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全六册一词多义2013年附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28.00 KB
- 文档页数:7
1、安:1、怎么(如: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2、卑:1、身份低微(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3、备:1、周全、详尽。
(如: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
(如: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
(如: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被:1、同"披",穿(如: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5、鄙:1、鄙陋、目光短浅(如:肉食者鄙《曹刿论战》)2、出身鄙野(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毕:1、全部(如:群响毕绝《口技》)7、薄:1、迫近,接近。
(如: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
(如: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8、策:1、马鞭。
(如: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
(如: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
(如:策勋十二传《木兰诗》)9、长:cháng1、长度。
(如: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
(如: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
(如: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
(如: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排行最大(如:木兰无长兄(《木兰诗》)6、zhǎng,头领。
(如: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1、相当、配合(如:不能称前时之闻《伤仲永》)2、称赞(如:先帝称之曰能《出师表》)11、诚:1、的确,实在(如: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2、果真(如: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陈涉世家》/《隆中对》)12、驰:1、骑(如:愿驰千里足《木兰诗》)2、驱车(追赶)(如:公将驰之《曹刿论战》)13、出:1、发、起(如:方其出海门《观潮》)2、来到(如: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观潮》)3、产生(如:计将安出《隆中对》)14、辞:1、推辞(如: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劝学》)2、语言(如:未尝稍降辞色《送东阳马生序》)15、次:1、编次。
(如: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初三语文知识点总结一词多义
初三语文知识点总结关于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
忽啼求之:代词,指书具并自为其名:代词,自己的并自为其名:题上
借旁近与之:代词,指仲永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代词,仲永的卒之为众人:成为
邑人奇之:代词,指这件事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代词,代诗的
或以钱币乞之:代词,指仲永的`诗其受之天也:代词,代他的
贤于材人远矣:比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被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见往事耳:了解
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
蒙辞以军中多务:用
像这种一词多义是同学们最难记住的,平时遇到一个就记一个,时间久了就会记全了。
初中语文一词多义1、安①怎么1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怎么) 《木兰诗》2 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 《马说》3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怎么) 《陈涉世家》4 君谓计将安出?(怎么) 《隆中对》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怎么)《庄子故事》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怎么)《庄子故事》安得广厦千万间。
(如何)《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②哪里1 多歧路,今安在?(哪里) 《行路难》2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哪里)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③1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安逸)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养) 《曹刿论战》2、本1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原来) 《出师表》2 此之谓失其本心(天性,天良) 《鱼我所欲也》3 庄子曰:“请循其本”(根本,本源)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4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本来) 《愚公移山》3、鄙1 先帝不以臣卑鄙(见识短浅) 《出师表》2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曹刿论战》4、毕1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全、都)《口技》2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完毕)《送东阳马生序》3 吾与汝毕力平险(都、全部)《愚公移山》4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全,都)《口技》5、兵①士兵1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士兵)《陈涉世家》2 行收兵(士兵,兵员)《陈涉世家》3 沙场秋点兵(士兵)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②军队4 可汗大点兵(军队)《木兰诗》5 乃令符离人葛英将兵徇蕲以东(军队)《陈涉世家》6 沙场秋点兵(军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③兵器、武器7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武器,军备)《出师表》8 兵革非不坚利也(兵器、武器)《得道都多助失道者寡助》9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兵器、武器)《得道都多助失道者寡助》10 料知短兵敢接(兵器、武器《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11 兵戈既未息(兵器、武器,代指战争)《羌村三首之三》6、病1 病树前头万木春。
粤教版必修一至五文言文复习资料(一词多义)一、指出下列句中多义词的意义【将】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一瞬曾不知老之将.至(王羲之《兰亭集序》)【故】靡室靡家,玁狁之故.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以】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以.尔车来,以我贿迁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相】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
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谢】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见】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
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为】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时人伤之,为诗云尔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遣丞为媒人,主薄通语言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陶渊明《桃花源记》)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王羲之《兰亭集序》)不足为外人道也(陶渊明《桃花源记》)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宫中府中,俱为一体(诸葛亮《出师表》)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兰亭集序》)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后一个意思是“做”)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此可引申译为“残留的”)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遣】为仲卿母所遣(休,即女子被夫家赶回家,动词)县令遣媒来(派,动词)十七遣汝嫁(送,动词)【施】徒留无所遣(用,动词)留待作遗遣(施舍,赠送,动词)【复】红罗复斗帐(双层的,夹层的,名词)便复在旦夕(回答,答复,动词)幸复得此妇(又,再,副词)【会】会不相从许(当,决,副词)于今无会因(相当,聚会,动词)【自】我自不驱卿(本)本自无教训(本)自可断来信(即)葳蕤自生光(自然)自名秦罗敷/自名为鸳鸯(其)好自相扶将(亲自)物物各自异(助词,无义)举止自专由/那得自任专/不图子自归(自己)【一】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2013中考语文复习资料及要点:一词多义解
释
中考即将来临如何最好最好的冲刺呢?为了让同学们能更好的综合资料进行复习,中考站帮大家整理了各种复习资料,供大家学习参考。
祝愿各位亲能考到最理想的学校。
把①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②把酒临风(a动词:端,持b动词:端起、端着)
白①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③往来无白丁(a动词:使露出白色b形容词:白色c白丁:指没有学问的人)
悲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②余悲之(a动词:悲伤b动词:同情)
备①众妙毕备②前人之述备矣③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a动词:具备b形容词:详尽、完备、周全c动词:准备d防备) 比①其两膝相比者②比肩继踵而在③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a动词:靠,挨着b动词:比较,比起c动词:等到)
鄙①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②肉食者鄙③先帝不以臣卑鄙(a名词:边远地区b形容词:鄙陋、庸俗、浅陋c形容词:粗俗、知识浅陋)。
初中词语解释知识点:成语汇编(第六册):舍生取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
(舍生而取义者也。
——《鱼我所欲也》)·箪食壶浆:(老百姓)用箪盛了饭,用壶装了汤来欢迎他们所拥护的军队。
后来用以形容军队受欢迎的情况。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隆中对》)·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
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再衰三竭:形容士气低落,不能再振作——(《曹刿论战》)·辙乱旗靡:车迹错乱,军旗倒下。
形容军队溃败——《曹刿论战》·三顾茅庐:东汉末,刘备三次往隆中(山名,在今湖北襄阳)聘请隐居于草庐的诸葛亮出来帮助打天下。
后用来指诚心诚意再三邀请或访问。
(《出师表》)·妄自菲薄:不知自重,轻视自身价值。
(《出师表》)·见贤思齐:看见有道德,有才学的人,就想向他学习,向他看齐。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十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于别人。
——《论语十则》·任重道远:担子重,路途远。
比喻肩负的责任重大且经过长期艰苦努力。
——《论语十则》·成人之美:成全别人的好事,或帮助别人做成好事。
——《论语十则》·舍生取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
(舍生而取义者也。
——《鱼我所欲也》)·无可奈何花落去:奈何:如何,怎么办。
意为对春花的凋落感到没办法。
形容留恋春景而又无法挽留的心情。
后泛指无法挽留逝去的事物而感到惆怅。
——宋。
晏殊《浣溪纱》·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所图。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水落石出——《醉翁亭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指站在正义方面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违背正义则必然陷于孤立。
(《孟子二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愁患害能使人奋斗而获得生存,安逸快乐使人沉迷于享乐,反而容易导致死亡。
一、请给下列词语中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1 、端:A、事情的开头;B、平举着拿;C、东西的一头;D、端正;(1)看,前端是2米多长的象牙。
(C )(2)这回,他正端坐着,听爷爷讲故事。
(D )(3)好客的主人端出食品招待客人。
( B )2 、故:A、缘故,原因;B、故意,有意;C、原来的,目的;D、意外的事。
(1)今天我故地重游,心情显得格外激动。
( C )(2)老师再三提醒同学们在活动中要注意不要出安全事故。
( D )(3)张书记反复强调今天的会议不要有无故缺席的人。
( A )3 、益:A、好处;B、增加;C、更加;D、有益的。
(1)经过一番谈话,我觉得受益不浅。
(D )(2)我们要保护益虫。
( A )(3)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
( C )(4)多参加体育活动能使人延年益寿。
( B )4 、尽:A、表示某个范围为极限,不得超过;B、达到极端;C、用力完成;D、全部用出;E、全,所有的。
(1)我用尽了方法想说服他,都没有成功。
(A)(2)我们应尽自己的义务,好好工作。
(E )(3)恩格斯竭尽全力帮助马克思。
(D )5 、生:A、果实没有成熟;B、没有经过加工的;C、生硬、勉强;D、很。
E、生长;F、产生、发生;G、使柴、煤等燃烧;H、生疏。
(1)对周总理崇敬和爱戴的思想感情已在人民心中生了根。
( F )(2)我们开始垒灶生火烧饭了。
( G )(3)写作时,对学过的词语不能生搬硬套。
( C )(4)这西瓜是生的,真难吃。
( A )6 、着:A、接触,挨上;B、感受,受到;C、燃烧。
(1)炉子着得很旺。
(C )(2)那是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
(A )(3)天气骤然变冷,你要小心着凉。
(B )7 、尽:A、完;B、达到极端;C、全部用出;D、用力完成;E、全,所有的。
(1)尽心尽力(C )(2)取之不尽( A )(3)山穷水尽( B )(4)人尽皆知( E )8 、开:A、把关闭的东西打开;B、发动,操纵;C、设置,建立;D、举行。
之: 1. 助词(zhùcí),相当于“的”。
虽有千里(qiān lǐ)之能(马说)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zuì wēnɡ tínɡ jì))脱笼(tuō lónɡ)之鹄(满井游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陈涉世家)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2. 代词,它,他,她,他们等,指代人或物或事。
昂首观之。
(童趣)又数刀毙之(狼)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或置酒而招之(五柳先生传)3. 助词,补充音节,没有实在意思。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处处志之(桃花源记)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怅恨久之(陈涉世家)公将鼓之。
之,助词,补足音节,无义。
(曹刿论战)4.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表舒缓语气。
不译。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5. 倒装标志,不译。
何陋之有(陋室铭)马之千里者(马说)宋何罪之有。
之,助词,宾语前置标志。
(公输)6. 限定关系,以。
郊田之外(满井游记)7. 去,往,到。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多助之至。
之,动词,到。
(得道多助)为:1. 因为。
项为之强。
(童趣)2. 表示被动,被。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童趣)仅有“敌船”为火所焚(观潮)山峦为晴雪所洗(满井游记)3. 对,向。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为天下唱(陈涉世家)4. 为了。
(第四声)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鱼我所欲也)5. 名词,行为,活动。
或以二者之为(岳阳楼记)6. 动词,当作,作为。
以丛草为林。
(童趣)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伤仲永)武林(wǔlín)人捕鱼为业(桃花源记)7. 动词(dòngcí),成为,变为。
卒之为众人(zhòngrén)。
(伤仲永)化为邓林(夸父逐日(kuā fù zhuī rì))8. 动词(dòngcí),是。
一词多义精华版《论语》故:温故知新/(原来的,旧的)明知故犯/故弄玄虚(故意)殆:思而不学则殆(有害)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危险)厌:学而不厌(满足)贪得无厌(满足)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信马由缰(随意)言而有信(信用)小信未孚(信用)《口技》会:会宾客大宴(适逢,正赶上)长风破浪会在时(应当)能说会道(擅长)心领神会(理解,懂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理解,懂得)施:施八尺屏障(设置,安放)无计可施(施行)毕:众妙毕备(全)群响毕绝(全)吾与汝毕力平险(全)原形毕露(全)群贤毕至(全)毕生精力(全)毕恭毕敬(十分)毕其功于一役(完成)名: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莫名其妙(说出)不可名状(说出)有仙则名:出名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着)时时而间.进(间或、偶然)又何间.焉(参与)奋:奋袖出臂(扬起,举起)奋笔疾书(扬起,举起)《桃花源记》扶:便扶向路(沿、顺着)扶危济困(扶助)救死扶伤(扶助)诣:诣太守(到)苦心孤诣(学业、艺术等所达到的程度)向:便扶向路(从前的,旧的)磨刀霍霍向猪羊(对着,朝向)足:不足为外人道也(值得)兵甲已足/丰衣足食(充足)以中有足乐者(足以)乃: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竟然)以衾拥覆,久而乃和(才)然: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但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如此,这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的样子)吴广以为然(对,正确)具:政通人和,百废具兴(通“俱”,都)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详细,详尽)志:处处志之(作标记)寻向所志(标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志向)寻: 寻向所志(寻找)未果,寻病终(不久)舍:屋舍俨然(房屋)便舍船,从口入(舍弃)《陋室铭》惟:惟吾德馨/ 惟命是从 / 惟利是图:只要劳: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劳命伤财/劳形:使……劳累《爱莲说》宜:宜乎众矣/宜多应者/事不宜迟:应当因地制宜:合适鲜:陶后鲜有闻/鲜为人知:少芳草鲜美(鲜艳)《三峡》绝:沿溯阻绝(断绝)/哀转久绝/猿则百叫无绝(消失)/绝山献多生怪柏(极)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绝)/以为妙绝(极,极点)络绎不绝(断绝)自:自三峡七百里中(在)/自非亭午夜分(如果)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从)属:属(zhǔ)引凄异(连续)/属(zhǔ)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良田美池桑竹之属(sh ǔ,类)朝:朝发白帝(早晨)/朝令夕改、朝三暮四(早晨)/皆朝于齐(朝见)/入朝见威王(朝廷)疾: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快)/必为有窃疾矣(疾病)/疾恶如仇(痛恨)/大声疾呼(急速)良:良多趣味(的确、实在)/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善良)《记承天寺夜游》念:念念不忘:时刻想着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一念之差:念头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只是)但求无过/但愿如此(只)《与朱元思书》息:望峰息心/息事宁人(平息)生生不息(停止)奄奄一息(气息)穷:千转不穷(穷尽)穷凶极恶(极度)理屈词穷(完,尽)若:若为佣耕(你)猛浪若奔(好象)不若孀妻弱子(比得上)奔:猛浪若奔/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飞奔的马)奔走相告:奔跑《马说》故:故虽有名马(因此)既克,公问其故/无缘无故(原因)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老朋友、旧交情)广故数言欲亡/明知故问(故意)食: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养)食不饱,力不足 /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 嗟来之食(食物)策:策之不以其道(鞭打)执策而临之(鞭子)策勋十二转(记录)出谋划策/束手无策(计谋、办法)等: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等死,死国可乎(同样)等量齐观(同样)公等遇雨 / 关羽、张飞等不悦(表示多数)欲: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想)从民欲也(愿望)道:策之不以其道(方法)益慕圣贤之道(主张、学说)会天大雨,道不通 / 任重而道远(道路)道听途说/行道之人弗受(道路)不足为外人道也 / 娓娓道来(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仁政)咨诹善道(道理)《送东阳马生序》益:益.慕圣贤之道(更加)增益.其所不能/延年益寿/斟酌损益(增加)香远益.清/ 老当益.壮/精益.求精/多多益善/老当益壮(更加)患: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忧虑)患.得患.失(忧虑)患.难与共(祸害,灾难)汤:媵人持汤.沃灌(热水)赴汤.蹈火(热水)再:主人日再.食(两次)再接再.厉(又一次)再而衰,三而绝(第二次)《小石潭记》以:属予作文以记之(来)以塞忠谏之路也(以致)愚以为营中之事(认为)临崩寄臣以大事(把)多以.书假余(把)不敢出一言以.复(来)以.衾拥覆 (用)以其境过清/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清:水尤清冽(清澈)以其境过清(凄清)天朗气清(清爽)《岳阳楼记》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值得观赏的景物和景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看、细看)备:前人之述备矣(详尽)德才兼备(具备)攻其不备(防备)关怀备至(表示完全)或: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而或长烟一空/或王命急宣(有时)/或以为死(有人)一:一碧万顷(都、一概)长烟一空(全)一鼓作气(第一次)微:微斯人(没有)谨小慎微/微乎其微(细小)归:吾谁与归(归依)归根结底(归结)薄:薄暮冥冥/日薄西山(迫近)妄自菲薄/厚此薄彼(轻视、看不起)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实事求是(探求)精益求精(要求)偕:宠辱偕忘/白头偕老(一起)《醉翁亭记》临:东临碣石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临渊羡鱼(靠近)执策而临之 / 把酒临风/临危不惧/如临大敌/居高临下(面对)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意: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宾客意少舒(心情)芳:野芳发而幽香(香花)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香)陈:杂然前陈(摆开)新陈代谢/推陈出新/陈词滥调(旧的)谓:太守自谓也(命名)太守谓谁(是)予谓菊(认为)《邹忌讽齐王纳谏》孰:吾与徐公孰美(谁)孰视之,自以为不如(仔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谁)修:邹忌修八尺有余(长,这里指身高)乃重修岳阳楼(修建)外结孙权,内修政理 (治理) 朝:朝服衣冠(早晨)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能谤讥于市朝(公共场合)皆朝于齐(朝见)善:王曰:“善”(好,表示同意的应答词)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善事、好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美好)京中有善口技者(擅长)《愚公移山》且:年且九十(将近)且焉置土石(况且)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尚且)许:杂然相许/时人莫之许也(赞同)安陵君其许寡人/遂许先帝以驱驰(答应)置:且焉置土石/置之度外/置若罔闻(放置)易:寒暑易节(交换)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交换)移风易俗(改变)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而戍死者固十六七(本来)彻: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彻头彻尾/响彻云霄(通)穷: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尽)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贫穷)亡:曲智叟亡以应(通“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走)国恒亡(灭亡)诚:帝感其诚(诚心)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果真)《鱼我所欲也》得:弗得则死得到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通“德”,感激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领会道:行道之人弗受道路不足为外人道也说益慕圣贤之道学说已:是亦不是可已乎停止、放弃兵甲已足已经且壮士不死即已罢了患:故患有所不辟也祸患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担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拂:蒙络摇缀,参差披拂(飘拂)行拂乱其所为(违背)入则无法家拂士通“弼”,辅佐作: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有所作为)一鼓作气(振作)属予作文以记之(写)其中往来种作(劳作)作奸犯科(做)举: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被选拔)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推荐)则: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就是)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如果)《曹刿论战》鄙::先帝不以臣卑鄙/ 肉食者鄙(见识短浅)卑鄙小人(粗俗;低下)间:时时而间进(间或、偶然)/ 又何间焉(参与)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虚报)/既加冠(戴)/万钟于我何加焉(好处)/大王加惠(给予)伐:齐师伐我(攻打)/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砍伐)属:忠之属也/ 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一类)《出师表》遗: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给予)深追先帝遗(yí)诏(遗留)以:见《小石潭记》行:性行淑均(行为)行阵和睦(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