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 格式:ppt
- 大小:15.94 MB
- 文档页数:26
××县人民医院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1、术语和定义1.1 清洗cleaning去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1.1.1 冲洗flushing使用流动水去除器械、器具和物品表面污物的过程。
1.1.2 洗涤washing使用含有化学清洗剂的清洗用水,去除器械、器具和物品污染物的过程。
1.1.3 漂洗rinsing用流动水冲洗洗涤后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残留物的过程。
1.1.4 终末漂洗end rinsing用软洗、纯化水或蒸馏水对漂洗后的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最终处理的过程。
1.2 超声波清洗器ultrasonic cleaner利用超声波在水中振荡产生“空化效应”进行清洗的设备。
1.3 清洗消毒器washer-disinfector具有清洗与消毒功能的机器。
1.4 闭合closure用于关闭包装而没有形成密封的方法。
例如反复折叠,以形成一弯曲路径。
`1.5 密封sealing包装层间链接的结果。
注:密封可以采用诸如粘合剂或热熔法。
1.6 闭合完好性closure integrity闭合条件能确保该闭合至少与包装上的其他部分具有相同的阻碍微生物进入的程度。
1.7 包装完好性package integrity包装未受到物理损坏的状态。
1.8 植入物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放置于外科操作造成的或者生理存在的体腔中,留存时间为30d或者以上的可植入型物品。
1.9 湿热消毒moist heat disinfection利用湿热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酶失去活性,代谢发生障碍,致使细胞死亡。
包括煮沸消毒法、巴斯德消毒法和低温蒸汽消毒法。
2、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2.1 通常情况下应遵循先清洗后消毒的处理程序。
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的物品应按照本标准第6章要求进行处理。
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消毒供应室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一、范围本标准规定本院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操作流程和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处理流程。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生活饮用水检验标准方法无机非金属指标GB/T 19633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WS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三、术语和定义1.清洗去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2.冲洗使用流动水去除器械、器具和物品表面污物的过程。
3.洗涤使用含有化学清洗剂的清洗用水,去除器械、器具和物品污染物的过程。
4.漂洗用流动水冲洗洗涤后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残留物的过程。
5.终末漂洗用软水、纯化水或蒸馏水对漂洗后的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最终的处理过程。
6.超声波清洗器利用超声波在水中振荡产生“空化效应”进行清洗的设备。
7. 闭合用于关闭包装而没有形成密封的方法。
例如反复折叠,以形成一弯曲路径。
8.密封包装层间连接的结果。
注:密封可以采用诸如粘合剂或热熔法。
9.闭合完好性闭合条件能确保该闭合至少与包装上的其他部分具有相同的阻碍微生物进入的程度。
10.包装完好性包装未受到物理损坏的状态。
11.植入物放置于外科操作造成的或者生理存在的体腔中,留存时间为30d或者以上的可植入型物品。
四、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1 通常情况下应遵循先清洗后消毒的处理程序。
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按照本标准第6章要求进行处理。
2 应根据WS 的规定,选择清洗、消毒或灭菌处理方法。
3 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应符合WS 的规定。
4 耐湿、耐热的器械、器具和物品,应首选物理消毒或灭菌方法。
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消毒供应室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一、范围本标准规定本院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操作流程和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处理流程。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5750.5 生活饮用水检验标准方法无机非金属指标GB/T 19633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WS 310.1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WS310.2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WS 310.3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1部分:管理规范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三、术语和定义1.清洗去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2.冲洗使用流动水去除器械、器具和物品表面污物的过程。
3.洗涤使用含有化学清洗剂的清洗用水,去除器械、器具和物品污染物的过程。
4.漂洗用流动水冲洗洗涤后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残留物的过程。
5.终末漂洗用软水、纯化水或蒸馏水对漂洗后的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最终的处理过程。
6.超声波清洗器利用超声波在水中振荡产生“空化效应”进行清洗的设备。
7.闭合用于关闭包装而没有形成密封的方法。
例如反复折叠,以形成一弯曲路8.密封包装层间连接的结果。
注:密封可以采用诸如粘合剂或热熔法。
9.闭合完好性闭合条件能确保该闭合至少与包装上的其他部分具有相同的阻碍微生物进入的程度。
10.包装完好性包装未受到物理损坏的状态。
11.植入物放置于外科操作造成的或者生理存在的体腔中,留存时间为 30d 或者以上的可植入型物品。
四、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1通常情况下应遵循先清洗后消毒的处理程序。
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按照本标准第 6 章要求进行处理。
2应根据 WS 310.1 的规定,选择清洗、消毒或灭菌处理方法。
3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应符合 WS 310.3 的规定。
医院手术室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一、概述1.清洗:去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2.冲洗:使用流动水去除器械、器具和物品表面污物的过程。
3.洗涤:使用含有化学清洗剂的清洗用水,去除器械、器具和物品污染物的过程。
4.漂洗:用流动水冲洗洗涤后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残留物的过程。
5.终末漂洗:用软洗、纯化水或蒸用水对漂洗后的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最终处理的过程。
6,超声波清洗器:利用超声波在水中振荡产生“空化效应”进行清洗的设备。
7.清洗消毒器:具有清洗与消毒功能的机器。
8.闭合:用于关闭包装而没有形成密封的方法。
例如反复折叠,以形成一弯曲路径。
9.密封包装层间链接的结果:密封可以采用诸如黏合剂或热熔法。
10.闭合完好性:闭合条件能确保该闭合至少与包装上的其他部分具有相同的阻碍微生物进入的程度。
IL包装完好性:包装未受到物理损坏的状态。
12.植入物:放置于外科操作造成的或者生理存在的体腔中,留存时间为30d或者以上的可植入型物品。
13.湿热消毒:利用湿热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酶失去活性,代谢发生障碍,致使细胞死亡。
包括煮沸消毒法、巴斯德消毒法和低温蒸汽消毒法。
二、清洗及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1.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应符合WS310.3的规定。
2.耐湿、耐热的器械、器具和物品,应首选物理消毒或灭菌方法。
3.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进行清洗、消毒、灭菌,CSSD不同区域人员防护着装要求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4.设备、药械及耗材应符合国务院卫生执行部门的有关规定,其操作与使用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
5.灭菌(1)压力蒸汽灭菌:适用于耐湿、耐热的器械、器具和物品的灭菌。
包括下排气式和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根据待灭菌物品选择适宜的压力蒸汽灭菌器和灭菌程序。
灭菌器操作方法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
压力蒸汽灭菌器操作程序包括灭菌前准备、灭菌物品装载、灭菌操作、无菌物品卸载和灭菌效果的监测等步骤。
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消毒供应室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一、范围本标准规定本院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操作流程和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处理流程。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5750.5 生活饮用水检验标准方法无机非金属指标GB/T 19633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WS 310.1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WS310.2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 310.3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三、术语和定义1.清洗去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2.冲洗使用流动水去除器械、器具和物品表面污物的过程.3。
洗涤使用含有化学清洗剂的清洗用水,去除器械、器具和物品污染物的过程。
4.漂洗用流动水冲洗洗涤后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残留物的过程。
5.终末漂洗用软水、纯化水或蒸馏水对漂洗后的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最终的处理过程。
6。
超声波清洗器利用超声波在水中振荡产生“空化效应”进行清洗的设备。
7。
闭合用于关闭包装而没有形成密封的方法.例如反复折叠,以形成一弯曲路径。
8。
密封包装层间连接的结果。
注:密封可以采用诸如粘合剂或热熔法。
9。
闭合完好性闭合条件能确保该闭合至少与包装上的其他部分具有相同的阻碍微生物进入的程度.10.包装完好性包装未受到物理损坏的状态.11。
植入物放置于外科操作造成的或者生理存在的体腔中,留存时间为30d或者以上的可植入型物品。
四、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1 通常情况下应遵循先清洗后消毒的处理程序。
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按照本标准第6章要求进行处理.2 应根据WS 310。
1的规定,选择清洗、消毒或灭菌处理方法。
3 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应符合WS 310.3的规定.4 耐湿、耐热的器械、器具和物品,应首选物理消毒或灭菌方法。
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消毒供应室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一、范围本标准规定本院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操作流程和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处理流程。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5750.5 生活饮用水检验标准方法无机非金属指标GB/T 19633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WS 310.1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WS310.2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WS 310.3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1部分:管理规范2 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三、术语和定义1. 清洗去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2. 冲洗使用流动水去除器械、器具和物品表面污物的过程。
3. 洗涤使用含有化学清洗剂的清洗用水,去除器械、器具和物品污染物的过程。
4. 漂洗用流动水冲洗洗涤后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残留物的过程。
5. 终末漂洗用软水、纯化水或蒸馏水对漂洗后的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最终的处理过程。
6. 超声波清洗器利用超声波在水中振荡产生“空化效应”进行清洗的设备。
7. 闭合用于关闭包装而没有形成密封的方法。
例如反复折叠,以形成一弯曲路径。
8. 密封包装层间连接的结果。
注:密封可以采用诸如粘合剂或热熔法。
9. 闭合完好性闭合条件能确保该闭合至少与包装上的其他部分具有相同的阻碍微生物进入的程度。
10. 包装完好性包装未受到物理损坏的状态。
11. 植入物放置于外科操作造成的或者生理存在的体腔中,留存时间为30d 或者以上的可植入型物品。
四、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1 通常情况下应遵循先清洗后消毒的处理程序。
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按照本标准第 6 章要求进行处理。
2 应根据WS 310.1 的规定,选择清洗、消毒或灭菌处理方法。
3 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应符合WS 310.3 的规定。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二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1. 引言清洗消毒及灭菌是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能有效杀灭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本文档旨在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在清洗消毒及灭菌方面的操作技术,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清洗消毒操作规范2.1 前期准备•进行清洗消毒前,应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和防护衣。
•准备好清洁剂和清洁工具,确保其完整、干净、无损坏。
•将清洁设备预热至适宜温度,如有需要。
2.2 清洗步骤1.将使用过的医疗器械按照类别进行分类,并标识清洗前状态。
2.首先,用清水将医疗器械表面的可见污物清洗干净,尽量避免过度刷洗造成划伤。
3.使用适当的清洁剂,根据医疗器械的特性和使用范围选择合适的清洁剂。
将清洁剂按照指定比例配置好并倒入清洗设备中。
4.将医疗器械放入清洗设备中,确保器械完全浸入清洗剂中。
5.根据清洗设备的规定,选择适当的清洗程序和时间,并启动清洗设备。
6.清洗结束后,将医疗器械取出,并用清水彻底冲洗干净,确保清洗剂彻底去除。
7.仔细检查医疗器械表面,确保无污物残留。
如有残留,应再次进行清洗。
8.清洗后的医疗器械应迅速干燥,可以使用干燥设备,也可以自然晾干。
3. 灭菌操作规范3.1 灭菌方法选择根据医疗器械的特性和使用范围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常用的方法: - 高温高压灭菌 - 化学物质灭菌 - 干热灭菌 - 真空灭菌 - 过氧乙酸灭菌3.2 灭菌操作步骤1.对医疗器械进行再次清洗,确保表面无可见的污物。
2.根据选择的灭菌方法,准备好相应的灭菌设备和灭菌剂,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配置和加热。
3.将清洗干净的医疗器械放入灭菌设备中,并确保器械之间有足够的空间,避免重叠。
4.按照灭菌设备的指示,选择适当的灭菌程序和参数,如温度、压力、时间等,并启动灭菌设备。
5.灭菌过程中,要定时监测和记录灭菌设备内的温度、压力等参数,确保灭菌效果。
清洗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概念清洁: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然物过程。
清洗: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消毒: 是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灭菌: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过程。
概念高水平消毒: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支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大多数细菌芽孢。
中水平消毒: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分支杆菌。
低水平消毒: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支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
概念物品分类:(斯波尔丁分类法)高度危险性物品: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
手术器械、穿刺针等中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黏膜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
胃肠镜、气管镜、喉镜麻醉机管道、压舌板等。
低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
听诊器、血压计、生活用品。
化学消毒灭菌法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1.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2.严格掌握浓度、时间及方法。
3.定期更换。
4.消毒灭菌前的准备。
5.消毒灭菌后的处理。
化学消毒灭菌法化学消毒剂的分类:高效消毒剂:可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支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对细菌芽胞也有一定的杀灭作用。
中效消毒剂:可杀灭分支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不能杀灭芽胞。
低效消毒剂: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
化学消毒灭菌法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浸泡法(immersion)擦拭法(rubbing)喷雾法(nebulization)熏蒸法(fumigation)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1 通常情况下应遵循先清洗后消毒的处理程序。
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按照本标准第6章要求进行处理。
2 应根据WS310.1的规定,选择清洗、消毒或灭菌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