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水韵二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1.78 MB
- 文档页数:8
王明口三中八年级(上)语文导学案学习目标:1、在掌握有关游记散文知识的基础上感知周庄水乡动人的情韵,了解景物描写的时间和空间顺序,学习从不同角度来描写周庄水韵。
2、味文章语言,体会优美意境。
3、学习运用多种修辞写景的方法,并能在写作中运用。
4、让学生了解江山的美丽多娇,爱我中华,爱我世界。
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让学生初步掌握游记散文的写法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
2、难点:理解“水韵”的含义。
课时安排:2课时知识储备:1、周庄的由来周庄镇旧名贞丰里。
据史书记载,北宋元年(1086年),周迪功郎信奉佛教,将庄田200亩捐赠给全福寺作为庙产,老百姓感其恩德,遂将这片田地命名为周庄。
2、有关周庄周庄镇位于苏州城东南38公里、昆山市境内西南33公里,是个具有九百余年历史的水乡古镇,被澄湖、淀山湖和南湖所环抱。
周庄环境幽雅,建筑古朴,四面环水,河道成井字形,居民傍河筑屋,依山成街,河道上横跨14座古桥,还有那份敦厚纯朴的古镇民风,构成一幅美妙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情画。
人们称之为“东方的威尼斯”。
周庄一直成为摄影师、作家、艺术家、甚至电视电影的取景最佳地点。
著名建筑学家罗哲文盛赞周庄“不但是江苏省的一个宝,而且是国家的一个宝”。
著名画家吴冠中撰文说“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海外报刊称“周庄为中国第一水乡”。
3、水墨画:是绘画的一种形式,更多时候,水墨画被视为中国传统绘画,也就是国画的代表。
基本的水墨画,仅有水与墨,黑与白色,但进阶的水墨画,也有工笔花鸟画,色彩缤纷。
後者有时也称为彩墨画。
在中国画中,以中国画特有的材料之一,墨为主要原料加以清水的多少引为浓墨、淡墨、干墨、湿墨、焦墨等,画出不同浓淡(黑、白、灰)层次。
别有一番韵味称为“墨韵”。
而形成水墨为主的一种绘画形式。
4、版画:是视觉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
广义的版画可以包括在印刷工业化以前所印制的图形普遍具有版画性质。
当代版画的概念主要指由艺术家构思创作并且通过制版和印刷程序而产生的艺术作品,具体说是以刀或化学药品等在木、石、麻胶、铜、锌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
初中语文公开课周庄水韵优秀教案(2课时)周庄水韵一、教学目标:(一)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二)理清顺序,明确思路。
(三)品析语言,体会情感。
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展示相关文字材料:周庄简介。
2、展示周庄水乡的相关照片或图片,请学生根据画面描绘其中的情景。
3、导入语设计:其实周庄并不仅仅凝固在上面的文字上,也不仅仅停留在某一幅照片或图画里。
就像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不同的人,走进周庄,也就有了各自眼里和心里的不同的周庄。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当代著名散文作家赵丽宏的《周庄水韵》,领略一下他笔下的周庄,以及周庄给予他心灵的感悟。
(二)自读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生词,查字典或看文下注释。
(三)正音斑斓(lán) 眩(xuàn)目晶莹(yíng) 参差(cēncī) 谛(dì)听娴(xián)熟瞬(shùn)息璀璨(cuǐcàn)(四)研读1、学生朗读全文。
(注意情感的把握)2、梳理作者行文的思路,概括全文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第1—3段)述说周庄水乡的总体印象。
第二部分(第4—6段)抒写三次游览周庄的情景及感受。
3、讨论第一部分内容。
(1)齐读第1—3段的文字。
(2)找出文中作者表述对周庄水乡整体印象的句子。
明确:“来到周庄,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这里的水,以及一切和水连在一起的事物。
”(3)找出作者对这样的印象评价的句子。
明确:“这样的景象,大概只有在威尼斯才能见到。
”(4)说说作者将周庄与威尼斯比较的用意。
明确:突出周庄所具有的特别的“水”的特点。
(5)概括这部分内容从哪些方面描写了周庄所具备的这些特点。
明确:水中倒影斑斓迷离水上石桥各呈风采水傍古镇浑然一体周庄水韵一、教学目标:(一)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二)理清顺序,明确思路。
(三)品析语言,体会情感。
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展示相关文字材料:周庄简介。
2、《周庄水韵》学习目标: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整体感知周庄水乡动人的情韵。
2、学习作者根据各个景物的特点而采用不同的描写方法。
3、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周庄镇位于苏州城东南38公里,有着近九百年的历史。
西晋文学家张翰,唐代诗人刘禹锡、陆龟蒙就曾居住周庄,它也是元末明初江南巨富沈万三的故乡。
著名山水画家吴冠中曾说过:“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周庄被成为中国“第一水乡”。
今天就让我们随同作家赵丽宏,一起去领略这中国第一水乡的风韵。
二、作者简介赵丽宏,上海人,当代作家、散文家、诗人,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
1951年2月出生于上海,种过田,学过木匠,做过乡村邮递员。
1977年考入华东师大中文系,1982年毕业后在《萌芽》月刊从事文学编辑工作。
1987年成为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
2000年被华东师大文学院聘为客座教授。
其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诗集、报告文学等共40余部。
三、补充材料:周庄——江南第一水乡,位于苏州城东南38公里的昆山市境内,始建于公元1086年。
原是一个偏僻的小村。
宋代迪功郎周君在此设庄,舍宅为寺,百姓感其恩德,故称此庄为“周庄”,至康熙年正式定名为周庄镇。
周庄为泽国,因河成街,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由于周庄“镇为泽国,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须舟楫”。
故历代免遭战乱,900多年来仍保留独特的古朴的江南水乡风貌。
著名古画家吴冠中撰文说“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海外报刊则称“周庄为中国第一水乡”。
补充:周庄镇位于苏州城东南38公里,著名古画家吴冠中撰文说“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海外报刊则称“周庄为中国第一水乡”,被誉为“梦里水乡”,古称贞丰里,是江南六个著名古镇之一。
周庄“镇为泽国,四面环水”,河流呈井字形从镇中穿过,“咫尺往来,皆须舟楫”,小小的的周庄共有10座400--800年历史的古桥。
周庄水韵之二(语文版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周庄水韵》课堂实录(一等奖)执教:冉习呤整理:冉习呤孙玉授课班级:仁沙中学八年级一班人数:72人共分9个学习团队第一课时[上课音乐响起,师面容渐笑,生也渐笑。
]师:我们班有秘密。
[生愕然。
]师:我们班有秘密。
想不想不知道?[生再愕然。
]师:参加“我的祖国”县级演讲比赛获得第一名的是——生:冯于娟。
师:每天大课间活动站在主席台上引领全校师生同呼仁中口号的主持人是——生:传南吉!师:不得了![竖大拇指]咱们班真是卧虎——生:藏龙!师:应该是“卧龙藏凤”。
[生与听课教师恍然而笑:这也是秘密?]师:今天,我想在我们这个“卧龙藏凤”的班里实现两个愿望。
可以吗?生:可以。
师:一,用我最小的声音,领出大家最响亮的声音,可以吗?生:可以。
师:那我试一下。
试之前,我先声明,我是不玩扑克牌的。
我抽到第几学习团队,你们就大声地说:我们在![右手从裤兜里摸出一张扑克,红二]第二学习团队:我们在![师再摸,红A,学生未能反映过来。
师用手笼耳,作倾听状,学生笑,第一学习团队顿时反映过来,]生齐呼:我们在!师:太好了。
第二个愿望,我做最少的事,你们要做最多的事,愿意?生:愿意。
师:无私!真是无私。
那好,接下来,就让大家做事了。
[分发文本,看哪一列的同学分发得最快。
很快,分发完毕]师:拿到一篇文章,首先要怎样?生:读。
师:非常好。
今天要大家大声地朗读。
而且边读边要圈、点、勾、画和批注。
[师巡视,依次到每个学习团队指点。
]师:现在你们在团队内相互看一看,你看看别人读出了什么?并且从队友那里获得的东西,书写到自己的的文本上,这样,采他山之玉,是你今天的收获之一。
[各个学习团队的队员都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拿过队友的文本在看,在读,还有在誊写。
]师:现在,你回头看一看,你文本上有没有多了一东西,是不是有了一定的收获了?生:有收获。
师:太好了。
这些初读出来的东西是我教给你们的吗?生:不是。
师:太好了,自己就能读出这么多的东西。
《周庄水韵》序号日期执笔八年语文组审核丝制成的装饰物。
C.古镇被飘动的雨雾笼罩着,石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
出没:时而出现时而消失。
课题 《周庄水韵》第二课时课型新授课学 习 目 标 1、积累文中精彩的词语;背诵精彩语段,增强语言的感悟及运用能力。
2、了解课文随“时(令)”换景,景色各异、多角度写景,融情于景的写景方法。
教师教法课上交流助学学生学法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作品语言的魅力。
一、文章特色:本文的语言清新优美,也像周庄水乡一般让人赏心悦目。
小雨中,“飘动的雨雾”、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的古桥和屋脊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头带面纱的少女形象,朦胧、绰约、富有魅力。
“水声重重叠叠,……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
”则使用通感的手法,将听觉和视觉融合起来,很形象,仿佛水声的热闹伸手可及。
另外,文章还多出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增强了文章的美感。
二、小组合作,讨论探究:1、作者第三次游周庄时,描绘了周庄的哪些景物?他是按怎样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来写的? 景物:楼房,小街,彩灯,小河,花船,礼花……(水景)按时间先后顺序;空间顺序:由“岸上”写到“水上”,坐船夜游,描绘水中朦胧景色。
小船经过拱桥,而至古镇尽头。
由“天上”写到“地上”,写古镇节日夜空的礼花及河中的倒影,古镇的欢呼。
2、文中除了写石桥、流水外,还花了不少笔墨描写了彩灯、花船及礼花,写一个古镇为什么要这样写?表现了古镇水乡在改革开放后充满了生机,反映了周庄人们的幸福生活,具有对外开放意识。
细细品读课文,紧紧围绕这一部分的“主要问题”,积极采用自主学习、同桌互议、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赏析课文内容。
重点 目标1 难点 目标2其他 项目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方法:朗读、合作、探究。
教师教法课前预习导学学生学法引导学生自学,及时完成所布置的预习任务。
1、加粗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C )A .娴熟(xi án )搅动(ji ǎo )斑斓(b ānl án ) 璀璨(cu ī)B .彩绸(ch óu )连缀(zhu ì)仲春(zh ǒng )屋脊(j ǐ)C .缤纷(b īn ) 隐匿(n ì) 谛听(d ì)参差(c ēnc ī)D .覆盖(f ù) 眩目(xu án )屋檐(y án )渗出来(sh èn )2、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第2课《周庄水韵》教案(语文版初二上)(2)doc初中语文(1)【教学目标】1、能通过观赏、朗读初步体会周庄的水韵美。
2、能划出优美的句子感受散文的语言美。
3、通过探究训练,学会用生动贴切地句子描述自己的所见。
【教学重点及难点】1、通过朗读、查找优美语句感受语言美。
2、学会描述自己的所见。
【教学设想】1、本篇课文属于写景抒情散文,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周庄、感受周庄的水韵美。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感情,并品味散文的语言风格。
【教学过程及内容】〔一〕、激发爱好,导入新课。
有同学到过周庄吗?学生回答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的古镇周庄,有着近千年的悠久历史。
它四面环水,犹如浮在水上的睡莲,清丽可人。
今天,我们一起跟随作家赵丽宏走进周庄,一起去品味周庄的水情与水韵。
〔幻灯片出示课题〕〔二〕、整体感知课文展现播放周庄视频资料〔以〝高山流水〞作为背景音乐〕后,用简洁的语言讲讲你眼中的周庄。
〔幻灯片出示〕〔三〕、细读课文部分选段通过昨天的预习大伙儿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文章要紧通过写作者在不同季节里三次游玩古镇周庄时的所见所感,以〝水〞突出周庄特色,以〝韵〞点化周庄灵气。
在作者笔下,第一次所见之景犹如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第二次所见之景犹如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那么,第三次呢?请同学们听课文片段朗读后,并试着同样用一个比喻句来形容第三次所见之景。
参考:能够是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幻灯片出示〕〔四〕精读课文第五节请同学们大声朗读第三次所见之景,划出你认为能突出周庄美景的句子,读读并讲讲理由〔幻灯片出示〕提示:能够从修辞手法、贴切传神的词语等角度入手。
组织学生阅读、摸索、交流,评判。
小结:文中运用了许多生动而贴切的比喻,将周庄之水描画地柔情万般,韵味十足,这与所描写的水乡景物正好相匹配。
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另一个水世界〝威尼斯〞。
〔四〕拓宽探究创设咨询题情境看了这一组图片后,讲讲你的发觉.〔出示一组周庄和威尼斯的图片〕参考:周庄:朴素纯洁威尼斯:富丽堂皇小结:这一节课,同学们和我在作者的带领下,通过观赏、朗读、查找优美语句一起感受了周庄的美,事实上像我们周围的美景比比皆是,只是需要我们一起去发觉、去爱护、去描画。
2、周庄水韵教案(语文版八年级上)[教学目标]1、体会江山的美丽多娇,爱我中华,爱我世界。
2、体味欣赏散文清新优美、抒情性强的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真情实感。
3、了解课文随“时(令)”换景,景色各异、多角度写景,融情于景的写景方法。
4、背诵精彩语段,增强语言的感悟及运用能力。
5、学生学会贴切地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教学重点及难点]1、体味欣赏散文清新优美、抒情性强的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真情实感"2、了解课文随“时(令)”换景、景色各异、多角度写景,融情于景的写景方法。
3、背诵精彩语段,增强语言的感悟及运用能力。
4、学会贴切地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教学设想]1、本文是写景抒情式游记类散文,旨在认学生了解游记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习游记的写作方法,学习课文中写景时运用的多种修辞方法及生动形象的语言,并能在写作中运用。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渗透在游记中的感情,并品味散文的语言风格。
3、本文与《巴东三峡》都是写祖国山水的美丽,意在让学生了解祖国山川壮丽可爱,更加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如果能让学生从自身的变化,从自己家乡的变化中去感受,相信能更好的理解改革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及内容]一、出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在这节课里,我们要整体把握课文的结构内容,背诵作者“第二次游历周庄”的语段。
]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播放周庄的旅游宣传片。
2、播放威尼斯、丽江体现“水乡,水城”特色的有代表性的对比画面。
3、教师同步讲解:图一:这是意大利著名水城“威尼斯”。
图二:这是云南古镇丽江我们现在把它们和周庄相比较的话,你觉得他们三者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三、整体把握课文的结构内容。
1、朗读课文。
2、配乐朗读。
*展示播放周庄的动画画面。
*以“高山流水”为背景音乐。
3、检查生字新词。
4、提问:大家喜欢这篇课文吗?你觉得课文中什么地方、哪些语句或语段写得最精彩?说说你的理由?四、合作探究题:那么,作者间我们描述了周庄的哪儿幅图画呢?共两个部分四幅“水韵图画”。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周庄水韵》的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观赏课本中的插图,整体感知周庄水乡动人的情韵。
2、让学生说说作者三次游周庄留下的印象。
3、重点研读、品味作者第三次游周庄的段落,欣赏文中准确、生动、优美的语言教具准备1、选一幅周庄水乡的图画,张贴于黑板。
2、画一幅周庄图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周庄位于苏州城东南,昆山的西南处,古称贞丰里。
春秋战国时称摇城。
至康熙年正式定名为周庄镇。
周庄为泽国,因河成街,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虽说历经900多年的沧桑,仍完整一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宛如一颗镶嵌在淀山湖畔的明珠。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带大家一起走进周庄,去体会那里的动人水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录音,找出课文中的疑难字词。
并借助工具书、资料自行解答。
2、教师检预习效果。
斑斓顔色错杂灿烂迷离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眩目耀眼晶莹光亮透明参差指不整齐,不一致谛听仔细听娴熟熟练摇曳摇动如诉如泣形容声音柔细瞬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多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会消失3、自读课文,并思考:(1)“我”曾经几次到周庄,每次留给我的印象是什么?(2)与《巴东三峡》相比,这篇游记有什么不同?三、精读课文1、讲解前三个自然段提问:开头三段,叙述周庄水乡留给人们的总体印象。
那么,“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2、讲解“我”前两次到周庄的情景和感受第一次仲春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第二次冬天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写第二次到周庄,不仅写了“令人目眩”的色彩,而且写了积雪融化时滴水和流水的声音。
将水声描写得柔情绵绵,使周庄景物不仅有“色”,而且有“声”,更为动人。
3、齐读第四自然段。
4、有感情的读“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一段。
并细细品味。
第2课时一、复习巩固二、讲解作者第三次游周庄旱情景和感受。
1、默读第5处自然段,并结合“思考与练习”第一题思考:作者第三次游周庄时,重点描写了在古镇尽头看到的节日夜景,他是按怎样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来写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总结:按时间先后顺序空间顺序:由“岸上”写到“水上”坐船夜游,描绘水中朦胧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