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车联网著名的公司

车联网著名的公司

车联网著名的公司
车联网著名的公司

做车联网著名的公司

国外:谷歌、诺基亚、苹果都有涉及。

国内:做得好的,BAT乐视也在搞。整体来看机会比较大的,还是百度。但是跟国外的比起来,都是比较表层的东西,娱乐化为主,国外的才是以技术为主。

BAT三家谁最有机会?

腾讯发布的车联ROM车联APP和MyCar三款产品,其中车联ROK是基于安卓的一个ROM 系统,集成了腾讯音乐以及社交的应用;车联 APP则类似于苹果的Carplay,是把手机连接到车机,把车机屏幕做一个投影;而 Mycar则只是一个汽车与手机的简单传输。从层次看,腾讯的车联网布局还比较低,处于一个追赶者的地位。

BAT之中在车联网上布局比较早的是百度。百度因为做地图的缘故,与汽车行业结合的比较早。早在 2014年,百度就推出来 Carnet ,实现“ 人、车、手机”之间的互联互通。今天腾讯车联ROM勺思路其实就是去年Carnet的翻版,把车机智能化,安装上自己的应用,使用自家的服务。

到了 2015 年,百度从 Carnet 进化到 Carlife 。 Carlife 已经开始走苹果 Carplay 的思路,车机端不用调整,无论是Lin ux、QNX还是An droid,CarLife都可以完美适配。在用户端,百度 Carlife 不是简单的智能化,而是附带上百度的生态,把百度的语音识别技术,实时路况的数据都附带进来,初步建立自己的车联网生态系统。

最近,百度又开始搞MyCar(你没看错,百度和腾讯用了一个名字),但是百度的这个My Car 内容要比腾讯多很多。一方面百度的这个 MyCar直接接入了汽车的行车电脑,获取了汽车状态数据,你可以直接判断汽车油量多少、尾灯和汽车状态灯是不是健全、雨刷情况、与车窗有没有相关、玻璃水状态怎么样……;另外一方面,百度还将把车联网与百度地区的 LBS 服务和O2O业务结合起来,把车联网作成一个 O2O的消费入口。

此外,百度还有一个远期布局的无人驾驶,它如果发展起来对车联网是颠覆性的,我们后面细说。总之百度的车联网布局比较早,层次也是比较全的。

阿里方面在车联网上的布局稍晚, 2015年 3月才开始与上汽合作, 2015年 4月才开始合并成立汽车事业部。不过阿里的眼光与百度类似,它搞的智驾盒子,与百度的MyCar功能是类似的,也是向下读取行车电脑信息,实时监控,向上扩展O2O进入消费。阿里是电商出

身,对车联网的O2O功能很敏感,虽然入局晚,但是把握重点还是非常准确的。

车联网的核心问题我们在第一部分说过车联网的理解。要发展车联网,有两个问题是需要解决的。

第一个是怎么让汽车安装上你的车联网设备?第二个是用户装了你的车联网有什么好处?你

怎么从车联网赚用户的钱?

让汽车安装车联网设备有几个路线,一个是搞定所有的汽车主机厂商,让他们预装,这个比较困难。

还有一个路线是手机APP路线,通过手机预装,然后用手机投影到车机,苹果的Carplay 就是这个思路。

最后一个路线是附加车机,就是独立的一个车联网设备绑定到汽车上,与汽车本来的车机不发生关系,这样所有汽车都可以用。

这三条路线都能解决车联网普及的硬件问题。而在车联网的用途上,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娱乐导航等功能替代。我们过去汽车娱乐用卡带,用CD用U盘下载的MP3现在有车联网了,我们可以在线听 QQ t乐,这就是娱乐替代,类似还有实时联网地图导航,替代掉SD卡上的地图导航。

第二个层次是车联网附带生态与 02O这个层次有两个方向,一方面是向下,接入行车电脑,获取更多的车辆信息以便于后续服务,譬如检测你的油量信息,告诉你还有多少公里需要加油,顺便提供位置合适的加油站促成消费。另外一方面,则是提供足够的地图POI信息点,甚至可以直接完成 020的消费。这不仅仅是车联网的问题,还是 020的消费入口。百度Mycar、阿里智驾盒子都是这个层次的东西。

车联网的第三个层次则要更高一些,那就是无人驾驶替代掉现有车机,做终极入口。无人驾驶技术其实也很简单,原理是传感器感知,处理器判断,电控完成操控。无人驾驶的核心是处理器判断,这个处理器的软硬件有高度的人工智能,一旦无人驾驶功能实现,目前行车电脑与车机都会被替代。

也就是说未来的无人驾驶汽车只有一个高度智能的计算机决定一切,人可以与这个计算机交互提出需求,这个时候车主的消费就完全被这个高度人工智能的计算机所左右,提供无人驾驶核心技术的厂商也就掌握了这个终极入口。

BAT谁走对了路对于怎么让汽车安装的问题上,阿里先是与上汽合作,希望与汽车销量最大的企业完成系统预装的合作,然后又推出了智驾盒子,希望读取汽车的基本数据,完成互联。

腾讯则是发布了车联 ROM希望预装到汽车上,不过目前还不知道百度准备和哪家汽车厂商合

作,此外腾讯还有车联 APP希望连接到车机。

百度也是多条腿走路,汽车预装端与现代合作,预装到了现代的 SUV。在手机端 Carlife 争取兼容所有车机系统,此外百度还与比亚迪合作,在比亚迪宋上完成了汽车状态的监控。

其实,从推广的角度看走车机路线是不现实的,因为汽车厂商众多,一家一家去谈,达到利

益一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每个汽车硬件不同,要保证同样的用户体验也很困难。也支撑不起生态。

把手机作为用户端,去连接车机。这个路线大家都在走,苹果、谷歌、国内厂商都有这个想法。

但是这里路线需要汽车主机厂商给你留接口,而目前即使苹果有这么大的影响力,新车支持Carplay 的也不多,这个路线看上去没问题,但是需要影响力,这条路线也不好走。

而真正容易走的附加车机路线,三家除了百度在推广 Carlife 的时候尝试过以外,都没有选择。

所以,在普及车联网的道路上,BAT还都在探索阶段。

在车联网应用上,我们要分层次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来看。在第一个层次,娱乐和导航替代上,因为门槛比较低,三家其实都有机会,腾讯社交出身,与娱乐靠得比较近,在娱乐替代上会有一些优势。

而百度在导航上,地图上有多年的经验,在导航替代上会做得比较好。不过,这个层次最终还是要看装车的情况,这个层次上体验和技术没有太大差距,胜负主要看资源和重视程度,三家都财大气粗,所以最终的胜者应该是资源投入最多的厂商。

到了第二个层次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在获取汽车的底层数据上,三家其实都很不容易。毕竟行车电脑接入到互联网,多少有点安全问题,前不久特斯拉刚刚被破解,比亚迪也出过问题。这个功能汽车主机厂一定会谨慎合作。

在02O吉合上,腾讯会弱一点,因为腾讯的主业是社交与娱乐,距离商业化远一点,资源比较少,结合也就比较难。

而阿里与百度则是各有所长。阿里有支付宝的支付体系,线下020也有声有色;而百度

也重金投入 020,还有百度搜索和百度地图两个天然的入口。双方争夺会非常激烈。

我个人认为在这个层次的争夺上,百度会占有一定的优势,因为地图应用对汽车用户必不可少,而百度地图统治级别的市场占有率会帮助百度获得入口的统治权。而阿里的支付入口在汽车020的影响力上相对要弱一点。

到了第三个层次,看似没有什么悬念,因为无人驾驶这个高大上东西,BAT三家里面目前只有百度在搞;而且无人驾驶做 020入口所需的人工智能和语音识别,BAT三家也只有百度在搞;无人驾驶需要的高精度三维地图,还是只有百度在搞,百度似乎胜券在握。

但是,这里有一个政策风险,就是政府会不会把谷歌放进来。因为谷歌的无人驾驶技术非常不错,如果政府把谷歌放进来,与阿里或者腾讯合作,那么在争夺未来车联网的主动权上百度就会有压力。

所以虽然百度目前看似遥遥领先,但未来第三个层次的胜负依然有悬念。从目前的技术发展看,车联网会在未来 10 年内普及,最高阶段的无人驾驶也不会超过 20 年,把握住车联网的公司会在未来 10-20 年中收益,未来的争夺战谁会是胜者,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