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地区农村女性生殖道感染现状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13.38 KB
- 文档页数:3
农村已婚妇女生殖道感染的调查和预防【摘要】了解农村已婚妇女生殖道感染(RTI)现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科学的预防措施。
提高农村预防和诊治妇女常见病的水平,重视防治农村妇女生殖道感染是今后妇女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农村;已婚妇女;生殖道感染生殖道感染(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s ,简称RTI)是指发生在生殖系统的一组感染性疾病,包括性传播疾病(STD)、内源性菌群失调和医源性感染,它是影响妇女健康的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
特别在农村,外出打工人员越来越多,导致RTI在农村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本文对农村已婚妇女进行了生殖道感染患病情况的调查,分析与生殖道感染发生情况有关的各种影响因素,探讨提高农村预防和诊治妇女常见病的水平,制定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的有效措施,为制定相关决策提供相关的科学依据。
1 对象和方法2008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辖区参加妇科病普查的农村已婚妇女,共1858名,调查年龄范围在20~50周岁(包括50周岁)。
通过采用问卷调查、妇科检查和化验室检查的方法,收集所有的问卷调查的结果、妇科检查和化验室检查结果,并进行分析,提出科学的预防措施。
2 结果调查和检查的1858例中患有生殖道感染者为1106例,感染率为59.53%。
患者感染率与年龄范围以及相关知识知晓率有关,见表1,2。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31~40周岁妇女患病比例最高,20~30患病比例最低。
对辖区内参加普查的农村已婚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其对生殖道感染相关知识的了解还是比较缺乏的。
在各种知晓率不同的人群中,可以看出随着知晓率的上升,患病比例的明显下降。
3 结论妇女RTI常常会引起严重的后遗症,对妇女及其下一代的健康造成危害。
我国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令人忧虑,在我国农村地区的调查发现,妇女生殖道感染率在已婚妇女中超过50%。
在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的缺乏及利用不足是感染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一些地区,缺医少药相当普遍,妇女由于社会经济地位的弱势而不能利用医疗条件,她们也缺乏正确的认识。
农村健康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情况调查【摘要】目的了解农村健康已婚育龄妇女性生殖道感染情况,为进一步搞好我地区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防治提供条件。
方法对1986名已婚育龄妇女的阴道后穹窿及宫颈分泌物用盐水悬浮法镜检阴道清洁度、滴虫、霉菌等,同时采用培养法和聚合酶链反应法对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进行检测。
结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的生殖道感染情况依然严重,我市计生部门应加大妇科病的普查普治工作力度,搞好优质服务。
【关键词】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生殖道感染生殖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霉菌、滴虫、支原体、衣原体等多种微生物。
生殖道感染的发生率极高,严重危害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殖道感染呈上升趋势,为了广大育龄妇女的身体健康,我们对其生殖道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收集2007年3月参加妇科病普查的农村健康已婚育龄妇女,共1296名,年龄在20~49周岁(包括49周岁)。
1.2 标体采集先用棉签将尿道口或宫颈口多余的分泌物擦去,用无菌棉试子在宫颈口内约2 cm处旋转2~3圈,取宫颈分泌物;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
所有标本采集前均未用过抗生素或停药1周以上采集。
1.3 方法Uu、Mh培养基为采用珠海浪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盒。
培养结果判断:观察培养瓶和药敏板上Uu、Mh鉴定孔(两种培养基不同),鉴定孔中试剂由黄变红提示Uu或Mh生长,颜色不变为阴性,Uu鉴定孔观察24 h,Mh鉴定孔观察48 h,凡≥104CCU/ml,鉴定孔试剂变色为Uu或Mh阳性的统计对象。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
2 结果2.1 生殖道感染情况该次调查的1296名农村已婚育龄妇女阴道分泌物标本中,检出阳性414 份,阳性检出率为31.94%。
2.2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流行病学研究2007年送检分泌物Uu、Mh、混合型(Uu+Mh)的检出率见表1。
2.3 从表中可以看出,解脲脲原体(Uu)感染在非淋球菌性泌尿生殖道炎中占主要地位。
农村已婚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分析及对策目的了解本地农村已婚妇女生殖健康的现状。
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站对887名已婚妇女进行常规生殖健康体检。
结果患病累计总数为717例,占80.83%。
其中生殖道感染者549例,占总检人数的61.89%;子宫肌瘤109例,占12.29%;卵巢肿瘤45例,占5.07%;其他14例,占1.58%。
其中生殖道感染患者中,高中以上文化112例(15.62%);初中文化151例(21.06%);小学文化365例(50.91%);文盲89例(12.41%)。
结论针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对患病妇女进行及时卫生指导、治疗和转诊及跟踪随访,从而减少本镇妇女生殖道疾病的发生,实现人人享有生殖健康的目标。
标签:已婚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对策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俗称妇科病,它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生活及工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负担。
生殖道炎症是妇科常见病,往往不被重视,感染可发生于外生殖道如外阴炎、阴道炎及宫颈炎;也可侵袭内生殖道,引起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等盆腔组织炎症,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1]。
若在急性期未得到彻底治愈,可转为慢性。
近年来,随着生殖道病毒感染及性传播疾病的增加,生殖系统炎症更加复杂。
而生殖系统肿瘤也随着医疗设备的改善检出率大大的提高,本文就结合本站妇女生殖道感染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对策。
1资料与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县计生技术指导站提供技术指导协作期间,自愿来我站参加生殖健康检查的已婚妇女887人,经阴道彩色B超、阴道分泌物检查和妇科检查、宫颈刮片脱落细胞检查共四项筛查,检出患病总数717例。
2结果经检查887名已婚妇女中,患病妇女总数为717例,占80.83%。
其中患有生殖道感染病例有549例,占总检查人数的61.89%。
分别为阴道炎274例(49.91 %);宫颈炎234例(42.62%);附件炎及附件区炎性包块41例(7.47%)。
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调查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妇科普查普治调查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常见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
方法选取计划生育服务站进行妇科检查的1560例已婚育龄妇女作相应的生殖道感染病原体检测,按照常规方法分离培养及鉴定病原菌。
结果2009年、2010年、2011年3年的生殖道感染检出率分别为58.10%(337/580)、40.96%(213/520)、38.26%(176/460),总感染率为46.54%(726/1560)。
其中阴道炎44.04%(687/1560)>宫颈炎35.19%(549/1560)>附件炎13.14%(205/1560)(P=0.032);而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最高,其次为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淋病奈瑟菌(NG)最低(P=0.026)。
一种病原体感染率为46.60%(727/1560),混合感染率27.11%(423/1560)。
结论已婚育龄妇女定期开展普查普治了解生殖道感染情况是干预女性生殖道感染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病原体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精神压力的增大,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RTI)问题越来越引起临床重视[1]。
RTI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引起的人类生殖道的感染,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白带异常、外阴瘙痒等症状,主要发生于性活跃的生育期妇女,由于对妇女本身的生殖健康以及对妊娠期胎儿发育的危害极大,故开展妇科普查普治工作了解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极为重要。
因此,本服务站利用每年三查服务时间,增强技术力量,对本地区的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妇女病普查普治,本文回顾性分析本服务站的普查普治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计划生育服务站进行妇科检查的1560例已婚育龄妇女,平均年龄为(34.2±5.6)岁。
农村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调查和分析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妇女生殖健康状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通过积极预防、普查、监护和保健措施,降低生殖道感染的发病率,提高妇女生殖健康。
方法结合《贵州省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项目》,对本地区农村28—59岁已婚妇女进行保健知识问卷调查,妇科检查、阴道镜检查及实验室检查。
对象 41830例28~59岁已婚妇女。
结果患生殖道感染一种以上的11314例,感染率27%。
初中以下文化患病率高;保健知识知晓率低的患病率高;医药信仰差的患病率高;卫生习惯差的患病率高。
结论加强生殖健康知识宣传,提高文化素质,加强保健意识和医药信仰。
【关键词】生殖健康生殖道感染干预保健【中图分类号】R1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3-0382-02生殖道感染是常见的妇科疾病。
我国近年局部地区的调查结果显示发病率在30%~60%左右。
生殖道感染分性传播、内源性和医源性感染,不及时治疗会造成输卵管炎、盆腔炎、慢性盆腔痛及炎症反复发作,甚至造成不孕、异位妊娠、流产、早产、胎膜早破和新生儿感染等。
反复感染严重如罹患艾滋病或宫颈癌可导致死亡。
此次普查结合宫颈癌筛查进行,对我市农村妇女生殖道感染患病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达到进一步预防、治疗。
为制定科学的干预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资料和方法1、资料。
采取以宫颈癌筛查相结合进行普查的方式,以我市农村28~59岁的已婚妇女41830人为普查对象。
2、方法(1)普查对象进行知识问卷调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填写个案卡。
(3)妇科检查并采集标本。
分别取阴道侧壁上1/3处,宫颈管内1~2cm处分泌物。
(4)对标本行常规检验。
(5)宫颈醋白、碘试验。
(6)醋白、碘试验阳性对象行阴道镜检查。
3、统计学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诊断的标准根据卫生部《生殖道感染防治技术指南》和全国高校五年制医学专业第七版教科书对生殖道感染定义作为诊断标准。
探讨农村已婚女性生殖道感染的现状与防治邵莉【摘要】Objective:To analyze the rural married women of 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 status and control measures. Two methods:my town 2012-2013 year 7 village in the town a cycle free reproductive health survey conducted two years, the total number of 9864 people, of all the related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 the proportion of rural married women of reproductive infection is higher, two years are 52.16% and 52.16% respectively, especially vaginitis and cervical lesions, 2012 suffer from vaginitis (58.36%), cervical lesions (39.52%), total 2013 suffering from vaginitis (51.56%), cervical lesions (42.15%), bacterial vaginaldisease,trichomonas vaginitis, vulva vagina candida disease has obvious regionality, the same women often mixed infection.Conclusion:through the joint efforts of various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rural married women of 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s, an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standards of rural married women of reproductive health.%目的:分析研究农村已婚女性生殖道感染的现状以及防治措施。
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及干预措施的探讨摘要:生殖道感染是已婚育龄妇女常见的妇科疾病,尤其是农村乡镇地区,发病率更高。
本文通过对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状况、就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具体的预防生殖道感染的方法措施。
关键词:育龄;生殖道感染;现状;干预1引言生殖道感染是已婚育龄妇女常见的妇科疾病,尤其是农村地区,由于卫生意识不足,感染几率更高;同时缺乏对该类疾病的基本认知,再加上经济条件有限,导致就医率较低。
本文以乡镇计生服务站每年农村育龄妇女生殖健康公益普查中查出以及治疗随访的病例为基础,主要分析乡镇农村地区妇女的生殖道感染问题。
2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2.1生殖道感染现状分析(1)常见生殖道感染疾病常见的生殖道感染疾病包括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衣原体感染、宫颈糜烂、宫颈息肉、附件炎、盆腔炎、淋病等。
根据本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站近年来开展农村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检查免费服务工作中查出以及治疗随访的生殖道感染案例来看,宫颈糜烂、附件炎、衣原体感染、细菌性阴道炎在所有疾病中占比较高,并依次递减。
也就是说宫颈糜烂发病率最高,几乎高达26%。
(2)分布状况根据全国每年生殖道感染疾病发病率数据来看。
地域分布上,偏远地区、农村乡镇地区的已婚育龄妇女的生殖道感染几率更高;学历分布上,受教育程度低、文化水平低的妇女人口生殖道感染的几率更高;年龄分布上,在所有会感染生殖道疾病的年龄段中,育龄也就是适合生育这一年龄段的妇女的感染几率更高。
(3)产生原因妇女生殖道感染问题的产生原因包括多方面。
首先是受教育问题,由于文化水平低,对于生殖道感染保健知识缺乏基本的了解,不知道生殖道感染的途径、危害和预防措施等,导致生活中发病率高。
其次是个人不良行为,即使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同时也熟知相关妇科疾病,但是个人行为不检点,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
总而言之,卫生问题是导致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主要原因。
2.2就医行为及影响因素乡镇农村地区已婚育龄妇女对于生殖道感染问题缺乏足够重视,往往没有及时就医诊断,导致病情不断加重,最后才前往医院,以致留下了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
惠水县苗族、布依族群众生殖健康基线调查分析报告为了准确掌握惠水县农村育龄群众生殖健康现状和生殖保健需求,为今后制定生殖道感染防治措施、建立生殖健康与计划生育工作相结合的新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根据中国计生协、省计生协的统一安排和部署,惠水县计划生育协会紧紧抓住“中国计生协促进穆斯林/少数民族群众生殖健康项目”这一契机,在2014年8~11月间,对项目实施点进行了农村育龄群众生殖健康状况的基线调查。
一、调查地基本概况惠水县位于贵州省中部,县城地处10万亩涟江大坝腹地,国土面积2470平方公里,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辖8镇2街道,4个社区,5个居委会,201个行政村。
全县经济发展长期以农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水平较低。
2013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为50.57亿元,财政总收入为8.0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50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526元。
全县总人口47万,布依族有17.6万人,占总人口的37.5%;苗族有11.1万人,占总人口的23.5%。
根据“中国计生协促进穆斯林/少数民族群众生殖健康项目”,惠水县计生协结合地方实际,将项目点设在以苗族、布依族为主的摆金镇鸭绒社区花厂村、卜所村,王佑镇长安社区新华村、新然村共4个村。
4个村总人口8190人,其中花厂村、卜所村两村均为苗族,人口5691人,占四个村总人口的69.5 %;新华村、新然村均为布依族,人口2499人,占四个村总人口的30.5%。
4个村15岁以上群众共有6388人,是实施生殖健康项目的主要目标人群。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一)调查对象2014年8—11月,在我县苗族聚居区的摆金镇鸭绒社区的花厂村、卜所村,随机抽取苗族15—49周岁育龄妇女400名,20—51周岁育龄男性100名;和布依族聚居区的王佑镇长安社区的新华村、新然村,随机抽取布依族15—49周岁育龄妇女200名,20—51周岁育龄男性100名,女性共计600名,男性共计200名,男女共计800名。
贵州省黔南苗族、布依族妇女生殖健康调查(附128例报告)訾聃;孟宪科;刘能群;罗琼;刘孝芬;何丽萍;杨英捷;姚世惠;柏家英;徐锼;周遵伦;朱向阳;张其柱【摘要】@@ 生殖健康问题是全球性严重而潜在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生殖道感染是影响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3]>.在我国,农村妇女患病率较高而就诊率低<'[4-6]>.黔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少数民族占全州总人口的72.19 %,长期以来由于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等因素,少数民族妇女的卫生状况及健康问题严重.我们对该地区黄丝镇6个自然村的少数民族妇女进行生殖健康状况的调查,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和干预,提高生殖健康水平.【期刊名称】《贵州医药》【年(卷),期】2011(035)005【总页数】3页(P458-460)【作者】訾聃;孟宪科;刘能群;罗琼;刘孝芬;何丽萍;杨英捷;姚世惠;柏家英;徐锼;周遵伦;朱向阳;张其柱【作者单位】贵州省肿瘤医院,贵阳,550004;福泉市黄丝镇计划生育指导站,550500;福泉市黄丝镇计划生育指导站,550500;福泉市黄丝镇计划生育指导站,550500;福泉市黄丝镇计划生育指导站,550500;贵州省肿瘤医院,贵阳,550004;贵州省肿瘤医院,贵阳,550004;贵州省肿瘤医院,贵阳,550004;贵州省肿瘤医院,贵阳,550004;贵州省肿瘤医院,贵阳,550004;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550004;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550004;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55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73生殖健康问题是全球性严重而潜在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生殖道感染是影响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3]。
在我国,农村妇女患病率较高而就诊率低[4-6]。
黔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少数民族占全州总人口的72.19%,长期以来由于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等因素,少数民族妇女的卫生状况及健康问题严重。
基层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疾病现状分析及对策目的了解基层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炎症发病的现状,合理制定宣教模式。
方法对2013年1月~12月来本站参检的已婚育龄妇女908例进行分析讨论。
结果患病累计总数为785例,占86.45%。
其中生殖道感染者576例,子宫肌瘤112例,卵巢肿瘤79例,其他18例。
其中生殖道感染患者中,高中以上文化184例(23.44%);初中文化177例(22.55%);小学文化318例(40.51%);文盲106例(13.50%)。
结论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对患病育龄妇女及其家属进行适时的生活卫生教育、疾病的诊治和转诊及跟踪随访,通过有效地手段来减少基层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疾病的发生,真正达到人人享有生殖卫生保健的目标。
标签:基层;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疾病;对策女性生殖道疾病俗称妇女病,它不仅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负担和不和谐因素。
生殖道疾病是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经常被忽视,感染可发生于外生殖道如外阴炎、阴道炎等;也可沿着生殖道上行,引起内生殖道疾病如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等盆腔组织炎症和肿块,病变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1]。
若在急性期得不到完全治愈,可随时发展为慢性。
近些年来,随着生殖道疾病及性传播疾病的增加,生殖道炎症的病因变化更加异常复杂。
而生殖道良恶性肿瘤也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检出率大大的增加,本文就结合本站基层育龄妇女生殖道疾病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探讨对策。
1资料与方法2013年1月~12月在服务站下乡优质服务之际,自愿来参加生殖健康检查的已婚育龄妇女908例,经阴道B超、阴道分泌物检查和妇科检查、宫颈脱落细胞检查共四项,检出患病总数785例(86.45%)。
2结果经检查908例已婚育龄妇女中,患病妇女总数为785例,占86.45%。
其中患有生殖道疾病者有576例,占总检查人数的73.38%。
发现有阴道炎症301例(52.26%);宫颈炎241例(41.84%);附件炎及附件区炎性包块34例(5.90%)。
浅谈农村女性生殖道感染的现状与防治【摘要】目的:探讨农村女性生殖道感染的现状及预防治疗措施,提高农村女性生殖健康水平。
方法:分析我县2008、2009两个年度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免费生殖健康普查的情况,从加强宣传、政府干预、早防早治、自我保健等多方面降低农村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发生率。
结果: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我县农村女性自我保健意识显著增强,生殖道感染率逐年下降。
结论: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才能不断降低生殖道感染率,从而提高农村女性生殖健康水平。
【关键词】农村女性,生殖道感染,防治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结合国家人口计生委“生殖道感染干预工程”,近几年来,我站以服务车为纽带,技术人员携带B超、显微镜、电子阴道镜等仪器及部分治疗药品下到乡村为农村妇女免费进行生殖健康检查和低偿治疗,深受群众欢迎。
本文总结分析2008.2009两个年度的统计资料,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8.2009年两个年度免费参加生殖健康检查的总人数各为1.5万人,均为农村女性、年龄20-60岁。
1.2检查方法凡来参加检查的非月经期妇女,均采取常规妇科检查方式,首先肉眼观察外阴、阴道、宫颈,同时取白带做常规检验,对怀疑宫颈有病变的进一步做阴道镜检,初步明确诊断,而后再做B超,检查子宫及附件。
检查情况以列表方式体现如下:1.3治疗2008年患病人数为8126人,占参检人数54.17%,其中7715人接受治疗,治疗人数达94.94%,经跟踪观察,治愈率为61.5%。
2009年患病人数为7198人,所占比例为47.99%,比上年度降低6.18%,其中6748人参加治疗,治疗人数占93.75%,治愈率达69.5%。
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对患阴道炎及宫颈炎的患者,给予口服用药、阴道上药及外阴抹洗,联合用药2-3个疗程;宫颈息肉行息肉摘除术;宫颈糜烂视程度建议采取微波、LEEP刀等治疗;盆腔炎、附件炎住院静脉给药治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有手术指征的建议上级医院住院手术治疗;2讨论2.1农村女性生殖道感染的现状:从统计情况看,农村女性生殖道感染的比例较高,两年分别为54.17%、47.99%,尤以患阴道炎症和宫颈病变的居高,2008年患阴道炎症的占患病总数的56.33%,患宫颈病变的占39.68%;2009年患阴道炎症的占52.99%,患宫颈病变的占42.19%。
农牧区已婚妇女生殖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农牧区已婚妇女生殖健康状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对农牧区1132例已婚妇女生殖健康情况进行普查。
结果:农牧区已婚妇女生殖道患病率79.15%,其中61.48%为阴道炎;宫颈炎患病率为33.66%;附件炎为20.67%;盆腔炎及子宫肌瘤分别为16.17%和3.62%;育龄期妇女是生殖道疾病高发群体。
结论:农牧区已婚妇女生殖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其中阴道炎、宫颈炎、附件炎、盆腔炎等疾病对其健康危害较大,对于育龄期及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殖健康要重点关注。
【关键词】农牧区已婚妇女生殖健康健康普查【中图分类号】R1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7-0283-021 资料与方法1.1 调查对象以本辖区1132例已婚妇女为调查对象,年龄范围20-60岁。
1.2 调查方法统一普查表的格式,表中包含婚史、孕产史、既往史等项目,并对每位调查对象进行常规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及腹部B超检查等;根据《妇产科学》相关内容进行诊断与分类。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2.0 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使用x2检验。
2 结果2.1 生殖道患病率1132例妇女中,患病人数896例,患病率79.15%,896例患者中多人同时患两种或两种以上生殖道疾病,具体结果如下表1所示:表1:1132例调查对象生殖道疾病患病情况所有调查对象患宫颈炎人数为381例,比例33.66%,仅次于生殖道疾病,具体结果如下表2所示:表2:1132例调查对象宫颈炎患病情况所有调查对象患其它疾病情况如下:附件炎患病率20.67%;盆腔炎患病率16.17%;子宫肌瘤患病率3.62%。
3 讨论由本研究结果可知,农牧区已婚妇女生殖健康情况不容乐观,其生殖道疾病患病率高达79.51%,分析原因主要受自然环境、卫生习惯、生活条件、文化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农牧区妇女长年以游牧为主,生产生活条件均非常艰苦,卫生条件差,再加之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弱,所以导致生殖道疾病高发。
贵州省黔南农村少数民族妇女阴道微生态状况调查周婷婷1周遵伦2杨英捷1何丽萍1訾聃2姚世惠1柏家贵州黔南 558000摘要:目的: 了解贵州黔南农村少数民族妇女阴道微生态状况,针对现状加强对农村已婚妇女生殖健康教育,改善其生活习惯。
方法: 对贵州省黔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黄丝镇6个自然村的120名已婚少数民族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同期体检的120名城市女职工作对照。
常规妇检采集阴道分泌物,进行PH值、H2O2含量检测、革兰氏染色后油镜下观察,进行阴道微生态学评价(包括阴道菌群密集度、多样性、炎性反应状况);结果:120名黔南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微生态正常者40例,占33.3%,阴道微生态失调80例,占66.7%;乳酸杆菌检出率45%;120名城市体检妇女微生态正常者70例,占58.3%,阴道微生态失调50例,占41.7%;乳酸杆菌检出率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农村妇女阴道微生态状况较城市人群差,应加强对农村妇女的健康知识的普及。
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关键词:阴道微生态;阴道菌群;少数民族妇女来曲唑联合尿促性素对年龄40岁以上妇女促排卵疗效观察张雅娟安媛吕荟明刘彬张洪秀孙壮状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01摘要:目的: 探讨来曲唑(LE)用于年龄大于四十岁且排卵障碍的不孕女性促排卵效果。
方法: 选择2008年7月~2009年6月间于我院就诊年龄在40-49岁之间排卵障碍不孕患者66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用LE联合尿促性腺素(HMG)促排卵,对照组单独应用HMG促排卵,观察排卵率、妊娠率、子宫内膜厚度等的变化。
结果: LE联合HMG组用药时间短,平均HMG用药总量少、排卵率高,与HMG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LE联合HMG组在hCG日子宫内膜的厚度与HMG组没有明显差异。
结论: LE联合HMG可以提高年龄大于40岁女性卵巢对促排卵药的敏感性,增加促排卵的成功率,从而提高妊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