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走进抽象艺术
- 格式:ppt
- 大小:7.58 MB
- 文档页数:41
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走进抽象艺术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具体了解和认识三大美术类型中的第三种类型-------抽象艺术、作为人类三种主要艺术类型之一,抽象艺术也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只不过它使用的是纯粹的艺术语言。
这是它与具象艺术和意象艺术的区别所在,也是抽象艺术的教学难度较大的原因。
抽象艺术成因复杂又难懂,如何把教学目标设计在作品内涵与学生知识经验之间可接受的范围内,因而这节课让学生对抽象艺术两种基本形态、美术走向抽象的简单过程以及抽象艺术的内容和艺术上的美有一个质的了解,不必求全。
课本内容结构本课主要包括四个部分①、现代抽象艺术奠基人康定斯基“发现”抽象艺术的故事;②、“两位抽象艺术家,两种抽象艺术”;③、艺术为什么会走向抽象?其艺术美有哪些表现;④、谁都能创造抽象艺术吗?二、学生分析青春期的高中生又强烈的求知欲,在前面几节课已经鉴赏了具象艺术和意象艺术,学生对表现性作品的由来和发展已经有一定的认识,所以对美术的发展经历了由具象----意象------抽象的发展过程也能认同,所以对学生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
但面对学生的“看不懂”的排斥感,怎样才能诱导学生学好这节课的内容。
教学设计课时:1节课课型:美术鉴赏、评述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学生能分清什么是冷抽象、什么是热抽象;②、理解、掌握抽象艺术的发展过程;③、了解抽象艺术丰富的表现方式和材料构成;④、学生能根据的来的经验创作一张抽象画。
过程与方法:①、借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教学方法,学生进行观赏、比较、探讨、实践等激发学习热情,进行主动自主探究学习等;②、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①、了解抽象艺术的特殊艺术语言,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架起与世界各民族进行思想和情感沟通的桥梁;②、树立正确的对抽象艺术的认识,并能积极参与抽象艺术的鉴赏活动,增强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①、能初步认识并分辨抽象艺术;②、掌握抽象艺术的分类及其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和艺术特点;难点:如何理解和评价抽象艺术、拓展思路,从不同领域去领会抽象艺术美。
第5课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走进抽象艺术第5课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走进抽象艺术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本课是具体了解和认识三大美术类型中的第三种类型――抽象艺术。
作为人类三种主要艺术类型之一,抽象艺术也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只不过它使用的是纯粹的艺术语言,这是它与具象艺术和意象艺术的区别所在。
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对抽象艺术的两种基本形态(冷抽象和热抽象)、美术走向抽象的简单过程以及抽象艺术的语言和艺术上的美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不必求全。
(二)内容结构本课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讲述的是现代抽象艺术的奠基人、俄国艺术家康定斯基“发现”抽象艺术的故事。
本课旨在通过这个故事说明,抽象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是通过人们的“发现”产生的。
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1.抽象艺术和具象艺术、意象艺术不同的是,它不直接表现任何现实中的可视物,但不能因此说它与现实就没有任何关系,可以说,任何艺术的终极对象都是现实。
2.抽象艺术所使用的语言是非现实的,是艺术本体语言的纯粹表达,其中包括点、线、面和色彩。
这些需要教师在讲课中加以说明。
第二部分“两位抽象艺术家,两种抽象艺术”。
第三部分“艺术为什么会走向抽象?其艺术美有哪些表现?”简单介绍了美术的基本分类方法,学生对此有一个大致了解就可以了。
第四部分“谁都能创作抽象艺术吗?”以美术的三大功能为基础,说明美术鉴赏不仅是对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对培养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审美的眼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以及未来的人生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本课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审美的眼睛”,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本课教学难点,主要是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
二、教学内容资料(一)作品分析即兴之31(油画,1931年)康定斯基(俄国)康定斯基出生于莫斯科,父亲是茶商,幼年时期与父母居住在罗马和佛罗伦萨,后来回敖德萨。
《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走进抽象艺术》说课稿《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走进抽象艺术》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术版高中美术鉴赏第5课《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走进抽象艺术》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一) 教学目标1、具体了解和认识抽象艺术的特征。
2、认识和了解抽象艺术的分类。
3、认识和了解抽象艺术的表现方式。
(二) 内容结构本课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1、通过介绍现代抽象艺术奠基人俄国艺术家康定斯基创造抽象艺术的故事,说明抽象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是通过人们的发现产生的。
同时通过与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比较体现它与众不同的特点。
2、介绍“两位抽象艺术家,两种抽象艺术”。
3、简单介绍艺术为什么会走向抽象,其艺术美有哪些表现,”4、谁都能创作抽象艺术吗,学生通过动手体验,说明认识世界的能力、审美的眼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是可以培养的。
(三)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培养审美的眼睛,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抽象艺术的特征和分类。
难点是如何结合实例讲清抽象艺术的主要分类和表现手法。
1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准备(一) 抽象艺术较难理解,因此在教学时结合音乐艺术来加强对抽象艺术的认识和理解。
(二)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来具体体会“冷抽象”和“热抽象”到底是怎么回事。
(三) 通过不同类型的抽象艺术作品来讲解抽象艺术的特征。
四、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通过播放歌曲《甜密花园》和二胡独奏《二泉映月》让学生欣赏并说出自己兴奋和悲凉的感受。
教师说明美术作品给人的感受也是一样的,同样可以给喜怒哀乐等各种感受。
引出课题。
(二)作品比较分析1、同时投放出康定斯基的油画《即兴之31》和蒙德里安的油画《百老汇的爵士乐》通过比较进行欣赏并介绍两位画家的生平和特点。
康定斯基出生于莫斯科,父亲是茶商,幼年时期与父母居住在罗马和佛罗伦萨,后来回敖德萨。
曾在莫斯科大学获得社会科学和法律学的学位。
康30岁时在慕尼黑美术学院学画直到1900年,此后即开始了活跃的艺术实践活动。
《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走进抽象艺术》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抽象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是通过人们的“发现”产生的;2、两位抽象艺术家,两种抽象艺术;3、美术走向抽象的简单过程及其抽象艺术的艺术美;4、认识美术鉴赏对于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二)、能力目标欣赏过程中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相应的问题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了解抽象艺术的兴趣。
鼓励学生描述和发表自己的观点。
让学生产生通识认知体验。
对抽象艺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主要是要让学生了解美术的形式规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感受思考的乐趣,体察内心深处的情感变化。
艺术中学会接纳多元文化,热爱生活,热爱艺术创作。
二、【教材重难点】(一)、教材重点通过了解欣赏世界著名抽象画家的作品,掌握抽象艺术的两种基本形态,感受体验抽象绘画的特征。
(二)、教材难点引导学生如何欣赏,感悟抽象绘画,培养审美的能力。
学习从不同的领域领会抽象艺术美,拓展思路。
学生的理解难度较大。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二课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抽象艺术,大部分学生不大喜欢抽象艺术,有的学生对抽象艺术的态度是极为反感、不感兴趣。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欣赏了具象艺术和意象艺术。
对抽象艺术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
但大部分学生不大喜欢抽象艺术,有的学生对抽象艺术的态度是极为反感、不感兴趣。
因此吸引学生兴趣点,使学生以客观的态度学习欣赏抽象艺术是教学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高中美术鉴赏阜阳市第五中学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教师讲授、演示、启发;学生欣赏、探讨、实践、展示。
五、【教学媒体设计】1、多媒体设备;2、ppt课件;3、录制视频;4、背景音乐;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导入】:拍卖会“请对以下商品的“现有市场价”进行评估和竞猜”引入美术作品“现场竞猜互动”,引入“抽象艺术”。
【提问】: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可以绘画的方式。
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走进抽象艺术教材版本:人美版课型:新授·欣赏课时:1课时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抽象艺术的两种基本形态(冷抽象和热抽象)2、过程与方法:了解美术走向抽象的简单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抽象艺术的语言和艺术上的美。
(2)抽象艺术表达了个人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难点突破1、教学重点:(1)两种抽象艺术形态(2)艺术中的抽象形式(3)抽象艺术的语言及艺术美2、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评价抽象艺术(2)抽象艺术的两种类型3、重点突破方法:(1)实例对比欣赏(2)结合作品的创作过程来分析(3)可以让学生听音乐即兴创作,体验抽象艺术三、教学方法:比较法、讲授法、讨论法、创作实践法等。
四、学习方式: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第一部分:课前预习·导学:1、学生了解相关抽象艺术知识基础,了解蒙得里安、康定斯基等抽象艺术家的作品。
加深对抽象艺术魅力的认识,体会抽象特有的艺术语言。
2、关注抽象艺术,收集相关资料,上网查找有关抽象艺术的故事和图片资料。
第二部分:课堂学习·研讨(一)引入:1、回顾具象艺术、意象艺术作品,引入抽象艺术作品,对比他们的不同之处。
2、抽象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是通过人们的“发现”产生出来的。
(二)整体感知:两位抽象艺术家,两种抽象艺术:冷抽象蒙德里安《开花的苹果树》;《百老汇的爵士乐》热抽象克兰《尼金斯基》;康蒂斯基《即兴之31》(三)艺术为什么会走向抽象?其艺术美有哪些表现?1、抽象艺术的形成(抽象---具象---意象---抽象)2、抽象艺术的特点:分析性3、抽象艺术的语言及其艺术美(1)形式与色彩(2)构图与笔触(3)材料与肌理(4)空间与透视(5)光影与运动4、分组讨论:(1)形式与色彩-----用实例说明不同的形式、色彩所表现的感觉和情感。
(2)构图与笔触-----用实例说明不同的构图、笔触产生的视觉冲击。
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走进抽象艺术》 一课教学设计课 题 : 《 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走进抽象艺术 》教材版本 :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 (人民美术出版社) 模 块 : 绘画 教学对象 : 高中学生 课 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具体了解和认识三大美术类型中的第三种——抽象艺术。
把握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 只不过它使用的是纯粹的艺术语言, 术的区别所在。
抽象艺术的两种基本形态是“冷抽象”和“热抽象” 是指那种完全抛弃了任何可视自然现象的表现形式。
本课的内容有: 1、抽象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是通过人们的 “发现”产生的。
2、 两位抽象艺术家,两种抽象艺术。
3、美术走向抽象的简单过程及其抽象艺术的艺术美。
4、认识美术鉴赏对于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在第二课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抽象艺术, 大部分学生不大喜欢抽象艺术, 有的学生对抽 象艺术的态度是极为反感、 不感兴趣。
吸引学生兴趣点, 使学生以客观的态度学习欣赏抽象 艺术是教学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学生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 但重点的把握还是不准, 特别对 抽象艺术的特点的理解感到困难, 仍需要老师加以引导; 学生有发言的欲望, 但自信心不足, 教师应该给学生表达意见的机会。
教学目标 :知识点 :让学生对抽象艺术的两种基本形态、美术走向抽象的简单过程以及抽象艺术的 语言、艺术上的美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不必求全。
能力目标 : 1、了解抽象艺术的概念和鉴赏抽象艺术的一般过程或方法2、能从抽象艺术的形态、语言、艺术美等方面表述自己对抽象艺术的看法。
教学重点 : 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抽象艺术的特点 .教学难点 : 如何结合实例讲清抽象艺术的两种基本形态、抽象艺术的特点解决方法 : 1、通过欣赏姐妹艺术——音乐,进一步解释抽象艺术的语言和形象特征。
2、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抽象艺术的元素,尝试创作抽象艺术作品;或临摹抽象艺术作品 .教学活动过程:1、教学方法: 课前学生从课本中任意选取一幅抽象艺术作品, 查阅有关资料。
第5课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走进抽象艺术云南师范大学附属易门中学沈玉明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抽象艺术及两种基本形态,美术走向抽象的程和程和艺术美,学会区分冷抽象和热抽象,并能准确的判断。
2、过程与方法:活动体验感受抽象艺术;寻找音乐与抽象艺术的联系、抽象艺术特点;小组合作尝试创作一幅抽象艺术作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情投入,感受抽象美术作品特殊的艺术美,体察内心深处的情感变化,在艺术中学会接纳多元文化,热爱生活,热爱艺术创作。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了解欣赏世界著名抽象画家的作品,感受体验抽象绘画的特征。
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培养审美的能力难点:引导学生如何鉴赏、感悟抽象绘画,拓展思路,从不同的角度领会抽象艺术美。
教学过程课前播放音乐,抽象作品,创设情境一、导入:(一)走入抽象艺术首先同学们来看两幅图片,第一幅是现实生活中具体存在的,真实的再现现实,即具象艺术。
另两幅在你们的生活中存在这样的物体吗?学生回答:“不存在”。
我们称这种没有现实形象的可辨性的作品为抽象艺术作品。
怎样去欣赏抽象艺术作品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抽象艺术,去体会其独特的艺术美。
二、讲授新知:(二)鉴赏抽象艺术感悟抽象艺术1、教师提问: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什么都不像的作品能有价值吗?假如你手中有一滴墨滴入水中,同学想象一下他产生的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
没有具体形象那他到底美不美呢。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欣赏一段视频。
播放视频央视水墨宣传片。
学生活动:回答谈感受。
(转接)抽象艺术和具象艺术、意象艺术不同的是,它不直接表现任何现实中的可视物,但不能因此说它与现实就没有任何关系。
2、展示:蒙特里安的作品《树》《红树》、《灰树》、《开花的苹果树》提问:探讨《红树》和《开花的苹果树》两幅作品的区别到底在哪呢?学生:《红树》具有某种形体,同现实世界有密切联系,画家通过各种绘画技法再现客观世界物象。
《开花的苹果树》它是通过点线面色彩等绘画元素,独立表达某种纯粹的感情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