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原始时期美术
- 格式:ppt
- 大小:1.83 MB
- 文档页数:33
中国美术史 知识点总第一章 原始美术一、原始陶器艺术(陶器的出现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到来陶器的出现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到来) )1、陶器的制作特点及装饰手段、陶器的制作特点及装饰手段早期早期::以实用为目的以实用为目的,,简单粗劣、种类少简单粗劣、种类少, ,第二个时期第二个时期::既有实用价值又有作为艺术品存在的价值既有实用价值又有作为艺术品存在的价值,,采用了彩绘、纹饰等装饰手段。
装饰手段。
第三个时期第三个时期::种类繁多种类繁多,,造型丰富造型丰富,,镂孔、印纹等手法的应用。
镂孔、印纹等手法的应用。
制陶工艺就是新石器时代最突出最丰富的艺术创造制陶工艺就是新石器时代最突出最丰富的艺术创造,,主要代表有主要代表有::仰韶文化的红陶与彩陶的红陶与彩陶,,马家窑文化的彩陶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的黑陶等。
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的黑陶等。
按陶器的用途可分按陶器的用途可分::饮食器、炊煮器、储藏器。
饮食器、炊煮器、储藏器。
2、我国新石器时代出土陶器的著名文化遗址黄河 上游上游::马家窑文化马家窑文化;;中游中游::仰韶文化仰韶文化;;中下游中下游::龙山文化龙山文化;;下游下游::大汶口大汶口 长江 中游中游中游::大溪文化与屈家岭文化大溪文化与屈家岭文化 下游下游下游::河姆渡文化与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与良渚文化北方地区:红山文化红山文化3、新石器时代陶器的主要类型及风格特征(风格上分黄河上游彩陶风格上分黄河上游彩陶[[仰韶、马家窑仰韶、马家窑]]、下游素面陶、下游素面陶[[大汶口、龙山大汶口、龙山]) ])1)仰韶陶器:(:(新石器时代早期新石器时代早期新石器时代早期,,今陕西、山西、河南一代今陕西、山西、河南一代):):):分分半坡类型(鱼纹就是装饰纹样的典型母题鱼纹就是装饰纹样的典型母题,,图案多画在盆内侧图案多画在盆内侧) ) 《人面鱼纹盆》属于什么文化?其装饰纹样的涵义有哪些?出土于西安半坡。
中国美术史里的时间排序摘要:一、中国美术史简介二、中国美术史的时间排序1.原始美术2.夏商周美术3.秦汉美术4.魏晋南北朝美术5.隋唐美术6.五代十国美术7.宋元美术8.明清美术9.近现代美术正文:中国美术史源远流长,承载着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底蕴。
本文将按照时间顺序,概述中国美术史的发展历程。
一、中国美术史简介中国美术史是对中国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门类的历史演变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
它以丰富的艺术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多样的艺术形式,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变迁。
二、中国美术史的时间排序1.原始美术原始美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主要有彩陶、岩画等艺术形式。
这些作品反映了原始社会的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为后来的美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2.夏商周美术夏商周美术以青铜器、玉器、壁画等为主要代表。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注重形式美和工艺技巧,呈现出神秘、庄重的风格。
3.秦汉美术秦汉美术以秦始皇陵兵马俑、汉画像石、壁画等为代表。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在题材、表现手法上有了新的突破,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4.魏晋南北朝美术魏晋南北朝美术以书法、绘画、雕塑等为代表。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注重个性表现和思想内涵,艺术风格多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5.隋唐美术隋唐美术以壁画、雕塑、书法等为代表。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在形式美和技艺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具有浓厚的时代特色。
6.五代十国美术五代十国美术以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为代表。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注重情感表达和笔墨技巧,推动了美术的发展。
7.宋元美术宋元美术以文人画、山水画、花鸟画等为代表。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强调意境、意趣,注重笔墨韵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8.明清美术明清美术以版画、年画、壁画等为代表。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形式多样,技艺精湛,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9.近现代美术近现代美术以油画、中国画、雕塑等为代表。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注重创新和个性,吸收了西方艺术手法,为中国美术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工艺美术史原始社会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原始社会是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个阶段,人类开始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技术来生产各种物品,这些物品既满足了生存需要,又展现了人类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力。
中国的工艺美术在原始社会阶段就已经开始萌芽,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艺。
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特点在原始社会,人类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的主要材料是来自于自然界的物质,如木材、石头、骨头、竹子等。
因此,原始社会的工艺品大多以自然材料为主,具有原始朴素的风格。
工艺品的表现形式主要有雕刻、编织、陶瓷等,这些工艺都展现了当时人类对于生活和美的理解。
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作品通常与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比如食具、服饰、住房等。
人们通过手工制作这些物品,不仅满足了自身的生活需要,同时也赋予这些物品一种独特的美感。
在这个阶段,工艺美术作品还承载着宗教信仰、部落文化等内容,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中国原始社会工艺美术的发展中国作为古老的文明古国,原始社会时期的工艺美术也有着丰富的发展历史。
在中国,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主要表现为陶瓷和翡翠等工艺品。
陶瓷作为古代最重要的工艺品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
中国的陶瓷制作技术自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开始逐渐成熟,呈现出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审美标准。
翡翠也是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喜爱的首饰材料之一。
翡翠是中国传统的宝石材料,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被人们用来制作首饰,如吊坠、手镯等。
翡翠在中国人心中具有特殊的地位,被视为吉祥物和护身符。
原始社会时期的翡翠工艺品虽然简单,但已经展现出了独特的审美特点和艺术价值。
结语中国工艺美术史原始社会阶段的发展,为后世工艺美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原始社会的工艺品虽然简单,但在它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力。
中国工艺美术的历史源远流长,原始社会时期的工艺美术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这些古老而珍贵的工艺美术遗产,让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得以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原始美术一、原始陶器艺术(陶器的出现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到来)1、陶器的制作特点及装饰手段早期:以实用为目的,简单粗劣、种类少,第二个时期:既有实用价值又有作为艺术品存在的价值,采用了彩绘、纹饰等装饰手段。
第三个时期:种类繁多,造型丰富,镂孔、印纹等手法的应用。
制陶工艺是新石器时代最突出最丰富的艺术创造,主要代表有:仰韶文化的红陶和彩陶,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的黑陶等。
按陶器的用途可分:饮食器、炊煮器、储藏器。
2、我国新石器时代出土陶器的著名文化遗址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中游:仰韶文化;中下游:龙山文化;下游:大汶口长江中游: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下游: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北方地区 : 红山文化3、新石器时代陶器的主要类型及风格特征(风格上分黄河上游彩陶 [ 仰韶、马家窑 ] 、下游素面陶 [ 大汶口、龙山 ] )1)仰韶陶器:(新石器时代早期,今陕西、山西、河南一代):分半坡类型(鱼纹是装饰纹样的典型母题,图案多画在盆内侧)《人面鱼纹盆》属于什么文化?其装饰纹样的涵义有哪些?出土于西安半坡。
其图案装饰于陶盆内壁,展现人面与鱼的简练造型和生动组合:人面为圆形,画有鼻眼,头上有饰物,两耳左右各有一条小鱼,口内又衔两条小鱼;人面图案与鱼或网并列相伴。
这种图案有一定神秘色彩,被认为与半坡氏族公社的原始信仰有关。
最早的原始绘画遗迹(距今已有 6000 多年的历史)其具体涵义主要有崇拜鱼图腾说、祈求捕鱼丰收说、祈求生殖繁衍的祝福说等。
该作品耐人寻味,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绘画杰作和典型器物。
庙底沟类型(图案多画在器物的腹部外壁,以花瓣纹为多,多采用二方连续的方式)《人头形器口彩陶瓶》《鹳鱼石斧缸》在彩绘上表达美的意识和愿望,但受实用性的约束,形体变化不大。
Ps :蒸煮食物的炊具——鼎,青铜器《鹰鼎》主要通过尖嘴、勾喙、利爪三方面体现鹰的凶猛。
2)马家窑文化:(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今甘肃、青海一代)分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半山类型陶器代表新石器彩陶艺术的最高水平)纹样以自然物象演变的几何形图案最多,有较浓的生活气息。
第一章原始美术中国原始美术具有混沌性特征。
中国艺术起源的几种观点:“模仿说”、“巫术说”、“游戏说”、“心灵表现说”、“季节变化的符号说”、“投射说”等。
原始时代美术类别石器陶器雕塑(陶塑石雕玉雕)绘画(岩画壁画地画和器物装饰画)建筑和编织工艺自觉审美时代到来的标志是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其优美的造型和形式多样的装饰图案纹样的结合。
(一)原始陶器艺术名词解释——彩陶:中国古代带有彩绘花纹的陶器。
彩绘颜料以赤铁矿为主,多饰以几何图案和动植物花纹。
在造型装饰、图案纹样的处理上,体现了当时审美能力和工艺制作已达到可观水平。
1、陶器及陶器的装饰手段早期:以实用为目的,简单粗劣、种类少,中期:既有实用价值又有作为艺术品存在的价值,采用了彩绘、纹饰等装饰手段后期:种类繁多,造型丰富,镂孔、印纹等手法的应用。
2、我国新石器时代出土陶器的著名文化遗址仰韶文化(彩陶代表,公元前4100-前2500左右)。
马家窑(前3300-前1800,分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半山类型陶器代表新石器彩陶艺术的最高水平。
大汶口、龙山(素面陶突出代表);大汶口文化三大显著特点:1、色泽多样化,2、黑陶制作成熟,3、雕刻技术发达镂孔随之发展、纹饰多样。
龙山文化使用了快轮制陶术。
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马家浜文化等。
3、新石器时代陶器的主要类型及风格特征(风格上分黄河上游彩陶[仰韶、马家窑]、下游素面陶[大汶口、龙山])仰韶陶器:在彩绘上表达美的意识和愿望,但受实用性的约束,形体变化不大。
龙山文化:表面装饰相对简单,但造型变化丰富。
许多器皿已摈弃了实用目的。
4、何为仰韶彩陶?简述仰韶彩陶各期的造型和纹饰特征。
仰韶文化距今大约七千年左右,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彩陶最丰盛繁华的时期。
它位于黄河中游地区,以黄土高原为中心,遍及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地。
仰韶文化的制陶工艺相当成熟,器物规整精美,多为细泥红陶和夹砂红陶,灰陶和黑陶较为少见。
中国美术史第一章:原始时期的美术一、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以质朴明快、绚丽多彩为特色的仰韶文化与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图案,是我国先民的杰出创造。
仰韶类型的彩陶以在西安出土的半坡陶盆《人面鱼纹盆》最具特色,也最耐人寻味,此外,在青海大通出土的马家窑类型的《舞蹈纹彩陶盆》,描绘了氏族成员欢快起舞的景象,堪称新石器时代绘画艺术的杰作。
第二章:秦汉时期美术一、帛画《人物御龙图》、《人物御凤图》、《马王堆出土帛画》。
二、画像石、画像砖:代表作《戈射收获画像砖》。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时期一、顾恺之:代表作《洛神赋图》第四章:隋唐美术一、隋唐人物画家:展子虚,善画人物、车马、楼阁、山水,尤以画山水闻名。
它的山水画被称为“远近山川,咫尺千里”。
传世之作《游春图》。
阎立本:《步辇图》、《历代帝王图》。
吴道子与北齐画家曹仲达并称为“曹衣出水,吴带当风”。
张萱:盛唐画家,善于画仕女。
《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
周昉:继承张萱的画风,《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二、唐代山水画:李思训、张璪三、花鸟禽兽画:韩干:《照夜白图》,四、石窟墓室绘画:敦煌石窟(甘肃)、麦积山石窟(甘肃)﹑云冈石窟(山西)﹑龙门石窟(河南)第五章:五代美术一、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二、董源:《夏山图》、《潇湘图》三、黄家富贵:是指黄筌为代表的这一派的绘画风格,因为他们多描绘宫廷苑囿中的珍禽奇花,画法精细,色彩绚丽。
徐家野逸:是指徐熙为代表的一派,多取材于水鸟野卉,画法多用墨笔,色彩极少。
这两种现象被称为徐黄异体。
第六章:宋代美术一、宋代人物画:李公麟《五马图》、梁楷二、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三、宋代画院:赵佶(对画院的发展有几大的贡献),《芙蓉锦鸡图》四、马远(山水画在取景上善于以偏概全、近景多在一个角上,以小见大)、夏圭(近景多在一边《溪山清远图》)两人被合称“马一角、夏半边”。
第七章:明代时期美术一、戴进:浙派之首二、吴门四家(也称明四家):沈周、文徵明、唐寅(六如居士)、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