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的缺磷症状
- 格式:ppt
- 大小:927.50 KB
- 文档页数:15
低磷胁迫下不同野生大豆的形态和生理响应差异磷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在植物生长发育及新陈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 。
磷在土壤中的有效性和含量较低 (含量约为2卩mol/L ),一般以无机、有机2种形态存在,但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无机磷只占土壤全磷的1%[2] 。
事实上,土壤中的有效磷远远不能满足一季作物的需求,因而只有通过向土壤中不断施用磷肥,作物才能获得或维持较高产量。
由于近年来磷肥施用量的不断增多,使得土壤盈余的农田磷通过地表径流、渗漏方式向地表、地下水体迁移,从而增加了农田磷的环境风险[3] 。
大豆是需磷量较大的作物,其整个生育期均要有较高的磷营养水平,其中以出苗到盛花期对磷的要求最为迫切。
大豆植株缺磷后将表现出明显的缺素症状,如植株变矮、叶片变小、出现坏死斑点等,若植株结荚期缺磷,还将导致叶片脱落、花期延迟、结荚变少等症状出现,从而严重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4-5] 。
大豆耐低磷种质资源匮乏,遗传基础狭窄,成为大豆耐低磷育种的瓶颈[6] 。
野生大豆( Glycine soja L. )是栽培大豆的近缘野生物种,目前人们已经对野生大豆开展了包括生态学[7] 、结构植物学[8] 、品质化学[9] 、植物保护[10] 等基础生物学研究。
结果显示,野生大豆化学品质特异,同时具有抗病、抗虫、抗旱、耐贫瘠等较强的抗逆性和适应能力。
野生大豆对于拓宽大豆育种遗传基础、创造新资源及选育新品种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近年来,野生大豆种质资源利用在大豆品质改良中已有许多成功的事例,目前已筛选出一批优质、抗逆性强的种质资源[11-13] 。
但是,目前关于野生大豆在大豆耐低磷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较少。
本研究以前期初步筛选出的9 份野生大豆为材料,通过低磷胁迫处理后测定不同类型材料的形态、生理指标,比较不同类型的野生大豆在低磷胁迫下的耐低磷能力,以期探讨野生大豆的耐低磷机制,从而为野生大豆耐低磷基因型的筛选和大豆遗传改良提供方法和材料基础。
为什么缺磷时的表现植物缺磷时植株生长缓慢、矮小、苍老、茎细直立,分枝或分蘖较少,叶小,呈暗绿或灰绿色而无光泽,茎叶常因积累花青苷而带紫红色。
根系发育差,易老化。
由于磷易从较老组织运输到幼嫩组织中再利用,故症状从较老叶片开始向上扩展。
缺磷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少而小。
成熟延迟。
产量和品质降低。
轻度缺磷外表形态不易表现。
不同作物症状表现有所差异。
油菜子叶期即可出现缺磷症状。
叶小色深,背面紫红色,真叶迟出,直挺竖立,随后上部叶片呈暗绿色,基部叶片暗紫色,尤以叶柄及叶脉为明显,有时叶缘或叶脉间出现斑点或斑块。
分枝节位高,分枝少而细瘦,荚少粒小。
生育期延迟。
同属十字花科的白菜、甘蓝缺磷时也出现老叶发红发紫。
缺磷大豆开花后叶片出现棕色斑点,种子小。
严重时茎和叶均呈暗红色,根瘤发育差。
番茄幼苗缺磷生长停滞,叶背紫红色,成叶呈灰绿色,蕾、花易脱落,后期出现卷叶。
根菜类叶部症状少,但根肥大不良。
洋葱移后幼苗发根不良,容易发僵。
马铃薯缺磷植株矮小,僵直,暗绿,叶片上卷。
黄瓜缺磷整株矮小发僵,暗绿,老叶出现红褐色焦枯。
甜菜缺磷植株矮小,暗绿。
老叶边缘黄或红褐色焦枯。
藜科植物菠菜缺磷也植株矮小,老叶呈红褐色。
禾谷类作物植株明显瘦小,不分蘖或少分蘖,叶片直挺。
不仅每穗粒数减少且籽粒不饱满,穗上部常形成空瘪粒。
缺磷水稻植株紧束呈“一柱香”株型,叶片及茎为暗绿色或灰兰色,叶尖及叶缘常带紫红色,无光泽。
缺磷水稻未老先衰。
缺磷小麦苗期叶鞘呈特别明显的紫色,新叶呈暗绿色,分蘖不良。
缺磷小麦叶片细狭,叶尖发焦,穗小,穗上部的小花不孕或空粒。
缺磷大麦和燕麦矮小僵直,叶尖焦黄,个别老叶呈暗紫色。
缺磷玉米植株瘦小,茎叶大多呈明显的紫红色,缺磷严重时老叶叶尖枯萎呈黄色或褐色,花丝抽出迟,雌穗畸形,穗小,结实率低,推迟成熟。
缺磷棉花叶色暗绿,蕾、铃易脱落,严重时下部叶片出现紫红色斑块,棉铃开裂,吐絮不良,籽指低。
果树缺磷整株生育不良,老叶黄化,落果严重,含酸量高,品质降低。
磷肥在大豆生长中起什么作用磷元素对大豆的生长发育起哪些作用?什么情况会影响大豆对磷的吸收?大豆缺磷时有什么症状?一、磷肥在大豆生长中起的作用磷是夏大豆生长发育中的必需元素,在大豆一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作用。
首先,磷是大豆细胞质和细胞核的组成成分,对大豆细胞的形成、分裂增殖和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在大豆植株中,磷存在于磷脂、磷酸和核蛋白中,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磷脂是细胞质和原生质膜、液泡膜的主要组成部分。
磷酸和核蛋白是细胞质和细胞核的组成成分。
同时磷也是核苷酸的组成成分。
核苷酸的一些衍生物对代谢活动中的能量传递和贮存、生物氧化电子传递、氢的传递等都起着极重要的作用。
缺磷时各种代谢活动都不能正常进行。
磷对大豆碳代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磷酸直接参与大豆的呼吸和发酵过程。
在大豆糖类的合成、分解与转变过程中都有腺苷三磷酸(ATP)、磷酸和核苷二磷酸的参与;可加速糖类的磷酸化过程,促进养分外运。
缺磷则引起碳代谢失调,造成糖类积累,影响大豆生长发育。
磷在大豆脂肪的合成与分解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大豆是含脂肪较高的作物。
脂肪是由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脂类。
脂肪酸的合成必须有核苷酸的衍生物辅酶A和腺苷三磷酸参与才能进行。
脂肪合成要有辅酶A参与。
脂肪分解也要有辅酶A和腺苷三磷酸参与才能进行。
缺磷时,大豆脂肪合成受阻,脂肪含量降低。
二、影响大豆吸收磷的因素大豆植株对磷元素的吸收和利用也受施肥量、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和土壤透气性等因素的影响。
当施肥不足或过量都导致大豆植株相对含磷量降低,这是因为施肥不足,土壤磷含量不足,使植株吸磷量减少;如施肥过多,土壤溶液浓度过大,根系内水势高于土壤水势,根系吸水困难,而磷是溶解于水中被大豆根系吸收的,所以吸磷量减少。
在土壤水分过多或过少都影响大豆对磷的吸收。
这是因为大豆通过根系吸收溶解于水中的磷,当土壤水分不足时,土壤溶液浓度过大,根系吸磷慢;如土壤水分过多时,土壤透气不良,影响根系呼吸,而根系对磷的主动吸收要靠呼吸提供能量才能进行,所以当土壤水分过多时,根系有氧呼吸减弱,对磷的主动吸收减少。
作物缺素症状的外形诊断安岳县公园管理所邱蓉摘要:描述作物各种营养元素缺少时的外形诊断及综合推断关键词:作物缺少营养元素外形诊断一、意义作物生长发育所载的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铜、氯等。
其中某一元素缺乏或过剩,作物都不能正常生长,并在外形上明显地出现生长异常,如植株矮小,生长停滞,分枝(或分蘖)少,失绿、发红(或紫),叶色苍老,叶片畸形、顶芽萎缩、开花受精受阻,茎裂根腐等等缺素生理病症。
统称为作物缺素症状。
有些缺素症状由于典型,一般较易识别。
如作物缺氮发黄,棉花缺硼叶柄呈环带,果树缺铁的“黄化症”、苹果缺锌的“小叶病”等。
有些缺素症状由于并非缺素所独有,由往往不易判断,如油菜叶片发红,缺磷、缺氮、受冻,受旱都能引起,这时就必须注意调查研究和进行测试诊断。
为了便于掌握作物缺素的典型症状,现将通过文中探讨及描述,以加深对作物缺素症状的了解。
二、缺氮症状氮是植物蛋白质的主要组成或物质,是生命的基础。
氮又是叶绿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缺氮,植株生长矮小、瘦弱、直立、分蘖分枝都少,叶色淡绿,但失绿较为均一,一般不出现斑点。
较老的叶片、叶柄、茎秆呈现淡黄或橙黄色,有时呈红色或暗紫红色,叶片易脱落,花少、籽实(果实)少而小,提早成熟。
作物对氮素需要量较大,如果不施氮肥,大多数作物都会出现氮素缺乏。
但氮素过量,又会引起作物生长过旺,贫青迟熟,并易受病虫危害。
1、水稻:氮素充足时,水稻一片青绿。
缺氮则叶色淡绿发黄。
及时施氮肥,即可促使生长,消除症状。
缺氮的水稻植枝,叶色淡绿,下部老叶枯黄,中部叶片的叶尖也开始发黄。
植枝矮小、直立。
分蘖少,根系细长。
2、大麦:大麦缺氮,棉苗矮小,叶色淡绿,叶柄、茎杆和下部老叶呈黄红色。
4、油菜:油菜缺氮,苗期生长严重受阻,叶小,老叶黄红,新叶淡绿,根系细长,而正常的油菜,则叶大根粗,长势旺盛。
三、缺磷症状磷是植物细胞原生质的重要组成,对植物体内的物质合成转化与转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物缺磷症状大全,看完这篇就懂啦!图1 番茄缺磷症状在作物生长初期,磷肥的作用表现得不是很明显,但在中后期,缺磷将影响氮的有效积累和蛋白质的合成。
缺磷时,除生长矮小、瘦弱,直立外,还表现分蘖,分枝少,叶色暗绿缺乏光泽,下部老叶和茎秆呈紫红色,开花结果少,且延迟成熟,产量低。
作物品种不同,其缺磷症状也有不一样。
植物缺磷症状图2 水稻缺磷症状水稻缺磷:一般发生在早、中稻,形成“僵苗”,返青后生长缓慢,植株矮小,不分蘖或延迟分蘖;叶形狭小,叶面积小,叶片直立成“一炷香”状,叶身稍呈环状卷曲,叶色暗绿苍老,叶心以下第2-3叶叶尖枯萎呈黄褐色;老根变黄,新根少而纤细;穗小粒少,千粒重降低。
小麦缺磷:幼苗生长缓慢,根系发育不良,分蘖减少,茎秆纤弱,茎的基部呈紫色,最明显特征是叶尖和叶缘呈紫红色,其他部位呈暗绿色,穗小粒少,千粒重明显降低。
图3 玉米缺磷症状玉米缺磷:苗期生长缓慢,在5叶期时症状较为明显,叶片紫红,叶尖紫色,叶缘弯曲,茎基部呈紫色,玉米棒短而小,呈弯曲形,过早出现秃顶,大多籽粒不饱满。
图4 棉花缺磷症状棉花缺磷:植株矮小,苍老,叶色灰暗、茎细,基部红色。
果枝少、叶片小、叶缘和叶柄常出现紫红色,根系发育不良,成熟延迟,蕾铃易脱落,产量及品质下降。
图5 油菜缺磷症状油菜缺磷:油菜对缺磷最为敏感,反应也最早,严重缺磷时,子叶展开后便出现苍老暗绿变厚的缺磷症状,出叶迟,叶面积小;茎与叶柄均呈紫红色,植株矮小,不分枝;现蕾开花推迟,籽粒不饱满,产量下降,含油率低。
图6 烟草缺磷症状烟草缺磷:整株簇生状,叶窄、色暗,直立,老叶有坏死斑点,干枯后变棕色。
经火烤后的烟叶色暗无光泽。
图7 大豆缺磷症状大豆缺磷:叶色变深,呈浓绿或黑绿色,叶形小、尖、窄,且向上直立,植株瘦小,生长缓慢。
严重时,茎秆可能出现红色,开花后大豆若缺磷,叶片则出现棕色斑点。
马铃薯缺磷:早期缺磷影响根系发育和幼苗生长;孕蕾至开花期缺磷,叶部皱缩,色呈深绿,严重时基部叶变为淡紫色,植株僵立,叶柄、小叶及叶缘朝上,不向水平展开,小叶面积缩小,色暗绿。
B i n g h a i f a n g z h i大豆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国内各地均有栽培,其中尤以黑龙江大豆最为著名。
大豆是榨取豆油、制作豆制品、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的重要原料。
生产中充分了解其特性,并加以科学的栽培管理,避免出现缺素症状,是增产增收的重要措施和方法。
一、大豆生长习性大豆喜温不耐寒,需水较多,但不同时期需水量也有所不同。
大豆喜光,属短日照作物,对土壤适应性较强,以土壤pH值在6-7.5为宜。
大豆喜肥,一般在同等生长条件下,每生产50kg 籽粒要吸收氮3.5-3.7kg,磷0.6-0.75kg,氧化钾1.25-1.26kg。
1、温度。
大豆是喜温性作物,耐寒性较差。
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25℃,适宜种子发芽的温度为15-20℃,发芽的最低温度在6-8℃,当温度低于6℃无法发芽。
幼苗期有一定的抗低温能力,但温度也不能低于-4℃,否则会造成冻害。
适宜幼苗生长的温度为20-21℃,适宜花芽分化的温度为21-23℃,开花期适宜的温度为22-25℃,适宜结荚鼓粒的温度为21-23℃,成熟期的适宜温度为19-20℃。
温度条件可影响大豆品质,昼夜温差较大对大豆脂肪的形成及提高脂肪含量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水分。
大豆需水较多,一般每生产1g干物质需水600-1000g。
不同时期需水量也有所不同,发芽期所吸收的水分相当于种子风干重的120-140%,此阶段土壤持水量以保持在50-60%为宜,否则不利于种子发芽。
发芽期吸水量约占全部需水量的5%。
苗期地上部分长速相对较慢,但根系长速较快,此阶段土壤湿度不宜过大,否则会造成根系浅、根量少。
苗期吸水量约占全部需水量的12%。
花期阶段,植株长速最快,需水量迅速增多,此期土壤持水量以70-80%为宜,如土壤干旱易导致花蕾脱落,从而影响产量。
花期需水量约占全部需水量的17%。
结荚到鼓粒阶段,需水量仍然较多,如缺水易造成幼荚脱落和秕粒、秕荚,导致减产。
植物对磷素营养失调的反应
植物对磷素营养失调会表现出不同的反应,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情况:
1.缺磷症状:当植物缺乏磷元素时,会出现一系列缺磷症状。
典型的表现包括
生长缓慢、矮小、叶片变小、叶片颜色可能变为深绿色或紫色,以及根系发育不良等。
缺磷还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开花和结实。
2.磷过量症状:过多的磷元素摄入也会对植物造成负面影响。
高磷环境下,植
物可能出现叶片变黄、根系烧伤、生长受阻等症状。
过量的磷还可能导致土壤酸化和微量元素缺乏。
3.磷素利用效率:不同植物对磷的利用效率也有所差异。
一些植物具有较高的
磷素利用效率,能够有效吸收和利用土壤中的磷。
而另一些植物可能对磷的需求较高,容易出现磷缺乏的问题。
为了维持植物的健康生长,合理供应磷素营养非常重要。
在农业和园艺实践中,通常通过土壤改良、施肥和选择适合的品种等方式来调节磷素的供应,以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
同时,也需要注意磷素与其他营养元素之间的平衡,以避免营养失调的问题。
如果你对特定植物的磷素需求有更多疑问,建议咨询植物专家或相关农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