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计算新编
- 格式:doc
- 大小:96.50 KB
- 文档页数:3
电化学平衡计算范文首先,考虑一个典型的电化学红氧反应,即2H+(aq) + 2e- ->H2(g)。
该反应是水的还原反应,可通过测定电池的电动势来判断反应的方向和程度。
电池的电动势E是指电池释放或吸收电能的单位,通常以伏特(V)表示。
在该反应中,电动势可以通过所谓的Nernst方程来计算,即:E = E0 - (RT / nF) * ln(Q)其中E0是标准电动势,R是理想气体常数,T是温度(单位为开尔文),n是电子数,F是法拉第常数。
Q是广义上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活性(通常是浓度或压力),其计算公式为:Q=[H2]/[H+]^2通过上述公式,我们可以研究一种溶液中氢离子和氢气的平衡。
在该反应中,如果正反应的速率大于逆反应的速率,则氢气会在溶液中聚集,导致电动势变大。
相反,如果逆反应的速率大于正反应的速率,则氢气会被消耗,电动势将降低。
除了电动势,我们还可以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K,它反映了正反应和逆反应之间的比率。
在该反应中,平衡常数可以通过下述公式计算:K = exp[(nF / RT) * (E0 - E)]在该反应中,如果K的值大于1,说明正反应占优势;如果K的值小于1,则逆反应占优势。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电动势和平衡常数来计算溶液中物质的浓度。
通过Nernst方程,我们可以将Q表达为浓度,即:Q=([H2]/[H+]^2)=(C[H2]/C[H+]^2)其中C是浓度。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氢气和氢离子的浓度,从而更好地了解反应的情况。
综上所述,电化学平衡计算可以通过电动势、平衡常数和浓度等物理性质来推导出反应的方向和程度。
通过这些计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化学反应背后的原理,并为相关的应用和研究提供支持。
电化学动力学参数计算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电化学动力学参数计算方法是研究电化学反应动力学特性的重要工具。
电化学动力学参数计算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深入了解电化学反应的速率、机理和动力学特性,从而为电化学反应的机理研究和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本文将介绍电化学动力学参数的计算方法,并分析其在研究中的应用。
一、电化学动力学参数的基本概念1. 极化曲线法极化曲线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电化学动力学参数的方法,通过测量电极的电流-电势曲线,可以得到电极的极化特性。
通过分析极化曲线的斜率和曲率等参数,可以计算出转移系数、传递系数等重要参数。
极化曲线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电极的活性表面积、电子传输速率等重要信息,对于研究电化学反应速率和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2. 循环伏安法3. 交流阻抗法三、电化学动力学参数计算方法在研究中的应用第二篇示例:电化学动力学参数计算方法是一种用来描述电化学反应速率和能量转化的工具。
在化学工程、电化学、材料科学等领域中,电化学动力学参数的计算对于理解和优化电化学反应机理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电化学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概念和计算方法,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挑战。
一、电化学动力学参数的基本概念1. 电化学反应速率电化学反应速率是描述电化学反应进行速度的参数,通常用电流密度来表示。
在电极表面上,电子转移和离子传递是影响电化学反应速率的关键步骤。
根据电化学反应的种类和机制,电化学反应速率可以分为催化反应速率、扩散控制速率等不同类型。
2. 极化曲线极化曲线是描述电池、电解槽等电化学系统在外加电压作用下电流密度与电压之间的关系。
极化曲线上的极值点对应于电化学反应速率最大的状态,称为极化曲线的极值点。
3. 极化电阻极化电阻是影响极化曲线形状的重要因素,它包括电极电阻、电解液电导率、化学反应速率等多种因素。
通过测量极化电阻的大小,可以分析电化学系统中不同步骤的贡献。
1. Tafel斜率Tafel斜率是描述电化学反应速率对电极电势变化的敏感度的参数。
电化学的综合计算[知识梳理] 电化学的计算包括两极产物的定量计算、溶液pH的计算、相对原子质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测定的计算、根据电荷量求产物的量、根据产物的量求电荷量等等,不论哪类计算,均可采用下列三种方法:[知识探究]方法一:依据电子守恒,突破分阶段计算1.用惰性电极电解100 mL 4 mol·L-1Cu(NO3)2溶液,一定时间后在阳极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1.12 L。
停止电解,向电解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作用后溶液中的Fe2+浓度为(设溶液的体积不变)( )A.0.75 mol·L-1 B.3 mol·L-1 C.4 mol·L-1 D.3.75 mol·L-12. 500 mL Na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c(NO-3)=0.3 mol·L-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气体1.12 L(标准状况下),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混合溶液中c(Na+)=0.2 mol·L-1 B.电解后溶液中c(H+)=0.2 mol·L-1C.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0.4 mol电子 D.电解后得到的Cu的物质的量为0.1 mol方法二、依据总反应式,建立等量关系进行计算3.将两个铂电极插入500 mL CuSO4溶液中进行电解,通电一定时间后,某一电极增重0.064 g(设电解时该电极无氢气析出,且不考虑水解和溶液体积变化),此时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约为( ) A.4×10-3mol·L-1 B.2×10-3mol·L-1 C.1×10-3mol·L-1 D.1×10-7mol·L-14.用惰性电极电解400 mL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不考虑电解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变化),通电一段时间后进行如下操作。
化学电化学滴定计算化学电化学滴定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方法,用于测定溶液中含量有机物或无机物的浓度。
在电化学滴定中,滴定过程中的电位变化与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从而可以通过电位变化来计算溶液中物质的浓度。
本文将介绍电化学滴定计算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计算方法。
一、电化学滴定原理电化学滴定法是利用电化学方法测定物质浓度的一种分析方法,它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和电位变化的关系来确定物质的浓度。
在滴定过程中,滴定电极浸入待测溶液中,滴定计滴定剂溶液,当滴定剂与待测溶液中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会产生电位变化,通过记录电位变化来计算物质的浓度。
二、电位-体积曲线在进行电化学滴定之前,需要先制作滴定曲线来标定电位与体积的关系。
制作滴定曲线时,需要在电位计记录电位的同时记录滴定计的滴定体积,从而得到电位-体积曲线。
电位-体积曲线呈现出斜率递增或递减的特点,根据具体滴定反应的特点确定曲线的特征。
三、电化学滴定计算方法1. 直接测定法:根据滴定结束时电位的读数,以及电位-体积曲线,可以直接使用曲线上的读数确定待测溶液中物质的浓度。
2. 差示测定法:将待测溶液和空白溶液进行电化学滴定,在滴定过程中分别记录两者的电位变化。
根据差值计算出待测溶液中物质的浓度。
3. 标准曲线法:制作一组含有确定浓度的标准溶液,对这些溶液进行电化学滴定并记录电位变化。
根据标准溶液的滴定曲线和待测溶液的滴定曲线,可以将待测溶液中物质的浓度转化为标准溶液中的体积值,从而计算出物质的浓度。
四、注意事项1. 使用合适的参比电极和工作电极,保证电位测量的准确性。
2. 确保溶液中没有其他可能干扰滴定的物质存在。
3. 严格控制滴定的速度和滴定剂的用量,以确保滴定过程中的准确性。
4. 进行多次滴定,取平均值以提高测量结果的精确性。
总结:电化学滴定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方法,通过电位变化来计算溶液中物质的浓度。
根据滴定过程中电位与体积的关系制作电位-体积曲线,并根据不同的滴定方法进行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简称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一类反应。
它涉及到物质中电荷的转移或共享,其中一个物种丧失电子(氧化)而另一个物种获得电子(还原)。
电化学是研究电荷转移和相关现象的分支学科,它与氧化还原反应密切相关。
本文将介绍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计算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电荷由一种物质传递给另一种物质的过程。
其中,电子的失去被称为氧化,电子的获得则被称为还原。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是可以氧化其他物质的物质,还原剂是可以还原其他物质的物质。
2. 氧化态和还原态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的氧化态表示其电荷状态。
氧化态的正负值表示该物质失去或获得电子的能力。
例如,单质氧的氧化态为0,氯化钠中氯的氧化态为-1,氯气中氯的氧化态为0。
3. 氧化数的计算氧化数是表示一个原子在某种化合物中的氧化态的数值。
氧化数的计算根据一系列规则进行,其中包括:单质的氧化数为0,单一离子的氧化数等于离子的电荷,氢的氧化数为+1(除非它与金属形成金属氢化物,其氧化数为-1),氧化剂的氧化数是消耗电子的,还原剂的氧化数是提供电子的。
二、电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1. 离子电荷计算在电化学计算中,需要知道反应物和产物中离子的电荷。
常见的正离子包括氢离子(H+),铵离子(NH4+),钠离子(Na+),钾离子(K+)等;常见的负离子包括氰根离子(CN-),氯离子(Cl-),溴离子(Br-),硝酸根离子(NO3-)等。
离子电荷可以直接从元素周期表或化学方程式中得到,带有正电荷的离子通常缺少相应数量的电子,带有负电荷的离子则多了相应数量的电子。
2. 氧化数计算氧化数计算是电化学计算中的重要步骤,它涉及到反应中各个元素的氧化态的确定。
氧化数的计算根据一系列规则进行,如上文所述。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根据反应物和产物中原子数目和反应物的氧化态计算产物的氧化态。
电化学反应的计算电化学反应是指通过电解或电池的形式,在化学反应中利用电流的作用来促进反应的进行。
电化学反应的计算是电化学研究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本文将围绕电化学反应的计算展开论述,并介绍一些常见的计算方法。
一、电解过程的计算在电解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的正离子被阴极吸引到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而负离子则被阳极吸引到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通过电解过程的计算,我们可以了解电解中物质的电荷量、溶液的浓度以及反应物的摩尔数等重要参数。
1. Faraday定律Faraday定律是电化学反应计算中最基础的定律之一。
根据Faraday定律,1F电荷对应于电荷数为1mol的自由电子的电量。
通过测量电解质溶液的电流强度和电解的时间,我们可以计算出反应物的电量。
2. 伏安定律伏安定律是描述电解过程中电流与电解物质之间的关系的定律。
根据伏安定律,电流强度I与电解过程中的电压U成正比,即I = kU,其中k是一个与电解液性质和电极面积有关的常数。
通过伏安法实验,我们可以计算出电解过程中电流的强度。
二、电池反应的计算电池反应是利用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在电池反应的计算中,我们可以确定反应物的电动势、能量转化效率等关键指标。
1. 电动势的计算电动势是衡量电池的推动电子流动的能力的指标。
在电化学反应中,电动势可以定量地反映反应物的电子吸附和传递能力。
电动势的计算可以通过电池的标准电极电势和Nernst方程来实现。
2. 能量转化效率的计算能量转化效率是电池反应中衡量能量转化利用程度的指标。
通过计算电池放电时的能量输出与化学反应所需的能量输入之间的比值,我们可以评估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
三、电化学反应动力学的计算电化学反应动力学是研究电化学过程中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的科学。
通过计算电化学反应动力学参数,我们可以了解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反应的机理以及反应的速率常数等重要信息。
1. Tafel方程的计算Tafel方程是描述电化学反应速率与电极过电位之间关系的方程。
电化学计算1.总体原则电化学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各电极上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无论是单一电池还是串联电解池,均可抓住电子守恒计算。
2.解题关键(1)电极名称要区分清楚。
(2)电极产物要判断准确。
(3)各产物间量的关系遵循电子得失守恒。
3.计算方法(1)根据电子守恒计算用于串联电路中阴阳两极产物、正负两极产物、相同电量等类型的计算,其依据是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相等。
如图所示:图中装置甲是原电池,乙是电解池,若电路中有0.2 mol 电子转移,则Zn极溶解6.5 g,Cu极上析出H22.24 L(标准状况),Pt极上析出Cl2 0.1 mol,C极上析出Cu 6.4 g。
甲池中H+被还原,生成ZnSO4,溶液pH变大;乙池是电解CuCl2,由于Cu2+浓度的减小使溶液pH微弱增大,电解后再加入适量CuCl2固体可使溶液复原。
(2)根据总反应式计算先写出电极反应式,再写出总反应式,最后根据总反应式列出比例式计算。
(3)根据关系式计算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定律关系建立起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桥梁,构建计算所需的关系式。
如以通过4 mol e-为桥梁可构建如下关系式:(式中M为金属,n为其离子的化合价数值)该关系式具有总览电化学计算的作用和价值,熟记电极反应式,灵活运用关系式便能快速解答常见的电化学计算问题。
[注意]在电化学计算中,还常利用Q=I·t和Q=n(e-)×N A×1.60×10-19 C来计算电路中通过的电量。
[典例]以石墨电极电解200 mL CuSO 4溶液,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 (e -)与产生气体总体积V (标准状况)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解前CuSO 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 -1B .忽略溶液体积变化,电解后所得溶液中c (H +)=2 mol·L -1 C .当n (e -)=0.6 mol 时,V (H 2)∶V (O 2)=3∶2D .向电解后的溶液中加入16 g CuO ,则溶液可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解析] 电解CuSO 4溶液时,阳极反应式为2H 2O -4e -===O 2↑+4H +,阴极反应式为Cu 2++2e -===Cu ,若阴极上没有氢离子放电,则图中气体体积与转移电子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是直线,而题图中是折线,说明阴极上还发生反应:2H ++2e -===H 2↑。
化学反应中的电化学计算在化学反应中的电化学计算中,我们通过使用电化学计算方法来分析和预测化学反应中的电化学参数。
这些参数包括反应的电位、电流强度和反应的速率等。
电化学计算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机制,为实验设计和工业生产提供指导。
一、电化学计算的基本概念在进行电化学计算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其中包括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电极的电势、电解质的活度以及相关方程式等。
1.1 离子浓度离子浓度是指溶液中离子的数量与体积的比值。
通常用单位体积的摩尔浓度来表示,单位为mol/L。
我们可以使用化学方法或色谱法等实验手段来测定离子浓度。
1.2 电极电势电极电势是指电极与标准氢电极之间的电位差。
在标准状态下,标准氢电极的电势被定义为零。
电极电势可以通过电池电动势的测量获得。
1.3 电解质活度电解质活度是指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相对浓度。
由于电解质在溶液中的浓度与它在溶液中的活性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因此我们通常使用活度系数来表示活度。
1.4 方程式电化学反应通常可以使用方程式来描述。
其中包括氧化还原反应(如:Fe2+(aq) + Ce4+(aq) → Fe3+(aq) + Ce3+(aq))和电解反应(如:Cu(s) → Cu2+(aq) + 2e-)等。
了解方程式对于进行电化学计算非常重要。
二、电化学计算的步骤进行电化学计算时,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2.1 确定反应方程式首先,我们需要确立反应的方程式。
这可以通过实验观察或已知的化学知识得出。
2.2 计算化学电位根据反应方程式,我们可以使用标准电势表或者Nernst方程来计算反应的化学电位。
标准电势表列出了不同反应的标准电势值,可以用于快速计算化学电位。
2.3 计算电流强度根据反应方程式、电势和电解质活度等信息,我们可以使用Faraday定律来计算电流强度。
Faraday定律指出,电流的强度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间存在确定的关系。
2.4 预测反应速率根据反应电势和电流强度,我们可以预测反应的速率。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每日一题电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每日一题电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每日一题电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电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高考频度:★★★★☆难易程度:★★★☆☆典例在线将1L含有0。
4 mol Cu(NO3)2和0。
4 mol KCl的水溶液,用惰性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在一电极上析出19.2 gCu;此时,在另一电极上放出气体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不考虑产生的气体在水中的溶解)A.3.36 LﻩB.5。
6 LC.6。
72 LD.13.44 L【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阴极析出铜0。
3 mol,由Cu2++2e-===Cu知Cu2+得到0。
6 mol电子,根据2Cl--2e-===Cl2↑,求出当溶液中Cl-全部参与电极反应时,放出Cl20.2 mol,失去电子0。
4 mol。
因此在阳极还有OH-放电,根据4OH--4e-===2H2O+O2↑和电子守恒,在阳极有0.05 mol O2放出,即阳极共放出0。
25 mol,标准状况下为5.6L的气体。
解题必备1.计算的原则(1)阳极失去的电子数=阴极得到的电子数。
(2)串联电路中通过各电解池的电子总数相等。
(3)电源输出的电子总数和电解池中发生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相等。
2.计算步骤首先要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要特别注意阳极材料);其次注意溶液中有多种离子共存时,要根据离子放电顺序确定离子放电的先后;最后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进行相关计算。
电解型计算题汇编
一、单一溶液的电解
1.电解100 mL含c(H+)=0.30 mol/L的下列溶液,当
电路中通过0.04 mol电子时,理论上析出金属质量
最大的是( )
A.0.10mol/L Ag+
B.0.20 mol/L Zn2+
C.0.20 mol/L Cu2+
D.0.20 mol/L Pb2+
2.用两个惰性电极插入500mL溶液中,通电电解。
当电解液的pH从6.0变为3.0时(设电解时阴极没有
氢气逸出,且电解液在电解前后体积变化可以忽略),电极上析出银的质量大约是()
A. 27mg
B. 54mg
C. 108mg
D. 216mg
3.用惰性电极电解M(NO
3
)x的水溶液,当阴极上增重a g时,在阳极上同时产生b L氧气(标准状况),从而可知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b ax
4.
22 B.
b ax
2.
11C.
b ax6.5 D.
b
ax5.2
4.以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
若阳极上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100mol,则阴极上析出Cu的质量为(阴极无气体溢出)( )
A.0.64g B.1.28g C.2.56g D.5.12g
二、混合溶液的电解
5.将含有0.4molCuSO4和0.2molNaCl水溶液1L.用惰性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在一个电极上得到
0.3molCu,另一个电极上析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
A.4.48L B.5.6L C.6.72L D.13.44L
6.用石墨电极电解100mL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L气体(标准状况下),原混合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1mol/L B.2mol/L C.3mol/L D.4 mol/L
7. 用质量均为100g的铜作电极,电解足量的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两电极的质量相差28g,
此时两电极的质量分别为()
A. 阳极93.6g,阴极121.6g
B. 阳极100g,阴极128g
C. 阳极91.0g,阴极119.0g
D. 阳极86.0g,阴极114.0g
8. 把两个电解槽串联起来.如图所示.电解一段时间后.铜阴极的质量增加了0.192g,金属X阴极质量
增加了0.195g.已知X的摩尔质量为.则X离子带有的电荷数为( )
A.1 B.2 C.3 D.4
三、与其他计算结合的综合计算
9. 1L 和的混合溶液中,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过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L气体(标准状况下),则原溶液中的为()
A.1mol/L
B.2mol/L
C.3mol/L
D.4mol/L
四、电解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
10.用石墨作电极,电解1mol/L下列物质的溶液,溶液的pH值保持不变的是
A. HCl
B. NaOH
C. Na
2SO
4
D. NaCl
1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400mL某不活泼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从6降到1.在一电极
上析出金属1.28g.不考虑电解时溶液体积的变化.则该金属是
A. Fe
B. Cu
C. Ag
D. Zn
12.将分别盛有饱和KCl溶液和CuSO4溶液的两个电解槽(电极均为石墨电极)串联,通电一段时间后,
在甲池(饱和KCl溶液)的阳极收集到1.12L气体(标准状况下),如果乙池(CuSO4溶液)溶液的体积为1L,则电解后乙池溶液的pH值为(电解过程中溶液体积不变)( )
A.1 B.2 C.12 D.13
14.在25℃时,将两个铜电极插入硫酸钠的饱和溶液中进行电解,通电一段时间后,阴极上逸出amol气
体,同时有晶体析出,若温度不变,则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 B.
C. D.
五、电解液的复原措施
15.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
4
溶液一段时间至浓度降到原来一半时停止通电.为了使电解后的溶液恢复到起始浓度.应向电解后的溶液中加入
A. CuSO
4 B.CuO C. Cu(OH)
2
D.H
2
O
16.将的CuSO
4
溶液用惰性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从其中一个电极上收集到448mL(标准
状况)气体,为了使电解后的溶液恢复到起始浓度,应向电解后的溶液中加入()。
A. 3.29g Cu(OH)
2
B. 3.2g CuO
C. 2.56g Cu
D. 6.4g CuSO
4
17.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CuSO
4
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0.1mol/l碱式碳酸铜后
恰好恢复到原浓度和PH(不考虑CO
2
溶解)则电解过程中共转移的电子数的物质的量为()
A.0.4mol
B.0.6mol
C.0.8mol
D.1.0mol
六、反应物消耗量的计算
18.实验室用铅蓄电池电解食盐水制取氯气。
已知铅蓄电池放电时发生反应,负极:,正极:。
当制得的氯气的物质的量为0.05mol时,电池内消耗硫酸的物质的量至少是()。
A. 0.025mol
B. 0.050mol
C. 0.10mol
D. 0.20mol
七、电解过程中离子放电的先后顺序
19.将含有和0.4molKCl的水溶液1L用惰性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在一个电极上析出
0.3molCu,此时在另一个电极上放出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约为()。
A. 5.6L
B. 6.72L
C. 2.8L
D. 13.44L
八、电解后溶液浓度的计算
20.用溶液作电解液,用纯铜作阴极,粗铜(只含银和锌两种杂质,且银的质量
分数为35.9%,锌的质量分数为6.5%)作阳极进行电解。
当阴极有32g铜析出时停止通电。
若溶液的体积变化可以忽略不计,则电解后硫酸铜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B.
C. D.
1.将两个铂电极插入500 mL CuSO4溶液中进行电解,通电一定时间后,某一电极增重0.064 g(设电解时该电极无氢气析出,且不考虑水解和溶液体积变化)。
此时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约为(MCE90.29) ( A )
A. 4×10-3 mol / L
B. 2×10-3 mol / L
C. 1×10-3 mol / L
D. 1×10-7 mol / L
2.电解H2O与D2O的混合物,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共生成气体33.6 L(标准状况),其质量为18.5 g。
则该混合物中H2O与D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B )
A. 1∶3
B. 3∶1
C. 2∶5
D. 2∶1
3.用惰性电极电解1 L 4 mol / L CuSO4溶液时,在电路上通过0 5 mol电子后,发现电极接反了,纠正后又通过1 mol
电子,此溶液中[H+]是(假设溶液体积不变化)( B )
A. 1.5 mol / L
B. 1 mol / L
C. 2 mol / L
D.3.5 mol / L
4.用石墨电极电解CuSO4和KNO3的混合溶液500mL,经一段时间电解后,两极都得到11.2L气体(标准状况下体积),则此混合液中硫酸铜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 )
A. 0.5 mol / L
B. 0.8 mol / L
C. 1 mol / L
D. 1.5 mol / L
5.a、b、c三个烧杯分别盛CuCl2、KCl、AgNO3三种溶液,均以铂作电极,将它们串联起来电解一段时间后,测得电极总共增重2.5g ,这时产生有色气体与无色气体的体积比是(相同条件下的气体体积,且不考虑气体在水中的溶解) ( B )
A. 1∶1
B. 4∶3
C. 3∶4
D. 4∶1
6.用Pt作电极,电解串联电路中分装在甲、乙两个烧杯中的200mL0.3mol/LNaCl溶液和现300mL0.15mol/L的AgNO3溶液,当甲中产生0.56L(标准状况)Cl2时停止电解,取出电极,将两杯溶液混合,混合液在室温下的pH为(设混合后总体积为500mL,且所产生的Cl2全部逸出)()
A . 2 B. 7 C. 11.7 D. 12
7.以铁为阳极,铜为阴极对足量的NaOH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得到了2molFe(OH)3固体,消耗水的物质的量为
A. 2
B. 3
C. 4
D.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