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写作专题训练专题训练一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写作专题训练专题训练一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写作专题训练专题训练一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写作专题训练专题训练一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写作专题训练专题训练一 Word版

[专题引语] 考场优秀作文,第一要领是符合题意。而现在的作文命题是新材料作文一统天下,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方兴未艾,如何审好这类作文题,是作文训练的重点和主线。训练时必须注意:读懂材料,全面准确地理解;掌握审题的基本方法。

真题回放(2016·全国甲)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

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

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满分佳作

何处消得泼茶香

不同于公式的堆砌,语文更像是一块茶饼,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固然能教会我们沏泡品

味它的方法,但唯有生活实践才是那一瓢沸腾的汤水——语文唯有与生活相遇,才能涤荡出其中清茗的滋味。

作文开头提出论点很有特色:综合了材料中的三种“途径”,在比较、权衡中亮出自己的观点。

亦如茶不离水,语文也离不开现实生活。国学大师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论证造物之境与写物之境,终于悟得诗中三昧:唯有意境与情感均来自于现实者,方能于诗词中写出大境界。无论是太白梦中四万八千丈的云里天台,抑或是朱淑真笔下躲闪在海棠亭畔的婉转

莺声,此般如梦似幻的照影惊鸿,也尽是从生活点滴中窥得。

展开论证一:语文离不开现实生活。

亦如茶的淡雅甘甜,语文最不能离的便是那真挚的情感。而生活正是栽培真情的一块温

厚土壤。若没有那江南杏花春雨的滋润,我们又怎能听到那坎坎伐檀声中的情思惆怅?走过

那零雨其濛的东山,千年之前征夫离乡时落下的热泪,正滴落在我们的心上。儿时熟稔了“低头思故乡”,可唯有我们漂泊无依时才会明了,那月色下的捣衣声,是声声打在自己思乡的

心上。

展开论证二:现实生活是栽培语文真挚情感的土壤。

诚然,课堂与书本就如细腻的瓷釉,能将语文这碗茶装点得赏心悦目,但唯有生活中的甘与苦,才是蕴含在茶中的菁华。不然,为何辞章精美的官场应词频频却遭人诟病,而一首

语言固陋的《公无渡河》,却以其最真实而又痛忱的呐喊感动了无数过往世人。

以上两段谈的是“生活”途径,这里用“诚然”一顿,将其他两种途径与“生活”途径相比

较,更加肯定了“生活”途径。

唯有回归生活,我们才能触碰到最真实的语言和文字,才不会让我们的语文素养永远囿

于那些空洞的说教之中。

课堂与书本亦如茶盏,是承载语文的重要工具。然而,工具可以用模具打造出无数相同

的模样,而那栽培茶叶的生活之土,每个人都只有那独一无二的一块。

展开比较一:课堂与书本是茶盏,与“生活”之汤水的比喻巧妙组合,妙笔。

“看到月亮便是思乡,目见梧桐即是悲秋”,若我们的语文真的变成了一个个公式,那

一切情感的流露都只会变得苍白无力。考卷上的大雁即是思乡,殊不知那河边雁丘之上还有“问世间情为何物”的窥探;书本中一篇《秋声赋》,从此秋天都等同于悲,却偏有人高唱“我言秋日胜春朝”——无可厚非,课堂是形成语文素养的沃土,书本是提升语文素养的捷径,但只有融自己的真情实感于生活之中,才能沏出一碗拥有自己味道的语文香茗。

展开比较二:课堂和书本必须与生活融合。

诚然,课堂与书本能让我们更好地享受语文,但生活才是真正能够享用的语文。生活是去年的新雪,只待我们投以满怀的情感,去温一杯感动人心的茶。

毕竟,辞藻的堆砌成就不了一首感人肺腑的《上邪》,然一颗炽热的热爱着生活的心可以。

结尾在比较后又回到自己的观点上来,中心更加突出、明确。

作文审题阅卷专家组认为,审题是课标卷作文考查的第一个重点,因此,审题精准与否是确定作文等级高低的最重要的标准。考生作文一定要与材料有关。等级如下:

1.满足审题两要素的作文为二类文,分值在49~54之间。

两要素是:(1)作文必须探讨“提升语文素养”的途径;(2)作文中必须体现三条途径的“比较”。其中可以分别探讨三条途径的优缺点,也可以只谈其中一条途径,但必须有“最”“更”等字眼,才能算作者已经进行比较得出了结论,如“我认为××途径(方法)最(更)能提升语文素养”“××是提升语文素养最重要(有效)的途径(方法)”等。

2.只谈提升语文素养的某一途径,没有体现出“比较”的;或者用70%以上篇幅大谈“社会

生活实践”对提升语文素养最重要,却将其由“途径”变为“目的”的,为三类文,分值在

43~48之间。

3.谈提升其他素养需要材料所提三个途径的,或谈语文素养的重要性却不谈如何提升的,为四类文,分值在36~42之间。

4.既不谈“语文素养”,也不比较“提升三途径”的,为五类文,分值在36以下。

5.在二类文基础上,有至少两个亮点的——语言优美流畅、见解独到、阅读面广泛等——可定为一类文,分值在55~60之间。

亮点点评优秀的考场作文首先是紧扣题意之文。本文围绕着提升语文素养这个中心,开头在比较的基础上亮明自己的观点:更看重生活。然后用两段文字紧承观点论述“生活”在提升语文素养中的作用。紧接着笔锋一转,转为在比较中突显“生活”更重要。最后在综合的

基础上再回扣自己的观点。因此,本文审题立意很精准。再者,本文通篇采用一个比喻:语

文似茶。在这个比喻的基础上衍生出别的比喻句,例如“亦如茶的淡雅甘甜,语文最不能离

的便是那真挚的情感”“课堂与书本亦如茶盏”,这样写让文章既有文化底蕴,又生动形象。

一、读懂材料:审题之前提

读是写的前提,只有读懂了所给材料的内容和含意,知道了材料的类型,主要的人、事、核

心语意是什么,才能审准题。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1.从材料类型上审题

新材料作文提供的材料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文字类的,另一种是图画类的。这里重点谈文字类材料。

(1)从数量上看,有单则型和多则型。高考新材料作文大多是单则型的,要从整体上把握语

意。

(2)从关系上看,有单一关系型和多重关系型。高考题大多是二元关系型的,如2016年全国乙卷中的“进与退”“奖与罚”,2016年浙江卷中的“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等。

(3)从表达上看,有抽象型和具体型。抽象型多是概括性语言,如江苏、浙江、上海卷作文

题所给的材料。具体型多是故事、寓言、时政新闻类。

至于图画类材料,所给图画多是漫画、图片。这种材料的审题多要求读懂图画的内容,尤其是寓意。

2.从材料内容上审题

这是审题的关键。读懂材料,关键是把握核心语意。核心语意在哪里呢?

(1)在关键句上。如2015年高考汉语文卷作文材料:

面对“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被我忘记了,那阅读的意义是什么?”的疑问,我听

过一个较为巧妙的回答: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吃过很多的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头和肉。阅读对思想的改变也是如此。

细读这则材料,最后一句话无疑是作文审题立意的重心所在。

(2)在暗示立意的关键词上。请看下面的作文材料:

1972年,尼克松竞选总统连任。由于他在第一任期内政绩斐然,所以大多数政治评论家都

预测尼克松将以绝对优势获得胜利。然而尼克松本人却担心失败,于是他指派手下的人潜入竞选对手总部的水门饭店,在对手的办公室里安装了窃听器。事发之后,他又连连阻止调查,推卸责任,在选举胜利后不久便被迫辞职。

初看这则材料,似乎无关键东西可寻。但仔细审读,“担心失败”“推卸责任”已暗示了立意的方向。

(3)在句间的逻辑关系上。如2013年安徽卷作文材料: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

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萧伯纳

核心语意在后一句上,因为句中的“却”点明了语意重心。

3.从对象和关系上审题

(1)厘清对象。新材料作文中涉及的对象不止一个,有的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每个对象都

至少可以提炼出一个写作角度。因此,要学会厘清对象。

(2)辨清关系。新材料作文中故事往往涉及几个对象,这些对象绝大部分存在着一定的内在

关联,审题立意时,一定要辨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掌握审题的基本方法

1.概括中心法

概括中心法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之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

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概括中心法分三步走:第一步,概括中心(人物+事件+结果);第二步,提炼道理(一般有关键词句提示);第三步,组织观点句,压缩成主谓宾句子。

材料2007年8月24日,6名俄罗斯户外运动爱好者在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新疆和田玉龙喀什河漂流遇险。9月21日,35岁的兹韦列夫和28岁的保托夫在不毛之地各自单独生存

25天后,被中俄搜救队发现,奇迹生还。其余3人遇难,1人失踪。

据中俄搜救队指挥员介绍,兹韦列夫和保托夫之所以能奇迹生还,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本身的身体素质比较好,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野外生存比较有经验。特别是在玉龙喀什河上游天气恶劣(白天温度30℃以上,夜晚-5℃以下)、地理环境复杂、没有任何食物的情况下,两位

运动爱好者能采取倒时差生活的办法,在白天光照强、温度高的时候睡觉,晚上天气冷的时

候则行走、锻炼,以维持自身的热量体力,为营救工作争取了时间。

分析三步概括中心:

(1)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兹韦列夫和保托夫野外遇险,最后奇迹生还。

(2)结果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文中提示句:之所以能奇迹生还,一方面……另一方面……

道理: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丰富的经验、变通的办法能创造奇迹。

(3)组织观点句,压缩成主谓宾句子。

经验创造奇迹;变通创造奇迹;以经验之心,筑生命之塔。

2.抓关键句法

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

的突破口。在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材料中人物的评议性语句自然是关键句,但千万不可忽视命题者的提示性语言,它们往往才是真正的关键句。例如2015年广东卷作文材料:

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

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

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分析所给材料共三段。

第一段讲看云识天气,但受自身条件限制;在电视中看天气预报,但缺少乐趣。

第二段讲接触自然可看到自然之美,但未必能理性认识自然;通过现代科技容易认识自然规律,但未必能直接感受到自然气息。

第三段是对前两段材料的概括,指出从不同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第三段无疑是关键段和关键句,其中“感知自然”“不同的途径”“远”“近”是关键句中的关键词。

3.由果推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有很多事物都是以因果关系的形式存在的。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就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材料兔子站在山涧的边缘,望着对面草地上的绿草,垂涎三尺。但山涧有几十米宽,除非长着翅膀的鸟才能到对岸。兔子心想,自己长着翅膀就好了,那样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飞到对

面的草地上美餐一顿……忽然一股巨大的旋风刮过来,兔子被刮上天空,它只觉得天旋地转,

一会儿便轻轻地落在了地上。

自己竟然“飞”过了山涧!黄牛、山羊、野猪等动物见山涧对面飞过来一个东西,惊呆了:

这个会飞的东西竟是兔子!从此,兔子成了动物界的体育明星。黄牛、山羊、野猪先后请兔

子到自己的领地,给同类作报告。兔子常伴着阵阵掌声登上讲台,慷慨陈词,讲自己飞跃山涧的实践与体会。在一片赞赏和喝彩声中,兔子觉得自己真的成了一只会飞的兔子。一天,

它站在山涧边上,为大家再次表演飞跃山涧的绝技,只见它用足力气,猛地向对面跃去。可是,它只“飞”出几米便坠到山涧里去了。

分析本题可用由果推因法来审题立意,兔子为什么会坠入山涧,原因就是它没有认清自己仅仅是只兔子,根本不会飞,故考生可从以下角度立意:①正确认识自己,在鲜花与掌声中不要迷失自我;②正确看待鲜花与掌声,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③生活中的“偶然”未必就

是“必然”,我们应该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偶然”。

4.抓关系法

新材料作文中提供的对象、要素多是多元的,能从中抓住一对关系或一组矛盾来审题立意,

不仅能扣题,而且往往被视为立意深刻。高考作文题几乎都是关系型的,或两元关系,或多元关系。如2016年高考作文题:

(1)全国乙卷漫画的核心元素:人、分数、吻和巴掌。这些元素的组合可以形成下列“二元”

关系:奖与罚、进步与退步、表扬与批评、起点与终点、数量与质量、外因与内因等。

(2)山东卷中四个“有的”并列,可抽取出以下“二元”关系:有用与无用、长用与短用、

有备与无备等。

(3)江苏卷中的“二元”关系有:说与不说、个性与创新。

有些新材料作文,其中的“二元”关系不甚明确,稍加思考,也可以间接抽取出“二元”关

系。

如2016年浙江卷作文题核心问题:对待“虚拟现实的态度”。这个“态度”中可以抽取出“人与科技”“人与物”“人与自我”等“二元”关系,但核心的“二元”关系是虚拟世界与现实

生活。

5.求异同法(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此法主要适用于多则材料作文的审题。

材料(1)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现至今仍有不少反对者。英国物理学家霍金说,他至今每周

仍能收到两三封信,这些信旨在证明爱因斯坦的理论是错的。

(2)有人告诉爱因斯坦,有一本名叫“反对爱因斯坦的100位科学家”的书。爱因斯坦回答:“为什么要100位?如果我真的错了,只要有一位能证明我错了就可以了。”

分析多则材料作文的审题要学会“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就是将几则材料放在一起,通过比较分析找出它们的不同点,然后着眼于差异之处,立意作文。“异中求同”就是从几则材料中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然后据此立意作文。综合上面两则材料,

考生可以从“质疑的精神”“面对错误的批评”“自信”等角度立意。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往往是几种方法综合使用的。

三、掌握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之法

1.认识任务驱动型作文

(1)与新材料作文的异同

什么叫任务驱动型作文?通俗地讲,就是比新材料作文写作多了具体任务(要求)的作文题型。它与新材料作文并不矛盾、对立,它是新材料作文题型的一种拓展、变式。它与新材料

作文唯一的不同就是多了些具体写作任务(要求)而已,但就是这项“任务”使得它与新材料作文迥然不同。下面以2016年全国甲卷作文题为例,进一步说明这两者的区别。材料是同

一个材料,但“任务”不同。

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

新材料作文要求:

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

通过比较发现:新材料作文在材料使用上只是笼统地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

围”,而任务驱动型作文在材料使用上要求更加具体、明确。

上面例子是较为典型的直接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另外也有些隐性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如2016年天津卷作文题:

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在阅读方式多元化的今天,你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在宽广无垠的网络空间

中汲取知识;你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悦读”有形有色、有声有像的中外名著;你也可以

继续手捧传统的纸质书本,享受在墨海书香中与古今圣贤对话的乐趣……

当代青年渴求新知,眼界开阔,个性鲜明,在阅读方式的选择上不拘一格。请围绕自己的阅读方式,结合个人的体验和思考,谈谈“我的青春阅读”。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请围绕自己的阅读方式,结合个人的体验和思考,谈谈‘我的青春阅读’”,这些“任务”很明显、具体,不再是以往的“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了,比直接的任务驱动

型作文只是少了“综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或者“比较几种方式”而已。

(2)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的特点

①所给材料无论是叙事性的还是非叙事性的,多是几种观点,几个人物,几个场景,几多思维的。多元、多向、对立是其特点。

②给出明确、具体的任务指令(即任务驱动),对写作对象、角度、范围甚至文体作了进一步

明确的要求,多带有“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等指令性语言。

2.如何审题

毫无疑问,审题的重点应放在写作任务上,看清其具体要求,尤其是“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这个要求,它与“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还是不同的。试以2016全国甲卷作文题为例。如果是“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要求,可以只写三种途径中的任一

种或两种;如果是“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要求,可以主写一种途径,但必须兼顾其他两

种。

既然写作任务是明确的、具体的,那么明确并完成写作任务就是“第一要务”,凡是脱离了任务指令,脱离了要求而未完成任务,将被视为跑题。

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新材料作文在文中可以不必用原材料,只要是材料的内容及含意即可;而任务驱动型作文不可脱离材料空发议论,是要在文中使用该材料的。

一、针对训练

1.看看下面两题哪个是新材料作文,哪个是任务驱动型作文,说明理由及其写作上的不同要求。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球星大黎以队长身份带领球队为北兴俱乐部赢得了赛季冠军,他与俱乐部的合同也已到期,竞争对手南旺俱乐部以更高的待遇力邀他加盟。北兴俱乐部以对他多年的培养为由希望

他留下继续效力,球迷因对他感情深厚也苦苦挽留。大黎为了实现自己更高的人生价值,最终还是转会到南旺俱乐部。为此,大黎受到北兴俱乐部球迷的责骂,北兴俱乐部也未按惯例邀请他参加盛大的冠军庆祝仪式,但私下仍然把象征冠军荣誉的戒指给了他。此事引发了人们的热议,北兴俱乐部、南旺俱乐部、北兴俱乐部的球迷和大黎均遭到了非议。

请你从北兴俱乐部、南旺俱乐部、北兴俱乐部球迷和大黎四方中选择一方,写一篇文章回应人们的非议,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完成写作任务。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几位摄影师去一个偏僻的山村采风。那儿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牛耕马拉,肩挑背扛,

人们生活贫困。采风结束后,大家都完成了摄影作品,有的取题曰“苦难岁月”,有的命名为“世外桃源”。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生活体验和认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③明确

文体,但不能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1)题是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理由:①材料本身含有多向、多元性,②写作要求更

加明确、具体。

第(2)题是新材料作文题。理由:材料虽有对立之意,但要求很笼统,只是“不得脱离材料

内容及含意的范围”,无第1题那样的具体要求。

两题写作上有明显不同。第(1)题可以选择四方中的任一方,但写作时必须兼及其他三方;

第(2)题可以就“苦难岁月”写,也可以就“世外桃源”写,写时可以兼顾两方,可以不兼

顾。第(1)题写作要求就料议料,就事论事,议不离事;第(2)题从材料中提取观点后可以脱

离材料。

2.请对下面的材料进行审题立意,并注意审题方法的运用。

(1)一位著名企业家在作报告,有听众问:“你在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企业家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留有缺口的圈,反问道:“这是什么?”“零。”“圆圈。”“未完成的事业。”“成功。”……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地答道。企业家对这些回答未置可否:“其实,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句号。你们问我为什么会取得辉煌的业绩,道理很简单——我不会把

事情做得很圆满,就像画个句号,一定要留个缺口,给员工留下发挥智慧的空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该题审题最适合用抓关键句法。

正确理解与把握关键句:“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就像画个句号,一定要留个缺口,给

员工留下发挥智慧的空间。”

这句话可以分成两部分来理解。第一,“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果),给员工留下发挥智

慧的空间(因)”。第二,“就像画个句号,一定要留个缺口”是对观点句的比喻。考生很容易

断章取义,直接拿“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立意,这样就很容易出现“我们做事不需追

求圆满”“不圆满也是好的”等难以论证甚至错误的观点。如果我们能从“就像画个句号,

一定要留个缺口”深入理解,应该容易发散思维。

“句号”的本体是什么?当然是“做事”。做哪些事?这里可以发散思维,例如做管理、做

教育、写书法、画国画、搞研究等等。“缺口”的本体又是什么?这可以根据选择做的事而

相应转变。例如“做管理要给下属留点机会”,“做教育要给孩子留个自己发展的空间”,“画国画要在宣纸上留点想象的空间”等等。

(2)追逐着鹿的猎人是看不见山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该题审题最适合用抓关系法。

这是一道寓意型、关系型的材料作文题,在审题时,既要考虑到材料中“鹿”与“山”的比

喻内涵,又要考虑到“鹿”和“山”的辩证关系。

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立意:

①鹿是眼前利益,山是长远利益;鹿是个人利益(小我利益),山是集体利益(国家利益)。此立意可以从当前个人发展、商家发展、国家发展等方面写,如食品安全问题、学生教育问题

等。立意有:放眼未来,才能开拓境界;立足当下,放眼未来等。

②鹿是功名、金钱、仕途、名誉,山是生命的乐趣、人生美好的风光、健康的生命等。此立

意可以从古代的隐士、当今的淡泊名利者,或生活的方式等方面写。立意有:慢慢走,欣赏

啊;莫让名利遮望眼;放下名利,学会欣赏;享受生命等。

③鹿是目标、理想、梦想;山是许多目标的代指,或阻碍理想实现的困难、挫折、诱惑等。

此立意可以联系古今中外许多功成名就的励志人物来写,如林丹、林书豪等。立意有:追逐梦想,不畏穷途;征服困难,梦想起航;与专注同行等。

(3)一位世界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装扮成街头艺人在一个地铁站里演奏了6首世界名曲,共演奏了45分钟。在这45分钟里,大约有2000人从这个地铁站经过,只有6个人停下来听了一会儿,有20人给了钱就匆匆离开了。这位演奏家总共收到了32美元。而几天前,他在剧院演出的门票被抢购一空,要坐在剧院里聆听他演奏同样的乐曲,平均需200美元。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该题审题最适合用由果推因法。(也可用概括中心法)

这则作文材料能引发思考的角度较多,容易入手,但不容易写好。同一个演奏家,同样的乐曲,在不同的地方,听众的反应判若云泥,原因很多。

从听众来说,在剧院演出的门票被抢购一空,说明人们需要高雅艺术;平均需200美元的门票被抢购一空,说明人们对这位世界著名小提琴家的追捧与热爱。那么,人们是慕其名而去还是慕其演奏水平而去?去聆听的观众中有多少是能真正听懂其所演奏的曲子的?如果能

真正听懂其所演奏的曲子,那这个小提琴家在哪里演出是不是就不重要了?并不会因为在剧

院演出就被热捧,而在地铁站演奏就无人欣赏、少人欣赏了。从听众的角度来写,则要叩问听众是不是真懂小提琴家所演奏的曲子。深入一步想,剧院的听众和地铁站的听众肯定不可

能是同样的人。地铁站里的人们,行色匆匆,难有闲情逸致。高速运转的时代,快节奏的生

活,人们无暇顾及近在眼前的高雅艺术。地铁站客流量大,来来往往的人多,环境嘈杂,对

听演奏来说,外界干扰很大。“阳春白雪”屈就为“下里巴人”,按理说应该能更好地为普通

大众服务,为什么却事与愿违呢?人们的脚步匆忙啊,行色匆匆中错过了多少生命中值得驻足、值得欣赏的事啊!

从演奏家的角度琢磨,为什么要选在地铁站演奏,并且是装扮成街头艺人?是检测听众的素

质还是衡量大众的水平?同样的曲子,同一个人演奏于不同的地点,效果却有天壤之别,这种现象初看觉得奇怪,细想也在情理之中。

(4)材料一古语:树怕没皮,人怕没脸。俗语:死要面子活受罪。

材料二林语堂先生说过:中国人的脸面,不但可以洗,可以刮,还可以争,可以留,有时

好像争面子是人生的第一要义,甚至可以倾家荡产而为之。

材料三时值暑假,来自京沪一些医院的整形外科统计数字显示,青少年占到了就诊人数的60%至70%,就诊的青少年除了极少数因为无耳、兔唇等原因必须进行修补以外,绝大多数

是为了“锦上添花”,甚至有的举着一些名模、明星的照片前来就诊,照片上的形象就是其

整形标准。社会心理学家指出,由于缺乏人生阅历和渴望被周围人承认的双重原因,青少年比成年人更容易被“面子”观念困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该题审题最适合用求异同法,异中求同。

给出的三则材料讲的都是中国人的“面子”。“面子”在这里有两重含义:浅层义是指人生理上的脸面,深层义是指人心理和精神上的脸面。中国人爱争面子,在国人看来,面子是人们

身份的标志,是有才干的表现。面子关系着人的尊严、荣誉。国人看重脸面,这对于维系人

情和稳定社会不无积极意义,但超过一定的“度”,就会变成虚荣,就会产生浅薄,就会导

致社会风气的浮靡奢华。然而,为了面子而不顾实际,为了形象而不顾人的死活,却是当前某些人的一种通病。

面子关乎人们的尊严、荣辱,当然要讲,特别是在大是大非面前,要面子就是讲尊严。但是,面子不等于虚荣心,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更不能为了所谓的政绩而劳民伤财、弄虚作

假。有时候,勇于暴露自己的缺点,恰恰是给自己争来了面子。我们要的是表里如一、形式

内容相统一的面子。

二、整篇训练

3.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

写作提示漫画既可以理解为是三个不同的人在砌墙,也可以理解为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工作

状态下砌墙。既可以围绕素材经济建设“又快又好”的角度来谈,也可以联系到教育或工作

的话题。

①从整体角度:要有正确的评价标准,评价要客观公正,培养人才要有长远目光,快与好并驾齐驱等。②从第一个人的角度:慢工出细活,精品需慢慢打造,育人要有耐心等。③从第

二个人的角度:工作讲究速度与质量并重,教育也要讲究效益等。④从第三个人的角度:做

事欲速则不达,一味求快贻害无穷,教育或工作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只能造就庸才等。以上角度无论选择哪一个来谈,都应该表现出对比、权衡和选择,突出思辨性。

高考英语写作专题:书写规范

2019高考英语写作专题:书写规范 高考英语书面表达全国卷的评分原则: 1.本题总分为25分,按5个档次给分。 2.评分时,先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语言初步确定其所属档次,然后以该档次的要求来衡量,确定或调整档次,最后给分。 3.词数少于80和多于120的,从总分中减去2分。 4.评分时应注意的主要内容为:内容要点、应用词汇和语法结构的数量和准确性及上下文的连贯性。 5.拼写与标点符号是语言准确性的一个方面。评分时应视其对交际的影响程度予以考虑。英、美拼写及词汇用法均可接受。 许多考生只重视书面表达内容的训练和提高,忽略了卷面书写的规范训练,影响考试分数。要做到卷面工整、美观,考生需要注意: 1.分段 大多数文章可分为三段。段落层次清晰,段首对齐或缩进约4个字符距离。 2.字母饱满圆润,清晰可辨 对于a,o;u,r,v;e,t,c;h,l等在手写体中易于混淆的字母,一定要写清楚,易于辨认。要避免笔顺错误或随意连笔造成的字母混淆。笔顺易错的字母是E,F,H,N,O,R,W,d,i,j, 需重点模仿英语规范手写体字帖上这些字母的笔顺。 3.字母上中下比例恰当 考生脱离了四线三格后,要尽量压线书写,避免所有字母悬于线

上,呈波浪式前进。严禁b,d,h,k,l,t上部过长或f,g,j,p,q,y下部过长等比例失衡现象。 4.间距均匀 字母与字母之间,单词与单词之间都要间距均匀。单词之间约为一两个字母的宽度,千万不能太拥挤或太松散。如:I come from China.不能写成:IcomefromChina.也不能写成I come from China. 5.倾斜度一致 写字母时要注意倾斜度,所有的字母一律向右倾斜5度左右,要保持倾斜度一致。 6.准确运用标点 英语中的标点符号与汉语标点符号基本相同,只有句号、省略号等不一样。英语的句号不是“。”,而是实心的“.”;省略号不是“……”,而是“...”。连字符号不要写得太长,以免跟破折号混淆。其长度相当于一个小写字母。英语中没有顿号“、”,在表示句中较短的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时,英语只能用逗号;连接一系列并列项目的“and”或“or”之前往往可以用逗号。英语中没有书名号《》,一般用引号。如:Yesterday she saw an English film “Gone with the Wind”.。 7.注意移行规则 在书写英语时,如在一行之末无法将一个词写完,这个词的某几个字母必须写到下一行去,这种书写现象被称为单词的移行。移行时要在没写完的部分后面用上一个连字符号“-”表示该词未完,剩下的部分写在下一行里,但不是随意的,而是要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移

小学六年级语文专项训练

小学六年级语文专项训练题 姓名: 一、句式变换。 1.雨水打湿了姐姐的秀发。 把字句: 被字句: 2.这个故事使妈妈感动不已。 否定句: 反问句: 3.像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 反问句: 双重否定句: 4.这回一定要亲眼看看师傅的绝活。 双重否定句: 5.谁也不能否认刷子李有一手绝活。(改成肯定句) 肯定句: 6.猫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他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改成肯定句) 肯定句: 7.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改成肯定句) 肯定句: 8.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改成肯定句) 肯定句: 9.小红有严重的厌学情绪,这叫爸爸妈妈十分担心。(改成双重否定句) 双重否定句: 10.妈妈对我说:“下午我们班要参加歌咏比赛,许小燕没有蓝制服,我答应把你的借给她。”(改为转述句) 转述句: 11.老师对我说,她今天有事要早回家,叫我和中队长一起做好班级工作。(改为陈述句) 陈述句: 二、指出各句的修辞手法,并且说说各自的作用。 1.早晨,金色的太阳笑开了脸。() 2.没有她的努力,你能这样吗?所以你应该好好地感谢爱你的母亲,深深地感念这份伟大的母爱。() 3.向往平静的生活,却置身喧嚣的尘世;付出热情的努力,却收获冰冷的失意;心中是美好的理想,眼前却是残酷的现实:人生就是这样不断磨练着你的意志。() 4.字典不正是我们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 5.春天在哪里?春天就在小朋友的眼睛里。() 6.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一片片彩云。() 7.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8.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三、仿写句子。 1.时间好比一个良医,它能教我们医治流伤的血口。 时间好比一位慈母,它能帮助我们抚平心灵的创伤。 时间好比,它能 时间好比,它能 2.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

高三语文练习三十三整体训练

高三语文 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50分。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割双眼皮、隆鼻、削下巴……在假期,不少孩子都进行了外貌上的“改造”。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孩子痴迷追求外貌的完美,不少家长盲目跟风带孩子“动刀”,整容日益低龄化。 是什么促使青少年如此过度关注自我,并让社会审美焦虑日益蔓延?在某些人眼中,现在是一个“流量”为王的时代,娱乐圈明星、直播平台的主播当中整容者不乏其人,这些人因整容带来“流量”并“靠脸吃饭”。这种偏颇的价值判断容易让部分青少年迷失,他们往往会进一步认为,“颜值”是就业、婚恋的“敲门砖”,花钱整容是让自己不输在起跑线上的必要投资。 在整容低龄化过程中,一些家长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不良作用。一些家长自身就缺乏正确的审美观,习惯于盲目跟风。有的父母乐于为孩子整容提供支持,有的把整容当作送给孩子的“开学礼物”,甚至有的家长比孩子更在意其身上的瑕疵,鼓动孩子去做整容。 一些用人单位公开以貌取人,一些社会现象的负面示范作用,以及当前社会对整形的宽容度越来越高等等,这些都成为了整容低龄化趋势的主要推手。而近年来整容产业的迅速膨胀,也是形成整容低龄化趋势的重点因素之一。随着微创技术的成熟,整容降低门槛进入寻常家庭,从事医疗美容服务的机构从几年前的数百家迅猛发展到近万家,医疗美容市场短期内发展迅猛,难免良莠不齐。一些美容机构以分期付款方式诱使学生贷款做整形手术,一些无良商家大肆进行虚假宣传并夸大整形效果。美容机构的不当甚至违法经营行为,也让一些审美观不成熟的青少年选择整容,加剧了整容低龄化趋势。 一些整容“小手术”存在着大隐患,不时发生的整形失败惨痛案例告诉人们,“整容”有时与“毁容”只有一步之遥。尤其是对于身体尚处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整形风险更为突出。过早进行整形整容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还会影响未来身体发育,造成适得其反的不良效果。 整容低龄化趋势需要社会进行及时干预。有关部门应当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针对各种非法医疗美容的治理行动,严厉打击无证行医,规范医疗美容服务行为,严查违法广告和互联网信息。 在求学就业过程中,如果博弈的领域从学识能力拓展至“颜值”,不能不说是一种社会病态。整容低龄化正是这种病态的现实写照。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携手联合干预。广大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让孩子真正认识到,人格美、内在美远比容貌美或某个单一器官的美化更重要。 整容低龄化趋势愈演愈烈,此风绝不可长!社会应当对此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以还原被扭曲的审美观,唤回久违的纯洁隽秀、清新健康的天然之美。 (选自樊大或《整容低龄化趋势亟待有效干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因为很多家长盲目跟风,导致孩子追求外貌,整容低龄化。 B.认为“颜值”是就业,婚恋的“敲门砖”的想法是错误的,需对青少年加以引导。 C.在整容低龄化过程中,—些家长缺乏正确审美观,他们推波助湖的作用不容小觑。 D.整容随是小手术,但存在大隐患,尤其身体尚处于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更需要注意。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段引出“整容日益低龄化”这一社会现象,然后从各个方面加以分析。 B.作者分析出现“整容低龄化”的原因,重点从家长和用人单位两个方面阐述。 C.作者从两方面分析如何控制整容低龄化现象:一是社会干预,二是家长引领。 D.文章的最后一段表明作者坚定的态度“此风绝不可长”,并且提出了希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项是(3分) A.青少年之所以过度关注自己的外貌,主要是受社会上一些偏颇价值观的影响。 B.整谷低龄化的主要推手应该是用人单位,因为这些单位招聘时是以貌取人的。 C.微创技术越来越成熟,医疗美容服务机构越来越多,故出现美容机构违法经营。 D.在求学就业的过程中,学识能力固然重要,但是“颜值”也较重要,需要考虑。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高三语文专题训练名句默写

高三语文专题训练名句默写

高三语文专题训练名句默写 名句对答 一、写出下列各名句的上句或下句:(课内) 1.欲穷千里目,。(王之涣《登鹳雀楼》) 2.千里之行,。(《老子》六十四章) 3.羌笛何须怨杨 柳,。(王之涣《凉州词》) 4.,其意常在沛公也。(司马迁《史记?项羽本记》) 5.祸患常积于忽 微,。(欧阳修《伶官传序》) 6.醉翁之意不在 酒,。(欧阳修《醉翁亭记》) 7.愚人千虑,。(《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8.老吾老以及人之 老,。(《孟子?梁惠王上》) 9.谁言寸草 心,。(孟郊《游子吟》) 10.人生自古谁无 死,。(文天祥《过零丁洋》) 11.,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12.但使龙城飞将 在,。(王昌龄《出塞》) 13.,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4.,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5.政通人知,。(范仲淹《岳阳楼记》)

16.,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17.,然后有千里马。(韩愈《杂说四》) 18.我劝天公重抖 擞,。(龚自珍《己亥杂诗》) 19.受任于败兵之 际,。(诸葛亮《出师表》)20.民不畏死,。(《老子》七十四章) 21.,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 22.众口铄金,。(邹阳《狱中上书自明》) 23.人固有一 死,, 。(司马迁《报任安书》) 24.山不在高,;水不在深,。(刘禹锡《陋室铭》)

25.,下自成蹊。(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 26.忧劳可以兴 国,。(欧阳修《伶官传序》) 27.洛阳亲戚如相 问,。(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8.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 染,。(周敦颐《爱莲说》) 29.粉身碎骨浑不 怕,。(于谦《石灰吟》) 30.富贵不能 淫,,。(《孟子?滕文公下》) 31.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己亥杂诗》) 32.零落成泥辗作

最新精品高考英语写作专题-书面通知

一、重点诠释 1.书面通知一般包括标题、正文、日期和通知发布单位。正文上方正中间写标题Notice(也可把每个字母都大写);日期的写法与中文不一样,一般写在左下方(落款之下),也可写在标题下一行的右上角;通知发布单位也有两个位置,一般写在正文之下的右下角,也可写在标题的上方或前面。 2.书面通知的行文准确无误,语言应简明扼要。另外行文要比较正式,通常无称呼语和结束语。 一则典型的书面通知格式如下: Notic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 Students' Union June 8 ,2007 二、写作典例 请你用英语写一则80—100词的书面通知,时间是2007年12月18 日。内容是: 1.今天下午三点在会议室召开全体英语老师和各班班长会议 2.校长要出席这次会议,并就下周五举行的英语演讲比赛讲一些要求 3.为办好这次英语演讲比赛,大家可以献计献策

4.选出七位老师作评委 5.请带钢笔和笔记本准时参加。 三、案例分析 无论是口头通知还是书面通知,至少应包括一些基本要点,如:时间、地点、活动内容等。另外通知的时态和句式也有特殊性,常用时态为一般将来时,常用一些祈使句和简单句。 四、高分范文 NOTICE There will be a meeting for all the English teachers and monitors of our school in the meeting room at three o'clock this afternoon . Our headmaster will be preasant at the meeting and he will explain some requests to us about the English Speaking Contest which will be held next Friday .Everyone at the meeting can express his or her opinion on the English Speaking Contest .At the meeting ,we will choose seven teachers as gudges . Please bring your pens and notebooks with you and attend the meeting on time . The Principal's Office 五、针对练习 校学生会将举办一次英语演讲比赛,请按下列要求写一

六年级语文专项练习

六年级语文专项练习——字词 一、用划出正确的读音 哺育(bǔ pǔ)歼灭(jiān qián)处死(chǔchù)乘虚而入(chéng chèng) 堤岸(dītí)魔爪(zhǎo zhuǎ )拘束(shù sù)锲而不舍(qìqiè)颤(chàn zhàn)动孔隙(xīxì)即将(jìjí)顷刻间(qīng qǐng)黝黑(yōu yǒu)悄然无声(qiǎo qiāo)矿藏(cáng zàng)二、照样子,在括号里分别填上合适的同音字和形近字 简(洁):直( )了当广( )善缘 ( )能减排人( )地灵 洗(澡):干()烦()()音()场 三、成语乐园 1、请将成语补充完整: ()冬()月风()()云银()素()()天飞() 仿照样子写两个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反映冬天特征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形容优美景色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课文内容,写出由景物联想到的词语。 长江:________________ 三亚落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选一选: 1、下面带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是() A 树冠(guān) B 悄(qiāo)然无声 C 玫瑰(guī) D 猝不及防(cù) 2、对号入座。选择合适的一项,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蓝色的梦,飘啊,飘啊……_______,让妙手笔下生花;______ ,叫轻风伴绿起舞;___ ,让晴空纱衣碧青;_________,叫人生无处不风光。 A 飘入广袤的天宇 B 飘进作家的窗户 C 飘到庭院的树枝 D 飘落在人们的心理 3、下面的注音和字都没有错误的是() ①禀报(bǐng bào)陵晨(líng chén)湛蓝(zhàn lán) 唐僧(táng zēng) ②摇曳(yáo yiè)挑衅(tiǎo xìn)脊梁(jí liáng)妄图(wàng tú) ③教诲(jiào huì)收敛(shōu liǎn)暂时(zàn shí) 歼灭(jiān miè) 4、下面句中带点词的正确意思依次是() 挠:①轻轻地抓②使别人的事情不能顺利进行③弯曲,比喻屈服帝国主义国家百般阻挠清政府提出的修筑计划。()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训练题目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训练题目(三十一)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提.防堤.岸缇.骑金榜题.名醍.醐灌顶 B、凋.零啁.啾倜.傥雕.虫小技未雨绸.缪 C、怯.懦惬.意堆砌.扶老挈.幼锲.而不舍 D、朱萸.揶揄.墙隅.滥竽.充数尔虞.我诈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谛造矫键四不像解铃还须系铃人 B、渲泄内敛炒鱿鱼曾经苍海难为水 C、贸然气慨流水帐兵来将挡水来土淹 D、脉搏笼络跆拳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早在“八五”期间就列为国家重点规划项目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编纂工程,经过语言专家们11年的努力终于,该词典将在最近出版发行。 ②语文的能力层级是将学习和考试中所涉及的学科能力进行分解,得出学习语文所需的基本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加以而成的。

③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人们总是把伸张正义的希望那些有侠肝义胆的英雄身上,因此像鲁智深这样的人才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A、告罄调和寄于 B、告竣整合寄予 C、告竣整合寄于 D、告罄调和寄予 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仿佛昨天才踏进校门,谁料倏忽之间,高中三年已经过去,吉光片羽,都为陈迹, 令人唏嘘不已。 B、“表现”在美国大概是万能的,作秀在咱们中国似乎也是万能的,作秀现象铺天 盖地,作秀之说甚嚣尘上。 C、泸州老窖以“1573年始酿”为噱头,结合其一贯的传媒优势势大力沉地撞击市场, 在去年的媒体上一鸣惊人,掀起了——股飓风。

D、迅速反映现实生活,高奏时代主旋律,为人民群众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这是文 艺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职责。 5、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政府部门招商就合理吗?如果技术监督、环境保护、税务审计等部门把招来的投 资用于制造假冒伪劣、污染环境、漏税逃税,那该怎么管理? B、彼得堡接近北极圈,由于每天晚上十二点钟太阳还在天上,使我们每天在那里的 游览时间都能增加好几个小时。 C、新年伊始,“勇气”号火星车和它的孪生兄弟“机遇”号火星车先后成功登陆火 星,人类开始探索这颗“红色星球”的活动又活跃起来了。 D,二十世纪以来,毛笔逐渐淡出中国人的生活。如今,在中国,设置毛笔课的学校越来越少,而且,毛笔书法远不如日本普及。 6、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做好一件事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写作更是

(语文)高三专题训练——成语

高三语文专题训练——成语 板块一望文生义,误用褒贬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学生答诗歌鉴赏题时,由于表达能力不强,经常出现言不由衷 ....的情况。所以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还要掌握一定的鉴赏术语。 B.人事处通知,对那些久假不归 ....的同志要查明情况,对其中的无语故旷工者要严肃处理。 C.有的同志孤陋寡闻,见微知著 ....,他们的见解往往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D.潜在的市场价值或立竿见 ...影.的商业利益,也许才是驱动这场表演的真正引擎,也许才是这些人参演的真正动力。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这对孪生姐妹在向记者自我介绍时,活泼的妹妹先声夺人 ....,文静的姐姐却笑而不答。 B.王老师学识渊博,幽默风趣,有时为了使课上得生动形象,不停地指手画脚 ....,以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C.这篇散文结构严谨细致,语言大气磅礴,如江河日下 ....,一泻千里。 D.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铤而走险 ....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还应加大处罚力度。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最近,一个自称“龙飞虎”的神秘人物搅得国内棋坛颇不宁静,此人枪疾马快,着法 诡异,左支右绌 ....,屡挫劲敌。 B.余秋雨,博学多才,有“立地书橱 ....”之美称,一部《文化苦旅》引无数人为之倾倒。 C.田世国为使患上尿毒症的母亲延续生命献出了自己健康的肾,让天下所有的母亲获 慰藉,让那些不肖.子孙 ..汗颜无地。 D.环境污染曾一度成为某沿海城市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经过大力治理,该市现在已 是天蓝地白,河清海晏 ....了。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这些人简直是不可理喻 ....,明明没有票还骂骂咧咧硬是想闯进来,素质实在太差了。 B.对他们提出的要求我们一定要慎重考虑,切不可轻诺寡信 ....。 C.你这人究竟还有没有同情心?!现在灾区的人们生活非常困难,你自己细大不捐 ....也就罢了,人家捐钱捐物你还在一旁说风凉话! D.汉代抗击匈奴的名将里最冤的恐怕非陈汤莫属——阵斩匈奴单于,平定西域土地陈 汤的功业自不必说,可他却偏偏落了个功高不赏 ....的凄凉结局。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经过乡亲父老的艰苦奋斗,只不过几年,我的家乡就已经改头换面 ....,山青水绿,牛肥粮多了。

高考英语专题写作——话题类作文

高考英语写作专题训练——话题类 第一部分五年高考题荟萃 Passage 1 (09·浙江) 5月1日。高二(3)班的学生志愿者Li Yue和Zhang Hua去阳光敬老院(Sunshine Nursing Home)开展志愿者活动(送水果、打扫、聊天等)。假如你是校英语报的记者,请按下列要点用英语写一则100~120个词的新闻报道。 1.时间、地点、人物、活动; 2.老人们的反应; 3.简短评论。 4.注意:报道的标题和记者姓名已给出(不计词数)。 Student V olunteers Brought Sunshine to the Elderly 【参考范文】 Student V olumteers Broutht Sunshine to the Elderly On May Day, Li Yue and Zhang Hua, students from Class Three, Grade Two, went o Sunshine Nursing Home and did some voluntary work. Upon their arrival, Li Yue and Zhang Hua were warmly welcomed, and respectfully, they presented the elderly with flowers and fruits. Then, they started working at once, cleaning the windows and sweeping the floor. Everything done, they sat in the yard chatting with the elderly people. When it was time for the volunteers to leave, the elderly people thanked them for their kindness. They said it was such a beautiful day that they would remember it forever. Li Yue and Zhang Hua were very happy. What they did has brought joy to others and enriched their own lives. By Chen Jie, School Nwespaper Passage 2

六年级语文字词专题训练

六年级语文字词专题训练 一、同音字 Xia:洁白无(瑕)目不(睱)接(狭)路相逢狡(黠)闻名(遐)迩行(侠)仗义管(辖)(瑕)疵 (侠)肝义胆(瑕)不掩瑜云蒸(霞)蔚木(匣) Jing :疾风(劲)草相(敬)如宾大相(径)庭身临其(境)不(胫)而走千帆(竞)发一干二(净)千岩(竟)秀 树欲(静)而风不止有志者事(竞)成 Xun 烟(熏)火燎(循)序渐进怪石嶙(峋)鲁(迅)谦(逊)以身(殉)职、 Mo 描(摹)(模)拟(摩)拳擦掌浓妆淡(抹)(蓦)然回首(墨)守成规 Yuan 积水成(渊)世外桃(源)饮水思(源)(冤)家路窄南(辕)北辙(怨)声载道如(愿)以偿自(怨)自艾无(缘)无故世故(园)滑断壁残(垣) 二、补全词语 观者如(堵)大义(凜)然五彩斑(斓)(孺)子可教(舐)犊之爱(拔)山涉水(吸)风饮露大雨(滂)沱 草长(莺)飞万(舸)争流鱼(贯)而入狡兔三(窟) 风驰电(掣)人头(攒)动美轮美(换)(栉)风沐雨 (戎)马一生运筹(帷)(幄)(沧)海一粟有(恃)无孔 出类拔(萃)鞠躬尽(瘁)谈笑风(生)雷(厉)风行 轻举(妄)动(揠)苗助长(鹬)蚌相争(黔)驴技穷 郑人买(履)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蔚)为壮观 憨态可(掬)相得益(彰)大发雷(霆)大刀(阔)斧 毫不气(馁)满腹经(纶)天(伦)之乐美妙绝(伦)(唇)亡齿寒(肝)(胆)相照烟雾(缭)绕玉树(琼)枝 抑扬顿(挫)六(畜)兴旺国(泰)民安循规(蹈)矩 浅尝(辄)止拾人牙(慧)天道(酬)勤(囫)(囵)吞枣(茅)塞顿开才华横(溢)身先士(卒)声色(俱)厉 峰(峦)叠嶂含辛(茹)苦束手待(毙)(慕)名而来

革故(鼎)新唯才(是)举知人(善)任(戛)然而止 名(副)其实东施效(颦)邯(郸)学步(首)屈一指 买(椟)还珠漫天(遨)游漫天(翱)翔安然无(恙) 家(徒)四壁(锲)而不舍(措)手不及(脍)炙人口 按(耐)不住(铤)而走险哀(鸿)遍野兵来将(挡) 螳臂(当)车虎视(眈)(眈)面面相(觑)高(瞻)远瞩 风流(潇)洒神采(奕)(奕)跌(宕)起伏扶老(携)幼 化险为(夷)惊涛(骇)浪络(绎)于途心(悦)诚服 所向披(靡)(侃)(侃)而谈无(稽)之谈芳草如(茵) 负(隅)顽抗脱(颖)而出(寥)(寥)无几顶礼(膜)拜 感人肺(腑)唱念(做)打颠(沛)流离面色(尴)尬 (瞬)息万变回肠(荡)气九(霄)云外前(赴)后继 同仇敌(忾)众(寡)悬殊万(籁)俱寂如火如(荼) (顾)名思义不(堪)设想抱头鼠(窜)(炯)(炯)有神 (匪)夷所思直(截)了当时光(荏)(苒)白(驹)过隙 逝者如(斯)苦心孤(诣)感激(涕)零莫(衷)一是 (数)往知来(恍)如隔世(诲)人不倦(豁)然开朗 望洋(兴)叹除恶(务)尽 三、多音字注音 1、深恶()痛绝、用心险恶()、恶()心、厌恶() 2、随声附和()、和()面、和()药、一唱一和()、 和()牌、和()蔼 3、她受到惊吓,全身颤()栗,不停的颤()抖。 4、他做事的()目的()的()确很明确,这叫做有的() 放矢。 5、积累()知识像收获累累()硕果,再累()心也甜。 6、坚强()的小英雄雨来性格倔强(),绝不在敌人面前强() 颜作态。 7、他一头扎()到水里,救出了在水里挣扎()的扎()着小辫子 的姑娘。

高三语文专项训练(附答案)

高三语文专项训练 一、基础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沉疴坎坷呵护苛捐杂税百舸争流 B.犊子渎职黩武买椟还珠连篇累牍 C.匍匐辐射佛戾扬汤止沸拂袖而去 D.沏茶蹊跷畦田体戚相关栖身之处 答案:B (A.疴kē 坷kě 呵hē 苛kē 舸gě;B.犊dú 渎dú 黩dú 椟dú 牍dú;C.匐fú 辐fú 佛fú 沸fèi 拂fú;D.沏qī 蹊qī 畦qí 戚qī 栖身qī) 2、下列词语加黑字的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干坼(chè) 短暂(zhàn) 中肯(zhòng) 审时度(duó)势 B、脂(zhǐ)肪跻(jī)身瘦削(xuē) 海市蜃(shèn)楼 C、梦魇(yǎn) 押解(jiě) 塑(sù)料暴戾恣(zì)睢 D、泄露(lòu) 酗(xù)酒剖(pōu)析有的放矢(shǐ) 答案:D(A项“短暂”的“暂”应读zàn,B项“脂肪”的“脂”当读zhī,C项“押解”的“解”当读jiè)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和蔼可亲捭官野史按部就班山青水秀 B.出类拔粹饱经沧桑遗笑大方出奇致胜 C.火中取粟含辛如苦修葺一新前仆后继 D.幅员辽阔步履维艰苦心孤诣风波迭起 答案:D (A:稗、清;B:萃、贻、制;C:栗、茹) 4、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屏幛乌烟瘴气通谍面黄饥瘦 B.摒弃孓然一身消弭市场扫瞄 C.伸张披沙捡金噩梦昭然若揭 D.缉捕食不裹腹炫耀碑帖临摹答案: B 5、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新技术研究计划为国民经济信息化向高速宽带化进军提供了技术、产品、经验和人才的。 ②2004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新生将使用重新的教材。 ③1月24日早晨,“神舟”五号轨道舱在航天测控人员的管理和控制下,已在太空正常运行了100天。 A.支持审订精心精确 B.支撑审定精心精确 C.支撑审订精确精心 D.支持审定精确精心 答案:A (支持:援助、帮助;支撑:抵抗住压力。审定:审查决定,常用于对法规、政策、计划等;审订:审阅修订,常用于对书籍或文章等。精心:特别用心、细心;精确:非常准确、正确,按标准对数据等进行处理,技术性很强)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市场法制不健全,监督管理机制滞后,经济活动中合法与不合法________不分明。 ②有些人利用税制改革的机会,故意把水搅浑,乘机哄抬物价________暴利。 ③描写差不多没有,偶然有,也只就那农村生活里取喻,________了当,可谓新鲜有味。 A.界限牟取简捷B.界线谋取简洁 C.界限谋取简洁D.界线牟取简捷 答案:A 7、下列句中加点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为应付入世带来的挑战,服务行业面向市场,不断改革,在服务的多样化上下功夫,吸引着消费者如过江之鲫般纷至沓来,从而使效益大增。 B.如果每个人都能见贤思齐,用高标准要求自己,那么我们每天都会进步,生活也会因此而变得美好。 C.制造假冒伪劣商品的行径无异于饮鸩止渴,不仅伤害了消费者的权利,同时也砸了商家自己的牌子。

高考英语之写作专题

高考英语之写作专题 一、写作之“三八大盖” 1.现象/问题说明段 2.分析原因段 3.解决问题段 4.观点阐述段 5.观点结论段 6.展望未来段 7.漫画/图表描述段 8.引言解释段 二、八大功能段 (一)现象/问题描述功能段(三选一) 1、In recent years, .............................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at an amazing rate. 2、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more and more questions are brought to our attention,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problems is that............................ 3、Recently, ......................................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of society, which can be found in TV programs, newspaper and many aspects of our daily life. (二)分析原因功能段 1、总原因的阐述(三选一) (1)A number of factors lead to this situation. (2)The answer to this question includes many factors. (3)There are many factors, which can account for the phenomenon/problem. 2、分析原因的功能句(一般三个原因即可) (1)One of the most common factors is............................................................ (Firstly) (2)Another cause is......................................................................................(And then,) (3)But the fundamental element is ..................................................................(Finally) (三)解决问题功能段(总-分-总) (1)For another, people are supposed to get ready to the seriousness of the problems, and 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cope with these problems as well. 1、措施主题句(三选一) (1)Confronted with the problem, we should take a series of measures to cope with the situation. (2)In view of the problems of ..........., effect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3)It is high time that we took/should take some measures to cope with these problems。 2、分措施 (1)For one thing, government ought to set up some regulations to...................................

六年级语文上册句子专项练习含答案

句子专项 一、按要求写句子。 1.用指定的修辞手法改写句子。 (1)满园的鲜花开得真鲜艳。 拟人句: (2)伯父的话刺痛了我的心。 比喻句: 2.我猜不出他是谁。我自己断定:他一定是一个不平常的人。(用关联词把句子连起来) 3.它只有一只脚,停落时只得扇动翅膀保持平衡。(改为双重否定句) 4.两三天前,家里的佣人从山里捉来一只小狐狸。(改为“被”字句) 5.西双版纳曾经有过威风凛凛的象兵。(改为感叹句) 6.《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世界上很少有人能亲睹她的风采呢?(改为陈述句) 二、扩句训练、 1.田野上开满鲜花。(什么样的田野?怎样的鲜花?) 2.我游览了西湖。(我怎样游览的?游览了什么样的西湖?) 3.太阳升起来了。(怎样的太阳?从什么地方?怎么样升起来了?) 三、缩句训练。 1.一条清澈的小河奇迹般地出现在我的眼前。 2.前天气象台发布了北方强冷空气即将南下影响我省的消息。

3.九月的一个傍晚,我带着猎狗到郊外的葡萄园散步。 四、修改病句。 1.读了《革命烈士诗二首》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2.春天的苏州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3.我一定要改正不好的缺点。 4.商店的货架上摆满了葡萄、苹果、梨和水果。 5.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艰巨任务。 6.王老师讲完故事,教室里响起排山倒海的掌声。 五、把下面错乱排列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像慈母用乳汁哺育婴儿一样滋润禾苗。()露珠的身体很小,生命也很短暂,但它却是不平凡的。 ()它白天隐身在空气中,夜晚无声地在黑暗中工作。 ()每当黎明到来的时候,它又最早睁开那不知疲倦的眼睛。()它默默地工作,又默默地逝去。 六、日积月累填空 1.落红不是无情物,()。 2.(),每于寒尽觉春生。 3.今夜偏知春气暖,()。 4.此夜曲中闻折柳,。()。 5.卧看满天云不动,。()。 6.(),此花开尽更无花。 7.()未敢忘忧国 8.天下兴亡,()。 9.(),视死忽如归。 10.()则名不达。

2019届高三语文成语专题训练1-2

2019届高三语文成语专题训练1 班级姓名座号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目前各大媒体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鲜活的事例、感人至深的典型、鞭辟入 ...里.的评论吸引了大批受众。 ②在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后,中国儿童文学界不少人弹冠相庆 ....,认为曹文轩此次获奖,令公众对儿童文学有了深刻的思考。 ③近日教育部在全国高校启动的以“阅读传统经典·品味书香生活”为主题的“礼敬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 ④在经历行业并购之后,经济型酒店的市场竞争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局面并没有好转。 关店潮已经来临,惨淡经营 ....中的加盟商与品牌商的关系格外紧张。 ⑤大学新区的喷泉、花坛、亭台、雕塑等园林式景观设计,与整座城市的氛围水乳交融 ....,体现了城市管理者与建筑设计方高瞻远瞩的眼光。 ⑥已公布的山东疫苗案涉案人员名单中无任何监管机构人员。但是,如果没有监管机构人员 “开绿灯”和“保驾护航”,这些问题疫苗如何能够登堂入室 ....地混迹市场? A.①③④B.①⑤⑥ C.②③⑤D.②⑤⑥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相比持续火爆的住宅市场,多年来,写字楼市场一直处于不瘟不火 ....的状态,同地段的写字 楼与住宅楼相比,价格和租售情况均不理想。 ②对于“读书”这件事,历史上的论述可谓数不胜数,而观点却大相径庭。单在基本以读书 为业的知识分子内部,对读书的态度也有霄壤之别 ....。 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 ....的发展,中国台球水平也飞速提高,社会影响力、受欢迎和受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 ④当人们在做一些不需要手机参与的事情时,手机的出现是一种干扰。然而,手机不在身边, 也会令我们束手无策 ....,这就是手机分离焦虑现象。 ⑤大胡子的关羽、大义凛然的革命红军、憨态可掬的唐老鸭,一个个绘声绘色 ....的泥塑小人让

《高考英语写作专题》作文汇总

!?万事开头难 In the English Reading Week, one of my classmates recommended a quote to us which goes like this: "All things are difficult before they are easy." What the quote conveys is extremely true. There are many obstacles(障碍)and challenges in the process of our growth. Nobody can go through anything without trouble?We should make great efforts/ spare no effort to accomplish/fulfil/achieve our goals. Only if we face difficulties bravely and overcome them confidently will we feel it easy to deal with them in the end/eventually. 例 1 As for me, I was poor in my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I always found English words and sentences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But for (要不是)my parents and teachers^s encouragement, I would have given it up. In order not to let them down. I read English vocabulary every day and wrote down unfamiliar words as well. Meanwhile I often turned to teachers for help. As time went by, I made great progress in my reading? 例 2 Take Thomas Edison for example? He was an outstanding scientist who invented the bulb?At that time, no one could imagine that the night could be as bright as the day. Having attempted hundreds of times to test the material of the bulb, he fin ally succeeded ? He was laughed at or looked down upon by others, but never did he give up. It was his determination and perseverance(毅力)that made him a legend(传奇人物)who made a great difference to the lives of people throughout the world. Therefore, everything will be easy if we are determined and never lose heart in face of trouble. 2.回顾人生中经历的一些事件有助于我们对过去进行思考。请用英语写一篇100-120词的短文,描述一件对你或你的家庭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情,并略加评论。 Three years ago, an experience as a volunteer in a nursing home impressed me deeply and changed my attitude to life. I used to think that it was a waste of time to take care of others. It was a journey of volunteering to a nursing home to help the old with some fruits .Into it, some of us began to sweep the floor while others cleaned the window and even read stories to the old. Surprised and happy, they regarded us as their grandsons> Laughter could be heard in every comer of the nursing home? We couldrf t be happier. The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 really changed my life. Not only does it bring us happiness but it makes people close to one 3?请以"The biggest challenge I have ever met”为题,写一篇120字左右的短文。内容包括:1?事情经过 2?你的感受或者从中获得的启发 In our daily life, we unavoidably (不可避免地)come across various challenges now and then (不时)? The biggest challenge in my life happened when I entered senior high school. I was shocked to find what the physics teacher taught was totally beyond me and I lost my confidence completely. Thinking I just lacked the gift for physics, I stopped making efforts and my grades were poor. Fortunately, my teacher didn't give up on me. Instead, she helped me analyze my problem and I realized I needed to rise to the challenges (面对挑战)bravely. I regained (重新获得)my confidence, adjusted my approaches (调整方法)and worked hard. Now Pm one of the top students in physics. From the above experience, Fve learned that it is not our inborn (天牛的)gifts but our efforts that help us achieve success? When confronted/faced wi(h challenges, we should fight bravely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