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节能设计报审表

建筑节能设计报审表

建筑节能设计报审表
建筑节能设计报审表

项目名称:金凯利·阳光海岸项目二期一组团住宅部分项目编号:09B0502审图单位(加盖公章) 建设单位:广西金凯利置业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广东粤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审图人

建筑节能设计规范

应按下式计算,并不应大于表5.3.26中的规定。 5.3.27 空气调节冷热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ER)应按下式计算,且不应大于表5.3.27中的规定值。

5.3.28 空气调节冷热水管的绝热厚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设备及管道保冷设计导则》GB/T 15586的经济厚度和防表面结露厚度的方法计算,建筑物内空气调节冷热水管亦可按本标准附录C的规定选用。 5.3.29 空气调节风管绝热层的最小热阻应符合表5.3.29的规定。 5.3.30 空气调节保冷管道的绝热层外,应设置隔汽层和保护层。 5.4 空气调节与采暖系统的冷热源 5.4.1 空气调节与采暖系统的冷、热源宜采用集中设置的冷(热)水机组或供热、换热设备。机组或设备的选择应根据建筑规模、使用特征,结合当地能源结构及其价格政策、环保规定等按下列原则经综合论证后确定: 1 具有城市、区域供热或工厂余热时,宜作为采暖或空调的热源; 2 具有热电厂的地区,宜推广利用电厂余热的供热、供冷技术; 3 具有充足的天然气供应的地区,宜推广应用分布式热电冷联供和燃气空气调节技术,实现电力和天然气的削峰填谷,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 4 具有多种能源(热、电、燃气等)的地区,宜采用复合式能源供冷、供热技术; 5 具有天然水资源或地热源可供利用时,宜采用水(地)源热泵供冷、供热技术。 5.4.2 除了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外,不得采用电热锅炉、电热水器作为直接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热源: 1 电力充足、供电政策支持和电价优惠地区的建筑; 2 以供冷为主,采暖负荷较小且无法利用热泵提供热源的建筑; 3 无集中供热与燃气源,用煤、油等燃料受到环保或消防严格限制的建筑; 4 夜间可利用低谷电进行蓄热、且蓄热式电锅炉不在日间用电高峰和平段时间启用的建筑; 5 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地区的建筑; 6 内、外区合一的变风量系统中需要对局部外区进行加热的建筑。 5.4.3 锅炉的额定热效率,应符合表5.4.3的规定。 5.4.4 燃油、燃气或燃煤锅炉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锅炉房单台锅炉的容量,应确保在最大热负荷和低谷热负荷时都能高效运

江苏-节能报审表(居住建筑-夏热冬冷)-2008版

江苏省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 节能报审表 (居住建筑) 项目名称 报审日期 江苏省建设厅制

居住建筑施工图设计(建筑节能)报审表 所属市(区、县): 建筑气候分区:寒冷地区口夏热冬冷地区□ 特别承诺,本表所提供审査的全部数据.信息均真实反映了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如有任何虚假成分,本单位及有关人员愿承担相应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设计项目负责人(签章) 设计单位法定代表人(签章) 设计单位(公章)

选址布局朝向 间距绿地率 一、规划设计情况 内容及要求— 不宜布置在洼地不宜 周边式、混合式 宜为南偏西5。至南偏东30。之间 寒冷地区 夏热冬冷 绿地率 ** 新区建设 旧城改造 新区建设 旧城改造 ** ** ** 新区建设 >35% >30% <30% 旧城改造 >30% >25% <25% 设计情况 是否 符合标准 是口否口 朝向: 南偏 地区:一 间距系数: 是口否口 是口否口 评价 丽 绿地率: 是口否口 规划设计 体形 系数 建筑 遮阳 <0320 032-0380 >0?38 口 东、南、西向窗应设苣外遮阳设施.遮阳率应达到80% 集热总而积(n?) 体形系数:一 遮阳形式: 遮阳率: 是口否口 是口否口 太阳能 热水系 统应用 建 筑 施工图中应标明太阳能热水装置的位置是口否口 应有安装及检修太阳能装置的构造详图及安全描 施 是口否口结 构 应在施工图中画出预埋件是口否口 应考虑太阳能热水系统荷载是口否口 给 排 水 应在节能设讣说明中写明太阳能设這范用、系统 类型和集热而枳 是口否口应符合《江苏省住宅设讣标准》(DGJ32/26) 第 1024条及1053条的规;给排水管线设讣到位是口否口 电 气 屋而太阳能热水器装置金属部件应与防雷装置相 连,应符合《建筑防霜设讣规范》 (GB50057)第4 ?15条等柑关条文的规总 是口否口 太阳能热水器如自带辅助电加热装置,电气管线 应配置到位,且配电线路的保护开关应具有剩余 电流保护功能,具体按《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 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第5.6节的规定执 行 是口否口供热范围(户) 集热总面积/可用 而积____________ 年平均太阳日辐照 量(kJ m' ? d)

北京市-乙类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登记表

北京市乙类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登记表 备案编号: 建设单位名称(公章)—设计单位名称(公章)— 建设项目名称—建筑面积—(m2) 建设地点北京市结构形式砌体/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钢结构/其他 规划许可证 编号 地上/地下楼层—/—联系人联系电话 施工图设计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情况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代号DBJ01-621-2005 窗墙比东—南—西—北—屋顶透明部分面积与屋面面积之比—体形系数— 屋面透明部分传热系数—遮阳系数— 屋面非透明部分传热系数— 外窗(包括透明幕墙) 传热系数—遮阳系数— 外墙传热系数— 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传热系数— 非采暖空调房间与采暖空调房间的隔墙或楼板传热系数—或— 空调系统形式□全空气定风量系统□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全空气直流系统□其他全空气定风量系统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全空气直流系统 建筑分类一般公建大空间和内区总新风量热回收比例总送风量热回收比例最大新风比

参照建筑的Σεi K i F i—调整后的设计建筑ΣεiKiFi— 设计选 用的材 料、产品、技术 情况承重墙体主要材料名称及数量(m3)非承重墙体主要材料名称及数量(m3) 墙体保温材料名称、做法、数量 内保温(m2) 外保温(m2) 预拌砂浆种类、数量 □砌筑砂浆数量(吨)□抹灰砂浆数量(吨) □地面砂浆数量(吨)□特种砂浆数量(吨) 屋面保温材料名称、做法、数量—、—(m2) 外窗(包括透明幕墙)种类及数量□塑钢□断桥铝合金□铝塑复合□玻璃钢□其他(m2) 热源方式□城市热网□区域锅炉房□个体锅炉房□热泵机组□其他 燃料种类□燃煤□燃油□燃气□直接电□间接电□其他 室内系统 □散热器□地面辐射 □其他 散热器布管□垂直单管(带跨越管)□垂直双管□其他 室温控制方式□恒温阀□手动阀 冷、热计量方式□入口处安装热量表□入口处安装冷量表□楼内分区域计量 用电计量 动力与照明是否分别计量□是□否 是否分时段计量用电□是□否 空调用电是否单独计量□是□否 建筑节能管理 机构备案 日期(章)年月日 备案受理人

广西-柳州-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报审表

柳州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报审表 工程名称—建筑面积、层数—/—建设单位—节能计算软件及版本 设计单位—审查机构 节能构造措施屋顶外墙窗其他 节能审查序 号 审查内容规范标准设计值审查意见1 屋 顶 传热系数K[W/(m2·K)] 热惰性指标D K≤1.0,D≥2.5或K≤0.5(轻 质材料) (屋顶K值必须满足规定性指 标) K=— D=— 2 外 墙 东向 传热系数K[W/(m2·K)] 热惰性指标D K≤2.0,D≥3.0或K≤1.0,D ≥2.5或K≤0.7(轻质材料) (东西外墙K值必须满足规定 性指标) K=— D=— 西向 K=— D=— 南向 K=— D=— 北向 K=— D=— 平均 K=— D=— 3 窗 墙 面 积 比 各朝 向窗 墙面 积比 东向≤0.3 — 西向≤0.3 — 南向≤0.5 — 北向≤0.45 — 平均窗墙面积比——— 4 天 窗 天窗面积/屋顶面积≤4%— 传热系数K ≤4.0W/(m2·K) — 遮阳系数SC ≤0.5 — 5 外 窗 传热系数K 详DB45/221-2007第6.1.3.3 条表3 — 综合的遮阳系数S W 详DB45/221-2007第6.1.3.3 条表3 — 可开启面积 大于所在房间面积8%或外窗 面积45%

气密性1-9层:≤2.5m3/(m·h)且 ≤7.5m3/(m2·h) 2.4m3/ (m·h)10层及10层以上:≤1.5m3/ (m·h)且≤4.5m3/(m2·h) ≤1.2m3/ (m·h) 6 建筑节能设计综合评价(对比评定法)①提供相应计算书;②空调 采暖年耗电指数:ECF≤ECFref 或空调采暖耗电量:EC≤Ecref ECF=—≤ ECFref=— 7 暖 通 空 调 分散式空调设备 能效比(性能参数)应符合相 关产品节能标准 集中式空调设备 应设分室(分户)温度控制及 分户冷(热)计量措施地源热泵 热泵系统应用水资源不被破 坏、不被污染 多联式空调设备 能效比(性能参数)应符合相 关产品节能标准 节能设计审查意见

节能设计备案登记表(模板)

附件1 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登记表 —1 —

填报说明 1 填报方式: 1.1 本表须与附表配合使用,同时报审。表格采用手工填写或在线填写后打印。 1.2 附表根据建筑类型及其所在地热工设计分区,按照《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表3.1.2及第4.1.1条、第4.1.2条的规定,从附表1.1~1.8中选择其一。元阳新县城(南沙镇)暂列为夏热冬暖地区。 1.3建筑按单体填报;各单体完全相同的多个居住建筑可按建筑群填报。公共与居住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可分别填补,参见《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第1.0.2条条文说明。 2 填报内容: 2.1 “适用节能设计标准”的确定方法同上1.2条。 2.2 如果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指标全部满足其所适用节能标准的规定,则无需进行权衡判断(也称综合判断、综合评价,视适用标准而定);如果建筑未设置供暖、空调设施,则无需填写相关内容。 2.3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是否符合标准限值”栏目内填写项目的多少根据适用标准的要求而定。例如,温和南区及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就不需要填写体型系数、架空(外挑)楼板、分户墙(板)、地面、地下室(与土壤接触的)外墙等项目。 2.4 “供暖空调”栏目内各指标定义详有关节能设计标准及《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GB50155;其中:“全空气”系统指空气调节房间的热湿负荷,全部由集中设备处理过的空气负担的空气调节系统;“大房间”指面积或空间较大、人员较多的空调房间。 2.5 “给水排水”栏目中的“用水量设计合规”指:用水定额选取符合《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的规定且用水量计算符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的规定。 2.6 “建筑电气系统”栏目中的“集中监控”指设置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对表中列举的全部或部分建筑用能系统进行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 3 其他:超出表格栏目的特殊情况,可另纸说明。 —2 —

河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表(寒冷地区75%)G04

表G.0.4河南省寒冷地区居住建筑暖通专业节能设计备案表审查合同编号: 工程项目名称设计单位名称 建设单位名称设计校对审核项目建设地点建筑面积(m2)供暖(空调)面积(m2) 5.1.2 5.1.7 供暖(空调) 设计热负荷 供暖(空调)设计 热负荷指标 空调设计 冷负荷 kW 空调设计冷 负荷指标 W/㎡ 5.1.4 供暖/空调 方式 ()1.集中供暖;()2.集中空调;()3.燃气壁挂炉;()4.电供暖; ()5.热泵、多联机;()6.无集中供暖空调,()7.其他 5.3.6 5.3.7 供暖设计温度供水 75 ℃回水 50 ℃ 空调设计温度供水℃回水℃ 5.3.3 5. 6.5 5.6.6 5.6.7 5.6.8 计 量 方 式 热力入口(热量结算点)计量()1.超声波热量表;() 2.电磁式热量表;()3.冷量热量能量表;()4.其他结算点内热计量方式()1.户用热量表;()2.热量分配表;()3.流量温度分摊法;()4.通断时间面积法 5.3.2 5.3.5 5.3.7 5.3.10 末端形式 ()1.散热器() 2.低温地板辐射采暖()3.风机盘管() 4.低温电热膜供暖() 5.发热电缆辐射供暖()6. 电散热器() 7.全空气系统() 8.其他 5.3.3 5.3.4 5.3.8 室温控制方式 ()1.室温自力式温控阀()2.室温电动温控阀()3.户温自力式温控阀()4.户温电动温控阀 ()5.电供暖控制器() 6.电动水阀与风速调节结合() 7.其他 5.1.4 5.2.1 5.2.4 5.2.5 5.2.6 5.2.7 5.2.9 热源 1市政供热 2燃气锅炉房 3燃气壁挂炉 4其他 类型热源名称数量(台)容量 热效率(%) 热效率设计值热效率限值 5.4.2 5.4.3 5.4.4 冷(热)源 1空气源热泵机组 2冷水(热泵)机组 3单元式空调机组 4多联式空调机组 机组 类型 数量(台) 名义制冷量 (kW) 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C)性能系数COP/能效比EER(W/W) 设计值(铭牌)限值设计值限值 5.2.15 5.4.10 输配系统 耗电输冷(热)比 EC(H)R 系统 类型 总输送长度 ∑L(m) 耗电输热(冷)比 设计值 A(B+a∑L)/△T限值 循环水泵 变频调节 流量(m3/h)扬程(m)功率(kW) 是□否□ 是□否□ 是□否□ 5.4.11 5.4.9 附录J 通风系统 风道系统单位 风量耗功率Ws [W/(m3/h)] 系统名称限值要求Ws设计值通风风机的全压(Pa)变频调节 是□否□ 是□否□ 室内空调风管绝 热 风管类型冷/热介质温度(℃)材料类型 绝热层 设计厚度(mm) 设计热阻 [(㎡·K)/W] 最小热阻 [(㎡·K)/W] 一般空调风管0.81 低温风管 1.14 5.5.1 5.5.2 5.5.3 5.5.4 5.5.5 地源热泵系统 ()地下水源热泵保证回灌措施:水质处理措施: ()污水源热泵水质处理措施: ()地表水源热泵防冻措施: ()土壤源热泵热响应实验结果:散热量W/m;散冷量W/m 冷热平衡措施: 5.2.17 5.4.9 附录H 附录J 供热(冷)管 道及设备保温 与绝热 冷/热介质 温度(°C) 公称直径 (mm) 保温材料 材料类型导热系数[W/(m·K)] 密度(kg/m3)吸水率(憎水性)设计厚度(mm) 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供暖/空调 负荷计算 热源效率 冷源性能系数 耗电输冷比 输冷(热)比 单位风量耗功率 冷、热水 管道保温 风管绝热层 的最小热阻 计量方式 控制方式 各种能源 计量设计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 审查机构对节能设计专项审查意见审查人(签字)年月日审查机构(公章) 注:1.建设单位持经审查合格的节能设计备案表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施工许可手续。 2.此表一式四份,由设计单位填写,建设单位随送审图纸一并报审。审查机构审查合格,签字、盖章后存档一份,建设、设计单位各存档一份,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一份。 1

广东省-夏热冬暖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审查表按规定性指标

表 7.6.2-5 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审查表(按规定性指标) 工程名称:-层数:(地上)0(地下)0 总建筑面积:0 ㎡ 序号审查内容规定指标设计指标节能措施 节能判断 (审查人填写) 1屋顶传热系数K [W/(m2·K)] K≤0.4(轻质) —热惰性指标D— 2外墙(包括非 透明幕墙) 传热系数K [W/(m2·K)] K≤0.7(轻质) —热惰性指标D— 3室外架空板传热系数K [W/(m2·K)]K≤1.5— 3 窗墙 面积比 北 向 ≤0.70 —东、南向≤0.70 —/—西 向 ≤0.70 — 4 屋顶 透明部分 (水平天窗、 采光顶) 面积占屋顶面积的比例≤屋顶总面积的 20%— 传热系数K [W/(m2·K)]≤3.5 — 综合遮阳系数S W≤0.31 — 5 外窗 (包括透明 幕墙) 传热系 数K 综合遮 阳系数 S W 窗墙比Cm 传热系数K [W/(m2·K)] 综合遮阳系数 东、南向西向北向 Cm≤0.15≤6.5 ≤0.85≤0.85≤0.85 平均K=— 东向S W=— 南向S W=— 西向S W=— 北向S W=— **<Cm≤0.20≤6.5 ≤0.70≤0.70≤0.70 **<Cm≤0.30≤4.7≤0.45≤0.45≤0.54 **<Cm≤0.40≤3.5≤0.35≤0.35≤0.43 **<Cm≤0.50≤3.0≤0.30≤0.30≤0.36 **<Cm≤0.60≤3.0≤0.27≤0.27≤0.32 **<Cm≤0.70≤3.0≤0.25≤0.25≤0.29 可开启部分 最小面积 外窗面积的 30%,外墙总面积(包括窗)的 10%; 透明幕墙应具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独立的通风换气装置 气密性能 幕墙4级 外窗6级 6暖通空调 室内设计温度应符合DBJ15-51-2007第 3.0.1 条 室内设计新风量应符合DBJ15-51-2007第 3.0.2 条 负荷计算施工图设计阶段必须进行逐项逐时的冷负荷计算 设 备 电机驱动压缩机的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性能系 数应符合 DBJ15-51-2007 第 5.4.3 条 见《设计建筑空调系统的节能判定表》制冷量大于 7.1kW 电驱动单元式空调、风管送风式和屋顶 式空调机能效比符合 DBJ15-51-2007 第 5.4.6 条 分散式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比应符合 GB12021.3-2004 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性应符 合DBJ15-51-2007 第 5.4.7 条 锅炉锅炉的额定热效率应符合GB50189-2005 第 5.4.3 条 7照明照明功率密度值应符合 GB50034-2004 第 6.1 节照明功率密度值 8 其它 节能措施 规划、朝向 自然通风 空调系统 智能监控 设计单位- 节能专项设计人 建筑 年月日 暖通 电气 节能专项校审人 建筑 年月日 暖通 电气 节能审查意见 节能审查单位节能专项审查人建筑 年月日暖通 电气 注:建筑节能专项设计人、审查人签名栏必须由实际工作人员签名,不得代签。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表

附表 E.0.1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表 部位名称节能做法K[W/(㎡·K)] 规定值计算值屋顶平屋面70厚挤塑聚苯板0.45 0.44 外墙 主墙体25厚LJS-抹面砂浆C型+240厚B05级加气混凝土+15厚LJS-抹面砂浆C型0.70 0.52 热桥 柱25厚LJS-抹面砂浆C型+40厚挤塑聚苯板+200厚钢筋混凝土+15厚LJS-抹面砂 浆C型 1.82 0.59 梁25厚LJS-抹面砂浆C型+40厚挤塑聚苯板+200厚钢筋混凝土+15厚LJS-抹面砂 浆C型 1.82 0.59 过梁--- 窗(包括阳台门透明部分)PA断桥铝合金中空玻璃(空气12mm) 2.80 2.80 透明玻璃门PA断桥铝合金中空玻璃(空气12mm) 2.80 2.80 分隔采暖与非采暖空间的隔墙200厚加气混凝土+5厚水泥抗裂砂浆 1.50 0.93 分隔采暖与非采暖空间的户门多功能户门 2.00 1.50 架空或外挑楼板---非采暖地下室顶板--- 地面 周边地面---非周边地面--- 伸缩缝、沉降缝两侧外墙- 1.50 0.56 抗震缝两侧外墙- 1.50 0.56 分户墙200厚加气混凝土 1.50 0.94 公寓式酒店层间楼板20厚水泥砂浆+50厚C15砼+20厚挤塑聚苯板+100厚钢筋混凝土+20厚水泥砂浆 2.00 1.07 热计量方式分户计量 窗墙面积比(开间最大)北0.37 2.50 2.80 采暖方式地板辐射采暖东、西0.44/0.44 2.30/2.30 2.80/2.80 体形系数0.16 南0.47 2.30 2.80 其他建筑物耗热量指标 建筑节能设计判定方法□直接判定法■指标判定法□对比判定法9.00 7.32

江苏省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节能报审表(居住建筑)

江苏省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节能报审表 (居住建筑) 江苏省建设厅制

居住建筑施工图设计(建筑节能)报审表 所属市(区、县): 建筑气候分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 200 年月日 建筑节能技术措施基本情况 建设单位名称 (章)设计单位名 称 - 工程项目名称-单位工程名 称 结构类型-层数地上-层,地下-层 设计建筑面积 (m2) 特别承诺:本表所提供审查的全部数据、信息均真实反映了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如有任何虚假成分,本单位及有关人员愿承担相应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设计项目负责人(签章) 设计单位法定代表人(签章) 设计单位(公章) ------------------------------------------本页以下内容及下表中审查结论由审查单位填写 审查结论 审查结论符合标准□ 不符合标准 □ 主要存在问题: 审查人(签字)

围护结构技术措施基本情况审定 意见 分项内容及要求设计情况是否符合标准 规划选址 通风 日照 不宜布置在洼地 是□ 否□布局 布局 合理 不宜周边式、混合式 朝向 宜南北 朝向 宜为南偏西5?至南偏东30?之间 朝向: -? 是□ 否□间距 满足 日照 间距 寒冷地区 新区建设 ** 地区:— 间距系数: 是□ 否□ 旧城改造 ** 夏热冬冷 新区建设 ** 旧城改造 ** 绿化绿化率 绿化率评价 绿化率: % 是□ 否□新区建设 ≥35% 良好 ≥30% 一般 <30% 较差 旧城改造 ≥30% 良好 ≥25% 一般 <25% 较差 外围护结构体形 系数 体形 系数 ≤0.32 或在0.32~0.38之间;不得>0.38 体形系数:— 是□ 否□建筑 遮阳 应设置 外遮阳 宜采用活动式遮阳;遮阳率应达到80% 遮阳形式: 遮阳率:% 是□ 否□屋面 寒冷 地区 体形系数≤0.32 **~0.35 >0.35 热惰性指标 D:- 传热阻:- m2·K/W (传热阻单位,下同) 是□ 否□传热阻 ** 插值 ** 夏热 冬冷 当体形系数 <0.35 当体形系数 ≥0.35 ρ<0.70 **~0.85 D **~6 **~4 >3 ≤3 >3 ≤3

建筑节能设计说明含表格

建筑节能设计说明含表 格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建筑节能设计说明专篇 一、设计依据 1.《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12) 2.《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15-50-2006) 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15-51-2007) 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6.《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7.《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2008) 8.《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0151-2008) 9.《建筑幕墙》(GB/T 21086-2007) 10.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建筑节能法律、法规 二、建筑概况 1.建筑物性质:□居住建筑□√公共建筑 2.建筑面积: 地上867 3.02㎡;地下0㎡;节能计算建模面积: 地上3187.83㎡,地下0㎡ 3.建筑层数地上2层, 地下0层 4、建筑高度12.70米 5、结构类型框架结构 6、架空层:□有/□√无 7、屋顶花园:□√有/□无 8、建筑朝向示意图 三、节能计算软件及版本 □广东省建筑科学院研究院《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设计综合评价软件版本: □清华斯维尔建筑节能计算分析软件版本: □√PKPM建筑节能分析软件PBECA 版本:Ver7.0 □天正建筑节能设计分析软件TBEC(广东版) 版本: □其它: 四、节能设计方法 □1、按规定性指标进行设计 □居住建筑按广东省实施细则□公共建筑按广东省实施细则表 4.2.4-3 □公共建筑按广东省实施细则表 4.2.2-2 □公共建筑按广东省实施细则表 4.2.4-4 □√2、按照对比评定法(权衡判断法)进行设计

广西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报审表(新)二

表二(体形系数>0.4)广西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审查表 项目名称:项目编 号: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盖章):审图单位(加盖公章): 设计人:审查人: 层数:(地上)(地下)总建筑面积(m2): 体形系数: 序 号 审查内容考核标准设计值审查意见 1 屋顶 传热系数 K [W/(m2·K)] K≤0.5 D≤2.5或 K≤0.6 D>2.5热惰性指标D 2 外墙 传热系数 K [W/(m2·K)] K≤0.8 D≤2.5或 K≤1.0 >2.5热惰性指标D 3 底面接 触室外 空气的 架空或 外挑楼 板 传热系数 K [W/(m2·K)] K≤1.0 4 分户墙 楼板 楼梯间 隔墙 传热系数 K [W/(m2·K)] K≤2.0 户门 传热系数 K [W/(m2·K)] K≤3.0(通往封闭空间) K≤2.0(通往非封闭空间) 5 不同朝 向、不 同窗墙 比的外 窗传热 系数 和综合 遮阳系 数 东 向 窗 墙 比 限 值 ≤ 0.35 窗墙面积比C C≤ 0.2 0.2<C ≤0.3 0.3<C ≤0.4 0.4<C ≤0.45 0.45<C ≤0.6 传热系数K [W/(m2·K)] 4.0 3.2 2.8 2.5 2.3 外窗综合遮 阳系数S W 一一 夏季≤ 0.40 夏季≤ 0.35 夏季≤ 0.25,冬 季≥0.60 南 向 窗墙面积比C C≤ 0.2 0.2<C ≤0.3 0.3<C ≤0.4 0.4<C ≤0.45 0.45<C ≤0.6

窗墙比限值≤0.45传热系数K [W/(m2·K)] 4.0 3.2 2.8 2.5 2.3 综合的遮阳 系数S W 一一 夏季≤ 0.45 夏季≤ 0.40 夏季≤ 0.25,冬 季≥0.60 西向 窗墙比限值≤0.35窗墙面积比C C≤ 0.2 0.2<C ≤0.3 0.3<C ≤0.4 0.4<C ≤0.45 0.45<C ≤0.6 传热系数K [W/(m2·K)] 4.0 3.2 2.8 2.5 2.3 综合的遮阳 系数S W 一一 夏季≤ 0.40 夏季≤ 0.35 夏季≤ 0.25,冬 季≥0.60 北向窗墙比限值≤0.40窗墙面积比C C≤ 0.2 0.2<C ≤0.3 0.3<C ≤0.4 0.4<C ≤0.45 0.45<C ≤0.6 传热系数K [W/(m2·K)] 4.0 3.2 2.8 2.5 2.3 综合的遮阳 系数S W 一一一一一 每套房间允许一 个房间(不分朝 向)窗墙比限值 ≤0.60 6 外窗可开启面积大于所在房间地面面积5% 气密性 1-6层:不应低于GB 7106规定的4级 7层及7层以上:不应低于GB 7106规定的 6级 凸窗 传热系数K 限值应比外窗传热系数限值的 相应值小10% 综合遮阳系数S W限值与外窗综合遮阳系数 限值相同 7 建筑节能设计综合评价 (对比评定法) ①提供相应计算书; ②空调采暖年耗电指数:EC F≤EC F ref 或空调采暖年耗电量:EC≤EC ref

建筑节能表格范例

附件: 建筑节能分部工程施工质量竣工资料 目录及统一用表 海南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局 二○○八年十月

第一部分 建筑节能分部工程施工质量竣工资料目录

第一分册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资料 1、施工单位出具的《海南省民用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申报表》、《建筑节 能技术措施基本情况一览表》、《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竣工报告》 2、设计单位出具的《建筑节能工程质量检查报告》 3、监理单位出具的《建筑节能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4、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提交的《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通知书》 5、《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管理和控制及功能检验资料核查表》 6、《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表》 7、《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表》 注:本册第7项中的“验收结论”应在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通过后填写。 第二分册建筑节能分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资料 1、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意见 2、建筑节能工程设计变更重新报审的审查意见 3、建筑节能工程专业分包单位资质及施工分包合同 4、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方案及审批记录 5、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6、建筑节能材料及产品认定资料(根据有关规定需要进行认定的建筑节能材料 和产品,应提供认定证书) 7、建筑节能工程质量问题的整改和质量事故的处理记录 8、建筑节能工程竣工图(该项资料也可统一装订在单位工程竣工图册中) 第三分册建筑节能工程质量控制资料及功能检验(检测)资料1、墙体节能工程质量控制资料及现场检验资料 1)墙体保温隔热材料出厂质量证明文件、进场检验记录、进场复验报告及见证记录 2)粘结材料、增强网出厂质量证明文件、进场复验报告及见证记录 3)墙体保温板材与基层的粘结强度现场拉拔试验报告 4)墙体保温层后置锚固件现场拉拔试验报告 5)墙体保温浆料同条件养护试件试验报告 6)外墙外保温面层的饰面砖粘结强度拉拔试验报告 7)保温砌块砌筑砂浆强度试验报告 8)墙体节能工程隐蔽验收记录及必要的图像资料 9)外墙节能构造钻芯检验报告 10)墙体节能检验批/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表

附表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登记表

附表6.1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登记表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工程所在地依据标准 工程名称建筑面积A(m2)建筑面积A0(m2)屋顶透明部分面积与屋顶 总面积之比规定值设计值结构类型 ≤0.20 □砌体□框架□剪力墙 □钢结构□其它: 建筑外表面积(m2)建筑体积(m3)体形系数中庭屋顶透明部分面积与 中庭屋顶面积之比规定值设计值 ≤0.70 窗墙面积比南:东:西:北: 围护结构部位 传热系数K限值[W/(m2·K)] 选用做法传热系数K做法说明S≤0.30 0.30<S ≤0.40 屋面平屋面 ≤0.55 ≤0.45 坡屋面 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 主墙体≤0.60 ≤0.50 K= K m= 热桥部位围护结构类型:最小传热阻(m2·K/W):设计传热阻(m2·K/W):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0.60 ≤0.50 非采暖空调房间与采暖空调房间的隔墙≤1.50 ≤1.50 非采暖空调房间与采暖空调房间的楼板≤1.50 ≤1.50 变形缝两侧墙体≤1.50 ≤1.50 外窗(包括透明幕墙) 传热系数K 遮阳系数SC/玻璃 可见光透射比 传热系数 K 遮阳系数SC/玻璃 可见光透射比 选用传热系数K 选用遮阳系数SC/玻 璃可见光透射比 * * * * * * * * * 同一朝向外窗(包括透明 幕墙) 窗墙面积比≤0.20 ≤3.50 --/≮0.4 ≤3.0 --/≮0.4 0.20<窗墙面积比≤0.30 ≤3.0 --/≮0.4 ≤2.5 --/≮0.4 0.30<窗墙面积比≤0.40 ≤2.7 ≤0.70/≮0.4 ≤2.3 ≤0.70/≮0.4 0.40<窗墙面积比≤0.50 ≤2.3 ≤0.6 ≤2.0 ≤0.6 0.50<窗墙面积比≤0.70 ≤2.0 ≤0.5 ≤1.8 ≤0.5 屋顶透明部分≤2.7 ≤0.5 ≤2.70 ≤0.5 地面 热阻R(m2·K/W) ≥1.5 选用做法热阻R(m2·K/W) 采暖、空调地下室外墙(与土壤接触的墙) ≥1.5 简化的权衡判断∑εi·K i·F i:参照建筑:设计建筑:动态权衡判断的全年采暖和空气调节能耗(kWh) 参照建筑:设计建筑:判定方法□直接判定□简化的权衡判断□动态权衡判断设计单位(章)审核校对设计 注:外墙传热系数是包括结构性热桥在内的平均传热系数。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表

公共建筑维护结构节能设计表 工程名称沧州市供排水集团综合服务楼所属地区代号一类地区建筑分类甲类 工程建设地点河北省沧州市建筑层数地上20层,地下一 层 建筑面积46580 m2 体形系数工程设计值0.11 本标准限值0.40 外门窗/透明幕墙气密性等级外门窗不低于6级水平; 幕墙不低于3级水平 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 外围护结构 项目做法说明 传热系数 工程设计值本标准限值屋面 120厚混凝土楼板,30厚轻集料混凝土,65厚挤塑聚苯板,25厚水泥砂浆0.48 0.50 外墙 南200厚轻集料混凝土砌块, 60厚岩棉板 0.51 0.60 北 200厚轻集料混凝土砌块, 60厚岩棉板0.51 0.60 东200厚轻集料混凝土砌块, 60厚岩棉板0.51 0.60 西200厚轻集料混凝土砌块, 60厚岩棉板0.51 0.60 底面接触空气的架空或外挑 楼板 70厚轻集料混凝土垫层,120厚钢筋混凝土楼板, 85厚岩 棉板 0.49 0.5 非采暖空调房间与 采暖空调房间 隔墙200厚钢筋混凝土墙, 30厚膨胀玻化微珠保温 1.46 1.5 楼板70厚轻集料混凝土垫层,120厚钢筋混凝土楼板, 20厚超细无机纤维 1.27 1.5 地面周边地面无—0.52 非周边地面无—0.3 外窗 朝向窗墙面积比窗框材质及玻璃品种规格K/SC K/SC 南0.48 断桥隔热铝合金LOW-E中空(6+12+6)玻璃(在线) 2.30/0.6 2.30/0.6 北0.49 断桥隔热铝合金LOW-E中空(6+12+6)玻璃(在线) 2.30/0.6 2.30/0.6 东0.46 断桥隔热铝合金LOW-E中空(6+12+6)玻璃(在线) 2.30/0.6 2.30/0.6 西0.43 断桥隔热铝合金LOW-E中空(6+12+6)玻璃(在线) 2.30/0.6 2.30/0.6 水平0.07 断桥隔热铝合金LOW_E中空(6+12+6)玻璃(在线) 2.7/0.5 2.7/0.5 结论该设计建筑的体形系数、窗墙面积比、外窗遮阳系数、外窗及透明幕墙的气密性和各部位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同时 满足标准规定,满足节能设计标准要求。

福建省夏热冬暖地区南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报审表

福建省(夏热冬暖地区南区)建筑节能设计报审表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建设单位:— 序 号 审查内容考核标准计算或查表数值节能措施 1 屋 顶 传热系数K[W/(m2·K)] K≤1.0,D≥2.5或 K≤0.5(轻质材料) — —热惰性指标D — 2 外 墙 传热系数K[W/(m2·K)] K≤2.0,D≥3.0或 K≤1.0,D≥2.5或 K≤0.7(轻质材料) — —热惰性指标D — 3 窗 墙 面 积 比 各朝 向窗 墙面 积比 北向≤0.45 — 东向≤0.30 — 西向≤0.30 — 南向≤0.50 —平均窗墙面积比———— 4 天 窗 天窗面积/屋顶面积≤4% — —传热系数K[W/(m2· K)] ≤4 — 遮阳系数SC ≤0.5 — 5 外 窗 本身的遮阳系数SC 详要点表4.2 — —可开启面积 不小于所在房面积8% 或外窗面积45% — 气密性 1-9层: ≤2.5 m3/(m· h)且≤7.5 m3/ (m2·h) 10层及10层以上: ≤1.5m3/(m· h)且≤4.5m3/ (m2·h) 6 建筑节能设计综合评价 (对比评定法) ①提供相应计算书; ②空调采暖年耗电指数: ECF≤ECF ref 或空调采暖年耗电量: EC≤EC ref 设计建筑:—; 参照建筑:— 7 暖 通 空 调 分散式空调设备 能效比(性能系数)应符合相关 产品节能标准 集中式空调设备 应设分室(分户)温度控制及分 户冷(热)计量措施 水源热泵 热泵系统应用水资源不被破坏、 不被污染 注:①当所设计的建筑不能完全满足本表第1、2、3、4点及第5点外窗的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考核标准要求时,用本表第6点“对比评定法”综合评价。 ②本表与节能设计计算书同时报审。 ③审图机构报建建设厅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时应附本表并加盖审查专用章。 项目负责人:(签名、盖章)设计单位:(资质章)

2幢(居建)建筑节能设计报告书

建筑节能设计报告书居住建筑-综合权衡

目录 1 建筑概况 (3) 2 设计依据 (3) 3 工程材料 (3) 4 窗墙面积比 (4) 4.1 窗墙面积比 (4) 4.2 外窗表 (4) 5 窗地面积比 (5) 6 可见光透射比 (5) 7 天窗 (5) 7.1 天窗屋顶比 (5) 7.2 天窗类型 (5) 8 屋顶构造 (5) 8.1 上人屋面 (5) 9 外墙构造 (6) 9.1 外墙相关构造 (6) 9.1.1 东西向剪力墙 (6) 9.1.2 钢筋混凝土梁 (6) 9.1.3 东西向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 (6) 9.1.4 南北向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 (6) 9.2 外墙平均热工特性 (7) 10 外凸超过500mm的凸窗板 (8) 10.1 凸窗顶板2 (8) 11 外窗热工 (8) 11.1 外窗构造 (8) 11.2 外遮阳类型 (8) 11.2.1 平板遮阳 (8) 11.2.2 自定义遮阳 (8) 11.3 外遮阳 (9) 11.4 平均遮阳系数 (9) 12 通风开口面积 (11) 13 隔热检查 (11) 14 外窗气密性 (12) 15 综合权衡 (12) 15.1 计算条件 (12) 15.2 综合权衡 (13) 16 综合判断结论 (13)

1建筑概况 2设计依据 1.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12) 2.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15-50-2006) 3.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 4.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2008)3工程材料

建筑节能项目申报书

附件3: 项目编号: __________ 广东省省级节能降耗专项资金 (建筑节能)项目申报书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盖章) 主管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施起止年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报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广东省财政 编制

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填写说明 1.项目编号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统一编号。 2.“达到建筑节能的标准”一栏中应填写是否达到或超过建筑节能标准,达到 节能50%标准还是节能65%标准。 3.“建筑面积”指申报项目的总建筑面积,技术类型(1)太阳能供热(制冷); (2)太阳能热水;(3)太阳能光伏发电;(4)土壤源热泵;(5)地下水源热泵;(6)淡水源热泵;(7)海水源热泵;(8)污水源热泵等技术类型。只需在该栏中填写对应的技术类型名称即可,可填写多种类型。 4.项目起止年限应按照“年/月/日”的顺序,例如“ 2008.12.05-2009.09.12 ” 5.填写本表格时,要严格按照填表说明的格式进行填写,保证申报内容真实、准确。申报内容作为项目验收依据。 6.各类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面积计算:太阳能热水系统示范面积=建筑应用面积X 0.5,地源热泵系统示范面积=建筑应用面积X 1,太阳能供热制冷系统示范面积=建筑应用面积X 1.5,太阳能与地源热泵结合系统示范面积二建筑应用面积X 1.5。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发电量按照装机容量进行计算。

建筑节能设计说明(含表格)

精心整理 建筑节能设计说明专篇 一、设计依据 1.《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12) 2.《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15-50-2006) 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15-51-2007) 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6.《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7.《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 8.《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0151-2008) 9.《建筑幕墙》(GB/T21086-2007) 10.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建筑节能法律、法规 二、建筑概况 1.建筑物性质:□居住建筑□√公共建筑 2.建筑面积:地上867 3.02㎡;地下0㎡;节能计算建模面积:地上3187.83㎡,地下0㎡ 3.建筑层数地上2层,地下0层 4、建筑高度12.70米 5、结构类型框架结构 6、架空层:□有/□√无 7、屋顶花园:□√有/□无 8、建筑朝向示意图 三、节能计算软件及版本 □广东省建筑科学院研究院《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设计综合评价软件版本: □清华斯维尔建筑节能计算分析软件版本: □√PKPM建筑节能分析软件PBECA 版本:Ver7.0 □天正建筑节能设计分析软件TBEC(广东版) 版本: □其它: 四、节能设计方法 □1、按规定性指标进行设计 □居住建筑按广东省实施细则□公共建筑按广东省实施细则表 □公共建筑按广东省实施细则表□公共建筑按广东省实施细则表 □√2、按照对比评定法(权衡判断法)进行设计 表4.1权衡判断能耗结果 评价指标参照建筑设计建筑 空调采暖年耗电量(kwh/m%%172) 206.98 210.56 空调采暖年耗电指数(仅居住建筑填写) / / 五、建筑节能热工设计 1.外墙及外挑楼板热工性能: 外墙外表面平均太阳辐射吸收系数:ρ≤0.56 外墙平均传热系数Km:1.3W/(㎡?K)平均热惰性指标Dm:3.33 表5.1外墙热工性能表

河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备案表

河南省寒冷地区居住建筑暖通专业节能设计备案表审查合同编号:工程项目名称设计 建设单位名称校对 设计单位名称审核 项目建设地点建筑面积(㎡) 供暖(空调)面积(㎡) 供暖(空调)设计热负荷kW 供暖(空调)设计 热负荷指标 W/㎡ 空调设计 冷负荷 kW 空调设计 热负荷指标 W/㎡ 条文号项目设计内容 5.1.4 供暖/空调方式()1.集中供暖;()2.集中空调;()3.燃气挂壁炉; ()4.电供热;()5.热泵、多联机6.无集中供暖空调; ()7.其他 供暖设计温度供水℃回水℃ 空调设计温度供水℃回水℃ 5.3.3 5.5.1 ~ 5.5.8 计 量 方 式 热力入口(热量结算点)计量()1.超声波热表;()2.电磁式热量表;()3.冷热量能量表;()4.其他 结算点内热计量方式()1.用户热量表;()2.热量分配表;()3.温度面积法、时间通断法;()4.空调时间当量法; 5.3.4~ 5.3.10 末端形式 ()1.散热器;()2.低温地板辐射采暖;()3..风机盘管;()4.低温电热膜供暖;()5.发热电缆辐射供暖; ()6.电散热器;()7.其他 5.3.3 5.3.4 室温控制方式 ()1.室温自力式温控阀;()2.室温电动温控阀;()3.户温自力式控制阀;()4.户温电动温控阀 ()5.电供暖控制器;()6.其他 5.1.4 5.2.1 5.2.4 5.2.7 5.2.9 热源 1.市政供暖 2.燃气锅炉房 3.燃气挂壁炉 4.其他 类型热源名称数量 (台) 容量热效率(%) 热效率设计值热效率限值 5.3.10 5.4.3 冷源 1.空气源热泵机组 2.冷水(热泵)机组 3.单元式空调机组 4.多联式空调机组 机组 类型 数量(台) 名义制冷量 (kW) 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C) 性能系数COP(W/W) / 能效比EER((W/W)) 限值 IPLV(C)限值 5.2.15 输配系统 集中供暖热水耗电输 冷比EHR 系统 类型 总输送长度 ∑L(m) 耗电输热 (冷)比 设计值 A(B+α∑L△T) 限值 循环水泵 变速调节 流量(m3/h) 扬程(m) 功率(kW) 是□否□ 是□否□ 是□否□ 5.4.10 通风系统风道系统单位风 量耗功率Ws 【W /(m3/h)】 系统名称限值要求Ws设计值通风风机的全压(Pa)变速调节 是□否□ 是□否□ 是□否□ 5.2.17 附录K 热管道保温 与绝热 冷/热介质 温度(℃)材料类型 公称直径 (mm) 保温层 设计厚度(mm) 公称直径 (mm) 保温层 设计厚度(mm) 结论供暖/空调 负荷计算 热源效率 冷源性能系数 热水系统 耗电输冷比 输冷(热)比 单位风量耗功率 冷、热水 管道保温 风管绝热层 的最小热阻 计量方式 控制方式 各种能源 计量设计 符合标准要求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审查机构对节能设计专项审查意见审查人(签字)年月日审查机构(公章)注:1.建设单位持经审查合格的节能设计备案表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施工许可手续。 2.此表一式四份,由设计单位填写,建设单位随送审图纸一并报审。审查机构审查合格,签字、盖章后存档一份,建设、设计单位各存档一份,建 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一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