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试验2
- 格式:ppt
- 大小:907.00 KB
- 文档页数:14
水泥物理试验检测操作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的检验方法1.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以及指定采用本方法的其他品种水泥。
1.2引用标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的检验方法》GB/T 1346-2011JC/T 727-2005 水泥物理检验仪器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JC/T 729-2005 水泥物理检验仪器水泥净浆搅拌机1.3仪器设备1.3.1水泥净浆搅拌机;1.3.2标准法维卡仪;1.3.3代用法维卡仪;1.3.4雷氏夹;1.3.5雷氏夹膨胀测定仪;1.3.6量水器:最小刻度0.1 mL,精度1%;1.3.7天平:最大称量不小于1000 g,分度值不大于1 g。
1.4材料试验用水必须是洁净的饮用水,如有争议时应以蒸馏水为准。
1.5试验条件1.5.1试验室温度为20±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水泥试样、拌合水、仪器和用具的温度应与试验室一致;1.5.2湿气养护箱的温度为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
1.6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标准法)1.6.1试验前必须做到:a)维卡仪的金属棒能自由滑动;b)调整至试杆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c)搅拌机运行正常。
1.6.2水泥净浆的拌制用水泥净浆搅拌机搅拌,搅拌锅和搅拌叶片先用湿布擦过,将拌和水倒入搅拌锅内,然后在5 s~10 s内小心将称好的500 g水泥加入水中,防止水和水泥溅出;拌和时,先将锅放在搅拌机的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启动搅拌机,低速搅拌120 s,停15 s,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浆刮入锅中间,接着高速搅拌120 s停机。
1.6.3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步骤拌和结束后,立即将拌制好的水泥净浆装入已置于玻璃底板上的试模中,用小刀插捣,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余的净浆,抹平后迅速将试模和底板移到维卡仪上,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降低试杆直至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 s~2 s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
水泥各试验方法版一、水泥的外观检查首先要对水泥的外观进行检查,观察水泥的颜色、块度和一致性。
通常,优质的水泥应该是灰色或浅灰色的,块度均匀,并且有一定的流动性。
如果水泥有任何颜色的变化、大块的结块或流动性差等问题,就表明水泥质量可能存在问题。
二、凝结时间试验凝结时间试验是用来测定水泥的均匀凝结时间。
首先将一定量的水泥样品加入一定量的水中,掌握水泥的坍落度。
然后,观察并记录水泥开始凝结的时间和完全凝结的时间。
通过这个试验,可以判断水泥样品的凝结时间是否符合要求。
三、强度试验强度试验是评估水泥强度的重要方法。
常用的强度试验有三种:压缩强度试验、抗拉强度试验和抗弯强度试验。
1.压缩强度试验首先,需要将水泥和相应量的水混合,制备成一定的样品块。
然后将样品块放入压力机中,施加一定的压力,记录样品块破裂的压力值。
通过这个试验,可以得到水泥的压缩强度。
2.抗拉强度试验抗拉强度试验主要用于评估水泥在受到拉力作用下的强度。
首先制备一定尺寸的水泥试样,然后施加拉力,记录试样破裂前的最大张力。
通过这个试验,可以得到水泥的抗拉强度。
3.抗弯强度试验抗弯强度试验主要用于评估水泥在受到弯曲力作用下的强度。
首先制备一定尺寸的水泥试样,然后施加弯曲力,记录试样破裂前的最大弯曲力。
通过这个试验,可以得到水泥的抗弯强度。
四、细度试验细度试验是评估水泥颗粒大小的方法。
常用的细度试验有两种:筛余试验和比表面试验。
1.筛余试验筛余试验是通过将水泥样品通过筛网,分离不同大小的颗粒,然后称量每个粒径级别的残渣质量。
通过这个试验,可以得到水泥的筛余值,用来描述水泥的颗粒分布情况。
2.比表面试验比表面试验是通过测量水泥的比表面积来评估水泥的细度。
常用的试验方法有比气体法、比液体法和比荧光法等。
以上只是水泥试验的一部分常见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还会有更多更先进的试验方法被引入水泥质量控制中。
通过这些试验方法,可以更好地评估水泥的质量和性能,从而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水泥性能测试实验报告水泥性能测试实验报告一、引言水泥是建筑材料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道路修建等领域。
为了确保水泥的质量和性能符合标准要求,进行水泥性能测试实验是非常必要的。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水泥性能测试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分析。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测试水泥的凝结时间、强度和流动性能。
通过对这些性能的测试,可以评估水泥的质量和适用范围,为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三、实验方法1. 凝结时间测试:将一定量的水泥与适量的水混合,搅拌均匀后,倒入模具中。
在一定时间间隔内,观察水泥的凝结情况,并记录凝结时间。
2. 强度测试:将水泥与适量的砂浆配制成试件,经过一定时间的养护后,使用万能试验机进行强度测试。
通过施加力量,记录水泥试件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
3. 流动性能测试:使用流动度计测试水泥砂浆的流动性能。
将一定量的水泥砂浆倒入流动度计中,观察其流动性和坍落度。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凝结时间测试结果:根据实验记录,水泥的凝结时间为X分钟。
凝结时间是指水泥砂浆从开始搅拌到完全凝结所需的时间。
凝结时间的长短与水泥的成分和质量有关,一般情况下,凝结时间较短的水泥适用于需要迅速凝结的工程,如地铁隧道施工;凝结时间较长的水泥适用于需要较长养护时间的工程,如高层建筑。
2. 强度测试结果:经过一定时间的养护后,水泥试件的抗压强度为X MPa,抗拉强度为X MPa。
强度是衡量水泥质量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高强度的水泥适用于需要承受较大压力和拉力的工程,如桥梁建设;低强度的水泥适用于一些轻负荷的工程,如民用建筑。
3. 流动性能测试结果:根据流动度计的测量,水泥砂浆的流动性和坍落度为X mm。
流动性是指水泥砂浆在一定条件下的流动能力,流动性好的水泥适用于需要施工性能好的工程,如地面铺装;流动性差的水泥适用于需要填充性能好的工程,如管道修复。
综合以上测试结果,可以得出水泥的性能评价。
根据工程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水泥类型和品牌,以确保工程质量。
实验室名称
土木工程材料试验教学实验报告
学生所在系别专业班级实验日期年月日学生姓名学号
实验名称水泥体积安定性试验指导教师
同组人姓名成绩
一、预习部分
1、实验目的
2、实验内容
3、实验要求
4、实验基本原理
5、主要仪器设备、工具等
1、实验目的
掌握水泥安定性的概念和测定方法,用以评定水泥的性质。
2、实验内容
水泥体积安定性试验。
3、实验要求
实验全过程注意爱护仪器,先了解后再动手。
认真思考,独立操作,认真做好实验报告(包括:仪器构造,使用特点,操作要领,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实验后的收获与体会等。
)
4、实验基本原理
体积安定性不良是指在水泥已经硬化后,产生不均匀体积变化的现象。
体积安定性不良,一般是由于熟料中所含的游离氧化钙过多。
或由于熟料中所含的游离氧化镁过多或掺入的石膏过多造成的。
国家标准规定,用沸煮法检验水泥的安定性。
沸煮法起加速氧化钙熟化的作用,所以只能检查游离氧化钙所引起的水泥安定性不良。
而游离氧化镁在蒸压下才加速熟化,石膏的危害则需长期在常温水中才能发现,两者均不便于快速检验。
所以,国家标准规定水泥熟料中游离氧化镁含量不得超过5.0%,水泥中的三氧化硫含量不超过3.5%,以控制水泥的体积安定性。
水泥试验规范水泥试验规范1. 引言水泥是建筑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证水泥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试验。
本规范旨在规定水泥试验的方法和要求,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2. 试验设备2.1 毛细管流动度仪:用于测定水泥糊浆的流动特性。
2.2 压剪仪:用于测定水泥强度的抗压和抗剪强度。
2.3 细度仪:用于测定水泥的细度和比表面积。
2.4 硬度计:用于测定水泥的硬度。
3. 试验方法3.1 流动度试验:取一定质量的水泥和一定比例的水混合,通过毛细管流动度仪测量其流动性能。
3.2 抗压强度试验:将水泥制成试样,经过一定时间的固化后,在压剪仪上施加一定的压力,测定其抗压强度。
3.3 抗剪强度试验:将水泥制成试样,经过一定时间的固化后,在压剪仪上施加一定的剪应力,测定其抗剪强度。
3.4 细度测定:将水泥样品通过细度仪进行筛分,根据筛分结果计算其细度和比表面积。
3.5 硬度测定:使用硬度计对水泥样品进行测定,得到其硬度值。
4. 试验报告与评定4.1 试验报告应包括试验名称、试验目的、试验设备、试验方法、试验结果和评定等内容。
4.2 试验结果应根据相应的标准进行评定,如抗压强度应满足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要求。
4.3 试验报告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人员签署,并加盖试验单位的公章。
5. 安全措施5.1 进行水泥试验时,应戴好安全眼镜和手套,以防试样喷溅伤人。
5.2 在进行压剪试验时,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防止发生操作失误导致的事故。
6. 结论本规范规定了水泥试验的方法和要求,对于保证水泥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使用试验设备和按照规范进行试验操作,可以得到准确可靠的试验结果,为水泥的生产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操作人员在进行试验时要注意安全,确保实验室的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