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适应性训练
- 格式:doc
- 大小:213.00 KB
- 文档页数:7
九年级(上)语文适应性测试卷温馨提示:1、全卷满分150分(含书写分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共6页;共有26道题目。
2、答案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做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3、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一、全卷书写(3分)二、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6分)1、给文中空格处的拼音写出汉字。
(4分)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在路边;在屋脊;在树sh āo(①);一摊摊积雪被阳光反射着;一片晶莹;目不xiá( ② )接。
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 cī(③)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石拱桥的栏杆和桥洞在淌水;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从石缝中shèn(④)出来;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
2、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短语填空(只填序号)(3分)平视是一种严肃的人生态度;是不带色彩的客观;是超越功利的公正;是抛却杂念的单纯。
但并非人人都可做到。
平视;需要心的正直与坦荡;平视;需要情的(①);平视;需要识的(②);平视;需要度的(③)。
A、广博与深邃B、准确与合理C、纯洁与高尚3.下面文段中有两处语病;请根据要求提出修改意见。
(3分)①望着那一轮明月;我不由得想起苏轼那流传千古;路人皆知的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②但是;这个世界上还有战争;还有离乱;还有贫穷;还有灾难……③想到这些;我的心长时间久久不能平静。
修改意见:第①句中有一个词使用不当;这个词是▲;应该改为▲。
第③句犯了重复累赘的毛病;应该删去▲。
4.按要求填空。
(①至⑤小题必做;⑥、⑦两小题任选一小题做......)(8分)①▲;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②八百里分麾下炙;▲。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③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④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鸡犬相闻。
初三语文适应性练习题在初三语文的学习过程中,适应性练习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做这些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下面是一些适应性练习题,希望同学们可以认真思考并尽力完成。
1. 下面的句子选自《红楼梦》,请按要求完成题目。
(1)“青埂峰听声底事,两厢情愿恐时费。
”请解释其中“青埂峰听声底事”的意思。
(2)为什么作者要使用“两厢情愿恐时费”这句话?(3)请根据这两句话中的意思,描述你对阿凤和邢岫烟这两个人物的印象。
2. 根据所学课文和单词表,填写适当的成语或词语。
(1)喻指过早地亮出真心,显露出自己的情感。
(2)形容价值很高。
(3)比喻编造谎言。
(4)指尘世间的痛苦和忧患。
(5)指人心迷茫,流于虚妄。
3. 请你以“陌生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或者想象来写。
4. 阅读以下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北京的冬天非常寒冷,街头巷尾都是厚厚的积雪。
小明家楼下的公园是个热闹的地方,不论是老人还是小孩,都喜欢在这里消磨时光。
小明和妈妈经常在公园散步,一起欣赏着飘舞的雪花,感受着寒冷的空气冲击着脸颊。
在一个晴天的下午,小明和妈妈正享受着阳光的温暖,突然,一只小狗出现在他们面前,它正无助地哀叫着,四肢冻得发抖。
小明立刻心生怜悯,他用围巾给小狗裹了起来,并用自己的手暖着它。
他的妈妈随即拨打了救助电话,很快就有人过来照料这只小狗。
小明和妈妈微笑着看着小狗获得了帮助,并感到由衷的欣慰。
(1)请用三个词概括这个故事的内容。
(2)为什么小明会充满怜悯之情?(3)你认为小明和妈妈的行为有何意义?5. 根据所学课文,回答问题。
在《论语》中,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请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说明。
以上是初三语文适应性练习题,希望同学们可以认真思考并尽力完成。
希望这些练习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语文水平。
加油!。
大安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语文试卷共8页,包括三道大题,共26道小题。
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题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8分)学校开展“寻踪美丽中国,领略中华文化”研学活动,请你参与。
[第一站]寻山水之诗下面是同学们研学时所说的诗句,请你补充完整。
(6分,每句1分) 1.见南山,陶渊明借“山气日夕佳,①”(《饮酒(其五)》)表现闲适恬淡的心境;望泰山,杜甫用“②,③,(《望岳》)表现登上高峰的决心。
王湾行舟江上,用“④,⑤”(《次北固山下》)表现长江的辽阔宽广、波平浪静;曹操东临沧海,用“⑥,山岛竦峙”(《观沧海》)表现大海的壮阔。
诵读诗歌,玩味意象,便能体会诗人寄寓其中的万种情思。
[第二站]觅黄河之根请你帮助完成"黄河之旅”宣传材料的整理。
(12 分,每小题2分) 资料一:黄河的告白五千年很长吗遇见你们一一黄皮肤的华夏子孙之前,我已经在世界的东方流浪了上百万年。
我跨越山河,向着天地的中央一路奔流。
辽阔的中原,四季交替,万物生长。
我放缓了脚步,看见你们从地平线走来。
你们有智① (慧/惠)的眼睛,你们有充满力量的双手,你们从日月星辰的轨迹里发现春耕冬藏的秘密口而我,我有水,我用我的全部滋养你们的每一颗种子。
黄色的波涛,黄色的土壤,黄色的面孔,我们拥有相同的基因,你们叫我——母亲。
你们在我流淌的土地上收获丰② (莹/盈),努力生长。
我延伸出龙的模样,与你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一一中华。
那一夜,华夏的火种照亮了世界,又温暖了我。
从此,我不再是一条孤独的河流。
2.给加点字注音,在方框处填写标点,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春耕冬藏cáng 逗号B.春耕冬藏zàng 逗号C.春耕冬藏cáng 分号D.春耕冬藏zàng 分号3.根据语段内容,在①②处填写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A.①慧②盈B. ①惠②盈C.①惠②莹D. ①慧②莹4.同学们就这段文字的朗读方式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甲]文段开头用设问句“五千年很长吗”,引人思考,让人感受黄河的源远流长,应该用高亢的声音读出刚劲有力的感觉。
一、(26 分)5、语言运用一一填入横线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春联,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枝奇葩,它发自千人之心,出自万人之手,各展其才,各显千秋,豪放,婉约,祖犷,细腻,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A.如旭日喷薄似风拂杨柳如小桥流水若大江东去B.若大江东去如小桥流水如旭日喷薄似风拂杨柳C.如小桥流水似风拂杨柳若大江东去如旭日喷薄D.似风拂杨柳如小桥流水如旭H喷薄若大江东去6、语言运用一一提取下列句子的主要信息,正确的一项是()3分年老的母亲欣慰地看到使人陶醉的绚舶灿烂的秋色和令人兴奋的欣欣向荣的景象让很久没有回家的儿子忍不住哼起了那久违的家乡小调。
A.灿烂的秋色和欣欣14荣的景象让儿子哼起了久违的家乡小调。
B.母亲看到灿烂的秋色和欣欣14荣的景象。
C.秋色和景象让儿子哼起了久违的家乡小调。
D.母亲看到儿子哼起了久违的家乡小调。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1)腼腆(2)胜券在握(3)松chi (4)nidn轻怕重________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 ■A.事实证明:公众尽管对春晚仍有各种意见和看法,但30多年形成的文化传统仍在延续,公众仍然有较强的期待和关注。
B.去年入冬以來一场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雾霾,不同程度地影响华北到东南沿海、甚至是西闹地区的多个省份。
C.2014年的贺岁片,票房之争胜负未定,广告收入却己排好座次,冯小刚作品“私人订制”超过八千万元居榜首。
D.2014年,M内将有超过60场各类马拉松赛事,“马赛”井喷,到底是供不应求呢?还是跟风作秀呢?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0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延迟退休年龄,客观上有助于缓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扶养。
B.参加山西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的省人大代表杨蓉建议,应在屮小学生校服上增添明显的反光标志,避免交通胃不再发生。
C.在天气、气候等自然物对人类的“恶作剧”甚至“报复”面前,唯有怀着敬畏之心, 节制自己的行为,善待自然,才能趋利避害。
备战2024年新中考语文适应性考试模拟卷·湖南卷第八模拟一、积累与运用(20分)“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
读书会让你知识渊博,气韵优美。
学校九年级开展“走进经典”读书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小语对九年级上册重点字词进行了归纳,请选出下列选项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冠(ɡuàn)冕星宿(xiǔ)中(zhònɡ)伤不省(xǐnɡ)人事B.亵渎(dòu)拮(jié)据箴(jiān)言孜孜(zī)不倦C.拜谒恣睢瞥见宽宥D.彬彬有礼歇斯底里娇揉造作走投无路2、下列是同学们在作文中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文老师时常说,我教了大半辈子的书,字典还常备案头。
勤查字典是消灭错别字的不二法门,舍此别无捷径。
B.辩论赛上,一向善于表达的小语同学,围绕主题抽丝剥茧,侃侃而谈,让对方辩手山穷水尽,无言反驳。
C.闻一多先生是最刚烈的勇士,却也有最柔软的心肠,孩子们写给他的每封信他都会郑重其事地对待。
D.在全区乒乓球比赛中,我们都相信比赛到了最激烈的时刻,小语同学也能鸠占鹊巢拿到冠军!3、下列句子来自学生作文,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用事实论据时,不需要详细记叙事件本身,而要通过概括叙述以及对论据的分析,建立起材料与观点的联系。
B.今天的研学活动,全班同学各司其职,没有一个不是表现不精彩的。
C.作为张家界是举世闻名的旅游城市,提高城市品味势在必行。
D.运动员们在比赛中顽强拼搏,我们的班级积分大约保持在年级前三名左右。
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表达不恰当的一项是()A.水南山北为“阴”,水北山南为“阳”。
如“达于汉阴”中的“阴”就指汉水的南部。
B.“记”是一种文体,可以记人和事、山川名胜、器物建筑等,写法上大多以记叙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属于散文的范畴。
如《小石潭记》《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
C.仁,应用范围较广,表示亲善,仁爱,也作敬辞,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
初三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一、积累和运用(共六小题,计17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倒坍.tān蓦.然mò虐.待nüè锲.而不舍qìB.焦灼.zhuó稽.首qǐ酷肖.xiào 遍稽.群籍jīC.绮.丽qí炽.痛chì蓬蒿.hāo影影绰绰.chuòD.蘸.zhàn水涟漪.yī阻遏.è吹毛求疵.c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狂澜弥漫酣然入梦迟疑不绝B、祈祷烦燥万籁俱寂千山万壑C、箫索惘然中流砥柱一视同仁D、窥视琐屑神色张皇根深蒂固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古诗文里着古典的语言、古雅的文采、古朴的情怀、古奥的……谁能穿透历史的冰层,古诗文的领域,寻觅到汉语的,哪怕只取一瓢饮,也足以让他拥有不同凡响的语文功力。
A.隐藏理想侵入美味佳肴B.封存心绪踏入琼浆玉液C.蕴藏思绪潜入奇珍异宝D.蕴藏思想潜入源头活水4.经典诗文默写(6分)(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2),齐鲁青未了。
(杜甫《望岳》)(3)四面竹树环合,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柳宗元《小石潭记》)(4)野芳发而幽香,(欧阳修《醉翁亭记》)(5)子曰:饭疏食饮水,,仁在其中矣。
(《论语》)(6),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诸葛亮《出师表》)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3分)①带着《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期盼,奥运圣火传回到中国境内。
②欢腾的人群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来拥抱和迎接圣火。
③在一片火红色的人海中,一名英姿飒爽的香港青年高举“祥云”火炬,开始了圣火在中国境内的传递。
(1)第①句中有一个标点使用错误,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横线上。
(1分)(2)第②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分)(3)请写出第句划线部分的主干。
秘密★启用前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训练语文试卷(本试题卷共8 页,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0分)学校开展“君子自强不息”综合性学习活动,小强和小文的自强表现在勤思苦学上,邀请你参与。
1.(3分)小强写了下面一段文字,请你回答。
一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泄万里。
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重山叠嶂,绝壁断yá,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俊。
民族生命的进程,其经历亦复如是。
★根据上下文内容,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文中的空白处()A.声势浩大B.波浪滔天C.浩浩荡荡D.浩如烟海★给画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曲折()断yá ()★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改为改为2.(2分)春节即将来临,小文关于对联的调查做了个统计表,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从表格中得出的结论。
(包括标点,50字以内)是否关注过对联对联能否增加节日气氛贴对联是否能弘扬传统文化是否知道上下联怎么贴是182能184是164是28否26否15否26否1623.(2分)小强在学校组织的“阅读,遇见更美好的自己”主题活动中,写了一段读书心得,其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这学期我读了不少诗歌、小说、散文和文学作品,《繁星·春水》让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小王子》让我明白了爱就是责任,《我与地坛》让我理解了生命的意义……★为了避免以后自己不懈怠,我已制订好新的读书计划。
修改★:修改★:4.(3分)小文梳理了常见的含“绿”字词语,绘制了下面的词义演变地图,请你:(1)根据词义,将“植绿护绿”“绿色通道”“绿色出行”填入下图ABC处恰当的位置。
初三语文适应性练习2020.5.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8分)①不义而富且贵②风正一帆悬③随君直到夜郎西④便引诗情到碧霄⑤非淡泊无以明志⑥无可奈何花落去⑦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3分)羁绊宽宥销声匿迹3.(3分)C4.(3分)A5.(3分)B二、阅读与赏析(共50分)(一)(5分)6. (2分)红孩儿;铁扇公主不肯借芭蕉扇给孙悟空。
7.(3分)(1)江州劫法场(1分)(2)动作描写或视听结合;形象地写出李逵的勇猛、讲义气(或忠心)。
(2分)(二)(12分)8.(2分)B 9.(2分)C10.(4分)①许:赞许、称赞。
②笞:鞭打,用竹杖打。
③绳:约束,制裁。
④俟:等到。
11.(2分)①这些人如果不能用贩卖私盐来养活自己,将来一旦像蜂群一样聚集起来成为盗寇,那么就会成为很大的祸患。
(苟、活、蜂、患,句子通顺)(2分)②傅先生是天下很有才德的人,我尚且不能和他成为朋友,你是什么样的人,怎么敢直呼他的名。
(尚、得、名、判断句式)(三)(6分)12.(1)“催”字运用拟人手法(1分),写出了树色将寒气催赶而来,营造了寒气逼人的气氛,(1分)表达出诗人送别时的悲秋难抑,黯然神伤的心情。
(1分)(2)抒发了诗人离别的不舍、伤感;对朋友路途和京城生活的担忧、关切;对朋友殷切的勉励和嘱托。
(四)(5分)13.(2分)举例子,具体准确地说明细菌彼此之间是通过一种独特的化学语言进行交流的。
14.(3分)A(五)(7分)15.(2分)中国文学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
16.(3分)第②段论述了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要从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入手,第④段论述了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更体现在对民族意志的锻造上。
两段是递进关系,所以不能调换。
(或第②段和第④段的内容与第①段中“它不仅对个人品行养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对我们民族意志的锻造,起到价值观的奠基与导引作用”的句子相对应。
)17.(2分)举例论证,具体地论证了“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的视野与思维,足以在高度肯定历史人物的同时,对其当代意义予以重新阐释”的观点。
2024年福州市初三语文适应性练习(全卷共7页,三大题,19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3 分)1. 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8 分)山水是诗人与自我的身心联结。
“采菊东篱下,①”是陶渊明的超然洒脱;“深林人不知,②”,是王维的宁静淡泊;“野芳发而幽香,③”,是欧阳修与民同乐的自得。
山水是传递友人间情谊的媒介。
“庭下如积水空明,④,盖竹柏影也”,是苏轼与张怀民相约月下漫步的同病相怜;“⑤,⑥”,是岑参伫立雪地目送武判官的怅惘与深情。
山水还是诗人心系家国的自白。
“国破山河在,⑦”,是杜甫身处乱世的沉郁;“山河破碎风飘絮,⑧”,是文天祥被俘后目睹凄凉之景、深感国事衰微的哀恸。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9 分)2023 年9 月23 日,杭州亚运会主火炬在万众①(zhǔ)目中点燃,“数字火炬手”身披良渚文化图腾,踏浪而来,惊艳世界。
这一创意,②(zhāng)显着传统与现代的()、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也让数字人再度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
如今,数字人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如火如③(tú)。
这些取材于传统文化的数字人,不仅有着()的“外表”,还兼具着文化和艺术的“灵魂”。
这些数字人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打开了新的方式。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文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3 分)(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A.激荡演绎栩栩如生B. 激荡演变熠熠生辉C.动荡演绎栩栩如生D. 动荡演变熠熠生辉(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 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这些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的数字人,打开了新的方式。
B. 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数字人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打开了新的方式。
C. 这些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的数字人,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打开了新的方式。
八年级语文质量检测试卷2010年12月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或书写没有错误....的一组是()(2分)A.端详蔫(niān)巴无精打采B.狼籍晕(yūn)眩故弄悬虚C.蹊跷瞭(liáo)望莫名奇妙D.愠色倔(j uè)强无与论比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爸爸动脉硬化,两只手会情不自禁....地抖动起来。
B.号声一响,老师一声“立正”,如潮似浪的操场,顿时万籁俱寂....。
C.骇人听闻....的校园伤害事件一再发生,提醒我们同学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D.办案人员循循善诱....地审问犯罪嫌疑人,取得了宝贵的办案线索。
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4分)①不可久居.②积水空明..一钱..③布袍缓带..④橫索4.根据课文默写。
(10分)①五岭逶迤腾细浪,。
②,恨别鸟惊心。
③商女不知亡国恨,。
④,铁马冰河如梦来。
⑤人生自古谁无死,。
⑥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⑦角声满天秋色里,。
⑧落红不是无情物,。
⑨送别朋友远行,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方能表达一种豪迈的情怀。
5.名著阅读:(6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国籍),小说的主人公是,在他身上体现的人格特征是。
二、阅读与赏析(共36分)(一)(3分)山中与幽人对酌李白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6.对这首诗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此诗开篇就写当筵情景,盛开的“山花”更增添了环境的幽美。
B.次句接连重复三次“一杯”,不但极写饮酒之多,而且极写快意之至。
C.“我醉欲眠卿且去”一句表现出诗人不拘礼节、自由随便的态度。
D.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与友人酒后分别时难舍难分的愁苦之情。
(二)(11分)唐子西云:“诗初成时,未见可訾(zǐ,抵毁,指责)处,姑置之。
明日取读,则瑕疵百出,乃反复改正之。
隔数日取阅,疵累又出,由改正之。
如此数四,方敢示人。
”此数言,可谓知其难而深造之者也。
诗改一字,界判人天。
齐已《早梅》云:“前村深雪里,昨夜几枝开。
”郑谷曰:“改‘几”为‘一’字,方是早梅。
”齐乃下拜。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3分)(1)姑置.之( ) (2)如此..数四()(3)方敢示.人()8.请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文段中郑谷认为“改‘几’为‘一’字,方是早梅”为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文段与作诗有关,相信它对你的写作也有一定的启发。
请把你的收获写下来吧。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万里长城的构造(9分)①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最伟大的工程。
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惊人毅力,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技术的伟大成就。
②城墙的构造,在明朝以前,大多是土筑或石砌的,明朝长城则大都用砖、石砌筑,在工程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现已明朝所筑的居庸关至八达岭这一段长城为例,来说明它的构造。
③墙身是城墙的主要部分,平均高度约7.8米,山冈陡峭的地方比较低一些,平坦的地方比较高一些。
城墙内部比较低,外部比较高。
墙基平均6.5米宽,顶部只有5.8米。
墙身内部的一面,每隔不多远就有一个券门,有石梯通到墙顶上,守城士兵可以由此上下。
墙身都是用整齐的条石砌成的,内部填满泥土石块,非常坚实。
④城墙的顶部,用三四层砖铺砌而成,面上一层是方砖,用石灰砌缝,砌得十分平整坚实,野草都很难生根滋长。
陡峻的地方砌成梯道。
墙面宽约4.5米,可容五马并骑,十行并进。
靠内部的一面,用砖砌成高约1米的宇墙(城墙上所筑小墙)。
靠外的一面则用砖砌成高近两米的垛口。
⑤每个垛口的上部有一个小口,叫做瞭望口。
垛口的下部有一个小洞,叫做射洞,是用来射击敌人的。
城墙墙面还有排水沟和吐水嘴等设备。
⑥城墙上每隔大约半里,有一个凸出墙外的台子。
这种台子分作两种:一种叫做墙台,台面与城墙顶部高低差不多,只是凸出一部分于墙外,外边砌有垛口,台上还有遮避风雨的简单房子。
这种台子是巡逻放哨用的。
另一种叫做敌楼,分上下两层,下层有许多砖砌的小房间,可容10余人住宿,上层有射击和守望用的垛口。
敌楼上还有燃放烟火的设备。
⑦烽火台也称作烽堠、墩堠、狼烟台、烟墩等,是专为传递军情用的。
遇有敌情,白天燃烟,夜间放火。
形式是一个单独的台子,大多建筑在山顶上。
台上有一个高架子,上面挂着一个笼子,笼子里头装着干柴枯草。
发现敌人来犯,就点燃它,发出火光作为信号,这叫做“烽”。
另外还堆积着许多准备燃烟用的柴草,叫做“燧”。
白天燃燧,夜里点烽。
据说..当时曾用狼粪来作燧,因为狼粪的烟可以直上云霄,远处容易看见,所以又称烽火台为狼烟台。
⑧登上八达岭长城的高处,可以清楚地看到长城的结构。
它总是外侧高险,有的地方下临绝壁。
在当时的军事条件下,来犯之敌要想循着险峻的山势攀登到长城脚下,再无依无傍地进行仰攻而破城取胜,几乎是不可能的。
11.根据全文,说说选文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长城的构造?(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选文第⑥段主要运用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选文第⑦段中加点的“据说”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第一声喝彩(13分)①我家附近有户带院子的普通住家,女主人拖儿带女,有点早衰。
她家的院子里种满了花,有时女主人就采些插在一个水桶里在门口出售。
我曾在那儿买过大红的康乃馨、黄色的玫瑰,她把花束递过来时,我都能看见她那双粗糙的花农的手。
②有一天黄昏,我路过那儿,看见院子里有两株玫瑰开得实在灿烂。
它们的花瓣红得像火焰,我指着它们说想要。
女主人摇摇头,说每年最好的两朵玫瑰她都要采摘下来寄给远方的两个女儿。
女主人的丈夫是个老实巴交的人,他絮絮叨叨地埋怨妻子太落伍,认为还不如卖掉实惠,寄一包玫瑰花瓣给女儿毫无意义。
可女主人执拗地摇摇头,眼里却闪过与年龄不相称的羞怯。
③翌日清早,我又路过那个鲜花盛开的院子,女主人正守着那两枝挑出的红玫瑰,一脸慈爱,那种真情流露有一种晶莹剔透的美丽。
我忍不住告诉她:我被感动了,我正在心里为她喝彩。
④女主人很吃惊,微微开启的唇中没说出一个字,连老花眼镜滑下来也没发现。
然后,她再见到我时,眼里充满亲切的神情,有一次她一定要送我一束黄玫瑰,说:“从来没人这么说过我。
”我回家把玫瑰数了数,一共十朵,我把其中的一朵送给楼下的漂亮女孩,剩余九朵插入花瓶。
那九朵玫瑰代表着我内心的祈盼:让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地久天长的喝彩声。
因为我深知,第一声喝彩对一个人意味着什么。
⑤在生活的长河徜徉,谁都会有拿不准的时候,感觉自己没分量,快被命运冲走,若是此时传来一声振奋的声音,也许这个人就会成为一座大山。
也有人将人生比作球赛,若两旁没有真诚的喝彩,这场球赛如何精彩得了!记得我在念初中时有过一个同桌,她牙齿长歪了,说话爱像男生那么骂骂咧咧,打蚊子像拍手一样劈啪作响。
我不喜欢她的粗鲁,我们两个有过相互肩碰肩坐着却有半个月没开口说话的记录。
⑥在一次作文评比中,我的一篇精心之作没评上奖,名落孙山,我为此心灰意冷,带着一种挫折感把那篇文章撕成碎片。
这时,我那位假小子同桌忽然发出愤怒的声音,她说那篇文章写得很棒,谁撕它谁是有眼无珠。
⑦她其实是说反话在表示对我的喝彩。
那是我写作生涯中的第一位喝彩者,那一声叫好等于拉了我一把,记得当时我流出了泪水。
⑧那位同桌后来仍然常常带着好战的脾气,我俩也时常有口角,相互挑战,耿耿于怀。
然而我至今难忘这个人,因为她的第一声喝彩就像一瓢生命之水,使我心中差点枯萎的理想种子重新发芽、开花、结果。
而且,当我回首往事时,都会遗憾为何当时不待她更温和一些,因为她是我生活中的一道明媚的阳光。
⑨也时常有人跑来谢我,说是我的某一句肯定的话,使之眼前豁然一亮。
其实,我早忘了我为其喝彩过。
不过,那也无妨,当我们看到别人生命中的亮色,不妨就大声喝彩。
这样不仅使双方变得完美,生活充满爱,也使我们心灵变得博大,因为只有诚实而又热忱的人才会由衷地为别人喝彩。
14.文章写了两次喝彩,请分别概括这两次喝彩。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根据全文,说说“第一声喝彩”有什么含义?“第一声喝彩”对一个人到底意味着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如何理解“她是我生活中的一道明媚的阳光”在文中的含义?(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文章有些语句优美,有些语句富有哲理,请选择一句你认为写得美的或富有哲理的语句,将它工整地抄写.....下来,再评点一下,说说它好在哪里。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作文(40分)18、请以“拥抱_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600字八年级语文质量检测答题卷一、积累与运用:(24分)1、()(2分)2、()(2分)3、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4、默写:(10分)5、名著阅读:(6分)二、阅读与赏析(36分)(一)(3分)6、()(二)(11分)7、8、9、10、(三)(9分)11、12、13、(四)(13分)14、15、16、17、三、作文(40分)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A2、C 3-4略5、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保尔自我现身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顽强坚韧的意志6、C7、(1)放置、放下(2)像这样(3)给……看8、第二天拿出来读一读,就发现毛病很多,于是反复修改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