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辐射监测记录表1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1
家庭常用电器电磁辐射检测数据参考表(mG:毫高斯)电器电磁辐射量电器电磁辐射量咖啡炉1mG 传真机2mG 电熨斗3mG 录像机6mG VCD 10mG音响20mG 电冰箱20mG 空调20mG电视机20mG洗衣机30mG 电饭锅40mG复印机40mG吹风机70mG手机100mG电脑100mG电须刀100mG电热毯100mG吸尘器200mG无绳电话200mG微波炉200mG教您7招防电磁辐射1.别让电器扎堆。
不要把家用电器摆放得过于集中或经常一起使用,特别是电视、电脑、电冰箱不宜集中摆放在卧室里,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剂量辐射的危险中。
2.勿在电脑身后逗留。
电脑的摆放位置很重要。
尽量别让屏幕的背面朝着有人的地方,因为电脑辐射最强的是背面,其次为左右两侧,屏幕的正面反而辐射最弱。
3.用水吸电磁波。
室内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如舒适的温度、清洁的空气等。
因为水是吸收电磁波的最好介质,可在电脑的周边多放几瓶水。
不过,必须是塑料瓶和玻璃瓶的才行,绝对不能用金属杯盛水。
4.减少待机。
当电器暂停使用时,最好不让它们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因为此时可产生较微弱的电磁场,长时间也会产生辐射积累。
5.及时洗脸洗手。
电脑荧光屏表面存在着大量静电,其聚集的灰尘可转射到脸部和手部皮肤裸露处,时间久了,易发生斑疹、色素沉着,严重者甚至会引起皮肤病变等,因此在使用后应及时洗脸洗手。
6.补充营养。
电脑操作者应多吃些胡萝卜、白菜、豆芽、豆腐、红枣、橘子以及牛奶、鸡蛋、动物肝脏、瘦肉等食物,以补充人体内维生素A和蛋白质。
还可多饮茶水,茶叶中的茶多酚等活性物质有利于吸收与抵抗放射性物质。
7.接手机别性急。
手机在接通瞬间及充电时通话,释放的电磁辐射最大,因此最好在手机响过一两秒后接听电话。
充电时则不要接听电话。
收音机测出安全距离专家表示,任何电器只要通上电流就有电磁辐射,大到空调、电视机、电脑、微波炉、加湿器,小到吹风机、手机、充电器甚至接线板都会产生电磁辐射,但各种电器产生的辐射量不尽相同。
电磁辐射检测记录
概述
本文档记录了XXX公司在XXXX年XX月XX日对其办公场
所进行的电磁辐射检测的结果和相关措施。
电磁辐射监测是为了确
保办公环境的安全和健康,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
检测结果
经过对办公场所的电磁辐射测量,得出以下结论:
- 电磁辐射水平低于国家标准限值,符合安全要求;
- 各个办公区域的电磁辐射水平均匀且稳定,不存在异常情况;
- 无明显的电磁辐射源超出正常范围。
相关措施
为了进一步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XXX公司将采取以下措施:
1. 定期对办公场所进行电磁辐射监测,确保辐射水平始终在安
全范围内;
2. 安装并定期维护电磁辐射防护设备,减少辐射对员工的影响;
3. 在必要的区域安装警示标识,提醒员工注意电磁辐射的存在;
4. 提供员工必要的培训和教育,增加他们对电磁辐射安全的认识;
5. 定期评估员工的身体状况,如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结论
通过对办公场所进行的电磁辐射检测,确认了电磁辐射水平在
安全范围内,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XXX 公司将持续关注电磁辐射的情况,确保办公环境始终符合相关安全
标准。
DOI:10.15913/ki.kjycx.2024.03.042论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对居民区的影响及防治建议李怡全(承德市东岭环境监测有限公司,河北承德067000)摘要:随着中国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5G移动通信技术取代4G通信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同时该技术正在被人们逐渐接受并广泛使用。
5G通信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因其通信原理与4G通信不同,势必要建立比4G通信更多的移动基站实现快速高效运行,5G基站电磁辐射问题,尤其是辐射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之一。
主要介绍了5G基站的工作原理、电磁辐射环境特点,并提供居民区内5G基站辐射监测数据实例,同时与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比较,总结5G基站电磁辐射对居民区的影响,同时根据监测数据实例提出可行的防治建议,为政府及移动通信部门提供相应的数据参考,进而推动移动通信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
关键词:5G移动通信基站;工作原理;电磁辐射;居民区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24)03-0144-0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远程办公、元宇宙技术的逐渐普及,人们对数据传输速度、需求量、安全性的要求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目前的4G移动网络对于这种需求逐渐显得力不从心,而5G移动通信技术凭借其高速、泛在网、大带宽、低延迟、低功耗、高可靠、万物互联、重构安全等特点,恰好可以完美解决这些问题[1-2]。
根据相关报道,到2021年7月为止,中国已经建设并投入使用的5G基站大约有96万个,占全球5G基站总数的70%[3]。
在享受5G通信所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丝担忧,基于5G通信特点,此类基站大部分建在人口密集的居民生活区域,因此5G基站的大范围建设和使用是否会对周围居民身体健康产生损害已逐渐被社会各界所关注[4]。
这就需要向公众介绍5G通信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基站电磁辐射水平和监测手段,根据现有监测数据实例总结其对居民区的影响,为减轻基站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伤害提供有建设性的防治措施,消除大众对5G基站电磁辐射的恐慌,以便更好利用5G 通信技术为社会服务。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中波广播发射台电磁辐射环境监测记录和报告格式
表A.1现场监测记录表(一)
共页第页
注:本表格由监测机构根据现场情况填写,对内容负责,并按有关规定存档。
表A.1现场监测记录表(二)
共页第页
监测人员校核人校核日期
注:在远场区,可以只监测电场强度(或功率密度);在近场区,需同时监测电场强度、磁场强度。
表A.1现场监测记录表(三)
共页第页
表A.2监测报告内容与格式
XXXX环境监测机构
监测报告
项目名称
委托单位
监测类别
报告日期
(加盖监测报告专用章)
第页共页
XXXX环境监测机构
监测报告
字第号
监测项目
委托单位
委托单位地址
监测类别监测方式
委托日期
监测日期
监测的环境条件监测时间:年月日:~:
天气:;环境温度:~℃;相对湿度:~%
监测地点
监测所依据
的技术文件
名称及代号
使用的主要仪器设
备名称、型号规格
及编号
仪器主要
技术指标
频率范围、量程、校准证书及有效期等监测结论
备注
第页共页
XXXX环境监测机构
监测报告
字第号
表1XX台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结果
点位代号监测点位描述
点位与天线水
平距离(m)
电场强度
E(V/m)
磁场强度
H(A/m)
第页共页
XXXX环境监测机构
监测报告
字第号
XX台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点位示意图
以下正文空白
报告编制人编制日期
审核人审核日期
签发人签发日期
(监测报告专用章)。
前言全国污染源普查是一次重大的国情调查,放射性污染源普查是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次放射性污染源普查,除调查电磁辐射设备、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外,还增加了对伴生放射性矿物利用污染源的调查内容,是第一次全面的放射性污染源普查。
通过此次普查,基本摸清了全自治区放射性污染源的分布、强度、行业类型及去向,对于更好的掌握放射性污染源的分布、使用行业、数量及相关参数,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降低污染、预防放射性事故的发生都是十分必要的。
1.基本概况1.1辐射污染源概况内蒙古自治区辐射污染源主要有四类,即核设施类、核技术应用类伴生放射性矿物开发利用类和电磁辐射设备类。
(1)核设施核设施是指核动力和其他反应堆;核燃料生产、加工、贮存和后处理设施。
内蒙古自治区有核设施一家,即中核集团二0二厂。
此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未包括该项内容。
(2)核技术应用类核技术应用是指密封放射源、非密封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在医疗、工业、农业、地质勘查、科学研究和教学等领域中的使用。
应用单位主要分布在冶金、地质、煤炭、电力、医疗等行业。
主要用途为分析测量、料位计、厚度测量、仪器刻度、无损探伤、放射性失踪、水文、气象研究、放射性诊断治疗等。
(3)伴生放射性矿物开发利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境内的白云鄂博矿是世界最大的铁、稀土、铌共生矿。
已探明铁矿石储量14亿吨,稀土矿物工业储量3300万吨,远景储量8500万吨,占世界稀土资源储量的70%,占我国稀土资源储量的90%。
由于白云鄂博矿平均含天然放射性钍0.04%,超过地壳平均含量的50倍,是典型的天然放射性钍矿。
白云鄂博伴生放射性矿物的开发利用,在钢铁选冶、稀土冶炼过程中,以含放射性的固体废物、废水、废气的形式转移到自然环境,其重点污染源主要是伴生放射性矿物开发利用过程中的采矿、钢铁冶炼和稀土选冶企业。
电力行业由于使用含天然放射性不同的煤,致使部分企业粉煤灰放射性含量超过当地环境天然放射性本底水平。
辐射环境监测报告
《辐射环境监测报告》
监测日期:2020年6月1日
I. 监测背景
由于广泛的电子设备使用,辐射现象不仅在每个家庭中都可以见到,影响整个地球的辐射环境也正逐步发生变化。
II. 监测目的
本次监测旨在了解和评估当前的辐射环境,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确保安全可控的辐射环境。
III. 监测范围
本次监测的范围涉及电子设备和所有可能会产生辐射的情况。
IV. 监测结果
1. 背景辐射测量:
室内辐射:251.8μSv/h,抗干扰能力良好
室外辐射:200.7μSv/h,处于抗干扰水平之内
2. 电磁辐射测量:
2.1室内电磁辐射:
室内低频电磁辐射:737.1μT,偏高
室内高频电磁辐射:3.9μW/cm2,抗干扰能力良好
室内射频辐射:11.3μW/cm2,偏高
2.2室外电磁辐射:
室外低频电磁辐射:742.1μT,偏高
室外高频电磁辐射:1.2μW/cm2,处于抗干扰水平之内
室外射频辐射:3.6μW/cm2,处于抗干扰水平之内
V. 监测结论
本次监测证明,室内检测结果表明低频电磁辐射偏高,室外检测结果表明电磁辐射处于安全范围内,低频电磁辐射偏高。
VI. 监测建议
对于室内的电磁辐射,应采取以下措施:
1. 限制低频电磁辐射的使用,尽量减少摄取电磁辐射。
2. 尽量减少高频电磁辐射接触时间,如避免长时间直接面对计算机屏幕等。
3. 尽量减少室内射频辐射的接触时间,如避免使用蓝牙耳机等。
4. 定期检查室内电磁辐射源,及时关闭多余的设备。
5. 加强室内电磁辐射监测,保持安全的监测水平。
电磁辐射检测方法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常规电磁辐射监测方法1.电磁辐射污染源监测方法1)环境条件应符合行业标准和仪器标准中规定的使用条件。
测量记录表应注明环境温度、相对湿度。
2)测量仪器可使用各向同性响应或有方向性电场探头或磁场探头的宽带辐射测量仪。
采用有方向性探头时,应在测量点调整探头方向以测出测量点最大辐射电平。
测量仪器工作频带应满足待测场要求,仪器应经计量标准定期鉴定。
3)测量时间在幅射体正常工作时间内进行测量,每个测点连续测5次,每次测量时间不应小于15秒,并读取稳定状态的最大值。
若测量读数起伏较大时,应适当延长测量时间。
4)测量位置测量位置取作业人员操作位置,距地面、1、三个部位。
辐射体各辅助设施(计算机房、供电室等)作业人员经常操作的位置,测量部位距地面—。
辐射体附近的固定哨位、值班位置等。
数据处理出每个测量部位平均场强值(若有几次读数)。
根据各操作位置的E值(H、P)按国家标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d8702—88)或其它部委制定安全限值”作出分析评价。
2.环境电磁辐射测量方法1)测量条件气候条件:气候条件应符合待业标准和仪器标准中规定的使用条件。
测量记录表应注明环境温度相对湿度。
测量高度:离地面~2m高度。
也可根据不同目的,选择测量高度。
测量频率:电场强度测量值>50 dBμV/m的频率作为测量频率。
测量时间:本测量时间为5:00~9:00,11:00~14:00,18:00~23:00城市环境电磁辐射的高峰期。
24小时昼夜测量,昼夜测量点不应少于10点。
测量间隔时间为1h,每次测量观察时间不应小于15s,若指针摆动过大,应适当延长观察时间。
2)布点方法典型辐射体环境测量布点对典型辐射体,比如某个电视发射塔周围环境实施监测时,则以辐射为中心,按间隔45°的八个方位为测量线,每条测量线上选取距场源分别30、50、100mm等不同距离定点测量,测量范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HJ/T 10.2-1996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Guidline on Management of Radioactiv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Monitoring Instruments and Methods1 电磁辐射测量仪器本导则所称电磁辐射限于非电离辐射。
电磁辐射的测量按测量场所分为作业环境、特定公众暴露环境、一般公众暴露环境测量。
按测量参数分为电场强度、磁场强度和电磁场功率通量密度等的测量。
对于不同的测量应选用不同类型的仪器,以期获取最佳的测量结果。
测量仪器根据测量目的分为非选频式宽带辐射测量仪和选频式辐射测量仪。
1.1 非选频式宽带辐射测量仪1.1.1 工作原理偶极子和检波二极管组成探头这类仪器由三个正交的2~10cm长的偶极子天线,端接肖特基检波二极管、RC滤波器组成。
检波后的直流电流经高阻传输线或光缆送入数据处理和显示电路。
当D≤h时(D偶极子直径,h偶极子长度)偶极子互耦可忽略不计,由于偶极子相互正交,将不依赖场的极化方向。
探头尺寸很小,对场的扰动也小,能分辨场的细微变化。
偶极子等效电容CA、电感LA根据双锥天线理论求得:CA= (π・ε0・L)/{ln(L/a)+S/2L-1}……………………………………(1.1)LA = μ(ln -)……………………………………(1.2)式中:a --天线半径;S --偶极子截面积;L --偶极子实际长度。
由于偶极子天线阻抗呈容性,输出电压是频率的函数:V= ・………………………………(1.3)式中:ω--角频率,ω=2・π・f ,f频率;CL--天线缝隙电容和负载电容;RL--负载电阻。
国家环境保护局 1996-05-10批准 1996-05-10 实施由于CA、CL基本不变,只要提高RL就可使频响大为改善,使输出电压不受场源频率影响,因此必须采用高阻传输线。
辐射测量员个人剂量档案表背景辐射测量员个人剂量档案表是用于记录辐射测量员的个人剂量数据的重要文档。
该文档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辐射测量员在工作过程中不受到过高的辐射剂量,并能够监测辐射暴露情况,以保障其个人健康与安全。
内容辐射测量员个人剂量档案表应包含以下关键信息:1. 姓名:记录辐射测量员的姓名,以便进行个人识别。
2. 工作单位:记录辐射测量员所在的工作单位,便于查找相关信息。
3. 个人剂量记录:记录辐射测量员在不同时间段内的个人剂量数据。
这包括测量日期、剂量单位以及所测得的剂量值。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评估辐射测量员在工作中的辐射暴露程度。
4. 剂量限值:记录国家或地区规定的辐射剂量限值。
这个信息对比辐射测量员实际个人剂量可以帮助判断是否存在安全风险。
5. 个人防护措施:记录辐射测量员在工作中采取的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服、使用防护设备等。
6. 定期验算:记录辐射测量员剂量的定期验算情况,以确保被合理计算和记录。
使用方式辐射测量员个人剂量档案表应由辐射管理部门负责编制和维护。
每个辐射测量员的个人剂量数据应定期录入档案表中,并妥善保存。
相关人员在进行辐射剂量评估和监测时,可以通过查阅该个人剂量档案表来获取所需数据。
此外,辐射测量员个人剂量档案表应定期进行审核和更新,确保其中的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结论辐射测量员个人剂量档案表是一份重要的文档,用于记录辐射测量员的个人剂量数据和相关信息。
它有助于评估辐射测量员的辐射暴露程度,并监测其个人健康与安全状况。
合理使用和维护该档案表将有助于保障辐射测量员的工作安全,并遵守国家和地区的辐射保护法规。
电磁辐射是指在电磁场中,电磁波通过空间传播所产生的一种辐射现象。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中电磁辐射的强度和频率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需要对电磁辐射进行监测和评估。
HJ10.2-1996《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是对电磁辐射监测技术和设备的标准规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背景1. 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过高的电磁辐射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引发癌症等严重疾病。
对电磁辐射进行监测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二、HJ10.2-1996《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2.1 标准制定目的HJ10.2-1996标准的制定目的是为了规范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的应用,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电磁辐射监测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2.2 适用范围该标准适用于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的选择、校准、使用和管理,适用于电磁辐射监测的各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医疗保健、科研等方面。
2.3 主要内容该标准主要包括电磁辐射监测仪器的选择和校准要求、电磁辐射监测方法及仪器的使用要求、电磁辐射监测数据的管理和评价等内容。
标准的制定充分考虑了电磁辐射监测的实际情况和技术要求,具有很高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2.4 意义和作用HJ10.2-1996《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的出台,对于规范电磁辐射监测行为,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也为相关行业单位和监测人员提供了技术标准和操作指南,有助于规范和标准化工作流程。
三、电磁辐射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3.1 新技术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为电磁辐射监测提供了更多可能。
新型的监测仪器和方法不断涌现,为电磁辐射监测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3.2 多领域的需求随着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电磁辐射监测技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电磁辐射检测记录1.背景和目的电磁辐射是指电磁波在空间传播时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干扰和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电子设备的普及和无线通信的发展导致电磁辐射日益增加,这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潜在风险。
因此,本次检测的目的是评估对人体居住区域和工作区域的电磁辐射水平进行监测和控制,确保人体的安全和健康。
2.检测方法本次电磁辐射检测采用了专业的电磁辐射测试仪器,并根据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定进行操作。
测试仪器包括电场强度测试仪、磁场强度测试仪和电磁波辐射普查仪等。
测试过程中,仪器必须保持垂直、水平和扇形方向移动,以获得准确的测试结果。
同时,也需排除外界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3.测试结果根据检测数据,我对检测的区域进行了分析。
首先,我对居住区域进行了测试。
居住区域包括卧室、客厅和厨房等区域。
测试结果显示,居住区域的电磁辐射水平较低,远低于国家标准要求,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明显影响。
其次,我对办公区域进行了测试。
办公区域包括办公室、会议室和走廊等区域。
测试结果显示,办公区域的电磁辐射水平略高于居住区域,但仍在国家标准范围内,对人体健康的风险较低。
最后,我对周边环境进行了测试。
周边环境主要包括电力设施、无线通信基站和高压输电线等。
测试结果显示,周边环境的电磁辐射水平较低,未超过国家标准限制。
4.检测建议根据检测结果,我提出了以下建议:首先,对达到或接近国家标准限制的区域进行进一步调查和监测,以确保人体健康和安全。
其次,对电子设备和无线通信设备进行合理的布局和隔离,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潜在影响。
再次,对公众进行相关的电磁辐射知识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电磁辐射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最后,建议相关部门建立电磁辐射监测系统,并定期对电磁辐射水平进行检测和评估,以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
5.结论本次电磁辐射检测结果显示,居住区域和办公区域的电磁辐射水平都在国家标准范围内,并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明显危害。
然而,我们仍然需要关注电子设备和无线通信设备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目次前言 (II)1适用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监测条件 (1)5监测方法 (2)6质量保证 (4)附录A(资料性附录)中波广播发射台电磁辐射环境监测记录和报告格式 (5)i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护环境,防治电磁辐射环境污染,规范中波广播发射台电磁辐射环境监测,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中波广播发射台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的内容、方法等技术要求,本标准替代《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2-1996)作为中波广播发射台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的执行标准。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辐射源安全监管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生态环境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2020年10月27日批准。
本标准自2020年12月30日起实施;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中波广播发射台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按照本标准规定执行。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ii中波广播发射台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波广播发射台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的内容、方法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波广播发射台的电磁辐射环境监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HJ11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广播电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中波广播medium wave broadcasting工作在中波频段(526.5kHz~1606.5kHz)范围内的声音广播。
3.2发射台transmitting station由一个或多个发射机组成的无线电台。
3.3电磁辐射环境敏感目标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nvironment-sensitive target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与监测需重点关注的对象。
包括住宅、学校、医院、办公楼、工厂等有公众居住、工作或学习的建筑物。
公共场所电磁辐射现场记录表
受检单位:地址:任务单编号:
检测依据:□GB/T 18204.1-2013□其他天气:气温:湿度:
仪器设备型号及编号:□HF-6065JAT-T HI3604 □其他检测日期:
检测点位/部位测量
时间
频率f1频率f2频率f3复合场强
E(V/m)场强E1(V/m)场强E2(V/m)场强E3(V/m)
1 2 3 4 5 最大值 1 2 3 4 5 最大值 1 2 3 4 5 最大值
备注说明测量注意事项:主要测量人体敏感部位暴露度大约度为1.7米,
根据辐射体选定相应频率范围测量场强,每点连续测量5次,没测测量时间不小于15秒,并取稳定状态最大值。
复合场强计算公式:
现场检测人:校对人:审核人:受检单位人员:。
《电动汽车司乘人员电磁曝露评估技术规范》解读1.编制目的电动汽车是当前汽车行业发展的热点,电动汽车由于使用电池为动力,其电子电气设备产生的电磁场一直受到公众关注,特别是司机等司乘人员,由于职业工作需要长时间曝露于电动汽车所产生的电磁场中,甚至有司机抗拒驾驶电动汽车,不利于电动汽车推广使用。
当前车辆电磁辐射测量的标准,例如GB/T37130—2019,只对车辆在实验室或试车场进行标准场景下较短时间的测量,根据一次的瞬时测量值中的最大值来与限值进行比较评估。
与电动汽车长期电磁曝露,电磁曝露随车辆运行工况而变化的情况不相符合,需要了解电动汽车长期电磁曝露的影响,首先需要明确电动汽车司乘人员电磁曝露的评估技术规范。
通过本文件的编制,规范深圳市行政区域内电动汽车司乘人员电磁曝露安全评估。
乘客及其他车辆的司乘人员的电磁曝露测量及安全评估也可参照使用。
2.本文件的意义本文件是国内第一项电动汽车电磁曝露相关的地方标准,将填补电动汽车司乘人员电磁曝露的监测和评估领域的空白,也是第一个针对实际道路工况和工作场所的电磁曝露监测评估技术规范。
本文件的制定和实施,将规范深圳行政区域内的电动汽车司乘人员的电磁曝露的监测和评估,提供技术支撑,助力消除司乘人员对于电动汽车电磁曝露的顾虑,促进电动汽车在深圳的推广应用。
3.本文件主要内容本文件的内容包括范围,评估要求、评估流程、曝露监测、曝露评估方法、评估报告和质量保证等。
3.1范围本文件提供了电动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增程式新能源汽车,车内电磁曝露安全评估的指导。
规定了评估要求、评估流程、曝露监测、曝露评估方法、评估报告、质量保证等方面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深圳市行政区域内电动汽车司乘人员电磁曝露安全评估。
主要针对长期驾驶电动汽车的出租车司机、公交司机和班车司机。
其他车辆,如家用电动汽车驾驶员、电动汽车乘客、非电动汽车驾驶员及乘客的电磁曝露测量及安全评估可参照本文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