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第一节《透镜》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 格式:doc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2
《透镜》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辨别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知道透镜的焦点、焦距。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3.会用“凸、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去解释、说明有关现象和生活实际问题.4.能画出平行于主光轴或经过焦点的光线透过透镜的路线。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凸透镜的了解和应用,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实验得出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难点】用“凸、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去解释、说明有关现象、问题,画出平行于主光轴或经过焦点的光线透过透镜的路线。
●学习过程前置测评1、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折射角,若光线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光线将。
2、一条入射光线,它对应的折射光线有条3、在光现象中,光路具有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观察图片,我来当侦探。
在一个夏天,雨过天晴,阳光公公将光透过大棚上的积水射到小狗哈利的身上,暖暖的。
忽然,哈里大声叫起来:“哇!我的尾巴着火啦!这是谁干的??”分析其原因,写下你的判断。
同学们侦查的对不对呢?我们学习了一种光学元件-----透镜之后就可以定论了。
引出课题:透镜探究新知 一、 透镜1动动手、看一看桌子上的透镜,让学生去感知凸透镜和凹透镜。
2.动动脑,看一看下列两组透镜在外形上各有什么共同特征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根据分析引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概念。
2.透镜分类3.透镜的示意图 主光轴与光心 解释说明透镜的镜片两个表面(或一个)是球面的一部分,课件展示,通过课前预习,学生说出主光轴和光心。
根据图示引导学生说出光心的特殊性。
凡是通过光心的光,其传播方向二、 合作探究:透镜对光的作用提出问题: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经过凸透镜和凹透镜, 会发生什么变化 小组合作进行实验:4、用桌子上的灯发出光(用光阑分成三束光线),用光具盒底的直线当做主光轴,观察折射光线如何射出?把你的发现写出来。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透镜学案人教新课标版1、知识和技能l 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l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过程和方法l 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l 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重、难点:1、焦点、焦距的定义。
2、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
教学器材:激光源、透镜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1、完成光路图:空气玻璃水空气二、导学过程:引入课题:我们经常用到一些玻璃器件。
如:眼镜、照相机的镜头,它们有什么作用?进行新课:1、透镜:一些玻璃做的透明的器件(实物观察,完成填空)凸透镜:中间、边缘的透镜凹透镜:中间、边缘的透镜2、透镜的做法:(教师示范)主光轴:连接圆心的直线光心:透镜的中心光心在主光轴上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
3、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观察实验,完成题目)结果:(1)、凸透镜对光有作用,又叫透镜。
(2)、凹透镜对光有作用,又叫透镜。
4、焦点和焦距:焦点: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叫凸透镜的焦点。
焦点有几个?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单位是什么?重难点强调:1、正确理解凸透镜的会聚作用与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在图(左下)中,和两条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相比较,两条折射光线“相互靠近”收敛了,这就是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的结果、请注意这时的两条折射光线不是会聚而是发散的,可见会聚作用并不等于会聚!同理,在图(右上)中,比较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可知凹透镜能使光线经它折射后相互“远离”,这就是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请注意这时的两条折射光线不是发散而是会聚的,可见发散作用也不等于发散!由此可见,透镜的“会聚”、“发散”作用,是指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传播方向,相对于未经折射以前的原光线的传播方向来说的、2、2、掌握三条特殊光路,如下图所示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对凹透镜来说,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虚焦点、②通过焦点的光线(对凹透镜而言,是指其延长线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③通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向、课堂小结:1、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完成表格。
二、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通过上一章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光学知识基础,具备一定的实验、观察和分析概括能力。
2、本节课采用的主要的教学方法是在演示实验和学生活动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分析概括物理概念、总结物理规律。
三、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光心、主光轴、焦点和焦距。
2、了解凹透镜和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四、重点:观察凹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凸透镜对光发散作用。
难点:凹透镜和凸透镜对光的作用的实验过程五、合作探究:(一)活动与探究1、观察与思考在我们的桌子上都有一盒透镜,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动手动脑,看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明确两个任务:①将透镜分类;②说出出它们的特征。
学生讨论总结:(1)、叫凸透镜凹透镜识别:看图,看看它们中哪些是凸透镜;哪些是凹透镜?生:①③⑤是,②④⑥是。
联系生活:桌子上放着帮助人们矫正视力,保护眼睛的近视眼镜的镜片和远视眼镜的镜片,让学生鉴别它们是什么透镜?(2)、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引导学生自学,强调通过光心的光线。
2、动手做一做实验一:分别将一凸透镜和凹透镜正对着平行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观察有什么变化?实验二:将无色透明饮料瓶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瓶中放置点燃的香头,这就形成一个“烟室”,用自制的平行激光垂直射入烟室,然后在中间分别放入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光的路径发生怎样的变化,并总结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让同学们把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作用的光路图画出来。
师生总结:1、实验表明,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作用。
2、透镜的焦点强调:透镜两侧各有一个对称的焦点。
3、动脑想一想(1)焦距定义(2)怎样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测量方法:将凸透镜上正对太阳光(或手电筒的光),调节光屏(白纸)的位置,使上面的光斑最亮、最小,再用刻度尺测出这时光屏到透镜的距离就是焦距。
换另一各凸透镜,重做上面实验。
(二)问题探究:①会聚与发散的含义;②折射光路也具有可逆性;③3条特殊光线(学生画出来)。
【学习目标】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它们对光的作用【难点】能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课前预习】1.透镜通常可以分为透镜和透镜。
2.通过透镜所看到的物体的像是放大的。
3通过透镜所看到的物体的像是缩小的。
4. 称为光心称为主光轴叫焦点,叫焦距。
【新知导学】一、情境在前一章光现象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有所了解的镜子有镜、镜、镜。
那么生活中你们还知道哪些镜子?比如镜, 镜镜你们讲到的这些镜与我们第一章所讲到的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有什么不同?`观察后得出结论: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都是面镜,不能透过光线,光线在面镜的反射面上发生反射。
老花镜、近视镜、放大镜则能够透过光线,凡是类似的这一些片我们都叫做透镜。
还有哪些是我们经常看见和接触到的透镜呢?(图片展示:照相机的镜片,望远镜的镜片、显微镜的镜片等等)二、新课和面镜(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一样我们也从形状上对透镜进行区分(课件演示凸透镜、凹透镜)并先在实物投影上出示一块凸透镜并讲解:中间、边缘的叫凸透镜。
然出再出示凹透镜并讲解。
然后两相对比透镜包括两种:透镜和透镜。
生活中我们看到的透镜在形状上与刚才的这两块透镜有稍许不同,你们怎样区分它们,通过什么方法来区分它们。
学生活动:1.用手摸发现凸透镜中间边缘凹透镜中间边缘2.用光照发现凸透镜对光有作用,凹透镜对光有作用3.透过凸透镜看近处的物体发现透过凹透镜看近处的物体发现总结:辨别透镜的方法有1.2.3.学生阅读课本信息库回答:称为光心称为主光轴叫焦点,叫焦距。
下面我们来探究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演示实验:(用平面镜取光做凸透镜使光线会聚的实验并记录在白纸上得到的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换用凹透镜,重做以上实验,看有什么结果。
)学生讨论得出实验的结论:凸透镜对光线有的作用。
凹透镜对光线有的作用。
八 年级 物理 学科导学设计 学校 主备人 审核人 任课教师一、单项选择题:1.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对观察者所成的像是( )A .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B .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C .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 .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小明同学用放大镜看自己的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
为了使指纹的像能大一些,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 .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B .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C .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D .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3.以下光学仪器或元件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 )A .潜望镜B .平面镜C .凸透镜D .凹透镜4.关于实像与虚像,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B 实像能呈现在光屏上,而虚像则不能C 实像是经凸透镜所成的,而虚像则不是D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虚像则不是5.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银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
其中( )A .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②⑤B .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像是①③C .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D .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物镜目镜6.小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的像。
然后他把燃烧着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在光屏上应( ) A .成倒立缩小的像B .成倒立放大的像C .成正立放大的像D .不能成像二.填空题:7. 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__________处。
8.把一个凸透镜放在太阳与白纸之间,调整透镜与纸间的距离,使白纸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点,这时测得透镜与纸间的距离为6cm 。
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cm 。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图1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利用这种成像原理可以制成_________机。
第三章第一节《透镜》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凸透镜、凹透镜,了解焦点、焦距等基本概念。
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会作相关的光路图。
学习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学习难点:能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
学具准备:凸透镜(若干)、凹透镜(若干)。
一、思维启动一队旅行者冒着-48℃的严寒跋涉着。
到了中午,当他们拣来了一堆干草准备生火做饭时,却发现打火机丢了,怎么办?一位博士灵机一动,带领大家用冰磨制了一块像放大镜一样的冰块,博士拿着这一冰块迎着太阳,把阳光聚集到干草上,一会儿,干草就着了火。
你相信吗?课下试试看?二、探究发现探究一、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身边的凸透镜或凹透镜,阅读教材第一段和第二段,认识教材中图3.1-1中的各种形状的凸透镜和凹透镜完成下面的问题:1.中间厚、边缘薄的是 _______________ ,2.中间薄、边缘厚的是,我们继续认识凹透镜和凸透镜,大家仔细观察教材中图3.1-2中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示意图叫主轴,光心的特殊性在于。
探究二、透镜对光的作用1.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活动1>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①分别用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书本上的字你会发现什么?透过_________看到物体的像是______的透过_________看到物体的像是______的<活动2演示>分别让平行主光轴的光入射到凸透镜、凹透镜上,观察折射光线的路径,用笔画出入射、折射光线的路径。
图1 图2总结: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_____作用,所以凸透镜又叫___________凹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_____作用,所以凹透镜又叫___________探究三:透镜的焦点和焦距(课件展示)射到地面的太阳光是相互平行的,叫做平行光,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如下图左所示),这个点叫做,用字母表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用字母表示。
科目:物理备课教师: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授课内容第一节透镜课时 1 授课类型展示引领课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2、知道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3、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难点:会画凸透镜和凹透镜中的三条特殊光线。
导学环节和导学过程一、复习回顾(知识链接)通过上一章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曲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的有关知识。
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回答以下问题:1、光的直线传播条件:光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入射角(折射光线向偏折);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
二、自主学习(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1、透镜分为两类:一类是______ 厚_______薄的,叫做凸透镜;另一类是________厚_______薄的,叫做凹透镜。
2、如图所示,几个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是______ ,属于凹透镜的是________。
A B C D E F3、认识透镜的相关概念:(1)光心:叫光心(2)主光轴:叫主光轴(3)焦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焦点虚焦点:叫虚焦点(4)焦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焦距4、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_____作用, 所以凸透镜又叫___________。
凹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_____作用, 所以凹透镜又叫___________。
三、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透镜(一)认识透镜是透镜,生活中的都是透镜。
(二)透镜的分类观察课本P60的图3.1—1,图中列出的6种透镜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按结构分成两类,一类是,特点是。
另一类是,特点是。
(三)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活动1: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1、分别用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书本上的字你会发现什么?透过_________看到物体的像是放大的透过_________看到物体的像是缩小的2、一束平行光(太阳光)射向凸透镜,观察它的折射光线。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透镜》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对光的作用.【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教学用具】透镜一组、光具座、光源、老花镜、近视镜、饮料瓶(无色透明、表面没有波纹、去底去瓶口上部)、香、火柴、实物投影仪、激光演示器、手电筒.【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有一批旅行家乘船在海上漫游。
不巧,在海上遇到了狂风,把船吹到一座孤岛旁,旅行家们只好下船来到岛上。
当时正是冬天,岛上冰天雪地,白茫茫的一片……旅行家们准备生火取暖,烧火煮饭。
意外的问题来了,火柴被海水浸湿了,打火机也丢了。
怎么办?正在这时,一个叫克劳波尼的物理学博士想到了一个办法。
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办法吗?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解决办法。
扩展:早在我国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淮南万毕术》中就有关于冰透镜的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
”说明:放大镜聚光的作用。
设计意图: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能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
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凸透镜和凹透镜透镜的种类及几个概念引导:同学们请观察透镜组,并借助于擦镜纸,摸一下透镜,根据透镜的厚薄程度给透镜分类。
讨论透镜能分几类?点评:透镜有两类。
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
问题:下列透镜哪些是凹透镜?哪些是凸透镜?戴眼镜的同学请判断:近视镜是什么透镜?远视镜是什么透镜?学生阅读教材,用自己的理解总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
点评:透镜: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要求会辨认)。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
如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这种透镜叫薄透镜。
【学习目标】
1、会作出凸透镜和凹透镜几条特殊光线的光路图.
2、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重点难点】
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课前预习】 完成下面的光路图.
【新知导学】
一、通过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1.通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平行主光轴的光透过凸透镜后一定过
从焦点发出的光,透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
过透镜光心的光传播方向(变/不变)
2. 通过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平行主光轴的光透过凹透镜后折射光线
射向凹透镜异侧虚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其折射光线
过透镜光心的光传播方向(变/不变)
二、理解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练一练:在方框中填入适当的透镜
辨别会聚或发散的方法:
三、估测凸透镜的焦距
学生实验: 凸透镜太阳光,光屏平行于凸透镜放置,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用刻度尺测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焦距。
【当堂训练】 1.
完成光路图
2.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
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 ,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 ) A .一定小于L B .一定大于L C .可能等于L
D .可能小于L 、也可能大于L
3.在如下图所示的方框中填入合适的透镜.
【收获反思】。
人教版初二上册物理导学案:透镜5.1透镜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教学目的:1、知识和技艺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进程和方法观察凸透镜对光的集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坚持对自然界的猎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妙与谐和。
重、难点:焦点、焦距的定义。
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
导学进程:一、课前导学:有关透镜的几个基本概念:1、________厚,________薄,叫凸透镜,_______薄,________厚,叫做凹透镜。
2、___________________叫主光轴〔简称立轴〕,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光心。
二、导学达标:教员引入:我们经常用到一些玻璃器件。
如:眼镜、照相机的镜头,它们有什么作用?先生实验:1、透镜:一些玻璃做的透明的器件〔实物观察〕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2、透镜的做法:主光轴:衔接圆心的直线光心:透镜的中心光心在主光轴上。
经过光心的光线传达方向不改动3、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1〕、凸透镜对光有集聚作用,又叫集聚透镜。
〔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又叫发散透镜。
4、焦点和焦距:焦点: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集聚到一点,叫凸透镜的焦点。
焦点有几个?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单位是什么?5、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6、两种透镜上能画三条特殊的光线教员引导、先生自我小结:1、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
2、怎样确定焦点,测未知凸透镜的焦距。
3、透镜对三条特殊光线的传达路途。
课堂检测:1、以下关于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几幅光路图中,错误的选项是〔〕2、如下图,两条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请画出两条对应的入射光线。
3、同窗们在讨论〝如何野外生活〞的效果时提出:在野外假设没有打火机,怎样生火取暖呢?一位同窗想出一个〝削冰取火〞的方法,你以为〝削冰〞就是把冰冰成________,〝取火〞应把要扑灭的物体放在________位置。
初二物理第三章第一节《透镜》导学案宝【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学习的重点与难点】1.重点:探究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2.难点:引导学生从真实的复杂的物理实验情景中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学习过程】一、引入新课:同学们,请你们观察一下老师所养的金鱼,并用你的手比划它们的大小。
(捉一条金鱼与学生的比划的大小进行比较,发现实际上的金鱼要小得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为了揭示这其中的奥秘,我们需先学习本节的知识。
二、学生根据导学提纲学习新课(一)、透镜的基本知识:让学生自由提出与“透镜”有关的问题,并进行猜想提出问题:1、猜想:2、猜想:3、猜想:为解决上述问题及猜想可进行如下内容:1、可先让学生观察眼镜镜片,看看近视镜片和远视镜片有什么不同?2、通过水杯看字等活动体验透镜成像的情况,丰富学生的信息。
实验一、让学生透过装有水的矿泉水瓶看上面商标的字,从侧面看字是放大的,把铅笔的一部分插入矿泉水瓶中,从侧面观察水中的铅笔,发现水中的铅笔比水面上的铅笔要粗许多。
实验二、利用老花眼镜和近视眼镜看近处的字:老花眼镜看字是放大的;近视眼镜看字是缩小的。
实验三、:用老师提供的镜片看近处的字(两类透镜各两个);一类成放大的,一类成缩小的(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记录表格中的相应栏目中)学生设计表格,并填数据。
3、根据刚才的实验记录中的实验现象,小组交流、讨论,进行分类。
透镜分类:一类能成像;一类能成像。
4、探究两类透镜的外部特征,定义透镜的名称。
让学生在小组内利用老师提供的以镜片探究一下,成放大像的镜片在形状上有什么特点成缩小像的镜片在形状上有什么特点?明确以下问题:(1)、成放大像的镜片是,成缩小像的镜片是。
透镜一、透镜一节主要内容导学1.透镜:(1)知道透镜有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其区别(要求会辨认);(2)知道透镜的主轴和光心的概念(要求能找到)。
2. 透镜对光的作用:(1)知道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2)知道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3. 知道透镜的焦点和焦距的的概念。
会用光路图反映出焦点和焦距。
二、透镜一节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结构网1. 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其区别:(1)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叫做。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透镜。
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透镜。
如:近视镜片。
(2)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简称。
用CC/ 表示;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
同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
2. 两种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作用,凹透镜对光有作用。
因此凸透镜又叫透镜,凹透镜又叫透镜。
3. 焦点和焦距概念:(1)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做,用“F”表示。
(2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通常由于透镜较厚,焦点到透镜的距离约等于焦距)叫做,用“f”表示。
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
三、透镜一节重点和难点如何处理的思维方法1. 本节最基础的知识:是透镜的主轴、光心、焦点和焦距四个概念的正确理解。
处理的办法就是会做出光路图,在光路图上找出主轴、光心位置、焦点位置和焦距。
在下图两透镜中:CC/ 就是主轴,O点就是光心。
在下列凸透镜中,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照射在凸透镜上,经过其作用,折射光线汇聚主光轴上一点F,即焦点。
光心O点到焦点F的距离f就是这个凸透镜的焦距。
2. 本节重点:是要求会画三条特殊光线经过透镜作用后的情况,这点也是了解透镜对光线作用的具体体现。
是今后做光路图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依据。
这个重点也是本节难点。
学好这个知识点是解决课后习题必须具备的拓展知识。
生活中的透镜一、学习目标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成的像的性质。
2.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3.通过观看投影片,了解投影仪的成像原理。
4.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重点: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成的像的性质。
通过观察和制作,在头脑中形成透镜及其成像的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
难点: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等生活中的透镜的使用。
二、知识准备1.什么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什么作用?凸透镜可以成几种像?成像条件是什么?2.怎样区分虚像和实像?三、学习过程【学点一】照相机1.请先仔细观察实际照相机镜头的形状,对照相机镜头有直观的印象,再自学阅读课本62 ~63页相关内容,回答以下问题: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的像。
2.请阅读课本63页中“想想做做”,然后自己动手制作模拟照相机。
要求:(1)两人一组动手制作,两人分工协作,共同完成。
(2)制作完成后,请把模拟照相机对着室外,并前后拉动直径较小的纸筒,直到在半透明薄膜上看到室外景物清晰的像,观察所成的像,回答:像是缩小还是放大?像是正立还是倒立?跟踪练习一:1.右图所示是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图。
看一看:照相机的核心构造中有、.想一想:来自物体的光经过镜头会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 (填“倒立的”或“正立的”)、 (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2.如图所示,纸筒A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的一端嵌了一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模型照相,为了在A端得到清晰像,这时( ).A.眼睛应对着B端向筒内观察,看看像是否清晰B.眼睛应对着A端向筒内观察,看看像是否清晰C.应把A端朝着明亮的室外,B端朝着较暗的室内D.应把B端朝着明亮的室外,A端朝着较暗的室内【学点二】投影仪1.请先仔细观察投影仪,着重观察镜头,再自学阅读课本64页相关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2)螺纹透镜相当于凸透镜,作用是;平面镜作用是;(3)投影仪成、的实像。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导学案新人教版1、三条特殊光线例1、完成如图所示的光路图、练习:请根据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完成光路、考点2、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例2、一束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 )A 原来会聚的可能还会聚 B 原来会聚的一定发散C 原来发散的可能还发散 D 原来发散的一定会聚注意对“会聚作用”和“会聚形状”以及“发散作用”和“发散形状”的理解、(凸透镜的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更靠拢了,凹透镜的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更分散了,都是相对于入射光线而言的、)例3、根据图中射出的光线方向相对于入射光线的变化情况在方框内填上一个适当的光学元件、练习: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是凸透镜是()A、aB、b和dC、cD、都是凸透镜考点3、透镜辨别透镜的本质实际上是当光由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再由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总是折向较厚的一端例4:如图容器水中有一个空气泡,则其对水平射入其中的光线有何作用()A、会聚作用B、发散作用C、既不会聚也不发散D、无法判断练习:如图所示,有一圆柱形玻璃体,在它的中心轴线上有一球形气泡,柱体低面是磨砂的毛面,当平行光沿柱轴方向向下照射时,在磨砂的毛面上可能会看到()A、圆形亮斑B、圆型暗斑C、圆形暗斑且中心有一亮点D、圆形亮斑且中心有一暗点考点4:粗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例5: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A、一定小于LB、一定大于LC、可能等于L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注意:只有最小最亮的光斑才是焦点考点5:光学元件对光的作用综合考查例6:现有如下光学元件:(a)平面镜,(b)凸面镜,(c)凹面镜,(d)凸透镜,(e)凹透镜、在下列光学仪器或用具中用到了哪种器件?请把相应的字母填入空格、自制潜望镜用、太阳灶用、老花镜用、汽车观后镜用、近视镜用、耳科大夫的额镜用、例7;在下列七个方框内填入合适的透镜和面镜练习1:如图所示,有一束光通过虚线内的光学元件后,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则这个虚线框内()A、一定是凸透镜B、一定是凹透镜C、一定是平面镜D、可能是凸透镜,可能是凹透镜,也可能是平面镜练习2:右图中N是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P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M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面平行的相间一定距离的光斑、若从外径与圆孔P相同的厚平板玻璃、凸透镜、凹透镜这三个光学器件中取一个嵌入圆孔P中,发现在光屏M上呈现一个比圆孔P大的圆形光斑,则嵌人圆孔P的那个光学器()A、只能是凹透镜B、只可能是凹透镜或厚平板玻璃C、只可能是凹透镜或凸透镜D、凹透镜、凸透镜、厚平板玻璃都有可能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考点1、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探究例1、学生用凸透镜做实验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第一节透镜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审稿检查人员签字:课前预习、自学热身1、温故而知新:通过上一章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曲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等有关知识.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回答以下问题:①光的直线传播条件:光在中沿直线传播。
②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③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入射角(折射光线向偏折);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
④会聚作用和发散作用:凸面镜对光有作用,凹面镜对光有作用。
2、预习提问:①提问:在前一章光现象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有所了解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这一类的镜子。
那么生活中你们还知道哪些镜子呢?学习目标(1)认识凸透镜、凹透镜,了解焦点、焦距等基本概念。
(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会作出相关的光路图。
学习重难点(1)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2)难点: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会正确作出光路图。
教法学法(1)教法: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
(2)学法:作图法、讨论法。
答案准备区:②提问:你们讲到的这些镜子与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有什么不同?答案准备区:预习等级:组长签字:签字时间:新课导入:一队旅行者冒着-48℃的严寒长途跋涉着。
到了中午,当他们拣来了一堆干草准备生火做饭时,却发现打火机丢了,怎么办?一位博士灵机一动,带领大家用冰磨制了一块像放大镜一样的冰块,博士拿着这一冰块迎着太阳,把阳光聚集到干草上,一会儿,干草就着了火。
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课堂展示、合作学习知识点一认识凸透镜凹透镜 1、和面镜(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一样我们也从形状上对透镜进行区分,先看下图得:中间厚、边沿薄的是,例如:;中间薄、边沿厚的是,例如;。
2、凸透镜和凹透镜是怎么画出来的?①我们看到图(甲)两个交的球形的公共部分就是一块凸透镜,图(乙)两个未相交但相互接近的球形的中间部分就是一块凹透镜,这两个球心的连线C1C2、C3C4叫做主光轴(应为点划线),这两块透镜的中心O叫做光心。
第1节透镜【学习目标】1.能识别凸透镜、凹透镜。
2.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3.知道什么是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重点:探究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难点:从复杂的物理实验情景中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行为提示: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将行为动词用双色笔画上记号。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归纳总结:理解发散光线和对光的发散作用的关键点(易错点):由于发散作用和发散光线的概念区分不清,误认为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则经过凹透镜的光线一定是一束发散光线。
其实,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是指与原来光的传播范围相比发散了一些,但仍可能是会聚光线。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用冰取火,似乎不可思议,但这绝非讹传。
据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
”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把冰块制成中间厚、周边薄的圆饼,正对着太阳,把易燃的艾草放在太阳光的会聚点上,便能将其点燃。
(如右图所示)人们常说“水火不相容”,结合材料说说这个观点正确吗。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板块一凸透镜和凹透镜自主阅读教材P90~91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如图所示是一些透镜的截面图,在这些透镜中,可以分成两类:一类包括凸透镜,它们是A、D,其共同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另一类包括B、C、E,它们是凹透镜,其共同特点是中间薄,边缘厚。
,(第1题图)),(第2题图))2.透镜镜片的两个表面中至少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如图所示,通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CC′叫做主光轴;在这个直线上有一个特殊的点叫做光心,凡是通过该点的光线,其传播的方向不变。
知识板块二透镜对光的作用自主阅读教材P91~92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3.如图,使用两支激光灯,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向凸透镜照射,发现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将会聚。
,(第3题图)),(第4题图)) 4.如图,使用两支激光灯,平行于凹透镜的主光轴向凹透镜照射,发现通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将发散。
第三章第一节《透镜》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情感目标: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学习重点:探究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学习难点:从真实的复杂的物理实验情景中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实验器材】
眼镜、凸透镜、凹透镜、纸、笔、支架盒、平行光源
二、自主学习过程
新课引入:南极大陆冰天雪地,四季如冬,在有阳光充足的时候,小企鹅们经常会躲到一些特殊形状的大冰柱后面来取暖,为什么这样就不会冷呢?同学们要想明白其中的道理,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章第一节《透镜》。
近视眼镜、远视眼镜(花镜)就是生活中常见的透镜。
自主学习
(一)凸透镜和凹透镜
[点拨]:透镜分两种,一是凸透镜(如老花镜)二是凹透镜(如近视镜)大家互相观察一下近视眼镜、桌上放的花镜,它形状上有什么特点?
你的结论: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
做个游戏:我们来做个游戏,正常眼睛的同学戴一下近视眼镜,近视眼睛戴一下远视眼镜。
生:谈谈感受?
点拨:刚才的游戏说明透镜对光有作用,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透镜对光的作用。
(演示)分别让平行主光轴的光入射到凸透镜、凹透镜上,观察折射光线的路径,最后用笔画出入射、折射光线的路径。
结论:凸透镜对光有作用;凹透镜对光有作用
三条特殊光线:1、入射光线平行主光轴,折射光线过焦点
2、入射光线过光心,传播方向不变
3、入射光线过焦点,折射光线平行主光轴
(三)焦点和焦距
介绍:在该实验中,我们发现平行主光轴的入射光线被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都经过主光轴上一点,该点叫凸透镜的焦点(F),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f);平行主光轴的入射光线被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延长线都经过主光轴上一点,该点叫凹透镜的焦点(F),该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f).《课件》
动手:对照课本,自己动手画出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三.想想议议
你想出一种简单的测量凸透镜的焦距的办法吗?(讨论)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当堂达标练习题
1、完成下图的光路图:
2、用______透镜会聚太阳光,在______处可点燃火柴。
3、近视眼镜上的玻璃片实质上是______透镜,老花眼镜上的玻璃片实质上是______透镜。
4、把光源放在凸透镜的______处,通过凸透镜后会成为一束平行光线。
5.光学器件平面镜、凹镜、凸镜、凹透镜、凸透镜中,利用光的反射规律工作的是______镜、______镜;利用光的折射规律工作的是_____镜;没有焦点的是______镜;有实焦点的是______镜;有虚焦点的是______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