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式行走装置的结构组成与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496.71 KB
- 文档页数:4
微型农用履带式行走装置的设计方法孙振杰;刘俊峰;李彩风;李建平【摘要】针对履带式行走装置行驶路面特性复杂多变的特点,结合农业机械实际工作情况,查阅相关文献,总结农业履带行走装置的设计思路;以农业机械的实际工作环境为背景,对履带式行走装置以及关键机构的设计、参数的确定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就履带式行走装置在水平面内的接地长度、履带宽度和轨距,驱动轮、导向轮及支重轮设计参数进行分析;同时,又要考虑履带宽度和接地长度的取值不会影响转向性能和整机尺寸.由此为农业用履带行走装置的设计提供了设计思路和方法.【期刊名称】《农机化研究》【年(卷),期】2011(033)010【总页数】4页(P55-58)【关键词】履带车辆;支重轮;橡胶履带;接地比压【作者】孙振杰;刘俊峰;李彩风;李建平【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河北保定 071000;河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河北保定 071000;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系,河北邢台 054048;河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河北保定 0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219.032.2;TH1220 引言履带式车辆具有接地面积大、接地比压小、附着性能好、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及跨沟越埂能力强等优点,多数用于复杂地形车辆。
履带式行走装置广泛用于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等野外作业车辆,工作条件相对恶劣,要求该机构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良好的行进和转向功能[1]。
现针对农业实际需要设计一种适合果园环境使用的履带式行走机械。
1 履带式行走装置的结构履带式行走装置一般由履带、驱动轮、导向轮、支重轮、托带轮和张紧装置构成。
履带与其所绕过的驱动轮、导向轮、支重轮和托带轮组成所谓的“四轮一带”,其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履带式行走机构示意图Fig.1 Sketch of track walking履带式行走装置由连接回转支承装置的行走支架通过支重轮和履带将载荷传至地面,履带呈封闭环绕过驱动轮和导向轮。
履带车结构设计
履带车是一种以履带作为行走机构的车辆。
其结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履带:履带是履带车的关键部件,通常由橡胶或金属制成。
它能够提供良好的牵引力和地面适应能力,使车辆能够在各种复杂地形条件下行驶。
履带通常由多个链环组成,链环之间通过销轴连接。
2. 车体:车体是履带车的主要承载结构,用来安装发动机、驾驶室、行走机构等组件。
它通常由钢材焊接而成,具有足够的刚性和强度。
3. 发动机:发动机是履带车的动力来源,通常使用内燃机。
发动机的功率和性能需要根据车辆的使用需求确定,一般要具备足够的驱动力和扭矩。
4. 驾驶室:驾驶室是履带车的操作控制中心,用于安排驾驶员的座椅和各种控制装置。
驾驶室通常需要提供足够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以保证驾驶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5. 行走机构:行走机构是履带车的行走装置,由履带、链轮、托轮、托板等组件组成。
它能够提供足够的牵引力和支撑力,使车辆能够在各种地形条件下行驶。
行走机构通常由液压系统或电动系统控制。
6. 悬挂系统:悬挂系统用来提高履带车在行驶和越野时的平稳
性和舒适性。
它通常包括弹簧悬挂系统和减震器,能够吸收和减少车辆在不平地面行驶时的震动和冲击。
7. 辅助设备:除了上述主要部件外,履带车的结构设计还包括各种辅助设备,如液压系统、电气系统、燃油系统等。
这些设备能够提供必要的辅助功能,如控制驾驶室内的温度、提供动力和能量等。
总之,履带车的结构设计需要兼顾牵引力、稳定性、舒适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以满足不同工作环境和使用需求。
简易履带式行走机构的设计及通过性分析吴哲,马岩*,杨春梅,李春,李虎,王海洋(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摘要:研究了国内外林间运输机械的现状,针对我国林间科学研究的需求,提出了简易履带式行走机构的设计方案,并对其在林间的通过性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林区;简易式履带;越障中图分类号:TH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953(2013)12-0014-03Design and Passage Analysis of a Simple Crawler Walking MechanismWU Zhe,MA Yan*,YANG Chun-mei,LI Chun,LI Hu,WANG Hai-yang(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Harbin Heilongjiang 150040,China)Abstract :The curre nt s ta tus o f fo re s t trans po rtatio n m a chine ry a t ho m e a nd a broa d is s tudied and a de s ig n s chem e fo r a s im ple cra wle r w a lking m echanis m ispre s e nte d in vie w of the de m a nd fo r wo o d s cience re s e arch,with the pas s a ge ca pa city o f the cra w ler wa lkingm echanis min thefores t ana lyz e d.Key words :fores t are a;s im plecraw le r;o bs ta clecro s s ing由于山区林地运输环境恶劣,我国主要还是利用畜力或人工来解决林区的生产运输问题,这大大降低了林间运输作业的生产效率[1]。
履带式挖掘机行走装置设计前言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挖掘机械是工程机械的主要类型之一,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机械化施工中。
本课题的目的是为挖掘机履带行走装置的设计提供方法和参考。
挖掘机械在工程机械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中小型、通用的单斗挖掘机的作用更为突出。
然而,我国挖掘机行业在品种、数量和技术性能方面仍需进一步提高,这对于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国防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速度有着直接影响。
履带式液压挖掘机是一种常见的土石方开挖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机械化施工中。
然而,由于其复杂的制造技术和内部结构,以及投入产出比高的特点,我国在挖掘机产品上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近年来,国产挖掘机品牌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挖掘机生产商正在崛起。
然而,国内市场仍被国外品牌占据了80%的份额,因此对履带式挖掘机的深入研究势在必行。
通过选择此课题,我们可以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工程机械知识的理解,并为我国挖掘机的具体结构设计和优化做出贡献。
同时,这也有助于培养我们的独立思考、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创新思维的能力。
特别是在方案设计、设计计算、工程绘图、文字表达、文献查阅、计算机应用和工具书使用等方面的基本工作能力。
挖掘机国内外研究现状国产挖掘机的功能相对单一,衍生产品较少。
国产挖掘机规格主要集中在30吨以下,6吨以下的规格比较齐全,形成了从1.5吨到30吨的系列产品。
然而,200吨以上的规格基本上没有国产产品,因此我国挖掘机仍处于“发展期”。
我国挖掘机企业在研发体系和试验体系建设方面仍处于初级阶段,产品的开发主要还是仿造为主,只有少数公司如山东众友自主开发了电控技术,大多数企业还在选购阶段。
节能减排、降噪安全部件的研发以及不同功能的附属装置的研发,只有个别企业才刚刚起步,大多数企业还没有涉足这些领域。
目前,我国挖掘机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核心部件如结构件、电控和液压件,以及其他部件如轴销、司机室和四轮一带等。
1 绪论1.1机器人发展概况在工业机器入问世30多年后的今天;机器人己被人们看作是一种生产工具。
在制造、装配及服务行业,机器入的应用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由干传感器、控制、驱动及材料等领域的技术进步,通过智能机器人系统首次在制造领域以外的服务行业,开辟了机器人应用的新领域,让机器人作为“人的助手”,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目前在许多领域己经进行了很大的努力来开发服务机器入系统,并力争在较大范围内使用它们。
这些机器人系统尽管有不同的应用领域,但它们所从事的工作仅限于维护保养、修理、运输、清洗、保安、救援及数据采集等方面。
机器人是一个通用的自动化装置。
国际标准化组织(1SO)的定义:“机器人是一种自动的、位置可控的、具有编程能力的多功能操作机,这种操作机具有几个轴,能够借助可编程操作来处理各种材料、零件、工具和专用装置,以执行各种任务”。
从1954年美国工程师乔治.大卫发表了《适用重复作业的通用性工业机器人》论文开始,到1962年美国联合控制公司推出第一台机器人“尤尼麦特”为止。
机器人开始在工业生产的各种场合中,起到了置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所有的机器人研究中,尤使日本的机器人研究最为突出。
现在国外大多都在致力于直立行走机器人和微型机器人的研究。
特别是注重对于机器人控制和视觉识别方面的研究。
对于行走机器人而言,最引起大多数科学家注意的是对于视觉识别方面的研究。
并且也取得了许多可人的成果。
行走机器人分很多种,不仅有直立式,还有履带式,多支点式等等。
而这里只谈谈履带式行走机器人。
履带式行走机器人是一种利用履带进行支撑机器人机体的移动机器人目前我国发展了多履带式机器人,有四条和六条履带的移动机器人。
他们的优点是转向方便移动稳定的特点,所以适合在恶劣的条件下进行工作。
1.2 履带式行走机器人概述所谓履带式行走机器人(我们这里指的是普通的履带式行走机器人)利用两条履带进行支撑机体进行移动的机器人。
它具有运行稳定,转向灵活,能够越过较小的障碍,并且承载重量较大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