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用非金属材料的分类方法

常用非金属材料的分类方法

常用非金属材料的分类方法

常用非金属材料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分类方法:

1. 化学成分分类:根据非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可以将其分为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有机非金属材料两大类。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陶瓷材料、玻璃材料、水泥材料等,其主要成分为无机物质。有机非金属材料则主要由有机物质构成,如塑料、橡胶等。

2. 物理性质分类:根据非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可以将其分为导电性能较差的绝缘材料和导电性能较好的半导体材料。绝缘材料包括陶瓷、玻璃、塑料等,其具有较高的电阻率;半导体材料包括硅、锗等,其电阻率介于绝缘材料和导体材料之间。

3. 结构分类:根据非金属材料的结构特点,可以将其分为晶体材料和非晶体材料两种。晶体材料具有有序的结晶结构,如金刚石、蓝宝石等;非晶体材料则没有明显的结晶结构,如玻璃。

4. 用途分类:根据非金属材料的用途,可以将其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结构材料主要用于承受力学负荷,如钢材、陶瓷材料等;功能材料则可以根据需要具有特定的物理、化学等性能,如光学玻璃、电子材料等。

这些分类方法是根据非金属材料的不同特点和用途而进行的,不同的分类方法可

以根据具体需要选择。

常用非金属材料

常用非金属材料 非金属材料包括除金属材料以外几乎所有的材料,主要有各类高分子材料(塑料、橡胶、合成纤维、部分胶粘剂等)、陶瓷材料(各种陶器、瓷器、耐火材料、玻璃、水泥及近代无机非金属材料等)和各种复合材料等。本章主要介绍高分子材料、陶瓷和复合材料。 工程材料仍然以金属材料为主,这大概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改变。但近年来高分子材料、陶瓷等非金属材料的急剧发展,在材料的生产和使用方面均有重大的进展,正在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类工程中。非金属材料已经不是金属材料的代用品,而是一类独立使用的材料,有时甚至是一种不可取代的材料。 第一节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材料又称为高聚物,通常,高聚物根据机械性能和使用状态可分为橡胶、塑料、合成纤维、胶粘剂和涂料等五类。各类高聚物之间并无严格的界限,同一高聚物,采用不同的合成方法和成型工艺,可以制成塑料,也可制成纤维,比如尼龙就是如此。而象聚氨酯一类的高聚物,在室温下既有玻璃态性质,又有很好的弹性,所以很难说它是橡胶还是塑料。 一、塑料 按照应用范围,塑料分为三种。 1.通用塑料 通用塑料主要包括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酚醛塑料和氨基塑料等六大品种。这一类塑料的特点是产量大、用途广、价格低,它们占塑料总产量的3/4以上,大多数用于日常生活用品。其中,以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这四大品种用途最广泛。 (1)聚乙烯(PE) 生产聚乙烯的原料均来自于石油或天然气,它是塑料工业产量最大的品种。聚乙烯的相对密度小(0.91~0.97),耐低温,电绝缘性能好,耐蚀性好。高压聚乙烯质地柔软,适于制造薄膜;低压聚乙烯质地坚硬,可作一些结构零件。聚乙烯的缺点是强度、刚度、表面硬度都低,蠕变大,热膨胀系数大,耐热性低,且容易老化。 (2)聚氯乙烯(PVC) 聚氯乙烯是最早工业生产的塑料产品之一,产量仅次于聚乙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和日用制品。聚氯乙烯耐化学腐蚀、不燃烧、成本低、加工容易;但它耐热性差冲击强度较低,还有一定的毒性。聚氯乙烯要用于制作食品和药品的包装,必须采用共聚和混合的方法改进,制成无毒聚氯乙烯产品。 (3)聚苯乙烯(PS) 聚苯乙烯是三十年代的老产品,目前是产量仅次于前两者的塑料品种。它有很好的加工性能,其薄膜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常用于电器零件;它的发泡材料相对密度小(0.33),有良好的隔音、隔热、防震性能,广泛应用于仪器的包装和隔音材料。聚苯乙烯易加入各种颜料制成色彩鲜艳的制品,用来制造玩具和各种日用器皿。 (4)聚丙烯(PP) 聚丙烯工业化生产较晚,但因其原料易得,价格便宜,用途广泛,所以产量剧增。它的优点是相对密度小,是塑料中最轻的,而它的强度、刚度、表面硬度都比PE塑料大;它无毒,耐热性也好,是常用塑料中唯一能在水中煮沸、经受消毒温度(130℃)的品种。但聚丙烯的粘合性、染色性、印刷性均差,低温易脆化,易受热、光作用而变质,且易燃,收缩大。聚丙烯有优良的综合性能,目前主要用于制造各种机械零件,如法兰、齿轮、接头、把手、各种化工管道、容器等,它还被广泛用于制造各种家用电器外壳和药品、食品的包装等。 2.工程塑料 工程塑料是指能作为结构材料在机械设备和工程结构中使用的塑料。它们的机械性能较好,耐热性和耐腐蚀性也比较好,是当前大力发展的塑料品种。这类塑料主要有:聚酰胺、聚甲醛、有机玻璃、聚碳酸酯、ABS塑料、聚苯醚、聚砜、氟塑料等。 (1)聚酰胺(PA) 聚酰胺又叫尼龙或锦纶,是最先发现能承受载荷的热塑性塑料,在机械工业中应用比较广泛。它的机械强度较高,耐磨、自润滑性好,而且耐油、耐蚀、消音、减震,大量用于制造小型零件,代替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分类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分类 (1)传统陶瓷(其中,瓷是在陶的基础上上一层釉) 陶瓷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象征。从西安地区出土的秦始皇陵中大批陶兵马俑,气势宏伟,形象逼真,被认为是世界文化奇迹,人类的文明宝库。唐代的唐三彩、明清景德镇的瓷器均久负盛名。 传统陶瓷材料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自然界存在大量天然的硅酸盐,如岩石、土壤等,还有许多矿物如云母、滑石、石棉、高岭石等,它们都属于天然的硅酸盐。此外,人们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生产了大量人造硅酸盐,主要有玻璃、水泥、各种陶瓷、砖瓦、耐火砖、水玻璃以及某些分子筛等。硅酸盐制品性质稳定,熔点较高,难溶于水,有很广泛的用途。 硅酸盐制品一般都是以黏土(高岭土)、石英和长石为原料经高温烧结而成。黏土的化学组成为Al?O3·2SiO?·2H?O,石英为SiO?,长石为K?O·Al?O3·6SiO?(钾长石)或Na2O·Al2O3·6SiO2(钠长石)。这些原料中都含有SiO2,因此在硅酸盐晶体结构中,硅与氧的结合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 硅酸盐材料是一种多相结构物质,其中含有晶态部分和非晶态部分,但以晶态为主。硅酸盐晶体中硅氧四面体[SiO4]是硅酸盐结构的基本单元。在硅氧四面体中,硅原子以sp杂化轨道与氧原子成键,Si—O键键长为162 pm,比起Si和O的离子半径之和有所缩短,故Si—O键的结合是比较强的。 (2)精细陶瓷 精细陶瓷的化学组成已远远超出了传统硅酸盐的范围。例如,透明的氧化铝陶瓷、耐高温的二氧化锆(ZrO2)陶瓷、高熔点的氮化硅(Si3N4)和碳化硅(SiC)陶瓷等,它们都是无机非金属材料,是传统陶瓷材料的发展。精细陶瓷是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信息科学、能源技术、宇航技术、生物工程、超导技术、海洋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需要大量特殊性能的新材料,促使人们研制精细陶瓷,并在超硬陶瓷、高温结构陶瓷、电子陶瓷、磁性陶瓷、光学陶瓷、超导陶瓷和生物陶瓷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进展,下面选择一些实例做简要的介绍。 高温结构陶瓷汽车发动机一般用铸铁铸造,耐热性能有一定限度。由于需要用冷却水冷却,热能散失严重,热效率只有30%左右。如果用高温结构陶瓷制造陶瓷发动机,发动机的工作温度能稳定在1 300 ℃左右,由于燃料充分燃烧而又不需要水冷系统,使热效率大幅度提高。用陶瓷材料做发动机,还可减轻汽车的质量,这对航天航空事业更具吸引力,用高温陶瓷取代高温合金来制造飞机上的涡轮发动机效果会更好。 目前已有多个国家的大的汽车公司试制无冷却式陶瓷发动机汽车。我国也在1990年装配了一辆并完成了试车。陶瓷发动机的材料选用氮化硅,

非金属材料包括哪三大类

非金属材料包括哪三大类 非金属材料是指在常温下不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它们在工程领域中具有广泛 的应用。根据其性质和用途的不同,非金属材料可以分为三大类,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 首先,陶瓷材料是一类重要的非金属材料,它主要由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 等无机化合物构成。陶瓷材料具有高熔点、硬度大、耐磨损、耐腐蚀等特点,因此在工程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陶瓷材料可以分为结构陶瓷和功能陶瓷两大类。结构陶瓷主要用于制作机械零件、研磨材料等,而功能陶瓷则主要用于制作电子元器件、光学器件等。 其次,高分子材料是另一类重要的非金属材料,它由大量重复单元构成的聚合 物组成。高分子材料具有质轻、绝缘、耐腐蚀、易加工等特点,因此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产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根据其结构和性质的不同,高分子材料可以分为塑料、橡胶和纤维三大类。塑料主要用于制作包装材料、建筑材料等,橡胶主要用于制作密封件、橡胶制品等,而纤维则主要用于制作纺织品、绝缘材料等。 最后,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成的材料,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复合材料可以根据其基体和增强材料的不同分为无机复合材料和有机复合材料两大类。无机复合材料主要包括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和碳基复合材料,它们具有高强度、高刚性、耐高温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等领域。有机复合材料主要包括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状复合材料等,具有质轻、高强度、耐腐蚀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体育器材、汽车制造等领域。 综上所述,非金属材料包括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三大类。它们在 工程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非金属材料的分类和特点,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常用金属、非金属材料知识

常用材料基础知识 第一节工程常用材料基础知识 一、工程材料的分类 一般将工程材料按化学成分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四大类。(一)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是最重要的工程材料,包括金属和以金属为基的合金。工业上把金属和其合金分为两大部分: ( 1 )黑色金属材料——铁和以铁为基的合金(钢、铸铁和铁合金)。 ( 2 )有色金属材料——黑色金属以外的所有金属及其合金。 有色金属按照性能和特点可分为:轻金属、易熔金属、难熔金属、贵重金属、稀土金属和碱土金属。 (二)非金属材料 非金属材料包括耐火材料、耐火隔热材料、耐蚀(酸)非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等。 ( 1 )耐火材料。耐火材料是指能承受高温下作用而不易损坏的材料。常用的耐火材料有耐火砌体材料、耐火水泥及耐火混凝土。 ( 2 )耐火隔热材料。耐火隔热材料又称为耐热保温材料。常用的隔热材料有硅藻土、蛙石、玻璃纤维(又称矿渣棉)、石棉以及它们的制品。 ( 3 )耐蚀(酸)非金属材料。耐蚀(酸)非金属材料的组成主要是金属氧化物、氧化硅和硅酸盐等,在某些情况下它们是不锈钢和耐蚀合金的理想代用品。常用的非金属耐蚀材料有铸石、石墨、耐酸水泥、天然耐酸石材和玻璃等。 ( 4 )陶瓷材料。 (二)非金属材料 非金属材料包括耐火材料、耐火隔热材料、耐蚀(酸)非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等。 ( 1 )耐火材料。耐火材料是指能承受高温下作用而不易损坏的材料。常用的耐火材料有耐火砌体材料、耐火水泥及耐火混凝土。 ( 2 )耐火隔热材料。耐火隔热材料又称为耐热保温材料。常用的隔热材料有硅藻土、蛙石、玻璃纤维(又称矿渣棉)、石棉以及它们的制品。 ( 3 )耐蚀(酸)非金属材料。耐蚀(酸)非金属材料的组成主要是金属氧化物、氧化硅和硅酸盐等,在某些情况下它们是不锈钢和耐蚀合金的理想代用品。常用的非金属耐蚀材料有铸石、石墨、耐酸水泥、天然耐酸石材和玻璃等。 ( 4 )陶瓷材料。 二、常用工程材料的性能和特点 (一)金属材料 1 、黑色金属 含碳量小于 2 . 11 %(重量)的合金称为钢,合碳量大于 2 . 11 %(重量)的合金称为生铁。 ( 1 )钢及其合金的分类。 钢的力学性能决定于钢的成分和金相组织。钢中碳的含量对钢的性质有决定性影响。 在工程中更通用的分类为: l )按化学成分分类。可分为碳素钢、低合金钢和合金钢。 2 )按主要质量等级分类: ①普通碳素钢、优质碳素钢和特殊质量碳素钢; ②普通低合金钢、优质低合金钢和特殊质量低合金钢; ③普通合金钢、优质合金钢和特殊质量合金钢。 ( 2 )钢牌号的表示方法。按照国家标准《钢铁产品牌号表示方法》规定,我国钢铁产品牌号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化学符号和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表示方法,即: l )牌号中化学元素采用国际化学元素表示。 2 )产品名称、用途、特性和工艺方法等,通常采用代表该产品汉字的汉语拼音的缩写字母表示。 3 )钢铁产品中的主要化学元素含量(%)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合金结构钢的牌号按下列规则编制。数字表示含碳量的平均值。合金结构钢和弹簧钢用二位数宇表示平均含碳量的万分之几,不锈耐酸钢和耐热钢含碳量用千分数表示。平均含碳量< 0.1 %(用“0”表示;平均含碳量< 0.03 %,用“00”表示=。合金工具钢平均含碳量> 1.00 %时,不标合碳量,否则用千分数表示。高速工具钢和滚珠轴承钢不标含碳量,滚珠轴承钢标注用途符号“C”。平均合金含量< 1.5 %者,在牌号中只标出元素符号,不注其含量。 例:在钢的分类中 , 优质钢是按照()来分类的。 A. 化学成分 B. 用途 C. 冶炼质量 D. 冶炼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分类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分类 引言 无机非金属材料是指由没有金属元素构成的材料,其具有多种不同的性质和用途。根据不同的特性和结构,无机非金属材料可以被分为多个不同的分类。这些分类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材料的特性和性能,还对材料的制备和应用起到指导作用。本文将介绍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要分类,并对每种分类进行详细的解释。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分类 1. 陶瓷材料(Ceramic Materials) 陶瓷材料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化工等领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其基本特点是硬度高、熔点高、导电性差。根据其成分和特性的不同,陶瓷材料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结晶型陶瓷(Crystalline Ceramics) 结晶型陶瓷是由晶体型结构组成的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常见的结晶型陶瓷包括氧化铝(Alumina)、氧化锆(Zirconia)等。 (2) 玻璃陶瓷(Glass Ceramics) 玻璃陶瓷是一类具有非晶态和晶态双重结构的材料,既具有玻璃的透明性和韧性,又具有陶瓷的硬度和耐高温性能。玻璃陶瓷常被用于制作耐热耐冷的器皿和美观的装饰品。 (3) 多孔陶瓷(Porous Ceramics) 多孔陶瓷是具有较高孔隙率的陶瓷材料,具有轻质、隔热和吸附等特性。常见的多孔陶瓷材料有氧化铝多孔陶瓷、氧化硅多孔陶瓷等。

2. 碳材料(Carbon Materials) 碳材料是由纯碳或含有大量碳元素的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和优异的导电性能。根据碳材料的形态和结构,碳材料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石墨(Graphite) 石墨是一种多层平面结构的碳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导性,广泛应用于电池、润滑剂等领域。 (2) 金刚石(Diamond) 金刚石是碳材料中最硬的一种,具有优异的热导性和化学稳定性。金刚石被广泛应用于宝石、磨料和切割工具等领域。 (3) 炭黑(Carbon Black) 炭黑是一种具有高纯度的碳材料,常用作橡胶增强剂和染料。 3. 硅材料(Silicon Materials) 硅是一种常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半导体特性。硅材料的主要分类如下: (1) 单晶硅(Monocrystalline Silicon) 单晶硅是由纯硅构成的晶体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子导电性,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器件中。 (2) 多晶硅(Polycrystalline Silicon) 多晶硅是由多个小晶粒组成的硅材料,具有相对较低的电子导电性,常用于太阳能电池和涂层等领域。 (3) 氧化硅(Silicon Dioxide) 氧化硅是一种由硅和氧组成的化合物,常见的形式是二氧化硅(Silica)。氧化硅具有电绝缘性和化学稳定性,广泛应用于玻璃、光纤等领域。

(完整版)汽车用非金属材料简

汽车用非金属材料 内容: 1.非金属材料分类及在汽车上的应用概述; 2.塑料、橡胶在汽车上的应用; 3.车用非金属材料分类 4.塑料、橡胶常用性质试验方法。 一、非金属材料分类及在汽车上的应用概述 汽车工程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其中金属材料包括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非金属材料包括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 高分子材料又分为工程塑料、合成纤维、橡胶、胶粘剂、涂料。工程塑料主要指强度、韧性和耐磨性较好的,具有价廉、耐蚀、降噪、美观、质轻等特点,可用于汽车保险杠、汽车内饰件、高档车用安全玻璃、仪表板等零部件。合成纤维是指单体聚合而成具有很高强度的高分子材料,如尼龙、聚酯等,用于汽车座垫、安全带、内饰件等。橡胶具有高的弹性和回弹性,一定的强度,优异的抗疲劳,良好的耐磨、绝缘、隔声、防水、缓冲、吸振等特点,用于制造汽车的轮胎、内胎、防振橡胶、软管、密封带、传动带等零部件。各种胶粘剂起到粘结、密封等作用。涂料对车身的防锈、美化及商品价值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陶瓷材料分为陶瓷、玻璃,陶瓷用于制造火花塞、传感器等;玻璃用于制造汽车前后门窗、侧窗等。 复合材料包括非金属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用于汽车车顶导流板、风挡窗框等车身外装板件。 二、塑料、橡胶在汽车上的应用 1.一些基本概念 应力和应变:当材料受到外力作用,而所处的条件使它不能产生惯性移动时,它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将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就称为应变。材料发生宏观的变形时,其内部分子间以及分子内各原于间的相对位置和距离就要发生变化,产生了原子间及分子之间的附加的内力,抵抗着外力,并力图恢复到变化前的状态,达到平衡时,附加内力与外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定义单位面积上的附加内力为应力,显然,其值与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外力相等。 弹性模量:对于理想的弹性固体,应力与应变关系服从虎克定律,即应力与应变成正比,比例常熟成为弹性模量。可见弹性模量是材料发生单位应变时的应力,它表征材料抵抗变形能力的大小,模量愈大,愈不容易变形,表示材料刚度愈大。 拉伸强度:是在规定的试验温度、湿度和试验速度下,在标被试样上沿轴向施加拉伸裁荷,直到试样被拉断为止,断裂前试样承受的最大载荷P与试样的宽度b和厚度d的乘积的比值。σt=P/(bd) 冲击强度:是衡量材料韧性的一种强度指标,表征材料抵抗冲击载荷破坏的能力。通常定义为试样受冲击载荷而折断时单位截面积所吸收的能量。σi=W/(bd) 硬度:是衡量材料表面抵抗机械压力的能力的一种指标。硬度的大小与材料的抗张强度和弹性模量有关,而硬度试验又不破坏材料、方法简便,所以有时可作为估计材料抗张强度的一种替代办法。硬度试验方法很多,加荷方式有动载法和静载法两类,前者用弹性回跳法和冲击力把钢球压入试样,后者则以一定形状的硬材料为压头,平稳地逐渐加荷将压头压入试样,通称压入法,因压头的形状不同和计算方法差异又有布氏、洛氏和邵氏等名称。布

非金属材料

非金属材料 1 非金属材料常用种类 2 常用非金属材料的特性和应用 2.1 橡胶 橡胶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从性能上分为普通橡胶、耐酸碱橡胶、耐油橡胶、耐热橡胶。 主要特性及应用:具有高弹性,有良好的耐磨性、绝缘性和阻尼性;用作动静态密封件,减震、防震件,传动件及各种耐磨件等。 天然橡胶可塑性和工艺加工性能好;但不耐老化,且耐热性、耐酸性、耐油性差。合成橡胶加工性能差,其种类不同,性能也有区别。其中丁腈橡胶有优异的耐油性,广泛用于耐油橡胶制品;氯丁橡胶耐老化性极好,耐热性、耐燃性好;

用途极为广泛

。 比如现场中使用的油封、O形橡胶密封圈所用橡胶需耐油性好的耐油橡胶; 2.2 氟橡胶 应用范围为-40℃~230℃。氟橡胶是含有氟原子的橡胶统称,耐高温,耐蚀性良好,耐各类酸、碱、盐、石油产品、烃类等,但耐溶剂性不及氟塑料。在化工方面可用于耐高温和强腐蚀环境。 2.3 塑料 2.3.1 分类 常用塑料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有机玻璃、尼龙(PA)、聚四氟乙烯(F4)、酚醛塑料(PF)等。 2.2.2 特性及应用

2.4 聚四氟乙烯(F4) 2.4.1 特点 1.聚四氟乙烯素称“塑料王”,具有高度的化学稳定性,对强酸、强碱、强氧化剂、有机溶剂军耐腐蚀,只有对熔融状态的碱金属及高温下的氟元素才不耐蚀; 2.有异常好的润滑性; 3.可在260℃长期连续使用,也可在-250℃的低温下满意的使用;4优异的电绝缘性;耐大气老化性能非常好;6.突出的表面不粘性,几乎所有粘性物质都不能附在它的表面上;7.其缺点:强度低,刚性差,冷流形大,必须用冷压烧结法成型,工艺较麻烦。 2.4.2 用途 1.作耐腐蚀化工设备及其衬里与零件; 2.作减摩自润滑零件,如轴承、活塞环、密封圈等; 3.作电绝缘材料与零件。 2.5 石墨及碳 作为结构材料的石墨和碳是由焦炭高温烧制而成。在1400℃煅烧的制品为碳,在2000~2400℃以上煅烧制品具有晶体结构称为“石墨”。石墨接近金属性能,导热性和导电性比碳高的多。

非金属材料焊接常用非金属材料

非金属材料焊接常用非金属材料

第一章常用非金属材料 第一节塑料材料 塑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塑料集金属的坚硬性、木材的轻便性、玻璃的透明性、陶瓷的耐腐蚀性,橡胶的弹性和韧性于一身,因此除了日常用品外,塑料更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石油化工、机械制造、国防、建筑等各行各业。 一、塑料的分类 塑料种类很多,投入生产的塑料大约有三百多种。 1、根据塑料受热后的性质不同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1)、热塑性塑料分子结构都是线型结构,在受热时发生软化或熔化,可塑制成一定的形状,冷却后又变硬。在受热到一定程度又重新软化,冷却后又变硬,这种过程能够反复进行多次。如聚氯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等。 热塑性塑料成型过程简单,能够连续化生产,并且具有相当高的机械强度。 <2)、热固性塑料的分子结构是体型结构,在受热时也发生软化,可以塑制成一定的形状,但受热到一定的程度或加入少量固化剂后,就硬化定型,再加热也不会变软和改变形状了。热固性塑料加工成型后,受热不再软化,因此不能回收再用,如酚醛塑料、氨基塑料、环氧树脂等都属于此类塑料。 热固性塑料成型工艺过程比较复杂,所以连续化生产有一定的困难,但其耐热性好、不容易变形,而且价格比较低廉。 2、根据塑料的用途不同分为通用塑料、工程塑料、 <1)、通用塑料是指产量大、价格低、应用范围广的塑料,主要包括聚烯烃、聚氯乙烯、聚苯乙烯、酚醛塑料和氨基塑料五大品种。 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许多制品都是由这些通用塑料制成。 <2)、工程塑料是可作为工程结构材料和代替金属制造机器零部件等的塑料。例如聚酰胺、聚碳酸酯、聚甲醛、ABS树脂、聚四氟乙烯、聚酯、聚砜、等。 工程塑料具有密度小、化学稳定性高、机械性能良好、电绝缘性优越、加工成型容易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器、化工、机械、仪器、仪表等工业,也应用于宇宙航行、火箭、导弹等方面。 <3)、特种塑料:一般指具有特种功能<如耐热、自润滑等),应用于特殊要求的塑料。如聚苯硫醚,具有的耐腐蚀、耐老化、低摩擦系数及不粘性、耐温范围广、弹性好的特性,应用于制造耐腐蚀要求高,使用温度高于100℃的密封件。 应用在输送腐蚀性气体的输送管、排气管、蒸汽管,轧钢机高压油管,飞机液压系统和冷压系统的高中低压管道,精馏塔、热交换器,釜、塔、槽的衬里,阀门设备。 二、塑料的特性 1、塑料具有可塑性

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总结

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的分类: 按组成成分分: 纯金属(简单金属):指由一和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目前已知的纯金属约有80多和,但工业方面所采用的则为数甚少。 合金(复杂金属):指由一种金属元素(为主的)与另外一种(或几种)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它的种类甚多,例如:钢是由铁、碳组成的合金,即铁碳合金;黄铜是由铜、锌组成的合金,即铜锌合金;青铜是由铜、锡组成的合金,即铜锡合金;……等等。由于合金的使用性能好,在工业生产中,其应用范围要比纯金属广泛得多 按实用分: 黑色金属:指铁和铁的合金,如生铁、铁合金、铸铁和钢等。 有色金属:除黑色金属外的金属和合金,如铜、锡、铅、锌、铝以及黄铜、青铜、铝合金和轴承合金等。另外工业上还采用镍、锰、钼、钴、钒、钨、钛等,这些金属主要用作合金附加物,以改善金属的性能,适宜于制造某些有特殊性能要求的零件。 所有上述金属称为工业用金属,以区别于贵重金属(铂、金、银)与稀有金属(包括放射性的铀、镭等)。 钢 1、钢的来源及组成成分 来源:把炼钢用生铁放到炼钢炉内熔炼,即得到钢。钢的产品有钢锭、连铸坯(供再轧制成各种钢材)和直接铸成各种钢铸件等。通常所讲的钢,一般是指轧制成各种钢材的钢。 组成成分:是含碳量低于2%的一种铁碳合金。此外尚含有硅、锰、磷、硫等元素,不过这些元素的停驶量要比生铁中的少。 2、钢的分类 按化学成分分 碳素钢:钢中除铁、碳外,还含有少量的硅、锰、硫、磷等元素,根据含碳量的高低,碳素钢可分为:低碳钢(含碳量≤0.25%,中碳钢(含碳量0.25~0.60%),高碳钢(含量>0.60%) 合金钢:除含有碳素钢所含有的各中元素外,尚含有一些其它元素(如铬、镍、钼、钨、钒等)。根据钢中合金元素总含量多少,合金钢可分为:低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5%,中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5-10%),高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10%)。 按质量分: 普通钢:含硫量不超过0.05%;含磷量不超过0.045%, 优质钢:含硫量不超过0.040%,含磷量不超过0.040%, 高级优质钢:含硫量不超过0.030%,含磷量不超过0.035% 按用途分: 结构钢:指用以制造各种工程结构(如建筑、桥梁、车辆、锅炉构件)、机械零件(如齿轮、轴类零件)的钢。 工具钢:指用以制造各种工具、模具、量具等的钢。 特殊性能钢:简称特殊钢,指作特殊用途和具有特殊性能的钢,如不锈钢、耐酸钢、耐热钢、磁钢、低温用钢、电工用钢等。 按冶炼方法分:平炉钢,转炉钢,电炉钢 按浇铸前脱氧程度分:镇静钢,沸腾钢,半镇静钢。 3、钢材

常用非金属材料的类型及应用

常用非金属材料的类型及应用 机电工程常用非金属材料的类型很多,广泛应用在机电工程中,本条主要知识点是:硅酸盐材料的类型及应用;高分子材料的类型及应用;非金属风管材料的类型及应用。 一、硅酸盐材料的类型及应用 以天然矿物或人工合成的各种化合物为基本原料,经粉碎、配料、成型和高温烧结等工序制成的无机非金属固体材料,包括水泥、绝热棉、砌筑材料和陶瓷。 (一)水泥 以适当成分的生料烧至部分熔融,获得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硅酸盐水泥熟料,

加人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广泛应用在建设工程中。 (二)绝热棉 常用绝热棉的种类很多,通常有膨胀珍珠岩类、离心玻璃棉类、超细玻璃棉类、微孔硅酸壳、矿棉类、岩棉类等。在机电安装工程中,常用于保温、保冷的各类容器、管道、通风空调管道等绝热工程。 例如,玻璃钢及其制品以玻璃纤维为增强剂,以合成树脂为胶粘剂制成的复合材料,主要用于石油化工耐腐蚀耐压容器及管道等。 (三)砌筑材料 .砌筑材料种类很多,有各种类型的耐火砖

和耐火材料,要求具有很好的耐高温性能、一定的高温力学性能、良好的体积稳定性、抗各种侵蚀性的熔渣及气体的性能等。一般用于高温窑、炉或高温容器等热工设备的内衬结构材料,也可作为高温装置中的部件材料等。 . 按照用途分为钢铁行业用、有色金属行业用、石化行业用、硅酸盐行业用、电力行业用、废物焚烧熔融炉用等耐火材料。. 按照矿物组成分为氧化硅质、硅酸铝质、镁质、白云石质、橄榄石质、含碳质、含锆质耐火材料等。 例如,在机电工程中,各种耐火砖和耐火材料主要用于各种类型的炉窑砌筑工

程,各种类型的锅炉炉墙砌筑,各种类型的冶炼炉砌筑,各种类型的窑炉砌筑等。例如,镁质耐火材料是以镁石作为原料,以方镁石为主要矿物组成,方镁石含量在〜以上的耐火材料,属于碱性耐火材料,抵抗碱性物质的侵蚀能力较好,耐火度很高,是炼钢碱性转炉、电炉、化铁炉以及许多有色金属火法冶炼炉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类重要耐火材料。 (四) 陶瓷 . 陶瓷的特性 陶瓷是以黏土等硅酸盐类矿物为原料,经粉末处理、成型、烧结等过程加工而成,具有坚硬、不燃、不生锈,能承受光照、

常用有机非金属材料

常用有机非金属材料 1.非金属材料的特点和分类 (1)特点非金属材料具有金属所不具备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a.耐蚀性良好在许多场合,非金属材料能起到金属材料,包括贵金属材料起不到的作用。例如聚四氟乙烯可以平安地应用于高温十高腐蚀性的介质中,包括耐王水的腐蚀;相反,白金和黄金却会溶解于王水中。聚氯乙烯、玻璃钢、玻璃、搪瓷等是耐盐酸腐蚀的,而不锈钢却不能应用于盐酸介质中。 b.原料来源丰富,价格比拟廉价石灰石、石材、食盐、天然气、石油裂解气和农副产品等,都是非金属材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料。因此,多数非金属材料的价格相比照拟廉价。 但是,非金属材料的机械强度较低、刚性较小,在长时间载荷下,容易发生形变与破坏。除石墨以外,导热性不良,耐热性、热稳定性低。 (2)非金属材料的分类非金属材料的种类很多。按常用的非金属材料的化学组成,可分为有机非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 a.有机非金属材料包括塑料、橡胶、涂料、木材等。 b.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业上常用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有硅酸盐材料、石墨、铸石等。 2.塑料 (1)塑料的组成塑料是以合成树脂为主要原料,参加必要的添加剂,在二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塑制而成的具有一定塑性的材料。塑料的主要成分是树脂;塑料的性质主要由树脂决定的。为子满足各种实际应用的要求,往往要加人必要的添加剂,以改善性能,塑料中常用到的添加剂有:a.填充剂可改善塑料的强度、刚性、抗冲击韧性、耐热性等物理、机械性能。一般选用碳纤维、玻璃纤维、石墨、云母、辉绿岩粉和金属粉等。所用质量分数一般在50%以下。 b.稳定剂可抑制塑料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因光和热等的作用引起的性质变化,延长其使用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