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声的利用
- 格式:ppt
- 大小:3.27 MB
- 文档页数:26
第3节声的利用【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参观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 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 回声定位和回声测距。
【教学难点】(1)区分声和声音 (2)理解声传递能量。
【教学准备】①多媒体课件。
②实验器材:扬声器、蜡烛、火柴。
【教学过程】频,让学生从搞笑到惊奇,再到彻 底认可声有我们意想不到的作用。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在不留教学痕迹的的基础上已认 识到声的运用。
利用声音识别同学;打雷会下雨; 听新闻知天下大事 听诊器教学环节及内容 一、情景导入引入新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三个视频引入播放影片《功夫》片段。
问:电影中的“狮吼功”你相信吗? 师:请继续观看视频《声音击碎玻 璃杯》 问: 吗? 师: 问:你相信声音可以击碎玻璃杯 请再观看视频《超声波碎石》 你相信超声波可以击碎人体内 大多数说:不相信。
多数学生说:相信。
全体学生坦然答道:相信。
的胆结石、肾结石吗? 问:你知道这是什么物理知识在医 疗中的运用? 可见,声有我们意想不到的作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章第 3节 声的利用。
【板书】§ 2.3声的利用齐声回答:声音。
点题板书(设计意图:利用三个递进的视问:你能举出声运用的例子吗?汇报声与信息的运用。
初步分类。
发现本节的易混点。
)观看,加深声与信息的运用。
知道特殊的声音可以传递有用的信息。
探究活动(一)声与信息阅读课文,尝试分类。
问:很好!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38—39页,看看能不能把声与信息分分类,看看有几种运用?(设计意图:很多学生并不会阅读,更不会对阅读材料剖析分类。
这部分内容之所以这样处理, 就是交流归纳1、在日常生活、工业、军事、医疗等方面的运用分类。
2、按声音、超声波、次声波的运用分类。
要培养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 还能回声测距师:同学们很聪明,这么快就找到两种分法。
第3节声的利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声音是如何传递信息的。
2. 了解次声波和超声波能传递传递,认识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了解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过程与方法:1.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声音的传递方式。
2. 通过多媒体展示、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3. 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实验报告等形式的学习总结,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热爱。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实验守则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声音传递技术,节约能源。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
教学难点:次声波和超声波的传递特点及其应用。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的一节课,学生对声音的传递和能量传递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声音传递信息和能量的应用方面的知识了解较少。
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观察和探究能力,但在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分析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善于合作,但在表达和总结方面需要进一步培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有趣的声音传递实例,例如一个人在一端说话,另一个人在另一端听到声音的情景。
通过展示引人入胜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你们平时都使用哪些方式进行信息传递?声音能传递信息吗?引导学生思考声音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二、概念讲解与实验探究①次声波传递信息阅读课本并思考问题:次声波能不能传递信息呢?次声波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产生?次声波预测地震、台风:地震爆发前,许多动物往往有异常反应,如老鼠逃出洞,牛马不入圈,鸡犬不宁等。
这主要是由地震爆发前潜伏在我们身边的强烈的次声波引起的。
总结:次声波传递信息②超声波传递信息阅读课本并思考问题:(1)蝙蝠是怎么确认目标的?它采用的方法叫做什么?(2)受蝙蝠的启发,科学家发明了什么?主要应用在什么方面?归纳总结:(1)回声定位: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
第二章声现象
第3节声的利用
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z医生通过听诊器诊断疾病,远处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 海豚利用声波识别食物、敌人和它们周围的环境……
自然界中的声现象非常多z声音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很多的应用z
你能列举一些例子吗?
日常生活中,哪些事例说明了人们可以利用声来传递信息?对这些例子,可以分类吗?按怎样的依据来分好?
声音传递的信息分为两类:
(1)利用物体直接发岀的声音携带信息。
(2)利用物体反射回来的声音携带信息。
1 ■从异常声音中获取信息
轰隆隆的雷声—1页示下雨
听诊器听心跳声一诊断心脏的情况
听敲铁轨的声音——判断螺栓松动
汽车修理师听汽车发动机的声音一判断故障。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声现象》第3节声的利用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一、声与信息: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人们根据声音可以获取需要的信息;2.回声定位:(1)超声导盲仪;(2)倒车雷达;(3)声呐:探测海底、绘制海底地形图、探测鱼群等;3.从异常声音中获取信息:(1)医生通过听诊器诊断疾病;(2)汽车修理师傅听汽车发动机的声音判断故障;(3)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等;4.检测方面:(1)B超;(2)超声探伤仪:检测仪器或者构件是否有裂缝。
【例题1】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A.用超声波电动牙刷刷牙 B.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 D.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答案】B【解析】解:A、用超声波电动牙刷刷牙,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故A错误;B、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故B正确;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故C错误;D、用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故D错误。
故选:B。
【变式1】以下实例中,不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的是()A.有经验的工人通过听机器的运转声判断机器是否正常B.医生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脏工作情况C.牙医用超声波清洁牙齿D.雾中航行的船员通过号角的回声判断悬崖距离【答案】C【解析】解:A、有经验的工人通过听机器的运转声,判断机器运转是否正常,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A不合题意;B、医生用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脏工作状况,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B不合题意;C、牙医用超声波清洁牙齿,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故C符合题意;D、雾中通过号角的回声判断悬崖的距离,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例题2】下列事例中,不是用声传递信息的是()A.下课铃响了,同学们走出教室B.铁路工人敲击铁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C.蝙蝠利用回声定位D.用超声波清洗精密机械【答案】D【解析】解:A、下课铃响了,同学们走出教室,声音传递下课的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B、铁路工人敲击铁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声音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C、蝙蝠利用回声定位,声音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D、用超声波清洗精密机械,声音传递能量,故D符合题意;故选:D。
第3节 声的利用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一、声与信息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1、声音的利用:举例: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习知识、上下课铃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识别西瓜等是否成熟、歌声与乐器声陶冶情操、鞭泡声……2、次声波的利用:产生次声波的活动: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核爆炸等;利用次声波知道上述活动发生的方位和强度。
3、超声波的利用:[1]、蝙蝠利用超声波觅食——这种方法叫做回声定位。
回声定位:根据回声到来的时间和方位,确定目标的位置。
[2]、检测出锅炉等是否有裂纹及裂纹的大小与深度。
二、声与能量 (声音可以传递能量)1、声音具有能量:蝙蝠觅食 倒车雷达 B 超 超声导盲仪 回声定位 ②倒车雷达 声呐 ③探知海洋深度、④绘出水下数千米深的地强大的雷声振动使建筑物等损坏工厂里的机器声,使工人的听力下降。
2、超声波具有能量:[1]、清洗精密仪器(钟表等);[2]、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3、科学世界:利用声音的反射加强原声。
了解声音的应用:回音壁、三音石、圆丘。
【小结】:超声波清洗机烛光随声音跳舞【典型例题】类型一、声的利用1. 有人注意到,蝙蝠即使在黑暗中飞翔,也不会碰到任何东西。
为了揭开这个迷,外科医生路易斯•朱林做了一个实验:用蜡封住蝙蝠的耳朵,让它在明亮的屋里飞翔,结果蝙蝠到处碰壁。
1938年前后,哈佛大学的物理学教授皮尔斯把一个“声波探知器”放在蝙蝠前面,该仪器能把超声波转变为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结果该仪器里传来了“啪哧,喀嚓…”的声音。
以上实验说明蝙蝠是利用(填“眼睛”或“耳朵”)来感知东西的,渔船上的海豚装置也是利用超声波来探测目标的位置的。
我们知道人耳是听不见超声波的,除了超声波,还有人耳也听不到。
【答案】耳朵;次声波【解析】由实验中用蜡封住蝙蝠的耳朵,让它在明亮的屋里飞翔,结果蝙蝠到处碰壁。
可知蝙蝠是利用耳朵来感知东西的。
因为超声波是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它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所以渔船上的海豚装置也是利用超声波来探测目标的位置的。
第三节声的利用
中心中学尹洪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声与信息和能量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结合实际让学生明确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养成科学的分析问题能力,形成良好
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声的应用
教学难点:声与能量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提问:
1、声音的产生及传播形式。
2、声音的特性。
3、回声。
三、引入新课:
用多媒体展示自然界中的各种各样的声音,引起学生兴趣。
四、进行新课:
1、声与信息:
(1)视频展示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让学生辨别。
得出:声音能传递信息。
(2)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事例。
(3)视频展示:根据异常声音获取信息的实例,拓展学生的视野,了解声音的重要应用。
(4)蝙蝠的回声定位:根据回声到来的时间和方位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
(5)声呐的原理及应用。
2、声与能量:
(1)视屏展示:火焰的摆动。
得出:声能传递能量。
(2)简介应用声来传递能量的事例:空气加湿器,超声波碎石机,超声波清洗机等。
(3)视频展示“科学故事”,让学生会明确次声波的危害。
五、课堂小结:找学生回答“学到了什么”。
六、课堂练习:学生做题。
七、布置作业:写一篇科学短文,题目为“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