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雄雨来》第二课时教案 试读一页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3
《小英雄雨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准确认读“晋察冀、苇絮、飘飘悠悠”等难读的词,能读好句子中的拟声词,初步感受课文语言的口语化特点。
2.练习快速、正确地阅读课文,根据每部分大意,初步学会给每部分加上小标题,并借助小标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自主品析课文的人物语言、动作描写,通过引读、分角色朗读等方法,进一步体会雨来机智勇敢、坚强不屈的英雄形象,同时感受故事语言文字的生动。
4.体会作者的写法,感受作者独特的语言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练习快速、正确地阅读课文,根据每部分大意,初步学会给每部分加上小标题,并借助小标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自主品析课文的人物语言、动作描写,通过引读、分角色朗读等方法,进一步体会雨来机智勇敢、坚强不屈的英雄形象,同时感受故事语言文字的生动。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写法,感受作者独特的语言魅力。
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上课前,老师想跟大家做一个游戏,请你根据老师大屏幕上给出的提示句子,来猜猜老师说的是谁?2.你们看,之所以大家能够猜出老师形容的是谁,是因为什么啊?(预设:因为老师形容的具体形象、抓住了他的特点)是的,你们能够通过一些动作、语言、神态。
猜对人物,这也正说明了,对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外貌等描写的重要性,通过这些描写我们就能够认识一个人物。
3.今天,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小英雄雨来(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解决词语1.你知道吗?这是我们小学阶段学的最长的一篇课文!根据序号,它分成了六部分,在预习的时候,你有没有碰到一些难读的词语,要和同学们交流的?(学生汇报)2.老师也归纳了一些难读的词,谁来读?(课件出示:yǒu lièqièkǎn qiào xuán kàng黝黑趔趄门槛刀鞘漩涡炕沿tiáo zhou jìn jì guān笤帚吆喝晋察冀还乡河鸡冠花sǎng níng推推搡搡软鼓囊囊嘟嘟囔囔咬着牙拧)指名读,全班齐读。
四下语文《19.小英雄雨来(节选)》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巩固第一课时学到的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来的机智勇敢、坚强不屈的英雄形象。
3. 引导学生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4.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他们向英雄学习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品读重点段落,感受雨来的英雄形象。
难点:理解每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1)回顾第一课时内容,提问学生雨来的基本情况及主要事迹。
(2)引出第二课时主题:深入理解雨来的英雄形象。
老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小英雄雨来》的第一课时,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
谁能告诉我雨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学生A:老师,我知道!雨来是一个勇敢、聪明的孩子,他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老师:很好,A同学回答得很全面。
那么,谁能告诉我雨来在课文中做了哪些主要事迹?学生B:老师,我记得雨来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勇敢地与敌人周旋,还利用自己的游泳本领从敌人的枪口下逃脱。
老师:B同学说得没错,这些都是雨来的英勇事迹。
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二课时,就是要更深入地理解雨来的英雄形象。
我们要通过课文的描写,去感受雨来的勇敢和智慧,去体会他的爱国情怀。
老师:现在,请大家翻开课本,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课时。
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找出描写雨来勇敢和智慧的句子,并思考这些句子是如何展现雨来的英雄形象的。
2. 品读重点段落,感悟雨来形象(1) 引导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雨来与敌人斗争的段落。
(2) 小组合作,讨论分析雨来在斗争中的表现,如语言、动作、神态等。
(3) 分享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体会雨来的机智勇敢、坚强不屈。
老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要一起品读《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一起感受雨来这位小英雄的勇敢与智慧。
首先,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雨来与敌人斗争的段落。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18课《小英雄雨来》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的1.了解小说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通过讨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团结协作精神;3.掌握小说的主旨和主要人物形象。
二、教学重点1.明白小说《小英雄雨来》的故事情节;2.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理解人物性格及行为动机。
三、教学难点1.通过小说学习爱国主义;2.帮助学生理解小英雄的形象及其行为。
四、教学准备1.准备小说《小英雄雨来》的课文;2.教师准备幻灯片或图片展示小英雄形象;3.设计小组讨论问题。
五、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师生对话引导,提出问题:你们觉得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英雄”?第二步:学习小说《小英雄雨来》(15分钟)•共同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老师讲解生字词及生词注释;•开展小组讨论,分析文章中的重要情节。
第三步:展示小英雄形象(10分钟)•展示小英雄形象的图片或PPT,让学生了解小英雄的外貌和形象;•学生发表对小英雄的看法,探讨小英雄的形象特点。
第四步: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设计讨论问题:小英雄为什么会选择冒雨送伞?•指导学生展开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和思考。
第五步:总结和提炼(5分钟)•整合小组讨论的内容,做总结归纳;•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故事主旨和英雄形象。
六、课后作业1.完成《小英雄雨来》的阅读理解题;2.以“我的小英雄”为题,写一篇作文。
七、板书设计•课文主题:《小英雄雨来》•重点词汇:英雄、伞、雨、正义•思考问题:小英雄为何要冒雨送伞?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深入了解小说《小英雄雨来》的主旨和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解决问题的勇气,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结协作能力。
《小英雄雨来(节选)》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快速默读课文,学习给课文每个部分列出小标题的方法。
2.继续深入了解故事内容,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优秀品质。
3.体会还乡河景色描写的作用。
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巩固,引出新知1.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1)回顾主要内容。
①师引导:上节课咱们初读了《小英雄雨来》,谁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②预设(课件出示):本文主要写了在抗日战争时期,雨来为了掩护李大叔,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刻画了一位机智、勇敢的小英雄形象。
(2)回顾各部分内容。
①师引导:这篇课文分成了六个部分,我们先快速默读课文,回想每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②预设(课件出示):第一部分: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十二岁的雨来最喜欢在河里游泳,他游泳的本领很高。
第二部分:爸爸妈妈把雨来送到夜校念书,在夜校雨来学会了“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第三部分:爸爸要到区上集合参加战斗,雨来为了掩护李大叔被鬼子抓住。
第四部分:雨来面对凶狠狡猾的敌人,机智地与之周旋,并且没有屈服于敌人的威胁于毒打。
第五部分:芦花村的人们以为雨来牺牲了,十分难过。
第六部分:写雨来没有死。
2.提炼小标题。
(1)师引导:这是我们上节课概括的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今天我们能不能用一句话甚至一个短语来概括这六个部分的内容呢?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二部分的主要内容。
(3)出示课件。
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十二岁的雨来最喜欢在河里游泳,他游泳的本领很高。
→游泳本领高爸爸妈妈把雨来送到夜校念书,在夜校雨来学会了“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上夜校念书(4)师引导:这是课文中用短语的形式列出的第一、二部分的小标题,把这两个小标题和我们概括的第一、二部分的主要内容比较一下,你能发现什么?(5)预设(课件出示):示例1:主要内容和小标题都概括了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示例2:小标题的语言比主要内容更加简练。
(6)学以致用,完成第三至第六部分小标题。
19 小英雄雨来(节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流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雨来的英雄事迹,体会雨来的机智勇敢。
3. 学生能够认识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能够感受到雨来勇敢机智的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学生能够明白到保护家人、保护国家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内容课文朗读与理解1. 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雨来的英雄事迹,体会雨来的机智勇敢。
生字词学习1. 学生自学生字词,理解词义。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
口语表达训练1.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课文场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生能够流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雨来的英雄事迹,体会雨来的机智勇敢。
3. 学生能够认识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难点1. 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1. 教学PPT2. 课文文本3. 生字词卡片学具1. 课本2. 笔记本3. 生字词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学生齐读课文,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二、课文朗读与理解(10分钟)1.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雨来的英雄事迹。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体会雨来的机智勇敢。
三、生字词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学生字词,理解词义。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
四、口语表达训练(10分钟)1.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课文场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2015《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故事内容,感受雨来是民族小英雄。
3、快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给课文每个部分加小标题。
4、学习简要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学习故事内容,感受雨来是民族小英雄教学难点:学习简要复述课文教学准备:课件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继续深入学习故事内容,感受雨来是民族小英雄。
2、快速默读课文,给课文每个部分加小标题。
3、学习简要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继续深入学习故事内容,感受雨来是民族小英雄。
教学难点:学习简要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一)上节课咱们初读了《小英雄雨来》,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二)这篇课文比较长,是分六个部分写的,我们快速默读课文,回想每个部分都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二、用简练的语句为六个部分写小标题。
(一)这是我们上节课概括的每部分的主要内容,同学们掌握得不错。
今天我们能不能用更简练的一句话甚至一个短语来概括这六个部分的内容呢?我们先来看看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出示课件:在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十二岁的雨来最喜欢在这条河里游泳,他会游很多姿势,其中仰泳的本领最高。
](二)哪位同学能在这个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试着用更简短的一句话或一个短语来概括这部分的内容?(学生回答:1、雨来喜欢游泳。
点拨:不错,已经很简练了,可是这部分仅仅说雨来会游泳吗?2、雨来游泳本领高。
点拨:好,既简练又概括了主要内容。
其实直接说“游泳本领高”都行。
)(三)[边板书“游泳本领高”边说]同学们概括的这个短语就好像给这部分内容加了一个题目,所以我们可以把它称为第一部分的小标题。
把这个小标题和我们概括的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比较一下,你能发现什么?[出示课件:第一部分主要内容](学生回答:1、主要内容和小标题都概括了这部分的主要内容;2、小标题的语言比主要内容更加简练。
19小英雄雨来(节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时目标快速默读课文,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体会本课中描写景色的优美句子和丰富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1.了解雨泉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2.体会本课中描写景色的优美句子和丰富的词语。
课前准备:课件、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巩固,引出新知.1.上节课咱们初读了《小英雄雨来(节选)》,谁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这篇课文分成了六个部分,回想每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3.从小标题来看,哪部分内容最能表现雨来是小英雄呢?(第四部分)4.这节课,我们继续品读课文,感受雨来的英雄形象,请大家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在复习中导入,学生一方面可以回顾课文整体内容,另一方面能使学生把握重点,及时达到能力的迁移,很快过渡到新的教学环节。
】板块二品悟语言,感悟英雄.一、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第四部分内容,画出最能体现雨来是小英雄的内容,体会为什么说雨来是小英雄,可以做批注。
先独立完成,再小组讨论。
(提示默读课文的要求)二、全班交流: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雨来是个小英雄?三、生交流谈感受,师相机评价。
(重点感悟雨来的表现)(一)预设交流一:雨来的三句话。
很多同学都关注到了雨来面对鬼子时说的话,让我们再来读读雨来说的这几句话,感受这位小英雄的勇敢和爱国精神。
(课件出示)雨来用手背抹了一下鼻子,嘟嘟嚷嚷地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虹LJL师:雨来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三句话,你体会到什么?(一)预设交流二:品读鬼子毒打雨来的片段1.鬼子是怎样的毒打啊!请你找一找描写鬼子毒打雨来动作的词语。
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是的,鬼子那么残暴,那么没有人性,也没有让雨来屈服,他仍然咬着牙没有说出李大叔的下落,他真是一位英雄。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9《小英雄雨来》第二课时(教案)2020教学内容《小英雄雨来》选自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本课时为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课文内容的深入讲解、对文中主人公雨来的英雄事迹的探讨以及对课文所传达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时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中主人公雨来的英雄事迹,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享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勇敢坚强的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1. 对文中主人公雨来的英雄事迹的理解和把握。
2. 对课文所传达的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和培养。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小英雄雨来》。
2.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3. 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上一课时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课文的主要情节,激发学生对本课时学习的兴趣。
2. 讲解课文:教师带领学生逐段阅读课文,对文中主人公雨来的英雄事迹进行深入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
3. 讨论与分享: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文中主人公雨来的英雄事迹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 情感教育:通过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所传达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本课时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小英雄雨来》第二课时2. 课文主要人物:雨来3. 课文主要情节:雨来的英雄事迹4. 课文中心思想:爱国主义精神作业设计1.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雨来的英雄事迹的短文。
2. 结合课文,谈谈你对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时的教学,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文中主人公雨来的英雄事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同时,通过讲解和讨论,学生对课文所传达的爱国主义精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受。
12《小英雄雨来》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习故事内容,感受雨来是民族小英雄。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分析、综合的能力。
3.快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给课文5、6部分加小标题。
4.学习简要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学习故事内容,感受雨来是民族小英雄.
教学难点
学习简要复述课文。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授法小组合作法
课前准备
课件小黑板作业纸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检查复习。
说说雨来怎样掩护李大叔,雨来在鬼子面前表现得怎样坚强不屈。
2.继续展示学生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
看视频,播放学乐师生精彩的导学作业。
二、新授
(一)深入阅读课文第五至第六段,理解主要内容。
指名读第五段。
提问: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芦花村的人们对雨来的死的惋惜和悲痛。
)课文是怎样来写的?
(先写了景色,以景抒情;接着写了芦花村的老人和孩子们对雨来的赞叹。
)指导朗读:“蓝色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照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
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
”“雨来是个好孩子!死得可惜!”“有志不在年高。
”
(读出老人赞叹、惋惜、悲痛的口气。
)齐读第五段。
小标题:“雨来死得可惜。
”
(二)阅读第六段:
提出阅读要求:
1.这段中哪些地方体现了雨来不仅勇敢,而且非常机智?
2.雨来没有死的原因一节,为什么放在最后?
概括段意,并加小标题。
学生阅读后,讨论以上三个问题。
(段意:雨来靠游泳脱险。
)
(小标题:“雨来没有死!”)
(三)自由阅读全文,要求:
1.找出文章的重点段。
(第四段)
2.分析围绕中心写一、二、三、五、六段的作用。
(第一段写雨来本领高,所以后来能英勇脱险,机智对敌;第二段写雨来上夜校,懂得热爱祖国的道理,所以能坚持对敌斗争;第三段写雨来掩护李大叔,因为雨来热爱祖国,所以能爱护革命干部;第五段写老乡们哀悼雨来,是从一个侧面表现雨来是个小英雄;第六段写雨来没有死,是他机智勇敢的结果。
课文的中心思想是借雨来机智勇敢地和敌人斗争的故事,讲抗日根据地儿童热爱祖国的优良品质。
课文的一、二、三、五、六段虽不是重点,但与中心有着密切的联系。
)
文章还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句子优美,词语丰富,笔法生动,文章题材的取舍和安排,前后呼应的写作方法等。
)三、练习
简要复述:雨来是个十二岁的小孩,为什么说他是个小英雄呢?请大家简要地来讲讲《小英雄雨来》的故事。
要讲清时间、地点、人物、情节——事情的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局。
时间: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天。
地点:晋察冀边区北部的芦花村人物:雨来。
事情的开始、发展:课文第三段内容。
高潮:课文第四段内容。
结局:课文第五、六段内容。
要求大家简要复述,抓住重点内容,其余简略复述。
指导重点段落的复述:回忆一下,第四段是怎么写的。
出示第四段的板书内容。
放映有关这段内容的幻灯,让学生观察幻灯内容。
各人轻声练习复述。
指名上台复述。
大家评议。
四、总结
课文借雨来机智勇敢地和敌人斗争的故事,讲抗日根据地儿童热爱祖国的优良品质。
作者管桦写下了感人至深的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小英雄雨来也成了全国少年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几十年来《小英雄雨来》一直被选入全国的语文课本,我妈妈小时候读过,我小时候也读过,现在你们也正在读。
像这样的不朽之作老师建议大家课下还要再细读,汲取各个方面的营养。
五、作业
有感情朗读课文。
把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六、板书
12小英雄雨来
雨来巧妙地掩护交通员李大叔;
意志坚强,面对敌人的哄骗、利诱和严刑拷打坚贞不屈;
利用游泳本领,机智勇敢地从鬼子手中逃脱;
抗日根据地儿童热爱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