。
接下来完成下列各图,你能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吗?是A像这样,•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Ⅲ.随堂练习(一)课本P60练习 1和练习2这节课我们主要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了解了轴对称图形及有关概念,进一步探讨了轴对称的特点,区分了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师)总结: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和轴对称图形,都要沿某一条直线折叠后重合;如果把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部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就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反过来,•如果把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师)出示问题三(学生探究,小组交流,汇报展示)(问题三) 如图,△ABC 和△A ′B ′C ′关于直线MN 对称,点A ′、B ′、C ′分别是点A 、•B 、C 的对称点,线段AA ′、BB ′、CC ′与直线MN 有什么关系?图中A 、A ′是对称点,AA ′与MN 垂直,BB ′和CC ′也与MN 垂直. AA ′、BB ′和CC ′与MN 除了垂直以外还有什么关系吗?△ABC 与△A ′B ′C ′关于直线MN 对称,点A ′、B ′、C ′分别是点A 、B 、C 的对称点,设AA ′交对称轴MN 于点P ,将△ABC 和△A ′B ′C ′沿MN 对折后,点A 与A ′重合,于是有AP=A ′P ,∠MPA=∠MPA ′=90°.所以AA ′、BB ′和CC ′与MN 除了垂直以外,MN 还经过线段AA ′、BB ′和CC ′的中点.对称轴所在直线经过对称点所连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我们把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自己动手画一个轴对称图形,并找出两对称点,看一下对称轴和两对称点连线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出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直线对称一样,•对称轴所在直线经过对称点所连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归纳图形轴对称的性质: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称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类似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称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师)对比给出问题四问题 问题(四) 下图是一个轴对称图形,你能发现什么结论?能说明理由吗?结论:直线l 垂直线段AA ′,BB ′,直线l 平分线段AA ′,BB ′(或直 线l 是线段AA ′,BB ′的垂直平分线).Ⅴ.作业(一)课本习题61页. 1、2、3、4、5、6、题.AB lA B。
教案1.4线段、角的轴对称性(1)【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线段的轴对称性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轴对称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2 .探索并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重点难点】:线段中垂线的性质和判定【预习指导】:自学课本18页到19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写下疑惑摘要问题1: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问题2线段的对称轴是什么?问题3已知线段MN=3cm ,直线l是MN的垂直平分线。
分别以M,N 为圆心,2cm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G、H,并观察点G,H与直线l有什么关系?课堂活动活动一对折线段问题1:按要求对折线段后,你发现折痕与线段有什么关系?问题2:按要求第二次对折线段后,你发现折痕上任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有什么关系?结论: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例题:P18 例1这是一道文字描述的几何说理题,对大多数同学来说容易理解,但不易叙述,因此要做一定的分析,如:你能读懂题目吗?题中已知哪些条件?要说明怎样一个结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说明的结论能画出图形来表示吗?根据图形你能说明道理吗?活动二用圆规找点问题1:你能用圆规找出一点Q,使AQ=BQ吗?说出你的方法并画出图形(保留作图痕迹),还能找出符合上述条件的点M吗?问题2:观察点Q、M,与直线l有什么关系?符合上述条件的点你能找出多少个?它们在哪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三用直尺和圆规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按课本上19页的方法在书上作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同位可画出不同位置的线段,相互作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结论:__________________【典题选讲】:已知:如图,AB=AC=12 cm,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AB于D、E,△ABD的周长等于29 cm,.求DC的长【学习体会】:【课堂练习】:1、如图,△ABC中,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BC于点D、E,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BC于点F、G,若BC=25cm ,求△AEG的周长?2.在下图中分别作出点P 关于OA 、OB 的对称点C 、D ,连结C 、D 交OA 于M ,交OB 于N,若CD=5厘米,求ΔPMN 的周长.3、滨海政府为了方便居民的生活,计划在三个住宅小区A 、B 、C 之间修建一个购物中心,试问,该购物中心应建于何处,才能使得它到三个小区的距离相等.C BA( 编写者:李晓红)· BO A。
第十二章轴对称12.1 轴对称(1)一、课前展示,精彩一练二、学习目标问题化:1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的对称概念。
2了解:对称轴、对称点的概念。
3了解: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三、创境激趣,导入新课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学生自学P29-31。
2交流讨论,达成共识。
3完全学习目标。
a轴对称图形:b轴对称:c对称轴:d对称点:4将准备好的等腰三角形纸片折叠,你会发现什么?5取一张质地较硬的纸,将纸对折,并用小刀在纸上中间随意刻出一个图案,将纸打开平铺,你会得到两个成对称的图案吗?与同伴进行交流。
五、展示汇报:1、P30练习2、P31练习六、开动脑筋、实践创新:1、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吗?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着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全等吗?这两个图形对称吗?2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区别与联系。
七、经典演练:1. 下列图案是我国几家银行的标志,其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2. 如下书写的四个汉字,其中为轴对称图形的是( ) A.B. C. D.八、要点再现,写出收获:12.1.1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巩固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A.全等图形一定关于某条直线全等B.关于某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一定全等C.任何一个图形关于任意直线都有其对称图形D.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任意一对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2.下列四个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 3.下列图形中,只有两条对称轴的是()B C D 4.下列图形中,可能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线段B.角C.圆D.三角形5.把一张矩形纸对折,然后用笔尖在上面扎出一个“C”,再把它铺平,你可以看到()A B C D.二、填空题6.如果一个图形沿着某条直线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完全重合,那么称这个图形为____,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____。
7.在下面10个英文字母:A、B、C、D、E、F、G、H、I、J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____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