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2019高考地理二轮优选习题:专题一地球运动微专题1太阳和太阳系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665.00 KB
- 文档页数:14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导学案:地球运动(2)学案(人教版)【地球运动—考点复习】1、把握地球运动的三个关系(1)太阳直射点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正午太阳高度是一日的最大太阳高度,直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0,由直射点向南、向北正午太阳高度逐渐降低,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0减去该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差。
(2)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的关系: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为该半球的夏半年。
在此期间,该半球各纬线,昼长大于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当太阳直射回归线时,该半球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大值,而且极圈到极点出现极昼现象。
(3)太阳直射点与时间的关系: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为直射点所在纬线昼长的中间点(昼长的平分点)。
【地球运动—考点复习】2、认准三条线(1)晨昏线①晨昏线就是太阳光照射地表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晨线和昏线组成,假若把地球看作一个正球体,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线的作用,地球上昼半球和夜半球的面积相等,晨昏圈应为一个大圆,并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各点的太阳高度为00,二分日时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二至日时,晨昏圈与极圈相切;②在太阳光照图上,晨线与昏线的一般判断方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
晨昏线是不断变化的,由于地球自转,在地球上某一位置观察,晨昏线在地球表面是自东向西移动;由于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存在着黄赤交角,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引起晨昏线在极圈和极点之间运动,从而引起各地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
(2)日界线: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它是一条人为界线,自西向东过日界线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要加一天(见图)。
(3)0时经线:0时(地方时)经线是一条自然界线,它是随地球自转运动不断变化的,0时线的东边比西边日期早一天,日界线和0时经线可以重合,即1800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此时全球为一个日期。
2019届高三一轮二地球运动附答案下表示意 2008-2020年夏季奥运会举办地的坐标,完成下面小题。
1.四个城市中,地方时最早的是A.东京B.里约热内卢C.伦敦D.北京2.下面描述正确的是A.各地自转角速度相同B.里约热内卢位于南半球和东半球C.四个城市所在大洲都不一样D.伦敦地处高纬度、北温带3.东京位于北京的A.西北方向B.东南方向C.东北方向D.西南方向读“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图”,回答下面小题。
4.B处可能位于()A.青藏高原B.安第斯山C.四川盆地D.东非高原5.A处()A.有太阳直射的机会B.有极昼极夜现象C.属于温带D.属于寒带2011年10月11日,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亚当·里斯向人们揭秘:我们的宇宙正在加速膨胀!这项研究成果是一个可以跟爱因斯坦相对论相比拟的新发现。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6.甲行星的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关系为A.恒星日>太阳日B.恒星日<太阳日C.恒星日=太阳日D.无法判断7.假如站在甲行星上的某人能看到北极星,则此人所在半球的物体水平运动时A.偏向力向右B.偏向力向左C.偏向力向上D.偏向力向下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各题。
8.关于①点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东半球B.地转偏向力全球最大C.自转线速度为0D.太阳高度为09.此时,北京时间为()A.16时B.8时C.20时D.12时10.在①②③④四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A.①B.②C.③D.④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①昼夜的更替②四季的更替③运动物体偏向④地方时差异.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2.下列关于此演示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A.电灯的高低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的位置B.图示中P点的太阳高度日变化幅度为0C.实验中用电灯,与太阳光线不同,地球仪上的夜半球大于昼半球D.可以观察不同日期的范围天然气经过超低温冷却,当温度下降到-161.5℃变成液体后,将其压缩储存在低温储存罐内,这就是液化天然气。
专题01宇宙、太阳与地球2019考试要点具体考试内容要求宇宙中的地球(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天体系统的划分太阳系概况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难度系数中低难度建议学习方法利用思维导图,画出本课框架脉络。
本专题不会太难,一般是作为背景知识或者是选择题出现,所以你能看懂、记住些名词即可。
重点关注需要同学们特别清楚地区分①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液态水、适宜温度等)与形成这些原因的条件(日地距离等)。
②区分太阳辐射与太阳活动,及其各自的意义第一节宇宙与天体系统一、天体与天体系统1. 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着的物质世界。
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天体即是(地球大气上界以外)宇宙空间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它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
天体自然天体恒星、行星、星际物质等人造天体进入大气上界外的人造地球卫星等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体。
夜晚我们肉眼可见的满天繁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哈雷彗星的公转周期约为76年,公转方向为自东向西。
2. 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另外,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原因:质量和体积较大)。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其他恒星系河外星系(本图可见:人教版课本P3图1.2)所以一共是四级哦。
总星系≠宇宙。
总星系只是我们人类已知的宇宙范围。
一般而言,总星系的范围大致为150亿(或说200亿)光年。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太阳大气由里到外分层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光球层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色球层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日冕层太阳风注意:人们日常见到的太阳光亮的表面,即是光球层。
太阳黑子和耀斑的变化一般是同时出现的,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导学案:地球运动(5)学案(人教版)【地球运动—考点复习】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1)南北极点的太阳高度日变化南北极点位于地球自转轴上,其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因此,当其处于极昼时期时,全天24小时太阳高度都不变。
运用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 h=900-|900-直射点纬度|,h=直射点纬度,可知:极点地区太阳高度角的大小恰好等于直射点纬度。
在图甲中,反映的是某一极点地区在其极昼期中某日的太阳高度变化,当时太阳直射在h0N或h0S,可以确定出南北极点太阳高度的大小范围为。
(2)极圈及其以内地区的太阳高度变化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在其夏半年的一段时间内,会出现极昼现象,即24小时内太阳高度都大于或等于零度。
在图乙中,反映的是某地刚刚出现极昼,则该地纬度与直射点纬度的和为900,该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值出现在极夜时,为00;最大值出现在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回归线上。
图丙所示的地点也出现了极昼,根据其24小时内太阳高度始终大于00,所以该点位于极圈到极点之间,根据直射点纬度、该地的地理纬度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也可以得出该地的纬度。
(3)赤道上的太阳高度变化赤道上各点在全年的任何一天,各地都是6点日出,18点日落,昼夜等长,图丁就反映赤道地区太阳高度的日变化。
运用公式:h=900一直射点纬度,可知其正午太阳高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和为900,大小范围在。
(4)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时,就是一天的正午时刻,此时该地的地方时为12时。
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当太阳直射点位置一定时,如果我们能够知道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就可以根据“某地与太阳直射点相差多少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就相差多少度”的规律,求出当地的地理纬度。
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确定房屋的朝向:为了获得最充足的太阳光照,各地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的位置有关。
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时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向南方;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时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向北方。
太阳和太阳系-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和太阳系的基本概念;2.掌握太阳和太阳系的基本属性和特征;3.能够分析太阳和太阳系对地球以及地球生命系统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1.太阳和太阳系的概念;2.太阳和太阳系对地球和地球生物系统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增加学生对太阳和太阳系的认识;2.掌握太阳和太阳系的客观特征和规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放映太阳系动画或者使用幻灯片展示太阳系的图片,激发学生对于太阳和太阳系的好奇心,并引发学生的思考:“太阳以及太阳系对于我们有何重要性?”2. 讲解太阳和太阳系的概念首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太阳系是一个由太阳、八个行星、众多卫星、小行星带和彗星组成的庞大系统。
接着讲解太阳,教师可介绍太阳的基本概念、性质、尺寸、温度等基本属性,强调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是太阳系的能量动力。
3. 分析太阳和太阳系的特征和作用1.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对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师可以在几个方面进行讲解:(1)光和热教师可以让学生明白太阳光的分布规律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不可替代作用,介绍温室效应的影响,同时让学生了解由于空气、水的介质特性,太阳光在大气中的反射、散射、折射和吸收,影响大气层的成分、温度和大气循环等现象。
(2)无线电波教师可以通过说明不同电离层的物理机制,让学生明白在多种普通气象事件中,特别是在频繁的电离层暴发中,这些无线电波的传播就显得格外复杂和重要。
(3)磁场教师可以把太阳对地磁场的影响与地球磁极的地理位置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磁场的性质,地磁的变化对于太阳粒子在地球磁场内的流动产生的影响等。
2.太阳系对地球的影响对于太阳系对地球的影响,教师可以在几个方面进行讲解:(1)引力教师可以介绍引力概念,让学生了解行星运动的轨道及其变化并说明太阳系外轨道物体的共性,让学生明白行星的大小、质量、距离以及行星轨道的位置关系等因素决定了它们之间的引力大小和引力作用于太阳系统上的重要作用。
专题一地球及其运动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2019·天津高考)假期里,小明同学外出旅游。
某日早晨小明拍摄了日出的照片,随即发到微信朋友圈。
在天津(117°E,39°N)的爸爸和在国外甲城市出差的妈妈马上做出了回复(下图)。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2题。
1.小明拍摄日出照片时所在的城市最可能是()A.呼和浩特(112°E,40°N)B.兰州(104°E,36°N)C.杭州(120°E,30°N)D.南宁(108°E,23°N)答案 D解析对话截图显示,小明爸爸说“咱们天津也刚刚日出”,说明父子俩此时大致都在晨线上。
天津位于117°E且在北京时间7:31日出,可判断该日昼短夜长,为北半球冬半年。
此时的晨线位置大致如右图所示,小明的位置在晨线上,可能在天津北偏东方向,也可能在天津南偏西方向。
南宁在天津西南方向,且其经纬度差在晨线倾斜幅度范围内,D项正确;呼和浩特在天津西北方向,A项错误;兰州虽位于天津西南方向,但几乎正西,晨线倾斜达不到这个程度,B项错误;杭州在天津东南方向,C项错误。
2.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测出甲城市的()A.纬度位置B.经度位置C.当天日落的方向D.当日正午太阳高度答案 C解析根据上题分析,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非极昼极夜地区的日落方向都是西南方,C项正确;甲城市还有2个小时日落,只能判断其位于昏线以西,其经纬度无法判断,A、B两项错误;太阳直射点纬度和甲城市纬度都不能判断,故其正午太阳高度也不能确定,D项错误。
下图为河南省登封观星台(34°N,113°E),台下有一长堤,横梁位于长堤上方6米高位置,长堤位于观星台的正北方。
据此完成3~5题。
3.图中照片,摄影师面向()A.正北B.正南C.正东D.正西答案 B解析结合图和材料,长堤位于观星台的正北方向,那么横梁位于正南方向,摄影师应该是面向正南方向。
太阳和太阳系学习目的1.了解太阳是由炽热的气体组成的2.了解太阳是地球的生命之源3.九大行星的排列次序要点1……太阳的成分、结构太阳的半径约为700,000公里,是地球半径的109倍多。
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公里。
体积约为地球体积的1300,000倍。
太阳黑子一. 成分:太阳同所有恒星一样,由炽热气体所构成,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平均密度比地球小得多,大概是地球平均密度的1/4,它靠强大的引力,将气体吸引住。
二. 外部结构:平时我们直接观测到的太阳,是太阳的大气层。
它的大气层由里至外,分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名称状态发光的强度厚度表面温度有何物质观测仪器光球很薄的一层太阳光基本上从这一层发出500公里约为6000K*黑子肉眼能见色球呈玖瑰色的大气,气体稀薄发出的可见光不及光球的千分之一约几千公里4000℃--几万℃日珥和耀斑日全食时用特殊望远镜日冕很稀薄,完全电离的气体层亮度仅为光球的百万分之一从色球层边缘向外延伸到几个太阳半径处,甚至更远内部高达100万度太阳风日全食时或用特制的日冕仪*注:K为热力学温标,也叫「开氏温标」或「绝对温标」。
0℃=273.15K 1℃=274.15K1.太阳黑子:是指太阳光球层表面的黑斑点,实际并不黑,只是由于它的温度比光球表面温度大约低1500度左右,显得暗一些。
2.日珥和耀斑:日珥是色球层中偶尔喷出的红色的火焰。
耀斑则是色球层中某些地区突然增亮的现象。
3.太阳风:日冕层的带电离子不断飞逸到行星际空间,好像是从太阳吹出来的一股风,所以叫「太阳风」。
太阳黑子与耀斑均为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科学家把黑子最多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极大年,最少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极小年。
太阳活动频繁时,太阳风的强度和速度都变大。
要点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当太阳上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发出的强烈射电会扰乱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阻,甚至中断。
2.太阳大气抛出的大量带电粒子流,能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令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专题二――地球运动专题一、地球自转和公转特征的比较 (1)轨道为____需要注意的问题:太阳日的理解和飞行中感觉一天长短问题:当物体和地球没有相对运动时,随着地球从日出(或太阳日某个时间)到再次日出的时间为24小时,为一天。
但飞机、车、船运动时,感觉一天长短不同,可以比24小时长或短,如果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运动(不一定正东,可以是向东、东南或东北),感觉一天时间短于24小时,短的时间为飞行途中所跨的经线段的时间间隔,但不是飞行时间,如果逆地球自转方向(正西、西南或西北),感觉一天长于24小时,长的时间为飞行途中所跨的经线段的时间间隔。
例题1:一艘轮船从圣弗朗西斯科返回上海,船员们在甲板上观测前一天正午到后一天正午的时间间隔是 A .一个恒星日 B .一个太阳日C .比一个恒星日稍短些D .比一个太阳日稍长些例题2: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A.北半球中纬度B.北半球低纬度C.南半球中纬度D.南半球低纬度(2)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例题3:某日酒泉昼长11时20分,西昌昼长11时40分。
某航天专家上午11时乘飞机从酒泉到西昌参观“嫦娥一号”卫星发射,途中飞行3小时。
据此和下图分析航天专家该日经历的昼长为:A.11时40分B.14时30分C.11时30分D.11时14分例题4:下图中的左图为某日某时刻30°N纬线圈的昼夜状况,右图为72.5°E经线的昼夜分布状况,据图中信息回答(1)~(2)题。
(1)P地位于T地的A.东北方向B.东南方向C.西北方向D.西南方向(2)若该日一架飞机在F地日出时起飞,飞往T地降落。
途中飞行员始终可以看到“旭日东升”的景象,则飞机的飞行方向和飞行时间分别为:A.东北、5小时B.西北、6小时C.东南、5.5小时D.西北、5.5小时二、太阳直射点的周年回归运动地球自西向东运动,在运动的地球上看太阳,表现为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___之间的地球大圆上自___向____运动,即与地球自转方向相____。
太阳和太阳系一、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的体积、直径、温度和太阳系的组成。
2.培养探究太阳和太阳系的兴趣。
三、课时安排: l课时三、课前准备1.白天与夜晚的挂图。
2.太阳和太阳系概况的挂图。
3.收集有关太阳和太阳系一般情况的参考资料。
四、教学过程1、教师出示“白天与夜晚图”,谈话导入。
2、太阳和我们的关系十分密切。
(l)出示“太阳”挂图和有关图片。
(2)讲述:太阳是一颗巨大而炽热的恒星,它的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它的直径是地球的109倍,它的表面温度有6000℃,是炼钢炉中钢水温度的4倍;它的内部温度更高,中心约有1500万℃,3.指导学生认识九大行星及有关知识,(l)教师出示九大行星图。
(2)讲述:怎样的天体叫做行星?可通过观察九大行星图来了解,(3)提问:图上哪一个天体是地球?地球围绕什么转动?地球会发光吗?(4)小结:像地球那样,自己本身不会以光,靠反射太阳光的星球叫行星。
(5)指导学生看书上的九大行星图,说出这些行星的排列顺序,并分组讨论书上提出的两个问题。
(6)小组汇报。
(7)讲述:九大行星拥有的卫星情况、九大行星的运行轨道及自转和公转的情况。
4.指导学生认识营星和流星。
(l)教师出示有关望星的图片。
(2)学生观察营星的形状,说说它像什么。
(3)小结:彗星是形状独特的天体,由于其公转的椭圆轨道又扁又长,因此比较少见。
例如,哈雷彗星是76年接近地球一次。
(4)讲述:有关流星的知识。
5.指导学生了解什么叫太阳系。
(l)提问:以太阳为中心,围绕太阳运动的天体有哪些?(2)小结: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太阳运动的行星、彗星、卫星、流星等所组成的天体系统称为太阳系。
6.总结。
(l)教师简单概括本课教学内容。
(2)提问:太阳是一颗怎样的天体?太阳系是由哪些天体组成的?7.布置作业。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太阳系与地月系 2.1 太阳和太阳
系(1)教案新人教版选修1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太阳系,从而
进一步了解地球所在的宇宙环境,掌握太阳的结构
和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物理影响。
2、使学生掌握地球与其他行星的关系,共性和个性及
地球的特殊意义。
3、使学生了解太阳系的其它小天体、小行星、卫星、
彗星、流星体等从而进一步了解太阳系的全貌。
[重点难点]:太阳外部结构和能量来源
九大行星运动特征
[教具设计]:太阳系成员的照片、太阳及太阳系教学挂
图、地图册
[课时安排]:3课时
[讲授过程]:
[复习引导]:
一、太阳
1、概况:(略讲,主要掌握日地距离)
让学生认识太阳对地球来说是既普通又重要的恒星。
理解好“普通”与“重要”的关系。
2、太阳的外部结构
我们能直接观测到的太阳是太阳的大气层,从里往外
分为光球、色球、日冕层。
太阳大气的一切活动总称太阳活动。
(重点讲述)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黑子、耀斑增多 影响无线电通讯
2)带电粒子流 产生“磁暴”现象
3)带电粒子流 产生“极光”现象(两极地区) 4、太阳的能量来源
内部物质的核聚变反应
4H H e +能量
注意:这个过程太阳通过损失质量而释放巨大的能量, 故太阳是有寿命的,约100亿年,现处于中年期。
[小结]:太阳的外部结构及活动影响
射电干扰 电离层 干扰 地磁场 干扰
捕获 地磁场 1500万度 2500亿大气压。
微专题1 太阳和太阳系考试要求1.常见的天体及其特征2.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 地月系⎩⎪⎨⎪⎧ 地球月球其他行星系其他恒星系河外星系3.太阳系及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4.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5.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6.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从总体上看,是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强。
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
具体分布如下图所示:b级知识归纳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b级知识归纳例1 (2018·4月浙江选考)2018年2月8日,南天区出现流星雨。
下图为当天从北极上空看到的“太阳系部分行星位置示意图”。
完成(1)~(2)题。
(1)流星发亮的原因是流星体( ) A.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B.捕获太阳带电粒子 C.摩擦地球稠密大气 D.反射太阳短波辐射(2)当天晚上,地球上能够观察到火星、木星、土星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答案 (1)C (2)A解析 (1)流星发亮是因为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后与地球大气摩擦燃烧而产生的。
(2)从北极上空看,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是逆时针,从地球上看是自西向东,结合图示可知,此时土星位于地球的东南方向,火星和木星相对土星更靠西。
故A 正确。
例2 (2017·11月浙江选考)火星是地球的近邻,表面大气稀薄,大气成分以CO 2为主,昼夜长短接近地球,而昼夜温差却超过100℃。
几十年来人类对火星的探测一直没有停止过。
下图为“太阳系示意图”。
完成(1)~(2)题。
(1)火星上的夜晚可能观察到( )A.土星遮住火星的卫星B.水星在小行星中穿梭C.美丽的银河横跨星空D.圆圆的地球挂在天空(2)造成火星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有( )①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小②白天火星表面吸收大气辐射多③夜晚大气阻挡火星表面辐射多④夜晚火星表面吸收大气辐射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1)C (2)D解析第(1)题,根据火星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及与其他天体的相对位置,可知C正确。
第(2)题,火星大气稀薄,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晚上大气对火星表面的辐射吸收少,火星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弱,气温低。
故昼夜温差大。
例3(2017·4月浙江选考)2015年2月11日,人类向太空发射了一枚人造天体。
该人造天体定位在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连线上。
下图为“该人造天体的空间位置示意图”。
对该人造天体运行特征及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绕地球运行,能观测地球上的极光现象B.绕太阳运行,可提前获知太阳风的强度C.绕地球运行,可以监测到太阳黑子数量变化的周期D.绕太阳运行,能拍到金星和火星从日面经过的照片答案 B解析该人造天体与地球的距离为150万千米,且位于日地之间的连线上,说明该人造天体相对于地球距离太阳更近,所以可以提前获知太阳风强度。
该人造天体与地球都围绕太阳公转,A、C错误;火星位于该人造天体和地球公球轨道之外,从该人造天体上不能拍到火星凌日的照片,D错误。
故该题选B。
下图为“我国新疆和西藏等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根据区域内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的差异,分为Ⅰ~Ⅴ区。
读图完成1~2题。
1.该区域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多的地区是( )A.ⅠB.ⅡC.ⅣD.Ⅴ2.图中某区域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少,其主要成因是( )A.海拔高B.云量多C.晴天多D.白昼短答案 1.D 2.B解析第1题,Ⅴ区为青藏高原西部,海拔高,空气稀薄;高原气候,晴天多;纬度低;故太阳辐射最强。
所以图示太阳辐射值最多的地区是Ⅴ。
第2题,图示Ⅰ区位于北疆地区,受北冰洋和大西洋水汽影响,云量多,降水较多,太阳辐射较少。
(2018·杭州高三10月绿色联盟联考)2017年8月21日,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亲眼见证了“超级日全食”。
下图为某天文爱好者拍摄的该次日全食照片。
完成3~4题。
3.日常观测到的太阳明亮表面所指的外部圈层及其对应的太阳活动是( )A.日冕层、太阳风B.色球层、耀斑C.光球层、黑子D.色球层、太阳风4.照片中未被遮住的太阳外部圈层所产生的太阳活动可能导致( )A.北方地区卫星通信受到干扰B.全球降水异常增加C.浙江境内夜空出现绚丽极光D.流星现象异常增多答案 3.C 4.A解析第3题,日常用肉眼观测到的太阳是一个明亮的光盘,这是太阳的光球层,太阳黑子位于光球层上。
第4题,图中为日全食,此时被遮住的部分是太阳光球层,未被遮住的部分是太阳色球层,色球层上的太阳活动有耀斑,它释放的高能带电粒子会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5.(2018·宁波十校联考)太阳活动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吹袭地球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①影响无线电长波通信②南北两极出现极光现象③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④漠河地区出现“白夜”现象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答案 D解析带电粒子流干扰地球大气层中的电离层,导致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①错误;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②正确;剧烈的太阳活动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吹袭地球,干扰地球的磁场,从而使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产生磁暴现象,③正确;“白夜”是指高纬度地区的“明亮的夜晚”,是太阳处于地平线之下,“夜晚仍然明亮”的现象。
这是由于大气对阳光的折射和散射作用的结果,④错误。
答案选D。
6.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太阳系八颗行星中,B表示__________,D表示________。
按结构特征,它们都属于________行星。
(2)按运动特征,八颗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即都是自______向______,呈______时针方向运动。
另外,还具有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
(3)若地球在H行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是( )A.变为寒冷的“冰球”B.变为炽热的“火球”C.大气层将会消失D.体积将会变小(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金星火星类地(2)西东逆近圆共面(3)A (4)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中(5)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7.读“我国部分地区气温年较差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拉萨、重庆、杭州三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________,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沿115°E经线气温年较差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之间气温差异较小的季节是________,试从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角度分析其原因。
答案(1)拉萨地形(2)由南向北递增(或由北向南递减)(3)夏季夏季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大,但白昼时间短;北方正午太阳高度小,但白昼时间长。
1.(2018·3月台州选考评估)与仙女座大星云等级相同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总星系答案 C2.“木星合月”指木星和月亮正好运行到同一经度上,两者距离达到最近的天象。
下列四图中,表示该天象出现时四个天体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A.a图B.b图C.c图D.d图答案 C解析木星和月亮在同一经度上时,地球、月球与木星在同一直线上,而只有月球与木星在地球的同一侧,其距离才能最近。
故C正确。
3.(2018·浙江东阳检测)下图为卡西尼探测器拍摄的土卫二(土星卫星)正在朝太空中喷发水汽的照片,科学家推断土卫二表面厚厚的冰层下可能存在着液态水的海洋。
土卫二上存在液态水的原因可能是( )A.土卫二接受太阳辐射多B.土卫二内部能量释放多C.土卫二接受土星辐射强D.土卫二大气保温作用强答案 B解析表面厚厚的冰层下可能存在着液态水的海洋,说明其表层温度低,底层温度高,其能量来源于土卫二内部。
4.(2018·宁波十校联考)2017年4月19日天文学家发现一颗具备宜居条件的“超级地球”,代号LHS1140b,其半径为地球的1.4倍、质量为地球的6.6倍。
报道称LHS1140b处于宜居带,可能有液态水。
下列叙述中与“超级地球”可能存在液态水有密切关系的是( )①与恒星的距离比较适中②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③质量和体积④始终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答案 A(2018·浙江省湖州、衢州、丽水检测)火星大气稀薄,以CO2为主。
下表为地球与火星的基本数据。
完成第5题。
5.与地球的宜居环境相比,火星( )A.平均气温比较高B.大气厚度比较大C.昼夜温差比较大D.质量、体积适中答案 C解析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与地球的宜居环境相比,火星与太阳距离较远,平均气温比较低,A错;自转周期较长,火星大气稀薄,昼夜温差比较大,C对、B错;质量、体积较小,大气稀薄,D错。
(2018·浙江温州模拟)宜居带是指一颗恒星周围适宜生命存在的理想区域,下图为“太阳系的宜居带分布图”。
完成第6题。
6.科学家研究发现太阳系宜居带有外移趋势,其产生的原因与影响可能是( )A.太阳辐射增强,木星表面气温将逐渐升高B.地球体积变大,地球将不再适宜人类居住C.公转轨道变大,火星将逐渐适宜生命存在D.太阳活动减弱,金星将逐渐适宜人类居住答案 A解析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是有液态水、适宜的温度、较厚的大气层,通过示意图判断宜居带的分布与日地距离有关,上面三个条件和日地距离有关的就是适宜的温度,因此题中的“宜居”指“适宜的温度”。
宜居带外移,说明太阳系整体气温升高,较远的行星有可能达到“适宜的温度”,出现生命。
(2017·杭州模拟)2016年8月30日位于青海德令哈的10兆瓦塔式熔盐储能光热电站实现正常并网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