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地下水污染问题
- 格式:ppt
- 大小:11.79 MB
- 文档页数:90
第三章地下水分类及其特征3.1 地下水分类地下水这一名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a. 广义地下水––––指赋存于地面以下岩土空隙中的水,包括包气带及饱水带岩石空隙中的水(subsurface water––––包括soil water和ground water)。
b. 狭义地下水––––指赋存于饱水带岩土空隙中的水(ground water)。
长期以来水文地质学着重研究饱水带中的重力水。
现在开始重视包气带水的研究。
因为人们认识到在“三水”(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转化过程中包气带是必经之路。
由于埋藏条件,含水介质类型对地下水水量、水质的时空分布有决定意义,所以按埋藏条件和含水介质(空隙)类型对地下水进行划分:1.按埋藏条件: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2.按含水介质(空隙类型):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3.综合分类(见P27:表3–1地下水分类表)。
如:孔隙潜水,孔隙承压水。
大 气3.2 包气带与饱水带地下水面以上称为––––包气带,或非饱和带(unsaturated zone)。
地下水面以下称为––––饱水带,或饱和带(saturated zone )。
地下水面输送水分,获得补给。
雨季,包气带中的水以下渗为主,雨后,通过蒸发与植物蒸腾向大气圈排泄。
包气带是饱水带与大气圈联系的必经之路。
饱水带通过包气带获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补给,又通过包气带蒸发与蒸腾排泄到大气圈→参与水循环。
饱水带岩石空隙全部为液态水所充满。
水体是连续分布的,能够传递静水压力,在水头差的作用下,可发生连续运动。
饱水带中的重力水––––是开发利用或排除的主要对象。
书上内容:包气带水主要是土壤水和上层滞水。
(一)土壤水埋藏于包气带土壤层中的水,称土壤水。
主要包括气态水、吸着水、薄膜水和毛管水。
靠大气降水的渗人、水汽的凝结及潜水由下而上的毛细作用补给。
大气降水向下渗入,必须通过土壤层,这时渗入的水一部分保持在土壤层中,成为所谓的田间持水量(即土壤层中最大悬着毛管水含水量),多余的部分呈重力水下渗补给潜水。
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技术措施1. 引言1.1 地下水污染现状地下水是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水资源,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地下水污染范围广泛,且持续加剧。
我国是一个严重受地下水污染影响的国家,据调查显示,我国绝大部分地下水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含有重金属、有机物、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
特别是城市地下水源地的污染情况尤为突出,致使地下水的饮用、工农业用水受到了极大威胁。
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包括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生活污水排放等。
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地下水中污染物质的浓度不断增加,危害着水质的健康和可持续利用。
地下水污染现状严峻,亟需采取有效的治理技术措施来改善地下水质量,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的内容到此结束。
1.2 治理技术措施地下水污染是当前环境问题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治理技术措施的研究和实践对于保护地下水资源、维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治理技术措施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等多种手段。
在物理方法中,主要包括吸附剂法、过滤法、膜分离法等。
吸附剂法通过吸附剂吸附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质,实现净化水质的目的。
过滤法则是通过过滤介质将污染物截留并去除。
膜分离法则是利用半透膜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筛选。
化学方法主要包括氧化还原法、络合沉淀法等。
氧化还原法通过氧化剂将污染物质氧化还原,从而降低其浓度。
络合沉淀法则是通过加入络合剂将废水中的金属离子转化为沉淀物,实现去除。
生物方法包括植物修复法、微生物修复法等。
植物修复法利用植物对污染物质的吸附和代谢作用进行治理。
微生物修复法则是通过利用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污染物质。
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措施种类繁多,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治理是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关键。
愿通过不懈努力,我们能够有效治理地下水污染,保护宝贵的地下水资源。
2. 正文2.1 地下水污染原因分析地下水污染的原因可以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类。
地下水污染与治理方法第一篇:地下水污染与治理方法地下水污染与治理方法地下水污染与治理方法摘要:地下水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主要的饮用水源和工农业生产的原料,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安全供水保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它又是重要的环境要素,对支撑生态系统,维持水系统良性循环有着突出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加以保护,好好治理污染的地下水,维持生态平衡.关键词:治理,防治,预防.中图分类号:X523 Y5981.1地下水污染的定义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给予“地下水污染”不同的定义.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衡量地下水受污染的标准;二是天然条件下地下水中有害组分增加是不是会使其受污染.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编写的<<中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对地下水污染的定义是:“地下水的污染物超过了下水的自净能力,从而实地下水的组成及其性质发生变化的现象.”1.2地下水污染物地下水污染物种类繁多,按性质可分为三类:1.2.1化学污染物地下水中有机化合物主要有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等,含量甚微.最普遍的无机污染物是NO,其次是CL, 微金属主要有Cr, Hg, Zn 等.1.2.2生物污染物主要是细菌,病毒和寄生虫.人类粪便中的细菌多达400余种,病毒100余种,生物污水若进入含水层,会污染地下水.1.2.3放射性污染物放射性矿床或放射性的地层是地下水中放射性污染物的天然来源,核电厂,核试验散落物以及医院,实验室使用的放射性同位素等,也可进入地下水.1.3国内外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1.3.1物理处理方法物理处理方法是物理得手段对污染地下水进行的一种方法,分为屏蔽法和被动收集法.1.3.1.1屏蔽法屏蔽法是在地下建立各种物理屏障,将受污染的地下水体圈闭起来,以防污染物进一步扩散蔓延.常用得是灰浆帷幕法,用压力向地下灌注灰浆,在受污染的水体周围形成一道帷幕,从而经受污染的水圈闭起来.其他的物理屏蔽法还有泥浆阻水墙,震动桩阻水墙,板桩阻火墙,块状置换,膜和合成材料帷幕屏闭法等。
污染的地下水:问题和解决方案地下水是人类生活中重要的饮用水资源之一。
然而,由于不当的工业和农业活动,地下水污染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严重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下水污染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问题:1. 工业废水排放:大量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地下水中,其中包括有害化学物质和重金属,如铅、镉和汞等。
2. 农业化学品使用: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农药和化肥渗入土壤,最终进入地下水。
这些化学物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3. 未处理的污水排放:很多地区的城市和农村地区缺乏污水处理设施,导致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地下水中。
4.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活动中使用的化学物质可能泄漏到地下水中,引发水源污染。
解决方案:1. 加强环保法规:政府应该加强对工业和农业活动的环境监管,并制定更加严格的法规来防止地下水污染的发生。
同时,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惩罚,以促使企业和个人遵守环境保护法规。
2. 推广环保技术:鼓励企业和农民使用更环保的技术和设备,例如利用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来减少工业废水对地下水的污染;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对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3. 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政府应该投资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并推动城市和农村地区全面普及污水处理设施。
这样可以有效地阻止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地下水中。
4. 制定应急预案: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企业应制定严格的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泄漏事故。
在事故发生时,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事故处理,避免化学物质进一步污染地下水。
步骤:1. 意识增强:加强对地下水污染问题的意识培养,提高公众对地下水保护的认识,鼓励个人和企业主动参与到相关环保行动中。
2. 规划和实施:制定综合的地下水保护规划和行动计划,确保相关政策和措施得到全面实施。
3. 监测和评估:建立健全的地下水监测体系,加强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地下水污染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
4. 科研和创新:加强地下水环境科学研究,推动技术创新,开发更有效的地下水处理技术和设备。
《地下水污染与防治》习题指导第一章绪论1 什么是地下水污染?哪些物质可污染地下水?途径如何?2 地下水污染如何分类?怎样防治?3 地下水污染调查有何意义?如何进行地下水污染调查?4 污染的地下水如何进行修复?第二章地下水的赋存和化学成分1 地下水的赋存形式有哪几种?2 什么叫岩石的水理性质?包含哪些指标?3 请简述地下水的分类。
4 地下水中包含哪些化学成分?哪些指标可判断地下水的化学性质?5 为什么Cl-总是随着TDS的增长而增加,而Ca2+没有这种性质?6 地下水中化学成分形成机理如何?7 水文地质研究中常见的环境同位素有哪些,有什么意义?8 有哪些方法可以对地下水进行化学分类?下表为两个水样的分析数据,请用已学过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分析。
组分Na++K+Ca2+Mg2+Cl-SO42-HCO3-A 171 119 16 15 42 817B 26 60 12 100 47 64 注:组分浓度单位为mg/L。
第三章地下水运动1 试将渗流同空隙中的真实水流进行对比,看其流量、水头、过水断面、流速大小、水流运动方向等有何不同?2 地下水能从压力小的地方向压力大的地方运动吗?为什么?3 为什么导水系数在三维条件下无意义?4 在计算地下热水运动时,能否将渗透系数当成是岩层透水性常数?为什么?5 流网为什么旨在稳定渗流条件下才有意义?6 为什么一定要有识别(校正)模型阶段?直接用野外测得的参数进行建立模型可行吗?为什么?7 抽水试验的主要目的和作用是什么?8 什么叫水文地质参数?各参数分别有什么意义?第四章地下水污染物运移1 试写出轴对称条件下一维弥散方程式。
2 为什么确定弥散问题的解需要给出研究区域水头场的分布?如果只知道水头的初始状态、边值和有关参数怎么办?3 水动力弥散系数如何确定?4 试推导地下水污染物运移的对流-弥散方程。
5 在研究地下水流问题中,什么叫边界条件,可分为几类,在实际中应如何进行处理?第五章地下水污染数值模拟技术1 对污染物在含水层中的运移、控制、修复,国内外研究现状如何?2 地下水污染数值模拟方法有哪些?简述目前地下水污染水质模拟软件。
地下水污染的原因与治理地下水是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生态平衡和保障水资源供应的重要来源。
但是,在人类工业、农业和城市建设过程中,由于不当的作业方式和管理不善,地下水遭到了严重的污染。
一、地下水污染的原因1. 工业废水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许多化学品和有毒物质被含有陷阱、水渠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工业废水排放到地下水中。
这些化学成分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2. 农药和肥料渗透农业是地下水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农药和肥料,通过渗透作用进入地下水体系,从而导致地下水污染。
一旦污染,地下水的水质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影响农作物和人类健康。
3. 废弃物排放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产生大量的废弃物,这些废弃物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和微生物。
如果不得当处理就会污染周围的地下水。
4. 轻工业废水排放轻工业的生产活动也是地下水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
许多小型工厂和工坊没有配备废水处理设备,排放废水往往呈现无序性、不定期性和随意性。
二、地下水污染治理的措施1. 加强监管和管理加强政府管理和监管,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地下水管理法规,严格监管各类工业和农业排放废水的行为,阻止违法排污行为的发生。
2. 加强投入政府应该加大财政和物质力度,对于地下水污染治理工作进行投入。
通过分配专项资金,开展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同时投资建设地下水监测站,实时监测地下水水质变化。
3. 新技术的应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新技术在地下水治理方面已被广泛应用,如纳米吸附材料、生物反应器治理、高效分离膜技术等。
4. 探索有效的污染防治模式地下水污染治理不应局限于事后治理,而应采取“防治结合”的方式,在源头上防范地下水污染。
例如:建立废水处理厂或生态循环农业基地,对废水进行处理和利用,避免工业废水和农业污染物直接排放到地下水系统中。
此外,要积极探索土壤和地下水的联动治理模式,实现地下水的生态修复。
总之,地下水污染是现代社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需要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
地下水污染预测模型的研究与应用第一章:引言地下水是人类重要的继续可利用的水资源,因为其在自然状态下经过自然过滤,具有较高的纯度。
地下水的保护和管理是环保事业重要的一环。
地下水污染是目前全球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阻碍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之一。
制定科学的地下水污染预测模型,监测和预防地下水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旨在探讨地下水污染预测模型的研究和应用。
第二章: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有三个方面:1. 工业废水的排放:许多工业用水与污水排放到地下水中,这些污染物主要包括重金属、石油和有机物等。
2. 农业业务使用的农药、化肥以及养殖业废水的排放:化肥和农药渗入地下,流向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污染。
3. 生活污水的排放:生活垃圾水、废水、抛弃物(如烟蒂等)、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堆置等都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第三章:地下水污染预测模型的分类目前,广泛使用的地下水污染预测模型包括统计方法、地理信息系统(GIS)与污染传输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等方法。
下面将分别简单介绍每种模型。
1. 统计方法:统计方法是一种简单、直观的的建模方法。
通常使用的统计方法包括多元线性回归、主成分回归、逐步回归等。
统计方法在有足够数据的情况下,可快速构建出简单、条理清晰地模型。
2. GIS与污染传输模型:污染传输模型是科学地模拟物质在地下水介质和地下水流动中的迁移与转化过程,从而系统性地研究污染形成、分布、迁移、转化规律,指导污染防治和水资源管理。
GIS是模型建立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工具,它可以将各种地学信息集成到同一个地图上,方便人们分析和管理。
3. 神经网络模型:纳入了神经网络的地下水预测模型添加了非线性层而不是移除。
神经网络模型可保存多一些的信息。
其建立过程并不是确定的,但提供不同灵敏度级别的输入数据引入了新缺陷,可根据数据预测出合理的结果。
神经网络模型在数据量较大的情况下能有越高的准确度。
第四章:地下水污染预测模型的应用地下水污染预测模型的研究和应用在环保领域意义重大。
地下水污染综述地下水是地球上非常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它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和居民生活等方面。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原因,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本文将对地下水污染的原因、影响以及治理措施进行综述。
地下水污染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可以分为人为和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包括工业废水排放、农业化学品使用、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以及石油、化学品泄漏等。
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质条件、水文地质、地下水流动等。
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导致了地下水的污染。
地下水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首先,地下水中的有毒物质会随着地下水的流动被输送到不同的地点,使得更多的土地和水体受到污染。
其次,地下水是重要的生活水源,一旦被污染,将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危害。
例如,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质可能会导致水源中毒,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
因此,治理地下水污染是至关重要的。
治理地下水污染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
首先,应加强对工业和农业废水的监管,建立严格的废水处理制度,并加大处罚力度。
其次,可以采用地下水位下降方法,降低地下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减少对地下水的污染。
此外,还可以采用生物修复技术,通过引入适应污染物的微生物来降解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质。
同时,开展科学研究,探索新的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治理地下水污染,预防地下水污染也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应加强对地下水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掌握地下水的污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其次,应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通过教育宣传等途径,增强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
此外,应加强法规制度的建设,加大对地下水污染行为的惩罚力度,让违法者付出更大的代价。
总之,地下水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保护地下水资源,我们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治理和预防地下水污染。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地下水的洁净,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注:本文章共计446字。
地下水污染与治理方法地下水是地球上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支持人类生活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将就地下水污染的原因和治理方法展开探讨。
一、地下水污染的原因1. 工业活动:工厂和企业的排放废水中含有各种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物、放射性物质等,不适当的处理和排放导致地下水受到污染。
2. 农业活动:农村地区的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通过渗滤作用进入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污染。
3. 城市生活:城市居民生活中的污水、医院废水、垃圾填埋场滤液等,如果处理不当,也会直接或间接造成地下水污染。
4. 土地污染:污染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可以通过渗透作用进入地下水层,对地下水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二、地下水污染治理方法1. 源头治理:加强工业和农业污染源的管理,推动工厂、企业和农民采取环保措施,减少废水和废物的产生。
2. 水源保护:设立地下水源保护区,严格限制开发和排放,确保地下水源地的水质安全。
3. 水质净化:针对已经受到污染的地下水,采取适当的净化方法,如活性炭吸附、氧化还原、微生物降解等,将污染物去除或降解,使地下水恢复清洁。
4. 法律法规:加强地下水污染治理的法律法规建设,制定相关标准和限值,对违规排放者进行处罚,形成强大的治理合力。
5. 科技创新:加大对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推动科技创新,提高治理效果和水质净化能力。
6. 宣传教育: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共同保护地下水资源。
三、结语地下水污染问题对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加强地下水污染治理,采取综合措施,才能保障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每一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到地下水污染治理中,共同守护我们宝贵的地下水资源。
如何应对环境保护领域的地下水污染问题地下水污染问题一直是环境保护领域中的重要议题,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
本文将从加强监管与管理、推行清洁生产、加大科技研发和提高公众意识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应对地下水污染问题。
一、加强监管与管理地下水污染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有效的监管与管理。
首先,政府应加强对企业和个人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地下水的开采和使用。
同时,加强地下水监测系统的建设,及时发现和报告地下水污染情况,制定有效措施进行整治。
此外,要加大对违规企业和个人的处罚力度,形成威慑效应,提高违法成本。
二、推行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预防地下水污染的重要手段。
企业应加强对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成本的管理,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减少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产生。
此外,企业还应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制度和责任体系,将环境保护纳入企业经营的全过程,确保生产活动不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三、加大科技研发科技创新是解决地下水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加大对环境科技研发的投入,推动环境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同时,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研发高效低耗的环境保护技术,提高地下水治理的效果和效率。
此外,政府还应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积极引导企业将创新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中。
四、提高公众意识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度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应通过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对地下水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政府可以组织专题讲座、宣传活动,向公众普及地下水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培养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此外,企业也应积极与公众沟通,倾听公众意见,共同关注地下水问题,形成社会共识。
总之,应对地下水污染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加强监管与管理、推行清洁生产、加大科技研发和提高公众意识是解决地下水污染问题的关键。
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建立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保护好我们生存的地球家园。
浅谈地下水污染及防治措施地下水作为重要的水资源, 它对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但是, 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人们在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同时, 也对地下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这也影响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不利于社会的和谐。
本文则主要是基于此, 来探讨地下水的污染及防止措施, 以供参考。
标签: 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前言地下水资源作为淡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活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同时也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物质基础。
当然, 在此过程中, 地下水资源也是有限的, 我们必须要注重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与循环利用。
然而,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市进程也在不断深入, 各种工业生产活动使地下水资源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并破坏了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
同时, 在地下水受到污染的过程中, 也会使整个地表水的循环系统受到影响, 这样就会产生更多的水资源矛盾与问题, 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 来防治地下水的污染, 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1 地下水污染的现状分析在地下水资源的开采过程中, 为了满足人们生产与生活日益增长的用水需要, 我国地下水资源的开采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而我国地下水资源占到了总体水资源的三分之一, 在全国范围内, 有超过70%的人群饮用的是地下水。
从城市地下水资源的实时监测来看, 全国95%以上城市的地下水资源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而其中, 又有超过35%城市地下水资源的污染程度正逐年严重化。
这些地下水资源的污染, 使地下水质情况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为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带来了很多的困扰。
从地下水资源污染的范围来看, 北方地区尤为突出, 大部分城市的地下水资源的水质严重不达标, 这对本来就缺水的地区来说, 是非常不利的。
同时, 由于地表水资源的不断恶化, 很多地区的水资源形成一种恶性的循环。
第一章:地下水资源的基本概念1.1 水资源的概念及其重要性1.2 地下水资源的定义与分类1.3 地下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1.4 地下水资源的价值与功能第二章:地下水资源污染的原因及危害2.1 地下水资源污染的定义与分类2.2 地下水资源污染的主要原因2.3 地下水资源污染的危害与影响2.4 地下水资源污染的监测与评价第三章:地下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与政策3.1 地下水资源污染防治的相关法律法规3.2 地下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政策与措施3.3 地下水资源污染防治的监管与管理3.4 地下水资源污染防治的国际合作第四章:地下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技术方法4.1 地下水资源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4.2 地下水污染治理的技术方法4.3 地下水污染防控的技术手段4.4 地下水污染修复的案例分析第五章:地下水资源污染防治的实践与案例5.2 地下水资源污染防治的实践经验5.3 地下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成功案例5.4 地下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未来展望第六章: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与管理6.1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的方法与步骤6.2 地下水污染风险源识别与管理6.3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的案例分析6.4 地下水污染风险防范与应急响应第七章: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与设计7.1 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原则与方法7.2 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的编制步骤7.3 地下水污染防治设施的设计与建设7.4 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案例分析第八章:地下水污染防治的监督与执法8.1 地下水污染防治的监管机构与职责8.2 地下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8.3 地下水污染防治的执法手段与措施8.4 地下水污染防治的违法行为法律责任第九章:公众参与与教育宣传9.1 地下水污染防治的公众参与意义9.2 地下水污染防治的公众参与方式9.4 地下水污染防治的公众参与案例分析第十章:地下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未来趋势10.1 地下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新理念与技术10.2 地下水资源污染防治的国际发展趋势10.3 地下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挑战与机遇10.4 地下水资源污染防治的长期研究与行动方向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地下水资源的定义与分类解析:理解地下水资源的定义及其在地球水循环中的作用是教学重点。
【高中说明文阅读】《地下水污染》高中高一说明文阅读《地下水污染》高中高一说明文阅读进入地下水的污染物有来自人类活动的,有来自自然过程的。
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会造成地下水的总矿化度、总硬度、硝酸盐和氯化物含量的升高,有时也会造成病原体污染。
工业废水和工业废物可使地下水中有机和无机化合物的浓度增加。
农业施用的化肥和粪肥,会造成大范围的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增高。
农药对地下水的污染较轻,且仅限于浅层。
农业耕作活动可促进土壤有机物的氧化,如有机氮氧化为无机氮(主要是硝态氮),随渗水进入地下水。
天然的咸水会使地下天然淡水受咸水污染等。
硝酸盐就是地下水的主要污染物质,其来源存有二。
一就是地表污废水排放量,通过河道渗水污染地下水;城市化粪池、污水管及的外泄以及垃圾堆的雨水淋溶等。
这一类污染源具备点污染的特征。
二就是农业面源污染,农耕区过多杀灭氮肥,其中约存有12.5%~45%的氮从土壤中外流,导致农耕区地下水硝酸盐的含量轻微抽检。
随着化肥的广为采用,硝酸盐污染将沦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美国对10多万口水井的调查辨认出,存有6%的水井硝酸盐含量少于标准,20%的水井氨氮含量抽检。
中国展开调查的57座城市中,地下水氮抽检的存有46座。
硝酸盐污染可以引致高铁血红蛋白症,婴儿畸形及癌症等疾病。
对地下水构成威胁的除了石油、石油化工产品及各种有机合成化学物质。
石油和石油化工产品,经常以非水相液体(napl)的形式污染土壤、含水层和地下水。
当napl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污染物将穿过地表土壤及含水层到达隔水底板,即潜没在地下水中,并沿隔水底板横向扩展;当napl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污染物的垂向运移受阻于地下水面,只能沿地下水面(主要在水的非饱和带)横向广泛扩展。
napl可被孔隙介质长期束缚,其可溶性成分还会逐渐扩散至地下水中,成为一种持久性的污染源。
有机合成化学物质则主要来源于危险废物处置场所的淋溶和渗漏。
中国科学院对京津唐地区地下水有机污染物的初步调查表明,该地区地下水中有机物种类达133种。
地下水污染的成因与治理方法地下水是人类必不可少的资源之一,但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和污染物的排放,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了解地下水污染的成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地下水污染的成因和治理方法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地下水污染的成因1. 工业废水排放: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其中含有各种有害物质,如果这些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进入地下水中,就会造成地下水污染。
2. 农业活动:农田灌溉和农业投放的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容易通过渗透进入地下水,使地下水受到污染。
3. 生活污水排放:城市居民的生活活动产生的污水,如果不经过有效的处理就排放入地下水中,同样会造成地下水污染。
4. 地下储油库泄漏:地下储油库可能存在泄漏问题,导致石油等有害物质渗入地下水中,造成污染。
5. 地下垃圾填埋:垃圾填埋场中产生的垃圾浸出液,是一种富含有机和无机化学物质的废水,会对地下水产生很大的威胁。
二、地下水污染的治理方法1. 加强监管措施: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有关部门对地下水污染的监管和检测工作,加强对排污企业的监督,确保废水得到妥善处理。
2. 提倡环保意识: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推动人们更加重视地下水保护,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3. 推广适合的污水处理技术: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进行有效处理,确保废水排放达到相应的标准。
4. 完善农业管理制度:加强对农田施肥和农药使用的管理,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农业活动对地下水的污染。
5. 加强地下储油库和垃圾填埋场的管理:加强对地下储油库和垃圾填埋场的监测,加强泄漏预防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理。
三、地下水污染的治理步骤1. 调查评估:对可能存在地下水污染的区域进行调查评估,了解污染源和污染程度。
2. 监测取样:通过地下水监测井等设施,获取地下水样品,进行污染物的检测分析,确定地下水污染的具体情况。
3. 污染源控制:针对发现的污染源,采取相应措施加强管理,避免污染物进一步渗入地下水。
地下水污染九年级政治教案地下水污染雾霾还未散去,地下水污染的消息又接踵而来。
地下水不同于地表水,被喻为人类的“生命水”。
一旦遭受污染,治理需千年的时间。
如今一些企业为躲避查处,将致命性污水通过高压水井直接注入地下,一名名村民因饮用污染水而染上怪病,一个个村庄沦为“癌症村”,“生命之源”变成“绝命之源”……1、什么是地下水污染?主要是指人类活动引起地下水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生物学特性发生改变而使质量下降的现象。
2、地下水污染的原因主要有哪些?①过度开采地下水,引起地下水位下降,受污染的地表水的入渗补给;②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污水灌溉以及人畜粪便等污染物渗入地下水中;③工业废水直接排放或恶意向地下强制排放;④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低下;⑤管理制度不完善;⑥垃圾填埋场缺乏防渗处理致使垃圾里的有毒有害物质经雨水作用,陆续渗透到地下水中等。
3、地下水污染有哪些严重危害性?①严重损害公民身心健康;②破坏生态平衡;③影响农业的稳产、高产;④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4、为遏制地下水污染,请你提一些合理化建议。
国家:适时制定和修改有关地下水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政府:①建立地下水污染责任终身追究制,对造成地下水环境危害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追究责任;②采取差别水价等政策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限制地下水过量开采;③加快县级污水处理厂建设;④有条件的地级市要开展垃圾焚烧发电;⑤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场要建设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⑥生活垃圾收集将逐步从混合收集向分类收集转变,开展居住区、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⑦净菜进城、净菜上市,限制过度包装,推广易降解塑料制品和多次循环使用的包装袋,控制生活垃圾产生量等。
企业:严格守法并力所能及承担环境社会责任;公众:积极参与环境决策与监督环境违法行为等。
5、遏制地下水污染,公民可以有哪些实际行动?①生活中注意节约用水,用后关紧水管,实现一水多用;②垃圾分类投放,不随意乱丢垃圾,尤其是废旧电池等;③发现乱排放工业废水的行为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④为遏制地下水污染积极向有关部门献计献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