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地理人文
- 格式:pdf
- 大小:792.37 KB
- 文档页数:10
瑞典详细介绍分类:生活 >> 交通出行问题描述:关于政治,历史,文化,旅游,地理等详细介绍,提供可访问的网址也可以解析:瑞典自然地理: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部。
东北部与芬兰接壤,西部和西北部与挪威为邻,东濒波罗的海,西南临北海,领土面积为44.99万平方公里(不包括领海面积)。
海岸线长约2181公里。
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
北部为诺尔兰高原,全国最高峰克布讷凯塞峰海拔2123米,南部及沿海多为平原或丘陵。
主要河流有约塔河、达尔河、翁厄曼河。
湖泊众多,约9.2万个。
最大的维纳恩湖面积5585平方公里,居欧洲第三。
约15%的土地在北极圈内,但受大西洋暖流影响,冬季不太寒冷,大部分地区属温带针叶林气候,最南部属温带阔叶林气候。
人口:有906万(2006年4月)。
90%为瑞典人(日耳曼族后裔),外国 ... 及其后裔超过100万(其中52.6%为外籍侨民)。
北部萨米族是唯一的少数民族,约1万人。
官方语言为瑞典语。
90%的国民信奉基督教路德宗简史:公元1100年前后开始形成国家。
1157年兼并芬兰。
1397年与丹麦、挪威组成卡尔马联盟,受丹统治。
1523年脱离联盟独立。
同年,古斯塔夫·瓦萨被推举为国王。
1654至1719年为瑞典的强盛时期,领土包括现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以及俄国、波兰和德国的波罗的海沿岸地区。
1718年对俄国、丹麦和波兰作战失败后逐步走向衰落。
1805年参加拿破仑战争,1809年败于俄国后被迫割让芬兰,1814年从丹麦取得挪威,并与挪结成瑞挪联盟。
1905年挪威脱离联盟独立。
瑞典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均守中立政治:现行宪法由 ... 法典(1809年制定,1974年修订)、王位继承法(1810年制定,1979年修订)和新闻自由法(1949年制定)三个基本法组成,此外还有议会组织法(1866年制定,1974年修订)。
宪法规定瑞典实行君主立宪制。
国王是国 ... 首和武装部队统帅,作为国家象征仅履行代表性或礼仪性职责,不能干预议会和 ... 工作。
瑞典地理知识点总结瑞典(Kingdom of Sweden)是北欧国家之一,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部。
瑞典东临波罗的海和波的尼亚湾,西濒挪威,北靠芬兰,南接丹麦,面积约为44.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1000万。
这个美丽的国家以其壮观的自然景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先进的社会福利制度而著称。
地形地貌瑞典地势以高低起伏、山地丘陵为主。
国土南北长约1600公里,东西宽约500公里,土地多为湖泊与丛林,全国地形上可分为北部的山地、中部的湖泊区和南部的平原三个地带。
南瑞典有较多的平原地带,北瑞典大部分地区则是山地和高原,其中包括一些高山和冰川。
瑞典的最高峰是北部的凯布纳山峰(Kebnekaise)。
气候瑞典地处北欧,气候寒冷,具有典型的北欧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部沿海地区的气候相对温和,温度较为稳定,冬季较为温暖。
而内陆和北部地区则气候严寒,冬季非常寒冷,夏季虽然较短,但白天的阳光持续时间很长。
水系瑞典境内湖泊众多,湖泊面积约9%的陆地面积,最大的湖泊是瓦纳湖(Vänern)和瑞典第二大湖维延湖(Vättern)都位于南瑞典平原,累计出水流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上。
此外,还有着丰富的河流资源,尤其是黄金河(Göta älv)和丹内尔夫河(Dalecarlia River)等河流。
植被瑞典南部地区主要的植被是温带雨林,大片的针叶林和阔叶林点缀在湖泊和大河之间,构成了美丽的景色。
北部地区则是泰加地区,植被大多是由针叶树和灌木组成的森林。
动物瑞典境内动植物种类繁多,动物包括驯鹿、熊、狼、猎鹰、鹅等。
其中驯鹿为瑞典北部地区的特有动物,瑞典北部的萨米人是以驯鹿为生的游牧民族。
自然资源瑞典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铁矿、铜矿、金矿、银矿和铅锌矿等。
此外,瑞典还是世界上最大的木材出口国之一,森林资源十分丰富。
另外,瑞典的水力资源也十分丰富,大部分的水力资源都集中在中部及南部地区。
瑞典的地理特征及其对环保产业的影响瑞典,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部,其独特的地理特征为其不断发展的环保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本文将探讨瑞典的地理特征,并分析其对环保产业的积极影响。
一、地理位置瑞典拥有广阔的土地面积,总计约为45万平方公里。
其东部和南部地区多为丘陵和平原,而西部和北部则是壮丽的山脉和湖泊地带。
这种地理结构为瑞典节约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以及保护自然资源提供了独特的机遇。
具体而言,瑞典的地理特征使得该国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包括湖泊和河流。
这些水资源为瑞典发展水力发电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根据统计数据,水力发电占瑞典总能源生产的约40%。
丰富的水资源使得瑞典能够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在能源消耗方面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二、气候条件瑞典地理位置的北方以及与大西洋的接壤,使其具有寒冷的气候条件。
这种气候环境要求人们在保暖和加热上需要更高效的方法。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瑞典发展了先进的供暖技术和建筑材料,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瑞典环保产业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其极夜现象。
在极夜期间,太阳几乎不升起,导致白天时间变得非常有限。
为了解决能源供应的问题,瑞典利用极夜期间发电并储存能源,以供应人们的生活需求。
这种独特的能源管理方式为瑞典发展环保产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三、瑞典的环保产业瑞典一直以来都是环保产业的领头羊之一。
瑞典政府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和投资环境,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在环保领域开展创新研究和发展。
在能源领域,瑞典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包括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等。
瑞典已经成为全球风力发电和生物能源领域的领先国家之一,并在太阳能产业上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这些发展不仅为瑞典稳定的能源供应提供了保障,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在交通领域,瑞典大力推动电动汽车和可持续交通系统的发展。
该国设定了减少碳排放的目标,并提供了诸如减税和优惠政策等激励措施,以推动电动汽车的普及。
此外,瑞典还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和自行车道网,以减少汽车交通对环境的影响。
瑞典的地理条件与环境保护瑞典,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部,北欧的一个国家,拥有独特的地理条件和丰富多样的自然环境。
瑞典的地理特点以及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使其成为一个在环境保护方面领先的国家。
瑞典地理条件的独特性为其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利的基础。
首先,瑞典拥有广阔的自然景观,包括深邃的森林、高耸的山峰和清澈的湖泊。
这些自然资源的丰富性为瑞典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保障,并在环境保护方面提供了许多机会。
其次,瑞典地处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这意味着许多有害物质难以在环境中分解。
因此,瑞典人民对环境问题的敏感度更高,更加重视环境保护。
瑞典政府和人民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也是其成功的关键。
瑞典一直致力于制定并实施环境保护政策。
政府在法律和法规方面制定了一套严格的环境准则,以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政府注重与国际社会的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环保事务,并承担起环境保护的责任。
此外,瑞典人民对环境保护的高意识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瑞典人普遍重视环境教育,尤其是在学校教育中。
他们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例如垃圾分类、能源节约和碳减排。
这种环保意识贯穿于瑞典社会的各个层面,并成为了他们的生活方式。
瑞典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成功离不开其采取的具体措施。
首先,瑞典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特别是风能和水力发电。
瑞典是世界上最大的木质颗粒生产国,并将其作为一种环保替代能源来取代化石燃料。
其次,瑞典实施了严格的环境评估和环境监测制度,确保工业和建设项目的环境可持续性。
此外,瑞典还开展了大规模的环保投资,推动环境技术和创新的发展。
总之,瑞典凭借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成为全球环保领域的典范。
瑞典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通过制定严格的政策和措施,保护自然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瑞典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和学习的机会,共同为实现全球环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人文地理世界各地的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品,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和精神财富的体现。
人文地理是研究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它通过研究地域差异、空间格局、区域特色等方面,揭示了世界各地的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地理差异。
本文将以人文地理的视角,介绍几个世界各地的文化。
一、东方古国的文化:中国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东方古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
中国文化以其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特点著称于世。
中国的文化地理特点体现在其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方言繁多等方面。
中国的文化地理特点之一是地域辽阔。
中国地域广袤,东西长约5500公里,南北宽约5000公里,是一个多民族多种生态系统共存的大国。
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原因,中国形成了“五岳归来不看山,何必层层跃马寻”的壮丽景色,使得不同地域拥有不同的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
中国的文化地理特点之二是民族众多。
中国是世界上民族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56个民族。
不同的民族拥有各自独特的文化,包括语言、服饰、音乐、戏曲、民间艺术等方面,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多样性。
中国的文化地理特点之三是方言繁多。
中国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导致了各个地区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方言。
方言是一种地域性的语言变体,它反映了地域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不同方言之间的差异丰富了中国的语言文化。
二、东南亚的文化: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的一个多岛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
印度尼西亚的文化地理特点体现在其岛屿特点、宗教影响等方面。
印度尼西亚的文化地理特点之一是岛屿特点。
印度尼西亚由17000多个岛屿组成,其中6000多个岛屿有人居住。
这使得印度尼西亚的文化多样性得以展现。
不同的岛屿拥有各自的传统文化、语言和生活方式。
印度尼西亚的文化地理特点之二是宗教影响。
印度尼西亚是一个宗教多元化的国家,主要宗教有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印度教等。
这些宗教对印度尼西亚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塑造了印度尼西亚独特的文化面貌。
三、西方现代化国家的文化:美国美国是一个西方现代化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和文化影响力。
瑞典的人文地貌斯德哥尔摩和北极圈瑞典,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拥有丰富多样的人文地貌景观。
本文将重点介绍瑞典的两个代表性地区——斯德哥尔摩和北极圈,并探讨它们独特的文化和自然风光。
一、斯德哥尔摩斯德哥尔摩位于瑞典东海岸,是瑞典的首都和最大城市。
它坐落在14个岛屿上,因此被誉为“北方的威尼斯”。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斯德哥尔摩融合了北欧传统与现代文明。
其既有古老的城堡和教堂,也有现代化的建筑和设施。
1. 历史与文化斯德哥尔摩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在斯德哥尔摩老城区,你可以感受到中世纪时期的氛围。
这里有独特的石头街道和多彩的房屋,还有瑞典国王的皇宫和斯德哥尔摩大教堂等重要历史建筑。
除了历史建筑,斯德哥尔摩还拥有众多博物馆和艺术画廊,如瑞典国家博物馆和现代艺术博物馆等。
2. 自然风光斯德哥尔摩交通便利,周边环境优美。
在斯德哥尔摩群岛,你可以欣赏到壮丽的海景和美丽的自然风光。
这些岛屿上有很多户外活动场所,如远足、划船和钓鱼等。
此外,斯德哥尔摩还是一个绿色城市,城中有多个公园和花园供人们休闲游览,如皇家公园和格拉布罗门公园等。
二、北极圈北极圈是位于瑞典北部的一个地区,横跨瑞典、挪威和芬兰。
这里是瑞典最北部的地区,被冰川和北极光所覆盖。
北极圈区域的地貌主要包括山脉、高原和湖泊,给人们带来了原始而神秘的自然景观。
1. 冰川与雪山北极圈地区大部分被冰川覆盖,其中最著名的是科朗尼亚冰川。
它是瑞典最大的冰川之一,吸引着许多冰川爱好者和登山者。
除了冰川,北极圈地区还有许多壮丽的雪山,如阿比斯库奇山和克波肯山等。
这些山脉给人们提供了滑雪、登山和探险的机会。
2. 北极光北极圈地区还以其令人叹为观止的北极光而闻名于世。
北极光是一种发生在夜空中的壮观自然光景。
当夜晚的天空出现绿色和紫色的光芒时,人们就可以欣赏到这个美丽的自然奇观。
北极圈地区的冬季是观赏北极光的最佳时机。
结语瑞典的人文地貌斯德哥尔摩和北极圈给人们带来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和自然风光。
有关瑞典地理环境方面的知识一、瑞典的基本地理概况瑞典这个国家呀,在北欧那片呢。
它的面积可不小,有45万平方公里左右。
就这面积在欧洲也算是比较大的国家啦。
瑞典的地形那是相当多样的。
北部呢,那是大片的山地,基律纳就在那附近,那地方有很多高山,冬天的时候积雪老厚了,就像一个冰雪王国一样。
南部呢,相对比较平坦,有很多平原和低地,这样的地形特别适合发展农业。
二、瑞典的气候特点瑞典的气候呀,那也是很有特点的。
因为它的纬度比较高,所以大部分地区冬季都特别漫长而且寒冷。
北部地区那更是冷得吓人,有时候气温能低到零下二三十摄氏度呢。
不过夏天的时候,瑞典还是挺舒服的,尤其是南部地区,气温比较适宜,阳光也很充足。
在北部呢,虽然夏天比较短,但是有极昼现象哦,大半夜的太阳还在天上挂着,可神奇了。
而且瑞典的降水量分布也不太均匀,西部沿海地区降水比较多,东部相对就少一些。
三、瑞典的水资源瑞典的水资源那是相当丰富的。
它有很多湖泊和河流。
维纳恩湖是欧洲第三大湖呢,就坐落在瑞典。
这些湖泊和河流就像大地的血脉一样,不仅为瑞典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还对渔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很多瑞典人都喜欢在这些湖泊周围休闲度假,钓钓鱼呀,划划船之类的。
四、瑞典的植被覆盖瑞典的植被也很值得一说。
因为气候和地形的原因,北部的山区主要是针叶林,那些松树啊冷杉啊,一棵挨着一棵,远远看去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
到了南部呢,就有很多阔叶林了,像橡树啊、桦树啊之类的。
森林覆盖率超级高,这也让瑞典的空气特别清新,就像一个天然的大氧吧一样。
五、瑞典的地理位置对其发展的影响瑞典的地理位置在它的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因为它靠着波罗的海,所以海上贸易很发达。
很多瑞典的港口城市,像哥德堡,那可是非常繁忙的。
而且它的地理位置也让它在欧洲的地缘政治中有一定的影响力。
它和周边的国家,像挪威、芬兰等,在文化、经济等方面都有着密切的交流和合作。
同时,它独特的地理环境也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旅游,像看北极光啊,体验北欧的冰雪世界啊之类的,这也促进了瑞典旅游业的发展呢。
瑞典北欧的地理明珠瑞典北欧,这片风光旖旎的土地,被誉为地理明珠。
它的独特地理位置、多样的自然景观以及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其成为一个备受游客青睐的旅游目的地。
本文将带您一起探索瑞典北欧的地理之美。
第一章:地理位置瑞典北欧位于欧洲北部,北面濒临波罗的海,东面与芬兰相邻,西侧是挪威和大西洋。
正是这个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瑞典北欧拥有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资源。
北欧是著名的极光观测地,每年吸引着大批的游客前来一睹这美不胜收的壮丽景象。
第二章:自然景观瑞典北欧地区的自然景观丰富多样,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瑞典的瑞尔达湖。
它是欧洲最大的淡水湖,湖光山色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在湖畔,您可以尽情享受湖水的清凉与湖滨小镇的宁静。
此外,北欧还有无数原始森林、壮丽的瀑布和高山峡谷等独特景观,每一个地方都让人流连忘返。
第三章:气候条件瑞典北欧地处北纬60度附近,这也是北极圈的附近。
因此,北欧地区的气候条件相对寒冷。
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却宜人凉爽。
正是这种冷凉的气候,造就了北欧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动植物群落。
北欧地区有着著名的北极熊和驯鹿,也是鸟类的天堂。
如果您喜欢大自然和远离尘嚣的宁静,北欧将会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第四章:旅游资源和活动瑞典北欧以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多样化的旅游活动而闻名于世。
您可以选择前往小镇参观古老的城堡和博物馆,了解北欧的历史和文化。
您也可以选择进行刺激的户外活动,如滑雪、徒步和钓鱼等。
不仅如此,北欧还拥有世界一流的温泉和水疗中心,让您在放松身心的同时享受美妙的疗养。
结语瑞典北欧作为一个地理明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多样的自然景观和特殊的气候条件使其成为了一个迷人的旅游目的地。
不论是追寻自然之美,还是体验北欧的风情,北欧都能满足您的需求。
相信每一位来到北欧的游客都会被其美丽和独特所折服。
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美好的回忆,并且对瑞典北欧的地理之美心生敬佩。
以上就是关于瑞典北欧的地理明珠的文章,希望能带给您一丝北欧的清凉和独特魅力。
瑞典与瑞士瑞典和瑞士这两个国家的第一个字都是“瑞”,在中文翻译当中就只有第二个字有差异,很多国人其实对于“瑞典”和“瑞士”并不分得很清楚。
当然,瑞典和瑞士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国家,这种差异存在于许多方面,我们就从地理的角度来看看,瑞典和瑞士两个国家的差异。
首先,从地理位置来看,瑞典和瑞士虽然都属于欧洲,地处欧洲西部,不过从小区域角度来看,瑞典属于北欧地区,而瑞士属于中欧地区。
两个国家的经纬度位置来看,瑞典和瑞士的经度差异不大,都靠近东经10°经线,瑞典主要位于该经线以东,而瑞士主要位于该经线以西。
不过,两个国家的纬度差异十分明显,瑞典的纬度大约位于北纬55°至北纬69°之间,属于中高纬度地区,而瑞士的纬度大约为北纬45°左右,属于中纬度地区。
从海陆位置来看,瑞典是一个沿海国家,濒临波罗的海,而瑞士是一个内陆国家。
从两个国家的地形来看,瑞典和瑞士都是以山地地形为主的国家,不过瑞典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东侧地区,虽然也是山地,但是并不是十分陡峭,地势起伏相对和缓,地势西高东低,而瑞士地处欧洲阿尔卑斯山脉地区,地形十分高峻,地势陡峭,全国海拔最高点超过4600米。
从两个国家的气候来看,地处低纬度的瑞士年均温要高于瑞典,两国的降水都较为丰富,属于湿润地区。
从人文地理角度来看,瑞典的国土面积约为45万平方千米,而瑞士的国土面积大约为4.12万平方千米,不到瑞典国土面积的十分之一。
不过,两国的人口数量差异并不十分明显,瑞典总人口约为1011万人,而瑞士总人口约为851万人,因此瑞典的人口密度远远小于瑞士,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
瑞典和瑞士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从人均GDP 的角度来看,瑞士还是远高于瑞典,差距大概在三万至四万美元左右。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地理知识《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世界儿童文学的经典之作,通过描写尼尔斯骑着鹅妙妙的奇幻旅行,展示了瑞典的自然风景和灿烂文化。
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关于瑞典的地理知识。
下面是一些主要内容:一、瑞典的地理位置瑞典位于欧洲北部,北接挪威、东部与芬兰相邻,西南和丹麦通过铁路和公路隧道相连。
瑞典是北欧三国之一,也是欧盟成员国之一,首都为斯德哥尔摩。
二、瑞典的地形地貌瑞典主要分为三个地区:山地、湖区和沿海地区。
瑞典的湖泊众多,其中最大的五个分别是:瓦内尔湖、华纳门湖、莫兰湖、西尔南湖和欧洛佛湖。
瑞典著名的河有格纳河、瓦萨河、托尔涅河等。
瑞典的沿海地区较为平缓,岸线长达3000多公里,经典的列克桥(Öresund)连接了瑞典的马尔默和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
三、瑞典的自然景观瑞典拥有大量的自然景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北极光。
北极光是一种极光,发生在磁场区域内,在极光出现时,天空中会出现一种绿色、红色、紫色等颜色的光柱,非常壮观。
瑞典还有众多的国家公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阿布斯费尔国家公园(AbiskoNational Park)和萨默美德国家公园(Sarek National Park)。
阿布斯费尔国家公园以北极光为主要景观,而萨默美德国家公园则是一个荒野无人区,是世界上最原始、最野性的地区之一。
瑞典的其他自然景观还包括了瑞典南部的斯科讷和莱斯滕地区的海岛风景、左滨、歌德堡和斯德哥尔摩周边的湖泊和小镇等等。
四、瑞典的气候瑞典的气候非常复杂,因为它延伸在北极圈内,加之地形的多样性,整个瑞典的气候呈现出从南往北逐渐变的趋势。
瑞典南部和中部的气候和欧洲大陆的气候相似,夏天温暖,冬天寒冷且有可能降雪;而北部则气候凉爽干燥,冬天更长、更寒冷,温差也较大。
瑞典最冷的地方是基布涅山区,冬季气温可达零下30度。
总之,《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中的地理知识丰富多样,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到瑞典的自然风景和灿烂文化,也可以拓宽对北欧地区的认识。
瑞典地理知识
瑞典位于北欧半岛,是欧洲的第五大国家,也是欧洲最稠密人口的国
家之一。
下面是关于瑞典地理知识的一些核心要点。
1.瑞典的地理位置
瑞典位于北欧半岛中部,面积约450,295平方公里,接壤挪威、芬兰
和丹麦三国,其中与挪威长达 1,619 公里边界是瑞典最长的陆上国界。
2.瑞典的地形
瑞典地形分布相对平缓,国土以冰川和山脉为主,大多数地区以丘陵
和平原为主。
瑞典北部是瑞典最高点Kebnekaise山,海拔2100米。
3.瑞典的气候
瑞典的气候北部为亚寒带气候,其他地区是温带气候,夏季温暖短暂,冬季寒冷漫长,瑞典北部地区,有60-70天极光表演。
4.瑞典的自然景观
瑞典是一个以森林、湖泊和群岛为主的国家。
瑞典的森林覆盖率约业
占全国土地面积的50%,且全国有3万座湖泊、2135座小岛屿。
另外,北部的阿布斯卑耳山脉是一个天然的户外活动天堂。
5.瑞典的主要城市
瑞典的大城市包括斯德哥尔摩,哥德堡,马尔默。
斯德哥尔摩,作为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最为重要的城市,也是瑞典的首都,同时也是一个经济文化中心。
6.瑞典三大博物馆
斯德哥尔摩是瑞典文化厚重的象征之一,瑞典三大博物馆–瑞典国家博物馆、斯德哥尔摩现代博物馆、斯德哥尔摩谢尔曼霍尔姆博物馆都在这个城市里。
总而言之,瑞典是一个充满自然美景和文化风情的国家。
瑞典的地理优势和众多的自然景观,使该国成为旅游胜地,成为大家旅游心目中的推荐目的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