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物流园区概况主要物流园区名称
- 格式:ppt
- 大小:180.00 KB
- 文档页数:25
浅谈物流园区分类系列在物流领域,我们经常听到各种物流园区概念,有种眼花缭乱,甚至滥用的感觉,如物流园区、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公路港、物流商贸城、物流产业园、物流(货运)枢纽等等,小的只有几十亩,大的有上万亩。
但国家对物流园区概念和分类都有明确规定,如在《物流园区分类与基本要求》(GB/TXXX—200x)中物流园区类型分为货运枢纽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综合服务型四类;《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物流园区类型分为货运枢纽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口岸服务型、综合服务型五类。
为什么要产生这种差异,究其原因:1、物流园区本身是一个统称。
《物流园区分类与基本要求》(GB/TXXX—200x)中定义:物流园区是为了实现物流设施集约化和物流运作共同化,或者出于城市物流设施空间布局合理化的目的而在城市周边等区域,集中建设的物流设施群与众多物流业者在地域上的物理集结地。
广义来说,物流园区就是集合多种物流要素的场所,物流要素包括物流功能、物流方式、物流主体以及信息、资金等。
2、物流园区理论分类与物流园区实践不相符。
在生产实践中,行业对物流园区主要关注的是规模、功能、参与主体等方面。
根据我们物流园区多年规划、招商、运营的实践经验,按照规模、功能、参与主体等特征,物流园区可分为三类。
物流产业园:由地方政府参照开发区管理模式,统一规划、统一开发,通过大招商方式引进多个投资主体,分别独立开发不同功能区块;功能分区上往往不局限物流,还有加工制造、专业市场、甚至住宅商务等;园区规模一般在2平方公里以上,建设期限不少于5年,甚至超过10年;名称上一般叫物流园区、物流产业园、物流新城等。
公共(综合)物流园区:由一个投资主体负责规划、开发、建设,通过小招商方式引进多个物流企业或相关企业,分别开展物流业务;功能分区上往往围绕物流业态分布,包含部分配套服务区;园区规模一般在0.5—3平方公里,建设期限一般3-5年;名称上一般叫物流园区、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等。
中国物流园区50强园区名称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
嘉民上海奉贤配送中心
维龙松江物流园
普洛斯苏州物流园
上海西北综合物流园区(江桥基地)
成都新都物流中心
上海普洛斯临港物流园
广州南方物流园
昆山平谦国际现代产业园
苏州传化物流基地
闵行国际物流中心
北京通州物流基地
沈阳保税物流中心
成都航空物流园区
溧水航空物流国际社区
山东临沂天源国际物流园
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
北京西南良乡物流基地
苏州望亭国际物流园
成都青白江区物流园区(大宗散货物流园区)
大连国际物流园
广东惠州金泽国际物流园
贵州穗黔西南物流园
云南浩宏昆明—东盟国际物流中心
江西鄱阳湖现代物流园
南京丁家庄物流中心
南京龙潭物流基地
南通保税物流中心
宁波北仑现代国际物流园
平湖市独山港综合物流园
普洛斯北京空港物流园
普洛斯杭州物流园
普洛斯闵行物流园
普洛斯三山物流园
普洛斯云埔物流园
如皋港现代物流园区
山东盖家沟物流园区
普洛斯西北物流园
上海宇航西北物流园
苏州永得利物流中心
深圳金鹏物流园
深圳盐田港普洛斯国际物流园厦门保税区航空港物流园
太仓港港口开发区
泰州高港综合物流园
普洛斯天津空港物流园
无锡南方物流园
燕郊空港物流园
重庆现代物流园。
全国主要物流园区综合情况目录一、长三角地区1、上海 (2)二、环渤海地区1、北京 (3)2、天津 (4)三、珠三角地区1、广州 (5)2、佛山 (6)四、中部地区1、郑州 (6)2、武汉 (6)3、长沙 (7)4、重庆 (8)一、长三角地区1、上海:①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是国务院批准的首家区港联动试点项目,是上海市“十五”期间重点规划的现代物流园区,享受保税区和出口开发区的相关政策, 2004 年4月15日经海关总署联合验收小组验收通过,封关运作面积 1.03 平房公里。
园区计划于 2006 年底基本建成,总投资33亿元人民币。
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中心有限公司是园区开发建设、项目经营和营运管理的主体,由上海外高桥集团和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合资组建。
公司注册资本金4亿元人民币,具备房地产开发、港口经营和国际货代资质,致力于为进区企业提供全面完善的配套服务,包括:仓库租售、办公室租赁、商务咨询;注册代理、报关报检、公共仓库;区内运输、查验服务、机械使用、理货服务、堆场作业;物业管理、后勤保障。
公司计划建成14 万平方米集装箱堆场和70万平方米的现代化物流仓库,实现集装箱年综合处理能力100万TEU 。
②上海西北物流园区上海西北综合物流园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的西北重镇----桃浦镇,面积18.83平方公里。
她选址于西北部外环线附近和沪宁、沪嘉高速公路之间,是上海陆路辐射长江三角洲和内陆省份的物流枢纽,是华东、华中、华南各地区向上海扩散、上海对外辐射的交结点和必经之处。
桃浦镇的交通优势特别明显,204、312国道、沪宁高速、沪嘉高速等在镇内穿过,特别是上海外环线将桃浦与上海内环线的重要干道连接在一起。
桃浦至上海虹桥国际机场的车行时间仅为10分钟,至浦东国际机场45分钟,至张华浜国际集装箱码头15分钟。
独特的区位优势使桃浦成为新世纪上海都市型工业和物资配载流通的重要基地。
上海西北综合物流园区是上海市"十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三大物流园区之一,属陆路口岸型物流园区,是以省际物流集散功能为主,集货运配载、交易、信息服务、仓储、流通、加工、配送、展示等物流服务于一体的集散型综合性物流园区。
烟台国际综合物流园区简介烟台国际综合物流园区坐落于全国首批1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境内,总规划面积约23平方公里,是烟台市政府“十二五”规划的重点项目。
烟台国际综合物流园区拥有得天独厚的物流交通优势。
与日本、韩国、辽东半岛隔海相望,与吞吐量2亿吨的烟台港西港区和烟台潮水国际机场相邻,与德龙烟铁路、206国道、疏港高速、绕城高速、荣乌高速、沈海高速零距离交叉环绕,构筑起“海、陆、空、铁”四位一体、四通八达的物流网。
烟台国际综合物流园区以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契机,依托胶东半岛区位、交通、资源和产业优势,全力打造面向内陆腹地,连接东北三省和东北亚的桥头堡,建成集仓储、配送、商贸、会展、物流总部经济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国际综合物流园区。
烟台国际综合物流园区内规划了大型工业企业物流区、物流总部经济区、商贸物流区、物流装备区、高端物流区、公铁海联运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会展商务区、行政服务核心区、生活服务区十个功能区,投资额和年交易额计划均在1000亿元以上。
为高起点规划建设管理园区,烟台市委市政府组建了烟台国际综合物流园区管理委员会。
管理委员会建立以仓储、配送、运输、跟踪和营销五大服务系统为核心的物流业信息化平台,以良好的运营机制,为入园企业提供“一站式、立体化、全方位”服务。
目前园区总体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控制性详细规划已全部完成并通过专家评审,园区主干道已形成,一系列的投资优惠政策相继出台,招商建设逐步展开。
烟台国际综合物流园区管理委员会竭诚欢迎国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合作、共谋发展。
地址: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封路3号电话:+86-535-6979796传真:+86-535-6979668邮箱:**************烟台国际综合物流园区管理委员会烟台综合国际物流园功能分区说明。
比较十大物流园区分析比较十大物流园区分析一.成都国际铁路港二.北京空港物流园区三.上海洋山港四.天津港物流园区五.珠三角物流园区六.成都物流传化基地七.秀山物流园区八.浦东空港物流园区九.新津物流园区十.沙良物流园查询了一些数据,比较分析了以上几个物流园区的规划发展,陆港的物流园区、海港物流园区以及空港物流园区。
下面是国内的物流园区的发展情况概述。
物流园区概述物流园区是为满足货物转运、产业发展和居民消费等规模化物流需求,依托区位交通条件,与城市综合功能和产业体系相配套的公共性物流基础设施群,是由统一运营主体管理、众多物流业者经营的物流运作集结地,是布局集中、用地节约、企业集聚、经营集约的物流功能集聚区。
物流园区作为联系产业链上下游的纽带,是各项物流活动开展的重要载体。
通过产业的空间集聚、资源的有效整合、业务的流程优化,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物流服务水平,提高土地集约化使用、减轻道路、环境和能源的压力、加强物流市场管理、增加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物流园区最早于 1998 年出现在深圳。
进入21世纪以来,(五)实现多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和多式联运。
通常,物流园区的建设依托城市交通枢纽或港口,可以实现公路、铁路、港口等不同交通方式的有效衔接,从而实现多种运输形式的联运。
同时,不同物流节点的运输形式不同,通过物流园区进行联合运输和有效衔接,可以将以往散杂、分散形式的货物纳入联合运输的模式。
(六)提升物流服务水平。
物流园区的空间集聚和功能集聚效益,缩短了物流服务时间,提高了物流服务速度,减少了搬运、装卸、储存等运作环节,提高了准时服务水平,减少了货物损毁,降低了物流费用,极大地提升了物流服务水平,有利于实现规模化、综合化和现代化的物流服务(七)业务功能和配套服务物流园区的业务功能是一种基础功能,表现在通过园区的设施设备、技术方法、组织管理等资源为客户提供各种物流服务的能力。
一般来说,物流园区的业务功能包括存储、运输、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分拣以及信息服务等。
比较十大物流园区分析比较十大物流园区分析一.成都国际铁路港二.北京空港物流园区三.上海洋山港四.天津港物流园区五.珠三角物流园区六.成都物流传化基地七.秀山物流园区八.浦东空港物流园区九.新津物流园区十.沙良物流园查询了一些数据,比较分析了以上几个物流园区的规划发展,陆港的物流园区、海港物流园区以及空港物流园区。
下面是国内的物流园区的发展情况概述。
物流园区概述物流园区是为满足货物转运、产业发展和居民消费等规模化物流需求,依托区位交通条件,与城市综合功能和产业体系相配套的公共性物流基础设施群,是由统一运营主体管理、众多物流业者经营的物流运作集结地,是布局集中、用地节约、企业集聚、经营集约的物流功能集聚区。
物流园区作为联系产业链上下游的纽带,是各项物流活动开展的重要载体。
通过产业的空间集聚、资源的有效整合、业务的流程优化,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物流服务水平,提高土地集约化使用、减轻道路、环境和能源的压力、加强物流市场管理、增加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物流园区最早于 1998 年出现在深圳。
进入21世纪以来,得到快速发展。
2009年,国务院颁布《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2009]8 号),把“物流园区工程”列为 9 项重点工程之一。
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办发[2011]38 号)提出,要“科学制定物流园区发展规划,对纳入规划的物流园区用地给予重点保障。
”目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在组织制定《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
在各级政府支持和企业积极参与下,我国物流园区在提高物流组织化水平和集约化程度,转变物流企业运营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开发物流园区它的功能定位(一)解决城市交通压力车辆线路规划合理,大型车辆进入城市道路会有合理路线,道路的拥堵会明显的改善(二)改善城市环境通过空间的重新布局和功能的重新组合,减少了交通线路、货站以及相关物流设施在城市市区的占地,通过联合运输,减少车辆出行次数,提高装载率,集中进行车辆清洁、维修和处理,从而减少噪音、尾气、货物对城市环境的污染,改善城市环境。
深圳六大物流园区简介一、盐田物流园区。
属国际货运枢纽型物流园区,主要发展国际集装箱中转、仓储、拆拼、加工及物流信息服务等。
盐田港保税物流园区规划面积为0.96平方公里,分南北两片。
其中与盐田港码头作业区相连的南片区面积为0.17平方公里,位于盐田港大道以北的北片区面积为0.79平方公里,两区以全封闭高架桥相连,与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设有专业封闭通道,实现“区港一体”,地理位置极为优越。
盐田港保税物流园区叠加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的政策优势,与国际深水中转枢纽港的功能优势,已经具备了国际通行的自由贸易区雏形。
它的设立必将进一步辐射带动华南和泛珠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华南地区支线箱源和国际中转箱源的集散地。
园区使用中国电子口岸统一开发的辅助信息系统,实现海关、企业、码头、电子口岸等多方数据交换;区内货物自由流转;进出境货物实现“提前申报、自动审结、24小时进出区、电子车牌验放”操作,有效提升了园区企业和码头的作业效率。
二、前海湾物流园区。
属综合物流中心,重点发展港口及陆路散杂货集散、集装箱中转、加工、转运和配运,以及与物流业相关的货运交易、信息、管理、保险和金融等服务业。
前海湾物流园区是深圳市重点建设的六大综合型、集散枢纽型物流园区之一。
物流园区位于深港西部通道和蛇口、赤湾、妈湾三大港区陆路疏港通道的交汇处,由月亮湾大道、滨海大道(桂庙路)以及妈湾大道(规划)、望海路所围,总面积约8.67平方公里。
保税港区的面积3.71平方公里,实行封闭管理。
功能包括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
享受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相关的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
主要税收政策包括入区保税、区内企业之间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消费税等园区综合优势非常突出,以区位优势为例,前海湾物流园区和蛇口、赤湾、妈湾三大港区无缝衔接,距离大铲湾和深圳机场也就一步之遥,发展海、空港物流的先天条件非常好。
园区内有三条重要的交通干道:一是南坪快速从园区起步,连起整个深圳东西部地区;广深沿江高速公路更把前海湾和整个珠三角腹地连成一片;西部通道横贯园区中部,南通香港,北接东莞、广州,形成了非常快捷、完善的高快速公路网络。
无锡通江物流园区无锡通江物流园区位于无锡市北侧(距市中心约6公里),居京沪、锡澄、锡宜3条高速公路交会处,北邻锡北运河,西近锡澄运河,东临白屈港,南靠312国道,交通条件得天独厚,是无锡物流立足苏锡常城市圈,辐射全国的一块宝地。
园区规划总用地面积为652.28公顷(约9784亩),首期启动70公顷(约1051亩)。
2002年6月开始实施园区建设和公共管网(含水、电、通讯等)铺设,提供入园企业使用。
通江物流园区是以市场信息为基础,以物流企业为主体,以产品配送为主业,以现代仓储为配套,以水陆联系为手段,以流通加工为依托的多功能现代化的物流园区。
园区总体布局为八大功能区:管理办公区、展览展销区、物流企业区、流通加工区、物流配送区、仓储服务区、配套服务区和城市居住区,由主干道、次干道和支线路网相沟通,园区内各种配套设施齐全、功能完备。
通江物流园区被列入《无锡市“十五”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的重点物流项目。
(无锡交通信息网)。
青岛前湾国际物流园目前我国最大的物流园区--青岛前湾国际物流园建成并运行。
占地1000余亩的青岛前湾国际物流园,由青岛交运集团与山东海丰航运集团、巴拿马船运公司合资建成。
园区坐落在青岛市经济开发区规划的物流仓储区内,南距青岛前湾港北大门500米,东距黄岛轮渡3公里,地理位置优越。
主要功能包括:物流信息服务,货物报关报验,进出口物资分拨,国际货运代理,货物运输、仓储,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综合服务。
青岛交运集团总经理赵迎春说:“这一项目去年7月开工建设,今年8月完工并进入正常运转。
它的建成可以提高运输资源效率20%以上,降低物流仓储成本15%。
这个物流园区的建设是根据青岛市经济重心和港口西移的战略布局而运作的。
”据了解,在未来5年内,随着青岛交运保税区物流园的建设,青岛前湾国际物流工业园将成为中国北方航运中心的物流基地和中国区域性物资集散地之一。
目前,已有香港马士基物流(中国)有限公司、以色列以星轮船(中国)船务有限公司等世界500强企业入驻园区经营,主要从事国际物流、冷冻品物流、集装箱的装拆储运、中转及集装箱维修等业务。
深圳六大物流园区简介一、盐田物流园区。
属国际货运枢纽型物流园区,主要发展国际集装箱中转、仓储、拆拼、加工及物流信息服务等。
盐田港保税物流园区规划面积为0.96平方公里,分南北两片。
其中与盐田港码头作业区相连的南片区面积为0.17平方公里,位于盐田港大道以北的北片区面积为0.79平方公里,两区以全封闭高架桥相连,与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设有专业封闭通道,实现“区港一体”,地理位置极为优越。
盐田港保税物流园区叠加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的政策优势,与国际深水中转枢纽港的功能优势,已经具备了国际通行的自由贸易区雏形。
它的设立必将进一步辐射带动华南和泛珠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华南地区支线箱源和国际中转箱源的集散地。
园区使用中国电子口岸统一开发的辅助信息系统,实现海关、企业、码头、电子口岸等多方数据交换;区内货物自由流转;进出境货物实现“提前申报、自动审结、24小时进出区、电子车牌验放”操作,有效提升了园区企业和码头的作业效率。
二、前海湾物流园区。
属综合物流中心,重点发展港口及陆路散杂货集散、集装箱中转、加工、转运和配运,以及与物流业相关的货运交易、信息、管理、保险和金融等服务业。
前海湾物流园区是深圳市重点建设的六大综合型、集散枢纽型物流园区之一。
物流园区位于深港西部通道和蛇口、赤湾、妈湾三大港区陆路疏港通道的交汇处,由月亮湾大道、滨海大道(桂庙路)以及妈湾大道(规划)、望海路所围,总面积约8.67平方公里。
保税港区的面积3.71平方公里,实行封闭管理。
功能包括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
享受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相关的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
主要税收政策包括入区保税、区内企业之间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消费税等园区综合优势非常突出,以区位优势为例,前海湾物流园区和蛇口、赤湾、妈湾三大港区无缝衔接,距离大铲湾和深圳机场也就一步之遥,发展海、空港物流的先天条件非常好。
园区内有三条重要的交通干道:一是南坪快速从园区起步,连起整个深圳东西部地区;广深沿江高速公路更把前海湾和整个珠三角腹地连成一片;西部通道横贯园区中部,南通香港,北接东莞、广州,形成了非常快捷、完善的高快速公路网络。